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语

37 读书有什么用
送儿子上琴课,老师即兴给我们弹了首曲子,旋律优美欢畅,不觉沉浸,曲终,原本平淡的情绪一变愉悦起来。
“音乐真好。”我说。
“音乐真好!”老师说。
“要是没有文学艺术,世界多单调呀。”我又说了一句,盘旋在心里有一阵子的那块糊涂突然消去了。
前一程自己把自己问得情绪有些低落。喜欢读书,不过如今周围差不多没人再说书事了,要是说读书,似乎显得有些傻气呢。有一天忽然穷究起来,读书有什么用呢?饥不抵食,寒不当衣,果然是没什么太过实际的用处。沮丧就这样爬出来,读书的兴致似乎也少了,再捧起书来,竟还有点惴惴呢。幸亏钢琴老师的这支曲子,拉我从迷糊胡同里出来了。
读书的用处固然不能用物质来计量,但物质的用处在极多的时候也不能安置灵魂呢。好书,却能安抚灵魂,滋养灵魂。印第安人知道,不可以走得太快,免得灵魂赶不上来。
一个人,要带着灵魂过活,他的生命才得以完整。
还是坚持读书吧,帮助自己的灵魂呼吸新鲜空气。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5-07-01 21:47:34 +0800 CST  
38 万恶之源

据说金钱是万恶之源。据我看,懒惰是万恶之源。很多人对生活的构想没有实现,表面看原因各异,其实质差之不过毫厘。撇开外因不谈,毕竟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且外因不由之,靠天吃饭,除了接受一途,难有妙法应对,叨咕也没用,故而不再叨咕。只说内因这一块,哲学书上说,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和根据。内因操控权在自己手中,自己完全说了算。很多很多人,生活的构想没有实现,制定的计划没有完成,不是不知道方法,只不过是因为太懒。三更灯火五更鸡,不及赖在床上舒服。执行复执行,不及笙歌院落丰富多彩有滋味。要坐热凳子跑断腿,又累又遭罪,才一想想便心怯力竭。如此这般,总要顾及着身心的舒服,一桩桩的懒习惯积累起来,眼下到是过了适意的生活,关于未来的种种美好构想,却成了镜花水月。
无数的借口,不过是为了掩饰骨子里的懒惰。一事懒,事事懒;小事懒惯,大事也会懒。没成功,责任不能全归罪于你;但没成长,其实就是绊倒在懒惰上面。懒是万恶之源。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5-07-01 21:48:25 +0800 CST  
39 简衣

换季了,开始翻箱倒柜地找衣服,这样那样地搭配着反复地在镜前试,穿出门去的还是常穿的那几身。许多衣服,买时心潮澎湃,然后备受冷落,有些是找不到合适的搭配,还要为它们再购新衣,暂且委屈它们在柜子里呆着,暂且常常转成长期;有些是合不上自己的风格,虽是新衣上身,却看着无端地别扭,几回拎出来最后又放了回去。其实也不想误人青春,每一回合上衣柜,看着那些长锁深柜的红颜们,也别是一番滋味。繁衣如此,乱了眼目,添了苦恼,不如简衣的好。简衣生活,柜里清闲,眼中清爽,出门干脆,何乐不为?

40 轻食

轻食与简衣一脉相承。简衣,求净亦求美。轻食,求美亦求健康。轻,相较狼吞虎咽,要小口慢食。轻,还要讲究一点点少。少非节食,只是要求在饱的基础上微微减一点,刚饱亦好,只不可以撑着。轻,还需一些淡,菜根原可嚼得香,淡吃,才有滋味长。食材的滋味,清淡烹饪,才能显出来。浓油赤酱地制作,享受的不过是调料的滋味。淡吃,不只为鲜,为更多地吸收菜肴的营养,更少地吸收食品添加剂和高温油炸等产生有害物质。民以食为天,既食,当以固健康为根本,轻食一道是为得法。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5-07-03 22:43:33 +0800 CST  
清人朱孝臧《彊邨语业》(卷三)有句话,“无益事,能遣有涯生。” 初读颇惑,生既有涯,为有益事仍嫌不足,奈何还要为无益事?待年岁渐长,始悟,有涯生的趣味,多赖无益事的促成。
-----------------------
@悠哉原名杨秋荣 2015-07-03 23:51:26
呵呵隽语也!握手祝贺好帖子!
劝读《燕园梦》,很有必要。

-----------------------------
大作当拜读。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5-07-05 17:46:42 +0800 CST  
41 橡树果实

