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聊聊好莱坞娱乐业背后的政治博弈

记得一次和朋友闲聊,谈到中国电影现状,我说主要原因是完全市场化,国家似乎完全放弃了这个最重要的舆论阵地,一个朋友拿美国的好莱坞来反驳我,我当时笑而不语,这个话题很大,不是一时半会能讲清楚的。

好莱坞九大电影公司:

说起好莱坞不得不先说他的九大电影公司,哪九大?

1. 华纳兄弟(Warner Bros)
2. 新线(New Line Cinema) (华纳兄弟旗下的子公司)
3. 三星(TriStar Pictures)
4. 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 (三星旗下的子公司)
5. 派拉蒙(Paramount Pictures)
6. 梦工厂(DreamWorks) (曾经是派拉蒙旗下的子公司,现在刚刚变成环球旗下的子公司)
7. 二十世纪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
8. 环球(Universal Studios)
9. 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 Pictures)

电影作为最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传媒形式,美国政府层面当然要把这一个重要的舆论阵地抓在手里,可能有人要质疑了,这些公司都是私人公司啊?是的,确实都是私人公司,但这些公司的CEO或老板清一色都有政治背景,要么是资深民主党,要么是资深共和党,这样就保证了出品的电影观念上符合传统美国价值观,政治上则政治正确。在美国又称它们为“BIG SIX”(通常不把新线,梦工厂,米高梅3家附属的子公司加进去)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4 20:24:00 +0800 CST  
九大电影公司对中国的态度

既然说了好莱坞的九大电影公司,那也顺便说一下九大电影公司对我们中国的态度。中国的电影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所有人都毫不怀疑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电影市场将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很多朋友抱怨一些垃圾电影也能轻轻松松几个亿票房),在面对中国市场这么大一块蛋糕时好莱坞的九大电影公司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最靠华的是派拉蒙及其曾经旗下的梦工厂,当然一切都是因为钱的关系,派拉蒙仅仅变形金刚系列,功夫熊猫系列,碟中谍系列,钢铁侠系列4个就从中国卷了多少钱。当初为了拍中国马屁,耗费5周、动用几百万及大量人力把原著非常反华的《末日之战》(World War Z)改的面目全非,《钢铁侠3》(Iron Man 3)在中国上映时还搞了个什么“中国特供版”(笔者本人没看过也不知道“特供”在哪里)。派拉蒙背后是维亚康姆财团(Viacom),后台大老板是93岁高龄的萨默•雷石东(Sumner Redstone),萨默•雷石东--资深民主党人士,比较偏左,犹太人。萨默•雷石东刚于不久前退位,交给了同样是犹太人的菲利普•道姆(Philippe Dauman)和托马斯•杜立(Thomas E. Dooley),其中菲利普•道姆跟随萨默•雷石东近40年,早年是共和党,后来转向民主党。



萨默•雷石东和菲利普•道姆在好莱坞日落大道上

另一个比较靠华的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在不久前在国内公映的《独立日 2:卷土重来》(Independence Day Resurgence)中不但请了教主夫人来演,各类中国广告植入更是满天飞。一部《阿凡达》(Avatar)27亿美元票房,其中三分之一是中国市场贡献的,接下来几年《阿凡达》2,3,4连续上映,当然我共马屁要拍好。二十世纪福克斯背后是新闻财团(News Corporation),后台大老板则是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出生在澳大利亚的美国犹太人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



鲁伯特•默多克

下一节聊聊反过来和中间路线的几家公司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5 09:02:23 +0800 CST  
@证道化天 2016-12-05 09:07:02
电影后面的政治博弈是非常明显的。
关于007电影以及各种电影,大反派永远是苏联不提,朝鲜、中国都是经常被点名的。
日本鬼子为是日美军事同盟造势,《超级战舰》不就出来了嘛。
马上要播放的《长城》,也终于轮到中国和西方社会共同对付邪教分子了。
-----------------------------
你说的这些都是放在明面上电影里的东西,我这个帖子主要说电影外,背后那些只能做不能说的事情。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5 09:18:32 +0800 CST  
说过了3家靠华的,再说说反过来的(我不用反华这词,因为现在这个现实没有明目张胆反华的,谁还和钱过不去啊)。首当其冲就是三星及其旗下的米高梅,原因吗,很简单,三星背后是日本索尼财团(关于索尼,三星和好莱坞楼主后面还会详细说),也是好莱坞几大公司中唯一被外国人(日本人)掌握的公司,三星出品的电影如果一开始考虑到中国市场,那么还会收敛点,如果根本没准备在中国上映,那就肆无忌惮了,拍一部远在夏威夷的爱情片《阿罗哈》(Aloha)都要顺便黑一下中国,至于像《致命急件》(Premium Rush)这样的片子简直是全方位黑中国,说实话在现今好莱坞,即使是电影不考虑中国市场,其它几家电影公司也不会拍这样彻头彻尾黑中国的电影了,除了这家日本公司。

