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尼日利亚教中文——独自在西非的见闻及感受

之前不清楚版规,经管理员和其他人提醒,把文章和照片在此帖中统一发布,后面会持续更新,欢迎关注哦!

此次在尼日利亚教中文的基本情况如下:
时间:2015年8月-12月
地点:尼日利亚 哈科特港
工作:在一所国际学校里教初一、初二学生中文,参与文化活动展示中国文化
条件:学校提供住宿和基本生活费,机票、签证的钱来源于此前在上海工作的收入
途径:学生组织AIESEC的国际实习项目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06 23:01:33 +0800 CST  
刚到非洲,一切都有点……额……不一样

来非洲前,2天在荷兰、13天在波兰、2天在德国。从德国到尼日利亚的过程是4小时柏林-卡萨布兰卡,停留3小时后,5小时卡萨布兰卡-拉各斯,在拉各斯等6小时,再坐1小时飞机到此行终点站:哈科特港。



这样的辗转导致我下飞机在踏上尼日利亚的大地时,更多的不是兴奋而是疲惫。入境并没有预计的那么困难,之前担心的随身药物能不能过海关、是否需要出示回程机票订单等困难一概没有发生,只是检查了注射疫苗的证明书。出机场安检时却有了波折,被一位穿着军队制服查行李的人拦住示意打开行李,但我在准备打开行李时她只是问了我从哪里来,说不用查行李了却明目张胆要钱,这种情况并非没有碰到过,但毕竟是初来乍到,对这个大地上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担心工作人员会以种种理由刁难,只好给了4美元后勉强通过。





上飞机前已经与AIESEC哈科特港分会的人联系好了,他们说找了一名司机接我。出机场后就傻眼了:天还没亮,在黑暗中看到一排黑人等在出口处,这可让我怎么辨认啊!没有找到举着牌子等我的人,找个人少的地方试图上网,居然有免费的WIFI。取得联系后负责人说不知什么原因司机没有来,但他们马上安排了另一位拉各斯分会的成员来接我。



在这期间不断有黑人凑过来问要不要换钱、要不要打电话,被我挨个拒绝。旁边两个黑人吵架差点打起来了,我赶紧推着行李躲开。到出口对面的一排椅子坐下,天色渐渐发白,加上与来接我的人取得了联系,才渐渐放下心来。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10 16:39:00 +0800 CST  
环顾周围,感受着湿热的空气、破旧的建筑,几乎不敢相信我已经踏上了非洲大地。好几个月时间的准备、种种预期,到这一刻成了现实。此时说不上多么兴奋,而是一种很奇怪的不真实,夹杂着复杂的心情:一丝丝激动,几分怅然若失,些许期待,和对未知的茫然。



看到穿着AIESEC制服的Hassan朝我打招呼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此时AIESEC组织让我感受到的一种归属: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找到了组织,就意味着有人安排生活、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帮忙了。



他说之所以在拉各斯转机都要有人接,是因为这个机场的国际到达和国内出发航站楼间没有通道,要打的过去。之前我还觉得连转机都有人接站太麻烦了,后来才发现与过去的经验完全不同:若没有人接送,这段坐出租车要30多块钱人民币的路程对一个第一次来的外国人来说充满危险,几乎不可能完成。



Hassan帮我和出租车外的本地人用美元换尼日利亚货币奈拉,没有达成一致后离去,手拿一捆奈拉的人却不甘心,于是车边开二人边在车窗内外还价,把我看得傻眼。到了国内航站楼,行李贴上托运标签后不是通过传送带,而是直接被人拖走到旁边的一个小屋检查。在小屋里被要求打开,检查行李的女士看到带的有礼物,毫不犹豫地要去了一个熊猫公仔。旁边的人不乐意了,可是行李已经过安检了啊,只好给了500奈拉(相当于人民币16元)小费才把他打发走。登机口没有指示牌、显示器,得仔细听广播。在这样的条件下指望航班准点自然是不可能的了,可是用尼日利亚英语播报的广播又听不懂,只好一遍遍过去询问。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10 16:43:00 +0800 CST  
我以为在拉各斯机场的经历够奇葩了,直到开始乘坐这段尼日利亚国内的航班从拉各斯到哈科特港。看到图片中飞机下面的行李了吗,登机前你要去确认哪个是你的,工作人员划上记号后才搬上飞机。我很想知道忘了确认的行李是直接扔掉,还是被打开看有没有好东西?上扶梯前还要安检一遍,这安检力度比从欧洲到非洲的国际航班还严格。下飞机走廊桥还是接驳车?弱爆了!非洲兄弟成群结队就走向出口,旁边就是降落的直升飞机,螺旋桨的风呼呼地吹。看到前面的白色帐篷了吗,这是到达区域,若是国际到达请按黄色指示牌右转!到达的地方呢,就是哈科特港“国际”机场啦!取行李要找转盘?这里直接在出口等小车开过来,指着自己的行李向工作人员示意哪个是自己的,节省能源又不会出错:毕竟,行李上下飞机都是在自己眼皮底下呢!当然仍然不能忘记拒绝工作人员在搬下行李后主动提出帮忙送行李的好意,除非你有给不完的小费。



出了机场就有AIESEC哈科特港分会的4名成员迎接,开车从机场到University of Port Harcourt,路上是典型的非洲画面:破旧的车辆和建筑,黄土飞扬的拥挤马路,头顶各种货物到车窗边叫卖的小贩……到达宿舍后迎接我的阵容让我有些受宠若惊:分会的副 们悉数在门口,加上成员们大概有十个人,各自自我介绍了后他们的名字我一个都没记住。



接下来就是安排生活的种种方面:买电话卡、宿舍钥匙、楼下厨房……我需要适应这里奇怪的食物,适应潮湿的气候和经常断电的困难,适应没有灯的卫生间和坏了的淋浴头,刚来到这里的主题词就是“适应”。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10 16:48:00 +0800 CST  
接下来是几天来对这个陌生环境的一些发现。到了尼日利亚才发现Made in China的含义:刚出机场就看到正在建设的建筑下“中国土木”的标识;吃饭时桌上的牙签盒上用拼音标注了品牌;宿舍空调是美的牌,超市里很多商品上有汉字(当然,价格比国内贵不少);别人看我一直出汗递给我一块手巾,赫然贴着“山东,中国”的标签……



与大多数人印象中相反,靠近赤道的尼日利亚并不是非常炎热。他们没有四季而是只有两个季节:雨季和旱季。5月到11月是雨季,气温在20-30度之间。旱季时气温在25-35度之间,也就是说我所在的城市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还没有上海现在热呢!当然哈科特港是南部海港城市周围有很多森林可能也是气候的成因,北部更靠近撒哈拉沙漠,最高气温可达45度。只是这里的热和国内不一样,是极其潮湿的闷热。由于处于雨季几乎每天都下雨,虽然温度不高却容易出汗,身上黏糊糊的,和中国南方类似。



来之前自信满满地和朋友说尼日利亚官方语言是英语,因此交流上不会有障碍。到了之后发现我太过乐观了,他们并非发音不好,而是自成体系,说的是结合了英语和本地语言的尼日利亚英语,语速很快且有独特的词汇短语,跟我说话时我只能听懂一半,而他们互相之间交谈时我就不得不连猜带蒙了。当然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相信在这边呆几个月后,我就能说一口流利的非洲英语了!



