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积寺



这几日的心情,就像飘飘的叶子,飞了,碎了。
应当找一处僻静的地方,感悟人世的苍凉了。
初夏的黄昏,夕阳挂在树梢上,曙色里,一种朦胧的味道在天地间弥漫着。山是苍翠的,水是清凉的,原野则是一片苍茫,苍茫中还在流动着一种味道,一种很熟悉很熟悉的味道,童年里,家乡的那种味道。这一刻,我想家了。
望见香积寺的时候,已是傍晚了,太阳就挂在香积寺那残损的塔顶上。寺院的轮廓在夕光的辉映下显得格外清晰,灰色的院墙,褐色的天空,火红的夕阳,颜色的搭配显得很潦草,却很清晰。乡间的土路在脚底下延伸着,到处弥漫着泥土的味道,路顺着田埂的脉络,通到香积寺的门前。这就是我想象中的朝圣的道路吗?想象中的朝圣应该是大漠孤烟中一条苍凉的大路通向耶路撒冷。路不见得很宽阔,但至少应该有足够的长度,这样才显得气派。又如藏民的朝圣,一路叩拜,这样才显得虔诚。而这一次,我来香积寺是为了什么呢?朝圣吗?而我对香积寺的了解浅薄到仅仅知道这是一处佛家的寺院可以看见观音姐姐之外什么也不知道,这里的圣又是什么?得道的高僧在这个破败的院落里可能是没有的,而观音很多寺院里都会有,而我为什么偏偏要来香积寺。其实来到这里朝圣倒是次要的,兴许仅仅是为了感悟一个佛字的魅力吧。
佛是一种可以陶冶心性的东西。佛说: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佛所谓的尘与心又是什么?尘是一种很现实的东西,人世间所有烦杂往复的东西皆为尘;心则是很抽象的一个概念,可以理解为心性,一种纯粹思想的东西,当然浪漫一点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心情,就如此刻我的感悟,纯粹来自一种心情,一种飘飘落落的心情,空空荡荡的感受。佛的境界是与尘绝缘的,而我们只是一些凡人,在佛的框架下,思想觉悟算很差的,所以我们没有机会成为佛,因为我们跳来跳去总是离不开一个尘字。但我们走向佛的动机往往是因为我们对于尘世的不满,因为很多事情让我们失落了。我们的心绪开始漂浮,漂浮到一定的境界,我们开始走向佛。佛是包容一切的,因为包容才铸就了佛的博大。而尘世,总会有很多的羁绊,让我们迈不开步子,做什么事都要思前想后,我们累了。很多时候,真心的付出却难换回等量的回报,有时候换来的是不理解甚至倾轧,我们怕了。佛是一种至纯至高的境界,佛存在于我们心中,而不是眼前,所以我们可以把佛的世界想象的很美好,佛仅仅存在于意念,而不需展现在眼前,而尘世却总是通过我们的眼睛逼着我们接受什么,认可什么。所以,我们对于尘世产生了一种离心的力量,开始走向佛的境界,所以我们遁入空门。
香积寺的大门是虚掩的,高墙里面如我想象的一样破败。破败的寺院应该有一些幽怨的琴韵的,我开始听,茫乱的心情在找寻着一种精神上的共鸣。隔世的琴声远远的传来,在空空的寺院里回荡着。而眼下再也不是那个时代,再也不是龙旗下甲胄中的时代,再也不是烽火驿站的时代,再也不是我们扔下一些碎银子就可以听曲儿的时代。而我,也不是幻想中那个潦倒的诗人,同样我也不用再感悟一个幽怨歌女的命运。因为人总是要生活,修炼不到佛的境界,我们只有以凡俗的方式活着,没有佛的博大,我们只关心自己的心情。看着身边花开花落,茫然的注视着别人的生活。选择了尘世,我们就应该忍耐人世的不公,忍耐人世的不幸。如果我们都是幸福的,那么我们要佛做什么?佛是要普渡众生的。不幸是尘世的缺憾,但也是必然的东西,不幸也是佛存在的原因。悲苦的命运,自然可以铸就坚毅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却往往会给别人带来新一轮的痛苦。人有一种很不光彩的心理叫报复。人类的历史总是在不断的报复中发展的。五千年的文明,五千年的打打杀杀,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打来打去,打的是人的私欲,一种极度的报复。