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风采]中国女大学生北朝鲜留学实录(文章贴图更新中)


【致老师们】
吱呀一声,走进来一位衣裤笔挺、腰板硬朗的男老师。细看,年纪已进五旬,耳边有几丝白发。他姓王,教授我们讲读课。王老师总是笑盈盈的,性情温和,嘴边总挂着“没事儿”,他喜欢用中文说“没事儿”,且还特别强调一下儿化音,意思是让我们放轻松,犯错误没有任何关系。讲课的时候,想尽办法让我们理解课文大意,总是作冥思苦想状,用简单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解释那些在词典上也查不到的词汇。在他的课上,我们学会了复述,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前一天所学的内容。这招很管用,一方面督促了我们课后的学习,一方面对熟练掌握一门语言有很大的帮助。初次在全班复述的时候很紧张,脑子容易出现空白。王老师这时会冲你摆摆手,说句“没事儿”,侧耳倾听,目光看着窗外,却在每句结束的时候“嗯”一声表示肯定,像是不停地说“不错,不错,就这样继续说下去”。如此,就算是表述得不够好,也敢大声地在大家面前说出来;这样就算是成天学习歌颂领袖、神话战争英雄的课文,我们也乐于坐在教室里听王老师的讲课。只可惜,五月末,他突然被调走了。在我们面前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唱了一首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他唱得很陶醉、很动情。
王老师走后的第二天,来了一位带着大框眼睛、偏瘦,爱穿宽大浅色衬衫,同样不乏亲和力的男老师。他的不再要求我们复述,却爱问问题、猜谜语。他似乎坚信“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他一上课一定会问我们今天几号、天气怎样啊之类的问题,正当我们享受于闲聊之中时,他一句“听写”,气氛直转而下,没有任何兆头。上他的课也很有趣,别看他一副老学究的长相,骨子里却是一个一直保有童趣的人呢。他的儒雅和亲切同样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无论学生上前询问何种深度的问题,他总把其视为天下最重要的事情,专注地看着你、单手叉腰思考片刻、再带着笑容放慢语速地告诉你他的思考结果。遇到他真的不懂的问题,他会真诚地说明他真的不知道或者在这方面涉及不深,没有办法告之。万幸,两位讲读老师都是如此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在朝鲜,我们算是一共有九位老师。其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我们的会话老师了。他姓朴,被人评价为最具传统特色的朝鲜男人。他皮肤黝黑、鼻梁高挺,五短身材,打起羽毛球来欢蹦乱跳的。说他传统,指的是他的性格和思想。当他说到他们国家的人不能随便出国时,也不会流露出一丝遗憾,给人的感觉便是待在这里就够了的安逸。聊到计算机,他接触不多,却也一副侃侃而谈的样子,不管说得对不对,每句话却是掷地有声。他不但不回避政治问题,反而大谈“高丽民族联邦共和国”的构想。碰到南北语音问题,他坚持让我们改成朝鲜语音,一遍又一遍地纠正,说这才是正确的。他只爱朝鲜传统歌曲,爱到即使是学生在表演演唱英文歌曲,也照例大呼无趣。他听不懂一点中文或者其它外语,从未走出去过,却坚信自己眼里的便是全世界。背地里大家都说不愿上他的课,说课上是一种煎熬。我也想过是不是应该尝试着去了解他、理解他呢。可每当他在讲台上开始东西南北不负责任地闲扯时,我又不由地放弃了这个念头。可是在离开朝鲜之际,拿到他认真地为我们每个人写的大篇幅的评语和寄语时,每句话都流露出他认真的生活态度和老师对于学生的热爱,我又深深地觉得他是多么的可爱,竟让我有了再上几堂他的会话课的冲动。
这些老师里头最有学术威望的是我们的语法老师。他是位老教授,在金亨稷师范大学的礼堂一层有他胸佩勋章的大头照。我们使用的语法课本就是他亲自编写的,于是他上课似乎是在把课本再念一遍。老教授平日里不戴眼镜,只是在检查我们的作业时才会带上老花镜;说话的时候,又会再次把眼睛取下来,眯笑着双眼看着我们。他会认真地开玩笑,然后慢半拍地笑出来。别的老师只会称呼我们“某某同学”,他会“某某同志”地叫我们。可能是他已近古稀,说话时每个音节像是粘连在一起,让人不易分辨。他给我们的感觉就像是慈祥的老爷爷,不管我们是怎样的一群孩子,他都会笑眯眯地站在那儿,不厌其烦地重复他想教给我们的一切。