另一家就是华纳兄弟了和其旗下的新线了,原先华纳兄弟一直是9大中最大的,实力最强的,自认为牛逼的很,加上华纳兄弟背后是时代华纳财团(Time Warner),所以对我共不太感冒,而且时代华纳财团历来是民主党中的右翼份子把持,包括现在的老板杰弗里•比克斯(Jeffrey L. Bewkes),老婆是犹太人,和加里•金斯伯格(Gary L. Ginsberg),又是一个犹太人。其实华纳兄弟对中国的态度从它背后时代华纳财团旗下另两家著名的媒体CNN和时代杂志(TIME)对中国的报道就可以看出来了,顺便说一下--CNN,时代杂志和时代华纳财团旗下所有媒体一起在这次美国总统大选中一面倒的火力全开炮轰特朗普同时为希拉里歌功颂德。



杰弗里•比克斯

而剩下两家环球和迪士尼则比较中间路线,环球背后是康卡斯特财团(Comcast),后台大老板是财团创始人拉尔夫•罗伯茨(Ralph J. Roberts)的儿子布莱恩•罗伯茨(Brian L. Roberts),这是个标准犹太家族,环球公司去年的电影《速度与激情7》(Furious Seven)创造了奇迹般的15亿美元票房,其中大部分由中国市场贡献,笔者估计尝到甜头的环球可能由中间路线往靠华方向靠拢。



拉尔夫•罗伯茨和布莱恩•罗伯茨父子

华特迪士尼公司背后是迪士尼财团(Disney),华特迪士尼一向拍老少皆宜人畜无害无政治倾向的片子为主,走中间路线也在情理之中,华特迪士尼这几年战绩辉煌,加上华纳兄弟的失误,已经取代华纳兄弟成为九大中的第一。迪士尼财团的老板是罗伯特•艾格(Robert A. Iger),也是犹太人,顺便说一下掌控整个迪士尼财团的18人除了2个是白人外,其它全是犹太人。



罗伯特•艾格


下一节聊聊九大中的另类三星公司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5 20:08:13 +0800 CST  
索尼,三星,米高梅和好莱坞

三星公司一开始叫做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 Pictures),后来改名为哥伦比亚三星公司(Columbia TriStar),后来又改名为现在的三星。前面楼主提到过,三星是好莱坞几大公司中唯一被外国人(日本人)掌握的公司。那么对舆论阵地非常重视的美国,为什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一块阵地拱手让给外国人?这不得不说索尼财团收购三星的时机,索尼收购三星是在80年代,正是日本经济最鼎盛时期,而美国经济恰恰处于一个低谷。当时的三星公司和其它几个大牌电影公司比,实力比较差,索尼收购三星后迅速从索尼其它部门调入资金,让三星壮大。后来的事情我们也都知道了,美国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日本经济进入消失的三十年,到现在还在继续消失中,而美国发现了新的经济动力—互联网经济,美日情况一下子逆转,美国人当然不甘心三星继续被外国人掌控,即使是这个国家和自己是仆人和主人的关系,想尽办法要夺回这块本属于自己的阵地,其实这个也很平常,日本在80年代黄金期,收购了很多美国企业,但后来都不得不一一连本带利的吐出来,但这次不同,日本人及索尼和美国人及好莱坞同样清楚电影作为舆论和洗脑工具的重要性,而且收购三星的时机可是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家店,以后再不会有同样的机会了,所以索尼对于这块吃到嘴里的肉,说什么也不肯吐出来,即使是在本世纪初三星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是因为自己经营不善,还是好莱坞联手作它,甚至是美国政府也有插手,笔者的掌握消息还不足与支撑这个论断),索尼也宁可卖掉其它部门,为三星充入资金,也绝不放弃三星这个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唯一好莱坞大公司,但公司不可能一直这样赔钱,如果一直这样,即使是财大气粗如索尼财团也最终不得不把这块肉吐出来,但这个时候奇迹发生了。

