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

第一章走进非洲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非洲是那么遥远而神秘。当今的非洲又是那样落后与贫穷。但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现代基因理论认为,全世界不管什么人种,不论居住在什么地方,他们的祖先都来自非洲。而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也在非洲,那就是埃及。

第一节 埃及

一,埃及简介

埃及位于非洲北部,地中海南岸。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0万。世界第一大河尼罗河贯穿南北,埃及国土面积的90%以上是沙漠,然而就在这不到10%的尼罗河谷和三角洲上,古埃及人创造了人类最早的农耕文明。当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族群还在茹毛饮血时,埃及人已经建造了辉煌的金字塔;而当今天大多数地区的古代遗迹已经荡然无存的时候,埃及的古建筑,穿越了5000年的历史风雨,仍巍然屹立在苍穹之下。这是何等伟大的文明!

纵观埃及5000年的文明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法老”时代,时间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到公元前332年。这是埃及本土王朝统治时代,那个时代的国王被尊称为“法老”。这个时代又分为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

第二阶段:是希腊、罗马统治时代,时间从公元前332年到公元642年。其中,从公元前332年到公元30年为希腊人统治时期,从公元30年到642年为罗马人统治时期;

第三阶段:是阿拉伯人统治时代,时间从公元642年至今。其中,公元642年到1517年为阿拉伯人统治时期,1517年到1914年为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1883年到1922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直到1922年独立,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1953年纳赛尔领导革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由此看来,埃及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只有一半时间是由本土王朝统治的,而另一半是由外来王朝统治的。今天的埃及已经不是古埃及,不同的人种,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今天的埃及人主要是是阿拉伯人,法老时代的后裔只占极少的一部分,称为科普特人。代表古埃及的文明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了,然而如今在埃及看到的古迹却绝大多数是法老时代创造的。

二,永恒的金字塔

到埃及第一个要看的肯定是金字塔。因为金字塔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首,它是埃及灿烂的古代文明的符号,是埃及悠久历史的象征。

现存最著名的金字塔是在开罗西南郊区吉萨高地的三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其后面的两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和孙子孟考拉的金字塔。虽然我们从小就知道金字塔,也从图画和影视上无数次地见过金字塔,但当你真正站到它的面前时,仍然感到一种无比的震撼。那种朴素庄严,雄伟壮观,那种磅礴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让你无法忘怀。

金字塔是什么?金字塔实际上是埃及法老的陵墓。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人有来世,只要死后保存好尸体,并葬在牢固的陵墓中,就能进入来世。作为一国之主和神的代表,法老要为自己在另一个世界里建造永恒的宫殿。金字塔的英文名字意为四面棱锥体,这是按它的形状命名的。不知是哪位中国翻译家给它起了这个漂亮的名字,因为它的形状像中文的金字。

最早建造金字塔的是古王国第三王朝的一位法老左塞尔,他把六个长方体的墓(阿拉伯语称为马斯塔巴),叠落在一起,建成一座全新型的陵墓,墓高达60米,底边为126x108米,颇为壮观,后人称为“阶梯金字塔”,建在开罗以南30公里的萨卡拉,笔者曾经去参观过,目前仍然基本完好,阶梯金字塔的内部装饰也十分豪华。这是金字塔的雏形。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金字塔的建造不断完善,到古王国第四王朝达到顶峰。第四王朝第二代法老胡夫建造了史上最大的金字塔。其后的两代法老相继在胡夫金字塔旁边建立了金字塔,构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吉萨三大金字塔群。

胡夫金字塔也称大金字塔,据考证,建于公元前2551年,距今已有4500多年了。塔高146.5米,底边230x230米,塔身由230万块石灰石砌成。石块平均重2.5吨,最大的重达15吨。塔的外表面原有115,000块光滑的石灰石贴面,在公元前1301年地震中滑落流失。现存的大金字塔变成了203级台阶,台阶的高度从90厘米到140厘米不等。

大金字塔不仅外形优美,更令人惊叹的是内部构造极为复杂。有多条墓道于墓室相连,形同迷宫,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其中大甬道高20米,长25米,坡度26度,由每块重达十几吨的花岗岩建成。花岗岩光滑平整,每块都切成与坡道一致的平行四边形,石头之间无任何粘结剂,但砌筑得严丝合缝,甚至连一个刀片也插不进去。

哈夫拉金字塔比胡夫金字塔稍小,高143.5米,底边216x216米,顶部还保留着部分包面石头。孟考拉金字塔要小得多,高66.5米,底边108x108米,下半部的花岗岩贴面还保存完好。

站在雄伟的金字塔前,人们不禁产生很多疑问:在1889年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的4000多年里,金字塔一直是世界最高的建筑,即使到现在,它仍然是世界上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单体建筑,其体积约为260万立方米,重量约600万吨。在那个连铁器还没有出现的新石器时代,古埃及人是如何把这些巨大的石块从山体上切割下来,如何运输到工地,又如何把这些庞然大物安装上去的呢?现代人做过很多实验,都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除此之外,金字塔还有一连串的数字令你瞠目结舌。它坐落在北纬30度的子午线上,几乎分毫不差;金字塔的顶点投影正好在底面的中心上,也是分毫不差;金字塔的四个面分别面向东、南、西、北,方位误差为万分之一;230米长的底边长度误差仅为千分之一;底边的四个角均为90度,斜边与底边的夹角为52度,误差都几乎为零;金字塔的底边周长与塔高之比为圆周率的2倍。而吉萨三大金字塔的排列竟然与天狼星座腰带星布局完全一样,构成一幅完美的天文图。古埃及人丰富的天文、数学知识和高度精确的测量技术确实令人震惊。

此外,据说大金字塔动用了10万人干了20年才完成,这样一个宏大的工程,如果没有科学的组织和高效的管理也是无法实现的。在那个鸿蒙之初的年代,这一切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时至今日,金字塔还有很多谜题未被破解。阿拉伯有句谚语说:人类怕时间,而时间怕金字塔。也许,这就是金字塔的魅力所在吧。

据不完全统计,埃及现存70多座金字塔,都是在古王国时期建成的,所以,古王国又称金字塔时代。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11 11:33:39 +0800 CST  
三,神秘的狮身人面像

在哈夫拉金字塔前面,有一座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希腊人称为“斯芬克斯”(希腊神话中人面兽身的怪兽)。这尊传奇的雕像是人的面孔,狮子的身躯,坐东朝西,威严地俯瞰着吉萨高地。石像长73米,高20米,脸部宽5米,整个塑像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的,形象独特,比例协调,堪称雕塑艺术史上的瑰宝。

狮身人面像是智慧与权力的象征,法老把它当做陵墓的守护神。埃及学者认为,这座雕像的面孔与哈夫拉相似,因而可能是为哈夫拉建造的。据说,原来石像头戴皇冠,额头上套着圣蛇的浮雕,长须美髯。现在皇冠和长须都不见了踪影,圣蛇浮雕被人偷走,卖给了大英博物馆。狮身人面像的鼻子也被打得稀烂。雕像前面有一个“记梦碑”,记述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图特摩斯四世为狮身人面像除去掩埋多年的黄沙,使它重见天日的故事。有趣的是,在埃及你可以看到很多兽身人面像,如羊身人面像,蛇身人面像等。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英国的格瑞姆·汉卡克写了一本书,叫《上帝的指纹》。他对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仔细分析后认为,在4500年前建造如此庞大而精密的建筑物,从原材料的获取到精密加工,从巨石的运输到精确的安装施工,从测量定位到组织管理,都是当时的人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而他得出结论,这是一个由已经消失的、更高级的文明所建造的,建造时间在公元前11000年左右。

(狮身人面像图片)

四,埃及国家博物馆

举世闻名的埃及国家博物馆位于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是一栋只有两层的西方风格的砖红色建筑。建于1902年,出自法国设计师米歇尔之手。馆中收藏有15万件古埃及的文化珍品。包括历代法老的石雕、木乃伊和棺椁,有几千年前的石器、陶器和绘画、雕塑,还有记录古代埃及科学、文学、历史、法律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纸草文献。这里装载着埃及5000年的历史,是古埃及文明的宝藏,浓缩了古埃及的精华。走进博物馆,仿佛穿行在时光隧道中,拂去世俗的红尘,回到5000年前的埃及,去探寻那被湮灭的世界。

博物馆的一层,按年代顺序,以顺时针方向展示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的文物。二层是展品的主题摆放,其陈列品是最珍贵的馆藏。我们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观,也只能是走马观花,这里只能选择几件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做一点介绍。

(国家博物馆图片)

1,拉希德石碑

这是破解古埃及文字和历史的钥匙,所以必须要看。但很多游客并不了解,因而失之交臂。那是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