我们的朝鲜文化史老师在第一堂课的时候问我们,有没有在电视里见到过他?我们都支支吾吾不知怎么回答,因为真的是第一次见到他,又不想让他下不来台。哪知他颇有自信没等我们说话,接着介绍说你们可以在电视里经常见到他,当然他指的是朝鲜电视。原来他在朝鲜也算是个名人呢。他戴着一副茶色的大眼睛,大得几乎把眉毛都遮住了。他经常穿的是一件有垫肩的蓝色短袖,爱在身上喷些香水,很奇怪的一种香味,我们都有些受不了。他在课上让每个人读课本,大家都轮了个遍后就自己开始读,直到课文结尾。接着就是边讲边在黑板上板书,我们记笔记,方式像极了国内的高中历史政治课。他站在讲台上一副不能再正经的样子,下课后走下讲台却有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孩子气。他喜欢用笔在别人皮肤上画一绺线,笑得很灿烂地看你一眼,然后就走开了,像是爱捣乱的男孩子。与之截然相反的是民俗老师。她是一位梳着短发,喜欢把头发吹得很高,同样带着眼睛的女士。她笑得很含蓄,总是冲人微微一笑,看上去就是很忠厚善良的人。她在上朝鲜传统服装一节的时候会带上一些珍贵的图片资料,一幅幅地向我们展示,介绍起来头头是道。上完课了,但还不到下课时间,她叫我们自习,自己则一个人坐在角落里若有所思。

楼主 JadeQuan  发布于 2011-08-27 10:19:00 +0800 CST  
我们周五周六分别有体育课和音乐课,以此令我们劳逸结合。体育老师身材魁梧,打起拳时四肢与空气发生摩擦,发出呼呼声响。学期初我们在他的带领下学习了几招几式,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拿出来防身呢?课上,他令我们两脚扎在地面上后从你身边走过去,不经意间会突然从后面或者旁边推你一把,没有摔倒就证明扎得够结实,算是成功了。之后我们在体育课时间自发举行了羽毛球比赛,经过晋级、淘汰、轮空,最后决出冠军。前三名可以免费获得食品,比如可口可乐、巧克力派等,因为在朝鲜,这些奖品显得尤为珍贵。
朝鲜人天生似乎就有音乐舞蹈方面的才能。当我们的音乐老师在风琴前落座,旋律响起,她一张口就把我们全体给镇住了。如此近距离欣赏一个人用美声演绎音乐还是头一遭呢。每一节音乐课,她都会耐心地教我们唱一首朝鲜歌曲。其中有《朝鲜的金达莱》、《阿里郎》、《金正日将军之歌》、《爱国歌》(朝鲜国歌)、《我们的青春》、《充满爱》等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她帮我们排练了几首合唱歌曲,在朝方举办的文艺比赛活动中,为金亨稷师范大学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比赛的时候,她就站在我们能看到她的位置提示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各种动作。结束的时候还不忘竖起两个大拇指来表示她的喜悦和骄傲。她永远笑得很灿烂,她说“一边唱一边跳,能够永葆青春;大声地唱能让你越来越健康;音乐是健康的母亲”,她让我们记下这几句话,记在心里。
我们的朝鲜老师虽然在我们眼里穿的是同一色调的衣服、说着同一语调的语言、有着同一个信仰,但却是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特色。我们和老师们注定了只能相处到十月份,因为条件的局限恐怕以后也难以再联系上了。他们也会因为每年来往的留学生而渐渐忘记我们是谁、我们当年有怎样的表现,但他们一定会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一部分。当提到朝鲜、提到金亨稷师范大学,我们想起的会是他们一个个具体的人,他们给予我们的教诲,他们当年和我们在一起的那些时光。
祝福我们的老师,在朝鲜一生平安。

楼主 JadeQuan  发布于 2011-08-27 10:21:00 +0800 CST  

歌谱
楼主 JadeQuan  发布于 2011-08-27 10:27:00 +0800 CST  
@珏出蓝 2011-8-31 16:26:00
LZ没弃帖吧????????????