小时在林区山上玩,拣拾过橡子。小孩子在树林子里闲逛,拣点什么都欢喜的了不得。流光似水,那些逗得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大笑过的橡子不知道流落到哪里去了,只剩小隼的橡子还被紧紧握在手中。小隼是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创作的《爱哭鬼小隼》里的主人公,一个爱哭的小男孩。桑村老师要走了,小隼拚命地忍也忍不下眼泪,妈妈说:“真正悲伤的时候,男孩子也可以哭呀!”儿子也是个爱哭的孩子,但他的妈妈有时候还说,“男孩子,老哭什么哭!”高兴的时候会禁不住地发出笑声,难过时,为什么不可以哭呢。眼泪,是孩子自我情绪的一种表露,表达情绪是人的天性,也该是孩子的权利呀。不让男孩子哭的妈妈可不是人好妈妈呢。妈妈还要跟儿子的爸爸交代一声,真正悲伤的时候,男人也可以哭的。小隼喜欢《橡树果实咕噜咕噜》,有一天却为果实能不能回到家担心起来,听阿好说掉进池塘里的橡树果实回不了家,眼泪汩汩地流出。小齐大哥笑眯眯地说,“橡树果实回不了家也不要紧呢。”“橡树果实会在那里发芽,长成橡树的呀!”“如果回不了家,那就发愤图强吧。”在小孩子的眼泪里发现善根,沿着善根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有些道理,本来因为抽象而让小孩子难以理解。但也可能,只用一句形象有趣的话,就在孩子心里点亮了一盏灯。把小孩子就当成小孩子,用他的眼睛看世界,也就可以找到帮助他理解世界的方式。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5-07-05 17:49:24 +0800 CST  
42 看着重要的

在路上偶遇一熟人,顺便打听了几个旧同事的情况,熟人说比我在那里时已经有了许多变化,算来是一位年长的达者说的话起了作用。长者的话亦无奇处,无非是些大实话而已。那些看着似乎重要的并不如以为的那么不可替代。那些饭局关系赞誉名利,瞧着热闹,其实是鲜花着锦一种,多个三分少个五分什么的,差别不到哪里去。偏偏却令许多人尤其男人豁上身体抛开对家人的陪伴,追逐这些热闹。但热闹终归是一时的事,总会过去。不妨设想一下,倘不幸地躺到了病榻上,能够分享所有痛苦承担全部艰难并且日夜陪伴的,是家人。真相原是这样:那些被不经意忽视的,可能更重要;而那些看着重要的,到了一定时刻原来是可以放下的。

43 无物常在

爸妈去四川旅游,在三峡吃饭时碰到一东北人,他说曾经在我们小城里读的书,不过离开三十多前了,想想还惦记呢。他问了爸妈一大堆问题,老四百怎样了,新华影院怎样了,老政府楼怎样了,……爸妈一一告诉了他,当真是景物人事俱已……若他想新城寻旧影,差不多太难办了。他听了,叹息了一会儿,说回家后抓紧时间去看看。人们常常犯的一个常识性错误是,以为有什么,尤其是自己熟悉的,或者拥有的,是可以一直在那里的。后来发现不在了,不免怅惘,甚或哀伤,甚至不能接受。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成住坏空,也是物事之常性。时常地提醒自己这一点,轮到自己遇到,接受或可容易些。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5-07-09 20:52:17 +0800 CST  
44 礼

去同学家做客,我们认识二十多年了,和她先生也认识二十年,彼此熟得很。我们这屋那屋的聊天,先生在另一个屋子里看电视,每次我到客厅里喝水,我的那只茶杯里面都是满的。吃饭,每一会儿,先生就走下座位拿酒瓶里往客人的杯子里添酒。说了许多回,也不肯给我自己来的机会。先生是做橡胶轮胎设计的,是国内同一领域数得上的专家,做出许多的好作品,走过六大洲,知道世界的斑斓,平常工作极忙,压力也大。但不管如何,先生待人,始终寡言内敛、谦和有礼。世界常常如此:越有见识越有内涵的人,举手投足间越温温有礼。

45 随遇而安

从前,有一个腓尼基人,生于塞浦路斯岛上的富商家庭,长大后继承了家族生意继续经商,公元前313年,可能出于商业的考虑,他搬到了雅典定居。但在这里,他对哲学突然地产生了兴趣,他跟苏格拉底的学生学习哲学,打发自己的余暇。这一天,雅典城人听到一个大坏消息,海上风暴吞噬了许多商船,住在城里的许多商人破产了。这个人也是不幸人之一。他已经没有资本东山再起,生计也成了问题。但他并没有沮丧多久,很快,雅典人在就看见他在一个有柱廊的建筑下面讲起了哲学,哲学于他,既是探知和解释世界的途径和方式,也是他谋生的一个技能。后来,西方哲学史这样记录他:季蒂昂的芝诺,古希腊哲学家、伦理学家,斯多葛派创始人。事实上,关于他,还有一点同样应当被记住,当他被命运剥夺的一无所有时,他仍然能安之若素;当命运要他重新劈开荆棘趟条新路,他老老实实地认真去做。他的人生因此被历史注意到。

46 投资的耐心

在微信看到一篇分析国人投资的文章,说国人投资频频错过优绩优股的第一条原因是急功近利心太盛,艰于等待,才一投出钱来,一时三刻就要见到效益。对比巴菲特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欲速则不达是国人投资失手的大缘由。由此及彼,不免想到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在做事时似乎都缺乏一点等待的耐心。才一努力就热盼着成果,若成果暂时不可见,便找出天时地利甚至人和的各种理由败坏掉自己的情绪,继续做下去时,不免就迟滞了脚步,懒洋洋地晃荡着,事情完成的既慢,效果也可以想见。另有一起走极端的人,甚至早早打了退堂鼓,改弦易事去了,但揣着这样躁进急功的心态,再做什么事,也往往难做成。据此看来,投资赢利与做事成功的人,做事的方法虽然一定不同,但至少有一点相同,他们都有等待的耐心。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5-07-13 16:18:29 +0800 CST  
47 小猪的饼干