1798年法国将军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虽然在军事上没有取得胜利,却开创了研究埃及历史的先河。拿破仑带去167名科学家、艺术家和历史学家,让他们考察埃及的古代历史遗迹。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大规模地考察古埃及的古迹。1799年5月,法军在尼罗河入海口的小镇拉希德构筑工事时,挖出了一块石碑,碑上有三种文字,上部为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间为埃及的通俗文字,下部为古希腊文。拿破仑命令将石碑运到开罗,做成拓片,分发给学者们解读。1801年法军被英国-奥斯曼联军击败,拉希德石碑成为战利品被英国人带回,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内。开罗博物馆现存的是一个复制品。该碑长114厘米,宽72厘米,厚27厘米。

此后众多学者开始研究这块石碑。法国学者商博良用了20年时间,第一个破译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在1824年列出“古埃及文字字母表”,终于破解了这块碑的内容。原来这是纪念公元前196年托勒密五世加冕的功德碑。这一成果揭开了埃及几千年的历史之谜,具有重大意义。从此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学科--埃及学。

研究表明,古埃及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发明了文字,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就形成了具有完整文字体系的象形文字,以后逐渐形成简化体和世俗体。古埃及文字通过腓尼基人影响了希腊字母的产生,后来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所以,埃及文字是欧洲各种文字的共同渊源。

(拉希德石碑图片)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15 13:26:00 +0800 CST  
2,最著名的法老--图坦卡蒙

整个博物馆只有两层,而第二层是一个人的世界,这个人就是图坦卡蒙。图坦卡蒙是新王国第十八王朝的一位年轻的法老,他9岁即位,19岁去世,在位十年(公元前1361--1352年)。他的父亲是古埃及历史上著名的改革者阿肯那顿,但最后以失败告终。图坦卡蒙之所以出名,并不是由于他的文治武功,而是因为它的陵墓,经过3300多年的风雨之后,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卡特和他的赞助者卡那冯勋爵,经过千辛万苦,在古都底比斯西部的帝王谷,发现了图坦卡蒙墓。这个墓葬没有被盗过,密封良好,从中出土了2000多件珍贵文物,包括金棺、金制宝座、金面具和王冠等,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地下宫殿。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考古界。现在全部文物都藏在埃及博物馆,成为其镇馆之宝。

图坦卡蒙的棺木包括巨大的三层方形外棺,三层人形内棺,人形内棺中的外面两层是包金木棺,最里面存放木乃伊的是纯金内棺,用110公斤纯金打造。做工十分精致。图坦卡蒙的御座全部包金,椅背上有浮雕,正面两侧各有一个金制狮子头,扶手为蛇首鹰身的雕像,制作极为精巧。

最著名的是图坦卡蒙的金面罩,堪称埃及第一国宝。它重17.23公斤,用纯金铸造,面罩上镶嵌有大量珍贵宝石。它细致刻画了年轻法老的面部特征和神态表情,栩栩如生,面罩上端铸有鹰和蛇标志的王冠。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的金制品。这些3000多年前制造的珍宝,其艺术水平和制作技巧之高超,令今天的艺术家和能工巧匠们也赞叹不已。

(图坦卡蒙像)

博物馆中还有埃及女法老哈普苏特的雕像,她是埃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女法老,象中国的武则天一样,不过比武则天早了2100多年。这位女法老精明干练,意志坚强,她主政22年,成为埃及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之一。她在卢克索尼罗河西岸的山麓下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神庙,保存至今。

博物馆中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这座巨大的大理石塑像高达10米,身材魁梧,双手垂于前侧,两脚前后分开,似行走状,左手握着“生命的钥匙”,右手握着一束纸沙草茎。他号称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在位60年,为新王国达到鼎盛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生前建造了很多神庙、方尖碑和雕像。最著名的是在阿斯旺附近的阿布辛拜勒石窟神庙,该庙依岩壁雕凿而成,门楼高38米,岩窟纵深61米,外面有四尊高21米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工程浩大,气势磅礴,值得一看。
(拉美西斯二世像)

我们参观埃及博物馆时就听说,由于面积太小,原来的博物馆已不能适应不断增加的藏品和参观者的需要,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准备资助埃及建立新的国家博物馆。遗憾的是,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运动中,埃及民众示威活动的中心就在解放广场,埃及博物馆的部分藏品遭到抢劫和偷盗,几千年的文物有可能流失,这真是一场灾难。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15 13:27:00 +0800 CST  
五,“千塔之城”--开罗

走进开罗,目光所及,到处都是尖塔,这是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宣礼塔,由于开罗有数百座清真寺,所以开罗也就成了“千塔之城”。

公元642年,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名将阿尔穆攻克埃及,在今天开罗城南建了一座城市,叫“福斯塔特”,这是开罗的前身。公元969年阿拉伯的法蒂玛王朝征服埃及,在福斯塔特以北建城,并定都于此,正式命名为开罗,在阿拉伯语中,是“征服者”的意思。

开罗是阿拉伯人建的城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极具特色,风格别致,与基督教建筑、佛教建筑各领风骚。构成人类文化的瑰宝。在开罗有很多著名的清真寺。比如爱资哈尔清真寺建于公元972年,在这里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学;苏丹·哈桑清真寺被称为“最美丽的清真寺”;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被称为“开罗的标志”。整个开罗堪称是一座清真寺博物馆。

开罗还有两大“奇景”,一是墓地,因穆斯林死后实行土葬,于是在市区有一大片连片的墓地。这些地区原来可能是郊区,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变成了市区,而墓地是不能随意搬迁的,于是在城市中就留下了大片墓地。

还有一景,可称为“开罗烂尾楼”,在靠近城郊的区域,有大量成片的未完工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高低不等,参差不齐。有的没有窗户,只用塑料布遮挡,有的外墙没有粉刷,看起来颜色各异。总之毫无规划可言,但里面都住着人。我们问导游这是怎么回事,导游的回答让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些房屋都是有相关的规划和施工许可的,否则不可能把房子建起来。在开罗要拿到施工许可并不难,只要找到人,花点钱就能办成。但房子建成后是要交房产税的,所以,这些房子也许建成很多年,就是不竣工,只要不竣工,就可以不交房产税。于是这些房子也变成了永远不竣工的“烂尾楼”。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15 16:46:00 +0800 CST  
六,“地中海的新娘”--亚历山大城

亚历山大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西端的地中海之滨,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港口城市。金黄色的海滩绵延60多公里,婉如一位新娘,偎依在地中海的怀抱之中。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白帆点点,碧波粼粼,令人心旷神怡。

亚历山大城的出现是埃及历史的一个拐点,从那时开始,古埃及便终结了本土王朝的统治,进入外来王朝的统治时期。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并在地中海滨建立了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逝于巴比伦,他所建立的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也随之土崩瓦解。公元前305年亚历山大的部将托勒密建立王国,亚历山大城成为首都。希腊人在法律上成为主体民族,希腊语成为官方语言,本土埃及人被降为附属民族,称为“科普特人”。

在托勒密王朝统治时期,埃及的经济获得很大发展,亚历山大城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港和贸易中心,也成为地中海和东方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心。

1,埃及艳后

如果你不知道托勒密王朝,你一定知道“埃及艳后”,因为美国人把她的故事拍成了电影,并获得了奥斯卡奖,使她在2000多年后名满天下。她的名字叫克丽奥佩特拉,是托勒密13世的王后。公元前48年,罗马帝国执政官凯撒追击政敌庞贝时来到亚历山大,埃及艳后的魅力征服了这位战无不胜的罗马统帅,她成为凯撒的情人,并为凯撒生了一个儿子凯撒·里昂。公元前44年克丽奥佩特拉来到罗马,但不久凯撒被刺身亡,她携子逃回埃及,并把凯撒·里昂扶上王位。公元前37年,罗马三巨头之一的安东尼来到埃及,再次拜倒在克丽奥佩特拉的石榴裙下,并与之结婚。公元前30年罗马皇帝屋大维征服埃及,克丽奥佩特拉和安东尼战败,双双自杀,从此埃及并入罗马帝国版图。

在亚历山大的希腊罗马博物馆里,陈列着克丽奥佩特拉的大理石胸像。她头发卷曲,面庞丰腴,双目深邃,下巴微翘,一副雍容华贵,泰然自若的神态,这就是著名的“埃及艳后”。

埃及艳后虽然成为历史,但埃及人民仍然怀念她,热爱她。她被雕成埃及爱神伊西斯的形象,成为埃及人民最热爱的女神的化身。时至今日,她的名字还被广泛地应用到豪华酒店、尼罗河游船、大型飞机和著名商标上。

上世纪末,考古学家在亚历山大海滨的水下,发现了埃及艳后的王宫遗址,确认是由于地震使王宫遭到破坏,淹没海底。据说,埃及正争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建立一个海底博物馆。

(埃及艳后的图片)