我有个问题,你们外国人宿舍都住着什么国家来的人呢?
是不是亚洲居多?有欧美人吗?日本人?
很久以前看到新闻,一个美国人打算长居朝鲜不回国了,我很惊奇
......
-----------------------------
我没有,最近比较忙,也想让看帖的人冷静一下儿。实在没有必要为了这个帖子发生互相辱骂的情况。
我们宿舍大部分是中国人,也有几个蒙古人。至于你看到的新闻,我没有听说过呢,不好发表评论了呵呵。谢谢您的支持。
楼主 JadeQuan  发布于 2011-08-31 17:06:00 +0800 CST  

【吃在平壤】
这个话题始终是我们课余生活中的最强有力的一个调剂品。过生日的时候,去吃饭吧;大小节日的时候,去吃饭吧;今天心情好,去吃饭吧;今天心情不好,去吃饭吧;没有零钱花了,去吃饭吧……什么样的原因,都可以成为出去搓一顿的借口。在朝鲜,虽然物资相对贫乏很多,但仍可以找到各种各样好吃的料理。我们乐此不疲地尝试着各种新鲜菜肴和各式餐馆。
第一次开始尝试朝鲜餐馆是因为听说凯旋门附近有一家店的鸡腿特别好吃。那时,还未完全适应食堂的饭菜,每天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听说有好吃的鸡腿,头脑一热,就开始在凯旋门一带拼命寻找那家店。第一次没有找到,直到一天下午偶然在一个拐弯处发现有一家店的门牌上悬挂了一个小小的招牌“凯旋食堂”。终于给找着了!我和两个同学扑进去,拿起菜单就找有关鸡肉的所有菜式。店里的装饰很简单,五张四人桌,其中有两张桌子用漆成红色的石头围起来,作为单独的包间。天花板上挂着各种塑料的花花草草,两扇大窗户上贴着朝鲜特有的宣传画。服务员姐姐送来了毛巾、茶水和铁筷子,环保,可难免让人不太放心。我们点了鸡腿肉、拉面、汤饭,价格换算成人民币后就是国内街边小餐馆的价格,很划算。菜不一会儿就上来了,我们吃得很愉快,好久都没有闻到这么香喷喷的肉味儿了。我们边吃边约定下次再来好好吃一顿。然而,朝鲜的餐馆里似乎永远没有办法找到和上次一模一样的情景。隔一段时间,餐馆的就会发生些变动。比如服务员姐姐换了一批,菜单换了,原来吃惯了的或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想再尝一遍却怎么也找不到了,餐具也会经常换。最常见的情况是今天和昨天的同一道菜却是两个味道或者两种样子,让人捉摸不透。我们第二次去“凯旋餐馆”的时候,上一次的点过的菜找不到了,每份菜的分量变得离奇的少,盛水的玻璃杯也被撤了,改成了类似于化验尿液时用的塑料杯。我们都大呼失望。不过正因为这样,以至于每次吃到美味都倍感珍惜,生怕再也找不到此情此景了。
与必须使用朝币结算的餐馆相比,外币餐馆从装修、菜谱、服务员到饭菜口味等等方面都略胜一筹。在朝鲜,外币餐馆算得上是档次较高的餐馆了。在那儿,可以选择用美元、欧元、日元还是人民币来支付。菜谱上虽然也有一部分的菜没法供应,但相对于朝币餐馆来说,已是有很多美食可供选择了,有的菜谱上还配上了图片和英文翻译。餐具也显得干净得多,供给客人擦手的毛巾散发出一股清香,这些都能够让人在就餐前维持一份愉悦心情。外币餐馆的工作人员以年轻貌美的女性为主,她们大部分能用一门或多门外语进行简单交流。想想看,当身处国外,来到一家餐馆听着服务员用自己的母语介绍菜谱的时候,激动谈不上,感动却颇有几分吧。
