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气场、意识场到终极目标——望气

楼主既不是推行气功热,也不是为了教大家聚气藏风得水的风水学,更不是为了传播某些邪恶的修炼方法,仅仅是通过这些年所悟(也许什么也没悟)跟大家谈谈一些大家忽视的东西。现今主流社会的注意力基本都耗在名利、财富、娱乐之上,一定会有人会问知道望气有什么用?对的,有什么用?我在此反问一句,什么叫有用?(大家自己想明白就好)一千个人一定有一千个答案。


言归正传,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过气场,只是多数人没有去留意罢了,或者仅仅是看到了气场的表面现象而未去深思。这一点都不奇怪,打个不怎么恰当的比方,我们人类和水里的鱼很类似,鱼儿整天活在水里,能感受到水流的温度、流动,水体是否含有营养,是否有坏的物质等等。我们人类在空气中能感受到气候的变化,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人类对气场的感应和运用远低于鱼类对于水的感知。

鱼儿在水中能够感知到危险的波动,一只大鱼搅动水流,小鱼迅速避开,鲨鱼在很远的海域便能闻见鲜血的味道。我们人类对于气场的感知大多数仅仅停留在空气层面,事实上这世上一切物质都有气场,只是我们没有去发现罢了。

修行有成的人能够轻易的通过望气看穿对面之人的健康、经历、乃至心中的念想(确实存在这样的人,没遇见过只是你没缘),这是怎么做到的?这些问题我们后面会慢慢研究。

我们从最简单的个人气场来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有时明明事先计划好的想法和话语,在见了某些人之后,仅仅一个照面便改变了甚至妥协了,等事后一个人的时候又开始懊悔。其实从气场的角度来解释,是你的气场被对方影响、锁定,甚至压制了,俗称气场不合。

那为什么有的人气场强有的人气场弱,这气场的强大程度如何控制?如何培养?面对气场强的人如何避免被压制?古时有言,不懂气不足以为将!一个带兵的如果不懂得对战场千变万化气场的把握,根本不能为将。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6-12-25 15:38:04 +0800 CST  
楼主眯了会,申时膀胱经当令,气不足的人容易犯困,所以下午3点以后那么多人犯困的原因,从后背脊柱两侧按摩轻拍可缓解疏通膀胱经,这都是题外话。

我以前一直想一个问题,动物可以成精人为什么不能成精?就连植物都能有个人参娃娃是不是?那么简单谈谈人参,人参有的地方是种不活的,种活了收获之后的三五年土地是不能继续种植植物的,原因是人参吸走了地气。人参的“吸气”能力太强!气有很多种,但是气的本质上又是一种能量,这样理解是不是很好理解了。

那么能量的吸收和散发是所有的物体遵循的规律,我们的气场呢?也一样!一个人是否有好的运气好的事业好的生活都与所带有的能量有关。那么能量的来源又是什么?答案是,能量先天遗传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后天所得。

先天带有的能量和气场,在佛家的观点里是一个人前世的修行结果,俗称业力。道家所说乃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6-12-25 19:57:00 +0800 CST  
忙了一会会,每天不是很有空,这个帖子慢慢更吧,现在是冬天,种下个种子,等来年春到再破土。楼主无所求,所以帖子会吸引很多正能量。

首先问大家个问题,你们知道自己的五行属性吗?

楼主亲自试验过,楼主是木型人,具有典型的木型人性格。之前的老板是金型人,性格上做事大胆执行力强,控制欲强。凡是他交代的事情必须立即执行,好坏另论。而木型人却做不到这些,一般木型人善于思考,谋略较多,不会干无脑或者没过脑的事情,导致楼主和老板摩擦多年,但是后来楼主研究五行之后,情况有所改善。楼主升值为总经理助理,后又面临外派的选择,去之前某地我查了下,三面环水,很养楼主的木气。但是楼主有个疑虑,水多木漂,最后果不其然。

