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7国走马观花欧罗巴 New!

还有整个房间从天花板到墙壁全部都是烧制的瓷器,不是瓷砖,是各种立体造型的柱子、羊蹄人身的侍者,不一而足。
最令人拍案惊奇的是一间梦境般的国王更衣室,大约一百多平方,地板、墙壁、顶棚,色调都是淡墨绿配暗红,墙壁全是重工立体刺绣,顶棚像树脂一样各种立体突出造型:牡丹、花藤和树蔓缠绕。而且顶棚四角的人物,竟然都是中国古装人物,每组都是两人,顶棚中间是两只环成一圈的凤凰,大半个身子都探出来,仿佛随时都会飞走!

(图片来源于网络,请作者看见与我联系)
还有国王的餐厅,望不到边儿的大长餐桌,精美的波斯地毯,法兰西落地窗帘,无数的威尼斯水晶灯,又大又闪挂满顶棚,我几乎已经看见那些穿着紧腿裤燕尾服和大蓬裙的贵族们,正刀叉飞舞,吃着盛宴。

(图片来源于网络,请作者看见与我联系)
每个房间的feel都完全不同,估计那个国王和我一样都是双子座,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
虽然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但单说内饰,马德里皇宫绝对把亚洲的都甩得没边儿了。看皇宫时,我总在想,当年西方人读了马可波罗游记,所以把东方看成遍地黄金,也是大航海去向东方的原因之一,再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要是晚一点的十八世纪,咱们天朝上国也有人去了欧罗巴参观他们的皇宫,估计写出来的东西得比马可波罗描写的元朝大汗的生活精致多了。可惜炎黄子孙不像白人那么有侵略性,所以到头来全世界的博物馆里都有咱们的好东西。看见马德里皇宫那些叫人叹为观止的奇珍异宝,一直在幻想这要是在咱们博物馆里该有多好。
皇宫里还有非常漂亮肃穆的教堂,宫闱内眷和国王足不出户就能与神连接,真是叫人恨不生在帝王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请作者看见与我联系)
出得王宫,下午三点多,太阳晒得人厌厌的,想着回去休息一会儿,晚上去吃个地道的西班牙饭或者看场弗拉明戈。实在是高估了自己的体力,一觉睡到晚上12点,刚倒好的时差又倒回去了。睡眼惺忪,接着睡。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2 23:17:00 +0800 CST  
这么冷的夜,写了一天,选图修图一天。我都要给自己跪了。
哪怕有一个人看,我也要更完!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4 19:37:00 +0800 CST  
五、托莱多奇遇记

原计划在马德里停留三天三晚,因为第一天午夜抵达,虽然只逛了一天,却已住了两宿。鉴于时间有限,目的地纷繁,这厢边才刚刚得以掀起马德里面纱的一角,那厢边已经开始有些等迫不及待地想开始领略另一城的风情。所以此次欧洲之行,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疲于奔走,哪怕嘴上一直在劝说自己“贪多嚼不烂”,脑袋却很诚实地每晚查找资料、计划路线。
备选计划很多,几个博物馆、几个小镇。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有很多名家大作,但如果在马德里只有最后一个整天,直觉告诉我,典型的中世纪小镇托莱多Toledo一定更合我胃口。
托莱多距离马德里70公里,要先坐地铁再换大巴。出发前查了路线攻略,也问了酒店前台,还用着万能的Google,三保险。地铁站在头天第一个景点太阳门广场,入口就是路边的一个小围栏,旁边杵个写着Metro的牌子,实在太不起眼,很是找了一会儿。买票时把我难坏了,尽管自动售票机有英文界面还是搞不明白,只好求助站内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从闸口出来耐心演示帮我操作好,我也顺便get欧洲买票新技能。一看单程票价1.7欧,没到酒店前台告诉的2欧还挺欢呼雀跃,上车一算都快13块RMB了,真是贵得肝儿疼,据说西班牙还算是便宜的。车里和站台上人都不多,站台和德黑兰的很像,一上车就有座还挺不适应。