2,亚历山大的城徽--庞贝柱

在亚历山大老城的西南角的一个古代遗址上,有一个巨大的红色石柱,擎天独立。柱高26.85米,重500吨。两侧还有两个狮身人面像护卫着它。据历史记载,公元642年阿拉伯大军攻入亚历山大时,发现几百根廊柱拱卫着一个擎天巨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桅杆矗立在航船上,称它为“萨瓦里”柱,意为桅杆。12世纪十字军东征时,误传为古罗马大将庞贝的骨灰放在柱顶上,故称“庞贝柱”。后来经过考证,这是托勒密王朝建立后,托勒密三世在此修建的神庙。长方形的神庙由巨大的石柱廊环绕,成为亚历山大的宗教中心。公元297年,埃及总督为感谢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平叛而建造了这个记功柱。整个柱身高21米,hi由一整块阿斯旺花岗岩雕成的。柱基上刻有铭文:“为了战无不胜的亚历山大监护神, 公正的戴克里先皇帝,博斯图莫斯谨建此柱”。

基督教兴起后,神庙和偶像被摧毁,数百根廊柱被拆走,为由形单影只的巨柱留下来,默默地守护着地中海的新娘,成为亚历山大城的形象大使。

(庞贝柱的照片)

3,世界奇迹--亚历山大灯塔

亚历山大港外的法罗斯岛上,有一个卡特贝城堡,里面有一个航海博物馆,这就是亚历山大灯塔的遗址。公元前279年,托勒密二世为了发展贸易,保护航运,在亚历山大港的入口处的法罗斯岛上,建立了这座灯塔。塔高120米,加上塔基,高度约135米。塔身分三层,下部是正方形,高约75米,中层呈八角形,高约38米,第三层为圆锥形,高7米。屋顶上是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的雕像。灯塔的顶上有一盏巨大的火炬,光芒四射,常年不熄,距离60公里以外的海船都可清晰地看到灯塔的光芒。这个灯塔运行了1600多年,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经过14、15世纪的三次大地震,灯塔被严重破坏,变成一堆废墟。1480年马穆鲁克王朝的苏丹卡特贝在灯塔原址上建造了一个防御土耳其的军事城堡,即今日的卡特贝城堡。1994年埃及组织了一个水下考古队,对灯塔的遗址进行考察,发现了大量灯塔的建筑材料和构件。如今的城堡承载着2000多年的历史,诉说着往日的辉煌。而那熄灭了几百年的火焰,仍燃烧在人们的记忆中。

(卡特贝城堡照片)

4,知识的宝库--亚历山大图书馆

在亚历山大海滨,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它的屋顶是一个巨大的圆柱体的斜面。屋面上全部是玻璃,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温室,完全靠自然采光。这就是著名的亚历山大新图书馆。

公元前4世纪托勒密王朝建立之后,国王托勒密一世下令按照雅典亚里士多德图书馆的模式,建立图书馆和博物院,包括供研究用的天文台和植物园,实际上成为了一个皇家研究机构。他以此为基地,网络了大批著名的学者和科学家,如力学之父阿基米德(第一个发现浮力定律)、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得(《几何原理》的作者)、天文学之父阿里斯塔克(第一个论证了地球自转并绕太阳公转的学者)、解剖学之父希罗菲卢斯(第一个进行人体解剖者)、地理学之父埃拉托斯特尼等,这些学者云集于此,由皇家资助进行学术研究,为人类历史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对后来的罗马乃至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书馆从世界各地搜集图书典籍,在两个多世纪中,图书馆藏书达70多万册,使亚历山大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文化中心。可惜公元4世纪毁于罗马帝国的战火。

1974年亚历山大大学提出重建亚历山大图书馆,并搜集各个时代、各种文明、各种语言、各种学科的人类文化成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埃及政府的支持下,终于在1998年建成了新图书馆。图书馆的主体为8层斜顶圆柱形大楼。地上五层的正面以花岗岩贴面,镌刻世界各种文字符号和各种文明象征的图腾。该馆收藏了与埃及、地中海和中东有关的一切百科全书、期刊、纸沙草文献和资料,总藏书达800万册,成为中东的新的文化中心。

(新图书馆照片)

亚历山大城时一座融东西方文化为一体的城市。这里不仅有典型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也有典型的西式建筑--夏宫,更有极富现代气息的建筑--新图书馆。亚历山大也是埃及最著名的旅游休闲胜地,有“埃及夏都”之称。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每到夏季,都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海湾照片)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16 16:08:00 +0800 CST  
七,苏伊士运河

世界上有两条最重要的运河,一条是南美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一条就是埃及这条连接印度洋与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所以一定要去看看。

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从欧洲到亚洲航行,要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这是一段既遥远又艰险的航程。所以从远古时代人们就试图开通从印度洋到地中海的通道。

公元1854年,法国商人来赛普斯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开凿权和99年的租赁权。1859年运河开工,1869年竣工。埃及付出了12万人生命的代价并背负了巨额债务。1875年由于国家经济危机,埃及把苏伊士运河44%的股权低价卖给了英国,从此丧失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进而丧失了财政大权,1883年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52年纳赛尔领导革命,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正式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结束了英国长达74年的占领。以后经过3次中东战争,运河时通时停,到1975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才正式恢复通航。

运河初建时,水深8米,长71公里,经过多次拓展,现在吃水深度达22.5米,长达195公里,可通过空载40万吨,满载20万吨的大型货船。由于比绕道好望角缩短1万多公里航程,这里已经成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承载全球14%的海运量,亚欧之间80%的海运量和中东输往欧洲70%的石油运量。每年为埃及创造30-4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是埃及四大创汇产业之一。

站在运河边上,看着一艘艘巨大的集装箱船和油轮缓缓而过,确实很壮观。由于落差很小,所以运河的水流很平稳。为了便于和西奈半岛的交通,埃及在运河下开凿了两条隧道,并建了一座公路桥和一座铁路桥,并在运河边上建起了三座美丽的城市:塞得港、伊斯梅利亚和苏伊士市。在笔者就要结束这篇游记时,传来了一个消息。埃及耗资82亿美元挖掘的苏伊士运河新航道于2015年8月6日正式开通,全长72公里的新航道将使得苏伊士运河可以双航道通行,并可容纳更大的船只,给埃及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苏伊士运河照片)

埃及还有一个旅游者必去的地方,那就是卢克索,而笔者因事前准备不足,没有去成,真是莫大的遗憾。卢克索是古埃及的首都,古称底比斯,那里有丰富的古埃及文化遗存。最著名的是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据资料介绍,卡尔纳克神庙的大厅有134根巨大的石柱,最高的12根圆柱高23米,直径11米,柱顶可站100个人(断面积约95平方米)。柱上刻着象形文字和各种图案。卢克索神庙仅次于卡尔纳克神庙,也有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柱廊,还有刺破青天的方尖碑和精美的浮雕。两座神庙建于公元前18--16世纪,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

古埃及人以石材建筑为长,留下来众多的诸如金字塔、神庙和陵墓建筑。这些建筑上的壁画、雕刻和象形文字刻画了几千年古埃及的文明史,使得后人得以研究和瞻仰那个时代的辉煌,这一点是世界的其他文明所不及的,而古埃及的建筑艺术对希腊和罗马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说来很有趣,在埃及找不到象金字塔和神庙这样的古代宫殿和民居建筑,因为即使是法老,他们的宫殿建筑也是用泥砖而不是石材,这说明,古埃及确实重来世而不重今生。

埃及的母亲河是尼罗河,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在撒哈拉大沙漠中孕育了人类最灿烂的古代文明。当你坐在船上,夜游尼罗河时,仰望蓝色的星空,你会产生很多遐想。2011年在席卷中东和北非的“阿拉伯之春”运动中,统治埃及30多年的穆巴拉克总统被迫下台,一年后,第一个民选总统穆尔西上台执政,又过了一年,穆尔西被自己提拔起来的国防部长塞西推翻,2014年塞西就任总统。埃及--尼罗河的赠礼,你何时能够再现往日的辉煌?


