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的哀愁

郁达夫:孤独者的哀愁

(一)《孤独是一支莲花》

不知几时开始,大家喜欢把孤独与郁达夫画上等号,多了几分时尚文艺范的味道,譬如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12月出版其文集以《孤独是一朵莲花》为名 ,以及中国文史出版社于2016年1月出版的《孤独者》(后者倒是在郁达夫文章署名用过)。编辑是作了这么的解释:“他一个人在途中,写出自己无尽的孤独。但是这种孤独与众不同,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式的孤独,让人不忍亵玩。他用孤独之笔触,描风月山水,用孤独的情怀写故人述旧事”..“他落笔大胆,独运匠心,以细腻沉郁的笔调从束缚中挣扎而出,张扬独特的诗意美,被誉为文坛“孤独大师”。至于像《孤独者的身影——浅析郁达夫悲剧小说的审美特征》这样的论述,更是屡见不鲜。

确实,郁达夫的小说与散文,常以独特的自述形式,极具感染力和异常生动的文笔,描绘了一个被时代遗弃,孤独,迷罔,苦闷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身处时代困境中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如<沉沦>,<银灰色的死>,<落日>,<怀乡病者>,<薄奠>,《迟桂花》,《杨梅烧酒》,《故都的秋》以及《马缨花开的时候》等等......从骨子里有种恬淡里透出的悲情和绝望。郁达夫通过亲身经历和特殊的时代背景,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艺术世界里的另一个真实的自我。读者深深感受到在苍凉的荒野里,那颗无助的孤独者的心。很多学者说他是太忧愁了,也许和自身成长环境以及幼时体弱有关,再加上江南人特有的细腻,颠沛流离,坎坷多舛,造就了他的孤独。

(二)孤独从《沉沦》开始

郁达夫是一位非常早慧的人,九岁就能赋诗惊四座,25岁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沉沦》,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虽然一举成名,但日后也饱受诟病;而这一切,皆源于他在《沉沦》中,将现代人的苦闷定格为“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有学者索性就以《郁达夫—沉浸于性欲与忧郁的孤独患者》为题剖析。

这也难怪大家,因为《沉沦》的开篇,是这样写的:“他近来觉得孤独得可怜……”寥寥数字,便将孤独寂寞的留日青年形象勾勒了出来。纵览郁达夫的一系列小说,以《银灰色的死》、《沉沦》、《茫茫夜》为代表,郁达夫塑造了一大批五四时期,处于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他们无一例外,在夹缝中求生存,而漂泊本身就意味着,个人以一种不确定的状态生活在陌生人群之中;他们挣扎于“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中。而“沉沦、放逐与逃亡”就是郁达夫“自叙小说”的主人公形象。

虽然后来,周作人在为《沉沦》辩护时,援引了“精神分析”的学说,他认为《沉沦》“虽然有猥亵的分子,却并无不道德的性质”,它真实写出了一个病患青年忧郁病的心理,里边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

(三)自述式的写作风格

郁达夫之孤独形象的群集涌现,特别是在1934年以自述式写作始,这年的四月,他受《人间世》之约正式撰写,先后在《人间世》、《宇宙风》上刊载。其中除“自序”外的九篇,皆是连续性自传叙述:悲剧的出生(自传之一);我的梦我的青春(自传之二);书塾与学堂(自传之三);水样的春愁(自传之四);远一程,再远一程(自传之五);孤独者(自传之六);大风圈外(自传之七);海上(自传之八);雪夜(自传之九)。作者从出生写到去日本进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为止的二十年人生历程,大致分为童年、少年、书塾、洋学堂、嘉兴、杭州、老家自学以及留学日本等若干时段,但始终围绕着自身的生命体验,侧重表现青少年时代“内心的变革过程”,尤其选取各个时段自己记忆中印象最深,对自身精神人格成长起较大作用的关键性事件集中描述。

譬如《悲剧的出生》突出的是两件事,一是自己人生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另一件事是与翠花的感情,特别是自己不小心掉入鱼缸,后从昏死中醒来时看到的“两眼哭得红肿的翠花的脸”的描绘,令人读后动容。