来之前就知道西班牙会英语的不多,果然旅行小能手也是各种受挫。在地铁站里走了好几段都没找到攻略里说的出口,问个大妈也是互相听不懂,决定先上到地面再说。恰好遇到一位在马德里工作七年的山东大哥,也要去车站,吉人天相啊。车站入口不大,只有几扇玻璃门,进去再看,第一层完全就是一个采光用的房子,倒是地下三层特别大,别有洞天,连着地铁,很有设计感。汽车站人也是不多,试了好几个信用卡也没能在自助机上买到票, 500欧大票一直被拒收,最后还是用现金买了往返票,终于体会到一点儿语言不通在国外自由行的艰难了。

候车大厅和国内的格局完全不同,没有成排的座椅,也不是中规中矩的大厅,极简设计、色彩鲜艳、线条硬朗,玻璃墙隔一段一个登车口,旁边有不锈钢的高低架,供人倚靠等待。墙外一片漆黑,恍惚如深夜。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4 19:50:00 +0800 CST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巴和路况都特别好。没多久就开出了城,高速路两边全是黄色的茅草,柔顺地往一边倒去。盛夏时节的野外却一副暮秋之色,因为去年夏天亚美尼亚的野外也全是这样,我也见怪不怪了。到时已近中午,托莱多的车站也建得很好,厕所不仅可以免费使用,还有卫生纸提供。我的行李里带了一卷卫生纸和几包纸巾,在欧洲就没开封。在欧洲,一定要自带拖鞋和牙膏牙刷,但是卫生纸,完全不用带,哪哪儿都管够。

去托莱多之前我也只是被满满中世纪古老气息的小镇照片打动,便没再百度,故而不知其伟大。出了车站,老城赫然眼前。沿着磨得发亮的石板路依山而上,刚走入古城外的民居小巷,就已经被其安静宁谧、古老但不破旧的气质吸引。待进得古城,老房子和新设施、店铺毫不违和地相融共生。早就听闻欧洲的城市发展会把老建筑完好地保留下来,事实上每一处都很熨帖,仿佛一直是这样,就该是这样。



正午阳光暴烈。我以为,托莱多的情怀,就是那些在阳光下熠熠的青砖和鹅卵石,无言诉说着它们承载过千年的沧海桑田。实际上,任何一个有厚重味道的城市,必有不平凡的浓墨重彩。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4 20:08:00 +0800 CST  
以下来自回来后的百度:
托莱多为欧洲历史名城,公元前192年被罗马人占领。公元527年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并在此定都。公元711年被摩尔人攻陷。1085年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收复该城后,成为卡斯蒂利亚王国首府和全国宗教中心。1561年,腓力二世迁都马德里,托莱多从此衰落,但宗教地位依然如故,至今仍是西班牙红衣大主教驻地。
历史上,托莱多曾为异族占领和统治,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为托莱多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和历史遗产,也使托莱多成为西班牙民族融合的缩影。从被摩尔人占领起,托莱多的莫扎拉布(摩尔人统治时期的西班牙基督教徒)、摩尔人和犹太人即友善和平地共居此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在此并存共容,托莱多由此成为“三种文化之都”。
托莱多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遗产城市,其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包括哥特式、穆迪哈尔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式各类教堂、寺院、修道院、王宫、城墙、博物馆等古建筑70多处。
托莱多不仅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和风格迥异的建筑闻名于世,刀、剑等冷兵器和金丝镶嵌画等也是这个城市独家经营的手工艺品。




三种文化交融的Toledo,皇室的Logo随处可见,很奇怪下面为什么要吊一只小绵羊。

与很多游人如织的古城不同,在Toledo很容易就会走到只有你自己和阳光的巷子,穿越一般。

偶遇一个教堂,大门后用木板隔成小屋,左右再开两道门联通内室,莫不是和中国的影壁一个功能?在安塔利亚老城的一座清真寺也见过类似结构,果然文化的包容性和影响性已经互相渗透。慢慢往老城里面走,越走越高,越走愈觉美好。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4 20:26:00 +0800 CST  
@吹花送远香2015 2016-10-25 13:32:00
不错,一直在看,希望继续。
-----------------------------
感谢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5 20:39:00 +0800 CST  
马德里街头,总会给人以时光错乱之感,哪怕对着无人的巷子,也好似可以望穿岁月,听见当年的人声车马,常常就走了神儿。