这个奇迹就是老版的《蜘蛛侠》(Spider-Man),《蜘蛛侠》不但在票房上是奇迹(老版《蜘蛛侠》三部曲票房近30亿美元,而且周边产品的收益十倍于票房),同时开创超级英雄电影的新纪元,在《蜘蛛侠》之前并非没有超级英雄电影,华纳兄弟的老版《超人》四部曲和老版《蝙蝠侠》四部曲都相当成功,但三星公司的《蜘蛛侠》采用最新的技术拍摄出前所未有的效果,之后带动的超级英雄电影热一直到现在。美国人就比较郁闷了,眼看三星就要被搞死了,哪知道会来这么一出,三星不但起死回生,而且还乘势越做越大,于是好莱坞决定联手给日本索尼下个套。



哥伦比亚时期的公司logo


哥伦比亚三星时期的公司logo


现在的logo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6 07:18:33 +0800 CST  
这个套是什么呢?那就是米高梅公司,米高梅这个名字我们中国人很熟悉,一听就感觉高大上,确实以前的米高梅那真是非常非常非常的牛逼,牛逼到什么地步,好莱坞其它所有电影公司加起来都不及它一家。以前的好莱坞不像现在,明星和电影公司签约都是一部电影一签(除非是计划好的系列片,那么是三部一签),以前明星和电影公司签约都是签长期合同,这个合同有多长?20年!差不多就等于卖身契,(所以我们会看到那时的明星所有的电影都是一个电影公司出品的,如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的电影都是二十世纪福克斯的,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的电影都是华纳兄弟的),如果一个电影公司想要用非自家的明星,那就要跟明星所属的那家电影公司出高价借,至于借不借明星自己没有发言权,完全看所属的那家电影公司意愿了,而当时好莱坞95%以上的明星都卖身给了米高梅,那时候好莱坞有一句话,不是说哪个明星是属于哪个公司的,而是说哪个明星是不属于米高梅公司的。就是这个牛逼到横着走的米高梅,后来结局却惨绝人寰,到了70年代整个公司被一张椅子一张桌子拆开来卖(至于什么原因米高梅会搞得这么惨,不是这个帖子要说的,如果以后有机会,楼主另外再说)。当然米高梅以前名气这么大,招牌这么响,不缺排队等着接手的接盘侠,但说来也奇怪,不管接手的财团资金有多雄厚,管理有多高明,米高梅就是赔钱,而且死又死不了,就是那样半死不活的吸着那些接盘侠血,很多时候甚至把接手的财团拖累到破产的地步。于是米高梅在好莱坞成了霉糟星的代名词,谁接谁倒霉。

这个米高梅就是好莱坞联手给索尼准备的套。当时米高梅刚把上一个接盘侠搞到破产,又重新推到市场上等着下一个倒霉蛋。这时候昔日灿烂辉煌群星荟萃的米高梅在几次折腾后更落魄了,只能拍一些B类片了(在美国,A类片能在全国范围内放映,几千个影院。B类片在有限的地区和有限的影院放映,甚至直接进录像带和租借市场。B类下面的甚至连放映机会都没有,直接进录像带和租借市场),而且它那个谁碰谁赔钱,谁接手谁破产的霉糟星名声,大家唯恐避之不及,但显然日本人没有这样的觉悟(好像整个亚洲人都对欧美的大牌有一种盲从感),要知道索尼收购三星时三星名气上可比米高梅小多了。为了让这个套更真实点,也为了进一步刺激日本人接盘米高梅的决心,米高梅这个好莱坞没人愿接,没人敢接的盘,这时候居然有人跳出来和索尼竞购,而且还是当时好莱坞9大公司中最大的,实力最强的华纳兄弟和背后的时代华纳财团。笔者不知道当时索尼是个怎么样的心理,是被《蜘蛛侠》奇迹般的意外成功冲昏了头脑,还是亚洲人特有的对欧美高大上品牌的盲从心理,还是觉得在和好莱坞第一大电影公司的竞购中胜出自己也就是第一了。而时代华纳也很好的扮演了类似于竞拍中哄抬价格的角色,最后米高梅这个当时只能拍拍B类片的公司,居然被炒到50亿美元的高价被索尼收购,要知道这可是金融危机前的50亿美元,是美联储还没有开动4次印钞机前的50亿美元!