看微信,有条称为“”史上最牛的小猪“”的视频在朋友圈里同时有三四个人转发,一时心痒,便点开了。这头小猪为了得到冰箱上的一罐饼干,在3分55秒的时间里,付出了百般的努力,跌了许多跟头,吃了很多苦头,最后,还是距饼干一步之遥。看小猪试了一次又一次,在一旁猜想,不知小家伙最后能用一种什么方法得到饼干。好象真的没怎么想最后的最后小猪也可能得不到饼干的事。然后,片子就以小猪的一场白忙活结束了。想想制作者编得也对,小猪若得到饼干,这片子就是一个励志短剧,心想+努力=成功,这样万年不变的模式,才是真正的戏中秀。小猪竭尽全力,最后还是一场徒劳,才是生活的常见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但这也没什么灰心丧气的,我以为真正重要的是:在以饼干为目标的过程中,小猪竭尽所能全力以赴过了。就自己对梦想的准备和努力而言,就自己对自己的把控而言,可谓有所交待,也就可以了无遗憾。小猪奇思妙想的努力换来的有些狼狈的失败模样,不自觉就逗人笑起来。我们也象那头小猪,自己一番拼搏奋斗可能跌了个嘴啃泥,在旁人眼里,也有点招笑。其实人家也未必恶意。笑小猪,其实丝毫没嘲讽小猪的努力。所以当我们有时跌得一身泥水时,人家笑得也未必是我们的不自量力,可能只是那个形象本身有点搞笑罢了。若再跌倒,真不必介意人家的眼光,用不着为人家的笑耿耿于怀。旁人的笑声真是不必理会的无谓小事,自己的跌倒也不是了不得的稀罕事。应该做的事还是赶快爬起来,拍拍泥土,再想办法奔向原先定好的目标。

48 平常即福


从八月二号到九月二号,整整一个月,我从外地到家乡,先后去了六家不同的医院。陪儿子看脚伤,给自己做检查,看望舅舅。隔三五日就要折腾一回医院,而医院无论如何不是让人能够心神松弛之地。不由自主便想,要是怎样怎样就好了。但是过去究竟没有怎样,所以去医院看医生就成了不甘心情愿的现实。在医院里看外面的世界,车水马龙的兀自热闹不已,清晰地感觉到内心涌出的羡慕。日子象水,人象鱼。鱼儿在水里游哇游哇游得欢畅,却已忘掉水是生命的存在。人呢,一天天地过日子,吃饭睡觉、上班下班、收拾洗涮,习惯成自然,也知觉不到本来如此的日子已经最好。人甚至还会抱怨日子的平常乏味单调,当这份习已为常突然被打破,宛若鱼儿在某一瞬忽地失了水,人才惊觉,原来生在福中不知福。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5-07-15 09:23:19 +0800 CST  
49 做好自己

有一则记在马克?吐温名下的逸事:说吐温先生家里举行晚宴,名流佳宾云集。宴会中有一个环节是来宾讲演,而吐温先生的一位好友威廉?迪安?豪威尔斯先生却有些犹豫之色,他向吐温说,一想到在众人面前讲话总有些紧张,担心讲不出有份量的话。吐温听了哈哈大笑,老天,你知道他们可不是专门为了听你说话才来的,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晚宴一结束,他们差不多就把所有人说的内容都忘掉了。威廉后来的讲演后来如何不得而知。但吐温先生话倒值得人琢磨琢磨。马克?吐温的话里至少包括了两层意思,其一,众人眼中的你与你眼中的你份量并不相等;其二,每个人要过的都是他自己的生活,他真正在意的事情都是与自己有关的。这样看来,你在别人那里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并且,人家自己的事情都关心不过来,所以,其实没有人那么在意你。若你因为考虑别人的缘故害怕自卑或者炫耀装扮,都是舍本逐末,与其把太多的心思花费在别人会有如何如何的想法上面,不如花在自己的本身上,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做好自己。别人还要为他们自己负责,为你负责的当然也只能是你自己。成长的道理说起来有千万条,归根结底的一个基点是,做好自己。

50 闲读诗

许多诗,要明白过来,是需要一点时间做衬垫的。前几日,忽然又看到一句诗,“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诗出王摩诘《终南别业》。很多年前就背过,诗意么,当时似乎也懂了。如今再遇到才觉,理解人家的意思和自家心有戚戚毕竟不同。即如蒋捷的听雨,辛弃疾的观秋,若非年岁经历,毕竟要差一成。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5-07-15 09:24:04 +0800 CST  
51 转折点

