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关林记

如果说西安(古长安)将王者大气演绎得无以复加,随便一跺脚就是汉砖唐垣的话,洛阳却将王气、富贵气和忠勇仁义的英雄气男人气完美结合,王气自夏朝开始就有了,而传承富贵大气的,除了武则天,就是甲天下花卉的牡丹,而因为有了关羽的缘故,洛阳就褒有了一股股忠义仁勇的豪气、英雄气。刘备身上的仁义之君的气息,多是后人强加给他的,跟千百年来曹操被看成是奸贼的命运是一样的,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同样,在孙权身上,不仅能见到贯穿周瑜全部生命的小家子气,还有小人气,也没有刘备曹操等同时代枭雄的文韬武略和卓越胆识。刘备不归还荆州,自然是刘备战略的缘故,并非借了故意不还。孙权政权一方面诅咒刘备全家死完之外,着力于讨回荆州。关羽对刘备无二心,自然死心塌地地为其镇守荆州。但他的命运比张飞好不到哪儿去,而且很相似,张飞镇守中国古今最著名的风水城市——川东北重镇阆中七年,结果死于部下之手,尸首分别葬于阆中和重庆云阳。公元二一九年,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人们都知道。他不肯投降,孙权只得将其杀害。但关羽是何许人也,孙权不可能不知道,因此便心虚了。心虚之余,便想到自己和刘备共同的敌人曹操。那时曹操呆在洛阳,为了嫁祸曹操,一方面坐收渔翁之利,一方面不让刘备知道真相,从而来讨伐自己,便令人割下关羽首级,张张皇皇鬼鬼祟祟地送到洛阳。岂料曹操到底还是个英雄,是个有血性的男人,他关羽的本事和品德的爱慕、欣赏和敬重,世人皆知,因此,曹操不仅没有上当,或者置身事外,而是按照现在很多三国迷和专家的说法,将计就计,雕刻沉香木做了一副关羽的身躯,与其首级一起厚葬。那便是现在关林的前身,即关羽庙。现在人们见到的关林,是明朝时候,在原关羽庙的基础上扩建改建的。
在夏日炎炎中,我站在关林大门前的广场上,默默地注视着眼前这座只有圣人才配拥有的墓冢。再也没有哪个朝代能比得上三国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也没有哪些英雄人物和故事能比三国英雄和他们的故事,成为文化和文本中的典型,而整个三国的时间和空间所容纳的所有元素中,关羽是最为显赫,也最为后人惦记、纪念、敬重和祭拜的。洛阳当地的文化人都愿意将关羽的忠义仁勇和后世对其的真挚感情和永不间断的祭拜,看成是文化,即关公文化。另外,在全国古今残存的寺庙墓冢之中,只有孔子和关羽的墓冢叫做“林”,曲阜那边有“三孔”,其中之一叫“孔林”,孔子作为圣人永世享受的殊荣。另一个就是关林,座落在洛阳城外的关林镇。古今无数帝王将相,一个个趾高气扬,自命为天之子,富人贵人,但他们大多敬重孔子,尤其是敬重关羽,尽管这些敬重和在行动上体现出来的修建寺庙墓冢,题字等,究其实质,还是为其统治和江山社稷永存服务的,说白了,就是利用孔子和关羽的思想、言行和名望而已,但从文化文明的角度,也不啻为“好事”,最低程度为后人留下了可供瞻仰和祭拜的场所,心灵有了寄托,精气神也就不敢随便萎顿,在两人的忌日,要买上香烛,好好地祭拜祭拜的。回过头来,矗立在广场上的那座“千秋鉴”楼突然从民间的舞楼挣脱出来,还原为一座古老的宗祠,但很快,它被艳阳高照时的神态不失肃穆威严。它带着一丝古老的孤独与关林大门正对,也算是见证了历史的匆匆进程和英雄的喜怒哀乐乃至生生死死,自然全都是“灯影锣鼓话兴亡”的歌舞或叹息,与关林的主旨和意义相宜。