这些都是一些题外话,都是事情的象。我们看事情,必须从象看到事理,最后研究通事情的数,这样运用 象-理-数 才是老祖宗的智慧易经的真谛。

等等聊聊楼主发现的网上一些感应自己气场的方法和研究结论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6-12-27 14:21:00 +0800 CST  
最近雾霾闹的沸沸扬扬,到处鸡飞狗跳,其实在科学层面的pm2.5的雾霾并不是最可怕的。反而那些偏远地区的蓝天白云之地,看似很清新自然,有的地方藏着毒瘴之气,也就是地气阴煞,容易染病。楼主拍了张陆家嘴的雾霾




咱们老祖宗选择建设的城市都是有原因的,古代地师不选四季不分、天地不交之地。

自己挖的坑总是要填的,我发了帖子就跟大家有缘,说出的话也是算数的。这个帖子会慢慢更,不会断。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1-06 10:58:00 +0800 CST  
放点干货吧,楼主研究过气功类的双掌收放气,一般人双掌相近不接触都会有一定的气感热感,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平衡气场,左收右放,逆为吸,顺为放。顺者凡逆者仙也就是这个道理。不能再说更明白了。

有空再说说服气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1-06 11:07:00 +0800 CST  
最近楼主跑了几个地方,遇到一些人,人们在交谈的时候,形容某某某有本事很有地位,一般用“能量大”来形容,说一个人成功了,会说他“得势”,这个势也很有意思,上面一个执下面一个力,说明这个人能够驾驭和掌握力的方向。这个力便是能量,能量有两部分,一部分来自自身,还有一部分便是来自众人。

所以,气场和能量的强大,一方面是自身修行,努力做事培养信心和能量,另一方面就是要学会借助众人的能量,西方中世纪神学时代经常说的 信仰。这里说的信仰可不是让大家去信教,而是指你和与你有关联的人一起去为一个目标努力,那么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个信仰,我们普通人为什么能量小,因为我们能调动周围人的能量小,说白了我们没有跟周围人形成势。 又绕回来了是不是,所以有时候感叹,我们自己连汉字都没学好,汉字的意义实在太大了。

上面的势,先提到这里,以后有机会再讲,下面讲讲个人修行部分,如何排除自身不好的气场,人人都有特定的气场,有的清有的浊,浊气太多影响人缘、心情、甚至身体健康。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1-16 13:33:00 +0800 CST  
大家新春愉快,鸡年好运来。过年回家遇到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身边有人开车压了只黄大仙,司机恭敬口称得罪有怪莫怪之类的。乘客A嘲笑司机,口称我不怕这些。

半月左右,A君事业大旺,逢人便神侃,像打了鸡血,整个人信心膨胀异常,多数人被他侃的尿遁。几日后A君情绪失控,被家人扭进“非正常人类研究所”——你懂的。

检查出,狂躁症,住院一月好转,如今还在吃药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2-03 15:05:00 +0800 CST  
年前的坑我来填一填,有人看很好,没人看就当自言自语,人人都有特定的气场,并且气场随着人的状态呈现出不停的特性,当然如果你能“看见”的话,你会发现每个人的气场颜色,同一个人不同情绪的气场颜色都不相同。先不谈国内修行者的研究,国外有本书很有意思,书名《通灵日记》
书本简介是这样说的:
这是部真人实事的作品,是一位小男孩的童年日记,讲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以及他看到的灵界真相,由知名神密学家——济利禄. 斯科蒂,整理出版了这些日记。
此书所揭露的真相和许多类似文章一样,是超越狭隘的教义和某些传统理论的。这是值得所有不同信仰和观念的人共同来探究思考的奥秘。
而此书之所以能够问世,那是因为在原作者过世前的数年,经亲友的再三说服,勉强同意出版的,但他开出两个条件,一是,日记必须在他死后数年才能出版,二是,书中的名字必须更改,以免为还活着的亲友带来困扰。
日记的原作者出身于一八八零年左右北英格兰一个相当富裕的家庭,是个诙谐、早熟的可爱男孩,天生就拥有第三眼的禀赋,他可以看见人身上的「灵气」和所谓的「灵魂」,常看到耶稣和去世的爷爷给他教导和安慰,而且他以为每人都跟他同具此项能力。