在朋友圈里看了个小片,讲了几个传递爱传递温暖的小事件。小片下面有几行文字: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以成为自己或者别人生命里的turning point(转折点),都可以make a difference(有影响,有意义)。片里的每个小故事都适时地演绎出了比发生的“小”要“大”的意义,爱出者爱返,福往处福还。生活便在小行为及其引发的意义中不断前行,值得期待,因而美好。生活不是戏,当然不会象短片里表现的那么简单又凑巧,恰恰相反,真实的生活复杂多变,你的行进轨迹似乎在情理之中,又总有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有一些节奏会让你无能为力,尽管无可奈何,你仍然要这么走。那些小小的举动,可能是你自己或者他人的一个转折点,但更有可能什么也不是,只是组成你生命的一个小纹路或者他人生命里的小串音罢了。当转折点并不存在,那些小小的举动,你还要不要做呢?那些有爱的小举动,就象一颗颗小石子,你把它投到湖里,湖水会起涟漪;你把它投到硬地上,会有呯声传来;你把它投进泥淖沼泽,它可能无声无息地沉没下去。尽管如此,你还要一如既往,做那些能传递爱的小举动。转折点从来不会在开始就出现,它可能出现在半途,更有可能在终点附进,只有走下去,才知道会不会有转折点,而在转折出现之前,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值得你认真且努力欣然地做下去。因为再小的举动,都是有意义的存在。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6-01-01 22:04:37 +0800 CST  
52 秦桧夫妇的跪像

朋友圈里有人放了几张杭州风光图片,有一张是岳庙景,一张是秦桧夫妇的跪像。五年前去杭州,也曾去过岳庙,站在跪像旁边,不觉就想起史册写的、小说编的、评书讲的那些当事人的故事。材料本来是无感无识的东西,被熔铸雕刻成人像,主人的灵魂居然也能被灌注其中,人像不再只是白铁生铜,它有了生命。跪像清楚地在脑海里唤起了一些意识,罪人及罪行触手可及,悚然心惊。岳飞埋骨青山千年,秦桧夫妇跪像重铸已十二次,风雨剥蚀,人力唾挞,屡毁屡铸。白素贞可以盼着西湖水干雷峰塔倒,但秦桧夫妇的人像怕要永远跪在岳庙前了。为非作恶之前,何不三思?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6-01-05 16:11:53 +0800 CST  
53 喝茶

从前不喜欢喝茶,那时喜欢喝咖啡。茶在家里寻常得见,咖啡却是个稀罕物,且茶无论哪样总嫌有些苦涩,咖啡虽是速溶的也是苦中有股子甜。喝咖啡是有点享受的小喜悦,喝茶是有点嫌弃地打扫陈货。大多数时候都是喝白水,每天喝杯咖啡的日子有过一些,积了些时日就生了厌意。甜虽好,不过人对甜的需求也还是有限,每天都来一点,重复着也就腻了。孩子爹喝茶,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之类的,换着喝。自孩子小姨去杭州工作,每年春茶下来,小姨都寄回一大包,家里主喝的茶便是绿茶了。我也慢慢地端起了茶杯,这一端起,就舍不得放下了。象喝水一样喝茶,竟很习惯呢。
一天的工作开始前,在透明的杯子里泡上茶,慢慢地在桌子前站一会儿,看着青绿的叶子在清水中翩翩起舞,缓缓沉下,看着淡绿的茶色一点点洇满整个杯子,一杯茶水冲好,心也沉静安宁。一天的时光从早间的安宁从容开始。即便是绿茶,冲得又淡,抿一口,还是有极淡的隐在清香里的苦涩萦绕在舌尖,茶味本来如此,喝上几回,还离不开了。人的味觉原来这样奇怪,经不得日积月累的甜蜜香淳,却能在向来如此的苦涩里一径安然。过日子是不是也要这样?多多少少拌着些苦涩的日子才是真实的日子?那些已经度过的日子,还有那些要来日子,所有的日子加起来,一定要有一些苦涩的成分才是全部的日子?不然,人怎么会懂茶呢?
“吃茶去!”是从谂禅师常打的机锋语,其中禅意,有灵性者各自开悟。若有一枚俗子,喝茶时分想到这桩公案,比如我,当下的心地竟也清明澄澈。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6-01-12 16:49:11 +0800 CST  
54 安祥

经过一些事件和时间之后,很希望拥有安祥的状态。事实是,常常不自觉地臣服在情绪下,心猿意马,难得安祥。总归还是杂念太多,外境一变,心也跟着失了均衡,忽冷忽热忽燥忽恼起来。也是因为胸怀不够宽广,逢上拂逆己意的人情世态,就失了距离,抛却冷静,要跟着纠结。有容乃大,心之境若狭促逼仄,行动自然处处受限,又哪里能从容悠然呢?长久的安祥之地,非有德者不能居之。养德向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在一个市声喧嚣繁华变幻的时代,属意涵养德性,纵不显得异常的想法,却也不是时尚。然而,安祥也非时代之风尚,既然不想赶时髦,为求安祥以养德,倒也不必在乎外面的眼光,自得其乐就好。养德者,清心、寡欲、勤做、少言、无争、奉献……凡此种种,日日奉行,拿滴水穿石的心来做,也就是了。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6-01-12 16:50:16 +0800 CST  
55 立冬夜静思