下一节聊聊索尼收购米高梅后是不是像其它接盘侠一样倒霉。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6 20:13:44 +0800 CST  
@岑药师 2016-12-06 20:38:34
漫威是属于迪士尼旗下的吧
感觉迪士尼近几年电影都大卖
-----------------------------
下一节楼主会聊到漫威和迪士尼的。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6 20:42:42 +0800 CST  
@zhifucomm 2016-12-07 00:03:02
好莱坞是六大。索尼影视就是其中之一,下辖哥伦比亚。三星是哥伦比亚下面的子公司。好莱坞几大是以是否有自己的大片场和全球发行网来分的。
-----------------------------
“六大”还是“九大”楼主在第一个帖子就提到了--“在美国又称它们为“BIG SIX””。

美国人按发行属性分为“六大”,但楼主不是美国人,是按出品属性分的。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7 00:24:36 +0800 CST  
@zhifucomm 2016-12-07 00:09:54
好莱坞基本是自由派民主党的天下。索尼影视尽管是日资控股,但基本仍是好莱坞运作,洛杉矶总部管理层和员工主要都是美国人。东京的影视分公司都是向洛杉矶总部和香港的亚太分部报告。东京的索尼电子总部基本不过问索尼影视的运作。
-----------------------------
大财团本部会不会干预旗下的影视公司,楼主后面会提到。现在已经没有中间的哥伦比亚了,三星直接是索尼影视旗下。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7 00:31:41 +0800 CST  
至于索尼和三星收购米高梅以后呢?放心吧,霉糟星就是霉糟星。索尼收购米高梅后,也像当初收购三星后一样对其注入大量资金,希望其能重新回到A类片行列,但无论怎么搞米高梅还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索尼对米高梅不可谓不用心,但事情就是这么邪乎,除了007系列所有大制作全都失败,而且是赔的裤衩都没有那种)。

说它半死不活,是因为每隔3,4年它还是能拿出一部007电影的,而3,4年一部007电影是这个好莱坞九大电影公司的米高梅唯一能拿的出手的电影了(据最近的消息,米高梅甚至连这个唯一能拿的出手的电影都拍不了,下一集007,也就是007第25集将不再由米高梅出品)。收购米高梅后的索尼也是倒霉事一个接一个:断网事件,泄密事件,黑客事件。三星自己几年折腾下来,把当初老版《蜘蛛侠》三部曲的积累下来的本消耗殆尽,又一次陷入财务危机,而这一次情况更糟,上一次的时候至少背后的索尼财团的情况还是不错的,但这次大家也知道,索尼自己也困境重重(霉糟星搞的?),旗下的分部也卖出去好几个。三星不得不出售一些公司的资源,其中就包括三星最重要的摇钱树--蜘蛛侠的部分版权,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不久前的华特迪士尼的电影《美国队长3》(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我们会看到这个红色小虫的出现。(本来按计划蜘蛛侠应该出现在更早的《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中,华特迪士尼为此剧本也写好了,但在和三星的交易中没有成功,毕竟蜘蛛侠可是三星手里最重要的摇钱树啊!但到《美国队长3》的时候,三星和索尼的情况更糟了,撑不住了)

PS :关于现在非常热门的超级英雄电影。大家可能都知道,在美国批量生产超级英雄的公司有两家,DC公司和漫威公司(Marvel),其中DC公司属于时代华纳财团旗下的华纳兄弟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华纳兄弟拥有DC公司所有产品的绝对版权。而漫威公司情况则比较复杂,虽然华特迪士尼通过前几年的交易掌握了漫威的大部分资源,但漫威产品的版权还是被其它好几家公司分别掌握:二十世纪福克斯斯,派拉蒙,三星。其中二十世纪福克斯则是掌握整个X-men及相关变种人(Mutant)的产业链。由于二十世纪福克斯情况非常好(难道是因为拍我共马屁拍得好?),所以它也不需要像三星那样出售资源,相反二十世纪福克斯对自己拥有的X-men版权看得非常紧,电影迷和动漫迷们都一直都非常期待能来一个金刚狼(Wolverine)大战蜘蛛侠,金刚狼的扮演者休•杰克曼(Hugh Jackman)也十分热情希望参演,但二十世纪福克斯就是不放手,甚至任何和变种人相关的都不允许其他公司染指,华特迪士尼在拍《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时,其中有两个角色“绯红女巫”(Scarlet Witch)和“快银”(Quicksilver)是变种人(指那种生下来就有超能力的),华特迪士尼就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商量了,你看我们两家关系这么好,这次你就松一下手,我给钱(华特迪士尼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一直关系不错,当华特迪士尼的《纳尼亚传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拍了两集,感觉效果不好后,就把剩下的卖给了二十世纪福克斯,而二十世纪福克斯也因为手头要拍的大片太多,腾不出手时,就把《星球大战》(Star Wars)后三部曲卖给了华特迪士尼),但二十世纪福克斯就是不松手,华特迪士尼只得被迫修改剧本,把本来是变种人的绯红女巫和快银改成后天实验室改造的。所以电影迷和动漫迷们希望的X-men加入复仇者联盟就不要幻想了,除非二十世纪福克斯也像三星那样,不但公司本体财务危机,而且背后的大财团也出现危机。

