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1。。。。。。N ) (添加中)

钟山夜谭:发现

周一下午,我要赶到位于新街口的医院看病。中午就近在医院附近的美食广场吃中饭,随意点了一份爱吃的牛肉炖蘑菇。这个石锅饭小店里,一条条餐桌边,坐满青年白领的食客,四周女孩很多。坐在我对面的是一对恋人。两人亲密交谈,声音不高不低,并不避忌别人,谈论的似乎是日常生活的有趣的事。这些在别人耳中都是琐碎无聊的张家长李家短,对于恋人,则是世界上最美的情话。

偶然,女孩似乎发现什么可笑的事,兴奋地提高声音:她(可能是说话女孩的闺蜜)的婚礼上,有一个程序,介绍恋爱经过,男孩竟然傻乎乎说:“因为看到她美,我所以喜欢她。”太肤浅了。女孩的话语中,显得很鄙视。

我正好在看一本书,听到此话,心里一惊,难道这男孩真的很肤浅吗?男孩的直率的表白,触动我的心弦。我现在整日听到的是:某人买了几套房,股市又赚了几十万,升职,扶正,当上某某长,加了多少钱,某人的儿女考上名校或出国留学等等。在这快速求名求利,求富求贵的年代,我直觉喜欢这男孩不经意的表达,那么稚气,青嫩,直白,真诚,勇敢。

我禁不住插话说:“也许男孩的话挺好,难道男孩喜欢女孩,不就是从外貌的美开始,才能看到其内心之美。女孩平时不也是注重自己容貌,希望吸引男孩的注意,从而喜爱自己的全部吗?”女孩无语,面露沉思。

这句话引起我的深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为悦己者容。” 古来有之。
《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描述了西周初期乡村普通男女纯朴直率的爱情。此时,封建制度尚未确立,男女之间并无“礼”之大防,民风淳朴,男女率性而为,满满的太初时的混元之气。

现在,红尘如漫天的雾霾,人越来越希望掩盖内心的渴望,欲擒故纵,羞于直率表达自己的内心的声音。好像这样才是成熟。但失去两千多年以前,恋人自然发出的天籁般的表白的一份真诚和勇敢。怯于直面自己的爱情,真诚纯真天成的爱情已慢慢消逝。过去,以情役物,物是情的载体;而现在似乎物以役情,情是物的载体。谈恋爱有点像玩“三十六计”,逐渐变成潜规则。似乎聪明人就应该如此,只有傻瓜才会反其道而行之。

世上傻瓜太少,但又不泛傻瓜。此君即是范例。其实,最直率的语言,是最真诚的语言,是最美的情语。

爱不需要理由,不需要语言,他就是爱她。所谓理由,无论一条、几条,始终不能穷尽。理由一旦提出来,爱就水了。爱就失去圆润、浑然天成。配偶是由人体这个情感超级计算机,通过各种进化而成的算法来处理,这些算法成为感觉、情感和恋爱,从而形成人的直觉—就是爱她没商量。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是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也是人生的三重境界。

男孩傻乎乎的话,“因为看到她美,我所以喜欢她。”是“看山是山”,是激情、青葱、童真。也许那个女孩已开始进入“看山不是山”的门槛,激情渐退,觉得自己成熟,认为男孩嫩稚,感叹其太肤浅。似乎只有在春天雪白的樱花下相遇,萧萧秋雨中小巷共伞,送上999朵玫瑰,或者献上和纳兰性德词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才是真诚的。

“情深而不寿,情真而无授。”过于激情的释放,感情难以持久,易于很快枯涸。而真诚的爱情无需仅仅藉助外物,甚至声音表达,而是一次回眸,一点灵犀,两个心灵的默契,如六祖惠能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以心传心。大道至简,恋爱何尝不是如此。

歌德的自传体散文《诗与真》中说:“不过,一个未曾腐化的纯洁青年的最初的恋爱,是完全循着一种精神的方向进行的,造物主是要一个人在异性中具体发现善和美。我也通过这个女郎的晤见,以及我对她的爱慕,而进入优美的新世界。”

外在的容貌和仪表、谈吐、举止是内在心灵美、善和真的载体。男孩谈恋爱,首先觉得一个女孩很美。实际上,男孩通过女孩的仪容、气质、言行、举止或做过的某件事,而非仅仅颜值,某一时刻,突然发现女孩有一种心悸的惊艳之美,而心动爱上这个女孩。客观上看,这个女孩与其他很多女孩一样,并不特别出众靓丽。