是不是和我们讲的阴阳眼有点类似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2-03 15:14:00 +0800 CST  
普通人没时间去搞什么修行,一般人都会去请一些傍身的护身符,玉石之类的挂件。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气场和磁场。有种研究说,人类只要活着,血液就会流动,流动的血液带有正负电荷便会形成磁场,这便是最最简单的生物场。

人一旦生病,病灶处的组织与血管便会异常,血液的流动会发生细小变化,这些变化无形中会改变人的磁场与生物场,这便是从科学角度解读病气产生。

如果从电流产生电磁波,电磁波也会反过来作用电流出发,想想病气发作用与接触的健康的人的身体,是不是也能理解了各位?

这便是某些医生治病久了也会生病的道理,如果会调节和排除病气,那么别人的病气就不会对你的健康有影响。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2-03 15:26:00 +0800 CST  
开春了,要注意预防流感,尤其禽流感一类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2-08 09:22:00 +0800 CST  
有段时间我一直研究南怀瑾老先生的讲课内容,其中有段很有意思,南师说他年轻的时候去拜访过有道的师父,师父送了他两句话。第一句:看东西要把东西收到眼里来,不要把眼神放到东西上去;第二句:人的心很小,装不下太多东西。

这两句话南师自己也解释了,第一句的意思是,精神内敛,其实更深一层的解释是减少耗散,懂得收藏“精气神”里面的“神”。第二句也很好理解,心不去装太多东西就是心不随境动,更深层次的理解就是“定”的功夫。

其实“定”的功夫不光佛家用,世界上很多宗教都用,道家也用。我们普通人没时间去修行什么大功夫,所以这些浅显的“定”功学学还是很有用处的。

最近遇到一篇讲定,讲的很好的文,分享给大家。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2-14 10:10:00 +0800 CST  
在以断除烦恼和恐惧为终极目标的修行里,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叫“回归正念”。简单地说,无论什么事情让你苦恼不安,不要想它,把心念聚焦到不苦恼的事情上来。

或曰:这不是回避问题吗?问题不解决,不想它就不存在了吗?唯心主义!主观能动性哪里去了!

王阳明说,“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就是这个意思。不想它时,它的存在与否,是另一个话题。这篇不聊。这篇聊的是,解决烦恼的两种操作方法中的第一种,不想。

不想不代表被动,逆来顺受。主动和被动,是相对的概念。很多时候,不想是主动的态度。比方说,你上厕所玩手机,手机掉茅坑了。损失已经铸成,无论想与不想,无法挽回。如果能不再想,就止损了。如果每天一闲下来就想,哎呀,我新买的手机,攒了好久钱,太可惜了。那就会再次受到烦恼侵扰。这种侵扰不是事情本身造成的,是选择的结果。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讲,不会每天都想,也不会再也不想,而会前几天想得比较多,后来渐渐少了,再后来就不想了。如果一个人总是忍不住想,佛经比喻成“第二支箭”的伤害。

但万事纷繁,自然有别的情况。比方说,你的论文没写完,5月答辩,现在已是3月。想写,又写不出来。你说,我不想它,打游戏去。3月过去了,每天在打游戏中度过,果然烦恼很少。到4月初,一想到论文,烦恼陡增了几倍。你说,我接着不想,又打游戏,转移了注意力。到了5月,想到论文,烦恼陡增了百倍。再打游戏,不管用了,做什么都不管用了,吃不下睡不着。

为什么有烦恼呢?因为你没法做到彻底不想。假如能做到,那也可以。有些事情,你不去处理,因为业力的作用,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增大,和万有引力类似,质量越大,对你的吸引力和系缚力就越强。

论文这个例子,可以称之为“宿业”,宿昔所造之业。你先前做的许多努力,读书、考大学、修各种学分,都要以拿到毕业证的方式,做个了结。因为这种认知,哪怕你知道,写论文一点意义都没有,也会去写。写论文本身,是一种消业的手段。将你的心从“拿到毕业证”这件事的系缚上解脱出来。如果你本身就没打算拿毕业证,觉得学到本事就可以了,写不写论文无所谓,那它系缚不了你。

但一般人做不到这点,因为你没法从根本上认为,毕业证不重要,只是打游戏来转移注意力,这就是回避问题了。所谓“不想”,目的是要建立起这个东西根本不重要的认知。佛教的修行目的,也是要建立起“生死不重要”的认知。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必将到来,唯有从根本上认为生死不再重要,才能从中解脱。

或曰:佛教不是讲“生死事大”吗?

