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之】琴音何处




时间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但凡它所经过处,可以消失旧事物的形体,也可以塑造新事物的面目,既可冲淡我们对某一片段的印象,又让那年那月那事那人在脑中历久弥新。时光是最好的证明,有了它的积淀,让我们真正看清事物停留在心里的位置。比如老友,经过多少聚散分合,彼此知晓心意,知冷知热,比如旧书,经过行走的历练,更为懂得它有怎样的智慧启迪。正是时间检验了情感的真伪,正是时间增添了事物的魅力。
我常常在独坐静夜时,在备完课读完书写完字时,对着窗外的天空发呆好一阵子。发呆,是打开记忆闸门的方式,借此清理记忆空间,梳理生命脉络,在拒绝五光十色、拒绝喧哗躁动的情境中,获得一种由外而内的自在感悟。这些年,我在有意或无意间常听到一段又一段的琴声飘荡,从另一座城市传来,传向我的耳畔,落在我的心坎。琴声似乎有些陌生,疏远,又有一些熟悉,切近。我沉思良久,那该是从城中村里一幢老楼房中弹奏出的,再靠近一些,是在二楼宅院最里面的一间小屋里传来的。那是我的一位好友旅居三年的小窝。
那一年,年轻的我们共同在漂泊追梦的路上。四月里的那次相遇,老友已经换了好几份工作,虽然在吃穿用度上已经非常节省了,但仍然是入不敷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蜗居,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过上美满的生活。那是他青春岁月里的低谷吧,而我也在艰难的奋斗中不见一点起色。坐下来,他目光忧郁,偶见笑容,笑中含有几分苦涩,他还无不调侃地跟我说起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故事。我去看他,多少有些同病相怜的意味,互相抱团取暖的意味。那天,在那间阴暗而有点凌乱的小屋里,他煮了饭,炒了菜,买来一瓶老白干倒在杯中,与我一干而尽。然后,我们说起他人的故事,谈及个人的理想,回望生存的苦乐,想象今后的日子。有酒无乐,多少显得乏味。他突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兴奋地告诉我近来学了几首曲子,已经弹得很熟练了,要为我演奏,我就随他来到电子琴旁,当起了听众。你听,是《天空之城》的空灵,是《秋日私语》的温馨,是《送别》的明快……每一首曲子都显出一种冷暖相接的色调,显出一种舒缓与沉重相间的情味,其中有些停顿和间歇,但我听出那是一种完整的情思。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女儿情》,我会一边听一边跟着音乐动情地唱出一段歌词来。那个傍晚,在普通的房舍中,一个倾情演绎,一个用心附和,一个寄托怀抱,一个寻找慰藉。一道道音符入水银泻地般淌过四周的地面,如涟漪一般层层扩散,又像幽暗中生长出的朵朵繁花了,我们透过琴声看尽万千世界,琴声褪去我的抑郁不快,扫去他的迷雾尘瘴,我们的心获得一种素面朝天的美妙。他会开玩笑地说我们是高山流水觅知音,我则哈哈一笑,回应说享受的是颜回之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在琴中,乐而忘归了。是的,物质的匮乏反而让我们发觉精神自足的快乐,这样的快乐,没有太多外物的附加,反倒显得纯粹而真实。
老友除了弹琴,更是嗜书如命。原来身居斗室之时,一切都极为简陋,唯有藏书丰富,约有一百五十余册,其中文、史、哲、艺皆有,只要是人文学科,都有一两本。这些书是他从读大学到参加工作时积累而成的宝贝,凝聚着他的心血。那时他还没又像样的书架可以摆放,只有将它们一本本地堆在一张不大的书桌上,把墙上的窗户都盖过了,我一看就知道其中沉甸甸的分量,被那种以书为友的氛围所感染,每次都要找两本书翻阅一下,或者借回去通读。最让我难以释怀的是,他有一段时间从肥东辞职回市区里,暂时没找到工作,生计无着落,在那段空虚的日子里,他就靠阅读这些书打发时光,吸取着前人的集体人格营养,以知识来填补生活的空白,以睿智来对抗生命的灰暗,渐渐变得从容淡定,不矜不躁。虽然这些书对于他找工作未必会有什么帮助,但那种精神的抚慰和信念的支撑让他一路歌吟,一路长啸,无惧身前身后的风雨,在这座不断扩张的城市里不断开拓,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安居之所。
我离开庐州后,他买的书更多,还经常向我推荐书目。他的口才极好,特别健谈,腹藏锦绣,口吐莲花,经常引经据典,讲中国十大名画,讲宋词,讲被人们误读的成语和俗语,面对他的精彩言辞,我这个教语文的老师也自叹不如,我有时半开玩笑半可惜地对他说,你不去当大学老师真是浪费人才了。他就笑笑,没接我的话。本来他最喜欢的作家是余秋雨,所购的文集不下十本,后来觉得余秋雨为人太张扬了,总是回避一些敏感的话题,所以现在读他的书就少了。现在最喜欢的是李敖,在李敖的身上,那种文人的独立和真性情让他为之着迷。有时我请他对我的文章进行批评,他也直言相告,揭我文章的短处,让我警醒,让我奋进,知道我特别想成名的欲望,他不留情面地批评我,说我太浮躁,还跟我讲当年萨特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故事,而我在一旁听着,记着,想着,感激他的一番良言忠告。我想,古人所谓的良师益友,大概就是如此了罢。
老友搬家后,那台心爱的电子琴依旧被放置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在整洁敞亮的环境中,他还是动情地为来人弹响那台电子琴。但是,我每每重温旧曲,总以为与当年的感觉截然不同,少了一点什么,以后在其它高雅的场合听到优雅的琴声,也觉得不及手机里录下的那段乐音珍贵了。我仔细思量,这与演奏的技艺无关,与乐器材质无关。音乐这东西,演绎它的场所可以极其尊贵高雅,演奏它的人可以是第一流音乐大师,制作音乐的器材可以精良到天下无双,但是当它成为一种表演时便失去了一种灵性,融入生命体验的音符却可以直指人心人性,拨动你那尘封许久的心弦。当时气氛当时酒,当时故人当时心。或许,以我之见,音乐的全部魅力就在于它是不可复制、无法复得的心灵微光。
告别这座城市,其实就是跟好友道别,跟那段琴声道别,跟那所破旧的小屋道别。我还特意从那片城中村附近经过,那儿没有变化,砖瓦房依然,偶尔有几个小孩子在路口踢球,除了拼抢声,吵嚷声,再也没有其它声音了。在极为热闹的都市,我想再一次用记忆拼接那段琴音,沉浸在安宁的回溯中,沉浸在朴实的倾述中。我想,人们常说的怀旧并不是迷恋过去,而是在现实中反思心灵的得失,进而获得打量世事的清澈眼眸,获得儒雅从容的精神面相。
我开始悟得,世间的许多存在是无法用当时的利益去衡量的。一壶酒,一琴音,一曲词,一段交心的对话,往往是生命里最宽容的安慰,因为它们,友谊可以随时光沉淀至深,任凭山高水远,都能相视一笑,共看红尘滚滚,浊浪滔滔。
楼主 太平钟义民2016  发布于 2018-07-20 09:42:08 +0800 CST  

楼主:太平钟义民2016

字数:2561

发表时间:2018-07-20 17:42:0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20 19:11:55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