冤冤相报何时了,而我们却没有顿悟的时候。战争为了什么?为了制造一个乱世,为了造就一群英雄和一群记录历史感悟人生的文人,还有就是在历史夹缝中谋得生存的伟大的女性。灾难过后,女人总是会表现出更多的韧性,甚至一个抱怨天涯的歌女,也在用一种幽怨的声音倾诉着自己的心情。在过去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寺院大多是作为一种中立的场地存在着,因为对于神的敬畏,迫使大家都不敢在佛门净地放肆喧嚣,所以神的庇护下,寺院是安全的。两种人在英雄的追捕下逃难似的来到了这里,一种是有女性化倾向的穷酸文人,一种是作为女性存在的歌女。于是,在中国古代便留下了很多的文人与歌女的故事,有很多的作品是成熟的,也是感人的。中国诗词的一大主题总是离不开男女之事,大多是一些有关风花雪月的故事,有些写的很纯,大多是产生在一些比较空寂的地方,如旅途,客船,山野,主角总是一些陌路的丽人,因为陌路,所以故事一般是没有下文的。产生在寺院的,在神的光环下,又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有些粗俗的,大多来自民间,来自一些流氓且不得志的文人。有一个原则性的判断,凡是大众的,必然是通俗的甚至庸俗的。如今日的流行歌曲,内容空泛且表露过于直白,没有深度的文艺作品是苍白的。曾经有过,旅人的愁绪,歌女的琴声,荒凉破败的寺院,一幅迷人的画卷。而此刻,一座空空的寺院,一个落魄的旅人,应该有一些琴韵的,而现实中却没有,所以,想象。
寺院是一个具有萧索之美的地方,再加上一层神的色彩,所以更加的有韵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人的感情是可以随环境变化的,同时心情也是可以曲解环境的,正如最近热播的广告,心情不好的人说下雨真烦,心情好的人却可以免费洗车。这种理解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及叙事习惯,中国人是喜欢绕弯子说话的。描述一种心情,也很少会直接的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大段环境的铺陈来烘托出一种心境。我同样走不出这个传统的套路。
其实香积寺是一个很平静安祥的地方,寺院不大,却足以烘托出一种心情。论香火,此处的香火远不如兴善寺的旺盛;论名气,远没有慈恩寺的大气;论风光,又没有荐福寺的秀丽。但是,我觉得香积寺好像离佛更近了一些,难道是因为它离城市远了一些吗?兴善寺的和尚是很多的,善男信女也很多,朝拜的场面也显得气派了,但总感觉那仅仅只是一个场面而已,至于真正的佛在那里却没有人会关心的。慈恩寺则更为大气,名字前还要冠以大字,名字成了大慈恩寺就不再是一座普通的寺院了,它是皇家的,是高宗李治为亡母尽孝的。后来寺院里又多了一个大雁塔,于是显得更为尊贵了,再加上唐僧,则成了一个科研机构了,和世俗的官衙已经很近了。寺院只是一个外形或者说是一种统治的载体,一个虚伪的躯壳。荐福寺相比较而言还是僻静的,环境也算得清幽,但它只是城市中的一片绿洲,离喧嚣还是很近,印象中荐福寺好像已经没有和尚了,所以寺院的功能已经改变了,它现在只能算作公园了。提到和尚,则要谈一谈和尚的问题,城里的和尚穿着是很华丽的,僧袍的颜色是暗黄的,显得很尊贵;乡下的和尚却显得淳朴,他们的僧袍是土灰的。佛是要求清心寡欲的,朴素中才能显出一种魅力,一种人格的精神的力量。城里的和尚还会不会守着佛门的戒律是值得考证的。吃斋吃素可能是有人会违犯的。香积寺的位置在一个很荒凉的地方,群山之间,田野之上,四周望去,一种天地寂然唯我独在的坦荡。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那种净土了。