相信每个靠近关林大门的人,先都会感到无比的惊讶,之后又心领神会。大门是按照帝王的规格建造的,尤其是门上八十一颗金色乳钉(九排,每排九个)给人以极强的震撼力。历朝历代,王宫大门上的金钉最多便是八十一颗,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王侯将相府邸大门的金钉只能钉七排。关羽在世,乃属蜀汉王朝的五虎上将之一,并未成为皇帝,死后,却享受如此殊荣,之前也就只有孔子有这福分了。关羽被封为圣人,是在明万历三十三年,即公元一六零五年,牌位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关圣帝君”。满清顺治时期,又被敕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后来,好大喜功的康熙也来凑“热闹”,在康熙五年敕封洛阳城外的这座埋葬着关羽首级的墓冢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关林”之名自此流传于天下,至今未变。大门牌匾上的“关林”二字乃洛阳本地书家王铎所题。大门总共三门道五开间,建造形制为硬山式。在大门的东西两侧为八字墙,从东到西分别写着“仁”“义”“忠”“勇”四个字。这四个字极为准确地概括了关羽戎马生涯、忠心耿耿、仁义为本的一生。而对关羽了解得最深的,大概就是刘备和曹操二人了,曹操为关羽建造关羽庙,绝对算得上是义举,最低程度也是善事一桩。我始终认为,曹操对关羽的了解,器重,尊重和情义,不在刘备之下,甚至之上。说句题外话,刘备在战术和文学才华方面逊于曹操,尤其是文学方面,但在用人,笼络人心,政治韬略方面,丝毫不必曹操差,甚至比曹操更甚。
在敬重关羽的显赫人物中,还有慈禧太后。这个垂帘听政的老娘们儿,虽说不敢做第二个武则天,但她到底还是在大辫子大肚子大屁股男人充斥的清宫里飞扬跋扈了几十年,早年为在后宫站稳脚跟,在朝堂上有说话的份儿,从而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不惜颜面和尊严地巴结上司,其中就有割自己身上的肉炖给慈安太后吃,治慈安太后的病的“壮举”,尽显她的心机、胆识和谋略,尽管在晚年在紫禁城闹了不少笑话,1900年八国联军造成了“庚子之乱”,她带领文武百官逃到西安,也是狼狈之极,比当年躲避安史之乱的大唐皇帝要可怜可笑多了,但她毕竟还是西太后,死了那样子也是气哼哼威仪无边的,之前还把可怜的皇帝光绪毒死,手段十分了得。令人颇感兴趣的是,慈溪极其欣赏关羽。这不,关林仪门匾额上的“威扬六合”四个字便是慈禧所题。清代皇亲国戚大多爱题字,最为著名的无外康熙乾隆,全国各地,包括庙宇等地,都有他们的题字,人们多因为他们是皇帝而使劲地拍他们的马屁,至今这风尚仍然不衰。慈禧题的字词并不多见,其汉字书法也比不上康熙乾隆等。她之所以要为关羽墓冢题字,多半还是为关羽的气节和品德所折服。尽管很多人都说关林慈禧的题词端庄厚重,气度不凡,实则夸赞过度,因为她是慈禧,换着一般女性,那字体也只能说过得去而已。
在仪门与大殿之间,是被赞誉为“洛阳小卢沟”的石狮御道。这种御道原本是皇帝或文物朝臣在庙宇宗祠中祭拜时的专用通道,也称为甬道。洛阳关林中的这条御道,是国内所有祭祀关羽的庙宇中唯一现存和使用的甬道,足见其稀有和珍贵。因历史久远,被香客信众的鞋子踩踏、摩擦、风雨侵蚀和时间的摩挲,甬道上的青石板泛着幽幽清光。御道长三十五米,宽四米许,两边雕刻着一百零四只狮子,雕刻得极为生动形象,威风凛凛。除了狮子,还有三十六根望柱。所谓望柱,就是栏板之间的短柱,也叫栏杆柱。关林的望柱多是明朝时期随同御道一起建造的,跟宋朝的望柱形制基本一致。令人惊讶的是,这条石狮子御道两边的树上望柱上挂满了数不清的红布条,栏板和望柱上也雕满了铜钱的纹饰。原来这御道,栏板等,都是普通民众集资修建的,出资最多的都是学业有成,金榜题名,官运亨通,大富大贵之人,普通人有点闲钱,集资也就集资了,实在没钱的,凑个热闹,沾沾光也就满足了。渴求升官发财,乃人之常情。我仔细查看那些铜钱纹饰,显然,都含有招财进宝的意思,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拴着或挂着的红布条,则有祈福,尤其是祈求平安和发财过幸福日子等意思。民间神龛神庙中雕刻有关公坐像,皆因都将关二爷当成了财神爷,是老百姓金银财宝的守护神。别怪人们爱钱爱财,那是物质基础,万分重要,堪比人之小命。如此贵重的东西只有关羽这样的忠义守信之人才可胜任守护的职责。而御道两边高大的苍松翠柏,则让御道显得庄重典雅,又不失威仪,人间金银财宝等俗物,则相形见绌。