我们经常去北塞的那几家外币餐馆改善伙食。北塞有四家很不错的餐馆,四家挨得近,却各有各的特色。纯白色建筑的那家是“民族餐馆”,餐馆内的装修因它的定位全是木制结构,整体呈暖黄色。进门口有些水缸、竹筛子、玉米等装饰品,有点像国内土家菜馆的风味。朝鲜餐馆不会像中国餐馆在饭点儿的时候人满为患,平时顾客就很少,因而设置的桌椅也不多,不过倒是有几间颇有朝鲜民族风味的包间,拖鞋上台阶、推拉门、在几个草垫子上盘腿而坐,包间内还有控制餐馆功放音乐音量大小的开关,非常人性化,私密性也很强。往里走,还有三间普通的包厢,里头有长桌子,适合多人聚会。在我看来,“民族餐馆”烹饪的“蔬菜综合大饼(大饼里头是蔬菜,中间夹有鱿鱼、胡萝卜,外表酥脆)”应该是算得上平壤之最了。另外他们家有各种各样的汤饭,比如海鲜汤、米肠豆腐汤饭、牛肉汤饭、牛尾汤、玉米面等等,烤肉也有很多种类,可以由自己烤制。“民族餐馆”很多菜的美味在别家是无法体味出来的,这样好的餐馆,价格自然也较其他的要贵一些。两个人一起吃饭,点两个菜、两份主食一般得花去十多美。
“民族餐馆”旁边即是一家与之风格迥异的快餐店。其供应汉堡包(朝鲜式汉堡,两片面包中间夹了片抹着沙拉酱的黄瓜和猪肉)、薯条、炸酱面、鸡块、炒牛肉等。不过有很长一段时间那儿只供应汉堡包和薯条套餐和炸酱面,其余的一概说没有。说到快餐店,朝鲜虽然没有肯德基、麦当劳,但也有不少供应这种洋快餐的地方。我们所知的就有三个地方,没有品牌,快餐店挂的牌子也一律只是餐馆或者清凉食料一般简单。汉堡包往往只有几样可供选择,有牛肉汉堡、鸡肉汉堡、鸡蛋汉堡等,但有的味道还真不错呢。奇怪的是朝鲜小朋友不像中国小朋友那样迷恋洋快餐,快餐店的生意不是很好,有时只有我们几个留学生大包小包地买来往回拎。
相比那些在快餐店里卖的汉堡包、薯条,朝鲜人更加钟爱街边推车出售的冰激凌。夏天的时候,随处可见贩卖冰激凌的卖点,有的是推着个自制蛋筒机、有的是在餐馆门口摆了台冰柜、有的只是妇女背着个白色泡沫箱子,铺满湿布保持低温。无论老老少少都会被这些清凉食品给吸引过去,买来一根站在街边大口吃起来。冰激凌的种类也不少,50朝一支的水果味儿的、200朝的巧克力味儿的、草莓牛奶双色蛋筒等等,其中最受欢迎的应该是巧克力味儿的,因为我们每次去买的时候,售货员都会强烈推荐这个口味的。北塞有一家专门提供冰激凌、水煮鱼丸的小店铺。他们家的冰激凌很棒,是用冰激凌机自制的,用一次性塑料杯装着,吸引了很多年轻学生前去购买。单价从800朝涨到了850朝或者1美元两杯。
朝鲜人爱冷食,这是我们一开始无法适应的地方。可就算平时不吃冷食,到了朝鲜,有一道特色菜是一定要去品尝的。那就是平壤冷面,而且最好要去吃玉流馆的冷面。其他餐馆也可以点到冷面,可和玉流馆的冷面相比就显得逊色很多了。它是坐落于大同江畔的一处绿色琉璃瓦的建筑,从上新外国人宿舍步行20分钟左右就能到达。玉流馆的冷面所采用的汤都是24小时不间断地数日熬成的,餐具、酱、小菜都甚是精致。当然玉流馆的冷面标价也是比其他地方高出很多。玉流馆将朝鲜人和外国人吃面的地方隔开了,外国人只能进到为外国人开放的场所,一小碗冷面也要花费4欧。也许朝鲜人吃一碗就很便宜了,否则也不会出现排长队去吃面的场景。来玉流馆吃面的外国人,大部分都是慕名而来的。我们在离开朝鲜的前一天去了玉流馆,没想到就遇上了昔日的乒乓球冠军、如今的人民搜索总裁邓亚萍一行。
如果有机会去朝鲜,一定记得亲自去品尝一下儿。
如此精彩、如此丰富的饮食生活,也许去朝鲜旅游几天的人们是可以保持这样的印象。然而我们在朝鲜生活了那么长时间,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常态是另一番样子。我们无法负担得起每天随意去各色餐馆品尝美味的日子。更多的是在外国人宿舍的食堂里吃工作人员为我们准备的一日三餐。说起食堂的饭菜,我们一定能有默契地喊出:土豆!豆芽!豆腐!我如今依然记得4月8日空降朝鲜的那天晚上,当我坐在食堂尽头靠窗的位置上,看着摆在眼前的饭菜时的凄凉感。也许是分量太少、太过清谈,我们很长时间无法适应,以至于没法儿体会到饱感,尤其是男生们。我们最初的应对策略就是狂买饼干和各种零食,没想到很多女生最后还变胖了,急得大家想出各种保持身材的办法,一时间上新外国人宿舍一整栋刮起了一阵“健身风”。我们也跟食堂工作人员交流过,希望他们尽可能地改善一下儿伙食。交流过后,饭菜的确有了改善,有的时候花样儿还不少,然而还是有很多的硬伤,比如鱼是不新鲜的、早上的面包是一成不变且有质量问题的,每次外出游玩吃的盒饭永远是老样子,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自