住宿条件比预期的好,头两个星期住在AIESEC分会所在的哈科特港大学,他们为我安排了留学生楼的宿舍,室友是一位贝宁黑人,来这里教法语。两个星期后就要搬去工作地的小学里住,据说那里有WIFI这种东西呢!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10 16:50:00 +0800 CST  
房间里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冰箱俱全,只剩下一个问题:没有电。白天没电是常有的事,偶尔晚上也会没电。我到的当天晚上直到下午6点才有电,第二天白天倒是基本正常,可是晚上电压只有一半,电扇、空调、电灯都无法使用,只能在黑暗中写日记。



他们自然也习惯了例行停电的生活,每个人都带着充电宝。家家户户的冰箱里几乎都是空的,只储存放到第二天的食物。甚至在另外一个分会成员租的房子里发现了柴油机,她家经常用来作为AIESEC的工作地点,始终需要用电,因此大家凑钱买柴油,用柴油机保证电量供应。当然工作起来的巨大噪音在所难免,但他们很享受在潮湿、闷热、几乎听不清别人说话的环境下交谈、工作。他们听我说在上海5年从没经历过停电,倒是和我听说他们这里每天停电一样感到惊讶。因此如果你带电脑到非洲来,一定要带一台电池比较耐用的。手机没电了还能用充电宝,电脑没电的话只能用柴油机发电啦!
上街以后发现,在欧洲半个月都没有听到的汽笛声,在到尼日利亚的当天晚上出去吃个饭的功夫就全给还回来了。街上的车大多比较破旧,还能见到冒着浓浓黑烟的卡车,驶过去好几分钟都还能闻到柴油味。
一个黄种人走在黑人堆里,自然招来别人好奇的目光。不同于之前遇到的人看到外国人后偷偷瞟一眼就把目光转移,他们是毫无顾忌地直勾勾看着我。在餐馆吃一顿饭的期间抬起头好几次,旁边的一位哥们目光都在我身上。
这两天被灌输了太多新鲜的事,最震惊的莫过于这个国家居然允许一夫多妻!在南部大多数人是基督徒,他们的宗教信仰不允许他们有多个妻子,但是北部的穆斯林最多可以有四个妻子,若是没有宗教信仰理论上可以有无数个(用我们的话说,as many as you want)。当然,无论在中国还是尼日利亚都是一样,能养得起小三小四和拥有多个妻子的前提是要有钱!
刚来这里前几天的感觉就是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往我的脑袋里塞进去新鲜事物,到了晚上反而不知道这一天究竟经历了什么。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一切,有一千个问题在脑中翻滚,但我知道这些问题都将随着生活的继续自然得到解答,不如顺其自然地体验和享受种种陌生。

每天晚上都是在经历了漫长的一天后躺在床上,在身上涂了清凉油,想着这一天发生的事,感受着闷热潮湿的空气,不知不觉沉沉睡去。我在西非的雨季,就这样开始了。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10 16:52:00 +0800 CST  
你愿意分享日记里的内容吗?

中午我正在睡觉,听见敲门声,打开门后一群黑人进门,横七竖八地就躺在床上,打招呼、聊天、玩手机,各自做自己的事,丝毫不觉得这是对我的打扰。
把带的糖各拿了一个给他们品尝后放进抽屉,下次他们来了见抽屉没关紧,就自觉地拿出来吃,问都不问一声。



经常接到电话,问一句How are you,how is your day,how is your sleep?我觉得寒暄结束了他们差不多要说正事了的时候,他们却说打电话就是问一声怎么样,然后就say goodbye了。
见面打招呼时或击掌拥抱,或握手后还要拉拉手指,打一个响指。拍照时或搂着或搭着肩,紧紧聚在一起。



向新同事展示了一张照片后,他就把手机拿过去翻之前的照片,我不太乐意但又不好意思直说。趁他不注意把手机拿过来后,他又找我要去了:我想看你之前的照片!
看我在写日记,别人会问我在写什么。告诉了他们我在记录今天发生的事和我的感受后,他们直接问:愿意分享一下这些内容吗?



一个刚认识的朋友下午见到我:“大半天没见了,想我吗?”,我当然回答说“想啊”,他回道:那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我:……
前几天我生日,第二天见到的人叫住我:你怎么没告诉我昨天是你生日?他们觉得既然过生日就要告诉遇到的熟人,至少可以给个祝福嘛!



这些经历,让我感受到这里的人距离更小,隔阂更少。我们总是怕打扰别人,明明自己想离开却说“您先忙”,相处时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一句话一个动作得罪了别人。强调了“隐私”“尊重”,却也有了隔阂。我们的生活条件远胜过这里,但似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加疏远。

当别人问我日记内容时,刚开始我心里不太情愿,但在跟他说了我写的内容之后他针对我想的问题说了自己的想法,我们聊得很愉快。
似乎这也没什么不好。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10 17:05:00 +0800 CST  
孤独遐想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
——《百年孤独》

当适应了这里的新鲜后,两周的培训让我过上了每天重复的生活。起床后吃早餐洗衣服,步行半分钟来到教学楼参加培训,中午半小时的茶点时间,下午继续培训和讨论。三点钟结束培训,回宿舍后就开始考虑接下来的时间怎么度过。

出于安全考虑,我被安排在面积不大的校园里住,邻居是两位在学校工作的工人。校园周围有围墙,入口处有保安看守。五点钟之后保安下班,我就不被允许出校园了,若需要什么就把钱给我的邻居让他们帮忙买。白天需要买菜和必需品的话学校的司机开车全程陪同,生活环境非常安全。

这样的环境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不自由和孤独。吃完晚饭后散步,三分钟就能把校园绕一圈。坐在椅子上看书直到天黑,回到宿舍漆黑一片,原来又停电了。打开电脑用SIM卡插入网卡连接网络,极慢的网速什么都做不了。又是一个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晚上。
每个人都告诉我这里有很多中国人,但由于无论去哪里都是被安排好,有人带领和陪同,没多少机会出去探索,到现在为止一个中国人都没遇到。

来非洲前剪切了电脑里的电影,iPod里全部是古典音乐,只带了一本《四书》,理想的状态是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但看书时发现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转而怀念起在上海的生活。至少,那里有一帮熟悉的朋友、自由的活动范围、方便的交通……家人和女朋友这个时候已经进入梦乡,即便给他们发消息也要到第二天早上才能回复,而那个时候我又刚刚上床。7个小时的时差还真是让我们错过了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呢!

算一下出国已经一个多月了,这一个月中发生的事情,让我觉得似乎过了半年。与工作单位协商之后决定12月底就回去,接下来还有4个月,会一直如此单调重复吗?

平时生活中刷刷网页、看看视频、聊聊八卦、逛逛街,并不觉得多么重要。但在这一切都消失后,才发现日常娱乐生活也是必不可少。工作之余的活动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但把这些娱乐活动全都去掉后,生活仿佛一下子缺失了一块,没有其他的东西能填补这片空白。人总是在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才知道其可贵之处。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东西可以失去,失去后还能不能找回来呢?

这种孤独,我想蹲过监狱的人应该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吧。至少我还有可能去调节这种生活,主动往单调的生活里添加一些内容,学期开始后也就会忙碌起来。而那些囚犯,日复一日望着周围的高墙,看不到走出墙外的希望,该是多么让人崩溃的绝望!

