伤寒论六经探讨

自学中医了这些年,在专业的论坛上也写下自学的心得,但得不到回响,天涯论坛探讨气氛热烈,准备把以前写的思考小文,拿出来,好与同道探讨。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4 15:33:25 +0800 CST  
二楼咋盖?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4 17:03:00 +0800 CST  
不知道咋发表长文,哪位大侠指导?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4 17:06:00 +0800 CST  
关于解读《伤寒论》研读冲动,主要来自《复兴中医网》上的一个活动的启发。其实,当我在开始着手这次写作时,我对《伤寒论》的理解,对《伤寒论》里的概念,还大都是沿袭胡希恕老师。而自己独有的理念,也就是在关于“合并病”的认识上与胡希恕老师以及广大中医界的论述不同,仅此而已。念头一起,就开始了我的这次研读之旅。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4 17:13:00 +0800 CST  
要说清楚我对中医的认识历程,还得从我开始认可中医说起:
自87年大专毕业参加工作,在工作之余,启发我对中医产生认同感的,已经是到了04年了。这期间受公司的一个同事的影响。而以前,对中医的认识,几乎完全来自鲁迅先生的“中医只不过是有意无意的骗子”而已。
开始对中医感兴趣,就决定购买中医方面的书籍类学习。并很快得到了研习中医应该自《伤寒论》始的训示。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4 17:13:00 +0800 CST  
在我刚刚开始对中医感兴趣的时候,正赶上刘力红博士的《思考中医》走红,火了伤寒学(或中医)——不仅是在社会上,而且在关心中医的人士中;可同时也把中医推向了“神坛”——中医成了《周易》的分支;呵呵,特神奇也特迷惑。由此还专门买来相关的《周易》书进行研究。通过学习,总算明白了春节是采用“月亮历——阴历(农历)”来执行的;而中国传统的新年第一天是“立春”,古语也叫“元旦”(现在则把元旦一词专用于西历的新年第一天了),立春是采用中国的古老的历法——我称谓的“甲子历”的;且“属相”及“节气”的依据都是甲子历。周易算卦采用的历法也是“甲子历”而非我们常常使用的农历。如果加上目前的西历,看来中国目前是三个“历法”并行了。
接着是“火神派”的红火;就跟着研读郑钦安先生的火神三书。通过对“火神三书”的研读(我曾经一个晚上浏览了一遍?)。对我来说,就是解了我的一个“惑”:那就是:不再斤斤计较于患者遭遇到什么样的外邪,而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对症治疗。从此也就不再考虑所谓“六气伤人”的因果关系了;而以前总是在这个问题上迷进去而不能自拔,现在总算是在这个问题上迈出了一大步,不用在这个问题上绕圈了。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4 17:14:00 +0800 CST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李克先生大力倡导的,也迷恋过一段时间。后来刘大昌老师的敦煌绢子书《辅行诀》以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湘古本《伤寒杂病论》,以及各种各样所谓的“秘本”等等也都得到相当关注。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幻想通过对这些所谓的秘方或古书传本的学习,以企图找到一个精通中医的捷径;呵呵,其结果仍然是一头的雾水,同时也就宣告了此路的不通。学习研读中医没有捷径可言——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事都没有所谓的捷径可走。
后来,接触到了刘邵武老师的《三部六病理论》。读过才明白伤寒的“六病”(注意,不是六经)可以这样理解——抛弃了《伤寒论》的“三阳病三阴病”与人体经络的相关性。《伤寒论》的“三阳病三阴病”,仅仅是为人体疾患建立的一种诊疗模型。在接受了刘邵武先生的理论后,再研读《伤寒论》的时候,就不用考虑人体的经络传导与伤寒论六病的相关性了;也完全抛弃了经络派以人体经络来攀附伤寒六病的言论,更加专注于伤寒论中关于“三阳病三阴病”的论述;且暂时不再记忆人体的经络穴位了,呵呵,减轻了学习上的负担。
同时,从网上也学习了“哲医”——许进京老师关于经络理论的研究。其主要论点就是“经络是古代中医师为了研究人体而建立的一种模型,就相当于地球的经纬度;是人为创建的”等等,这就更加坚定了我抛弃“伤寒六病与经络相联系”这个观点的决心。这等于又摆脱了自学中医路途上的一大“障碍”,有收获。
再后,就是胡希恕老师的《伤寒论》讲座开始在网络上流行。了解后赶紧下载并打印了一本《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当时还没有印刷本卖);我曾经在一个晚上浏览了一遍,内心更是激动万分;感觉这才是进入张仲景老师《伤寒论》殿堂的钥匙。之后就时时的翻阅研读它;并由此真的自我感觉良好,好像已步入了张仲景老师的伤寒之门了。
