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说走就走,西安年最中国

吃午饭。

饭店里人还真不少。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3:13:01 +0800 CST  
窗外。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3:15:22 +0800 CST  
家常便饭。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3:20:10 +0800 CST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8:10:19 +0800 CST  
西安有许多古树木,其中有些是槐树。

碑林门口有三棵古槐树,西门外大概100米西关正街路北有一棵,鼓楼那里也有。

下面几张图就是西门外西关正街路北的那棵。

古树名木都挂有“名牌”,四周均有铁制或石制围栏,倾斜的树干或树枝都被铁杆等撑起。

西安市第三次古树名木普查建档的成果公布,西安共登记建档古树名木18584株。其中,古树18547株(散生1045株;群生17502株);名木37株;分属植物36科59属71种。其中: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253株,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二级古树258株,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三级古树534株。

西安古树名木总量在全国省会及城市中排在前列,大多分布在郊区,在西安城六区分布的散生古树约有196株,其中至少有40株聚集在三学街附近和西安碑林博物馆,其中编号“0001”的中槐就在碑林博物馆南墙外侧,已超过1100岁的这株古槐,树高近10米,主干内虽已空,但三四根粗壮的树枝仍在支架的扶持下萌发新叶,树冠覆盖的面积足足遮住了半边街。另外,被西安市政府标记为第“0161”号2200多岁的“护王槐”,是西安古树中的“最年长者”。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8:19:10 +0800 CST  
这是安定门。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8:21:35 +0800 CST  
安定门为西安城墙正西门。最早是唐皇城西面中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留下来。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寓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8:22:47 +0800 CST  
安定门为西安城墙正西门。西安城墙的西门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留下来。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寓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

西门建于明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这座城门有三重门楼:城楼、箭楼、闸楼。三道城墙,城楼里,箭楼居中,闸楼向外。门楼下均有拱卷式门洞,洞高宽为6米。城楼与箭楼之间有方形瓮城,平时是出入通道,战时是防守要地。现西门箭楼、城楼雄姿犹存。

城楼北侧有日本天皇访问西安时所建观望台一座,供游客参观,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门箭楼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 现城门内为西大街,门外为西关正街。

2009年11月文物专家在陕西西安城墙西门(安定门)上建于明朝初年的正楼内,意外地发现了保存600余年的千余平方米精美彩绘,为研究明代彩绘工艺和建筑艺术史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彩绘面积有1000余平方米,这么大面积的彩绘能保存下来,关键是历史上正楼的用途比较单纯。明清甚至民国时期一直驻军,上世纪五十年代成为图书馆的藏书楼,八十年代初又转为消防部门的办公楼。转到文物部门时,陈列了西安城市发展史,并从古建的角度对其进行修缮。

跟常见箭楼的实战用途有异,安定门的正楼主要是军事指挥部,可说是明代西北王的“司令部”。作为办公场所,其建筑彩绘虽没有皇家礼制建筑彩绘的高贵,但是西北王的地位,尤其是军事建筑彩绘的官式风格,却是十分珍贵的。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8:27:44 +0800 CST  
西安城墙西门,是其原有城门,不是后来重建的,值得一看。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8:32:09 +0800 CST  
这是西大街。

西安西大街,位于钟楼以西,东起钟楼,西至西门(安定门),长1950米,是以钟楼为中心辐射出的四条大街之一。以方位而得名。

西安西大街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皇城中心大街第四横街西段,唐朝最高行政机关尚书省和六部设于东段北侧今鼓楼两侧并有秘书省、太常寺、左军领卫、右军领卫、唐朝主管外交的鸿胪寺和接待外宾的鸿胪客馆也在附近。唐代在今钟鼓楼广场附近,穿着各种服饰的和外国人车来人往,比现在还热闹。唐以后,宋、元、明、清、民国的地方首府永兴军路、奉元路、京兆府、西安府、民政府(厅)、长安县署等重要衙署均设在此街北侧,与隋唐皇城相对故又称子城,唐后至南宋仍称子城厢正街,中段又称指挥街。现街名启用于明神宗万历年十年(公元1582年)。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8:35:51 +0800 CST  
从安定门入城,走着走着,撞见路边一块石碑,原来这是唐代大理寺遗址呢。

大理寺大名鼎鼎,可惜我们现在只能在这块2008年树立的纪念碑前让思想尽情放飞了。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8:49:20 +0800 CST  
路过西大街上的西安进口商品保税直营店,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

大家看看价格,合适不?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8:52:42 +0800 CST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8:52:51 +0800 CST  
隔壁就是一家义乌小商品商店,棉袜二元钱一双。

冰火两重天,相映成趣。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8:55:37 +0800 CST  
嗯,还有家上海城,未营业。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8:56:28 +0800 CST  
大学习巷。

据《唐史》和《唐长安城区街坊全图》记载“学习巷”位于盛唐长安城皇城之内,北望皇宫正门承天门(莲湖公园南端),紧邻承天门殿前朝会大典广场,“学习巷”全段处在大唐礼部主客司衙署(唐·外交管理机构)和鸿胪寺(唐·外交礼仪机构)之间。

中宗嗣圣元年(公元684年)在该坊内建立了伊斯兰教的“清教寺”也称为"西大寺"(现大学习巷清真寺),唐玄宗开元年(公元713年)亦改称“唐明寺”以彰显中华民族对文化多样性、文明多元化的包容态度。

这里也曾经是西域各国外交使节的驿馆驻地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高端平台,唐朝政府在此设置了培训外国使节习用汉儒文化的学馆,当时皇城内礼部主客司衙署周边街坊内西域大食国的伊斯兰传教士在此设馆讲学、布道,不同文明、多种文化相互间习用学研蔚然成风,主客司驻地的这条街巷便由此得名--“学习巷”。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8:58:44 +0800 CST  
但今天的学习巷,已完全成为吃货的天堂了。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8:59:42 +0800 CST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9:09:16 +0800 CST  
这里还有一座非常著名的清真寺。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9:11:19 +0800 CST  
大学习巷清真寺,是西安最古老的清真寺。因为地处化觉巷清真寺的西面,所以又被当地人称为:西大寺。比起人声鼎沸的化觉巷清真寺,这里显得古朴安宁。

眼前的大学习巷清真寺,完全看不出阿拉伯式的建筑风格,清真寺是按照标准的中式建筑风格建造而成,寺内处处是飞檐斗拱,设有礼拜殿、宣谕台、邦克楼等建筑。

这座清真寺始建于唐代,明清两代重新翻修过。清真寺与明朝的三宝太监——郑和,有很深的渊源。明朝初年,郑和奉了明成祖的旨意,准备率领庞大的远洋舰队下西洋,由于行程中涉及到阿拉伯国家,需要有精通阿拉伯语的翻译。

但使团两万多人中,缺少这样的人才,郑和只能来到西安城,求贤选材。经过考核筛选,选中了大学习巷清真寺的掌教哈桑,作为整个使团的“总翻译”。

使团顺利归国后,哈桑谢绝了朝廷对自己的封赏,请求朝廷修缮西大寺,得到了皇帝朱棣的恩准。郑和亲自领旨,回到了西安城,设计监造,修缮了这座清真寺。
















楼主 走到东走到西  发布于 2018-02-18 19:20:46 +0800 CST  

楼主:走到东走到西

字数:38586

发表时间:2018-02-17 08:02:0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12 14:35:15 +0800 CST

评论数:61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