参考文献

1,《世界通史》古代卷 崔连仲 主编
人民出版社 1996年
2,《世界上古史》 令狐若明 主编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16 16:10:00 +0800 CST  

《外面的世界》
前言 做一个有文化的旅游者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消费需求,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文化现象。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的人数超过1亿人次,据国家旅游局估计,未来5年要达到2亿人次。“到地球的别处去看看”成为很多人的追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重庆开会后乘船回武汉,没想到在船上遇到一群外国人游三峡。其中有一个德国的小伙子,研究生刚毕业就出来旅游。我问他结婚了吗?他说没有钱结婚。我听了之后很吃惊,我说你有钱从欧洲跑到亚洲来玩,却没有钱结婚吗?他说,要结婚就得两个人从欧洲跑到亚洲,甚至更远。我现在出来花的钱都是我上学时打工攒下的。

还有一个加拿大人,自称是“木匠”。他是个文学爱好者,每年冬天在家里从事木材加工,赚够了钱,就出来周游世界。然后就根据所见所闻进行创作,他已经出版了三本诗集。他告诉我,他结婚时两个人到欧洲,买了一辆车,玩了一个月,跑遍了欧洲。

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富人,但他们把旅游作为一种消费,一种休闲方式,一种文化享受,他们活的很潇洒。那个年代我们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对于出国旅游,连想都不敢想。但可以看出,在比较富裕的国家,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一种必要的需求,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到后来,我也有机会出国留学,也有机会周游列国,从埃及的金字塔到印度的泰姬陵,从古希腊的巴特农圣庙到古罗马的大斗兽场,十几年下来,我竟然走遍了五大洲40多个国家。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可我们大多是工作之余走马观花,对于那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或者名山大川,都成为匆匆过客,对其来龙去脉都不甚了了,有很多地方这一生也就只能去一次,而回来后却印象模糊,再回头浏览照片时都不知身在何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地遗憾,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

无独有偶,我们现在大多数旅游者都在和我犯一样的错误。正如那句著名的顺口溜说的,“上车就睡觉,下车就撒尿,到处去拍照,啥也不知道”。比如说,你万里迢迢去了非洲,瞻仰了金字塔,但回来后别人问你,金字塔有多高,有多重,是做什么用的,是什么年代建造的,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是怎样建起来的,为什么叫金字塔等等,对这些问题你一问三不知,你花了几万块钱去埃及不是白去了。

所谓旅游,首先是“旅”,就是要旅行,要“走路”,然后才是“游”,就是要学习,要观察,要欣赏,要品味,要琢磨,要领略,要比较,要享受。否则就枉此一行。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说不仅要有书本知识,还要有实践知识。现在行万里路很容易了,但读万卷书仍然很难。对于旅游而言,要先读书,然后再走路,也就是说,出游之前,要先做点功课,对要去的目的地要有一点大概的了解,这样去游的时候就会有备而来。在游的时候仔细观察,勤于询问,你就会受益良多,就会成为一个有文化的旅游者。

为了弥补过去的缺憾,也为了给后来者提供一点参考,我把走过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再学习,对大部分名胜古迹查阅了资料,集成这本小书,希望能给将要出国旅游的朋友提供一点帮助。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17 13:31:00 +0800 CST  
第二节 肯尼亚
一,肯尼亚简介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人口3100万。

肯尼亚的史很长,因为这里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可以追溯到2000万年以前;肯尼亚的历史又很短,因为直到1963年肯尼亚才独立建国。

考古发现证明,肯尼亚几乎经历了从猿到人进化的全过程。在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中,有2000多万年以前的森林古猿化石,有300-400万年以前的南方古猿化石,有50-100万年以前的直立人化石,为人类起源于非洲提供了有力证据。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中东兴起,阿拉伯人建立了从西亚到北非的庞大帝国,大批阿拉伯人移居东非沿海,出现了一系列商业城市。15世纪葡萄牙人入侵并占领了这些城邦,一直统治到17世纪末。17世纪末,安曼人赶走了葡萄牙人,主宰了东非沿海城邦,到19世纪末。

1895年肯尼亚和桑给巴尔成为英属保护地,1920年真是成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人民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的斗争风起云涌,终于在1963年正式独立,结束了68年的殖民统治,建立了共和国。

二,马赛马拉--野生动物的天堂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连续实况转播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的盛况,使我们对东非大草原上的野生动物有了一些了解。马赛马拉位于肯尼亚西南部与坦桑尼亚交界处,是肯尼亚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500多平方公里,“马赛”是当地土著民族的名字,“马拉”是马赛语中“林木稀疏的草原”。与马赛马拉交界的是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塞伦盖蒂--马赛马拉地区是地球上大型哺乳动物最集中的栖息地。也是最多姿多彩的荒原,每年这里发生世界上最壮观的野生动物大迁徙,总数达200万只,所以这里也成为非洲野生动物观光的第一目的地。

6月份是南非干旱的冬季,大批食草动物向温暖的北方迁移,经过津巴布韦、莫桑比克、马拉维、坦桑尼亚,一直到肯尼亚南部,行程达3000多公里。在长途跋涉中,队伍不断扩大,7月份到达马拉河一线时,已经成为有200万之众的浩浩荡荡的大军了。在这支大军中,先头部队是20万只斑马,跟随斑马的是50万只瞪羚,而大迁徙的主角是大约140万只角马。

角马其实并不是马,它长着一副长长的马脸,头上却长着象牛一样的大角,而颌下却长着长长的胡须,真所谓“牛头马面羊胡子”。实际它是一种羚羊,叫牛羚,高约1.3米,体重200多公斤。角马每年12月到4月在非洲南方繁育,当天气变凉时,便不停地向北移动,逐水草而行止。7月份到达富饶的马赛马拉大草原,在马赛马拉停留一段时间后,角马群会继续北上西进,渡过马拉河,人们称之为“天国之渡”。渡河时千军万马、漫山遍野、铺天盖地,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可谓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在渡河中,一些老弱病残就成了鳄鱼的美餐了。等到10月至11月,它们又向南方进发,回到它们出生的地方。

如果你时间把握得很准,或你有足够的时间等待,你就有机会目睹这种壮观的景象。不过一般旅游者到这里只能呆一、两天的时间,而马赛马拉的雨季到来的时间又不是那么准,所以正好赶上大迁徙,也实属不易。

从内罗毕到马赛马拉的距离并不算远,一般的公路有2个小时应可以到达。但出城之后的路面非常之差,连砂石路都没有,完全是泥巴路,下雨谈根本无法行走,即使在晴天,路上深深的车辙,让汽车开起来东倒西歪,左摇右晃,其颠簸之苦,简直难以形容。我们下午1点多钟从内罗毕出发,颠簸了5个多小时,才赶到营地。营地上一片漆黑,服务员把我们送到客房,那是非常简朴的木板房,床铺也是木板搭成的。我想,荒原么,对付吧。好在洗手间、淋浴一应俱全,洗个热水澡,舒服了许多,再美美地睡上一觉,解除一路的旅途劳顿。

第二天早晨起来,走出木板房,伸个懒腰,睁开眼睛一看,眼前的景色把握惊呆了:一片广阔优美的绿地上,散落着一栋栋别墅式的木屋清晨的露珠在绿草上闪闪发亮,初升的太阳在蔚蓝的天空上洒着温暖的阳光,一簇簇鲜花点缀着地毯般的草地,草地上一颗颗巨大的合金欢树,撑起了一个个巨大的“伞盖”,“伞盖上”还盛开着鲜艳的花朵。游泳池里几个年轻人在游泳戏水。这哪里是荒原哪?这是城市里无法找到的度假村嘛!眼前的美景,让我对颠簸的抱怨一扫而光。据导游介绍,整个马赛马拉有19个这样的营地。

我们本来是按照常年的规律,在7月上旬来观看动物大迁徙,不巧那年天旱,雨季还没到来,大迁徙的动物也没有成群地来到马赛马拉,好在马赛马拉草原本身还有50万“永久居民”,仍可满足你观赏非洲野生动物的需求。因为动物都喜欢在早晨凉爽时觅食,所以我们草草吃完早饭,便向草原进发了。这时我们乘坐的面包车就变成了游览车,车顶上经过改装,变成一个可以支起来盖子,人可以站起来,把头伸到车顶外面,既便于观察,又便于照相。如遇到危险,把顶盖一关,车内的人便安然无恙了。

车开出营地,便是一望无际的马赛马拉大草原了。这里的“常住居民”最多的是羚羊。羚羊品种很多,这里最多的是瞪羚。所以我们首先看到的也是瞪羚。瞪羚的体型特别漂亮,动作迅速轻盈,与其说它在跑,不如说是在跳,速度极快,这是逃避天敌的最好武器。除了瞪羚外,还常能看到红棕转角牛羚,黑斑大羚羊和旋角大羚羊。羚羊的皮色很美,有棕红色的,有古铜色的,也有浅咖啡色的,更美的是它的角,大都成螺旋状,当它昂首挺立,确实英姿飒爽。羚羊是群居动物,所以总能看到成群的羚羊。

斑马是另外一种漂亮的食草动物。它们的个头没有马高,大概象毛驴那么大,但浑身滚圆,加上黑白条纹,就好像化了妆一样,十分可爱。斑马也是三、五成群地觅食。

最让人惊叹的是长颈鹿。长颈鹿最高可达5.75米,它性情温顺,动作优雅,全身的斑纹十分漂亮,被称为草原美女。他靠吃树叶生活,马拉林地上的大树都被长颈鹿“修剪”过,修剪的水平绝不亚于园艺师。长颈鹿几乎不吃地上的东西,也不喝水,它靠吃鲜嫩的树叶来补充水分。