但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想:或许多年以后,面对电脑里的照片,我也会怀念在尼日利亚独自度过的一个个孤独的下午吧!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11 14:19:00 +0800 CST  
时间就是金钱,但在这里更便宜



开始在语言学校上中文课后,每天早上学校的一位老师到我的宿舍接我。上课前约好8:00在前台见面,第一天早上他8:20到,第二天8:40,第三天我吸取了教训,8:30才慢慢吞吞从宿舍去前台,然后等他到9:30。
当然他为迟到道歉,但就在前一天我上完课想回去时问他什么时候有时间。他说等他上完英语课就马上送我回去。问他几点钟下课他说一点,一看表才十一点半,他打算让我等他一个半小时。
还是这位老师,负责语言学校日常事务。我第一天就提出请他们准备墨水,以便我能教学生使用毛笔,他说临时寻找有些困难,答应第二天准备好。第二天说没有找到可以出去买墨水的人,第三天肯定没问题。最终的结果是,我用清水代替墨水,在报纸上向中文学生们展示如何写毛笔字。
事实上,这位英文老师一身正装,文质彬彬很有礼貌,每次见面都嘘寒问暖,人很友好。但他的不守时的习惯,似乎脱离于他给人的印象之外,而是扎根于尼日利亚的传统之中。

不光是学校老师,前几天AIESEC分会组织实习生出去看电影,说明天下午一起出去,我问下午几点没有人回答。事后与朋友聊到,她说大家惊讶于我问具体几点钟。在他们的习惯中,说一个大体的时间就行了,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并不倾向于具体到哪个钟头。
这种情况并非陌生,在国内也时有发生。(打电话给约好时间打球的朋友:“哥们,我在球场了,你到哪了啊?”“我在路上了,你在哪个场,没看到你啊?马上到。”那位刚起床的朋友边刷牙边说。)只是当不守时成为习惯后,带来的不仅仅是不方便、时间被浪费,还有感到不被尊重。交通、突发事件、天气……迟到永远有理由,但不会减轻等待者不被尊重的感觉。
守时在西方国家被更加严格地执行。很多公交车站上贴有时间表,公交车到达的时间可以用来核对手表。航班延误一定是有原因,因此有欧洲朋友说简直不敢相信中国航班的例行延误。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第一大国,但所在城市就业机会并不多,很多人处于失业状态。街上不少人的职业仅是在桌上摆几瓶汽油或是一篮水果叫卖,公路上年轻人拎着几包面包、零食,穿梭在车流中,看到某个车窗摇下后就围过去。市中心有电影院、酒吧、购物中心但屈指可数,人们的娱乐生活非常匮乏。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们的生活节奏非常缓慢,晚上和周末基本上宅在宿舍里,平时上完课就四处游荡,一帮人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对他们来说,时间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和有了教训后,我选择了更加强硬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一位同事说为什么我总是来去匆匆,我回答I value my time.我宁愿回去后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也不愿在没有安排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被浪费时间;在要求别人送我回去时,也是提出要求而不是商量,因为一旦达成了“稍等一会”“马上就好”的协议后,意味着至少又要等至少半个小时了;那位负责接送我的老师说他们马上开始排下个月的课程表,我马上敏感地要求他们在安排课程时间前先征求我的意见,他立马答应下来。当然,到时候会不会这样做也就不在我的掌控范围中了。

当我在前台等待时接到学生的电话说他们已经到教室了,我说我在等老师接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来自美国的学校管理层Ms. Luchhle听到后很不高兴,朝着负责安排的前台大吼:你们尼日利亚人完全没有守时的习惯!打电话催时不要听他说在路上、马上到,而是应该问:你究竟在哪里!把前台的两个人说得脸都黑了。
过了一会她和我说:时间就是金钱,在任何国家都应该是一样。我说这话的确没错,但似乎时间在这里更加便宜。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12 02:35:00 +0800 CST  
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从卡拉巴回哈科特港时已是夜晚,九个人挤在三排座的出租车里,在颠簸的公路上疲惫着。突然司机减速停车,我坐在前排,朝前看发现三辆大卡车停在布满水坑的马路上,中间一辆车一侧的轮子陷进了水坑车身倾斜着,车灯亮着但驾驶舱内没人,似乎是因为抛锚导致两边的车都开不走,形成了交通堵塞。
看到车窗外有人,我们的司机摇下玻璃问情况,这位本地人说什么我并没听清楚,根据其手势大意应该是前面交通堵住了,旁边有一条小路可以绕过去,不过要给钱才答应为我们指路。尼日利亚交通情况很差,城市的很多路名都是刚启用不久,更谈不上在网上搜索了,因此这趟出行我们已经对司机找不到路后花钱请本地人带路见怪不怪。我们的司机很不情愿,但看前面实在过不去,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出了钱,本地人指出如何绕路。司机开车在两侧长满茂密植物的泥泞小路上行驶,此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千万不要陷进泥坑,否则一群人在夜里离目的地还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山村下车、脱鞋、推车的画面太美不敢看。



左转右转之后终于接近大路了,却被从路边跳出来的一个汉子拦住,说这是他们社区的小路,从此过都要收钱。司机当然不情愿,又是一番争吵。但毕竟是地头蛇,最终司机还是妥协了,汉子搬起拦在路上的树桩,让我们通过,终于来到了平坦的大路。
刚开始我还觉得这只是本地人利用交通意外发财,后来想想不对劲:哪能刚好在意外发生的地点旁边就有一个岔路,而另一头的人又知道这边有车走小路呢?问司机这是不是几个本地人为了谋财而合伙制造的事故?他镇定地回答:这正是他们做的事。



再回过头想一想,就把故事理清了:先挑选一个有岔路的路口,把卡车开到路中间的水坑中造成事故的假象,安排人负责引导进退两难的司机走小路并收钱,到小路出口处另一个人再收费,若司机不给钱就无法跨过横在路中间的树桩。两次加起来的过路费不过人民币10块钱,不过用司机的话说,“明天他们能弄到很多钱。”



问司机这种情况是不是经常发生,司机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说这是社区的人合伙起来组织的行为,管理人员自然也能分得一杯羹。此前我们在路上一次次被拿着冲锋枪的检查人员拦下来,装模作样问几个问题,也无非是伸手要钱。给钱放行,否则就有麻烦了。
尼日利亚腐败问题每个本国人都清楚,此前我也在机场被收取行李过关的小费,但用这么大动干戈的办法收过路费还是让我大开眼界。不知道第二天会不会像司机说的那样这些人大赚一笔,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场闹剧才会结束。但毫无疑问,我绝不会想再回到这个地方弄清楚这些问题了。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12 16:28:00 +0800 CST  
这是一个被规则遗弃的世界

到了尼日利亚的海港城市哈科特港后,发现这里很多事物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与规则无缘。




当地人没有一日三餐的概念,而是随时饿了随时吃,这让刚过来的我有些不适应。明明到了吃饭的时间,问他们都说不饿,只好一个人去吃饭。他们有时一天吃一顿,有时吃四五顿,似乎把吃饭只看成是填饱肚子而不得不做的事,而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我问他们知不知道规律的饮食有益健康,他们回答说自然知道,但一直以来这就是他们的习惯,作为一个外来者我没有资格做出“你们为什么不……”的要求。



哈科特港整个城市没有专门的出租车,出门打的除了我们所谓的黑车就只剩下摩托车这个选择了。这些黑车随时可以在路边拦下,若是顺路或目的地不远就可以上车。若车里没坐“满”,司机就不断把手伸出窗外打手势,用手指示意还有几个空座位。比如我们一行三人坐进了出租车,司机就伸出三根手指。没错,还能坐三个人!最终前排中间夹了一个人,后排挤了四个人,加上司机共七个人。



路口没有红绿灯和斑马线,尼日利亚偏偏又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可以想象过马路是多么混乱。任何地方都可以被当作斑马线,在过马路前要仔细观察,看到车流的间隙马上迈开步子,翻过隔离带后再次等待,往往错过了一次间隙就要等半天,千万不能发愣。
车子在路上也没有什么行车道和超车道之分,随时随地停车、拐弯,当然鸣笛是司机的习惯。我从中国来也就罢了,若是一个欧洲人过来,街道上不绝于耳的汽笛就需要他适应一段时间吧!还有一次看到一群牛在主人的驱赶下大摇大摆地走上了公路,造成了小小的交通堵塞。



尼日利亚货币是奈拉,1元约等于32奈拉,这样10奈拉相当于3毛钱的小面额纸币就不太常用。问题是他们虽然有硬币但几乎被弃用,因此经常遇到没有零钱找零的情况,欠钱下次再还是常见的事。目前我欠一个小卖部的老板10奈拉、市中心超市的售货员欠我10奈拉、楼下厨房的老板欠我100奈拉后在我忘了的时候又还给了我。



