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李王坟

风雨李王坟
——李泰家族墓地埋藏的故事
在郧县城关有个小山包,当地人称为李王坟,至于为何称为李王坟谁也说不清楚。从地面上看, 李王坟与其它地方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此处有厚厚的黄土,而其它地方是光秃秃的石头。李王坟位于汉江之滨的马檀山西侧,三十年前李王坟这一带是郧县砖厂,后来被别的工厂占领。一日,砖厂挖出一些古代的青砖,而引来一批考古专家,他们说,这是唐代的墓葬,而且还是一个唐王室的皇子之墓。于是李王坟被人知晓,李王坟的地下世界展现在人们眼前,那个埋藏于地下的,发生在唐王室里的那段历史,那个惨淡的王室家族,那个风云变幻故事,随着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沉睡了1000多年后复活了,并走进博物馆、陈列于展柜之中,供人们去品味人生的冷暖和世事的变幻无常。

1、1979年,砖厂在取土时发现墓砖,经省文物部门调查与勘探确定这里是一处古代墓地,接着进行科学发掘。经过考古人员近一年的工作,先后发掘4座墓葬,根据墓志记载,这4座墓分别为唐朝皇帝李世民之子李泰、李泰之妃阎婉、李泰长子李欣、李泰次子李徽的墓。这让发掘者惊喜异常,李泰可非一般人物,他在唐朝历史中是留下印记之人,尤其是在李世民的儿子中算是明星人物。据史书记载,李泰被贬于郧乡,之后也死于此,可谁也不知道其葬在何处,这次意外的发现解开了李泰家族最终归宿的悬疑。意外的还不止是考古人员,当地人也感到意外,因为当地人只知道这个地方叫李王坟,可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叫李王坟,或是哪个李王的坟墓。现在人们清楚这个李王就是濮王、魏王——李泰。勘探表明李王坟还有一些墓葬,因为没有遭到破坏也就没有继续发掘。近年,在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在墓地的周围有围墙遗迹,判断当时墓地是用院墙围起来的。
李泰是这个家族的核心人物,整个墓地以李泰为中心。人们会疑问,李泰是李世民最爱的儿子,他为何到鄂西北这个偏僻的地方?又为何死于于此、葬于此?其因果关系并不复杂,简单得只用“权力”两个字来概括。话虽简单,但事情却复杂此事得从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说起。中国的皇帝历来都是多妻多子,由皇后所生的儿子为嫡子,其它嫔妃生的儿子为庶子,嫡庶在皇室中的地位差异极大皇位继承就在嫡庶之间生产。在李世民众多的女人中,只有长孙皇后生的儿子才有继承皇位的资格。李世民儿子很多,长孙皇后也生了三个,其长子(太子)李承亁、次子李泰,三子李治。这三个大唐皇子,因为皇帝继承之事,演绎一出风云故事,最终导致李泰来到今日之郧县,并死于此葬于此。
李世民虽然儿子很多,但嫡子只有三个,按古代嫡子继承制,这三个儿子是有可能继承皇位的;而嫡子继承制中又规定,长子又是法定继承人,其他皇子只有在其哥哥出现意外之外,才有可能问鼎皇位。所以李世民的继承权就落到了长子李承亁的头上,其他二人就只能看着大哥当皇帝了。当然制度归制度,任何制度都是人制定的,事在人为历史上很多皇帝并非嫡长子,非嫡长子一样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李泰就想做一位这样的皇帝。李泰从天资上可担皇帝之任,但嫡长子制有阻他实现理想。尤其甚者,其兄已立为太子,他不仅是法定的皇帝继承人,且一只脚已登上唐朝最神圣的龙椅。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李泰只有尽显其才能,希望将太子从龙椅边拉开,使自己坐在那把椅子上。