下一节聊聊由一部电影引发的背后的政治博弈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7 08:18:43 +0800 CST  
索尼-哥伦比亚-哥伦比亚三星-三星-米高梅,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同学们也没必要搞清楚,因为关系经常变化。就像我准备写这个帖子时梦工厂还是派拉蒙的,到我开始写了,它又分出去了,到我写完第一部分时它又变成环球的了,这些还是美国公司,日本人整得更乱。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7 08:51:17 +0800 CST  
由一部电影引发的背后的政治博弈:

2014年三星拍了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战争片《狂怒》(Fury),这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大制作,影片加上前后期的费用1个亿美元,Casting也可谓星光灿烂,变形金刚系列的男主角希安•拉博夫(Shia LaBeouf)和波西•杰克逊系列的男主角罗根•勒曼(Logan Lerman)为配角,主角则是好莱坞A级片酬的国际级大明星布拉德•皮特(Brad Pitt),但影片出来后票房一般,更糟糕的是电影无论在专业影人和普通观众中口碑都很差,国内观众更是嘲笑它为抗德神剧,国外影评大多数也给予它相当负面的反馈。布拉德•皮特的粉丝就很郁闷了,自己的偶像怎么会接这么一部影片?



《狂怒》

布拉德•皮特为什么会接这部片子呢?或者说这部片子为什么会找布拉德•皮特演呢?解释这个我们先要把时间往前推一推,看看布拉德•皮特在《狂怒》之前的上一部国际级大制作是什么,那就是《末日之战》。《末日之战》是派拉蒙公司出品的,笔者上面提到过派拉蒙是拍我共马屁拍得最好的(当然圈钱也是多多的),而这部《末日之战》成本高达2亿美元,派拉蒙当然希望能像以往一样在中国上映,但这部影片改编自马克思•布鲁克斯(Max Brooks)的原著,马克思•布鲁克斯本人是个思想还停留在冷战时期意识形态非常浓的家伙,他的这部小说很多反华甚至是反亚洲的地方。如果按照原著来拍,派拉蒙很清楚根本过不了广电局这道关,当然也无法在中国上映,于是派拉蒙破天荒的请了多达5位的编剧对原著进行大肆修改。影片拍完后,派拉蒙一看还是不行,由于原著小说实在是太反华了,虽然请5个编剧修改,但电影仍然不经意间在一些小细节上有黑中国地方,于是派拉蒙耗费5周时间、加了几百万美元预算及大量人力又从头至尾对影片进行修改,甚至对该片进行补拍,将所有涉及中国的敏感部分全部改为俄罗斯背景。全部完成后的《末日之战》已经看不到任何关于中国负面的地方,至少楼主看的时候没有感觉到(楼主看的是剧场版,这部电影还有另外一个导演加长版,如果有看过这个版本的同学可以说说有没有黑中国的内容)。


《末日之战》

待续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7 22:59:59 +0800 CST  
但让派拉蒙没想到的是中国的广电局在审片时没有让这部片子过,派拉蒙就比较郁闷了,想通过在中国内部的人脉和关系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内部消息告诉派拉蒙--广电局根本就没打算让这部片子在中国上映,第一时间就把它毙了。不知道还好,知道这个消息后派拉蒙就更郁闷了--“根本就没打算让《末日之战》在中国上映”,那也意味着自己前前后后做的这么多努力化的这么多钱,把女儿培养得规规矩矩打扮得漂漂亮亮,完全是无用功吗!人家男方根本就没想要。派拉蒙不死心,想搞清楚什么原因让自己这部成本2亿美元的影片第一时间送审就被枪毙了,但这次内部的人脉不肯再透露什么了,意思就是“毙了就毙了,至于原因吗……,不告诉你,自己回去猜。”派拉蒙猜来猜去,觉得影片本身没问题,问题可能出在主演布拉德•皮特身上,布拉德•皮特一直是个坚定地藏独支持者,更曾主演过极端反华的《西藏七年》(Seven Years in Tibet)和《间谍游戏》(Spy Game),《间谍游戏》中把中国描绘成黑暗的白色恐怖国家,而《西藏七年》则更为严重,扭曲历史,触犯我共最为敏感的西藏问题。(顺便说一下《西藏七年》是日本索尼出的)