答曰:“生死事大”和“生死事小”一个意思,大小是相对的。当你发现有比生死更加重要的事,生死就是小事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也是发现比生死更重要的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宋儒超脱生死的手段。讲“生死事大”,目的就是让修行人找到比生死更重要的事。

一种认知的建立,不是耍耍嘴皮子,说说就成的。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想通就能解决的事,都不棘手。明明想得通,就是做不来的事,才棘手,例如戒毒,减肥。

比如,你从清仓处理的门店前走,过老远了,脑子里还在循环“全场九块九,样样九块九”,你让自己不要再想了,但是做不到。除非接到突如其来的电话,听到很严重的事情,或是突然看到有人要跳楼。常人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都是被动的,是心随境转的。但是训练有素的人,可以让心变得有力量,不随境转,而能转境。

这种功夫,叫“三摩地”,也叫“定”。有定功夫的人,可以像关上窗帘一样,把一切不想接收的东西摒除在外,或是部分摒除在外,这要视功夫浅深而定。

常人只有做了全身麻醉,才能获得一种效果:别人打你,你感觉不到疼。修“定”有成就的人,可以不借助麻药,达到表面相似的效果。说表面相似,是因为他并不是没有知觉,没有知觉就是木头了,只是他可以不理会。同样是打针,有的小孩,针还没扎就哭得嗷嗷叫,有的小孩,咬着牙说不疼,跟蚂蚁夹的似的。说不疼不代表真的不疼,而代表“能忍”。为什么能忍?希望大人夸他坚强,认为“坚强”比肉体的痛苦更重要,就不难做到了。这可以视作粗浅的“定”功夫。定功夫深的人,完全可以烈火焚身,八风不动。这时候,他所依怙的,当然不是虚荣心,而是持久练习的正念。

《论语》里讲,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讲不出。孔子就说,你怎么不这样讲呢,这个人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我读到这里就想,孔子有定功夫。孔子一生充满忧患,但为学之乐令他来不及在意忧患。饥饿的侵袭,是巨大的痛苦,一般人两顿饭不吃,就难受得不行,孔子绝粮七日,弦歌不辍。发愤的心把饥饿冲淡了。如果不是有定功夫,怎么能做到呢?当然这种“定”并非佛教的禅定,但在修为极高而不动心的境界上,两者不妨相似。因为发愤,因为乐,把难以承受的忧患饥寒置之度外了,这样走过了一生。

佛教的修行,也与之类似。想象一下,你的脚被一块大石头砸得流血,一定非常痛。在很痛的时候,心仪的姑娘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向你表白,说她爱你,这一刹那,你会暂时忘掉痛楚,被惊喜占据。但是下一刹那,因为脚依然在流血,业力并没有消失,你又忘记表白的喜悦,而感到痛了。说忘记,不是彻彻底底的忘记了,而是后台进程和当前进程的关系。说悲欣交集,不是悲的心念和欣的心念刹那同时现起,而是在频繁的切换中,显得像是同时。定的功夫,就体现在对切换的频率有控制的力量,有本事做到“乐以忘忧”。人人都能在一刹那间,因为表白的喜悦忘记了痛苦,但有定功夫的人可以把这一刹那拉到很长很长。

为什么他能做到呢?因为常人是心随境转的,处在一种不太稳定的状态。比如你在空旷的街边坐着,突然看到一条红裙子飘过,目光马上会被裙子摄走。同样,当你沉浸在表白的喜悦中,喜悦就像湖面上的涟漪,在慢慢消散,在喜悦衰减的过程中,因为流血的脚依然在疼,你的心察觉到这种苗头,就会再被疼痛摄去。这种经验,在宏观的事情上考察会更清晰。比如一个人特别不想写论文做实验,觉得很痛苦,真的动手做了,慢慢进入状态,觉得还挺好。很多事情,开头需要动力,中间就运转自如了,就像冬天起床。