楼主 JadeQuan  发布于 2011-09-02 00:05:00 +0800 CST  
(文章配图稍后附上。。。)
楼主 JadeQuan  发布于 2011-09-02 00:06:00 +0800 CST  
(一)
众所周知,朝鲜的文字和语言是朝鲜语。这时,大部分人会问了,到底和我们平时称的韩语是否有区别,然后又会提出比如朝鲜人真的像网上那些视频里那样说话吗之类的问题。去朝鲜之前,作为在国内大学主修朝鲜语专业的学生,我也不得而知。只能很含糊地回答,在语音上应该是有区别的。经过长达七个月的朝鲜生活,期间又在金亨稷师范大学学鲜语,见识过地道的朝鲜语之后,对于之前的疑问终于算是有了肯定的解答。
还记得我们在前往朝鲜的飞机上听到高丽航空公司的空姐们语音提示时出现的神情,还记得外出参观时朝鲜讲解员朗诵将军亲自作的诗歌时的眉角上扬、用情至深又略带夸张的语音语调,更记得朝鲜老师在会话课上要求我们一遍遍纠正发音的情景,记得我们发现自己不自觉地开始用朝鲜特有的腔调朗读课文后的些许焦虑。正如如今网络上流传的一些视频,朝鲜人有板有眼地说话时,或者在正规场合上,他们就是那样,激扬顿挫,与平时的样子完全不一样。如果你既在平日里和他交谈过,也见过他在正规场合上唱歌或者朗诵过,那么就更能体会了。也许起初会心头一震,随后也就了。
在朝鲜应用的朝鲜语和我们在国内学习到的内容是有出入的。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是语音。有几个元音的发音位置是不相同的。我们在朝鲜的课堂上为这个问题着实为难了一番。为了能过得了朝鲜老师那一关,我们都暂时选择了朝鲜发音。另外在一些措辞、表达方式、单词拼法上,也有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朝鲜语中汉字词相对较多,中国人可以根据朝鲜语的发音规则,再结合汉语,说出来的单字是可被朝鲜人理解的。朝鲜有一些特有的日常用语,据我们了解,在韩国并不通用。面临一些单词拼法不同的问题,原本的担心在朝鲜老师的理解和尊重下消散了。
其实后来一想,它们大体上是相同的,只是南北差异,包括人文历史、地理环境、政治体制等等因素,在语言上就有了些偏差存在。我们不妨想想中国南北方语言的差异,就可得知其中的缘故一二了。
(二)
朝鲜的主要大众媒体有报纸、电视、广播、宣传单、宣传车、黑板以及到处的标语、墙画和塑像。
报纸在朝鲜的政治宣传作用很大,主要有《劳动新闻》、《朝鲜人民军》、《青年先锋》等。《劳动新闻》的地位相当于《人民日报》在我们国家的地位,一些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重要决策、国内外重大问题都会及时选择刊登。平壤街头有很多的写着“报纸”字样的小报亭,然而我们看到的报亭里头大多卖的是朝鲜本土的音像制品,街上几乎没有手拿报纸的市民。倒是平壤地铁站内总有报刊阅览处,许多人会在等车的间隙阅读当天或者近期的报纸。朝鲜的报纸不是随便即得的,好在我们中方辅导员的宿舍里总有近期的《劳动新闻》。我随意翻阅过几次。头版都是有关于金正日将军或其他重要领导人的,一些激昂奋进的长篇文章被大篇幅地刊登,比如一篇叫“我们祖国”的长篇文章,被刊登整整两大版。听说这些报纸会被回收,还听说这些报纸更不能随便丢弃,尤其是刊登了领袖照片的版面,不得不恭不敬。