大殿是关林是重要建筑,包括拜殿,正殿和平安殿。
现存的大殿,主体建筑乃明朝时期多建造,技艺精湛,堪称关林的精华,其正门上的有关“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水淹七军”“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十二幅明朝时期的木雕作品,雕刻手法极其精湛独到,结构精巧、合理,人物也基本切合了普通过人心目中的三国英雄的形象,可谓件件都是精品,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很高。我见到许多美术爱好者,建筑学者等站在这些作品下面,不停地啧啧称赞,拍照,讨论,指点,合影留念。我在欣赏的过程中,想到了浙江的东阳木雕,但因为对其不大了解,无法拿来同这样的木雕进行比较对照,分析其异同。
近些年,洛阳打造的“关林国际朝圣大典”便是关林一年中的春、秋、诞三大祭祀活动中的秋祭,地点设在拜殿。旅游文化的开发早就在全国各地蓬勃地开战起来,成为最近三四十年经济发展的主要运作模式之一,老祖宗们遗传下来的文明成果与大自然慷慨无私的馈赠,以及在好大喜功和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下形成的经营模式,是主要模式,短时间内确实也达到了经营者和决策者的预期,至少在宣传和经济效应上是这样,在中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像三皇五帝,两汉三国等文化元素,加之海外华侨思乡心切,乡愁阵阵,这样那样的精英形式自然不可缺少。像祭奠关羽这样的忠义之人,更是民心所向。关林打造的三祭,自然也在这些运作模式之中。至于效果咋样,只有决策者和参与者最清楚,但核心仍然是政绩、经济利益和面子。具体讲,关林的春祭时间在阴历正月十三;诞祭,即关羽的诞辰日祭祀,在每年阴历五月十三。秋祭则在每年阴历的九月十三。阴历十三看来是洛阳关林文化中的重要数字,跟西方视十三为最不吉利的数字在心理和文化上刚好相反。这也是文化不同造成的。三祭中,秋祭最为重要和浓重,目前已经称为每年关林的国际性活动,可见关羽的影响早已超越国界和文化,是一个实实在在名副其实的文化名人。拜殿匾额上的“声灵于铄”乃乾隆手笔,两侧是一副楹联,上联为:翊汉表神功龙门并峻。下联为:扶纲伸浩气伊谁同流。
大殿是关林的中心殿堂,而平安殿又是大殿的中心殿堂,又叫启圣殿。只见庄严宏伟的殿堂,雕梁画栋,气度恢弘,加之殿堂外的千年翠柏,更增添了大殿的威仪。游客最感兴趣的是参拜平安殿正中的那尊关圣帝君像,以寄托他们的哀思和崇敬之情。在塑像的两侧,竖立着关平、周仓、王浦和廖化塑像。
大殿之后就是二殿。二殿又称财神殿,建造于明万历年间,是现存的关林历史最为长久的殿堂之一,门上匾额上的“光昭日月”乃康熙所题。据我目测,来关林祭祀和观瞻的游客中,到这里祭拜的人最多,大殿和后面的三殿,游客往往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充其量用数码相机拍几张照片,或者心不在焉地听导游的讲解,专注度并不够,但到了二殿,他们就显示出加倍的虔诚,单个的游客,先是姿态各异地三叩首,然后双手合十,长时间闭目跪在蒲团上,腰身直直的,要么念念有词,有么不动声色,内心却也涌动着,祈祷着。要是闹喳喳的一家子,或一旅行团,则哗啦啦齐刷刷地跪在蒲团上,在僧人一声声敲打铜钟的声音中,祭拜,祈祷,俯首,让人感慨不已。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关二爷作为财神爷坐镇的财神殿,人们最为关心的不是英雄的英雄业绩,忠义仁勇的高尚情操,自然也不大在乎精神、灵魂和信仰,更不关注人生价值和审美需求等,他们最在乎和关心的是钱财,乃至在钱财护佑下的平安、健康、幸福和安逸。但愿关二爷不要生气和失望,需知“不是关林不值得看,而是众生都爱钱”。殿的雕像和分布形式,也与其他地方的关庙大同小异,即,关平、周仓持刀捧印站在关羽身后,其身前站着的是招财童子和利市童子。