根据《新唐书》记载,李泰(619年—653年),字惠褒,小字青雀,按李世民十四个儿子排行其为四子,按其母排行为次子,即太子李承亁之弟,晋王李治之兄。李泰还是位才华横溢的皇子,不可多得的官二代、富二代。李泰天资甚好,自幼勤奋好学,善读儒家经典,好诗文,且文采飞扬。李世民也非常支持儿子的学习,他为了让这位有才情的儿子得到更好的发展,下诏在李泰的王府设置文学馆,李泰借机招募大量的文人学士在一起研讨诗文,填诗作赋。因有父皇的支持和爱护,李泰如鱼得水,才华尽现。在很小年纪就向父亲报请,要撰写《括地志》,这种想法当然会得到李世民的高度肯定。一时间李泰王府门庭若市,身边挤满了文人学士和权贵。在众人的努力下,李泰终于编成《括地志》一书,深受太宗的推崇。
李泰天资既好,又聪明勤奋,《括地志》一书的确颇具影响,就是在千余年后的今天依然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编书是客观存在,但其编此书之目的可能远不止是编书,深层的意思是向其父皇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再进一步则是为了太子之位。客观地说,李泰的所作所为,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更有贬低太子、超越太子之目的。就其招幕人员写书一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为了写书,同时也不完全是为了写书。他更可能是在网络人才,组成自己的智囊团队,给自己出谋献策,做自己的阁僚,使自己既能获得其父皇的欢心,也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开疆拓土,为登上太子之位作铺垫,为最终成为大唐皇帝打基础。他如此行事的目的给他最大的启示应该是其父皇的经验,他父皇当年如果没有像房玄龄那样的谋臣,哪有其父皇的皇位,他深知身边谋臣的重要和作用,他理所当然地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网络方面人才。事实上李泰在与太子的争斗中,不仅常常获胜,且越来越获得了其父皇的喜爱,这都是李泰一个人的才智吗,显然不是,应该是他网罗的饱学之士的共同智慧。
对于既聪明又能干的孩子,做父亲都会喜欢,这是人之共性,所以李泰倍受李世民的宠爱,史载其“宠冠诸王”,远超过了太子。这可谓是正常的不正常,说不正常是因为按唐朝制度,各级官吏上朝都得步行,李泰因体胖,其父破惯例竞允许其乘车,由此可见,他在其父皇心中的位置,这虽然是小事,却可见一般。还有按惯例受封王子都得去其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封王后,长年留在太宗身边,这又是李世民对这位皇子的偏爱。《新唐书》是这样说的“魏王泰有美名,帝爱重”。李泰不仅获得父亲的宠爱,而且也极其富有,据史书上说,其财富之多使太子失色。
父亲关爱自己的儿子虽然是天性,尤其是对既聪明又有才华儿子更加正常。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应该是有度的,适度的爱护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正面作用,若超越了这个度可能就会出现负面结果。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过去的历史,负面的实例非常多,李泰就是其中之一。李泰之所如此,是李世民的过分宠爱,间接地怂恿他与兄长争斗,最终使他走上不归之路。
人性最大弱点就是经不起权力的诱惑,这是人的共性,例外者才称得上风流雅士。李泰是风流才子,却非雅士,所以他的眼睛一直都盯着太子之位,想着某一天能座上龙椅,这就是史书上说的“泰亦谋夺之”。李泰不止停留在想太子之位,而是脚踏实地谋太子之位,所以兄弟俩明争暗斗,相互猜疑,相互攻击,水火不容,他们除了剩下一件兄弟的外衣之外,其它的什么也没有了。东窗事发后,李世民对两个儿子各打五十大板,分别贬到不同的地方。于是李泰贬到均州郧乡,数年之后死亡,葬于马檀山。