2010年的4月份,一种机缘让我拜师于赵洪钧老师的门下,此后就一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中医,当然包括老师讲伤寒论的书《伤寒论新解》(与马堪温老师合著)及其他著作。我通过参与校对赵老师的《伤寒论新解》,迫使使我仔细的精读了一遍。通过精读,我深深的体会到《伤寒论》是一种逻辑思维严谨而又科学的著作。特别是赵老师的“六经新解”及“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等的新解,以现代科技思维的观点,来解伤寒理论,解之有理有据,受益匪浅。我后来的好多观点就来自赵洪钧老师的讲座以及启发。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4 17:14:00 +0800 CST  
以上是我对中医认识的一个渐进的简单过程。
在研习中医过程中,购买了大量的中医书籍:不论是《走进中医》之类的启蒙书,还是《内经》、《伤寒论》之类的经典书,以及中医学院的全套教材。同时,也广购《伤寒论》的各家学说。通过对教材以及各家《伤寒论》讲本的学习,给我的感觉就是精彩纷呈,讲法各异,派系林立,茫然无措。其中特别是关于中医基本理论的论述,如天人相应、五运六气,标本中气,经络府俞,六气(邪)伤人,五行生克等等。精彩之余却总是让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我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同时,也借助于目前网络的力量,搜索、研读伤寒(或中医)学说;各色的中医理论更是在网络上泛滥,论坛上更是多多。我主要在民间中医网以及后来在复兴中医网上注册,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下载中医书籍,浏览各种关于中医的话题、讲座等等;连拜师也是通过网络。可以说,将来中医的复兴,网络的力量对中医的复兴应该是“功莫大焉”。
读了这么多年的《伤寒论》或其他的中医书,可一旦联系到临床实际——我的亲戚朋友患小病了,我发现还是几乎无法按照书本上的理论来进行辨证论治,这让我感到茫然无措。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
我很迷惑。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的思考,才逐渐有所醒悟:
在至今大部分的关于《伤寒论》讲解的图书中,也包括现今的网上;也很少可以看到作者在用《伤寒论》的六病辩证理论进行病例讲解的案例;而几乎无一例外的采用经络辩证与脏腑辨证,阴虚阳虚、或者五运六气与五行的相生相克等等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没有用《伤寒论》原书的辩证方法,更别提用《伤寒论》中的处方了。(现在复兴中医网上倒是常可以看到用《伤寒论》理论的病案之发表)。所以,以《内经》、经络、五脏六腑、五运六气、五行生克来比附、讲解《伤寒论》的人多,自然的用《伤寒论》方的人就少了;有,也几乎把伤寒方改得面目全非;而用伤寒论的六病理论来解释临证处方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就是用《伤寒论》里的方——世称经方的,其在说理部分照样用八纲辨证或五脏辩证——五脏的阴阳虚实来进行辨证论治。而五脏的阴阳虚实从实质上说与伤寒的六病有大不同(五脏的虚实实质是——寒者属阳虚,热者属阴虚)。几乎没人用《伤寒论》的理论进行辨证论治,且讲述医理;甚是奇怪。
由于很少人用《伤寒论》的六病辩证去分析病案,伤寒方还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费维光费老就遇到过这方面的事——费老开的药方(经方小柴胡汤),药房里抓药的老师硬说此方不治病,并且吓唬患者如果服用了要出事的等等。(此事出自费老的书,费老也是自学成才的中医专家)。
所以,《伤寒论》一书在近现代一来形成的以《内经》、五行生克、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等等理论来比附研究《伤寒论》,导致了《伤寒论》的理论越辩越晦暗,越辩越远离于临床了。其实,现今的中医学院,就是把《伤寒论》归类于中医基础理论的,与《内经》等同样作为中医学的基础课程。导致的结果就是学习了《伤寒论》,也是无法联系临床的。
到了2010年,在复兴中医网上看到有老师准备把现今《方剂学》教材的所有方剂均按照《伤寒论》的六病辩证理论进行解读。此次活动好像是刘官涛老师组织,鲍艳举老师实施的(等到书出来,要好好学习学习)。我从鲍艳举老师的这个行动中得到了启发;于是就考虑想按照我近些年的研究心得,把《伤寒论》中的经文解释一番。希冀通过这样的研究,来达到学习伤寒学及发扬广大《伤寒论》的目的。
在开始按照这个目标着手进行写作时,心里还是仅有朦朦胧胧的一些简单的概念;等到真正下笔以后,才发现千头万绪的。由于对困难没有清醒的认识,所以立下这个宏愿,尽管在工作之余不停的思考着、充实着;仍然断断续续的不知何时到期。
在这思考过程中,不时有一丝的“灵感”出现,就赶紧的抓住它,再慢慢的去充实、完善。就这样在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了。
至于何时能充实完备,从现在看,还是渺渺无期。
一个是条文的解读,一个是专题的研究;都是中医路上的拦路虎。
呵呵,目标远大,行动吧。
是为此事之因缘。为记。
近日,由于天涯论坛藏龙卧虎,特意把我的思考发表于天涯,以期老师指导与同道沟通。