市中心物价比郊区高很正常,但像米、蔬菜、超市里统一销售的物品价格全面偏高就不正常了,似乎这里没有统一定价。



目前时处雨季,每天随时下雨,往往刚刚还是蓝天白云,一会就倾盆大雨。这使得我晾在外面的衣服经常遭殃,前两次下雨前都被食堂的工作人员帮忙收起来了没有淋湿,第三次周日食堂关门,让我在拿回湿衣服时决定只要觉得衣服干了或快干了就拿回室内。
在菜市场买菜时,并非所有菜都被摆在外面,而是在被问到有没有某种菜时老板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提了一袋出来。米有袋装的也有散装的,散装的不是论重量而是论桶卖,一桶1000奈拉(相当于人民币30块钱)。当然看到一个白皮肤的人进去,人人都认为肯定是有钱人,这一切导致我去菜市场都需要有人陪。




尼日利亚是我到的第13个国家,但在这里,似乎突然没有独自生存的能力了。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被规则遗弃的世界。或者说,他们遵循着一种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特有的“规则”。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13 22:13:00 +0800 CST  
一个非洲父亲的故事




图中正在做尼日利亚传统食物Garri的人是我的邻居Sunny,在学校打杂已经有好几年了,每天的工作就是扫扫地、在木匠身边当助手、为学校老师们跑腿买东西。有一天跟他闲聊时,他说他的女儿两个星期前刚出生。我很惊讶,因为那正是我和他相识的时候,而他始终没有回家。问他为什么没有在女儿出生时陪在妻子身边,他的回答让人心酸:我没钱。
这几个月他的工资只有不到七百块钱人民币,到了开学后更加忙碌,工资会涨到一千六百块钱左右。但每个月领到工资后,他就把钱存入银行供家人用,留下仅供伙食费的一点钱。他家在尼日利亚最北边,坐汽车回去要2天时间,来回车费就超过他一个月的工资了。
在尼日利亚就业并不容易,公路上有很多年轻人头顶着商品在车流中穿梭,看到哪辆车摇下窗户就赶紧凑过去,卖的东西是在超市都能买到的面包、水果、零食;楼下没什么生意的餐馆里有五六个工作人员。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月能够有稳定的收入已经不错了,无法指望像Sunny这样的人靠上进心和努力就能争取到更好的工作。
问Sunny想不想他的女儿,他说:“怎么可能不想。每天回到屋子里,眼睛一闭就想着女儿的样子。今天学校的前台问我发呆在想什么,我说她不会懂的。”由于不会使用手机网络,他连女儿的样子都还不知道呢!
Sunny已经30多岁了,结婚很迟的原因是一直没有遇到真爱。“如今我找到了我的true love,每天都打电话回去。”
他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吃饭前祈祷:感谢上帝赐予我丰盛的食物!他说几个星期前他妻子过来看望他了,那个时候正是预产期。他就祈祷不要在这里生孩子,不但不方便而且很贵。最终他女儿在妻子回到家一个星期后诞生,让他坚信祈祷起到了作用,现在仍然每天祈祷,希望能够早日见到妻子和女儿。
“谁不想在拥有第一个孩子时陪在妻子身边呢,可是我没有选择。”听到这句话时,我突然有了个想法。我问他如果现在他有路费,能不能请假回家。他说不确定老板给不给他请假。我说:“我给你一百美元,你如果请了假的话就回家一趟吧!”他很感激,说明天去请假试试看。
在柬埔寨看到很多卖明信片和直接伸手要钱的孩子后,我得知直接给钱是帮助穷人的大忌,会让别人产生依赖,看到不劳而获的可行性。但面对这位父亲,我不知道还有怎样的方式能够让他早日和妻儿团聚。
第二天下午看到他时,他说老板允许他请一个星期的假,而12月份学期结束时他本来有三周的假,现在请假的话那时他就不能离开了。他打了电话和家人商量了一下,觉得一个星期时间太短了,来回路上就用掉4天,只有3天在家里,下次回去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了。若现在忍一忍,到了12月份就可以在家呆两个多星期。最终Sunny在谢过了我之后没有要我的钱,决定等到12月份再回去。
现在每天仍然能看到他早早起床打扫校园,一起吃饭时听到他饭前祈祷,每次见面都打招呼握手。但我不知道他在听到老板说只能选择请一次假时有多么失望,无法想象他如何熬过见到他的true love和刚诞生的女儿之前的这四个月时间。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15 02:40:00 +0800 CST  
在非洲,读《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这个词让我思考良久。曾在读书时一度迷惑:那么多好书值得读,每读一本都有不同的收获。《美学》才读了序论部分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同一系列的《西方哲学史》《人类的知识》《国富论》还没开始却是必读;世界名著零零散散地没读几本;诸子百家完全不了解,章回小说同样可以列出长长的书单……读书中不断发现好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得完呢?这些书如果不读,知识体系必将不完整,又会有遗憾。
和一位朋友聊天时,他说既然来了非洲怎么也得去草原看看野生动物啊!我一想很有道理:非洲可不是经常能来的地方,不去见识一下惊心动魄的动物大迁徙岂不是很遗憾?可是再想想,非洲吸引人的不仅仅是草原,若在撒哈拉沙漠里毫无污染的环境下拍星星,估计每个晚上都兴奋得夜不能寐吧!还有金字塔呢,小时候读《世界未解之谜》时对金字塔就很着迷,若能走进去一探究竟岂不是圆了童年的梦?还有东非大裂谷、马达加斯加……若每个“不去就会很遗憾”的地方都去的话,即使把护照上的空白页贴满恐怕也去不完。
个人的经历亦是如此。读研时结束了在外企的实习去波兰做志愿者,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所学专业到国企工作,辞职后来到非洲教中文……每一次放弃都是一段新的开始,可是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的目标究竟在哪里、何处才是“止”呢?在年岁渐长、家人期盼日盛后,如何才能“定”“静”“安”“虑”和“得”?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无论是读书、旅行还是人生规划,似乎都不能无休止地追求俱备,而是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适可而止”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故君子必诚其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意诚而后心正”,究竟怎样才算“意诚”呢?长久以来,我坚持记录所见所闻并分享,但很长时间后反思发现似乎并不符合“意诚”这个原则。我有想表达的一套观点,然后把看到的事实中符合这套观点的方面套上去并表达出来,组建成一套体系,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与我的观点相左的方面。这也是为什么别人在读了我的文章后,感叹为什么我遇到的人都乐于助人、遇到的事都能留下美好回忆。事实上我在旅途中同样遇到差点被骗被偷、寂寞孤单等不愉快的经历,但往往只是一笔带过,因为我想分享的是能够给别人带来鼓舞的正面信息。
然而,这样就违背了“真善美”中的“真”以及“意诚”。无论怎样的经验、思想都应该建立在“真”的基础上,否则再善再美也是空中楼阁。(从这个角度出发,上一篇文章《孤独遐想》实际上是转变风格的一次尝试,试图不加掩饰和加工,直面内心的真实想法。)
事物不止单一的方面,而我在旅途中看到的、以我的知识储备所想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若以这些方面推而广之并贴标签,只会犯我所批判的“过分推广”的错误。英文中overgeneralize是以偏概全的意思,平时人们想到非洲就觉得炎热、提到中东就是战火连天、欧洲必然富足,都是根据新闻和别人口中的局部信息,犯了overgeneralize的错误。
举个例子,我觉得哈科特港交通混乱但不能完全代表尼日利亚,尼日利亚的气候不算炎热也不能代表非洲。因此想要反驳“非洲很危险、高温缺水”很简单,举出反例即可,但试图证明“非洲并不危险”“这里的人很友好”却是做不到的。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若喜欢却知道其缺点,讨厌却能看到优点,也就能全面、客观地面对事物。这与我们所做的选择并不矛盾,若明知道不喜欢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坚持了,或明知道喜欢却不得不放弃都是选择之一。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意识到了究竟喜不喜欢,能不能明确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有没有做到“意诚”。