有定功夫的人,他的心察觉到脚疼痛的苗头时,如果业已做完了必要的包扎和护理,他可以选择不理会疼痛,也就是说,将心念返照到先前的事情上来。就如在地铁上看到美女,目光并不被她勾走,心念也不会。如果做不到,就是定功夫的欠缺。每一次他的心将要被脚疼的苗头摄去时,他就把这种苗头拨回来,拨得如是之快,如是之纯熟,就像心念坚住在先前的事情上未曾动过。这种心安住在所缘境的状态,叫“心一境性”,也叫“三昧”,都是“定”的异名。

背后拨苗头的东西,是“觉性”的体现。要问,究竟是差点被脚疼摄走的东西是心呢,还是把差点跑掉的念头拨回来的东西是心呢?这个问题比较绕。如果说,把心比作“刀”,这些都是“锋利”。它们不是觉性本身,但它们体现觉性。我们之所以知道心,不是因为看见心,而是因为心的作用。

有人经常讲,每次在发脾气的时候,先默默从一数到十。这就是一种简便的技巧。常人碰到事情,如果不是特别生气,做到并不难。真到特别生气的时候,这种方法就不顶用了。——老子这么愤怒,还让老子数到十?哪个大傻才这么干!

因为缺乏必要的练习,心就被事情牵着鼻子走。常人很深的误解是,以为烦恼可以被梳理清楚。这是徒劳无功、南辕北辙。比如说失恋了,半夜抽烟独坐,要把这事想通。这是极端错误的。想的过程,只会不断地滋长烦恼,烦恼像野地里丛生的杂草,去分析琢磨它,不是斩草,而是给草浇水施肥。

正确的应对是回归正念,压根儿不要想它。每当有外缘要引发你的联想,比如看到先前恋人用过的杯子时,立刻打断念头,回到不让自己烦恼的念头上来。如果做不到,触目所及,皆是烦恼的源泉,看到他用过的杯子,骑过的单车,都会生起烦恼。只有懂得打断念头,回到正念,才是简明有效的应对。这种练习纯熟之后,心再抵抗外境的吸引,就会越来越有力量。

这种力量训练到极致,会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一切的烦恼之草,都可以瞬间斩断,每当烦恼的杂草要从地里冒出头来的时候,几乎在冒出的刹那,就被斩除了。乃至得了严重的疾病,肉身被病魔摧残蹂躏的时候,都可以完全不把心念放到疼痛上来。这个水平,叫阿罗汉。“阿罗汉”的意译之一,就是“杀烦恼贼”。阿罗汉能令一切烦恼永不现起,这就是涅槃了。涅槃指的不是死,而是勇断烦恼现行。阿罗汉活着的时候,叫有余涅槃,肉身死掉叫无余涅槃。

这条解脱烦恼的道路,一般称为二乘,或声闻乘,它有四个阶位,终极的成就是阿罗汉果。“二乘”的说法略带贬抑的味道,但此文依然按照惯例称呼。走这条修行之路,要做的是,对一切事情都不要上心。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说起来很简单。但实践起来无比困难。越是技术发达、文明程度高的时代,这条路越难走。外境太多太五光十色,心就特别容易被它勾走。佛陀时代的印度,许多修行者通过这条路断除了烦恼,但越往后就越少了。今天的南传佛教里,依然以此路为主。


——上面是分享的文章,讲“定”讲的很好,当然今天走这条路确实太难了,而且走佛教修行的路,世俗中不是人人都原意走的。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2-14 10:13:00 +0800 CST  
人之患,莫过于好为人师,楼主并不想教大家什么,只是闲话家常一般。有更好的见解的楼主一定好好请教学习。