在我们的行程中,很容易找到大象的踪迹。大象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行动。我们见到的就是两只成年大象带领两只小象,在草原上觅食。非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最大的非洲象肩高3.5米,重达7吨。马拉草原见到的大象肩高约2.5米,重约4吨,成年象每天要吃掉150公斤食料。大象生活在“母系社会”,家庭由一头母象统领,我们看到的这个小家庭悠然自得,其乐融融。大象是极重感情的动物,它们很少远离自己的家庭,当家庭成员受伤或受到攻击时,它们会全力救助。

我们的运气不错,看到了草原上的兽中之王--非洲狮。这是一雄一雌一对狮子,雄狮那一头棕色的长发,威武雄壮,一般有200多公斤。雄狮在非洲是强大、勇猛、英俊与尊贵的象征。母狮没有那一头长发,看起来有点“其貌不扬”,但母狮负担着猎食和养育儿女的繁重任务。狮子捕猎都采用家庭围猎的方式。雄狮站在上风头驱赶猎物,而母狮则埋伏在下风处,完成猎杀任务。每年马赛马拉的动物大迁徙中,都有无数的角马、斑马、羚羊成为狮子的美餐。狮子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而狮子真正能追捕到的猎物,也都是食草动物中的老弱病残者。大自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统治者这个世界。

我们还有幸见到了非洲黑犀牛。犀牛个大、体重,腿短,眼睛近视,是陆地上仅次于大象的动物。中国人都知道,犀牛角是一种名贵而稀缺的中药材,犀牛皮也是上好的皮料,这使这种珍贵的动物在非洲濒于灭绝。因为它的巨大价值,武装偷猎者在暴利的驱使下,铤而走险,疯狂地猎杀犀牛,使其在马拉几近绝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保护犀牛、大象等野生动物,肯尼亚通过国家立法,禁止猎杀濒危野生动物,严厉打击偷猎者,才使得情况有所好转。

非洲的五大动物之一的猎豹就难得一见了。猎豹喜欢独居,白天捕食,速度极快,最高可达每小时150公里,启动快,3秒钟可跑100米。猎豹体形优美,柔韧性极好,善于搞“突然袭击”,捕猎成功率高达70%,而狮子只有30%。

草原上还有一些动物是专门“打扫战场”的,号称“草原清洁工”。这之中,在地上跑的是鬣狗,在天上飞的是兀鹰。它们专门啃食狮子和猎豹等食肉动物吃剩下的动物残骸,鬣狗牙齿尖锐有力,能嚼碎动物的骨头,速度快,喜群居,经常集体捕食羚羊、斑马等,有时连狮子对它们也退避三舍。兀鹰是草原上有名的食腐动物,它们的眼力和嗅觉极好,一旦狮子捕到了食草动物,它们立刻聚集一群,有时多达几十只,等着吃剩下的“残羹剩饭”,有时不等“主人”吃完,就一哄而上,不一会儿就把大型动物啄食一空,只剩下一个骨架。而鬣狗连骨架也可以嚼碎吞下,这就是大自然的食物链。

非洲大草原上最多的树木是合金欢树。树冠有盘状的,也有伞状的,在开花的季节是远看一片花,近看一棵树,花开在树叶上面,非常艳丽。在大草原的背景上显得十分漂亮。合金欢是乔木,属兰科植物,有制氮功能,可改善土壤,周围有丰富的灌木丛。合金欢树的枝叶和果实营养丰富,是长颈鹿等动物的主要食物。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17 13:34:00 +0800 CST  
三,艺术奇葩—乌木雕

如果你有机会到肯尼亚去,一定要带几件乌木雕回来,这是肯尼亚最有特色的,也是最有艺术价值的旅游纪念品。乌木又称黑檀,是一种多年生长的常绿乔木,也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木材,比重大,可以沉入水中,故又称“沉木”。乌木的木心又黑又亮,质地坚硬,木纹美观,是木雕的上等材料。当然真正的木心很少,因而价格不菲。一般的硬木效果也不错,如紫檀、橡木等。

东非木雕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木雕在东非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于它的独特性和稀缺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木雕主要有人物和动物雕塑两类,每件木雕都是唯一的,绝无雷同,人物和动物形象栩栩如生,特别是动物雕塑,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十分可爱,那些活泼的羚羊、憨厚的犀牛、勇猛的狮子和猎豹,文雅的长颈鹿,令人爱不释手。

还有一种传统的工艺品叫树皮画,是在黑色的平纹布上,用香蕉等植物的表皮和树叶剪拼而成。用的是纯天然材料,而创意独特,很有韵味。那简洁明快的线条,和谐自然的色调,带有抽象意味,甚至夸张的表现手法,令人对黑非洲的传统艺术刮目相看。

参考文献

1,《列国志》-肯尼亚 高晋元 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 2004年
2,《狂野伊甸园》 刘震环 著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1年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17 13:34:00 +0800 CST  
第三节彩虹之国--南非
一,南非简介

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口5100万。南非三面环海,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海岸线长达3000度公里。地处两大洋之间的航运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南非资源丰富,是世界资源大国之一,最著名的是钻石和黄金。南非也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有“非洲的欧洲”之称。南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独具特色,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与大多数国家不同,南非有三个首都:行政首都在比勒陀利亚,是政府所在地;立法首都在开普敦,是议会所在地;司法首都在布隆方丹,是高等法院所在地。

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绕过南非的好望角,成为第一个到达南非的欧洲人。1497年另一个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经过好望角和德班,最后到达印度,开辟了从欧洲到亚洲的海上航线,并垄断此航线长达100多年。

16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最大的海上贸易大国,获得“海上马车夫”的称号。从17世纪初控制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亚洲这条重要的海上通道,长达200多年,垄断了欧洲与亚洲的香料贸易及与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商品贸易。

为了解决前往东方的航海中淡水补给、食品补给和船只维修等问题,161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开普敦建立了生活补给站。1652年90多名荷兰人在开普敦登陆,在南非建立了第一个移民定居点,成为南非的第一批移民。经过长期的发展,这里成为荷兰的殖民地。这里居住的人被称为“布尔人”,是以荷兰人为主,包括法国人、德国人等欧洲的白人移民。

到18世纪,大不列颠帝国崛起,1795年英国人占领了南非开普敦,1814年正式把开普敦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并开始大量向开普敦移民。

原来的欧洲移民布尔人,不堪忍受英国人的歧视
和压迫,开始大举北迁。经过100多年的反复斗争,终于在1910年成立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南非联邦,1931年南非联邦正式独立,1960年退出英联邦,1961年成立南非共和国。

南非共和国是由欧洲白种人统治的国家,对当地黑人一直采取歧视、排挤的政策,逐渐形成了严重的种族隔离,黑人被剥夺了起码的正当的公民权利。黑人为了争取民族平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的斗争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支持,终于在1990年迫使白人总统德克勒克放弃种族隔离政策,并在1994年举行大选。黑人组织的“非洲国民大会党”赢得大选,被关了27年的民主斗士曼德拉当选为第一位黑人总统。在新政权的领导下,南非实现了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健康发展,人们生活明显改善。

二,母亲城--开普敦

开普敦是欧洲殖民者在南非最早建立的城市,所以被称为“母亲城”。开普敦是南非的立法首都和议会所在地。在2006年世界最热门的旅游城市中排第六名。


我们在非洲走过了两个不同的国家。埃及是阿拉伯人的国家,它更接近中东各国;肯尼亚是典型的非洲国家,以黑人为主;南非则是另一个典型。到了南非,你感到不是到了非洲,而是到了欧洲。这里有宽阔的高速公路,有良好的市政设施,有各种各样的欧式建筑,这是欧洲人经营了几百年的结果。开普敦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欧化的城市。

1,好望角和开普角

在中学学地理时就知道好望角是地球大陆的最南端,但没想到有朝一日我居然来到这个只能在地图上看一看的地方。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怀着去印度寻找财富的梦想,率领船队在大海上乘风破浪,沿着非洲大陆西部的的海岸线向南行驶。当船队航行到南非的最南端时,遇到了强烈的风暴。他们在大海上漂流了13个昼夜,终于驶入了一个海湾,当船队再次经过这里时,已是晴空万里。为了纪念这次死里逃生的航行,他们把这里命名为“风暴角”。回到国内,葡萄牙国外若昂二世认为,绕过非洲最南端的这个角,就有希望到达印度,于是将风暴角改为“好望角”,意即希望之角。

虽然好望角有着这么美丽的故事又如此著名,但当你真走近好望角时,却未免失望。因为在那里你只能看到一个大木牌子,上面写着“Cap of Good Hope”(意即好望角),标着它的经纬度,(东经18度28分19秒,南纬34度21分29秒),而真正的好望角就是前面伸进大西洋的岩石,象一支巨龙伸入海水中的巨爪。这只有在高出才能看到。终于来到了慕名已久的好望角,却只看到一块木牌,不仅有点扫兴。