对自己意诚也是一种自尊的表现。一位俄罗斯的朋友曾对我说过,她在中国工作了几个月后,觉得很多中国人不尊重自己,也就无从谈起尊敬别人了。她解释说:明明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却不去做,碍于面子而身不由己、口是心非,这都是不自尊的表现,也就是对自己不“意诚”。
尼日利亚在语言文化方面受英国影响颇深,与西方文化更加接近。他们的表达方式更加直接,而不像中国人讲究用委婉的方式使别人明白字面意思之下的隐藏含义,这使得我在表明自己的需要时不得不直接说出来。
上个周末朋友带我去一个五旬节教会,结束时负责人让第一次出席的人站起来。我站起来后被带到一个会议室作详细了解并被邀请每个周末都来,但整个过程使我感到压力、并不舒服。第二次到类似的教会时又听到同样的邀请,这一次我没有站起来,并对前排让我站起来的人如实相告:我并不喜欢这个过程。
被很多人问到是否享受在尼日利亚的时间,当我觉得对方是认真询问时就实话实说:很遗憾,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抛去环境和条件不提,我接触到的人大部分都很友好,但在相处过程中并没有让我感到应有的尊重,而是带有一丝自大和傲慢,比如觉得外国人“应该”喜欢本地食物;听说我没有宗教信仰时很惊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包容心;总是不守时。在这些方面,我同样逐渐改变了表达方式,没有因为害怕让对方失望而口是心非。或许这种并不愉快的体验让我学会了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考虑别人的感受、作出让每个人都满意的回答固然重要,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先让自己满意。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或许传统文化规定了太多的“絜矩之道”,导致代代相传的传统使我们受到了束缚。“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把言行举止约束在框架之内,使中国人看上去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相比之下,非洲人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是一种自由,没有多少社会规则约束的自由,所表达即所想的自由。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尼日利亚电力供应存在很大问题,但这个国家并非能源不足:天然气和石油储量都居世界前列,常年往加纳输送电力。经常停电的原因是进口柴油机和卖柴油的公司与政府勾结,政府的贪污腐败使得电力部门以限制供电为这些公司提供利益,导致了民众成为受害者,不得不购买柴油机和柴油发电。
和朋友谈及国家面临的人口、电力、污染等问题时,他们无奈地说:愿上帝保佑尼日利亚!谁也不知道这个人口众多、能源丰富却管理混乱、充满隐患的国家将有怎样的未来,而政府的官员可能并不理解或没有执行《大学》中的这句话。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这与我所在学校的教学理论相符。这个学校主张学生所学的并非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教师带来的影响,因此在课本之外还有家庭理财、情绪控制、演讲与口才、就餐礼仪等课程安排。在学期开始前所有教师先接受了两周的培训,包括“学校规章制度”“职业化”“激情” “工作流程”等主题。管理者们认为若教师自身存在种种缺点,那么学生自然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身无法做到的,也不能要求学生执行。“孩子能记住所有事情”,“你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你内心所想的”是他们反复提醒教师们注意的。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读到这句话后,尝试着尽量提高专注力,吃饭、睡觉、散步时不看手机,外出时专注于周围环境。不断提醒自己吃饭时感受食物带来的味觉体验,运动时专注于身体状态的变化,对话时集中精力聆听和表达,感受一心一意带来的禅意,尽量避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15 23:46:00 +0800 CST  
能适应的和不能适应的


踏上尼日利亚的国土已经超过一个月了,这段时间的主题词就是:适应。


到来之前最担心的安全问题倒没有预期那么可怕。存在于新闻中的恐怖分子、种族冲突这样的因素只存在于北部穆斯林地区,南部城市地区相对安全。出行都有本地人陪同,每个周末就感觉自己像是包裹一样,被从一个人身边手递手传递到另一个人身边。居住在有围墙、铁丝网和保安的校园里,隔壁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两位农民工邻居,我没时间或不想动的话就给钱让他们帮我买菜买水。即便是一个人出去,在白天也没什么问题,这里黑人对中国人的态度除了友好就是好奇,目前还没遇到恶意。



刚开始基本上听不懂他们说的英语,现在渐渐也能跟得上了。除了口音与英美英语都不同之外,他们还有一种Pidgin English是结合了本地特色的英语方言,比如打招呼时用How far代替How are you,想吃饭时说I want chop,这样的口语只能在生活中慢慢熟悉。



对于几乎是每天晚上例行的停电也有了更多经验。手机电脑电量不足时马上充电,若等用完后再充电,往往会发现接下来的一整个晚上都没电。这也导致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每个房间里面都有插线板,上面有好几个正在充电的手机,一是由于他们用的手机大多数比较旧,电池电力无法持久;二是每个人都有不止一个手机,用于上网或打电话分别用不同的号码。



对于雨季里随时到来的雨也是一样,衣服快干了先收回来再说,若想贪婪地多享受一会难得的日光,一会的功夫就可能被重新淋湿。每天下雨难得见到太阳,使房间里面一股霉味,行李箱和有些衣服甚至长霉了,不得不忍受每天回到房间里时闻到的难闻的气味。



这边的主食是一种类似于玉米面的木薯粉配上牛肉、鱼、菜叶煮的汤,用手搓一团木薯粉蘸着汤吃;本地人同样也吃炒饭或扮上酱的白米饭,或把相同的酱料洒在煮过的豆子上,再加上本地一种叫planting的类似于香蕉的水果。当地的食物尝了不少,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比较“硬”,吃过明显感觉到胃里沉甸甸的,吃一顿能管很长时间。因此偶尔吃他们的食物,大部分时候还是晚上自己回来做饭吃,对我来说辣椒、酱没那么重要,但米饭和蔬菜必不可少。



饮食方面最大的困难不是吃什么,而是什么时候吃。他们可以早上不吃早餐不喝水一直工作到中午,或者早上吃一顿后到晚上再吃。每个人都是饿了的时候吃饭,毫无规律可言,甚至一家人也不在同一时间吃饭,因为各自饥饿的时间不一样嘛。这让刚开始来的我很难适应,跟他们一起活动往往又饿又渴。问他们后他们说同样饥饿,但偏偏能忍很长时间而不影响工作。在知道了他们的习惯后我学乖了,早上早点起床先吃得非常饱,撑着总比饿着好。



我所在城市是尼国的第二大港口,也是所在州的首府,但整个城市没有红绿灯、斑马线、公交车、正规的出租车,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黑车,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可想而知。过马路时即便左顾右盼还是无法把握在车流中找到空隙的时机,一般都是本地人拉着我的手走走停停。在大街上被男人拉着手感觉是有点怪,但为了安全地过马路还是忍一忍吧!



水果蔬菜往往不是按重量卖而是按件,卖肉的摊铺更加离谱,哪块肉多少钱完全由老板自己喊价格,连个秤都没有。菜市场的人看到我这个肤色不同的人立马卖力吆喝,当然不会忘记抬高价格,不放过任何一个宰客的机会。这种没有规则的习惯导致我一个人出去购物时并不容易,在这里独立生活也比去过的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艰难。



刚来时蚊子没有引起我的足够重视,直到一个晚上被叮了八九个包。装上蚊帐的第一天晚上,半夜醒来用手机照明发现蚊帐顶上趴着十几只蚊子,实在是触目惊心。有了蚊帐总算能睡得安稳了,但在房间里仍然饱受折磨,不得不隔两天就喷一次驱蚊剂。这边的蚊子格外生猛,带来的风油精和清凉油根本不管用。它们能在开门的间隙冲进房间,见缝插针地钻进蚊帐。即便做好了所有防范措施,仍然避免不了被咬,只好期待旱季早点到来。



