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聊聊好莱坞娱乐业背后的政治博弈

@碧纱窗外 2016-12-09 09:02:13
当然,我最喜欢的电影还是老美的:《肖申克的救赎》,不过倒木有关注是哪家电影公司出口的。
印象中好像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的电影多一些,他家的《加菲猫》曾经也是最爱~
-----------------------------
《肖申克的救赎》是城堡岩公司出的,本来也是个独立制片公司。这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啊!哦不,有故事的公司啊!

三个本来在二十世纪福克斯的人,辞职创业办了城堡岩公司,成功之后就碰到楼主最新一节说的事了--大公司过来要强行纳为小妾,人家誓死不从,但大公司势大,为保娇躯,城堡岩想找一个身强力壮的壮汉做靠山,但圈内那一帮都是一伙的,于是找圈外的,最后居然找的是--可口可乐公司(囧!)

哪知道这一切都是套啊!可口可乐和他们也是一伙的。城堡岩最终被当时的哥伦比亚也就是日本索尼纳入房中,被哥伦比亚玩了几年,玩成残花败柳后一脚踢给华纳兄弟,华纳兄弟也和华特迪士尼对待米拉麦克斯一样先是淡化处理,直至完全冷藏,现在城堡岩也是出不了片子了。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9 22:18:47 +0800 CST  
@低调行事才是王道 2016-12-09 22:09:29
楼主,我转载去八卦行不行呀?
-----------------------------
可以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9 22:21:24 +0800 CST  
抱歉各位,本来在写上一节预告那篇“拍了一部卖座片反而把公司搞垮全体员工去要饭”,写了一半,本来按预计写完之后星期一发出来,但最新消息传来情况又有变化了,所以写了一半的不能用了。

但也得给大家一个交代吧,那楼主就对前面很多朋友提出的关于好莱坞电影洗脑的事谈一些个人看法,由于这一篇和整个主题有点偏,大家就看成“番外篇”吧。

前面有网友说过好莱坞电影是美国政府的洗脑工具,楼主先不对这话做结论,只想说如果是这样,洗脑有作用吗?

今年年初一部叫《伦敦陷落》(London Has Fallen)上映,出品此片的是一家叫千禧年(Millennium Films)的独立制片公司,千禧年和另外一家叫Nu Image公司是一个老板的兄弟公司,一个主攻A类片,一个主攻B类片(差不多就是ATELIER VERSACE和GIANNI VERSACE区别),影片成本6千万美元,上面楼主提到过独立制片公司凑个几千万美元搞个中等制作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好莱坞一部A类片的平均制作成本是5千万到7千万美元,在这个范围内的就是中等制作,低于的就是小制作,1亿美元以上的就是大制作)。千禧年虽然名义上也是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但其电影基本上都在欧洲完成。



千禧年公司logo

看过这部影片的中国观众第一反应就是:哇!又是部好莱坞洗脑片!美国主旋律电影!真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这部电影的剧本。

电影一开始说明故事主因—美国为了追杀一个恐怖分子/自由战士,用UAV发了一枚导弹把参加葬礼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十人全杀了。然后英国首相突然暴毙,各国首脑都要去伦敦参加葬礼,只有俄罗斯总统不去。葬礼前夕日,加,法,日,德,意国首脑先后被恐怖分子/自由战士暗杀。电影里德国总理是个大妈名叫Agnes(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的闺名叫Angela),明摆着是隐射德国总理默克尔,意大利总理是个裤裆拉链关不住的色老头,明摆着是隐射意大利三任总理贝卢斯科尼。就这样把美国盟友都黑了一遍外加俄罗斯后,影片进入传统的美国英雄开挂模式,期间当然把一直以来的中东阿拉伯人黑的体无完肤,但本片被黑的最厉害还是美国的小弟英国,男猪脚在伦敦街头不得不单枪匹马的保护总统,因为整个英国从警察到军队到情报机构都被恐怖分子/自由战士渗透了,伦敦街头的任何一个英国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自由战士,中间楼主省去乒乒……乓乓……过程,直接到最后,整个影片的起因是因为美国滥杀无辜,恐怖分子/自由战士发起报复,但最后美国为了杀死策划者又用UAV发了一枚导弹对策划者所在人口密集的闹市区的住宅群发动攻击……

现在诸位还认为这是部好莱坞洗脑片美国主旋律电影吗?电影把世界上几大势力都得罪了一遍(中国除外),一头一尾点明恐怖主义起因(美国的战争罪行),中间以令人反胃方式表现传统美式英雄主义的高大上。这片子反洗脑和给美国拉仇恨的效果我给120分。

这里我要说的是片子制作前的一些不同寻常的事。大家都知道《伦敦陷落》是2013的《白宫陷落》的续集,千禧年公司在续集剧本出来后(编剧是一对名不见经传的夫妻搭档),就找到原《白宫陷落》的导演安东尼•福奎阿(Antoine Fuqua)继续执导续集(续集要成功首先要满足的是原casting的尽量回归)。安东尼•福奎阿是好莱坞的著名大导演,执导过的名片有《豪勇七蛟龙》(The Magnificent Seven)《铁拳》(Southpaw)《伸冤人》(The Equalizer)《生死狙击》(Shooter)《亚瑟王》(King Arthur)《训练日》(Training Day)。

安东尼•福奎阿一看这剧本:我噻!这剧本怎么行!你得改。好莱坞的一般潜规则,如果导演和编剧有矛盾,导演优先(虽然电影文艺青年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剧本才是一部电影的核心”,但编剧在好莱坞待遇差地位低,活得还不如狗,好莱坞有句话“顶级编剧还不如二流导演,三流演员”),更何况这次一边是已经执导过第一集的著名大导演,一边是名不见经传的编剧,但千禧年坚持原剧本,导致安东尼•福奎阿退出。之后千禧年又先后找过3位导演: Fredrik Bond,Wayne Blair和Gary Fleder。这3位导演和当初安东尼•福奎阿一样,一看剧本:这剧本怎么行!最后千禧年找来了巴巴克•纳加非执导此片。巴巴克•纳加非本名بابک نجفی,一位来自伊朗的穆斯林。