2、墓葬是人生的最后归宿,同时也是墓主人政治身份、权力地位和经济财富的体现,所以墓葬成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们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李泰墓地的发掘自然成为人们研究李泰及其家族最客观、最珍贵的资料。当考古人员知道这个墓地是李泰家族墓地之后甚为喜悦,欣喜之余又甚为叹息。叹息的不仅仅是墓葬所反映出的世态炎凉,更叹息这位风流才子其及家族命运之悲凉。
李泰家族墓地发掘之后,少得可怜的随葬品与唐王室的身份非常不相称,其质地、质量之差也与大唐气韵很不谐调。不过他们还是顽强地表达自己是李唐王室的后裔,继承着大唐王室的埋葬制度,所以墓葬中的壁画还是不失大唐风采。客观地讲,在发掘的四座墓葬中,李泰墓中的随葬品还算说得过去,多少有几件金银及三彩器,其它物品与一般平民墓没有太区别。而其它三座墓就更惨了,看上去达到寒酸的程度,完全与大唐王室不相配,个中的原因只能理解李泰是被贬之人,其家族成员也是负罪者的后裔所制。从情感的角度审视,这是很令人心酸的情景,李泰家族毕竟是李唐王室的嫡亲,他死后虽然没有进入长安区域,但其与唐王朝的血源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历史不能假设,若可以假设,李泰是有可能会成为大唐皇帝的人,竟落得如此惨象,是属不应该如此。
墓葬的随葬品虽然不多,但墓葬结构及形式还是很有皇家的气派,4座墓中,结构都非常宏大,墓内也有贵族墓普通的壁画,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没落的皇室家族依然还具有其较高的艺术品位。李泰墓结构齐全,规模最大,壁画是该墓最精彩的部分,墓顶部为蒙古包式的穹窿顶,绘有玄妙的星像图。墓室内四壁以及墓门、甬道皆绘有壁画,题材以花卉、人物为主。壁画精美绚丽,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只可惜当时的保护技术及手段,以及壁画自身的保存状态,这些精美壁画没有保存下来,让人颇为遗憾。壁画是绘制于墓壁或墙壁上的画,它的艺术性等同于通常的绘画作品。通常意义的绘画一般绘制在纸或绢上,这类绘画用于收藏,却不便于长时间保存,所以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绘画作品非常有限,壁画正好填补这一缺陷。绘画的价值远不限于其艺术性,它是那个时代的全方位写照,所以其历史信息是多方面的,由此看出壁画的价值。壁画发现非常少,其珍贵程度不言自明,尤其是唐朝高等级墓葬中的壁画就更少了,所以李泰墓的壁画就显得更为珍贵了。
在李泰家族墓地中,李徽墓的壁画最为精致,在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壁及墓室顶部均绘有壁画,都是在白灰底上直接绘制而成。壁画大部分保存较好,内容以人物为主,还有花卉,星象图,动物和建筑等。整个壁画虽然颇为丰富,但其重点还是以表现生活题材的人为主。如人物皆为男、女侍丛。画中男性人物戴幞头,穿红色圆领长袍,腰系带,双手拱于胸前,端正肃立。有些是男侍手执缰绳,牵高头大马,人与马均着红彩,周围的轮廓及眉眼等处以黑彩勾勒,使画面鲜艳异常。女侍面部丰腴,着装华贵,一幅典型的唐朝风格。其上穿红衣,下着绿花黄裙,腰系带,头梳螺形髻,黑眉朱唇,面颊红晕,左手执扇犹如半抱琶琶。花卉纹以装饰性图案出现,以衬托主题画面。整个画面以唐朝流行的缠枝花草相衬,红花绿叶,色彩绚丽,繁缛。房屋,建筑也是重要题材,但由于画面的局限,所以建筑也都是些局部。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代表,壁画中将斗栱为表现对象,并配已形式不同花卉纹,并以这些花卉将一个个单独的画面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房屋的室内非常简洁,仅以屏风作为表达的意象。
一座墓中的壁画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活画面,如太宗陵前的六骏图就是他最喜欢的骏马。不过墓中壁画与现实生活中的画面差别太大,它只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它不等同于生活。李徽墓中的壁画反映出的生活是非常奢华的,这就是他生活的写照吗?应该不是,因为其墓中的随葬品非常简陋,与壁画中表现的生活完全是两个世界,这只能解释为李泰及其家族成员还在怀念往日的王室岁月。