对于本地人的时间观念实在是无奈,不知道在“马上就来”“在路上了”“等我一会”的承诺中被浪费了多少时间。他们的时间观念不强,比如明明下午一点钟了还说Good morning,下午四点钟就有人说Good evening了。
自以为在有着丰富的旅行经验后,来到这片陌生的大陆也没什么问题,没想到仍然存在着一些至今仍未能适应的地方。
很多黑人身上的体味很重,偏偏又试图用香水掩盖,那种混合了香水和汗水的味道让我难以接受。出国前打包行李时犹豫之后还是没有带花露水,现在想来非常必要。整天混在黑人群中,回到宿舍后似乎都能隐隐闻到那种味道。仔细寻找发现背包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沾上的味道,洗完晾干之后仍然去不掉。再闻一闻身上,口袋里的钱也是浸过不知道多少人的汗水,这令人作呕的味道是挥之不去了。
学校的司机有非常浓厚的体味,每次在他走过的地方都有着久久散不去的痕迹。非常不愿意因为一个人本身的特点就对其有厌恶情绪,但每次握手后都要掩饰被浓浓的汗水和香水味熏着的难受,还要趁其不注意在他转身后赶紧走开,避开其经过的区域。尽量做到对其没有偏见,但也明白了仅因为有些人本身的特点,就永远也无法和他们成为朋友。
这里食物的卫生程度让人很难接受。很多路边小摊的摊主都是在收钱后用手直接接触熟食,经常见到牛肉上爬着苍蝇,菜市场垃圾遍地。在国内被女朋友说生活上不讲究,但是来到这里后发现我的很多习惯跟他们比起来简直是洁癖。



适应是根据环境改变习惯或心态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环境的矛盾得到缓解。可是在这里的生活使我发现,即便在缓解之后仍然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状态,而为了适应做出的改变却让我很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宁愿保持冲突、得罪别人,也不想让自己太憋屈。
自此,我知道了在到达一个国家后,除了“能适应”和“不能适应”之外,还有第三种状态,那就是:不愿适应。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16 22:51:00 +0800 CST  
能适应的和不能适应的


踏上尼日利亚的国土已经超过一个月了,这段时间的主题词就是:适应。


到来之前最担心的安全问题倒没有预期那么可怕。存在于新闻中的恐怖分子、种族冲突这样的因素只存在于北部穆斯林地区,南部城市地区相对安全。出行都有本地人陪同,每个周末就感觉自己像是包裹一样,被从一个人身边手递手传递到另一个人身边。居住在有围墙、铁丝网和保安的校园里,隔壁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两位农民工邻居,我没时间或不想动的话就给钱让他们帮我买菜买水。即便是一个人出去,在白天也没什么问题,这里黑人对中国人的态度除了友好就是好奇,目前还没遇到恶意。



刚开始基本上听不懂他们说的英语,现在渐渐也能跟得上了。除了口音与英美英语都不同之外,他们还有一种Pidgin English是结合了本地特色的英语方言,比如打招呼时用How far代替How are you,想吃饭时说I want chop,这样的口语只能在生活中慢慢熟悉。



对于几乎是每天晚上例行的停电也有了更多经验。手机电脑电量不足时马上充电,若等用完后再充电,往往会发现接下来的一整个晚上都没电。这也导致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每个房间里面都有插线板,上面有好几个正在充电的手机,一是由于他们用的手机大多数比较旧,电池电力无法持久;二是每个人都有不止一个手机,用于上网或打电话分别用不同的号码。



对于雨季里随时到来的雨也是一样,衣服快干了先收回来再说,若想贪婪地多享受一会难得的日光,一会的功夫就可能被重新淋湿。每天下雨难得见到太阳,使房间里面一股霉味,行李箱和有些衣服甚至长霉了,不得不忍受每天回到房间里时闻到的难闻的气味。



这边的主食是一种类似于玉米面的木薯粉配上牛肉、鱼、菜叶煮的汤,用手搓一团木薯粉蘸着汤吃;本地人同样也吃炒饭或扮上酱的白米饭,或把相同的酱料洒在煮过的豆子上,再加上本地一种叫planting的类似于香蕉的水果。当地的食物尝了不少,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比较“硬”,吃过明显感觉到胃里沉甸甸的,吃一顿能管很长时间。因此偶尔吃他们的食物,大部分时候还是晚上自己回来做饭吃,对我来说辣椒、酱没那么重要,但米饭和蔬菜必不可少。



饮食方面最大的困难不是吃什么,而是什么时候吃。他们可以早上不吃早餐不喝水一直工作到中午,或者早上吃一顿后到晚上再吃。每个人都是饿了的时候吃饭,毫无规律可言,甚至一家人也不在同一时间吃饭,因为各自饥饿的时间不一样嘛。这让刚开始来的我很难适应,跟他们一起活动往往又饿又渴。问他们后他们说同样饥饿,但偏偏能忍很长时间而不影响工作。在知道了他们的习惯后我学乖了,早上早点起床先吃得非常饱,撑着总比饿着好。



我所在城市是尼国的第二大港口,也是所在州的首府,但整个城市没有红绿灯、斑马线、公交车、正规的出租车,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黑车,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可想而知。过马路时即便左顾右盼还是无法把握在车流中找到空隙的时机,一般都是本地人拉着我的手走走停停。在大街上被男人拉着手感觉是有点怪,但为了安全地过马路还是忍一忍吧!



水果蔬菜往往不是按重量卖而是按件,卖肉的摊铺更加离谱,哪块肉多少钱完全由老板自己喊价格,连个秤都没有。菜市场的人看到我这个肤色不同的人立马卖力吆喝,当然不会忘记抬高价格,不放过任何一个宰客的机会。这种没有规则的习惯导致我一个人出去购物时并不容易,在这里独立生活也比去过的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艰难。



刚来时蚊子没有引起我的足够重视,直到一个晚上被叮了八九个包。装上蚊帐的第一天晚上,半夜醒来用手机照明发现蚊帐顶上趴着十几只蚊子,实在是触目惊心。有了蚊帐总算能睡得安稳了,但在房间里仍然饱受折磨,不得不隔两天就喷一次驱蚊剂。这边的蚊子格外生猛,带来的风油精和清凉油根本不管用。它们能在开门的间隙冲进房间,见缝插针地钻进蚊帐。即便做好了所有防范措施,仍然避免不了被咬,只好期待旱季早点到来。



对于本地人的时间观念实在是无奈,不知道在“马上就来”“在路上了”“等我一会”的承诺中被浪费了多少时间。他们的时间观念不强,比如明明下午一点钟了还说Good morning,下午四点钟就有人说Good evening了。
自以为在有着丰富的旅行经验后,来到这片陌生的大陆也没什么问题,没想到仍然存在着一些至今仍未能适应的地方。
很多黑人身上的体味很重,偏偏又试图用香水掩盖,那种混合了香水和汗水的味道让我难以接受。出国前打包行李时犹豫之后还是没有带花露水,现在想来非常必要。整天混在黑人群中,回到宿舍后似乎都能隐隐闻到那种味道。仔细寻找发现背包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沾上的味道,洗完晾干之后仍然去不掉。再闻一闻身上,口袋里的钱也是浸过不知道多少人的汗水,这令人作呕的味道是挥之不去了。
学校的司机有非常浓厚的体味,每次在他走过的地方都有着久久散不去的痕迹。非常不愿意因为一个人本身的特点就对其有厌恶情绪,但每次握手后都要掩饰被浓浓的汗水和香水味熏着的难受,还要趁其不注意在他转身后赶紧走开,避开其经过的区域。尽量做到对其没有偏见,但也明白了仅因为有些人本身的特点,就永远也无法和他们成为朋友。
这里食物的卫生程度让人很难接受。很多路边小摊的摊主都是在收钱后用手直接接触熟食,经常见到牛肉上爬着苍蝇,菜市场垃圾遍地。在国内被女朋友说生活上不讲究,但是来到这里后发现我的很多习惯跟他们比起来简直是洁癖。