2103-01-16初稿
2017-04-24修改
发于天涯论坛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4 17:15:00 +0800 CST  
以下就是我通过对《伤寒论》进行学习研读过程中,对《伤寒论》中的名词或理论进行了重新的理解或定义,参照了老师的《内经时代》一书的立意,就是回到“伤寒论时代”来解读伤寒论。

一、阴阳

此为第一等重要的概念。
古人云:诊病当首别阴阳。此乃为中医界公认的定则。
我认为:古代中医,包括张仲景老师,其首别“阴阳”的原则,是为了区别患者患病时整体的应激反应状态:诊病首分阴阳,即作为医生,首先应区分患者患病的属性是“阳性病或阴性病”。阳性病,就是指患者在患病的过程中身体出现了发热、亢奋、呼吸急促等症状;即患者的生理反应状态是趋于“太过”,故命名为“阳”性病。患者无热,反而恶寒,有倦卧、思睡等症状,在生理反应状态上趋于“不及”,于是称其谓“阴”性病。
其理论根据就是《伤寒论》的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就是古代的中医,也是《伤寒论》中用于区分“阴性病或阳性病”的纲领性条文。而此前很少研究者对此纲领引起足够的注意与重视——此为我发掘的《伤寒论》中关于“阴阳”的定义。且郑重的首先提出来。作为研究《伤寒论》的首要定则。且“首别阴阳”也与《伤寒论》的治疗大法是息息相关。所以,把这条放在第一位。
在区别了患者的“阴阳”病性后,就决定了治则:
阳性病,其治疗原则的汗、吐、下、清等。“太阳阳明合并病”的治疗原则为“先表后里”;张仲景老师推崇“下不厌迟”;少阳与太阳病或阳明病的合并病的治疗原则是从“少阳”的“和胃”?;
而阴性病呢,其治疗大原则就是“先里后表”的急“温里、救里”了。由此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出老师的谆谆教导:阳性病要“攻,下不厌迟”,而阴性病呢?则是“急,温里救里”。可见老师对必须区分“阴阳”的重视程度。一个是“不厌迟”,一个是“急”温里救里。这样,张仲景老师的“伤寒心法”就昭然若揭了。
这也就是古代医生为什么强调必须首分“阴阳”的原因。也是我读《伤寒论》时首先唔出的张仲景老师的“伤寒心法”。可以说,是中医的“治则”确定了首分“阴阳”的原则。
在我们当今的中医界,大部分从医者都把“阴阳”的理论举的高高的。待到了开始治疗时,很多人就开始“偷换”这个基本概念了(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欢迎批评)。在现今的中医界,包括普通中国人,嘴上也是经常说起阴虚、阳虚,肝阴虚、肾阳虚等等的中医名词;从这样看,好像是中医目前已经深入人心,且人人都是中医粉丝了。其实,此时的“阴阳”已与古中医师(张仲景及其以前的时代)所说的“首别阴阳”的“阴阳”已经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了;目前这些五脏“阴阳虚实”的概念基本都是次级的概念(见热则阴虚,见寒则阳虚)。而这些次级的阴阳概念与“治病当先别阴阳”的“阴阳”相比已经是截然不同的;与张仲景老师在《伤寒论》里论述的“阴阳”已大不一致了。现今中医从业者在治疗时所谓的五脏阴阳虚实,大部分是异于张仲景老师的六病辨证理论的。