开普角在好望角东部,是观赏海景的最佳去处。开普角上是一座小山,海拔238米。崖顶的左下方是一个伸入大西洋的海角,这就是著名的开普角。最奇妙的是,这里是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处。印度洋是淡黄色的“暖洋”,而大西洋是深蓝色的“冷洋”,两种颜色的海水相遇后,形成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正是中国人所谓的“泾渭分明”。山顶上有一座灯塔,建于1857年。灯塔下面有一个标杆,标着这里到世界各地的距离。从标杆上看到这里到北京的距离是12,933公里。

1939年政府在好望角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面积达3,390公顷。保护区内有数千种动植物,其中不少是珍惜物种。有一种旱龟,是南非特产,它之生活在陆地上,不在水中,寿命可达百年。在保护区内,经常会碰到狒狒,大猩猩之类的灵长类动物,但你千万不要去惹它,因为在它可能攻击人类。

2,企鹅滩

非洲企鹅由于全球变暖、环境污染和人类捕杀,数量已大幅减少,从1910年的150万只骤减到现在的12万只。为了保护非洲企鹅,南非政府专门在博尔德斯海滩建立了一个企鹅公园。来到这里,你可以看到成千上万的企鹅,蔚为大观。企鹅白肚黑背,十分可爱,直立行走时,挺着肚子,摆来摆去,憨态可掬。但企鹅的喙很厉害,要是让它叨一下,肯定会鲜血直流。所以围网上都有警示牌,告诉你不要把手伸进网内,以免受伤。企鹅以小鱼为食,如沙丁鱼和凤尾鱼,而它的天敌主要是鲨鱼和食肉鲸等。

3,海豹岛

海豹岛距离开普敦约20分钟的航程,一般要乘游船去参观。海豹岛是突出在海面上的一块巨大的礁石,这里生活着数千只海豹。当船行驶到海豹岛时,看到礁石上黑压压的全是海豹,不时发出猪叫一般的吼声,甚为壮观。这些海豹浑身油光黑亮,身体滚圆,有的在礁石上爬来爬去,动作缓慢,也有的在水中游来游去,潇洒自如。海豹的听力极佳,在水中可以敏锐地辨别各种声音,视力也非常好,能在水中清楚地看到猎物。海豹以鱼类为食,所以在水中异常灵活,游速可达每小时28公里。海豹的寿命约30年。海豹岛值得一游,在别处,很难看到如此之多的海豹。

4,桌山

开普敦的海滨是很美的,你坐在海边的咖啡馆,就可以欣赏海上美景。在开普敦的海边耸立着一座山峰,准确地说,是有山无峰,因为它的山顶是平平的,远看去像是一个书桌,因而取名为桌山。毗邻的海湾取名为桌湾。

桌山海拔1,087米,山顶上是一个很大的平台,由白色的石英岩以及红色、橙色、紫色的砾石构成。桌山的山顶绵延平展,气势磅礴,婉如一个铺开的大长桌。站在山顶上极目远眺,整个城市的景色尽收眼底,那是一副美丽的滨海画卷。现在桌山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了。

三,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比勒陀利亚建于1855年,由布尔人的领袖马洛斯建立,并以他的父母的名字命名。1910年比勒陀利亚正式成为南非的行政首都,目前它也是全国政治、外交、文化和科教中心。

比勒陀利亚城市不大,但很整洁、漂亮。道路两旁的行道树很特别,它先开花,后长叶,每年三月份开花,花呈淡紫色,或者我们说的藕荷色。当花开时,放眼望去,整条街道、整个城市都开满了这种花,非常淡雅,真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十分漂亮。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18 13:24:00 +0800 CST  

在比勒陀利亚有一座"南非先民纪念馆",是由南非阿非利加人(布尔人的后代)于1949年建立的。这座纪念馆是为了纪念1838年12月布尔人大迁徙中,与祖鲁人的"血河之战"。这场战斗不仅改变了布尔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南非的历史进程,在南非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先民纪念馆位于南非西郊的一个小山上,平面呈方形。纪念馆外有一组由64辆水牛车浮雕组成的半圆形围墙,使人想起布尔人的牛车阵。在纪念馆入口处上方,挂着一只野牛头雕像,象征布尔人外柔内刚的性格。在纪念馆大厅,环绕四周墙壁的是白色大理石浮雕。全长92米,高2.3米,重980吨。整组浮雕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布尔人大迁徙的历史。
每年12月16日这天,阿非利加人(布尔人的后代)都会聚集在先民纪念馆举行"契约日"纪念活动,黑人也在不远的公园里,纪念他们祖先为捍卫自由而战的"丁干日"。1994年南非新政权诞生后,为体现民族和解,把这天定为"和解日"。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19 19:49:00 +0800 CST  

市中心的教堂广场上耸立着保罗·克鲁格的雕像,他是德兰士瓦(南非)共和国的首任总统,其旧居已改为国家纪念馆。广场一侧的议会大厦,原为德兰士瓦州议会,现为省政府所在地。著名的教堂大街全长18.64公里,为世界最长的街道之一,两侧摩天高楼林立。

联合大厦 是南非政府及总统府所在地,是一座气势雄伟的花岗岩建筑。由赫伯·贝克爵士设计。大厦坐落在比勒陀利亚一座俯瞰全城的小山上,大厦前面是整齐、优美的花园,园中立有不同的纪念碑和雕像。

市政厅 是很有特色的欧式建筑。市政厅的巨型圆顶钟塔有独特的共32个钟的钟琴,还有拥有六千八百枝风管的巨大管风琴。市政厅前有纪念比勒陀利亚创始人比勒陀利乌斯父子的塑像。

国家剧院 南非规模最大的综合艺术剧院,有5个厅分别演出歌剧、芭蕾、戏剧、合唱与交响乐演奏音乐会。莎拉.布莱特蔓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等众多世界巨星分别在此有过精彩演出。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20 06:26:00 +0800 CST  

四,约翰内斯堡

约翰内斯堡是南非的经济中心,是南非最大城市,也是南部非洲第一大城市,位于南非东北部瓦尔河上游高地上,海拔高度为1754米,在恩古尼语中,约翰内斯堡被称作“伊高比”,意思是“黄金”。

约翰内斯堡成立于1886年。1880年,这里只是一座以两条牛的价值换来的农场。1886年的一天,一个名叫乔治·哈里森的白人在约翰内斯堡北面的一个农场散步,被一块露出地面森的的石头绊倒,这是一块金块。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来此淘金。1886年建立了一座探矿站。随着淘金者越来越多,此地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聚居地,1928年正式建市。当时的南非共和国政府派员到此地巡视,寻找一个地方建立一个市镇。当时被派执行此项任务的两个人,一个是荷兰移民,名叫约翰,另一个是布尔人,叫约翰内斯。据说建立的城市就以他们的名字,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

发现金块的乔治·哈里森本人在狂喜之后按惯例赶到比勒陀利亚向官方管理部门报告这一发现,并取得了可以享受免税待遇的“金矿发现者所有权证书”。但哈里森本人根本没有开发金矿所需的资金,他最终以极低廉的价钱将所有权卖给他人。如今,他的雕像就耸立在约翰内斯堡。国际机场到市中心的24号公路旁原是一个探矿站,随金矿的发现和开采发展为城市。地处世界最大金矿区和南非经济中枢区的中心。周围还有众多工矿业城市,合占南非工业总产值一半左右。约翰内斯堡矿物丰富,金、铂、锑、金刚石、石棉的产量和铀、锰、铬、萤石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还有煤、铁、铜、铝、锌等。采矿业是国民收入的主要支柱。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制革、纺织、机械制造、冶金等。约翰内斯堡是世界最大的产金中心,素有“黄金之城”之 称,附近240公里范围内有60多处金矿。市区街道下有一英里多深的坑道。



约翰内斯堡面积约269平方公里,人口63万,其中半数以上是黑人,属于豪登省。市区被铁路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为重工业区;北为市中心区,分布有主要商业区、白人居住区和高等学校。市中心巨厦林立,政府机关、银行、车站、证券交易所等都是现代建筑。市区最吸引游客的是高达五十层的卡尔敦中心。此处是约城最高级的商业区,国际较大的黄金买卖就在此进行交易。金矿博物馆和黄金精练厂可供游人参观。埃洛夫大街一带是闹市区,商店、银行和旅馆等集中于此。市政厅建于1915年。市内有博物馆和教堂等建筑。公园和草地占城市面积1/10左右。著名的朱伯特公园在城中心的高地上,内有美术馆。此外还有密尔勒公园、唐纳德·麦凯公园、埃利斯公园等,市东北郊有开普敦公园。动物园位于史末资大道。北郊有占地43英亩的植物园和占地26英亩的梅尔罗斯鸟类保护区。