待续......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11 10:38:57 +0800 CST  
@一皮天下无难事 2016-12-09 23:02:02
我感觉 我国电影市场 水也挺深的。。。台8Z是不是犹太资本的代言人??
-----------------------------
楼主不在国内,国内的水深水浅不了解。

国内最大的电影网站豆瓣好像是台湾人的吧。楼主有一次影响深刻:那次楼主刚看完美国电影《美国狙击手》一时兴起在豆瓣上留了一条短评:

“我只想知道,作为美国史上射杀纪录最多的狙击手,包不包括,他在卡特里娜飓风救(zhen)灾(ya)时射杀的30个本国平民?一个对自己国家的平民都毫不手软的人,又让我怎么相信你在被入侵国的射杀纪录不是杀良冒功?!”

让我吃惊的是此评论在短短20分钟内就被删除了,要知道豆瓣上每时每刻都有多少短评啊!更让我吃惊的是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中文网站,被顶在头条置顶的居然是一条为美国军队歌功颂德,同时讽刺解放军的影评。真是难以置信!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11 20:22:09 +0800 CST  
续上一节


电影制作完成后中国广电局一看:哇,这片子好!反洗脑和给美国拉仇恨的效果刚刚的,哈哈哈,笑纳笑纳。赶快引进,全国上映(以上关于广电局部分纯属楼主个人恶意揣摩,以小人之心度广电局君子之量,各位请自动过滤)。就这样,一部表演差劲(这部电影甚至连老牌演技派明星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的表演都不怎么样,因为整个电影拍摄期间摩根•弗里曼根本没有去过片场,摩根•弗里曼的戏都是替身或后期合成),剧本荒谬,特技十毛(比五毛特技好一倍,楼主个人再加五毛)的中等制作在全球获得2亿多美元票房(中国市场贡献四分之一)。

说完了这部电影,再回到本节开头提到的好莱坞电影洗脑的话题,首先好莱坞电影洗脑的首要对象不是你们这些外国人,而是本国的屁民。至于效果吗,楼主认为也许以前效果很好,现在么……,虽然大家仍旧爱看好莱坞电影,但欧洲的年轻人看完好莱坞电影嘲笑美国人是弱智,中国的年轻人看完好莱坞电影大骂美帝是坏蛋,中东的年轻人看完好莱坞电影背着炸弹去炸美国人。为什么会这样?楼主认为有2个原因:1 在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这类传统媒体之外互联网的崛起。虽然电影是传统媒体中最有表现力的,表现手段最多的,渗透力最广的,但和其它传统媒体一样它是单向的,它只是传播方,它的传播对象只是被动接受。而互联网上每一个点都是互动的,即是传播方也是接受方,现在的电影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在还没有进入影院前,已经通过互联网之间的信息交换,大致了解了要看的电影,在没看之前已经形成一些自己的观点,电影的洗脑能力被削弱了。2 对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好莱坞电影的洗脑手段仍旧是以前那些,看惯了好莱坞电影的人,完全能猜到人物走向,剧情发展,甚至下一刻会是什么台词,音乐什么时候响起,好莱坞完全没有发展出新的洗脑手段。我们经常嘲笑中宣部是战五渣,但我共以前的宣传能力也是牛逼哄哄的,如果说我共的宣传方式还停留在5,60年代,那么好莱坞则是还停留在8,90年代。

PS:顺便说说千禧年公司和Nu Image公司的老板艾威•勒纳(אבי לרנר)。因为这位也是个奇葩。艾威•勒纳也是个犹太人,而且是出生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年轻时跟随以色列军队参加了所有以色列在中东的战争。后来去好莱坞当起了制作人,专拍动作片,一手捧红了尚格•云顿(Jean-Claude Van Damme)史蒂文•西格尔(Steven Seagal)韦斯利•斯奈普斯(Wesley Snipes)杜夫•龙格尔(Dolph Lundgren)。有了钱后就开了两家公司--千禧年和Nu Image。作为一个以色列犹太人,年轻时还为以色列卖过命流过血,但现在的艾威•勒纳是个著名的“以色列公知”,经常和以色列政府对骂,为此以色列政府禁了他所有影片,艾威•勒纳则针锋相对拒绝任何以色列媒体和以色列人采访。由于艾威•勒纳90年代在动作片方面的业绩,当千禧年准备开拍《敢死队》(The Expendables)时很容易就把那批动作片老家伙们集聚在了一起。而当《敢死队》拍到第三集时,在影片上映前1个多月网上就有了DVD版,据说黑客源头来自以色列,按艾威•勒纳自己的说法,他为此损失了2亿5,这次艾威•勒纳不但大骂以色列,而且把奥巴马也骂了,骂他保护知识产权不力,是个懦夫。