下面说一说道家里面讲增加气场和能量的方法,就楼主研究无外乎两字“虚”、“静”。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2-14 10:27:00 +0800 CST  
情人节啊,狗粮吃起来是不是。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2-14 12:42:00 +0800 CST  
@第五只白羊 2017-02-14 10:13:00
在以断除烦恼和恐惧为终极目标的修行里,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叫“回归正念”。简单地说,无论什么事情让你苦恼不安,不要想它,把心念聚焦到不苦恼的事情上来。
或曰:这不是回避问题吗?问题不解决,不想它就不存在了吗?唯心主义!主观能动性哪里去了!
王阳明说,“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就是这个意思。不想它时,它的存在与否,是另一个话题。这篇不聊。这篇聊的是,解决烦恼的两种操作方法中的第......
-----------------------------
@wstkk 2017-02-17 15:25:00
楼主说的太好了,道理明白,实践起来真的是非常非常难,尤其是生活在尘世中,从定力的基础训练都觉得非常难,外缘的打扰很难不去理会,有时感觉自己都没有信心能有所修习了
-----------------------------
修行也是缘,资粮不足为主因,慢慢攒福报吧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2-17 16:14:00 +0800 CST  
最近单位有个年轻同事酒局应酬后突然就没了,孩子才两岁不到。人生无常,近几年身边类似的事情太多了,世上没有不变的东西,要说什么不变,只有无常不变。古人害怕无常,便把无常拟人化形象化成了一黑一白两位。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3-01 09:42:00 +0800 CST  
有段时间痴迷般的研究过面相、八字、风水、八卦。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总要学学玩玩。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3-01 10:25:00 +0800 CST  
转个有意思的故事:


丙子年冬,我独自一人前往南方小镇一孤山,山上有座庙,家师教诲不分宗派,遇有德者皆以师事之。便想前往参拜大德,奈何庙中无一实修之人,又或是我无缘得见,只好下山。来到山脚时,见一老人,发鬓苍白,只有胡须乌黑,背一箩筐,似是一采药人。见我经过其身旁说:年轻人,可否帮我将此筐背上山,我今天身体欠佳。

我答到:我没事什么事,这点小事帮帮何妨。

于是二人便一同上山。因山路崎岖,不一会儿便满头大汗。

我口中念叨:这是什么道,竟如此难走,您为何大路不走,偏走这崎岖小路呢?

老人说:我也不知道,但却知“道”为何如此难行。

我不解却也没有多问,当即咬牙大步行走。过了半个小时,来到半山腰,见一瓦房,老人说:到我家了,进去休息一下吧。

此时我已经累的全身是汗,便进去放下箩筐,瘫坐在地下。

老人说:你为什么来这儿,这里又不是什么旅游的地方。

我笑道:说了你也不懂。

说说看吧,老人答道。

我说:我是来这山中庙宇参拜大德的,无奈我缘法浅薄,无缘得遇。

采药老人说:参拜他们又有何用?

我笑道:我生性淡泊,心知人世之苦,为求解脱之道而已。

采药老人说:何谓解脱之道?

我答说:修真养性,位列仙班。你不懂的。

采药老人答:世人皆为名利所牵累,未明人生难得之实际,沉迷享乐,却以赛过神仙而自封,实为谬矣。


我听完忽然想起老人上山前所说的话,顿恍悟,便站起身来,问道:老先生可知我的需求?

老人说:若来问道,我倒有一言,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听。

答说:小的求之不得。

采药老人说:何谓道?人世万物皆是道。道者,无名。无形。你若去寻道,你上哪去寻?道自在你脚下。路走的多,自然成道。

我答说:老先生所说是人世之道,我求的是登天之道也。

老人说:人道未尽,何以登得天道?世人都有自己的道,我天天采药,这岂不是道?你我上山之路,原本是一片草丛,现在可是变成道了?

我答说:您所说是人世之常情,非我求之道。虽句句在理,可无法无诀,如何登得大罗天?

老人答说:自古圣贤,可求过法诀?但寿终之时亦可留神,何故?皆因放下一个我字也。学道之人,法诀只是你引路灯于拐杖,只可辅助你,但决不能将你送上天。此种种皆非根本矣。

我说:何谓根本?