寺院是萧索破败的,房顶上的衰草在风中晃动着,断壁残垣,瓦砾成堆,有些担心有一天它会从地面上消失了,但回头想想,它应该是这样一路破败过来的,昨天到今天一路破败过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它还会继续破败下去的,破败也罢,只要它还存在,我就已经满足了。破败也是一种美的。僻静的地方给寺院带来的是年久失修,但同样也是一种保护。因为交通的便利,战略位置的重要,城里的寺院有一些是难逃兵火的,天灾人祸则更多,大雁塔被焚毁过,兴善寺重修过,荐福寺的招牌小雁塔也被雷辟了。不敢保证香积寺能幸免每次的祸患,但是它应该是躲过了很多吧,因为它的存在就已经说明了问题。香积寺在天地间寂寞的存在着,就好像是一个没人疼的孩子,自己孤独的站立在原野上,但灾难过后,它同样表现出了一种韧性,一种文化的韧性。想到归隐山林的隐士,阮籍,陶潜,晚年的杜甫,早期的朱温,归隐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人世间的险恶比自然的灾祸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一句传统的话,惹不起躲得起。与其盲目的怀着出人头地的迷梦在人世间漂泊,不如退隐之后彻底的思索。人是一种很脆弱的动物,经不起风浪的冲击,谁都经不起。传统的中国,儒家的教条是讲究积极入世的,儒家的思想把人的能动性看得很大,把人想得很主动,鼓励这人们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奋斗,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相辅相成的道家,讲究的却是出世,比较而言,道家是讲究人性的,它把人的感受看得很重,把人自身的价值看得很感性。而舶来的佛教,则更为消极,它使人少欲无为,自心自在。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是儒道互补的,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在于很多看上去是对立的思想可以相辅相成,同时印证了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人需要积极的一面,需要有自己的追求,甚至你说的高尚点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都可以,但人性同样是脆弱的,争斗一生总会有疲倦的时候,这时,道家的学说可以给你一些指点。整体上来说,儒是唯物主义的,道是唯心的。从思想的层面来讲,抛却立场的限制,二者都是伟大的。如果你在人世的磕绊中,伤得比较深,那么佛是一个彻底的解脱。因为遁入空门之后,佛要求我们与世无争,所有物质的东西都被压缩,仅仅剩下一个精神上的概念——心性。做到了心性的平和,我们就已经到了佛的境界,但是我做不到,因为我自私。你也自私。我们都不可能成为佛,但佛是我们的理想。
人总是沉寂后才开始思索,很多问题是过去了才会明白。我的轻率造就了今日的落寞,我说过:人不可以没有信仰,但在一切开始之前,你应该选对神灵。而我最初的选择是轻率的,甚至带着几分赌气的成分。所以失败是注定的。我们还有一条路可以走,我们可以改变神灵,但是这条路,太远太难。信仰是一个很宽泛的东西,不一定非要宗教才可以信仰的。我们的信仰甚至可以是一个人,很具体。听过张信哲的歌《信仰》,这首歌使我开始不是那么讨厌这个女人味十足的小男人。人心中都有着那么一根弦,总会有触动它的时候。最初我的信仰也是一个很具体的概念,一个人,一个我爱的人。而此刻,她伤了我。错的只能是我,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我自己的决定,没有人干扰我。我甚至因为年轻而自负。但我是一个虔诚的信徒,我相信我的付出会有回报,但我却没有得到回报。因此,我失落了。我是一个很失意的人,我也很在乎自己的心情,因为我不是佛,所以我会感悟着一些繁琐的事情。但此刻,我希望佛来解脱我。所以,我来到了香积寺。一个空寂的寺院,让我明白了什么?人世间很多事情是永恒的。比如说寺院,古塔,原野,青山。还比如爱情,到此刻我依然相信天地间会有至纯至美的爱情,相信它会天长地久。所以,在此刻我的思维套路与佛背道而驰了。佛的要求是一个空字,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是虚的,什么都不要相信,相信了你就是傻子,大肚弥勒佛会笑你。今生兴许我是与佛无缘了,因为用佛家的说法,我这叫六根不净。