如果真是因为主演的政治倾向而导致影片审片过不了关,那对好莱坞来说就是一个很不好的预示—以后拍大制作时,如果考虑进军中国市场,那些有反华黑历史的明星,公司会谨慎考虑,而现在大片制作成本这么高,每家公司都会着眼于中国的钱袋子以降低赔钱的风险。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最不愿意看到的当然是日本人“妈妈的,你老共在好莱坞没有一家主流电影公司,但凭着腰板粗,口袋深,已经影响到电影控制权里的‘拍完后的怎么放’,现在难道还要插手‘制作前的选什么人来拍’,不行,绝对不行!”于是就有了本节开始那段,请布拉德•皮特主演《狂怒》无非向好莱坞传递这样的信息—就算是反华的明星,大公司仍旧会签约主演大制作的。

令派拉蒙最最郁闷的是,在自家的《末日之战》被广电局枪毙18个月后,同样是布拉德•皮特主演三星的《狂怒》在中国上映了……。你妈,这广电局简直就是武林高手啊!出招完全无迹可寻吗!

PS1:后话,这次派拉蒙又找布拉德•皮特拍戏了--《间谍同盟》(Allied)。估计派拉蒙一看三星的《狂怒》可以放,那就不是布拉德•皮特的原因。而且布拉德•皮特还亲来中国宣传此片,从沿海一直宣传内陆。虽然楼主不喜欢布拉德•皮特的电影而且他还是个pro-tibet,但也绝不讨厌他,不过楼主还是不禁为此次活动相关的文化官员担把心,几年前冰岛女歌手比约克(Björk)来中国,一句“解放西藏”多少官员因此乌沙落地。虽然说作为男性且老于世故的布拉德•皮特肯定比比约克理智,来之前派拉蒙高层也肯定给他提过醒,但作为一个pro-tibet份子,如果万一我是说万一布拉德•皮特喝了点酒嗑了点药,喊了一句“解放西藏”不是又要有很多官员乌沙落地。

PS2:大公司对一部影片的控制权有4个方面,楼主会在后面详细提到。

下一节聊聊电影业中高富帅和矮矬穷的故事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8 08:32:40 +0800 CST  
咦!?奇怪!我最新发的一段怎么让天涯给删了?好多字了。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8 22:56:20 +0800 CST  
@岑药师 2016-12-08 22:33:13

题材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不就是丧尸片吗。南朝鲜的《釜山行》不是在国内放的好好的。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8 23:11:53 +0800 CST  
@doville 2016-12-08 22:56:20
咦!?奇怪!我最新发的一段怎么让天涯给删了?好多字了。
-----------------------------
晚些时候,我再把最新的一节重新发一遍试试。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8 23:35:25 +0800 CST  
再发一遍试试?


主流电影公司和独立制片公司



大家要问了,好莱坞应该不止这9家公司吧。这就要说到好莱坞另一个特殊形式的电影--独立制片电影(independent film),之所以称之为独立制片电影以区别于9大公司的主流电影(mainstream film),因为制作这些电影的公司背后没有大财团支持,是独立的,制作独立制片电影的公司也就叫独立制片公司。

背后没有大财团的支持,体现在电影上就会有2方面。1 没有大的资金支持,基本上拍不了大制作,能凑个几千万美元搞个中等制作也就很不错了,大多数是低成本的小制作。2 拍片有时候会不遵守“观念上符合传统美国价值观,政治上则政治正确”,因为不受有政治背景的大财团控制。

每个独立制片公司拍片侧重点也不同,有些拍恐怖片(恐怖片由于制作成本低,但票房效果都不错,无论是主流电影公司和独立制片公司都爱拍),有些拍拍打擦边球的软色 情片(Softcore),还有像The Asylum(公司太奇葩,国内没有中文翻译)公司这样的专门拍奇葩电影的公司。对于这几类,大公司们是不太在意的,毕竟这些独立制片公司拍片也就图个钱,赚个大公司剩下的残羹剩饭,更主要的是这些电影也没有追求什么价值观,政治观的,但还有一些独立制片公司就不一样了,人家是有“崇高追求”的,不图钱,就是想拍有思想有实质的好电影。这些独立制片公司由于思想上独立,经济上独立,拍出的电影往往会违反传统美国价值观,政治上不正确。如果说九大公司是好莱坞的高富帅,那么这一群独立制片公司就是好莱坞的矮矬穷。