今日立冬。
本来平常的日子,因为节气,究竟有点不同了。
在下班回家的班车上,听后座的两个同事闲话,“媳妇打电话说,今天立冬,应该吃饺子,吃行不行?”
饺子、,都是有馅的食品,这是讨巧的躲懒,应节气,似乎也不错。
到家,先生说,“大陈今天紧着架拢我包羊肉饺子呢。”
饺子和羊肉虽然都平常,但平常的食物在某个特定日子升格成规定的应食之物,这日子和这食物都显得重要起来,在平淡里赋予了人们一点小小的期待,当那点小计划、小期待实现的一瞬,平静的心里突然涌出了喜悦和满足。
节气之于日常的生活,设若有心,仍然可以当一个小小的庆典,调剂、装扮一下看似寡淡的日常,过日子的人从小忙碌、小仪式里尝到微微的甜。

今日立冬。
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九个节气了。又一年堪堪将过。
旧年所剩无多,要惜时呀。
立冬之后,一天光照的时间越来越少,夜越发地见长。惜时的人,要抓紧白日的时光,长夜漫漫,也不可轻轻地在电视手机上轻轻地纵去。
泡一壶红茶,读书吧。读书若累了,站到窗前,看看夜晚别人家的灯火,猜猜人间温暖的故事,若饿了,懒人抓把瓜子嗑嗑,勤快人去厨房,烤个土豆片撒点椒盐,或者蒸个大地瓜,趁热乎招呼全家人一起分享,有馋酒的,倒一口自己上秋时酿的葡萄酒。垫补完了,再回到书桌前。读书可以有明确的目标,也可依了性情无任何目的地闲读。有书为伴,度过一个又一个冬夜时光,算是给时间一个略好的交待吧。冬夜长长,读书以外,也有其它的时间陪伴方式。可以画画、写字,弹琴(但不可太晚,免得影响邻居的休息)、做手工;也可以做点家务,仔细彻底地清洁一处,十天半月地,让整个家焕发出新面貌;也可以做孩子的玩伴,把自己当成小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一同游戏;也可以钻研食谱,计划准备出明天的早餐。
冬夜看着虽长,但若有节奏、有秩序地安排冬夜,冬夜也就短了。

今日立冬。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早前五日,下班时迎头碰上一场雪舞。雪片纷扬,落地即化,第二天上班,单位院子里背阴的一处,到底堆了薄薄一层雪,路上有水洼的地方,都结冰了。
路过一处施工的工地,听工人讲,前几日降温,地就上冻了,刨地立时费劲多了。
东北冬来早,一候、二候的情形差不多都是同时发生。
古人有趣。三候说雉入大水为蜃,意思是野鸡到立冬后钻进大湖大江变成大蛤了。这真是很特别的一个想象。神奇的想象力,首推庄子,庄子说鲲化为鹏,大鱼如果能幻化为大鸟,那么野鸡幻化为大贝,当然也是可以的吧。

今日立冬。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万物收藏,人,也要藏。
冬日天寒地冻,气候恶劣,人要保养精神气血。
从照料身体上讲,要保暖,要早睡晚起,多点休息时间,要吃温补的的食物。
保养精神气血,不只是物上的关照,更离不了心上的关照。
心不静不定,气血会乱,精神也会不足。
关照心,要归于藏。

藏,即不出,不出,意味着节制与收敛。
懂得节制与收敛,需要智慧。
智慧,半分靠天分,半分靠人力。
天分可遇不可求,人分,可以学一学。
从何处起手?
一从德上学。是人,皆应养德,德高者,心必宽,品必厚,性必缓,节制与收敛,在他们,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如何养德是个大学问,寻常人,可多知多识古德先贤,依样画葫芦地起步就好。
二从事上磨。从难事、琐事、杂事,人家未必愿意做的事上磨。磨事即是渡河,事做多了,河渡多了,不止学到了处事之法,更磨炼出了节制与收敛的品性。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道节制与收敛,方窥藏的门径。

藏,还意味着积聚与存储。
生命藏在种子里,种子藏在土壤下,等到时机一到,种子破土,生命勃发。
人要学习积聚与存储。在时机不对时,要理智地退步,积蓄力量,积攒能量,休生养息,等到时机来到时,再舒展生命的力量搏击。

万物都知藏,人,也要知藏。
知藏,是知自然,知天命。
万物合天地自然之道,方能生长,丰盈,成熟。
人,也宜合天地自然之道,以求生长,丰盈,成熟。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7-11-08 12:46:08 +0800 CST  
56 立冬,要去找热和暖