3、历史上总有很多事件或人物让人难以说清楚,如曹操和曹操墓。千余年来曹操一直是个使人争论不休,既有《三国志》,也有《三国演义》,就是在今天的民间还是纷纷繁繁。曹操就是这样的人,曹操的墓也是如此,前年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科学发掘。本来这就是一座与其它没什么两样的墓葬,也同样的是一次正常的考古发掘,但它却引发喧然大波,至今吵得不可开交,相互打架,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平静下来。李泰也是这样,其墓虽无人怀疑,但就其人品多有评说。
李泰虽然在初出茅庐之时就被夭折,他既没有登上自已的人生巅峰,更不可能进入政治的巅峰,所以他不可能有曹操那些是是非非。但在他短暂的王室生活中,却给人留下许多值得讨论的东西,尤其在与其兄争夺太子之位的过程中,让人对其德行表示质疑,虽不能说是道德败坏,都终不能为他点赞。对于人之是非功过,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好与坏是随人的立场而定的。就李泰而言,其长于心计是不可否认,为了达到做皇帝的目的,以旁门偏道,搞不很体面的竞争,暗中诋毁太子等等,虽然算不上很恶劣,也不能算是正面。他表面装成无欲无求,实际上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总希望能有一天接任唐王室的龙椅,这可以说是他人生最大理想。为达到此目的,每每在朝中议事,他都事先揣摩父皇意图,再表自己意见,以求得父心。这种人属于阴险狡诈类,此类人一般聪明智慧,善于钻营,且自我自私,心狠手辣。同时,这类人欲要谋事或谋人一般都会取得成功,是令人敬而远之的人。
在政治人群中,这类人之多无数可计,历朝历代皆有,远非李泰一人,过去有,将来依然也会照样出生出现,今天尤甚。这类人迷惑性极强,难以识破,如李泰不仅迷惑了周围之人,就连他父亲李世民那样圣明之君也被他所迷惑。宫廷是一个复杂的高级单位,我们现在的每个单位也是一个小朝廷,法人就是单位的皇帝,他具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党、国家、人民的名义过着封建社会的皇帝,或是奴隶主们作威作福,花天酒地,腐败堕落的生活,还常常以党的名义教训他人。对不起,话有点说远了,还是说李泰吧,尽管他费尽心机,可在这场表面平静,却又暗流涌动、波涛汹涌的宫庭斗争,也只打个平手。
李承亁,李泰的大哥,太子。其德与才算不上突出,真的不如李泰,由于他早已立为太子,这已为既定的皇帝,就像当时林彪,若有人再来撼动这个位置,这对太子本人,及王室乃至国家都是绝对的大事。作为太子本人更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李泰想当皇帝是世人皆知的事,太子当然不会不知道,非坦如此还极度关注着,李泰想将自己从太子之位拉下来,他断然不会答应,对此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太子作为未来的皇帝,身边当然不会少了谋臣,为太子分析形式,出计献策。于是太子与李泰两股势力相互窥视,相互寻找对方的漏洞,选择最佳攻击时间,等待机将对方一棒打死。
太子身体一向不太好,而且心机、心智、手腕都在李泰之下,几乎每次较量都输,这种现实让太子既生气又害怕,如此天长日久,没病的身体可能也会落下个什么病来,更何况身体本来就不好呢。李泰也对此了如手心,虽然想着尽快能将大哥从太子位置上拉下来,也不能太直截,太明显,还得等待机会。这太子之位就像个笼子,关着这两兄弟。一笼二虎的日子是不可能平静的。一日太子病情加重,李泰认为时机成熟,想取而代之。太子李承亁知道后感到事情非常严重,十分惊恐,非常害怕,他不能坐以待毙,他决定先下手为强。但也不能乱来,于是使出一计,想利用这件事来整倒李泰。不过他似乎没想到,这一计在毁了李泰的同时,也彻底毁了他自己。
李承亁知道李泰的心中的那点心事,他觉得不能再等了,得先出招,要不黄花菜就凉了。于是他叫来自已的亲信,妄称是李泰王府上的人给皇帝上书。李世民一看,是控诉李泰罪行的,这位明察秋毫的皇帝感觉到其中似乎有什么,于是李世民马上找到上书之人,可写信的人却跑得无影无踪。这让李世民觉得蹊跷,更让他觉得有搞清楚事情原委的必要,经过调查事情终于明白。是太子自己觉得地位不稳,想借李泰图谋太子之位而施的计。事情很快就真相大白,这场宫庭斗争本应该结束,却并没有结束,最终的结果是李泰被贬,太子被废。
唐太宗李世民为一代明君,一生纳谏如流,治国有道,形成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了良好基础,是中国历史上少卓有成就的封建帝王。他看到两子相争,不由得他想到了“玄武门之变”,想到自己是轼兄、囚父而得天下、坐上大唐皇帝宝座的。他眼前似乎又出现“玄武门”的刀枪在飞舞,闻到了那已过去多年的血腥味,他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再骨肉相残,重演玄武门的惨剧。于是他决心废掉早就看不上眼的太子;同时也将最疼爱的儿子李泰,贬到穷乡僻壤的均州郧乡,苟且安身,已保全性命。