有时我想,《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和各类艺术样式中的关羽形象是完美的,其习性和操守,大概离钱财虚名很远的,其终极追求是至高的武功带来的对战争的态度和追求胜利的渴望,对刘备的忠诚,对天下苍生的仁义等,后人在其死后将其歌颂,但否认们却将其看成是财神爷,怎么看都很滑稽,甚至荒唐,尽管前面我说过,人们将他推选成自己钱财的守护者,甚至是自己的摇钱树,是因为崇拜他的武功,欣赏他的人品,敬重他的节操,但要将这样一个忠勇仁义的人生拉活扯到钱财上来,不得不说我们的文化和文明有时实在牵强附会或蛮横霸道,不管关羽爱不爱乐意不乐意,先将神像塑好,贴上金,不由分说地摆放在庙宇中,除了人声喧哗等无尽的聒噪,还有灰尘,蛛网,风沙乃至千百年无边的冷清和寂寞。事实上,古往今来,达官贵人们的钱财多是不义之财,尽管上层人和读书人会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此来为自己“辩解”,但大多收入仍然是不义之财,到了今天,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管是合法收入,还是不义之财,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完全属于自己了,而是属于社会,财富的本质就是这样的。但古今的国人却希望钱财永远属于自己,千秋万代,永享福祉,不能散财,因此就需要藏好钱财,但偷盗也是人生的常态之一,偷盗者瞄准的当然不是穷酸之人。不过,有钱人都说自己不偷不盗,不抢不劫,那是胡说,他们偷盗的是大钱,甚至窃国,普通人偷盗,虽说是生活所迫,但也是劣根性作祟。既然天下强盗横行,那怎么办?钱庄,银行好像都不大安全,最好是请一帮武功高强的人来镇守钱财。但既然是武功高强,一旦动了邪念而偷盗烧杀起来,那可是一般人无法比的。咋办?就请一个人品武功都好,而且是公认的好,而不是单位上怀着各种心思的人所谓认可的人出来替自己做事,而且不费一分一文的工资。于是,不幸败走麦城的关二爷就成了不二人选。是啊,有他为人们守财,为人们带来钱财的鸿运,简直是在合适不过了。人们仰慕杨雄豪杰,古今建造的寺庙,家庙和如今在天底下堂而皇之地祭奠的各类英雄人物的的活动,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但话又说回来了,有几个是懂得英雄豪杰,愿意做英雄豪杰,或者真正在赞美英雄豪杰的?他们多是借英雄之名,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而已,说白了,也就是利用,真让他们在关键时刻,需要义气和公正的时刻,他们就没那个勇气和品格了。