结语:中医把患者应激反应呈太过的(发热),命名为阳性病;呈不及的(无热恶寒),命名为阴性病。在《伤寒论》时代,阴阳与五脏六腑分开,把“阴阳:作为中医理论的顶级分类出现。两者是互相排斥的,非此即彼。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5 08:02:00 +0800 CST  
@长沙太守2013 2017-04-25 16:40:00
楼主讲的不错啊,继续不要停。刘绍武的三部六病了解了一些,书还在柜子睡大觉呢。
-----------------------------
刘邵武的三部六病与伤寒论原旨,我认为有偏离,但不一定影响其疗效。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6 07:52:00 +0800 CST  
二、《伤寒论》中三阳病、三阴病。

此不为我的创新解释。
诊病首分阴阳,为了治疗的需要,然后把“阳性病”又进一步分为:太阳、阳明和少阳病三种类型;把“阴性病”又进一步分为太阴、少阴和厥阴病三种类型。此三阳病、三阴病不是人体经络理论论述的三阳经与三阴经,与人体的经络无关。
按照人体在患病过程中应激反应的强弱来区分这六种类型的病,则;根据患者在患病时应激反应所调动产生的“阳气或正气”的强弱,设定了阳性病的三种类型——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根据人体在患病时应激反应时调动正气出现不足的程度,设立了阴性病的三种类型——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结语:六病与经络无关。三阳病、三阴病仅仅是对人体患病时出现的“阳热或阴寒”程度或状态的一种描述,为了治疗的方便,阴阳又细分为三阴三阳。下面还要详细的解读这三阴三阳。六病是六种发热类型的病类;不是六个病。伤寒论把患者的感冒分为六种发热或无热而寒等六种类型的病理反应,当然,每种类型的病都有相应的治疗原则。辩到六病或合病病这个阶段,仅仅提示了治疗原则;具体的方药还要辨别具体的症状上。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6 07:55:00 +0800 CST  
@三清山上的风景 2017-04-25 16:33:00
自学中医好难啊,我是想解决自己的身体问题,不得已自学中医。中医书籍繁多,觉得太多反而无所适从,要是古文能力好的直接读古版的好一些,名家解读的难免会带入自己的一些观点,有时候会跟原意有较大的区别。
《伤寒论》还没有读原版的,我是读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开始的,现在读他的《伤寒悬解》,(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个是《伤寒论》,对太阳经的论述,太阳经有二,足太阳膀胱经......
-----------------------------
自学中医确实很难,流派太多,且都有疗效,所以要学习,应该宗一派精进吧,待到一定程度,再涉猎其他流派。
我对伤寒论六经不以人体经络论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6 08:07:00 +0800 CST  
三、新解“欲解时”概念