艾威•勒纳


把这个帖子当做长篇连载来看的同学们可能要失望了,楼主并不准备写得很长,下一节就进入帖子的结束篇章。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12 08:24:29 +0800 CST  
@碧纱窗外 2016-12-12 08:35:16
@doville 2016-12-11 10:38:57
今年年初一部叫《伦敦陷落》(London Has Fallen)上映,出品此片的是一家叫千禧年(Millennium Films)的独立制片公司,千禧年和另外一家叫Nu Image公司是一个老板的兄弟公司,一个主攻A类片,一个主攻B类片(差不多就是ATELIER VERSACE和GIANNI VERSACE区别),影片成本6千万美元,上面楼主提到过独立制片公司凑个几千万美元搞个中等制作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好莱坞一部A类片的平均......
-----------------------------
没有关系,Millennium只不过是个普通单词,因为行书漂亮,又有寓意,很多人喜欢用罢了。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12 08:51:22 +0800 CST  
@用五毛兑美分 2016-12-10 16:29:19
早厌倦了美帝天天拯救地球的荷里活模式。
不过话说回来,人的拍摄技巧和精良制作,以及商业运作也确实领先全球。。。。文化的输出靠的是软实力的沉淀,大中华的文化输出缺的就是包装精良的‘‘糖衣炮弹’’,获奖的作品全是展现丑陋的所谓“良心作品”。。。。唉,话语权,软实力,任重道远啊。
-----------------------------
@碧纱窗外 2016-12-12 08:25:00
严重同意,只是这个“糖衣”的配方,并非是一蹴而就滴~~觉得中国现在的电影市场,其实就是前几年文化思想战线乱象的一个延续……短时间内拨乱反正,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最为反感的是,大陆的不少电影,似乎把香港以前的那些所谓的“无厘头”的东西引了进来,一部电影你想看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对不起,他们的主创人员并非是智商健全者,所以,想支持国产片,除了忍耐,别无他法~
就那个票房号称过二十几......
-----------------------------
关于《捉妖记》楼主有不同看法,《捉妖记》主要针对的是小孩子,楼主在国外自己家里给一群外国小朋友(法国人,德国人,荷兰人,英国人)放《捉妖记》,带着3D眼镜的外国小朋友看得好开心啊,虽然一句也听不懂。给小朋友看的电影我们成年人抢过来看,看完还大骂垃圾,这就和拍给农村老太太老大爷的连戏剧,城里小青年抢过来看,看完还大骂抗日神剧一样。《捉妖记》小孩子们爱看就可以了。

至于《捉妖记》的二十几亿有多少水分我不知道,不过小孩子片一般都容易骗钱,你喜欢一部电影进场买票就一张票,小孩子你不可能让他一个人待在影院,那就是三张票。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12 09:58:55 +0800 CST  
这是这个帖子的结束篇章,其实当初写这个帖子时,只打算写个1万字左右(本人打字是很慢很慢很慢的),但在编辑和网友的热情下,加上后面的结束篇章要2万字了。

总结和展望:

对九大公司的总结和展望:

楼主有时候看欧洲历史会发感慨:欧洲最老的丹麦王室已经有一千多年,同样的时间段中国都改朝换代多少次了,而在欧洲同样的王室还是那么几个(或者说一个),没有变过,即使在可预见的将来也看不到有任何变化的可能,在好莱坞也一样,九大大公司除了2个被收编的子公司,其它都有百年历史,最老的派拉蒙和环球有104年,哥伦比亚/三星98年,华纳兄弟和华特迪士尼93年,最年轻的二十世纪福克斯也有81年,当然还有奇葩的米高梅,70年代就应该死了,不断有接盘侠给他输血续命,苟延残喘又活了40年,现在也92岁了。而在这百年时间里,历史变迁,科技翻新,却没有出现一家可以取代他们的,甚至威胁到他们地位的(也许米拉麦克斯曾经很接近,但回过神来的九大公司转手就把他灭了)。

欧洲王室几大家族在遇到威胁王室地位时,也是抱成团一致对外,王室们保持的另一手段就是通婚。九大公司同样会通过合并,收购,合作谋求更多更大的控制权和利益,事实上就在不久前,就传来2则惊人消息,首先是楼主上面提到过的九大之一的梦工厂由派拉蒙转出,重组之后,又以极快的速度转入环球旗下,10月5号刚在伦敦首映的《火车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则是梦工厂转入新东家后的第一部电影。

如果说梦工厂的易位在好莱坞是颗重磅炸弹的话,那不久前另一则消息无疑就是原子弹了。AT&T要以854亿美元并购时代华纳(注意不是华纳兄弟电影公司,而是整个时代华纳财团。不是收购是并购)。虽然如此庞大的两个财团(AT&T全美大财团排名27,时代华纳排名48,我们熟悉的微软排名49)的并购案期间还有很多不稳定因素,但如果最终成功,同时在另一方面说明现在的美国坠落到何种程度,稍微了解美国历史的同学们可能都知道三十多年前,就是因为AT&T过于巨大(当时的AT&T有多巨大,现在我们经常提到的苹果,市值1千亿美元,而AT&T在70年代就达到了,要知道70年代的美元和现在的美元不可同日而语),美国政府认为其存在对资本和资源的垄断,强行拆分成6个(至今仍被认为是和大资本对抗最成功的范例),而三十多年后却要为同一个大财团的进一步垄断铺路。

而对好莱坞来说这个并购案除了表面经济的因素,还有背后更深层次的政治因素。就如楼主前面提到过的,在这之前,九大公司面对的威胁主要来自国内的独立制片潮,对付那群独立制片公司,大公司们绰绰有余,那么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九大公司面对着来自美国境外的威胁,这次的威胁有着远为强大的资本,可不是独立制片那群文艺屌丝可以比的,为了避免再出现一个三星,好莱坞寻求和本土更大资本的融合。

大家在未来几个月可以持续关注这个并购案,这个并购案如果最终成功,那么对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是深刻和长远的,也许紧接着就会出现派拉蒙/维亚康姆财团和沃尔玛,环球/康卡斯特财团和瓦莱罗能源的并购。