适应是根据环境改变习惯或心态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环境的矛盾得到缓解。可是在这里的生活使我发现,即便在缓解之后仍然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状态,而为了适应做出的改变却让我很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宁愿保持冲突、得罪别人,也不想让自己太憋屈。
自此,我知道了在到达一个国家后,除了“能适应”和“不能适应”之外,还有第三种状态,那就是:不愿适应。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16 23:07:00 +0800 CST  
自己的狭隘,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你信基督教吗?
——不信。
——那你的宗教信仰一定是佛教喽?
——也不是。
——那是什么呀?
——我没有宗教信仰。
——不会吧?为什么?怎么会没有宗教信仰呢?
类似的对话发生过很多次。每次面对他们惊讶的表情,我感受到的是不受尊重。刚开始还会向他们解释没有宗教信仰不代表没有信仰、我们的道德体系和哲学体系能起到和宗教同样的作用,后来很想反问:请问你的宗教信仰是你的自由选择吗?假设你的家人不是基督徒,你觉得你还能如现在般虔诚吗?最后觉得多说无益,选择了不予理睬。
在欧洲时就听说非洲人很religious,就是宗教狂热,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播到非洲之前,非洲人就有古老的宗教信仰。这或许可以作为他们觉得没有宗教信仰就不可思议的解释,但他们似乎不太了解外面的世界。
类似的场景发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谈起刚吃过的本地食物时我说并不喜欢,一个朋友就说这么有代表性的食物你居然不喜欢?她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出行时总是被同行的人拉着自拍,之后还把我的相机拿去拍照。后面我实在是厌倦了,被人问为什么不自拍我说不喜欢,得到的回答又是一句:为什么呢?他们是从贝宁共和国来的实习生。
被问及对这里的生活适应的怎么样时我说还没有很好地适应,与我过去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对方说你应该用一颗开放的心来接受种种不同,这句话让我很不高兴,回答道:无论多么开放,我也无法由一个中国人变成尼日利亚人!他是学校的管理人员。
似乎他们总觉得条件不好、适应不了是我的问题,把我遇到的困难归因于文化冲击,觉得在一段时间之后适应了就好,而不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他们对别人的感受没有我们在乎。安排活动前没有询问我的意见就觉得我理所当然地应该接受,到我的房间后似乎也默认我能够接受他们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不经询问就在里面为所欲为。在这个国家,我似乎处处都能体会到的一种感觉,那就是不受尊重。
以上言语和行为并没有对错之分,是站在不同角度持有的不同观点。只是这种对不同的抵触,造成了对别人的不尊重。若这些人对外面的世界和文化有着更广泛的了解,去过非洲大陆以外的国家,经历过一年的四季,了解过没有宗教信仰却值得尊敬的伟人,看到有人居然每天规律饮食、居然有城市从来不断电,人们靠公共交通而不是出租车上下班,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每天都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或许他们会更加开放,更加懂得一个词语:宽容。

为什么社会发展情况较落后的地方的人们不够宽容呢?我在房龙的《宽容》一书里找到了答案。房龙的观点是,原始人不懂得因果法则,把任何异常的事情都归因于神秘的力量,因此需要一个能够让这种力量平息的律法并保持稳定,而维稳就“靠及时惩处拒不把公共条例看作是上天旨意具体体现的那些人,说得露骨一点,就是靠僵化的专横制度。”
“如果我由此说野蛮人是最不宽容的,本意也不是侮辱他们,因为我马上要加上一句,在他们借以栖身的环境里,专横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他们一意容忍,用来保护他们人身安全、头脑纯洁和部落生活的许多清规戒律遭人践踏,便会陷入灭顶之灾,这可是最大的罪过。”
“不用说,在那些国度的早期历史中,宽容的概念完全不为人知。”
这里并非把非洲人比作“原始人”或“野蛮人”,而是从社会发展的成熟度上可以借鉴房龙关于社会发展中宽容程度的观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这样,就是把自己的三观作为衡量标准来评价他人的行为和想法,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把个人的价值观强加于别人”。我也曾经觉得只有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与我的观点不一致的人应该改变他们的做法像我一样。后来越来越意识到这个世界充满多样性,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每个人做的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都是趋利避害,而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对于不同于己的东西可以不同意,但反对或质疑的话就显得狭隘了,若试图让别人认为自己认为的才是正确的,不管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只会给别人造成不受尊重的感觉:我就是这样想、这样做、这样的人,你凭什么要让我和你一样呢?想证明我是错的,先证明你是对的!

宽容(来源于拉丁语tolerare):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房龙《宽容》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20 22:53:00 +0800 CST  
自己的狭隘,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你信基督教吗?
——不信。
——那你的宗教信仰一定是佛教喽?
——也不是。
——那是什么呀?
——我没有宗教信仰。
——不会吧?为什么?怎么会没有宗教信仰呢?
类似的对话发生过很多次。每次面对他们惊讶的表情,我感受到的是不受尊重。刚开始还会向他们解释没有宗教信仰不代表没有信仰、我们的道德体系和哲学体系能起到和宗教同样的作用,后来很想反问:请问你的宗教信仰是你的自由选择吗?假设你的家人不是基督徒,你觉得你还能如现在般虔诚吗?最后觉得多说无益,选择了不予理睬。
在欧洲时就听说非洲人很religious,就是宗教狂热,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播到非洲之前,非洲人就有古老的宗教信仰。这或许可以作为他们觉得没有宗教信仰就不可思议的解释,但他们似乎不太了解外面的世界。
类似的场景发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谈起刚吃过的本地食物时我说并不喜欢,一个朋友就说这么有代表性的食物你居然不喜欢?她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出行时总是被同行的人拉着自拍,之后还把我的相机拿去拍照。后面我实在是厌倦了,被人问为什么不自拍我说不喜欢,得到的回答又是一句:为什么呢?他们是从贝宁共和国来的实习生。
被问及对这里的生活适应的怎么样时我说还没有很好地适应,与我过去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对方说你应该用一颗开放的心来接受种种不同,这句话让我很不高兴,回答道:无论多么开放,我也无法由一个中国人变成尼日利亚人!他是学校的管理人员。
似乎他们总觉得条件不好、适应不了是我的问题,把我遇到的困难归因于文化冲击,觉得在一段时间之后适应了就好,而不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他们对别人的感受没有我们在乎。安排活动前没有询问我的意见就觉得我理所当然地应该接受,到我的房间后似乎也默认我能够接受他们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不经询问就在里面为所欲为。在这个国家,我似乎处处都能体会到的一种感觉,那就是不受尊重。
以上言语和行为并没有对错之分,是站在不同角度持有的不同观点。只是这种对不同的抵触,造成了对别人的不尊重。若这些人对外面的世界和文化有着更广泛的了解,去过非洲大陆以外的国家,经历过一年的四季,了解过没有宗教信仰却值得尊敬的伟人,看到有人居然每天规律饮食、居然有城市从来不断电,人们靠公共交通而不是出租车上下班,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每天都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或许他们会更加开放,更加懂得一个词语:宽容。

为什么社会发展情况较落后的地方的人们不够宽容呢?我在房龙的《宽容》一书里找到了答案。房龙的观点是,原始人不懂得因果法则,把任何异常的事情都归因于神秘的力量,因此需要一个能够让这种力量平息的律法并保持稳定,而维稳就“靠及时惩处拒不把公共条例看作是上天旨意具体体现的那些人,说得露骨一点,就是靠僵化的专横制度。”
“如果我由此说野蛮人是最不宽容的,本意也不是侮辱他们,因为我马上要加上一句,在他们借以栖身的环境里,专横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他们一意容忍,用来保护他们人身安全、头脑纯洁和部落生活的许多清规戒律遭人践踏,便会陷入灭顶之灾,这可是最大的罪过。”
“不用说,在那些国度的早期历史中,宽容的概念完全不为人知。”
这里并非把非洲人比作“原始人”或“野蛮人”,而是从社会发展的成熟度上可以借鉴房龙关于社会发展中宽容程度的观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这样,就是把自己的三观作为衡量标准来评价他人的行为和想法,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把个人的价值观强加于别人”。我也曾经觉得只有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与我的观点不一致的人应该改变他们的做法像我一样。后来越来越意识到这个世界充满多样性,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每个人做的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都是趋利避害,而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对于不同于己的东西可以不同意,但反对或质疑的话就显得狭隘了,若试图让别人认为自己认为的才是正确的,不管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只会给别人造成不受尊重的感觉:我就是这样想、这样做、这样的人,你凭什么要让我和你一样呢?想证明我是错的,先证明你是对的!