4、当李泰与太子争得你死我活之时,有个人一直远远地看着他们在大明宫演戏,记得有“站在黄鹤楼上看翻船”来形容远看他们争分之人,这个人就是他们的弟弟李治。当然,李治不仅只是安静地看戏,其实他也是这出戏的演员之一,只是他出台得较晚,而且他一出手就是最终定格。这出戏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来比喻是再合适不过了。其中谁是渔翁谁是鹬蚌?这里的鹬应该是太子李承亁,蚌自然就是李泰了,而渔翁则是李治。李治在戏中似乎没有出现过,与李承亁、李泰这二位哥哥也相安无事,他在自己的封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却得到了渔翁之利。当然他得到的不是鹬和蚌,而是大唐的江山社稷,只不过那戏中的鹬蚌最终成为牺牲品。
李治,长孙皇后的三子,李泰弟弟。李治虽小,也看似无欲无求。其实不然,他并不是对皇位没有兴趣,只是因为其年龄还小,排行在后,很难得轮到他;又看到两个哥哥和大哥争得你死我活,自己没必要去敞混水,所以他不动声色,坐山观虎斗,最好能坐收渔翁之利,可能就是这不动声色才成就了他的皇帝之梦。其实李治也早有安排,只是不像李泰那样声张而已。他身为晋王,地处山西,当两位哥哥明争暗斗之时,在山西的他也没闲着。让人做了一块石头,将上面写上“治万吉”三个字,此“治”即李治。将此石头埋于地下,待两个哥哥相斗得昏天黑地之时,他将这块石头挖出,让人将这件石头送给其父皇,李世民看到山西送来的“治万吉”之石心中为之一动,难道这是上天给他的暗示?难道他错立了太子?难道自己错爱了次子李泰?此时长孙无忌又在一边劝说,于是太宗当机立断,立李治为太子。李治正是那个渔翁,不过渔翁顺手捡到的只是鹬和蚌,而他捡到的是大唐的皇帝之位。
其实,在李承亁污告李泰篡太子之位而东窗事发后,李泰就将这件事告诉了李治。李治知道事情重大,同时也知道父皇会向他问话,于是他早早就做好回答父皇问话的准备。不仅如此,他也将李泰想做太子之事一并告诉其父皇,这时李世民才恍然大悟,知道了李泰之不轨。本来李治如实地回答他父亲的问话是非常正确的事,但问题是,他如实回答的时间值得玩味,他知道李泰想做太子之事,既不早说,也不晚说,恰恰在两个哥哥斗得两败俱伤之时再说,其目的,其用意应该是司马昭之心,其时间拿捏得之恰当令人不得不佩服。
作为渔翁的李治,将这场斗争的经过及两位哥哥的行径完全彻底地告诉了父亲,使父亲知道了他并不知道的一切,这改变了李世民一直责怪太子的态度,李治使他觉得错并非在太子一人。于是太宗又召问太子,这时李世民平心静气地听自己的大儿子说:“儿臣贵为太子,还有何求?都是让弟弟李泰给逼迫的。因为怕被李泰所谋害,才与朝臣图谋自安之计策罢了。这样一来,我虽然是犯了图谋不轨的大罪。但若是让李泰成为新太子,正是父皇中了他的计呀。”这时李世民似乎才真正认识李泰,他认为太子说得也对,若要是立了李泰为太子,那可就教坏了后来人,使人认为太子的位置可通过阴谋诡计来获得。李治的时机拿捏得多好,他知道太子一定是要废了,李泰是其父皇最喜欢的孩子,虽然是与太子争锋,出了这样的事,但毕竟是先错在太子,所以必须要让父亲知道李泰的恶行,这样才让他在父亲心里彻底死掉,这样自己就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有了李治、太子的谈话,李世民对李泰有了更多的了解,加之平时对这个儿子的认知,他认为李泰若真的做了太子,李承亁和李治可能都活不成了。他要吸取玄武门之痛,要保住两个儿子之命。于是下令“幽李泰于将作监”,并且下诏:“自今太子不道、籓王窥望者,两弃之,着为令。”李泰被贬虽然是必然,李治在这件事情上是做出了“贡献”的,他表面是为其父亲了解事情的真象,其内心可能还有作自己的打算。在李承亁和李治皆不用之时,太宗想到“治万吉”的晋王,认为李治仁善,被立为太子,他就是后来的唐高宗。