独立制片起于70年代,在80年代发展壮大,90年代达到高峰。并且还有自己轰轰烈烈的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 film festival)(这是哪个鬼翻译给翻?)。说到独立制片不得不提一下米拉麦克斯电影公司(Miramax) ,因为该公司的发展轨迹和独立制片电影发展轨迹完全重合,米拉麦克斯曾经是一众独立制片公司中最大,最成功的,米拉麦克斯创立于70年代,80年代发展壮大,90年代一时风头无二,笔者报一下它出的部分影片读者就知道当时的米拉麦克斯有多牛逼了:《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总有骄阳》(The Cider House Rules)《我的左脚》(My Left Foot)《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钢琴别恋》(The Piano)……简直就是拿奥斯卡拿到手软的节奏。同时米拉麦克斯还有一个重要工作—把其它国家的优秀的非英语电影引进美国,介绍给看惯了好莱坞电影的美国观众,有时候直接参与这些影片的投资,通过米拉麦克斯进入到北美的非英语电影有:我国的《霸王别姬》《无间道》《英雄》《少林足球》,法国的《唱诗班男孩》(Les Choristes)《蓝白红三部曲》(Trois Couleurs)《天使爱美丽》(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意大利的《美丽人生》(La Vita è Bella)《天堂电影院》(Nuovo Cinema Paradiso)《西西里的美丽传说》(Malèna),巴西的《上帝之城》(Cidade de Deus),德国的《罗拉快跑》(Lola Rennt)……



米拉麦克斯公司logo

待续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9 08:41:07 +0800 CST  
周末了,加长一点:



而米拉麦克斯最辉煌的两部作品则是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的《低俗小说》(Pulp Fiction)和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的《华氏911》(Fahrenheit 9/11)。前者被誉为90年代最伟大的电影,后者则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纪录片,2亿多美元的票房是排名第二的纪录片的两倍多,要知道作为纪录片只能在有限的影院和有限的地区放映。



《低俗小说》



《华氏911》

由于米拉麦克斯在独立制片业领域成绩斐然,他们的那些中小制作也取得空前的成功,成为所有独立制片公司的偶像(对其它那群独立制片公司来说,米拉麦克斯成功简直太励志了,完全就是屌丝逆袭高富帅啊),并带动成为现象级潮流,但米拉麦克斯让自己以及整个独立制片业风光无限的同时也吹响了自己及独立制片葬礼的序曲。因为在此之前,主流大公司是看不起独立制片的,认为他们只是捡一些自己剩下的残羹剩饭吃,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独立制片形成不了实质性的影响,即使有时候会出现和主流电影相左的思想和意识,也成不了气候,但现在不同了,这些路边捡自己剩饭吃的瘪三居然有搞出这么大动静。于是这些主流大公司收起了以前的蔑视,开始要收拾这些敢挑战自己的屌丝们了。

怎么收拾?无非是两招,“镇压”(压制)和“招安”(收购)。对于那些还在发展中的独立制片公司是镇压,而对于已经做大的独立制片公司则是招安(并非镇压不了,大公司有钱有势有权,对付已经成气候的独立制片公司也不会困难多少,只是影响不好)。

以最大最成功的独立制片公司米拉麦克斯为例,由华特迪士尼出面“招安”,成为了华特迪士尼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有同学可能要问了,公司是我的我可以拒绝大公司的收购啊!他大公司出再多钱我也不买,哼!但大公司们背后不仅仅是巨额金钱支持,还有法律和政府也站在他们一边,必要时可以祭出大杀器—“强制收购”。除非独立制片公司们也能像“老干妈”一样—坚决不上市,但拍电影不是做辣椒酱,不上市哪来资金投拍电影。