南非盛产钻石,质量高而价格相对便宜。如果一克拉钻石在南非是1,那在美国是2,到中国就变成了4。约堡内有很多钻石加工场,我们就被安排参观一家钻石加工场。进入加工场的安检非常严格,进去的路象迷宫一样,没有人引导,一般人是进不去,也出不来的,整个进出的走廊布满了监控器,让人有一种壁垒森严的感觉。当你参观加工厂时,你会为工匠们精湛的技术水平所折服,每粒钻石要加工出32个个面或更多,每个产品都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品。

约翰内斯堡也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恐怖之都。我们住宿都被安排在有荷枪实弹的士兵把手的赌场里。南非的失业率高达40%,失业大军中绝大部分是缺乏技能、教育程度低下的黑人。治安的恶化使得抢劫事件多发,让中上阶级或代表南非的大资本公司不得不往北边郊区迁移,都市机能不断向郊外移动。此外,惧怕风险的外国资本也跟着向外迁移,造成市区的餐厅、俱乐部、夜总会等相继关门。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20 14:28:00 +0800 CST  


第二章 寻访印度

印度地处亚洲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北部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南边是印度洋,全国是一个倒三角形的半岛。面积297.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人口12.67亿,仅次于中国。

印度距离中国比非洲近多了,但到过印度的中国人可能比到过非洲的少得多。印度和中国一样,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印度仍然是个比较神秘的国度。

近年来关于印度的报道很多,但这些报道似乎分为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印度的软件业发展迅猛,由于印度人在英语方面的语言优势,以及大量承接欧美的服务外包,印度的软件业已高居世界第二 ,仅次于美国。印度的媒体也大肆宣传,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要做"世界的办公室";另一方面报道印度还很穷,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三分之一的人是文盲,基础设施很差。让我们一起走进印度,对这个毗邻的大国探个究竟。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22 21:26:00 +0800 CST  
(一)印度的历史

一般来说,我们所看到的历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种是"挖出来的历史",即由考古发掘寻找已经逝去的历史。这部分历史是最真实的,但却不可能是系统的,连续的,完整的,只能对历史做一些补充和确认;第二种是"传下来的历史",即根据史诗、民间传说、宗教经典甚至神话而写出的历史。既然是"传"的,就难免夸张、虚构甚至神化,不可能很准确,但仍然可能给我们提供那个时代的基本轮廓,有的传说甚至为考古发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第三种就是"写下来的历史",这是比较可靠的历史。

读了印度历史,发现有"几多几少":
传说的历史多,写下来的历史少;
模糊的历史多,清楚的历史少;
分裂的时间多,统一的时间少;
外族统治的时间多,本土王朝统治的时间少。
马克思甚至说过,印度无历史。也就是说,印度没有系统记载的历史。

1921年,英国考古学家马歇尔发现了古代城邦遗址,时间约为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750年,被称为印度河文明。这时的城市已有相当的规模,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当发达。这是典型的"挖出来"的历史。这段文明大约持续了600年,就骤然衰落了,原因至今不明。此后印度次大陆犹如倒退了一千年,回到史前时代。其后几百年也是空白。 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在中亚一带游牧的雅利安人逐渐进入印度征服土著民族达罗毗荼人,形成国家和"种性制度",直到公元前6世纪。由于这段历史是由口口相传的婆罗门经典「吠陀本集」传下来的,所以称为"吠陀时代"。

第一次记录印度历史的是希腊历史学家。公元前327年,印度北部被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使印度的历史年代第一次得到确认。其后的历史断断续续地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22 21:29:00 +0800 CST  

1,孔雀帝国(公元前332--前187年)
公元前332年印度出现了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孔雀王朝,基本上统一了北印度。最著名的君主是阿育王在位40年 ,东征西讨,形成了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但只延续了100多年就灭亡了, 此后印度陷入四分五裂。

2,笈多帝国(公元319--570年)
经过500多年的分裂 ,公元319年出现了一个新的帝国--笈多帝国,统一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中国东晋时期的高僧法显曾在399--412年游历印度,著有「佛国记」,成为研究印度的珍贵史料。后来笈多帝国在白匈奴的打击下灭亡,印度再次陷入分裂。

3,戒日帝国(公元606--647年)
公元606年,戒日王统一印度北方,形成了一个与笈多帝国版图相当的封建王朝。我国著名的唐代高僧玄奘于公元627年--645年赴印度取经,受到戒日王的敬重和礼遇。回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又一次为印度历史作出重大贡献。戒日王死后,印度又一次陷入混乱,长达五、六个世纪。公元711年阿拉伯帝国入侵,把北部变成阿拉伯的一个省,统治了三个多世纪。

4, 德里苏丹国时期(1206--1526年)
公元1206年,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穆斯林统治的国家,定都德里,史称德里苏丹国。德里苏丹国统治了320年,历经五个王朝,1526年被蒙古人所灭。

5,莫卧儿帝国(1526--1857年)
公元1526年,著名的蒙古皇帝帖木儿的五世孙巴布尔,消灭了德里苏丹的最后一个王朝,建立了莫卧儿帝国。经过几代君王的努力,到1687年,整个次大陆除最南端的一隅外,都处于莫卧儿帝国的统治之下,印度实现了空前的统一。莫卧儿帝国是印度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版图最大、国力最强盛的王朝。

6,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858--1947年)
英国人从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开始进入印度从事贸易。从1757年开始,趁莫卧儿帝国衰落,逐步进行蚕食,各个击破,到1849年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1857年灭掉莫卧儿帝国,1858年正式宣布印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称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40%。

7,印度独立

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1906年组建了全印穆斯林联盟。这两个党派领导了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但英国人有意识地利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1909年英国通过法案,规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立法机构改选中实行分别选举,此后教派政治成为制度,造成印度民族运动的分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民族运动继续发展。1944年国大党的领袖甘地与伊斯兰联盟的领袖真纳的会晤以失败告终,而印度穆斯林已经广泛支持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自治领,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但是把印度分裂成两个国家。独立后的印度共和国面临着印巴分治所带来的后遗症。独立后第一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就由于克什米尔争端而爆发军事冲突。1971年爆发第三次印巴战争,在印度的武力支持下,东巴基斯坦分裂出来,建立孟加拉共和国。这样原来统一的印度就变成了三个独立的国家,而且印度与巴基斯坦这两个国家却成为仇雠,真所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综上所素,从孔雀帝国算起,印度本土统治只有三个王朝,时间不到450年,而分裂的时间长达1000多年,以后被外族统治长达700多年,所以印度的语言文化是非常复杂的。目前,印度有四大语系,有2000多种语言。印地语是官方语言,但使用印地语的人只有30%,英语虽已不是官方语言,但仍是使用最广的全国通用语言。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22 21:33:00 +0800 CST  
(二) 走进德里

印度首都新德里(New Delhi)位于印度北部亚穆纳河畔,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印度历史中,有大小8个王朝曾在德里建都。目前存在的有一南一北两个德里。北边的是莫卧儿王朝在17到19世纪建成的、以穆斯林建筑风格为主的老城,被称为"老德里"。南面则是由英国人建成的、具有浓郁欧式风格的新城,也就是今天印度的首都"新德里"。

新德里以姆拉斯广场为中心,街道成辐射状、蛛网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市中心耸立着宏伟的建筑群,如议会大厦、总统府、印度门等。城东部亚穆纳河畔,有黑色大理石砌成的甘地墓,城南有尼赫鲁纪念博物馆和图书馆,在国会大街的琴佗孟佗公园内,有建于1710年的古天文台,这座天文台共有14组奇形怪状的建筑,分别用来测量日月星辰。在新德里,寺院神庙随处可见,最有名的一座神庙是比拉财团出资修建的拉克希米—纳拉因庙。西端的康瑙特市场建筑新巧,呈圆盘形,是新德里的最大商业中心。此外,还有艺术宫和博物馆等名胜以及著名的德里的大学和不少科研机构。

1,总统府

总统府、总理府和议会大厦是一个建筑群,绕着广场成弧形展开。
议会大厦在北面,是一栋灰黄色建筑,建于1927年。底层为会议厅,顶层为办公室。会议厅又有立法大厅和国家会议厅等,十分壮观。
总理府被中心大道分为南北两半,是红砂岩建筑,建于1930年。两座大厦里有上千个房间。大厦上部是伊斯兰式尖顶,高达66米。
总统府是其中最壮观的建筑,世界闻名,建于1929年,原名维多利亚宫,印度独立后,改为总统府。总统府是一座宫殿式建筑,由底层大厅和圆塔形顶楼组成,高大雄伟,气势磅礴。整个总统府长192米,宽161米,有觐见厅、宴会厅、图书馆等华丽的厅堂。觐见厅由大理石建成,面积达400平方米,墙壁为白色大理石,大理石柱镶金装饰花,十分精美。总统府占地132公顷。正门前竖立一根高达54米的石柱,园内还有无数喷泉水池、亭榭长廊。总统府内有一处十分有名的花园,占地5公顷,是仿照莫卧儿王朝时代的花园格调而建,故名“莫卧儿花园”。花园分为形态各异的方园、长园和圆园,,种有成千上万种名花异草,每年开放期间,来此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2,印度门