朝鲜设有三个电视频道,朝鲜中央电视台、万寿台电视台、朝鲜教育文化电视台。无论是哪个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在数量上和内容上都很有限。朝鲜中央电视台是朝鲜最主要的电视台,每天都有播放节目,从周一到周六每天17:00至22:30,播送5小时30分钟的节目,周日从9:00至22:30,播送13小时30分钟的节目。电视节目内容的政治宣传气氛很浓烈,除每天主要负责宣传党的主体思想以及报道最近在工业、农业方面的进展工作的朝鲜新闻、全国各地天气预报外,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淑等人的革命感人事迹相关的纪录片没有间断过;朝鲜人关注的世界性体育赛事也会在朝鲜中央台进行转播,比如南非世界杯;其实更多时段里是播放配上风景人物画面的朝鲜歌曲,当然其中大多是赞扬敬爱领袖的歌曲。另外两个电视台的播放时间更少了,都只在周末播放。朝鲜教育文化电视台在周六从15:00至22:00,播送7小时节目,周日从12:00至22:00,播送10小时节目;万寿电视台周六从19:00至22:00,播送3小时节目,周日从10:00至13:00和16:00至22:00,播送9小时节目。教育文化电视台播放一些例如朝鲜小孩儿出色的艺术表演的节目,都是为孩子和家长准备的。从万寿台电视台可以收看到朝鲜本土的电视剧、电影,也会有少数的外国进口片,比如前段时间热播的中国电视剧《潜伏》。我们在朝鲜学习期间,每个大套间都置有一台电视机,然而不像住在酒店的外国人可以收看到卫星频道,只能如当地人一样收看到朝鲜本土的电视台。自然单调乏味的电视节目无法达到可以为我们消遣的程度,我们只能当做这是一个更好地了解朝鲜的途径。
在朝鲜,临睡前,我总习惯用MP4搜索电台来听。朝鲜的广播电台有朝鲜中央广播电台、平壤广播电台和朝鲜之声广播电台。我不知道我搜到是哪个台,因为每晚那个时段里是一首一首的朝鲜歌曲接连着播放而已,只闻一个女声出来播报歌曲名称以及当地时间。不过我想对于经常面临停电状况的朝鲜人来说,深夜里仍能借助收音机听到一首首悠长的歌曲也不失为一种安慰了。
宣传单、宣传车、标语、墙画、塑像等等,可算为朝鲜一大特色了。我们也正是透过这些体会到了朝鲜的特殊以及我们国家那个早已远去但不容遗忘的历史时期。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朝鲜的宣传车就已在大街小巷移动播音了。它是一辆装有多达八个大喇叭的面包车,大多外身为深绿色,车身上标有“宣传”字样。我们经常被宣传车吵醒,声音大得就好像有人把喇叭伸进了我们房间的窗户,有时是被朝鲜歌曲吵醒,更多的时候是被铿锵有力的演讲惊醒。在我们早上上学的路上也可看见路口停放的宣传车,它们仍播送着朝鲜人的解释中所谓的“新闻”。朝鲜街头到处悬挂的标语、墙画、塑像,这些是每个到过朝鲜,甚至从未到过朝鲜的人都了解的方面。它们成为了朝鲜留给外界的深深印记。
(三)
现代人中几乎没有人能够忍受没有网络的生活了,尤其是年轻人,私人笔记本、手机、MP4这些早成为了随身必需品,大家也早已谙熟于坐在计算机前游览全世界了。然而,朝鲜在今天还没能普及电话、网络,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与我们国家七八十年代还很相似。于是朝鲜人依然沉浸在慢节奏当中,止步于他们的认识之下,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朝鲜平壤市是有计算机等一些进口高科技产品出售的,但问津的人寥寥无几。一个是能买得起的民众实在有限,一个是因为对其认识不够,无法吸引到眼球。