PS: 这个并购案还有一个更大的看点,就是2016年度最大网红—特朗普。楼主完全看不懂特朗普,不清楚他到底想什么,要什么,屁股坐哪边?这也是其它各国和这个未来美国总统打交道的最烦人的地方,和其它美国政客比,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我们知道特朗普之所以赢得这次总统选举,最关键的因素是特朗普作为一个地产富豪,美国的0.1%精英,却非常成功的把自己包装成了中产阶级和下层劳动阶层的利益代表,他在其竞选总统期间在多次在演讲集会中提到,如果他当上总统会阻止这个并购案。而正是那些中产阶级和下层劳动阶层的选票把他推进了白宫,竞选成功之后的特朗普那张大嘴在还没有正式成为美国总统前,已经对美国国内国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方面发过声调,但对他竞选前多次强调的阻止AT&T和时代华纳并购案一事,却再也没有下文了。不过毕竟他还没有正式当上美国总统,我们要给他点时间,如果在特朗普正式成为美国总统后,这个并购案最终成功,那么特朗普屁股坐哪边可以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下一节:对三星和索尼的总结和展望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13 05:44:12 +0800 CST  
@doville 2016-12-13 05:44:12
如果说梦工厂的易位在好莱坞是颗重磅炸弹的话,那不久前另一则消息无疑就是原子弹了。AT&T要以854亿美元并购时代华纳(注意不是华纳兄弟电影公司,而是整个时代华纳财团。不是收购是并购)。虽然如此庞大的两个财团(AT&T全美大财团排名27,时代华纳排名48,我们熟悉的微软排名49)的并购案期间还有很多不稳定因素,但如果最终成功,同时在另一方面说明现在的美国坠落到何种程度,稍微了解美国历史的同学们可能都知道三十多年前,就是因为AT&T过于巨大(当时的AT&T有多巨大,现在我们经常提到的苹果,市值1千亿美元,而AT&T在70年代就达到了,要知道70年代的美元和现在的美元不可同日而语),美国政府认为其存在对资本和资源的垄断,强行拆分成6个(至今仍被认为是和大资本对抗最成功的范例),而三十多年后却要为同一个大财团的进一步垄断铺路。
而对好莱坞来说这个并购案除了表面经济的因素,还有背后更深层次的政治因素。就如楼主前面提到过的,在这之前,九大公司面对的威胁主要来自国内的独立制片潮,对付那群独立制片公司,大公司们绰绰有余,那么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九大公司面对着来自美国境外的威胁,这次的威胁有着远为强大的资本,可不是独立制片那群文艺屌丝可以比的,为了避免再出现一个三星,好莱坞寻求和本土更大资本的融合。
-----------------------------
@碧纱窗外 2016-12-13 07:45:17
楼主你说的来自美国境外的威胁,其实在这里:
大连万达集团近日宣布,拟收购好莱坞电视制片公司迪克•克拉克(DCP),消息一出,在美国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众议院资深议员John Culberson周四(6日)致信美国司法部,称万达集团近期针对美国娱乐公司的一系列并购活动,引起了人们对外国控制美国很大一部分传媒业的担忧。
在这之前,包括Culberson在内的16名美国众议院议员已于上......
-----------------------------
关于万达的事,楼主会在后面聊到。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13 20:13:52 +0800 CST  
总结和展望:

对三星和索尼的总结和展望:

九大公司中的另类也是唯一被外国人掌握的公司三星,现在越来越不不招其它公司待见了,但一直也搞它不死。而随着美国国势的衰弱,日本也越发明显试图摆脱美国控制。在索尼收购三星初期,日本人还能遵循大公司维护传统美国价值观,政治上正确的原则,在美国的哥伦比亚/三星基本上完全由美国人自己管理运行,在东京的索尼财团本部完全不插手。但事情慢慢起了变化,日本人先是在收购三星几年后,创立了索尼影视娱乐(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日本人由之前完全不插手逐步变为控制其娱乐部,娱乐部再控制索尼影视娱乐,索尼影视娱乐再控制旗下的好莱坞电影公司。对于哥伦比亚这个百年老品牌,日本人则是逐渐淡化其品牌形象,同时逐步加强索尼影视和三星这2个品牌。

三星在美国轨道上渐行渐远时,2014年一群高度组织化的黑客入侵索尼影视娱乐,带来的后果几乎是灾难性的:索尼影视娱乐的电脑全部瘫痪,当时已经制作完成但还没上映的几部大片全部泄露(包括楼主上面提到的《狂怒》),客户和员工(甚至是前员工)的个人资料泄露,几十万的e-mail,资料,合同泄露,索尼影视娱乐未来的计划表泄露。要知道索尼可不是什么一般的娱乐公司或WADA这种国际组织,索尼自己就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入侵索尼这样的高科技巨头,需要有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足够的技术。有意思的是在事件还没有完全结束时,美国的联邦调查局就已经确认了原凶,那就是背黑锅专业户—北朝鲜,美国媒体也立刻跟进,一时间铺天盖地的矛头全部指向北朝鲜。

现如今三星拍片也越来越不遵循大公司维护传统美国价值观,政治上正确的原则了。三星今年连着推出两部动画大作《愤怒的小鸟》(The Angry Birds)和《肉棒会》(Sausage Party)(不是笔者往邪了翻译,这个才是更符合它愿意的翻译),作为本应该主要受众是小孩的动画片,前者是公开挑明了的政治不正确,后者是肆无忌惮的不顾美国价值观。

《愤怒的小鸟》中和一群五颜六色的小鸟作对的大反派是一群猪,一群绿色的猪,长大胡子的绿色的猪。影片中那个曾经是满身肌肉,功勋无数,而现如今大腹便便飞都飞不起来的鹰,是一只白头鹰,索尼更是找来著名的侏儒演员彼特•丁克拉奇(Peter Dinklage)为这只白头鹰拼音。这些已经不是隐射了,完全是赤裸裸挑明了。《肉棒会》楼主还没看过,不过楼主的一位有两个小孩的朋友租了这部电影回家,本来准备是一个happy family night,结果气的把电视机砸了。制作《肉棒会》之前,影片的两位主创编剧塞斯•罗根(Seth Rogen)和乔纳•希尔(Jonah Hill)拿着剧本跑遍了好莱坞,但其它大公司一看剧本都回绝了他们(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楼主前面提到过在好莱坞编剧不如狗,但塞斯•罗根和乔纳•希尔不一样,这两位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好莱坞一线喜剧演员,这使得他们在好莱坞的社会地位和说话分量要远高于一般编剧),最后只有日本的三星欣然接受。