三殿也称寝殿,与二殿紧紧相连,但看起来不怎么显眼。倒是殿门前的两株高大挺拔的古树吸人眼球。古树为古柏,一株取名为玄生树,另一株取名为结义树,与桃园三结义息息相关。既然是古树,名称又富有文化含量,拍照的游客就很多。看了两古柏,便进入殿内。寝殿名不虚传,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关羽睡觉的神像。但这印象并不是好印象,因为关羽的睡姿和衣饰,看起来既不讲究,也很粗糙,尤其是睡姿,显得唐突和僵硬,无法将人带入关羽深沉入睡的境界中。那是一只木头雕的人像 ,就那么随随便便地摆放在一叫做床的台子上,身上也是随随便便盖上花花绿绿的布匹,上面还落满了灰尘。即使极力让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出来,努力进入千百年前的某件屋子里,伟大的关羽累了,要休息了,然后忽地一声倒在床上,打着呼噜睡去,豪爽大气的男子汉嘛。但效果仍然不好,虽说已经有了一丝睡觉的意味,也只不过是木头雕像变成了尸体而已,而且极像一个浑身散发着汗臭,五大三粗的男人胡乱挺身在厚重的被子下面,极力躲避室外的冰寒,睡姿自然就不敢恭维。在这里,我丝毫没有亵渎睡梦中的关公的意思,我也理解建造关林的人在这里建造寝殿的良苦用心。但企图通过睡觉这一人生重要但又要自然的生活形式,将关羽生活经历展示出来,是很难切合人们心目中的那个英雄形象的。人最自然,最不矫饰和做作,但也是最丑陋的形象,便是在睡着时的那副样子,要是没有梦和外界因素作乱,人的睡眠堪称人生的一大绝美景观,显然,关林的艺术创作者和建造者们给出的作品不咋地,他们难道真的没有想到过睡眠与人的微妙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关系?我不大相信。寝殿中,除了那座关羽睡觉的雕像让我不爽之外,另一个雕像看起来就很不错了,也很合人们的口味,那就是关羽夜读《春秋》的雕像,令人想起刮骨疗毒的情形来,更让人肃然起敬。中国人只要逮住这样的机会,是绝对不会放过教育他们的子嗣的,我就听见几个大腹便便的中年满脸肃穆和崇敬地给几个小屁孩讲解着这个故事。讲解者言辞谆谆,但二目混沌,听者两眼放光,却四处游移,颇有情趣。究竟谁进入故事和人物灵魂中去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继续往前走。凭直觉,前面就是关于墓冢。
墓冢前,有一座石碑,石坊和八角亭。其中前两者给的印象很很神。石坊看起来年代很久远了,高约六米,宽约十米,属于三门道形制。第一道石坊的正额上题写着“汉寿亭侯墓”。我注意到石坊中还有很多楹联,都是歌颂赞美关羽的。第二道石坊规模和高度上略逊于第一道石坊,门额上题写着“中央宛在”四个大字。有解释说,中央,乃关羽墓所处位置,也有人说,中央是指心脏,心灵,还有一种解释,“中央”乃“头颅”,指的是关羽墓中葬着的是首级,而非全身,尽管极端欣赏关羽的曹操令人用沉香木制作了关羽的躯体。这几种解释似乎都有道理,与关羽的品格和死后情形联系紧密,只不过最后一种解释更贴切。穿过石坊门,便见一座奉敕碑亭,亭内有一座石碑,碑上题刻着“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地林”字样,碑文言简意赅地记载了关羽的生平事迹、封号、建庙,尤其是对关林为何成为“林”作了必要的解释,也是一个十分重要和依据,也就是说,关羽死后首级葬于此地,为何能享受如此殊荣,尤其是此地被称为林的重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出,明清两朝从民间到皇帝,都无比崇敬关羽,而来自朝廷的封号,进一步说明皇帝等尊贵之人,将最高的评价和封号都赐予了关羽,甚至高过了他们自己。不敢说就是关羽作为个体在历史进程中的胜利,但正是作为个体,生前身后都又如此名声和受到敬奉和纪念,才具有深渊的意义。碑亭的建造极为精美,雕凿技艺极其精湛,也与关羽的身份、地位、荣耀、名望和品格相符。