印度门位于新德里和老德里的交界处,隔着巨大的姆拉斯广场与总统府遥遥相望。印度门又名"印度战争纪念碑",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印度士兵而建,1931年落成。这是一座凯旋门式的建筑,全高48.7米,拱门高42米,用浅色红砂岩建成。门顶有6层台阶。第三层上刻有INDIA几个字母,最上面圆顶是一个直径3.5米的石盆,每逢重大节日,盆中装满油点燃,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炬。拱门内两侧刻有一战中牺牲的13516位战士的名字。这是新德里,也是印度最具标志性的建筑。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23 22:32:00 +0800 CST  

3,甘地陵

圣雄甘地是20世纪国际政坛上一位叱诧风云的重要人物。他一生历尽坎坷,饱经沧桑,成功地领导了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追求民族解放的斗争,最终赢得了印度的独立,被尊称为"印度的国父"。

甘地于1869年生于印度西海岸的一个显赫的家族。1891年毕业于伦敦大学法律专业,并取得律师资格。从1893年起到英国的殖民地南非当律师 ,并在那里工作了22年。目睹英国殖民者在南非的统治,甘地由对西方文明的顶礼膜拜转为进行批判。他积极参加和领导了印度侨民反对白人殖民者的种族歧视运动,他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用非暴力抵抗的斗争策略 ,并取得一定成功,在印度人民中的声望日隆。1915年他返回印度,担负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责任。

从1917年起,他陆续领导了农民请愿和工人罢工,1920年制定了"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与英国殖民者斗争,目标是用一切合法手段实现自治,进而争取印度完全独立。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工人、农民、商人、学生都参加进来,举行罢工、罢市、罢课等运动,英国当局采用严厉的镇压手段,甘地曾17次入狱,17次绝食,最长一次达21天。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斗争,印度终于在1947年获得独立。甘地成为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旗帜。然而,终生坚持非暴力的甘地,却在1948年的一次阻止种族冲突的事件中,被一名穆斯林刺杀身亡。当我们看到那个几乎全身赤裸,骨瘦如柴的老人的照片时,不能不被他的精神力量所震撼。

甘地陵在德里东北部的朱木拿河畔,占地开阔。墓园树木青翠,绿草如茵。墓主体是一黑色大理石筑成的四方形平台,约十六平方米,高约1米,长宽约3米,标示着这是圣雄甘地1948年遇刺后的火化地点,。墓首有几个不锈钢雕刻的字,是甘地遇刺后的最后遗言:"嗨,罗摩!" ,相当于中国话:“哦,天啊!”。

陵墓上面还用印度文和英文镌刻着甘地的教诲:“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家庭应当为自己的县牺牲,每个县应当为自己的省牺牲,每个省应当为自己的国家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 墓地出口处有一石碑,刻有摘自甘地1925年所著《年轻的印度》一书中所列的“七大社会罪恶”:不讲原则的政治;不劳而获;自私之乐;有识无德;无德之商;不讲人道的科学;不知奉献的信仰。

甘地陵是印度人民心中的圣地,凡是到印度访问的外国领导人都要去拜谒甘地陵,献上花圈,或者种上常青树,以表示对甘地的尊敬。每到节假日,很多人都穿着白色的民族服装到甘地陵来祭奠这位伟人。进入墓地时,必须脱鞋,赤脚或穿袜子走进去,就连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可是当年小布什总统访问印度时,为了保证安全,竟从美国调来了几十只警犬,在墓地进行全方位搜索,这在印度引起了轩然大波,印度人民示威游行,表示强烈抗议,认为小布什玷污了印度的圣地。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24 22:11:00 +0800 CST  
4,莲花教堂

除了总统府一带英国人留下的建筑外,新德里很难看到像样的建筑,更不要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了,但印度人的宗教建筑却精美异常,莲花教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莲花教堂是巴哈伊教的教堂,巴哈伊教也称大同教,由信奉伊斯兰教的伊朗人巴布于1844年创立,该教的宗旨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马克思对巴布给予高度评价,但被各教视为异端,遭到迫害,巴布也在1850年被害死,年仅31岁。此后教徒也不断被杀害。但巴哈伊教仍然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不断扩展,至今在全世界已有400多万信徒,并在世界各地建有教堂。我曾在美国的芝加哥和芬兰的赫尔辛基参观过巴哈伊教的教堂,教堂都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很漂亮,但都是类似传统的基督教的教堂,而德里的莲花教堂则完全不同。

莲花寺坐落在德里的东南部,1986年12月正式落成,远远看去,外形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因而得名。寺庙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教堂共四层,底层是一个大平台,上面三层为洁白的花瓣,每层有9个花瓣,第一层花瓣向外,第二层和第三层花瓣向内, 形成一朵巨大的白莲花。而周围由九个椭圆形的水池,共同拱托着这朵“莲花”。教堂直径74米,高34米。高大空阔的圣殿宽阔明亮,既无神像,也无雕刻、壁画等装饰物。光滑的地板上安放着的一排排白色大理石长椅以及一个主持用的讲台。虽然是一座哈伊教礼拜堂,但任何种族、任何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在此祈祷,体现出巨大的包容性。进庙的教徒以及参观的人不需进行任何特殊仪式,也不论你有哪种宗教信仰,任何人都只需脱鞋进殿,坐下来沉思默祷。建筑通体雪白,造型极富现代感,身临其境,真有飘飘欲仙的感觉。夜晚,莲花庙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尤为漂亮,比起悉尼歌剧院更轻盈明快,更富动感,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26 22:21:00 +0800 CST  

5,德里红堡

德里红堡坐落于德里东北部老城区,是莫卧儿帝国时期的皇宫,因整个建筑用红褐色砂岩建造而得名。红堡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君主沙杰汗所建,故又称沙杰汗堡,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莫卧儿王朝建国时,建都德里,第三代君主阿克巴迁都至阿格拉,1637年沙杰汗决定再迁回德里,历时10年,于1648年建成,成为印度最大的宫殿。整个城堡由巍峨的红色城墙构成,南北长915米,东西宽548米,城墙高18--31米不等。红堡东临朱穆纳河,占地约50公顷,共有五个门,正门是西边的拉合尔门,高33.5米,门上有八角形的尖圆顶阁楼和暸望楼,阁楼高20多米。拉合尔门对印度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时,就在拉合尔门升起印度的三色旗,取代了飘扬上百年的英国米字旗。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在这里发表演说。此后每到独立日,印度总理都要在这里发表演讲。

从拉合尔门进去是一条70米长的拱廊街,从拱廊街进入大花园,过了花园后有一个大门楼,由此就进入内宫的觐见宫大殿,这里是国王处理朝政、会见百官的地方。大殿长150米,宽90米,高达12米,颇为壮观。殿中央为国王宝座,有4根柱子支撑的华盖,大理石宝座高达3米,上面雕琢鸟兽花木,精美绝伦。觐见宫北面是枢密宫,是国王与群臣议政的地方,是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流亭式建筑,长约27米,宽约20米,三面是方柱拱门,一面是镂空的石窗,上有各种宝石镶成的花卉图案,雕饰精美,光彩夺目。据说殿中原来有一个世界著名的"孔雀王座",座椅背部是一颗用宝石和钻石镶成的树,树上站着一只用彩色宝石嵌成的孔雀。座椅用117公斤黄金打造,上面镶着各种宝石,可谓价值连城。可惜这个"孔雀宝座"被入侵者掠走,如今不知去向。

枢密宫东北是国王的寝宫、 祈祷室和会客室,屋顶用雕花装饰,在寝宫和祈祷室之间有一面大理石屏风,上面有用黄金镶成的月亮和星星,四周用各种宝石装饰。宫殿中央是镶有各色宝石的白色大理石喷水池,池底是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巨大的莲花,直径达3米,堪称世界之最。其精美程度充分展示了莫卧儿帝国的强盛,也寄托了红堡的建造者,王朝第五代皇帝沙杰汗对爱妻泰姬玛哈的无限怀念。 可惜如今已不见泉水喷涌。大片绿地变成黄土,颇有些苍凉之感。


楼主 闲云野鹤海玉  发布于 2016-05-27 22:57:00 +0800 CST  

楼主:闲云野鹤海玉

字数:187193

发表时间:2016-05-11 19:33:3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28 15:51:00 +0800 CST

评论数:1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