本是粗鄙地以为只有英法德才算是真正的老牌帝国、欧洲大拿,很有些投机取巧地选了西班牙。实际上西班牙曾独霸欧洲甚至世界很长时间,帝国的辉煌数不胜数,更因为殖民地遍布全球而早于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西班牙语还是全世界除英语外最广泛使用的官方语言。
每个国家每座城市都和姑娘一样,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未曾期待,却撞个满怀,初窥西班牙,已然一往情深。
(未完待续)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6 09:47:00 +0800 CST  
@黄阿灰 2016-10-26 09:49:00

美美美!

-----------------------

矮马一下好多留言好感动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6 23:10:00 +0800 CST  
@情心玄玉 2016-10-26 09:57:00

不错,真的美

-----------------------

谢谢支持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6 23:12:00 +0800 CST  
@chx0451 2016-10-26 11:15:00
挺好的,请继续
-----------------------------
谢谢支持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6 23:19:00 +0800 CST  
烈日炙烤,太阳底下断然不能超过两分钟。老街看多了也觉得大差不差,热风熏人,已经不觉得有什么是必须要找过去看的,同伴说这样的城随便走走最好,买票的都不用进。我说继续往前看看。忽然就看见一座在古城里很突兀的现代建筑,说是现代,有大玻璃的幕墙又和古老的城垣无缝链接,合二为一。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楼外的基座上,我正兀自讶异新旧风格怎么会如此和谐,看外墙上的西语,和museum有些像,还在揣度到底是什么所在,想了想还是想进去看看,大不了再出来。进门保安不懂英语,叫我们径直穿过安检到售票前台,一个穿着黑色斜领露肩连衣裙的胖大姐,很热情地给我拿来地图和门票,说今天免费!我说是天天免费么?她说就今天。于是误打误撞地,走进了托莱多必须也是最值得参观的地方。后来几个小时的参观里,我一直以为稀里糊涂地偶遇攻略里提到的军事博物馆,直到从顶层的露台出来,我才发现这座入口现代化的建筑,就是从基座上延伸出来的、鼎鼎大名的、从镇子外围任何地方都看得到的、独霸托莱多制高点的托莱多古城堡。旅行也和人生一样,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命运的手总是会把你带到一个注定的相遇。

兵器+珠宝+纯手工,黄金、红蓝宝、钻石,看得屏气凝神,男女通杀了。太美!别找我要货,搞不到。

进博物馆之初,看见的就是保护起来的损毁城堡基座,还有一根根暗红色的承重柱撑起的顶棚和参观通道。虽然给了地图,也懒得看英文,想着免费的门票,进来吹吹空调随便看看也是好的。乘手扶电梯上到参观通道,看见很长的队伍,不知道是干嘛的,因为不喜欢凑热闹就没跟风。看完镶满宝石的刀剑原路返回,见通道已经没人排队,从入口走过卖纪念品的商店,突然画风一凛,斗转星移般地就进到了军事博物馆里。



刚看过王宫卫兵换岗,再看阅兵模型,很有现场感。


日本隐士服、西藏金刚降魔杵、马刺,右下角的图你一定猜不到是哪个国家的铠甲。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6 23:36:00 +0800 CST  
在军事博物馆,我竟然被手工惊呆了!


中世纪的铠甲,别处能有一个完整的就不错了,托莱多军博里的又多又新又完整,连战马的也都成批出现。像不像未来战士?估计现在的钢盔就是这么演变来的。




逛得超累,跟着人流准备坐直梯下楼,进去却只有两层可选,一出电梯又是另一层的各种展厅。兜兜转转,以为总算逛完了,走出出口,终于从室内到了室外。身体还在无障碍通道上绕行,眼见对面还有个一模一样的入口,右手边却赫然一个有天井方厅的二层王宫,明媚的阳光从四方的蓝色天幕斜刺入眼帘,那一刻大脑和心脏都不够用了:我不是在楼上吗?不是在逛现代化的博物馆么?那这王宫又是什么鬼?