终于看到关羽的墓冢了,尽管感到有些不真实,就像在四川阆中的张飞墓地前感觉一样。三国英雄实在太深入人心,人们几乎都将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看成了只有英雄才能从事的伟业,他们也一一被神话,放置在性灵世界的最深处,要用最高的礼节去尊崇和祭拜。因此,每每站在他们的坟墓前,不管是首级墓冢,还是衣冠冢,都让人浮想联翩,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甚至不能自已,却不敢有丝毫造次。但见一座高约十七米的圆形巨台,巍然而又庄严地矗立在关林位置靠后的地界上,绿荫如盖,一棵棵古老的翠柏在墓顶和墓地四周组成了一副幽雅又肃穆的图画,既有中国画的意,又有西洋画的形。据资料记载,关冢翠柏,乃洛阳八小景之一,而这景致的中心元素就是关羽,也永远是关羽。据说,每每雨后初霁,便见云烟缭绕,团团将墓冢围住,或绕着墓冢浮动、升腾、飘移,丝丝缕缕,或团团簇簇,亦真亦幻,十分神奇,曼妙无比。人们都说,因为这里葬着大仁大义大忠大勇的关羽,自然造化都与他有关,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一代复一代,一世复一世,便成为人间美景,最终成为文化胜地,与享受“圣城”之名的洛阳相匹配。每年都有大量来自国外内的三国迷,尤其是热衷于宣传三国文化,关羽文化的人,在每年的九月二十九日,都不辞辛劳、年迈,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地来到洛阳,来到关林,祭拜他们心中的英雄,然后带着无数收获回去,向旁人或他们的子孙讲解三国故事,传承包括三国文化在内的华夏文明。同时,因为关羽的存在,关林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风水胜地,那不是迷信,而是信仰,这信仰照旧是因为一个人,或由那个人带来,人们万分虔诚地笃信着这个信仰,那就是忠、勇、仁、义。这四个字是这个信仰的核心意义,也是中华文明和文化的核心元素。虔诚的人们围绕着巨大的关冢行走,一则祈求关羽的护佑,更祈求英雄给予自己仁义和勇气,抵御世上所有的不公和不公带来的苦难,一则通过行走,寄托自己的哀思和对关公的无限崇敬之情。几乎每个莅临关冢的人,莫不如此,否则,等于没来,即使来了,也是遗憾,更是对关羽的不恭不敬,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不尊不重,说到底,就是对三国文化,甚至是中国文化的不敬,或者是肤浅的认知。尽管这个说法显得过重,也不完全准确,但只有亲临关林的人,才会理解这个说法。只见人们严肃地,不紧不慢地走着,思想着,然后仰望着参天大树,仿佛它们瞬间就成了关公,那个英雄关二爷依旧活着,依旧驰骋沙场,依旧以忠勇仁义的形象伫立在天地之间。在历史的浩瀚星河中,关羽无疑是最闪烁的那颗大星。在生命的演绎中,关羽就是最伟岸、最义气、最忠诚、最彪悍的那个男子汉。
我慢慢平静下来,默默地站在巨大的墓冢前,让自己回到阳光灿烂的现实之中。在离开前,我走到石墓门。这是建造于康熙年间的一座墓门,厚重又不失精致,沧桑却不失庄重,优雅又不失威严。门额上题写着“钟灵处”三个大字,门两侧照旧是一副楹联。上联为:神游上苑乘仙鹤。下联为:骨在天中隐睡龙。
是的,关羽是人中之豪杰,更是天地之间的一条飞龙,如今沉睡在中原大地一侧,依旧是一条酣睡中的巨龙。而所有为传承关羽忠勇仁义的精神和文化的人,古往今来,都与巨龙并肩而行,成为龙的新的传人和新的文化演绎者,孜孜不倦,永不停息。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20-03-25 16:09:57 +0800 CST  
感谢各位的阅读。
楼主 罗锡文  发布于 2020-05-26 14:45:59 +0800 CST  

楼主:罗锡文

字数:8281

发表时间:2020-03-26 00:09:5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6-27 21:50:55 +0800 CST

评论数:1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