朝鲜本土电影、电视剧、歌曲是很受当地人喜爱的,因此平壤街头的报刊亭内、地铁站内出售的影碟、歌碟品种多样,前去挑选购买的人也不少。可客观上说,朝鲜电影、电视剧的故事内容、演员演技、剪辑技术等等方面都明显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以至于朝鲜老师一放影片,很多同学就开始精神不振,实在是提不起兴趣。要知道我们的观赏水平早已因为如今迅猛发展的影视产业提升到了一定的层次,要再去接受朝鲜那些结尾必定升华到大爱、演员表情做作、画面节奏缓慢的影片自然是有些困难。而每次看到朝鲜人被电影里的简单情节感动至流泪或者震撼到沉思时都似乎看到了我们的从前,于是我会想到我们的幸福感日益低下,最大的原因会不会是因为我们对于各方面的要求,甚至情绪上的要求较过去越来越高所致?
我们在朝鲜的日子同大多朝鲜民众一样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不得不摒弃在国内“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这是很多人都不敢尝试的生活。可
楼主 JadeQuan  发布于 2011-09-09 21:18:00 +0800 CST  
我们在朝鲜的日子同大多朝鲜民众一样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不得不摒弃在国内“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这是很多人都不敢尝试的生活。可等我们走过来了,再回过头去看,竟发觉那般的安静、纯净、简单是何等的珍贵。
楼主 JadeQuan  发布于 2011-09-09 21:20:00 +0800 CST  

宣传车,别小看,声音震慑可大了~~


学校的报刊栏,很多学生老师都会在这儿看新报纸
楼主 JadeQuan  发布于 2011-09-10 22:21:00 +0800 CST  
楼主的微博:http://weibo.com/jadequaff
关于朝鲜或者其他可以解答的问题,定会及时回答,期待与各位交流。
楼主 JadeQuan  发布于 2012-01-30 13:06:00 +0800 CST  
楼主的微博:http://weibo.com/jadequaff
关于朝鲜或者其他可以解答的问题,定会及时回答,期待与各位交流。
楼主 JadeQuan  发布于 2012-01-30 13:06:00 +0800 CST  
楼主的微博:http://weibo.com/jadequaff
关于朝鲜或者其他可以解答的问题,定会及时回答,期待与各位交流。
楼主 JadeQuan  发布于 2012-01-30 13:07:00 +0800 CST  
楼主的微博:http://weibo.com/jadequaff
关于朝鲜或者其他可以解答的问题,定会及时回答,期待与各位交流。
楼主 JadeQuan  发布于 2012-01-30 13:09:00 +0800 CST  
还是会来看看数字 看看大家又说了什么~~
这段时间,北朝鲜一词从未降温,就连潘石屹等一行人也在微博直播朝鲜见闻,大家也都颇为关注。其中有一些我认为不够确切的地方。因为凡事不要说绝对了,比如朝鲜大街上没有商业一说等等。
如果很感兴趣,我们还是可以一起探讨、交流,但最好的办法还是亲自去看看,感受一下。
我的观点当中,最应该强调的是,再贫穷的国家、再非人的政治环境当中,人性都是相通的。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jadequaff
楼主 JadeQuan  发布于 2012-05-03 16:10:00 +0800 CST  

楼主:JadeQuan

字数:45251

发表时间:2011-08-11 17:52:3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06 13:51:14 +0800 CST

评论数:227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