长大胡子的绿色的猪



大腹便便不会飞的白头鹰



塞斯•罗根和乔纳•希尔




最后大家会问,未来日本人会不会把三星吐出来呢?笔者认为在不久将来这个情况不会出现,三星目前是困难点,但还没有到倒的地步,保不准什么时候又打个翻身战,而且日本人非常看重这块得之不易舆论阵地,即使三星不行了,索尼也会力保,即使索尼不行了,必要时候日本政府也会用国家的钱来维持它。


下一节:对独立制片和中国资本的总结和展望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14 01:54:37 +0800 CST  
总结和展望:

对独立制片和中国资本的总结和展望:

独立制片在美国再也没有90年代的风光了,被大公司逼得重新回到以前的小格局拍拍廉价恐怖片或B类片的地步,而那些仍想在电影艺术上有些建树的但被大公司们逼得走投无路的独立制片影人们不得不寻求来自美国境外的帮助(美国带路党?),近年来一些明显不同于主流好莱坞风格的电影如《色衰应招男》(Fading Gigolo),《父女情》(Fathers and Daughters),《吾父吾血》(Blood Father ),《月行者》(Moonwalkers)……虽然这些电影都是全好莱坞casting,对话也全是英语对白,讲的也是美国的事情,但影片不但不是好莱坞电影,甚至不是美国电影,电影的出资方要么来自于欧洲要么来自于亚洲。被美国人誉为当代美国3大导演之一的伍迪•艾伦(Woody Allen )(另外两位是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最近十几年的电影几乎都是欧洲方面出资的。除了欧洲插手美国独立制片,另一个就是亚洲,尤其是土豪遍地的中国,但不同于欧洲偏好于文艺类电影,中国土豪们则是对好莱坞商业大片更感兴趣,今年万达财团35亿美元收购美国独立制片公司--传奇娱乐(Legendary Entertainment)可以说是美国独立制片在寻求美国境外的资助中最大的一笔了。



传奇娱乐的logo

在这里楼主要向不熟悉的同学们说说这个传奇娱乐,万达在收购之前已经在中国国内大肆宣传制造舆论此公司是如何如何牛逼,还列出一连串卖座片来证明。而传奇娱乐名义上虽然是一家独立制片公司,但自己从来没有“独立”制作过任何一部电影,在传奇娱乐早期它总是依附于华纳兄弟出片,而后期(被万达在收购之前)总是依附于环球出片。而在好莱坞一部影片如果是过1亿美元的大制作,那么类似于传奇娱乐这样的依附于大公司的小公司会有多达30多个参与,它们在影片制作的前后过程中只是分工干某些细节,传奇娱乐充其量也就是在这30多个参与公司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对影片本身没有任何控制权甚至是发言权。

这里楼主详细聊聊对一部影片的控制权:大公司对影片的控制权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 制作前的拍什么(选择什么样的剧本来拍)。
2, 制作前的选什么人来拍(Casting)。
3, 制作中的怎么拍(电影要传达什么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要以为这是导演和编剧的事,导演和编剧只是在大公司已经定好的大框框中进行艺术创造,而制作人员想越过这个大框框则是大忌。好莱坞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某个导演或编剧在电影已经拍了大半时,要求跳出公司定好的大框框,按自己的思路拍,以为电影已经完工大部分,公司不会冒这个损失,但结果无一例外都是这个导演或编剧被立马炒鱿鱼,公司立刻另找一个导演或编剧继续拍。以不久前国内公映的超级英雄电影《蚁人》(Ant-man)为例,大家看这部片子时,影片打出来的字幕导演是佩顿•里德(Peyton Reed),但其实《蚁人》真正的导演是埃德加•赖特(Edgar Wright),埃德加•赖特为《蚁人》化了十多年心血,从最初的起草剧本,一点一滴起,到最后执导该片,在影片完成2/3时埃德加•赖特和迪士尼发生严重分歧,对于自己投入大量心血的《蚁人》埃德加•赖特不肯妥协,迪士尼二话不说就把他炒了,换了佩顿•里德把剩下的1/3拍完)。
4, 拍完后的怎么放(哪些要保留及加强甚至补拍,哪些要删除)。而掌握这4个权力的只有笔者上面提到的九大电影公司。

下一节继续聊万达和传奇娱乐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15 02:46:22 +0800 CST  
继续上一节


传奇娱乐被万达收购后,由一家独立制片公司变成了万达财团旗下一家子公司,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其未来的拍片计划中依旧是依附于华纳兄弟或环球,甚至在发行权方面,除了在中国地区是属于传奇娱乐/万达,在世界其它地区发行权都属于华纳兄弟或环球,不过我们也应该乐观点,至少万达在制作前的选什么人来拍已经有了相当的影响力,因为我们看到在传奇娱乐计划的未来拍片表中几乎每一部片子都有景甜的身影。

至于35亿美元的高价值不值,要楼主说,如果35亿美元买九大公司中的任何一家,哪怕是现在九大中垫底已经烂得不行的米高梅,甚至是想摆烂都没能力烂的米拉麦克斯,35亿美元都是值的,但像传奇娱乐这样的顶着独立制片名头的水货公司,3.5亿美元都是多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王老老板(以区别于进军南朝鲜娱乐业的王小老板)收购传奇娱乐的成功,恰恰说明其进军好莱坞的首战失礼。王老老板怀揣大把大把美元来到好莱坞,其目标肯定不是一个自己一部电影没出过顶着独立制片名头的水货公司,他肯定是冲着九大公司去的,但最终结果是连九大中排名后面的几家小的都搞不定,但就这么回去,有点下不了台阶,于是就有了收购传奇娱乐这一出,同时化大价钱在国内媒体上为传奇娱乐大吹大擂,不了解传奇娱乐内情的国内老百姓一看这一长串大片名单,也能忽的一愣一愣,哪知道这些电影其实都是华纳兄弟或者环球出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王老老板战力渣五,王老老板战斗力应该是很强的,但首战失礼楼主认为有3个问题:1. 在人家底盘上,规矩人家说了算。2.不了解好莱坞本质和各类潜规则,以为只要有钱就可以办事(这世界上真的有有钱也搞不定的事啊)。3. 不了解美国人,美国人思维,美国人文化(我们经常看到中国人得意洋洋的说,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人,所以在中国和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的外企都失败了,但我们自己何尝也不是一样,楼主人在北美和欧洲,经常看到中国人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处事习惯和他们打交道)。