《我的梦,我的青春!》主要写第一次私下跟阿千上山砍柴,在半山大石上看见“那宽广的水面!那澄碧的天空!那些上上下下的船只……”时产生的“这世界真大呀”的震撼;

《水样的春愁》集中回顾14岁那年与赵家侄女的初恋,最后在临离开家乡前夜两人“在月光里沉默着相对”的情景;

《雪夜》则特别叙述自己留学日本时,因遭受民族的歧视和青春期的性苦闷,在一个寒冷的雪夜里失去童贞的经历和过后的悔恨。

当时郁达夫提出了“日记文学”概念,但他只是把日记看成散文的“一种体裁”,“一个文学的重要分支”,因为日记、书信一般只能被看成传记资料,即使文学性很强,也不能成为等同于传记文学。他认为“我写的只是这样的社会生出了这样的一个人,或者也可以说有过这样的人生在这样的时代”。这些经历,对青年郁达夫内心的变革过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正如法国著名作家莫洛亚Andre Maurois 1885~1967)所说:“对一个成人来说,孩提时代并非其它,常常似乎是一连串的稀有事件。它产生的映象非常强烈,甚至在岁月流逝之后,那精神上所受的打击也仍有使我们颤动的力量。”(莫洛亚著有《人生五大问题》内容涉及婚姻和家庭、友谊和幸福、生命和死亡、道德和艺术、经济和政治,曾风靡全世界,改变过许多人的命运)。

郁达夫另以自述式的写作出版了《日记九种》(即劳生日记,病闲日记 ,村居日记,穷冬日记,新生日记,闲情日记,五月日记 ,客杭日记,厌炎日记 )这是郁达夫1926年11月3日至1927年7月31日的日记,由北新书局在1927年9月初版。由于这是作者本人选定出版,书中大量披露了自己的孤寂与彷徨,与王映霞的情感纠葛,日常起居、生活、工作、读书、写作、喜怒都鲜活地展现在读在眼前,我们看到了他与我们常人一样的各种颓唐苦闷,并由颓唐苦闷后各种奋发图强的决心。

(四)《孤独者的哀愁》

《孤独者的哀愁》是郁达夫唯一的戏剧体裁作品,1927年由创造社出版。但好像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孤独的哀愁》描写的是昆曲师傅陈二老,发现名妓李芳人,就是他十九年前的私生女儿,却又不敢相认,怕她因此而知道种种丑恶的事实,只好自己忍受孤独的折磨。然而对女儿的骨肉深情,又使陈二老发出了这样的叹息:

“难道我们人类应该是互相隔膜,不得不与孤独同入墓下的么?”

这篇作品没有强烈的戏剧动作,故事情节主要依靠人物的独白与对话来交代,虽然稍嫌简单化,但笔尖已触及到生活底层的一角,让人们窥视到当时受苦人的命运和灵魂。

今天重读郁达夫这篇剧本,难免也会发出同样的感叹:难道郁达夫一生承受的“哀愁”,也要与其“孤独”一起入墓吗?

另,少为人知的还有,郁达夫在1926年写了《戏剧论》颇具力度的专著。在书中他详细地论述了戏剧的起源、发展规律以及戏剧的特点,并且提出了戏剧是反映人生的观点。有趣的是《戏剧论》还指出有33种不定情:1.厌世、2.憔悴、3.忧虑、4.嫉妒、5.迷醉、6.疲劳、7.倦怠、8.消沉、9.思惟、10.错乱、11.回想、12.坚持、13.羞耻 、14.不安、15.欢喜、16.狼狈、17.昏迷、18.高慢、19.绝望、20.期待、21.想睡、22.失神、23.睡眠、24.觉醒、25.愤慨、26.伪情、27.严峻、28.确信、29.疾病、30.疯狂、31.死亡、32.战栗、33.熟思。 确不知道这带给内心充满忧郁孤独感的郁达夫什么样的启示?另,查悉,《戏剧论》 是印度梵文著作,后来以10-11世纪综合并含批判以前的注释为文本,经中国多位翻译家翻译引入中国。

(五)谁才是“时代的孤独者”?

这孤独感来自个人?还是时代?谁才是‘时代的孤独者’?