今日立冬。
这个时节,应该冷下来了。虽然东北的冷季很长很长,并不让人喜欢。但这几日,因为风和日暖,气压低,空气质量不好,不复入秋以来的清爽干净,空气灰蒙粘滞,常有雾霾,东北人便带些盼望地念叨:该到冷天了,要应节气啊。
中午,一直阴的天下起了小雨,手机上的天气预报马上显示出空气质量转为良好。
雨后照常会降温,冬天就要推门而入了。
东北偏冷,二十四节气的更迭,多是落在后面。倒是几个冷的节气,东北的脚步紧紧跟随。立冬,算是一个。
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立冬之后,天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了。有中学生的人家,大人要黑着天儿就起来做饭,孩子则要踏着夜色才能回家。
立冬在古时,是热闹的大节气。
《吕氏春秋.孟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宋吴自牧《梦梁录•十月》:“十月孟冬……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效扫松,祭祀坟茔。内廷车马,差宗室南班往攒宫行朝陵礼。有司进暧炉炭。太庙享新,以告冬朔。诸大刹寺院,设开炉斋供贵家。新装暖阁,低垂绣幕。老稚团圆,浅斟低唱,以应开炉之序。”
古时农耕社会,每个节气都有丰富的内容。现在的节气虽然不比古人热闹,但是古人节气的精华还是传承下来。
比如依据节气,调和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秋收冬藏,冬,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这是藏的日子,人要避寒养阳。
立冬,要补冬,要防守保暖,要养血养气。
作息上,早睡晚起,是藏。
进门出门,注意别闪了风,适度加衣,备好围巾、手套、帽子等。
饮食上,食用性质温和的花生红枣汤、生姜炖牛肉等。多喝杂俗热粥。多用海带、紫菜煲汤,具有补益气血等作用。多吃蔬菜,注意维生素的摄取。

立冬,古人都要吃些羊肉饺子。我们下班回家,不妨也包点羊肉饺子,汤汤水水地吃一大碗,补足热量,用内心的热力迎接寒冷的冬天。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7-11-08 12:46:53 +0800 CST  
57 大雪:生生不息

明早,12月7日6时33分迎大雪节气。

大雪,太阳到达黄经255度,干支历亥月结束,子月开始。小雪节气天已经很冷了,大雪节气,自然冷上加冷。雪城今冬降雪少,入冬至今,只是意意思思地下了三两场小轻雪,风吹吹就没痕迹了。象模象样的雪至今没有。

虽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民谚,和我们这里也不搭界。腌菜早是一两个月前的事情,腌肉么,该是南方人的特权,东北人家没有这个传统。早先年没冰箱,到了十冬腊月杀猪的时候,直接扔雪地里就冻上了,用不着腌制了保存。没有被腊肉养过的胃肠,也并不都接受腊肉的滋味,偶尔一尝还好,若说喜欢,似乎还有距离。

古人分大雪为三候:一候鹖旦(hé 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礼记·月令》记:“﹝仲冬之月﹞鹖旦不鸣。”郑玄注:“鹖旦,求旦之鸟也。”师旷的鸟类志《禽经》有记:“鹖,毅鸟也。似雉而大,有毛角,鬬死方休,古人取为勇士,冠名可知矣,”师旷夸赞此鸟有侠义气,遇同类被袭击,能够拚死相救。因为鹖旦的侠义性格,曹植、王粲都写赋颂扬它。晋郭璞在《方言》中又称其为寒号虫。但今天科学定义的寒号鸟学名叫复齿鼯鼠,是哺乳动物。真不知道郭老先生的寒号虫究竟是哪一种鸟了。小时还学过一篇寒号鸟的故事,印迹太深,对这种鸟的印象不大好,虽然不知故事里的寒号鸟是哪一种,但对寒号鸟的旧印象应该改改了。
大雪节气,长夜漫漫,寒号鸟都不叫了,看来冬天的严寒真的来了。

冬天虽然四野肃杀,但也只是肉眼所见的表象。在肉眼看不到的所在,永恒的生命流转不息……
《吕氏春秋·仲冬纪》:“冰益壮,地始坼,鹖旦不鸣,虎始交。”万兽之王的虎在最寒冷的时节开始繁衍新的生命。季节与季节各有区别,而生命因生生不息而永恒。

《吕氏春秋·仲冬纪》还记:“芸始生,荔挺出,” 许慎《说文》解释说:“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大雪第三侯,芸草与荔都开始萌生新芽,意味着有阳气开始萌动。在寒冷的冰雪之下也有阳气暖意微微翕动,生命无处不在,生机也无处不在。

有时候,需要的只是一颗等待、忍耐、坚守、相信的心。

大雪节气自是寒冷,而万物,自有向阳生长向上生长的暖性。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7-12-06 15:41:51 +0800 CST  
58 冬至:一阳生

2017年12月22日0时29分,冬至。
是日,“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里黑夜最长长昼最短的一天。
冬至,严寒与黑夜并辔而行,因为这个,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大喜欢这个节气。
然而,想通似乎也只是一个瞬间。
冬至固然寒夜最长,但过了冬至,黑夜就一天比一天短,白日就一天比一天长。
假如冬至是谷底,冬至之后,就是天天向上了。
同样的事情,一个转念,就可以心生欢喜。
事情本身当然重要,但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解释去面对,似乎也很重要呢。
冬至在《易经》十二消息卦中对应的是复卦,五阴一阳,阳爻居初位,冬至一阳生,阴气虽重,但阳气始生,一阳初始,万象更新,新局面开始打开。这时需要坚守心中的信念,即或事情会有反复,会有艰难困苦,只有要坚定初心,相信变化总会发生,就会一点点向上走。
时临冬至,春天,就已经很近了。