不及细想,带着好奇逛了一圈王宫,再从入口对着的铁门走出去,是一大片高处的广场,可以俯瞰托莱多全貌。绕了一圈才发现,身后巨大的建筑竟然是和刚才在军事博物馆里看见的模型一样的、以为已经毁于战火的托莱多城堡。而进博物馆时因为离得近且地势低,根本看不到上面的城堡。王室盾徽和旗帜一如几百年前一样秉持着王室当年的骄傲,午后的烈日,连拍照的一点时间都是忍不了的下火一般。虽然墙外有个下坡,可以看见小镇的路,却有围栏围着,依旧要走回铁门里。




再从对面入口进去,强忍疲累机械地穿过一个个展厅,又坐上只有两层楼可选的电梯,出来走过甬道竟然又到了阅兵模型前。再从商店小门出来,看见才进时的大厅,回想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的场景变幻,恍如隔世。乘手扶电梯下楼,这才留意到来时没注意的模型,原来刚才城堡外围的广场,就是博物馆的顶棚。古今建筑、博物馆和城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路径设计也科学明确,基本就是瞎走,却一个不拉全都逛完了。细思极恐,由衷佩服。



如果那天不遇到免费也未必马上进去,如果只是大厅看看不乘手扶电梯上楼就不会走到博物馆,如果不是当时有很多人排队我们也不会发现那个在商店门口的入口,又如果不是坐直梯更不会遇到楼上的城堡。只有一个巧合便也罢了,这连环巧合怎能不叫人拍案称奇!
一个城堡博物馆,逛得心满意足,腿又是废了。看斜阳渐低,也不想再去找什么其他景点,反正要下山,选了一条和来时不同的路往下走。不看地图,也不看导航,完全避开游人,就那么闲逛。路过两个不同时期的教堂,一个有精美的满墙雕像,一个是极简的实用主义。如果不是路两边紧挨的泊车,我真的相信,中世纪的托莱多和眼前的再无二致。


一路下降,穿过两个甬道连着的拱门,再看,竟已经是小镇另一边。

路边一座高桥,深涧下是湍急大河,高桥一端是威严的桥头堡,另一边是个牌坊。站在桥上,既可以远眺托莱多和古城堡,又可以放眼四野,被河上的金光晃得不知今夕何夕睛。回来查了资料,果然又偶遇了托莱多知名景点——将近2000年历史的阿尔坎塔拉桥。百度有云“Alcantara bridge 桥中有塔。桥宽8m,桥高72m(高出水面62.5m),为古罗马桥中最高者。花岗石桥墩,有9.15m见方,用重约8吨的大型拱块砌筑,几乎不用砂浆,无装饰。该桥由拉塞(lacer)于公元前98~105年建造,以纪念图拉真皇帝。拉塞死后葬于桥旁左岸。”
太阳依旧很晒,许是天地宽了,许是身体疲了,许是被奇遇满足了,总之就那么静静地走着,心里喜悦又惬意。凭直觉沿着河道,果然就从来时相反的方向走回车站。


奇遇托莱多,美好得像童话!


(未完待续)

——————————————————————————————————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7 00:06:00 +0800 CST  
喜欢的朋友,欢迎来找我唠嗑、讨论路线、分享攻略。我微信号是:claire-yang,个人公众号:yiluchuxin。谢谢支持。近期会去尼泊尔,欢迎偶遇。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7 00:08:00 +0800 CST  
@顶楼女妖 2016-10-26 15:24:00