宽容(来源于拉丁语tolerare):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房龙《宽容》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20 22:57:00 +0800 CST  
更接近自然状态的人们

非洲是一片原始的大陆,那里住着更接近自然状态的人们。
在厨房做饭时,我面对没有塑料把手的铁锅无从下手,后来用厚厚的纸垫着才端起来。邻居Sunny说你的皮太薄了,然后直接就用手端起了锅。看着他丝毫不觉得烫,我发现他们说皮厚还真不是一句玩笑话。
有时邻居做的牛肉非常硬,我不得不刀叉并用把牛肉切成小块慢慢咀嚼,但邻居直接放在嘴里嚼几下就烂了吞进肚中。
他们可以不吃早餐就工作一早上;即便说饿了,还是可以忍受几个小时不吃不喝;晚上随便在谁的床上都能凑合,四个人挤一张床也能够接受;忙起来晚上只睡两三个小时第二天照样精神百倍;唱歌跳舞永远不会嫌累。
初中课程表上,早上连续六节课,中间没有下课休息的时间;小学课程表上,一上午也只有一次20分钟的休息。成年人更是可以连续工作很长时间不休息不吃东西。
他们可以在30多度的天气里穿着长袖不流汗,习惯性不穿鞋脚也不会起皮,普通人的腹肌胸肌都能与常去健身房的中国人媲美。他们身强体壮,做起体力活来效率很高,似乎整天都不需要休息。这也是几百年前欧洲殖民者看中非洲黑人、把他们作为奴隶运输到美洲从事种植业的原因。
跟他们一比,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条条框框,时间、交通、服务设施都让我们充满依赖、具有更多的社会性,而他们没多少时间观念、随性、洒脱,生活状态更接近自然。
和一位朋友开玩笑对比起我和黑人的不同,说如果把一位中国人和一位黑人放在发展成熟的社会中,可能是中国人生活得更好,因为我们遵守秩序、善于利用时间和服务;若在野外环境下把生存作为第一需求,黑人的身体素质、生存技能、适应能力优势太大,早早就能把我们送走。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22 03:04:00 +0800 CST  
非洲女人的发型,都是骗人的





典型的满头小辫子、柔顺的长发、卷发……非洲女人多变的发现,原来都是骗人的。
刚到时还好奇他们怎么能做出如此多变和复杂的发型,后来朋友告诉我这些都是假发。她们本身的头发是卷曲松散的,且生长速度很慢,好不容易留长就形成了爆炸头,这种发型被认为是不正式的,却又无法形成其他发型。因此男生留的全是板寸或毛寸,女生则要么也是平头要么就戴假发,去发廊里把自己的头发接上发廊里卖的辫子或柔顺的长发。她们很爱变换发型,有些人一个星期改变一次发型,导致我再次见面的时候都不敢认了。




学校的小女孩也被家长打扮得各具造型,在假发上盘上各种装饰,甚至有金属饰物。
她们对于头发完全不同的我们充满好奇,觉得如此直、长、柔顺的头发太不可思议了,居然还能不断长长。至于他们头发短、长得慢的原因,本地人告诉我是气候原因,但我还没弄清楚其中的因果关系。






在为初中生上的第一堂中文课上,我让学生们在自我介绍后说说对中国的印象,很多人都说觉得中国人的头发很神奇。在征得我的同意后,他们纷纷伸手摸我的头发,然后发出惊奇的叫声。到现在已经不知道被多少人摸过头发了。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25 18:22:00 +0800 CST  
世界上面值最大的纸币:100万亿!



1、世界上最大面值的纸币,是津巴布韦于2009年发行和使用的100万亿。
Million? Billion? Trillion!英文词汇都不够用了!那么100万亿相当于多少人民币呢?不到2分钱!!!(我也不知道自己换算的对不对了,那么多零实在是让我凌乱)



2、津巴布韦元并非一直这么不值钱,在刚独立的时候与美元的汇率是1:1.47呢,也就是1元相当于人民币的10块钱以上。



3、货币贬值的原因是他们的总统穆加贝在2000年推行激进土地改革,强行没收白人农场主的土地分配给自己的“黑人兄弟”,然后农业、旅游业和采矿业一落千丈,经济逐渐濒于崩溃。



4、2006年8月,津央行以1比1,000的兑换率用新元取代旧币,是第二代津元。也就是说原来的商品价格全部要划掉3个零,不知道当时人民是怎么适应这种变化的。



5、2008年5月,津央行发行1亿面值和2.5亿面值的新津元。时隔两周,5亿面值的新津元出现(大约值2.5美元),再一周不到,25亿和50亿新津元纸币发行。同年7月,津央行发行100亿面值的纸币。
这一年6月,1美元就可以兑换1000亿新币。
怎么说呢,当时一定很刺激……



6、2008年8月,政府从货币上勾掉了10个零成为第三代津元,100亿津巴布韦元相当于1新津巴布韦元。
勾掉10个零,很有创意呢!



7、2009年1月,津央行发行100万亿面值新津元,成了世界上面值最大的纸币。冥币也没有这么大面值吧?



8、2009年2月2日,津巴布韦储备银行宣布将现有货币面额删除12个零,第四代的一元相等于第三代的1兆津元。新的面额纸钞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以及500元。



9、2009年4月,津政府宣布新津元退出法定货币体系,以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作为法定货币,以后的几年中,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又加入到津国法定货币体系。
最终本国货币没法支撑下去了,感觉像是病急乱投医地把外国货币引入市场,共9种货币同时流通的局面也是够混乱。

不断加大纸币面额的原因,是纸币本身的成本已经超过面值。比如1分钱硬币的制造成本如果是1.2分钱,那么制造得越多越亏。但是不造又不行啊,国家没钱花,就只好把1分钱改成1毛钱用,总算不亏本了。当然1毛钱就改成1块钱,以此类推。当然这样更加造成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实在撑不下去了。



10、这一情况带来的后果:超市货架上空空如也,百姓陷于饥荒,工业生产陷于停滞,公共交通,公共电力中断,津国经济陷入崩溃境地,然而神奇的是其股票市场却在一段时间内异常繁荣。
工业指数在2007年前四个月里涨幅达到595%,在之前的十二个月里涨幅达到12,000%。到了2008年十月,工业指数一天内涨幅最高达到了257%,有些公司的股价短时间内涨幅超过了3500%。
原因很简单,钱存银行不断贬值,就都投到股市里吧!



通货膨胀了这么多年,通胀率是多少呢?6.5 × 10108%!10108这个数字即便在天文学领域也很难想象。对于人民币的通货膨胀我们有所体会:把十年前的100元和现在100元的价值进行对比就知道了,再搜一下维基百科里人民币的通胀率,这一数字仅是4.9%。
以上数据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现在津巴布韦已经废除了这夸张的货币。但是相信这个国家仍然残留着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若去一探究竟也是很有意思呢!对了,津巴布韦的签证用本国第三代货币的汇率来衡量,价格大概是90,000,000,000,000,000津元!




楼主 义工韩浩  发布于 2015-10-29 22:41:00 +0800 CST  

楼主:义工韩浩

字数:28293

发表时间:2015-10-07 07:01:3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20 15:32:02 +0800 CST

评论数: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