按照目前一般理论,“欲解时”:指邪气可能得解的时间,并非病愈之时。(摘自伤寒论教材)。
故,教材又讲到:疾病是复杂的,病症缓解的因素也有多个方面,了解六经病预解时辰,深刻理解自然界的阴阳盛衰对病症的预后有不可忽略的影响上重要的。但掌握的太死,或生搬硬套,不仅有泥古不化之嫌,且于实际也无裨益。
所以,一般对此的解释就是病症缓解的时间段。大多人则指责此条,认为无道理。
感谢我们古代的学者,尽管历代的中医大师对此条指责声不断,但没有把他删除掉,就从这点看,古代学者对学问的态度也值得佩服。
而我的新解则不同,我认为,此处的“解”字,不能作为“邪气得解”来理解。查字典,“解”字有7种解释:1、分开;2、打开;3、解除;4、解释;5、了解;6、解手;7、解方程。按:古代对患病后康复的用字一般是“愈”字。“解”一般不用于“病”的解除。所以我认为原解释应该不通。
我认为,此处的“解”应该按“了解”来解释可能更恰当。那么,对“欲解时”概念的新解就是: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掌握这“六病”病性的太过或不及的程度,张仲景老师(及古医者)对每一种“病”,提出了一个“欲解时”的概念——即患者在患某种病时人体的应激反应强弱程度,而用一天中的某些时辰段来比拟;以这个时辰段里的阳热或阴寒的程度,来代表某种病的发热或寒冷的强弱程度,即病的寒热程度。拿现代语言,就是“欲了解某种病的应激反应的强弱程度,可以通过“一天中某某时辰段的发热或寒冷的强弱程度来类比理解”。这也是借用当时阴阳家的通用语言,通过对自然界一天的各个时辰段发热或寒冷的强弱程度,来比喻这六种病发热或寒冷的强弱程度。而这在当时的语境下,是很容易让大家理解的,现在我们反而不好理解了。
以上就是我对“x病欲解时”的现代解释。不知是不是属“原创”,呵呵。
按照人体应激反应的程度,来解释这六种病的就是:
太阳病——呈太过的应激反应,发热恶寒,其发热程度相当于09--15这个时间段,自然界发热的程度;
阳明病——呈太过的应激反应,发热恶热,其发热程度相当于15--21时间段,自然界寒热的程度;
少阳病——呈太过的应激反应,其发热程度相当于03--9时间段,自然界寒热的程度。
太阴病——无热而寒,呈不足,其寒冷的程度相当于21——01时间段自然界寒热的程度,
少阴病——无热而寒,呈不足其寒冷的程度相当于23——01时间段自然界寒热的程度;
厥阴病——无热而寒,呈不足,其寒冷的程度相当于01——7时间段自然界寒热的程度。
从中也可以看出,阳性的热型是怎样的。而阴性病呢,由于都有表现在子时的寒冷程度,说明了三阴病都有达到厥逆的状态而死亡可能性。
结语:“欲解时”就是对六病的阳热或阴寒状态的一种比喻性质的表达或描述方式。古代人喜欢用比拟的方法把问题讲述清楚。
这六种类型的病,每种都有其治疗大法:
太阳病——汗
阳明病——吐下
少阳病——和胃
太阴病——救里
少阳病——救里
厥阴病——救里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6 11:07:00 +0800 CST  