老人答说:守住你那些许善念,放下你那种种不良之心,学会众生无他,修真者,要将自身抛之于外,损之又损,机缘来时,师自有信矣。学道只为了自己长生?成仙?非也,此皆因放不下一个我,若放不下我,即便你再去寻师,寻法,亦是无用。


我正准备回答,老人说:可愿意留下几日帮我种我那门前之地?

我心道:此人非平常之人,定要留下看个究竟。便道:甚好。

于是便留下住进内屋。几日来基本上都是白天挑水种地,夜晚于屋前仰视天空,那满天的繁星犹如千万颗生命闪闪发光,心中亦是倍感孤单,想家,想朋友。晚上山上很凉,我也患上了风寒,老人每日都让我吃的药是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水果,很涩。

过了不知道多少天,夜里,我睡在床上,我有了走的念头,准备像老人告辞,第二天清早回老家。于是我便起床去他房间,门没关,我推开门,见老人盘腿坐于床前,手结定印,我不时心里狂喜,也没管那么多,上去就跪在他面前,让其收我为徒,只见老人慢慢挣开双目,说道:现在竟然还有像你这样的人,今时不同往日,若在过去,考察徒弟最少也要三年,如今能坚持这么多天的已经很少了。

老人说:大道简易,别去寻求什么法诀,你要你能放下一个我字,大道自然离你近矣,无须你去寻求,他自然会来找你,修既是悟。行就是去做。道是不需要你来修的,只有悟道而已,不悟道者,去寻那什么法,什么术,你有神通,你本事比平常人大,但那有何用,百年后,你还不是灰飞烟灭,黄土一堆,仍归太虚。学道之人,要处处为众生而去想,是为众生脱离苦海而去修,任何私心都违背了道家的宗旨。现在什么气功大师,个个能耐不是很大?开班授学,呵呵。全都是些混帐王八蛋。道家三千六百法门,惟有丹道可成天仙之位,气功只是丹法中的一点皮毛,那些人学得,便拿去卖弄,别人练好了,强身而已。出了问题,他们不怕祖师爷 惩罚吗?

我听后,便道:我不想学气功,您教我丹法好吗?

老人答:性命之功,非一日便可成就,你且记好,修道之事,就如你那种地,每日施点肥,浇点水便可,他长不长的出来,随他而去,无须强求,道法自然。我教你的,你自己去拿捏便可,时候到了,我自然会去找你,传你下面的东西,别去胡思乱想,你睡觉去吧,明早即可离开了。说罢便躺下睡觉了。

当时我是百感交集,只有回房而睡。早上起来,老人已不在,开始我以为他是去采药了,等了一天,也没见到人。天黑了,我在他的床上,看到了一幅图画:一个人站在一块土地上。可是就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却过了二年才明白:他是教我做人要脚踏实地,不可去想一步登天。当夜里那月光照耀在屋子里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屋子里那么简单的摆设也变的那么华丽。还有两本书,都是手抄本,一本道德经,还有一本是没有名字的,但里面记录了道家的本意以及一些历史。书里还夹了一首诗:

千回百转得缘法,
峰林山涧遇真师。
老死身死非真死,
人皆道尔非真仙。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3-01 13:23:00 +0800 CST  
上面的故事其实也说明了一点,真正的修行与宗教无关,每个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便是修行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3-01 13:29:00 +0800 CST  
把之前的坑填一下,道德经16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我们起心动念是能量的消耗,所以提倡“静笃”,静下来减少消耗。那么“虚极”,虚才能开始从宇宙中吸收能量。而吸收什么能量取决于内心感召。

事上的事情从某种角度说都是能量的转换,一个人运气好时能量一定足,同时任何人的状态都是变化的,所以才有把握时机与韬光养晦。

记得刘备领徐州牧时,曹操携天子以令诸侯,受“驱虎吞狼”之计,攻打袁绍,实为被逼.命张飞留守徐州,但张飞醉酒被吕布攻陷徐州,暂居小沛时说: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
楼主 第五只白羊  发布于 2017-03-01 13:56:00 +0800 CST  

楼主:第五只白羊

字数:14223

发表时间:2016-12-25 23:38:0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27 20:01:06 +0800 CST

评论数:25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