5、李泰到郧县之后没有多长时间就忧怒而死,此时李治已登基,李泰墓出土的文物,根据墓志记载是李治“赐东园秘器”且“从优厚谥,曰恭王礼也。”从李泰之后,其他成员再也没有了王室辉煌了,如李欣,李徽墓的随葬品可以说是少的可怜,完全不能与王室成员相提并论,尤其是其妻阎婉墓,完全不能与王妃的身份相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只能解释为,李泰死,李治登基时间不长,对已客死他乡,远谪外地的嫡亲兄长来讲,他们既是亲兄弟,又是斗争的胜利者。对于一个已登皇位的胜利者来说,赐兄长以厚葬或是多给予兄长一些用品进入阴间,既表兄弟之情,亦可收获他人之心,此等既有美名,又安自己之心的事,何乐而不为。到了李泰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虽然都是李治侄儿,但毕竟从血缘到情感都已疏远,尤其是李治并不愧欠这些晚辈什么,所以尽管他们依然还属于唐王室的宗亲,由于远在他乡,早已被李治遗忘,他们只不过是穿着贵族外衣的庶民,流着唐王室血液的唐子民。
现在学术界不能解释李泰被贬郧乡之后,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回到过长安呢。根据唐朝的法律,被贬之皇子,事过之后是可以回长安的,那么李泰为什么就不能回去?文献记载有太宗辞世时有明令不准李泰为其父皇归京奔丧,但没有明令其永远不得回长安。据我们的分析,李泰在长安之时与一些朝中重臣有隙,李治登基后,这些大臣也免不了在新皇帝面前说李泰的不实之辞,有阻李泰回长安;再者李治也会考虑大哥李承亁之虞,还是让他不回长安的好,免得养虎为患;李泰若回到长安,李治显然是为自己找回一个敌人,这样他不如让这位哥哥长期在外,使自己的皇位更加稳固。当然这只是推测,并无史料加以证明。在太宗故去三年之后,万念俱灰的李泰死于郧乡,年仅三十五岁,就地葬于马檀山。致使李泰家族中的其他人员从此永未入长安,生于郧乡,死于郧乡,死后陪葬于李泰身边。
李泰家族墓地是严格意义上的李唐皇室家族墓地,是在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处葬于京畿之外的唐王室家族墓地。这是一个非常普通,又甚为特殊的墓地,说它普通,是因为它与众多一般墓地没有两样;说它特殊,是因为它演绎一段人间悲情史事,埋藏着唐王室灿烂辉煌下黑暗,歌舞升平中的勾心斗角,及其残酷和惨烈,揭示出人性懦弱和人情的淡薄。
2009.10.2

楼主 秦风楚雨巴山月  发布于 2018-08-13 08:46:50 +0800 CST  

楼主:秦风楚雨巴山月

字数:8609

发表时间:2018-08-13 16:46:5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15 17:19:31 +0800 CST

评论数: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