四、
要解读《伤寒论》,就需要对伤寒论中重要的名词或概念进行定义或重新的解读,特别是“六病”的解读。否则,容易陷入目前通常的认知之漩涡。
在当前,讲解《伤寒论》的中医名家,大部分把太阳与少阴病称谓“表病”;把阳明与太阴病称谓“里病”;把少阳与厥阴病称谓“半表半里病”。并且是把三阳三阴病与人体经络以及五脏六腑相联系起来了。但从来没有对概念进行定义或解释。
在本篇中,我重点对三阴病、三阳病以及相关的“表”、“里”及“半表半里”这几个概念进行详细的解读或者重新定义。以便在今后讲解《伤寒论》时有共同的概念。也便于沟通与争鸣。
促使我对《伤寒论》中“表里”这两个概念进行再认识的灵感,是源自有一天突然想到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的一段论述:扁鹊见齐王,通过望诊,提出一般人患病的四部曲:即疾在腠理、在血脉、在肠胃、在骨髓。在腠理,可以用汤熨,在血脉,可以用针石,在肠胃,可以用酒谬治疗;一旦病入膏肓,也就是骨髓;就无法治疗了。看来,在当时对患者的病情进展程度是按照四级来区分的。
由于这篇文章的灵光一现,促使我产生了一个灵感:那就是,关于“表、里”等的概念,是不是古人对疾病从轻到重的一种分类方法的表述呢?扁鹊的论述是不是伤寒论中“表、里”概念的原型呢?
循着这个思路,加上赵洪钧老师对《临床带教问答》中对寒热分的四种类型(第65页),以及郭生白先生《伤寒六经求真》中的本能方法论的启发。使我产生了对“表里”等《伤寒论》中表示患病部位的“表、里”等的名词进行再认识的念头。经过几番思索,得出一些结果,如下: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7 07:50:00 +0800 CST  
五、太阳病与表病
表病:按照当前一般的解释或认知,“表病”就是人体的躯体表面受邪。大多学者也按照太阳经络的巡行路线来解说,即太阳经络巡行在体表,特别是背部表面,所以称之为“表病”。在《伤寒论》中也称“解表或解肌”。故太阳病与“表病”近似是同一的概念似成定论,等等。如果我们看古中医大家对疾病治疗时的议论时,感觉到洋洋洒洒,似很有学问。读后却依然浑浑噩噩。
赵洪钧老师在《临床带教问答》中说:“中西医结合理解表证,就是热病初起的反应状态”。
通过赵老师的论述,已及回味扁鹊的论述,我得出新的结论为:太阳病是健康人体患热病时的人体本能反应的一种发热类型。“表病”乃是为了用以说明患者的病性的轻重程度的级别——即病情轻微,或初病,卒病,与痼疾相对;中医有急则治标,此标即表病。
但我们当前的中医专家在解释“表病”的时候,总是说,表病就是“病邪”在人体表面;而温病学派还竟然讲道,温病是病邪藏在人体表面,过冬后才发病。等等。这套理论用现代已知的技术手段无法测得,从我目前了解的科技知识也是无法解释这套理论的——怎样从技术手段上测得“病邪”呢?
但是,病邪理论在当代中医界基本上主流理论。
太阳病:由于正常人体有“本能”(取自郭生白先生的《生命本能论》)反应,当“风寒”侵害人体后的本能反应——发热以达到身体康复的目的;此时,由于人体自然本能所产生的热量已经不能使人体恢复正常(故现病态),则出现“恶寒”的症状。这就是告诉我们,人体的本能是急需“热”能补充的。所以,就需要用药物以助人体产热。于是就有了麻黄汤、桂枝汤等等的以辛温类方剂来协助人体的进行自然本能反应来治疗疾病的方法。此为从病性上讲的。按照赵洪钧老师的观点,此时人体的本能反应就是处在“产热相对不足”的状态。所以,治疗方法就是协助人体产热(详细见《赵洪钧临床带教问答》第64页。)
所以把“发热且恶寒”这一种类型的患者定为太阳病。
为什么又称其为“表病”呢?
我认为:这一方面是为了和阳明病体现在人体肠胃系统的的疾患相对比;另一方面,也为了说明在“太阳”这个病理阶段,疾病没有对人体内形成实质性的改变或伤害,人体对疾病的本能反应还很强大,属于容易治疗的阶段。这可以从古文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可见端倪。
我的结论:从疾病的发热程度上,命名其为“太阳病”,喻其发热之盛;从疾病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上,命名其为“表”病,用以说明患者的病情轻微;从患病者的人体应激反应上的“恶寒”状态上,表示人体产热还不足,需要热能的补充。所以在治疗上就是因势利导,利用患者“相对产热不足”的状态,通过服“药”促其产热,以协助人体完成本能反应,恢复人体健康。
所以,太阳病与表病应该通用。太阳病就是热病初起的状态;或称其为新病、卒病;与人体的痼疾相对。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7 07:50:00 +0800 CST  
六、阳明病与里病