“招安”后华特迪士尼对米拉麦克斯逐步淡化处理,直至完全冷藏,现如今当初出品了那么多优秀影片,拿奥斯卡如家常便饭的米拉麦克斯再也出不了一部像样的影片了(这一套听上去是不是很熟悉,对了,就是当初国外资本对付我国驰名民族品牌那一套)。
当然也不是所有独立制片公司都像米拉麦克斯那样惨,只要不是像米拉麦克斯那样,理想那么“崇高”追求电影的思想性艺术性独立性,被“招安”后可能反而混的更好。新线公司以前是一家专门拍低成本恐怖片的独立制片公司,被华纳兄弟“招安”后,从东家那里领了3个亿,拍了一部长达近12小时,讲述怎样把一枚戒指扔进火山里的电影,大获成功。

对于由米拉麦克斯掀起的独立制片潮,大公司们的策略是积极参加,把你们变成我们,比如前面提到的圣丹斯电影节,本来这个电影节是专门为独立制片的影人举办的,但现在完全被大公司们渗透了,越来越像一个普通的商业电影节。说白了圣丹斯电影节本来就是一群文艺青年聚在一起骂骂大制片公司的,顺便忽悠一下想装B的土豪为自己的电影投点钱,现在刚坐下来准备开骂,一看左边是华特迪士尼的人,右边是华纳兄弟的人,站起身,总算看到不远处以前一个志同道合的同志,人家递过一张名片,派拉蒙的人。



我们不需要战胜你,只要把你们变成我们就可以了

PS 1:关于奇葩的The Asylum公司 ,这个公司有多奇葩,我报一下它出品的部分电影的片名,大家就知道了:Snakes on a Train,The Da Vinci Treasure,Transmorphers,Transmorphers: Fall of Man,100 Million BC,The Day the Earth Stopped,The Terminators,Titanic II,Battle of Los Angeles,Jack the Giant Killer,Hansel & Gretel……(国内都没有中文翻译,不知道国内能不能看到这些奇葩电影)。大家一看,一股浓浓的山寨味扑面而来,但人家绝不山寨,The Asylum片子总是能比原版的早1,2个星期上映。



The Asylum公司logo

PS 2:同样的事情也在美国戏剧界重复上演,当初一群文艺青年不满于百老汇(Broadway)的垄断和类型化,创立了与之对立的外百老汇(Off-Broadway),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自己也越来越与自己当初反对的一样,成了新的一批文艺青年反对的对象,新的一批文艺青年于是创立了外外百老汇(Off-Off-Broadway),但现在外外百老汇也主流化了。不同的是戏剧界是自己主动主流化的,电影界是被动的。


周末了,楼主下星期一再回来续下一节“因为拍了一部卖座片反而把公司搞破产全体员工去要饭”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9 21:35:19 +0800 CST  
@碧纱窗外 2016-12-09 08:59:19
离楼主好近!
美国人的电影嘛,最喜欢他们的动画片,梦工厂、迪斯尼、皮克斯(当然迪斯尼已经收购皮克斯了),索尼拍的动画片有的也还不错。
美国人的科幻片嘛,最爱的还是《变形金刚》系列的,每集必看~《阿凡达》也喜欢~
欧洲的也喜欢,尤其是法国的文艺片,还有意大利、西班牙的也不错~
伊朗的电影也还可以的~
PS:德国的电影最沉闷~记录片也拍的平淡无奇,像极了这个民族的性格~
-----------------------------
《变形金刚》第五集明年上映,前三部曲的演员悉数回归(男女猪脚除外)
《阿凡达》还要至少拍4集,拍片计划已经定到2024年。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9 21:46:13 +0800 CST  
@碧纱窗外 2016-12-09 08:59:19
离楼主好近!
美国人的电影嘛,最喜欢他们的动画片,梦工厂、迪斯尼、皮克斯(当然迪斯尼已经收购皮克斯了),索尼拍的动画片有的也还不错。
美国人的科幻片嘛,最爱的还是《变形金刚》系列的,每集必看~《阿凡达》也喜欢~
欧洲的也喜欢,尤其是法国的文艺片,还有意大利、西班牙的也不错~
伊朗的电影也还可以的~
PS:德国的电影最沉闷~记录片也拍的平淡无奇,像极了这个民族的性格~
-----------------------------
《变形金刚》第五集明年上映,前三部曲的演员悉数回归(男女猪脚除外)
《阿凡达》还要至少拍4集,拍片计划已经定到2024年。

其实这个世界上电影平均质量最高的是法国电影,法国专门有一套独一无二的电影体系。
楼主 doville  发布于 2016-12-09 21:51:00 +0800 CST  

楼主:doville

字数:658

发表时间:2016-12-05 04: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29 21:21:26 +0800 CST

评论数:168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