哥伦比亚/三星三十年前落入日本人手中,那是各种机缘巧合除了楼主前面说过的当时美日国际上的大环境,还有当时哥伦比亚/三星老东家可口可乐因为哥伦比亚/三星一系列法律上的官司和同时几部大制作的失败,股票下跌,可口可乐烦心烦力烦钱急于出手,而其它美国公司又不想接手哥伦比亚/三星这个烂摊子,可以说各种大机会小机会凑在一起,加上美日之间的特殊关系,日本人最终才得手,但即使是这样,美国人这三十年来一直处心积虑的想收回三星。所以说王老老板如果终极目标是九大公司,可谓困难重重,而且王老老板初来好莱坞,动静就搞得这么大,以至于现在甚至惊动了远在华盛顿的那班官老爷们,就像前面有网友提到的华盛顿官老爷们要求立法对抗境外资本对好莱坞的入侵,不管美国国会最终结果如何,无疑都会使王老老板未来的好莱坞战役,遇到更多更大的阻碍,这仗越发的不好打了。

PS:如果王老老板另有其它目的,请同学们自动过滤楼主前面说的。


下一节写个结束语,正式完结。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16 02:23:43 +0800 CST  
@门前一条大大运河 2016-12-16 08:34:58
不得不顶,楼主写的太好了!但如果少一点纯政治背景分析的会更好,那毕竟是很背景很深的东西,楼主到来未免一家之言,不过楼主对电影的论述实在是太到位了,近些年像点样子的电影悉数亮相,不错。
个人认为低俗小说和肖申克这两部片子实在太棒,属于隔三岔五就要温习一遍的,昨天刚刚又看了低俗小说,屈伏塔的感情戏太好了,那个小暧昧演的!!牛逼!
-----------------------------
这位是对的,政治远比艺术更为匪夷所思,可能完全和表面上背道而驰,不过也如下面那位说的,既然题目是政治当然要聊这方面内容,否则我就发到八卦了。

所以提醒各位,这个帖子大多数政治方面的内容,大家应该参考为主,同时楼主提供了很多信息,形成自己的想法。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16 10:13:34 +0800 CST  
@doville 2016-12-16 02:23:43
继续上一节
传奇娱乐被万达收购后,由一家独立制片公司变成了万达财团旗下一家子公司,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其未来的拍片计划中依旧是依附于华纳兄弟或环球,甚至在发行权方面,除了在中国地区是属于传奇娱乐/万达,在世界其它地区发行权都属于华纳兄弟或环球,不过我们也应该乐观点,至少万达在制作前的选什么人来拍已经有了相当的影响力,因为我们看到在传奇娱乐计划的未来拍片表中几乎每一部片子都有景甜的身影。
......
-----------------------------
@碧纱窗外 2016-12-16 08:48:11
看到景甜景甜景甜.........脑子瞬间空白5秒........楼主你这相当于提示大家对这家公司出品的影视作品可以自动屏蔽了么?觉得她还是回去当老板娘比较合适,至于演戏么,还是可怜可怜中国人民的神经吧!
王老板捞了好莱坞的一个小虾米,用国内的通稿把其包装成了一个高大上的“章鱼哥”?
如果传奇娱乐被万达收购后,在其未来的拍片计划中依旧是依附于华纳兄弟或环球,甚至在发行权方面,除了在中国地区是属于传奇......
-----------------------------
我可没这么说,我甚至不清楚景甜是否像大家说的那么差,因为没看过(也许看过,没有认出,本人有轻微脸盲症)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16 10:18:01 +0800 CST  
楼主写最后一节前,回答前面两位朋友的回复,因为评论有字数限制,所以写在这里了。

首先有朋友问:迪士尼家族是否还在迪士尼管事?

1, 华特•迪士尼的后代没有任何在华特迪士尼电影公司或迪士尼财团内,迪士尼现在全是外人掌控。华特•迪士尼生前也禁止后人插手公司。
2,华特•迪士尼只有2个女儿(其中一个还是领养的),所以迪士尼这个姓在这条线已经断了(当然还有其他远方亲戚)。
3,华特•迪士尼这条线目前只到第三代,且第三代没有子女(而且也不能生了),所以华特•迪士尼这条线已经绝后了。
4,华特•迪士尼虽然禁止后人插手公司,但这里有个信托基金,乱七八糟加起来有4亿美元。围绕这4亿美元信托基金,二代的2个女儿,三代的3个子女,二代女儿的现夫和前夫们,二代现夫的前妻和前夫的现妻们,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十几角关系的大撕逼:姐妹撕逼,母子撕逼,母女撕逼,夫妻撕逼,兄妹撕逼。情节之匪夷所思比最狗血的小说还狗血,最奇葩的电影还奇葩。如果要全说清楚,比我这个帖子还长。同学们只要记住以下关键词:“阴谋”“谋杀”“乱伦”“洗脑”“智障”“残疾”“种族歧视”“绑架”“精神分裂”“作假”“毒瘾”(应该是八卦女们的最爱吧)。一场大撕逼下来,牵连到死了几十年的华特•迪士尼的名声和形象也毁了。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16 20:59:45 +0800 CST  
另一位朋友说九大公司是垄断,楼主不太同意“垄断”这个词,因为大公司们只有在共同利益受到威胁时才会抱成团,其他时候它们是互相竞争关系,比如现在同是超级英雄电影
华特迪士尼的复仇者联盟和华纳兄弟的正义联盟。有时候甚至更是你死我活的地步。所以楼主会拿欧洲王室对比。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16 21:12:18 +0800 CST  
最后一节: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中美两国就在电影这块争斗不休,从最初的每年50部引进片到20部到30部到今年的38部,每一次的变化都伴随着一次次的明争暗斗和讨价还价,中国国家主席和美国总统之间的每次会谈都会涉及到此,可见中美这两个大国对电影娱乐业不但在商业上,而且在其背后文化舆论上的影响的都极为看重,未来两国间围绕电影的明争暗斗仍旧会一幕幕上演。