古人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在古代,不仅是节气,而且是个相当热闹且重要的节日。要祭祀先祖,要隆重庆贺,早在周时,冬至日就有祭祀活动举行,周公旦作《周礼》,“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有记:“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至明、清,皇帝更会在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
如今,古人冬至节的热闹虽罕见,但古人冬至的节俗还是以各样形式流传下来很多。江浙闽南台湾等地犹有祭祀习俗。饮食习俗更是四方流布。北方人冬至吃饺子,南方人要食汤圆。晋西北要烀羊肉请教书先生。南京人吃小葱烧豆腐。北京人讲究吃冬至馄饨。苏州人会喝点冬酿酒。天南地北,冬至的味道,总与平常有些稍稍的不同,节的魅惑力往往就在这里吧。
家里今晚吃的羊肉饺子,算是抢前抓早迎冬至的阳气吧。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7-12-21 22:33:49 +0800 CST  
小寒:是对珍惜的一种提醒

今日小寒,小寒逢三九,论理,该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就我们这座东北小城今年的光景来看,这个冬天很温情。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风也没劲儿,偶尔几天零下二十余度,还没感觉出凛冽的冬气呢,气温又回升了,蜻蜓点水样地下了三两场小薄雪,风吹吹就杳无痕迹。包裹在这样一个冬天里,小寒大概也不好意思太出格,便也随了大流儿,给了小城居民一个并不寒冷的小寒。

二十四节气到了小寒,只剩下一个了,岁首年尾,时间接续的关口,每每会让人多想一下,少年的希冀,青年的意气风发,中年人的焦虑,老人的平和或絮叨,家里人更惦记在遥远的地方谋生的亲人,寄外者也加倍思乡,千思万缕,基本上离不开对时间的珍惜。小寒,是对珍惜时间的一种提醒。

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先民聪慧,早就理解了平衡转化的道理,冬至,一阳生,阴气最甚的时候,阳气始萌,从冬至到小寒,阳气日增,而在对大自然变化的感知上,飞禽走兽又都比人类敏锐,小寒节气,大雁、喜鹊、野鸡先后感受到缕缕蒸腾的阳气,发生了合于节序的变化,大雁北飞,喜鹊筑巢,野鸡雌雄合鸣。今天,大多数人离森林草泽土地的距离有些远了,但是想到祖先教我们的这些节气的知识,似乎离大自然又近了一点。

从小寒开始,到谷雨结束,八个节气二十四侯,每侯有一应节侯之花,称二十四侯花信风。小寒三侯对应的花信风是梅花、山茶、水仙,不惧寒,不畏冷,可见生命的蓬勃之力。

人的蓬勃之力需要调养,每个节气都有应节序的养护之理,小寒这个节气讲究以温热击阴邪补养身体。红枣糯米粥,姜丝羊肉汤,都是简装易做的家庭菜肴,关爱自己和家人的朋友不妨一试。这样算来,小寒也是对珍惜生命的一种提醒呢。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8-01-05 22:48:56 +0800 CST  
60 酸菜

东北人家谁没吃过用大白菜腌制的酸菜呢?

只不过,现在的东北人家吃酸菜吃的是个酸脆爽口的新鲜劲儿,也不论季节,想吃就去超市里买一袋,那袋装的酸菜都是切了细丝儿的成品,喜酸的直接下锅,喜淡的用水泡泡再做,简单方便。
但再是方便,酸菜下锅的频率也屈指可数。
不比过去,从上秋开始,整整一个冬天,大半年的光景,东北人家差不多见天儿与酸菜打交道,酸菜炖粉条,酸菜炒土豆丝,酸菜烩萝卜丝,酸菜,酸菜饺子,甚至生切一盘酸菜心。
从前东北人家的冬天,看家菜只有老三样,白菜、土豆、萝卜,都是窖储的,由白菜进阶的酸菜已经算上个档次的了。
每到入秋,东北人家,家家户户都要腌一大缸酸菜。腌酸菜不算什么技术活儿,东北人家的成年男女单过日子后,都会腌酸菜。
腌酸菜的第一步是选白菜,白菜要选抱心实沉的白菜,不能要没心光大叶帮的扒拉棵子,大多数东北人都会挑菜,一棵白菜有心没心,用手惦惦就有数了,偶尔有新手从白菜叶顶端轻扒几下,也就弄明白了。选白菜还要选个头大小齐整匀溜的,不能大的大,小的小。选好白菜后要对白菜稍加整理,扯掉外面不大好的几片大帮大叶,把干净的白菜码好。等洗净了的酸菜缸和压菜的大石头都晾干了,就可以摆菜了,也有人家把整棵白菜在开水里迅速滚焯一下挤挤水分晾晾再摆的,一般是一层白菜一层盐,每摆一层都要压实,最上面再用压菜石压住,盖上缸盖,隔一天或两三天后,往缸里倒满水。剩下的劳动主力就是时间了,经过个把月的发酵,酸菜就算腌好了。
随吃随取,每回拿取都要压好石头,漂起来的菜棵易烂。
取酸菜要快,酸菜缸都放在冷处,有的平房人家酸菜缸底都结一层冰霜,缸里水冰得扎手,捞过酸菜的手伸到水龙头下冲洗时,感觉自来水都是温的。
现在,东北人家吃酸菜,百分百是馋得。
过去吃酸菜,上顿吃下顿吃,吃得烦也没办法。没大棚没反季节菜,谁家吃菜也没挑头。酸菜喜油,五花三层肉来配最好,但那时家家日子都不宽裕,一年到头难见几回荤腥,做酸菜也没有肉来配,酸菜的独特味道不免打了折扣。现在自然都找回来了,炖一小锅酸菜,差不多要搁上半盆子肉,或者再来几大块骨头,白肉让酸菜一中和,不见油腻只剩下浓香,酸菜也没了酸涩味,酸爽适口,吃过半辈子酸菜的老东北人,吃过山珍海味后,照旧好这一口。看来呀,东北人家到啥时候也离不了东北酸菜了。由东北出去散落天涯海角的东北人,说起家乡,念念不忘的必有东北酸菜。
酸菜,算是一个正宗东北人的标配吧。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8-02-11 20:44:24 +0800 CST  
61 丝瓜沿上瓦墙生