喜欢这样的游记,文笔流畅,再现当地的人文景观,期待更新……

-----------------------

感谢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7 00:49:00 +0800 CST  
六、从欧洲之门到高迪之城
一早六点多,小伙伴儿晨跑回来给我一个牛油小面包,我兴奋地问他哪来的,他说在公用厨房的冰箱里拿的。我说那不是别人的吗?他说上面都写的有时间,估计是带不走留下的。我说就算是走了,也应该把这些东西带着路上吃啊。他说万一是坐飞机或者怎样不方便呗,如果是自己吃的,为什么要写明时间?我一想也对,便放心吃了起来。
到马德里第一天看见超市进去转过一圈儿,刚从天朝空降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对突然翻了将近十倍的物价,特别不能接受,在超市就只有流口水的份儿,什么都舍不得买。本来兴致勃勃要用自带的电热杯做疙瘩汤的计划也搁浅了。转半天找到能接受的价格买了一盒鸡蛋、一兜胡萝卜、几个西红柿,还有一兜橙子。所以细心的同学肯定能看出来,暴走的两天里我从没描述过午餐,因为我的午餐,是出门时水管里接的自来水、两颗水煮蛋,一个橙子还有两根胡萝卜就完事儿了。你能感同身受一下我置身童话般的世界遗产里咔咔啃胡萝卜时的心情么?想象时请自行脑补配乐《二泉映月》。

一小把香菜15元,12个鸡蛋15元

本来欧洲的面包就好吃,再加上及时雨,这个小牛油包真是香甜无比。小伙伴看我吃得意犹未尽,说他刚才已经在厨房吃一阵了,要带我再去实地考察一番。要是会儿在直播真人秀,观众们就会看见,在马德里安静漆黑的早晨,两个人影飘忽在青旅灯光柔暗的走廊和厨房。本着不能因为先到就把资源霸占的原则,从一堆写了时间的食物里拿了盒果汁儿和三块小蛋糕,免费早餐是不是青年旅社的福利之一呢?

最后一个白天时间,马德里最负盛名但又没去的景点,还剩普拉多博物馆。我心疼20多欧的门票,加上去年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跟伊朗导演和画家看六七个小时绘画博物馆看到崩溃的经历,决定有宏伟雕塑群的西贝莱斯广场参观免费的邮政大楼。

跟着导航没走多久就到了大路。两边的梧桐树参天高耸,怕是有六七层楼高,路不宽,中间的绿化带比路宽多了。花红叶绿丛中,一会儿一个喷泉,一水儿的中世纪范儿,动物人物都有,线条优美,每个都叫我想起圆明园。好吧,因为看过一部纪录片,所以在我印象里所有欧洲梦幻风的喷泉都该是圆明园里那样儿的。


曾经在孟买火车站附近,被满是英伦风的大楼惊艳,虽然脏得一比,我还是每天都去仰视一遍。待看过马德里这条路两边一座挨一座、窗台下都是繁复石膏造像的大楼,再想想所有亚洲殖民地那些欧洲建筑,全是浮云。光是这些大楼都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可惜走到西贝莱斯广场,转盘里的雕塑都被绿网罩着做维护,又因为攻略做得不彻底,赶上邮政大楼周一闭馆,只在门口看了两眼。看来老天爷不想叫我错过普拉多博物馆啊。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7 22:43:00 +0800 CST  
邮政大楼挂出“欢迎难民”的条幅,事实上马德里各色人种都很多;从大门往里看,外表婉约内心时尚的代表;外墙的装饰
普拉多博物馆,建于18世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收藏有15—19世纪西班牙、佛兰德和意大利的艺术珍品,有很多提香、戈雅、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真迹。

依旧排长队买到票。进馆上楼第一个展厅,房间里只有投影和奇怪的声音,配着抽象怪诞的画,一如我永远欣赏不了的印象派,让人说不出来的感觉。


再上一层,是唯一允许拍照的展厅,整体搬迁了一座古建筑的四面墙,却又超简洁且具设计感,古老和现代完美融合的又一范本。之前去过的国家,包括土耳其、格鲁吉亚这些也算擦边欧洲的,当地人问起中国,我都很有自豪地表示中国的发展和基础建设你们远不能及。可到欧洲才三天,还是据说相对便宜和落后的西班牙,其环境卫生、城市建设、公共设施、民众素质、凡此种种,真觉得人家傲气是有原因的,差距巨大,难及其项背。