中国在经济,军事,金融,科技……等各方面领域日新月异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超过,唯独在电影质量方面的差距是越来越大,并非因为美国电影质量进步神速,中国追之莫及,事实上美国电影除了技术上的进步,整体质量是在下降的,但如果说美国电影是在向后小步倒退,而中国则是翻身向后狂奔。我共从建国后一直到90年代,期间除了些特殊时期,每年都会有非常高质量的影片奉献给观众,尤其在动画片方面更是登峰造极世界最高水平,但现在不要说在世界上,甚至不要说在亚洲范围内,中国电影质量甚至还不如东南亚的一些小国穷国,也许唯一值得中国观众聊以欣慰的是亚洲另一重要国家的电影质量崩溃的比中国还厉害,那就是—日本。至于中国电影现在为什么会这样,这就绕回本文最开始的一节了,但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全文完


这个帖子连载了近2个星期,期间感谢各位网友们的热情支持和回复,还有网友打了赏金(虽然楼主现在还没明白赏金干什么用)。

同时感谢编辑:秋水无际--国际观察论坛置顶
秋水无际--推荐至天涯聚焦
minayao--推荐至天涯日报
应剑群--推荐至天涯日报
西餐女孩--推荐至头条文字链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16 21:33:11 +0800 CST  
@周映彤 2016-12-19 01:39:53
话说看了这个帖子明白当年妹儿吉布森 得罪了犹太人是多么作死的了
-----------------------------
这位朋友说到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楼主就详细聊聊梅尔•吉布森这档子事。

首先梅尔•吉布森不仅仅是得罪了犹太集团,在这之前还得罪了西方世界另一大势力—欧洲王室,那就是梅尔•吉布森正式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勇敢的心》(Braveheart)(梅尔•吉布森之前只导过一部尝试性的试验电影)。《勇敢的心》是派拉蒙出的,这里要表扬一下派拉蒙,梅尔•吉布森本来对既导又演感到犹豫,派拉蒙对梅尔•吉布森说:这部电影你一定要既导又演,否则我就不给你出这个钱。虽然我们都知道派拉蒙这样做纯粹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梅尔•吉布森当时是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明星,没有之一,加上第一次导演,这可是个大噱头)。虽然初始动机不纯,但不管怎样最终结果是开发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



《勇敢的心》

大家可能不知道,《勇敢的心》一开始在英国是禁片,主要因为英国政府受到来自王室的压力。这里楼主也要有一句说一句,《勇敢的心》在尊重史实方面是跑得比较远的的,在影片众多戏说历史的地方,最不能令王室忍受的是电影暗示未来英国王后伊莎贝拉怀的是个野种,这对于严格讲究血统论的欧洲王室来说是从他们自己的根基上对他们的否定。而欧洲王室其实都是一家子,所以梅尔•吉布森这么拿金雀花家族(House of Plantagenets)和卡佩家族(la Maison Capétienne)开刷,得罪的不仅仅是现在的温莎家族(House of Windsor),附带着连整个欧洲王室一起得罪了。



金雀花家族族徽




卡佩家族族徽




温莎家族族徽


影片上映后取得空前的成功,在全球引起的潮流是现象级的,而对于英国禁映这部影片,英国政府则面对世界各国的舆论压力:英国不是民主国家吗?不是应该言论自由吗?这么优秀的艺术作品居然被英国政府政治打压?……最后在面对王室和世界各国舆论两头的压力时,英国政府显然感到后者更加难以承受,开禁了(可以想象如果《勇敢的心》没有成功,或者成功了但只是一般的卖座片,情况会怎样)。所以楼主这里要说:装B需谨慎,立牌有风险。

待续......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28 07:53:08 +0800 CST  
续上一节

在《勇敢的心》获得商业上和艺术上的双丰收后,大家都对梅尔•吉布森执导的下一部作品充满期待,梅尔•吉布森自己也踌躇满志准备开始执导他的第二部电影--《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原名就叫Passion,后来因为和同年的另一部影片冲突,改为现在这个名字)。梅尔•吉布森带着最大好莱坞明星的光环(现在又加上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的光环)跑遍了好莱坞,却处处碰壁(看过楼主前面文章的,应该知道是为什么),不但如此,当梅尔•吉布森对好莱坞失望之余,试图寻找其它资金来源时,也被一支看不见的手处处设阻。

梅尔•吉布森一怒之下回到自己儿时之地—澳大利亚。这时候的梅尔•吉布森表现的像我共老一辈领导人:封锁吧,封锁十个月八个月,电影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要自己开公司自己搞,不过毕竟比当初一穷二白的我共要好多了,虽然和九大公司的大老板还是远不能比,但作为当时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明星,梅尔•吉布森钱还是很多的(梅尔•吉布森当时4千万美元的片酬,至今无人打破,小罗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3年前平了这一记录,但没有打破。但现在的4千万美元和二十多年前的4千万美元不是一个档次的)。出于对好莱坞和美国的极度失望,梅尔•吉布森把自己开的电影公司设在了澳大利亚和英国,这就是独立制片公司--影像制作电影公司(Icon Productions)的真正诞生。