有学者提出,在当时五四运动时代的社会,普遍存在着许多“多余人”,“零余者”和“局外人”,其实他们都可归类为“时代的孤独者”。有学者还认为“五四“新文学中的“零余者”形象,就是从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转变而来;至于“局外人”则是“世纪病”患者之中的典型代表。他们之间存在着可比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具有相同的心理特质和精神内涵。

郁达夫文学作品的独特性,无疑就是这类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所创造的“零余者”的形象是这一代人的集体发声,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不同阶段的先醒者的形象,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孤军奋战,承受着“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郁达夫在日本有着长期留学的经历,他敏感地觉察到自己不过是时代的弃儿,国家的前途命运自己无力把握,在国外又饱受排挤,内心充满着悲悯情感、颓废迷茫,凸显出自我表现、个性解放、启蒙特质等思想状态,是为时代所不容的一类人,也即所谓的“零余者”。

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写于1921年,后来鲁迅在1925年写了小说《孤独者》。显然鲁迅是读过《沉沦》,他在自己书中在提到主人公会见访客时,用的是讽刺的口吻:“使人不耐的倒是他的有些来客,大抵是读过《沉沦》的罢,时常自命为‘不幸的青年’或是‘零余者’,螃蟹一般懒散而骄傲地堆在大椅子上,一面唉声叹气,一面皱着眉头吸烟”.....。

鲁迅讥讽当时所谓的“零余者”就是一群“青年无病呻吟,空发牢骚,于国无补的作为”,但认真研读一番,也不难看出鲁迅塑造的是“孤独者”与郁达夫塑造的“零余者”,其本质相同,而“孤独者”更是“零余者”形象的深化与发展。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饱受孤独煎熬的。

也有学者进一步研究《孤独者的自叙传——苏曼殊﹑郁达夫比较的一个视角》还有《孤独的先觉者——试比较郁达夫的‘沉沦’与鲁迅的‘孤独者’》,我们从这些文字中,没见到金庸笔下武功绝伦的“独孤求败”,反而是特定时代环境下的‘孤独求败’。

(六)文学的孤独本质

读文学,读的其实是文人性情。

天津人民出版社在2016年12月以《尽头是你,世界荒芜也不畏惧》为题,收录了郁达夫的经典小说、散文、杂谈及自传。编辑介绍:郁达夫在字里行间,无论是对于爱情、对于国家、还是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无不率真地表达着自己一生的思想艺术全貌,坦诚地展露自己全部的内心独白。读郁达夫的文字,就如同与一个赤城无畏而又特立独行的文人在畅谈人生,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在2016年07月以《在花朵前.春天让我欣喜》为题,出版了郁达夫文集,有几行动人的描述“ 内心丰盈善感的人,不惧怕生活的平凡,并始终热爱着生活”。人民日报出版社在2014年02月以《会记住许多事》为题,收集了几位五四作家含郁达夫的散文合集,书页留了一句“山水无常属,闲者是主人”。

很多读者读完后发出:“世人会否生出唏嘘感叹之情,让灵魂得到净化,让视界变得开阔”。又云“我们读到诗意的生命与精彩。在每个阴暗不见天日的时光里,这些文字带来的,不仅是生的希望,更是爱的力量,这力量让人可以继续行走下去,可以抵抗住寒冬的侵袭。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们看到了:郁达夫的‘孤独者的哀愁’。

在那个风起云涌,国破家亡的时代,郁达夫肯定不是一个闲人雅士。他早期颓废的文风或感情纠纷,虽然不为世人所理解,但他纯真的文字,以及近七年(1939~1945)在南洋的爱国抗日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了生命存在的意义,我们深刻地了解及看到郁达夫一生的悲欢离合和凄美又顽强的孤独。

梵高说“我们生来就是孤独”。他一方面渴望生活,另一方面却沉溺于孤独;梵高以生活的黑暗,画出笔尖的灿烂。郁达夫何尝不是一样。

孤独的生命,深邃而悠远。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18-06-07 12:54:13 +0800 CST  

楼主:薛依云

字数:4597

发表时间:2018-06-07 20:54:1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13 13:10:43 +0800 CST

评论数: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