全是同一个国王的雕像,国王和王后
普拉多博物馆也是业界良心,展厅估计有几百间,别说是把满墙的画都看一遍,单是把这些房间都走一圈人也废了。为省钱我们合租了一个讲解器,讲解器形状像一个加厚的鞋拔子,粗的一端有个电动刮胡刀一样的头,听时把头贴在耳朵上。本想一人听一遍,时间来不及,只好把脑袋凑一起,和连体婴儿似的,半天下来几乎落枕。后来也遇到些共用讲解器的,普拉多博物馆提供中文讲解,每个人喜好也不尽相同,建议以后遇到提供中文讲解的博物馆,讲解器的钱还是人手一个才会有更好体验。饶是这样也逛不完,所以看了几个展厅后,我们果断地只按导引图里标出的名家大作来看。下面就挑些镇馆之宝给大家瞧瞧。



图14-16,每幅画都有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有些还有些坊间传闻,图片都取自一个博主的文章,写得很有水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下面链接进一步了解画作背后的故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79229d0102vpx1.html?tj=1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7 23:12:00 +0800 CST  



画里的“范冰冰”,bling bling的宝石,还有一个被纹身师坑了的白人弟兄
油画这东西离到很近看就是鸟屎一样的颜料,稍远一点便成了奇妙的线条光影,人物的肌肉走向和纹理,佩戴首饰的光芒,衣物面料的花纹和缎子的华贵质感,人的性格情绪,全都活灵活现。
普拉多的一天,画没看完,脚又废了。
即将离开马德里,终于在吃了两天方便面后,没忍住诱惑,决定一尝大名鼎鼎的生火腿和海鲜饭。在住处斜对面找到家,不大的馆子人还挺很多,华人开的。生火腿一股哈喇味,海鲜饭齁咸。海鲜不新鲜不说饭还是夹生的粳米,饥肠辘辘的俩人没吃完一小份儿,就免费的法棍勉强吃个半饱,还花了150多RMB。这顿的直接影响就是随后的欧洲行几乎没再下馆子,用一顿坑爹饭省下好些毛爷爷。

没吃过瘾,回到青旅还想再从冰箱里淘点东西弥补一下,但只看见一个黑人兄弟翻腾半天一无所获,早上满满当当的冰箱储藏室已经快空了,看来青旅住客都深谙生存之道。在公共区域稍事休息,等着到点儿去车站坐夜大巴去巴塞罗那。又和前台确认一遍路线,晚上10点多赶到车站,窗口买票却被告知走错车站。背着大包急匆匆地多花1.5欧再乘地铁赶到另外一个车站,好在还有班次。这么算下来,我亲自去过的,机场到马德里、去托莱多、走错的车站,去巴萨的车站,马德里至少有四个长途车站,果然不能小看人家首都。
去巴萨的车站太洋气了,视频卖票,总觉得盒子里坐的有人,其实在贝鲁特的银行里也见过一次视频服务,当时还以为是虚拟图像。找零全是硬币,哐啷啷掉出来一大把,一数少了两欧。售票员让我敲敲机器说可能是卡在哪儿了,一顿暴力捶打果然掉出来个钢蹦,不知售票员那边有没有被震成耳鸣。