影像制作公司logo


之所以说真正诞生,是因为影像制作公司其实是梅尔•吉布森在90年代初开创的,但那个时候就像很多其他大明星一样开个公司属于玩票性质的,影像制作就和楼主前面说的传奇娱乐一样,之前没有自己出过一部电影,总是依附于大公司们,比传奇娱乐还不如,是个虚架子,而这次的《耶稣受难记》是影像制作独立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公司要实质化了。梅尔•吉布森是个智商相当高的人(但显然情商却相当低),他很清楚大公司的那套把戏,所以影像制作没有上市,所有的钱都是梅尔•吉布森自掏腰包吗,要知道对于电影公司这个吞金兽来说,这样做是非常冒险的,没有其它独立制片公司这样搞。

就这样自己的电影自己的电影公司来拍。而这部电影比拍它的电影公司更冒险,先不谈影片的题材是非常有争议的宗教题材,是否能吸引到足够的当代观众,作为影片最基本的对白完全使用古拉丁语和古阿拉米语(古阿拉米语是2千年前的闪族语,是现代阿拉伯语和现代希伯来语的起源语,是的,你没有看错,虽然现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斗得你死我活的,但他们同文同种),这两种语言早就绝迹了,梅尔•吉布森这样搞保证了这部电影在地球上70亿人中,除了那些梵蒂冈出来的高级和尚就没有几个能听懂。光这个还不过瘾,梅尔•吉布森还准备玩一个更大的—没有配乐。大家都知道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在适当的情节适当的时候,响起适当的音乐,其推动剧情感染观众的效果是无以复加的(但有时候它也是一副被滥用的煽情剂),可以说音乐完全是电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当然遭到全体制作人员反对:老板,虽然所有的钱都是你出,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也不能这么玩啊!最后梅尔•吉布森接受了在影片中最少程度的使用配乐。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29 09:19:35 +0800 CST  
续上一节


电影出来后打破了好几个记录: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宗教电影(即使在非天主教国家影片也非常成功,甚至在一些穆斯林国家,十几年前的中国在有限院线的情况下也贡献了5百万美元),有史以来最卖座电影用的大家都听不懂的语言,卖出最多预售票(这一记录直到去年才被《星球大战7》(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打破,但要知道《星球大战7》出来之前可是放了近40年14小时长的预告片),最卖座R级片(这一记录直到今年才被《死侍》(Deadpool)打破)。同时影片也引起巨大争议,也在意料之中被好几个国家禁映,主要是中东那几个王爷国外加以色列(随着影片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和时间的推移,那几个王爷国也一个个开禁了,目前以色列是唯一仍旧把它列为禁片的国家)。



《耶稣受难记》


梅尔•吉布森的生涯由此一分为二,人生前半段可谓顺风顺水无往不利,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此后一路向上,达到人生事业最高峰,拿最高片酬,生活美满家庭和睦,最难得的是同时也是媒体的宠儿,作为娱乐圈明星富豪大帅哥零绯闻零负面新闻。在连着2部执导电影都获得奇迹般的成功后,按常规路线梅尔•吉布森应该进入封神模式了,但其人生也随着这部《耶稣受难记》发生逆转,首先《耶稣受难记》6亿多美元的票房在美国的部分,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进入影像制作的最后收益,而之前媒体的宠儿突然一夜之间也成为媒体的弃儿,各种关于他的绯闻和负面新闻铺天盖地,最糟糕的是在他最红的时候突然之间没有电影公司找他拍片了,4千万美元的片酬和他说拜拜了,作为演员他失业了……(当多年后他再次出现在荧幕上时,是在小制作中演大爷级的角色了)

高智商低情商的梅尔•吉布森在得罪了欧洲王室和犹太人两大势力后,这时候又跳出来得罪了另一大势力:他指责美国政府的伊拉克战争,同时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存在性表示怀疑。要知道这可不是2016年的今天,伊拉克战争和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已经成为了笑话。在那个时候甚至我们中国人都在写文章表示“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很快就能找到”。于是在梅尔•吉布森居所周围平时屯点的除了一群paparazzi外,又多了一帮LAPD,三天两头给梅尔•吉布森找点麻烦开个罚单那是小case了,弄大了就把他抓进去坐几天牢房。

收入断绝,绯闻和负面新闻不绝,隔三差五的还要去警察局报个到,这日子没法过了。于是之前一直美满和睦的家庭也奔溃了,一场离婚官司打下来,梅尔•吉布森的财产去了大半。虽然《耶稣受难记》和紧接着之后的《启示》(Apocalypto)都取得了成功,但还是承受不了离婚的损失和运营影像制作的巨大开销(梅尔•吉布森这方面做人很仗义的,或者换一种说法低情商的表现:要投钱时,是他一个人掏腰包,等赚钱时大家一起分,比如拍《启示》的演员都是原始森林里找来的土人,如果是大资本家可能就两个小钱打发了,甚至可能钱都不付,梅尔•吉布森则事前事后钱都给的很足)。被迫之下,梅尔•吉布森不得不出售自己一手创立的影像制作,这时候他和以前一部片子给他4千万的好莱坞大公司们已经是仇人关系了,当然不会把自己心血的成果--影像制作卖给他们(公司没有上市,大公司们也无从下嘴),他甚至不愿意卖给美国买家。梅尔•吉布森找了个以前认识的英国土豪斯图沃特•提而(Stewart Till),私下完成了这笔交易。但梅尔•吉布森当时不会预料到的是,斯图沃特•提而不久之后担任了联合国际影业(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的主席和CEO,而联合国际影业的后台老板是派拉蒙和环球,是派拉蒙和环球合伙在欧洲开的一家子公司……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29 23:47:10 +0800 CST  

楼主:doville

字数:658

发表时间:2016-12-05 04: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29 21:21:26 +0800 CST

评论数:168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