仓央嘉措诗中感叹:“我问佛 :为什么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看山是山”的嫩稚与“看山不是山”的成熟不同,在千百人中,不必藉助外物,直接发现其美,产生心灵的共鸣。在千百人中,男孩发现这个没有蒙上了灰的女孩,发现他的真爱。也许,在别的女孩看来,这个男孩很呆,居然爱上这么普通的女孩,把丑小鸭看成美丽的公主。“情人眼里出西施。”发现是恋爱的缘起。是从无数矿石中发现洁白的美玉,从无数深海的蚌壳里发现璀璨的珍珠。发现所爱终究是缘于两个心灵的吸引,而不是外物。

大爱若痴,真爱若傻。
楼主 不语人  发布于 2017-07-12 20:18:51 +0800 CST  
钟山夜谭:人生的意义

我偶然看到“知乎”上有“人为什么活着呢?”的讨论,有点惊奇,有所感悟。我现在每天很忙。退休后,虽然我慢慢不再发余热。但我有好多书和文章没有看,好多文章和诗词没有写,好多地方没有旅游,好多自己要做的事没有做。我有很多爱好,比如喜欢吹笛、书法和摄影。。。。。。喜欢太多的事。我确实没有时间想“人为什么活着呢?”

上古4000多年以前帝尧之世,有老人击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每天看着太阳劳作或休息。生活简单,无忧无虑。自己凿井、种地,虽然劳累辛苦,但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人生没有什么意义。人生也用不着有什么意义。

后来,生产力迅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逐渐沉湎于物欲的追求,精神变得空虚,开始寻找人生的意义,给自己建立一个精神支柱。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应运而生。到汉代,国家统一,要使其强大,必然需要有统一的思想,即所谓的:“人生的意义”,修齐济平。儒家胜出。儒家因其局限性,得到道、释两家补充,形成儒道释三家合流。世界各种的宗教宗旨也是人生的意义。

农耕社会产生的儒道释,在市场经济社会面临很大的挑战。西方的一些新的思潮趁势涌入,使人生的意义的选项更加丰富多彩,选项太多,同样使人更加迷惘。人生的意义产生饽论。一方面意义应该是唯一最有价值的,另一方面,又有很多选项都同等优秀,有些选项含义甚至是相互矛盾。本来人想选一个精神支柱或一盏指路明灯,最后,却迷失在明灯的汪洋大海之中,不知何去何从。苏东坡感叹:“人生识字糊涂始。”即此。

人读书明理,总希望为自己人生寻找理由,用以解释自己人生的意义。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后来反客为主,人为了自己找到的意义活着,度过人生。虚幻的意义变成真实人生的主人。似乎没有实现自己设定的人生意义,就认为是白活了,甚至自尽。

曾有几位80多岁的前辈,有的身体不佳,感到生活质量差;有的经常锻炼,身体不错,但感到再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可能感到精神有点失落,询问我:“人生有什么意义?”我直接答:“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好好地活好每一天。”

如果非得要给人生赋予意义,第一意义应该是活着,所有的高大上意义都建立在此基础上,或者说是附加于第一意义之上的所谓意义。即使“活着”对世界上非常多的穷人、病人和战火中大灾中的平民等人,都是非常奢侈的事。

他们却有点失望,觉得这种意义的档次有点低了。80多岁的老者好好活着,能自由做自己想做并能做的事,本身就很有意义,“只缘身在此山中”,何必与自己年轻时或年轻人去较劲。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人生的意义,每个人的人生的意义都不相同。俞敏洪在谈及职场竞争时曾说,成功有许多方式,如果我的薪水没你高,我就和你比前景;如果我的前景没你好,我就和你比快乐;如果我没你快乐,我就和你比健康;可能我一生什么都没你好,但我保持健康的身体,到最后把你们一个个都送走,那我是成功的,即人生是有意义的。

可见,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意义的设定。总可以找出自己某一方面的优点,作为自己人生意义的设定,使自己活着的人生有意义。这也是寻找人生意义的初衷,即寻找人生的精神支柱,使得自己快快乐乐活过一辈子,而不是设定一些遥不可及的所谓高大上的人生意义,使自己愧疚一生。意义是为真实的人服务,而不是人为虚幻的意义服务。

与其纠结虚幻的意义,安慰自己。不如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应做和想做的事。当你逐渐强大的时候,你怎么做都有意义,无须寻找。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甚至其他人已经给你做的一件事就准备了几十种意义。

曾国藩经历了惨败,曾三次惨败到想自杀,也曾和普通人一样不愿意面对,但终究逐渐坚强起来,最后男儿到死心如铁,已经是无畏无惧,以此心态对敌,焉能不胜?人生正如曾国藩所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毋揠毋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楼主 不语人  发布于 2017-08-05 22:01:22 +0800 CST  
人生感悟12

年轻时,仰慕伟大;年老时,则崇尚平凡。
楼主 不语人  发布于 2017-09-30 15:53:28 +0800 CST  

楼主:不语人

字数:8763

发表时间:2016-10-05 02:40:2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6 08:09:42 +0800 CST

评论数:7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