按照通常的观点:如果把“发热恶寒”命名为太阳病,把发热恶热为阳明病。那么,这二者就是完全不同的发热类型。不能有“既恶寒又恶热”的患者,所以就应该不存在“太阳、阳明”合病的状态。可是,所有的中医专家都知道有“太阳、阳明”合病的状态。为什么产生这种矛盾的概念呢?
带着这个疑问,在我再次去读《伤寒论》中的阳明篇时,促成了我对阳明病的再认识。
在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妨先看看原文:
一七九、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如果尊重原文,我们可否理解为阳明病分为三种类型;即:
“太阳阳明”就是热型象太阳病发热程度的阳明病,“脾约”就是指脾对肠胃系统失去约束,也就是呕吐下利等,同时又发热。发热又下利,就是太阳阳明合病。
“正阳阳明”就是既发热,有胃家实;是阳明病。
“少阳阳明”就是热型象少阳病一样发热,同时身体无寒热,像正常人一样。但大便难的一种病,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便秘”。应该是“少阳阳明合病”
看原文,解释的很清楚。只有“脾约”一词难解释;如果理解为:脾对肠胃系统失去约束,就是呕吐下利等,也可以说的过去。
一八二、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者也。
此阳明病之热的性质与太阳病的热的性质不同。其区分方法如原文所述,很明白。由于此时患者处在产热绝对过剩的状态,所以治疗方法就是“清热”。
按照伤寒论的六病法来区分,温病就是本条所述的阳明外证。

结论:结合以上条文,阳明病分两类:
其一类,是肠胃系统有症状,同时患者呈阳性反应——发热(如果无热,就是太阴病了)。同时根据发热类型的不同,分为三种合并病状态:太阳与阳明合并病:发热恶寒兼呕吐或下利;正阳阳明:发热恶热兼胃家实;少阳阳明合并病:微热兼胃家实。
阳明病是比喻本类病的发热的程度,里系指肠胃系统有症状。
其二类是纯阳明病,是肠胃系统没有症状,仅仅是“发热恶热”。故又称“阳明外证”。
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思路去理解,则原文可解;同时,三阳之间的合并病也可解释了。
按照赵洪钧老师的发热理论,则阳明病——外证的发热类型为“绝对产热过剩”。 所以阳明病(外证)的治则就是要“清热、解热、除热”为目的。因为人体已经“绝对产热过剩”了吗。
如果按照这样的原则来区分太阳、阳明病,则“温病”的概念就无所遁形了。常规发热恶热的“温病”就是阳明病或阳明外证了。在我的新解里,“温病”就是按照阳明病或阳明外证来理解。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7 07:51:00 +0800 CST  
七、少阳病与半表半里

伤寒论的少阳篇很短,仅仅十条。明确提出相当于“半表半里”概念的,是在原文太阳病篇的第148条,指出“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但148条的论述里是近似于三阳合并病的状态,而并不是在解释少阳病的病理特性。
所以,我们从伤寒论原文中,是读不出“半表半里”这个概念的;这个概念只能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解读时“创造”出的概念。有可能是成无己先生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的。
我的疑问:专家们在论述“半表半里”这个概念时,是不是为了和太阳的“表”病及阳明的“里”病相呼应的呢?
为了忠实于原著,我们还是抛开“半表半里”这个概念,试图从原文中找找看:原文意是太阳阳明合病。
伤寒论原文对少阳的定义是:
“二六三、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如果局限于这三个病症,则少阳病的范围太狭窄了。我认为这仅仅是张仲景老师提出的代表,应推而广之。由于少阳病无寒热;所以应该把所有无寒热症状的患者都归入少阳病的范围。所以,“不可发汗、吐下”是对的。呵呵。
伤寒论原文中对少阳病的解释,就剩一个“欲解时”的概念了。
病入血脉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取消“半表半里”这个概念。
结论:少阳病表示患病发热的状况很微弱或几乎无寒热。如果人体在这个状态下又“感冒”了,则其治疗原则就是从“少阳”的和胃。不能“发汗及吐下”,只能和胃。
故取消“半表半里”这个概念。

少阳病就是平时没有寒热,就是身体不舒服。老中医常常讲的“阴虚、阳虚肾阴虚”等概念,就是在少阳病状态下展开的。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7 10:23:00 +0800 CST  
八、太阴病与里病