有时候想,欲并不是一个很烂的东西,而佛以为欲使人变坏了,所以把欲定位为第一恶煞。成佛必须要禁欲的。而我以为,人的私欲是一个动力,人自身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佛发展的动力,人做事情都是会带有目的性的,要达到目的的冲动就是欲。佛门子弟没有几个不想成为佛的,成佛就是他们的欲。我的欲是什么?有价值的活着,不一定风光一世,但要有成就感,一种男人追求的成就感。欲产生的根源是等级,人是有等级的,从猩猩时代开始就是有等级的。不同等级的人肯定会受到不同的待遇,人的私欲就在于成为贵族的冲动中产生了。我曾经答应过一个女孩,要给她一种贵族的生活,而她没有理解我,她要的是一种踏实的平淡的生活,而她的性格却是飘浮的,比我还要飘,她本身就是矛盾的。我曾想过,要追寻一个仕族的梦,走一条中国文化人最传统的成才的路子。这个梦,产生于幼时的乡村,和香积寺的周边环境相似的地方,但那里没有山,没有屏障,平原造就了一个男人坦荡的心胸和伟岸的性格。我看到了社会底层的挣扎,所以我要出人头地。任何一个民主的社会,都会有历史的暗角,阳光普照的可能是没有的。而暗角之中,直接受害的是社会最低层的人们。我的梦想就在于脱离这个困苦的底层,走上平坦的大道,去外面的世界去追求我的价值。人在受刺激之后才会奋进,人在受打击之后却开始沉沦。规律,也是必然。
暮色里,香积寺的亭阁楼台显得雄浑了。院墙模糊了,门窗模糊了,但轮廓却显得清晰。香积寺,一个佛门的净土,是否会记下我曾经来过,曾经思想过,曾经感动过。
多年以后,还有谁会记起我这一篇写给自己的文字,这一段我自己都想不清楚的杂乱的感悟。我的心情依然是飘飘落落的,很不踏实。
多年以后,香积寺还会在天地间存在着,而我总有一天会老,也许感悟会改变了,也许没有了那种指点江山的豪情与锐气,也许我已经不再年轻,会生出一些更为落寞的感受,而那时的落寞应该比此刻更为真实,因为人世同样是苍凉的,就像这寺院,苍凉的,落寞的。
人世间,有很多事情是永恒的,而我只是天地间一个匆匆的过客,飘浮在别人的城市里,离家千万里。无论到哪,人总是会有一个自己的坐标,而坐标的原点,一定在家乡,在养育我的那个地方。
香积寺是一个给了我感悟的地方。我在想,如果有机会,我会带着那个我爱过的女孩,来到这个没有高僧的地方朝圣,让她听一听思想中古寺的琴声,同样感悟一下人世的苍凉。但我只希望她能明白,世界在变,但人世间还有很多的东西是永恒的。那个时候,我希望我说的话她会懂。


01/05-2003
楼主 关中剑客  发布于 2004-05-08 22:41:00 +0800 CST  
去年这个时候写的,再拿出来回味一下
楼主 关中剑客  发布于 2004-05-08 22:43:39 +0800 CST  
再回味
楼主 关中剑客  发布于 2010-08-19 09:17:11 +0800 CST  
十五年前写的。??
楼主 关中剑客  发布于 2018-03-06 10:13:14 +0800 CST  

楼主:关中剑客

字数:5481

发表时间:2004-05-09 06:4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08 19:06:44 +0800 CST

评论数: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