这一宿迷迷糊糊似睡非睡。不知辗转反侧了多少遍,早上八点多总算顺利抵达,腰酸背痛,按下不表。

我从前旅行都比较随性,喜欢到了一个地方,看看合不合自己的胃口,再决定去留。所以到欧洲之初,为了方便进关,只保留了马德里的酒店预订。本来也打算到巴塞罗那之前把住处定好,比来比去一直没做决定,想着住的地方还不有的是吗?下车就傻眼了,宽街大巷,高楼林立,不知何去何从。Booking上看了一下,都不便宜,位置还都不太好,青旅床位普遍都在两百多。用地图就近定位几家,走过去一问房价都直逼1000,压根就没敢看房间。关键是巴萨的街道都堪比天朝,宽阔笔直,一个多小时就看了两三家也没个着落。一咬牙选了一家评分9.4的,只有一个四人间床位可以连续订三天,我让给小伙伴叫他先订上,实在没有我再想办法。地铁过去,条件相当不错,铺位也是特别紧张,三点才允许入住。我等了半天才等到一个可以住两天的女生六人间床位,比小伙伴的一晚价格贵了四十多块钱。所以在欧洲这种讲究预订的地方,千万别村侥幸心理,凡事都得提前订好。欧洲真是不预订的话根本找不到旅馆在哪儿,有路标的很少,而且很分散,还不一定有位置。马上交钱,在公共厕所洗漱完毕,存好行李,直奔巴塞罗那倾倒众生的名片——圣家堂。
巴塞罗那的气候,相较马德里舒适不少,但是太阳底下,除了明媚也一样很晒。酒店距离圣家堂只有两个block,远远地就看见圣家堂高耸的塔尖儿和巨大的吊车。在电视里见过好些遍了,身临其境,没有电视里那种神秘感,感觉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如果天才都是疯子,高迪一定是个大疯子。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7 23:23:00 +0800 CST  
教堂外面人山人海,队伍也排到几百米开外。幸亏进队伍里问了一下全是有预约的。既然圣家堂不能进了,时间宝贵,直奔高迪另一大作——巴略特之家。
大名鼎鼎的巴特略之家,猛一看有点怪诞,越看越好,墙面都是波浪形的,骷髅头一样的阳台、鱼骨般的廊柱。高迪说,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所以高迪的作品里很少有直线,都像是游乐场一样的超现实主义存在,天才和大师几百年也未必会有一个。只是现在巴略特之家被私人公司承包了,门票22欧、讲解器6欧,不仅比圣家堂的15欧贵了将近一半,从规格上来说也完全没有可比性。而且外面也看了个七七八八,纠结再三,还是放弃进去。就沿着大路走走也是极好的,回来才知道,巴略特之家隔壁那个漂亮房子,也是个有名儿的建筑,出自另一个建筑师之手。


巴塞罗那扩建区完成于一百多年前,航拍的话会看见棋盘一样横平竖直的街区,每幢楼都是八角形结构,就是把一个直角再切一刀,由此十字路口视野良好,但有意思的是,这一设计比第一辆汽车的出现早30年。

西班牙街上经常有情侣热吻,二十多到四五十都有,耄耋之年牵手的老两口也很多,看背影都觉得美好。

花卉市场热情洋溢,菜市场比我们的超市还干净,海鲜摊主文质彬彬会把鱼骨剃掉,就是贵得只敢看,15欧合人民币110左右一条鱼!继疙瘩汤之后,海鲜梦碎。



看妹子一定要来欧洲,时尚杂志的街拍都随处可见,长腿细腰丰乳肥臀,真就是很随意简单的衣服都穿的特别有范,看完她们再想想国内成日宣扬的欧美范儿,那个劲黄种人实在太难拿了,绝对的人种问题。

不经意路过的教堂都美得无法形容,内里的装饰更是细腻。从土耳其的洞窟教堂、亚美尼亚的石头教堂、格鲁吉亚的拱顶教堂到东南亚殖民地改良的教堂,风格越来越接近欧洲本土,待得亲见欧洲教堂,其建筑美感、内部装饰和艺术性,只有感叹。

欧洲随处可见极优雅的老建筑,还在使用的楼房、喷泉,就是消费太高!看看我230RMB一晚的六人间床位,且行且珍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7 23:34:00 +0800 CST  
@金鱼游大 2016-10-28 17:18:00

好棒啊~~

-----------------------

真不容易啊又有回复??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8 19:38:00 +0800 CST  
@吹花送远香2015 2016-10-29 09:59:00

曾经去过巴塞罗那,跟着楼主重游一遍。继续关注。

-----------------------
嗯,回头想想巴塞罗那真是不错,西班牙也不错,历史古迹丰富
楼主 一路初心Claire  发布于 2016-10-29 16:08:00 +0800 CST  

楼主:一路初心Claire

字数:26088

发表时间:2016-10-18 23:50:2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05 20:44:06 +0800 CST

评论数:12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