二七三、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与阳明应该是对应关系。太阴病也为“里病”。所以“里病”就是肠胃系统患病的统称;“阳则阳明,阴则太阴”似乎没有异议。对“阳明与太阴”的区分就是以人体整体的“发热的有无”来区分的:无热而利属太阴;如果发热兼下利,则为阳明病。
阴性病的治疗原则为“温里,救里”,太阴病正如此。只是疾患轻重的不同,用药也不同。患者到了阴性病的状态,温里则为其必须坚持的原则。
结论:太阴表示患者无热而寒的状态,里病表示病患的症状表现在“肠胃”系统的呕吐下利等。治疗原则,就是温里。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7 10:24:00 +0800 CST  
九、少阴病

二八一、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而当患者的病情达到少阴病的程度时;则不仅仅是血容及能量的相对不足了,而是到了绝对的不足的状态。同时人体动员组织提供“能量”的能力也几乎丧失殆尽,导致无法把人体内的物质转化为能量以供人体去抵抗“外感或内伤”的消耗。由于“能量”的绝对不足,则无热,只有寒冷了。如果人体到了这样的程度上,其首要的办法,就是兴奋、提振或者唤醒人体组织的活力,以供生理活动之需,那就是“姜、附”并用了。
结论:少阴病不是什么“表病”;就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的低下这一结果。人体生理活动功能的低下。少阴表示其无热而寒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人体遭受自然界“风寒”等侵袭时的产生了“欲寐”这样的状态。
其治疗原则以迅速激活人体活力为主,否则,很容易达到厥阴病的状态;此时则是急温里,救里了。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7 10:24:00 +0800 CST  
十、厥阴病
对厥阴病的定义的条文也很少,如:
三二六、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飢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三二七、厥阴中风,脉浮为预愈,不浮为未愈。
条文很简略,有人讲是千古疑案。
具体到“厥阴病”的状态,就是患者到了最危急的关头——阴阳欲分离的状态。按照俗语说,就是频临死亡的状态,是非常危急的状态。这是根据当年医疗水平上讲的。医生要知生死,不能不对厥阴病理解,否则,呵呵医疗纠纷。
一方面,厥阴病就是患者由于久利或其他原因,身体的能量持续损耗,造成能量的严重不足,已经到了导致身体五脏厥寒四肢厥逆的状态了,是人体的阴阳就快要分离的一种疾病状态。这个是“寒厥”。
另一方面,就是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出现的几乎无法治疗,从而很导致高死亡率的各种急性病,如肠梗阻,等等。此为热厥。
总之,“厥阴病”就是死亡的前兆。绝对凶险。作为从医者,不可不详查。所以,张仲景老师专门列为一章。
有些学者往往以经络的眼光来看厥阴病,说“厥阴病”是“阴尽阳复”的阶段。我说,非也。当患者达到厥阴病的状态时,已经是非常的危险的症候了。是阴阳欲分离的先兆。
如果按照经络家的说法推理,则把患者的病设法达到“厥阴”状态,不就“阴进阳复”了吗?一个人一世只有一次生命。待循环到下一次投胎,那是另外的一个“世”了,哈哈。
我的结论:
厥阴病是凶险的症候,是死亡的前兆,在当时医疗手段下几乎无法治疗的病。而不是有些学者讲的,是可以阴尽阳复的。如果“阴尽可以阳复”,还要医生干什么?所以厥阴病是人体患病到了非常危险的一种程度。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部位来类比,我的理解就是:膏肓,也就是骨髓。和表里以及半表里没有一点的关系。
我的比喻:人不是“猫”, “猫”有九条命,可以循环。人就这一辈子,就一个循环——“生老病死”。
这就是厥阴病。
以上就是对六病及其部分名词的重新解读

楼主 自学中医的蜗牛  发布于 2017-04-27 10:37:00 +0800 CST  

楼主:自学中医的蜗牛

字数:39711

发表时间:2017-04-24 23:33:2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8-04 16:45:13 +0800 CST

评论数:16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