秋天的时候,爱民街早晚市上偶尔能见到有农民摆个小摊卖丝瓜。摊上的丝瓜也没有几根,短点的,勾勾巴巴,好象没长开,长点的,又粗细不均,表皮也蹭得有些斑驳,大多数丝瓜的卖相不大好,也不知是寥寥几棵瓜秧只是地脚垅头的补余,种瓜人无暇亦无心照顾所致,还是没有农药的关照农作物的原生态本来就如此,长了一条笨舌头,这之间的差别向来尝不出。

印象里,早些年的市场上很难见到丝瓜,也就这几年才渐渐有了,但也不多,肯定不算大路货的菜,就是这个秋天,还遇到过一个大姐向摊主打听什么瓜怎么吃云云,那位大姐约莫也得有五十几岁往上了吧,几十年的家庭主妇,也不识丝瓜,不是大姐的失职,是丝瓜来我们这里太晚。丝瓜看着性子好,适宜广泛种植,但也有小脾气,喜光喜湿,在东北这里,纵是夏天,也称不上湿润,比较下来,丝瓜也怕自己的水灵劲儿显不出来。或许就不怎么情愿在这里的黑土地上生长了,地里种的少,很多人也就不认识它。
平常少见面,夏末入秋时偶遇,一般就要买上一根,我又短于厨事,对这丝瓜也寻不到别致的相处方式,有时切丝,有时切成滚刀块,都是用来炒肉,用点盐和胡椒粉调味,做出来的味道都是平常,甚至近乎寡淡,丝瓜在我家没有引起哪一位味蕾的注意和兴趣。见我买回丝瓜,孩子爸甚至有点拒绝的面色。丝瓜在东北人厨房出现的次数实在有限,不知道它在别家是不是能奋斗成讨人喜欢的菜肴。

我没见过丝瓜在蔓上的样子,我见到的最新鲜的丝瓜也只是头上顶了条枯萎的黄花。不过,丝瓜既是葫芦科的植物,应该也如葫芦那样沿着篱墙或木架爬蔓吧。我见过爬满木棚的黄瓜秧子,丝瓜爬蔓大致也应该差不多,入夏,阳光灿烂耀眼,走到一架丝瓜棚底下,绿意葱茏,一个个长短不一的丝瓜垂下,长丝瓜都碰到了头,短丝瓜也触手可及。炎夏,这里成了勾人逗留的清凉地。只是东北既然种得少,这丝瓜棚大概也轻易不得见。宋人杜北山写过《咏丝瓜》:“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容亦自清。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情景似乎与丝瓜在东北农民家里的生长情况相近。

去杭州小妹家,小妹夫也用丝瓜做菜,或炒或拌,各有滋味,还有一碗清汤,碗中丝丝碧色,口味清鲜,居然是用丝瓜皮作主料。小妹夫衢州人,算是吃丝瓜长大的,就如同东北人是吃豆角长大的一样。《三国演义》孙权刘备两大英雄曾借“北人善马,南人善船”的习俗斗智斗勇,撇开英雄的雄心,单说习俗本身,确实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好注脚。回到丝瓜上,就我家情形而论,一方水土,一方蔬菜,还成就一方人的厨艺。

也是在小妹家的厨房里,我还见一大块淡黄色丝络状的圆柱体搁在水槽边。小妹说,那是丝瓜瓤子,她农村的婆婆在家里晒干拿给她的,当洗碗布用,不沾油,又有点韧度,蹭锅有劲儿又不伤锅,她已经用这种纯天然的老物儿替代掉了家里的各样洗碗布。后来偶然读到南宋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提到了丝瓜瓤子的清洗功能,“丝瓜涤砚磨洗,余渍皆尽,而不损砚。”物尽其用,惜物爱物,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好传统。好传统不该舍弃,而应发扬光大。千里迢迢,我从小妹家特意背回了一条丝瓜瓤子。
2018-1-11


楼主 雨水芒种  发布于 2018-02-11 20:55:07 +0800 CST  

楼主:雨水芒种

字数:31710

发表时间:2015-05-27 06: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19 20:03:15 +0800 CST

评论数:5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