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发达国家粉碎机和经济危机背后的根本原因:技术大停滞

再次强调下,上面的模型推导很粗超。比如,不一定是线性关系,比如K-AC不恰当,但本文只是发表个人观点,不强求大众认同。

从上面曲线可以看到,C的上升不是永恒持续下去,刚开始的时候,C会快速上升,但之后,C的上升速度会减缓,最后,C的上升速度会趋于0,而C的值会接近某个“天花板”,这个上限值由K,A,q决定。

要想把天花板这个上限值提高,最好的办法是提高K,也就是社会承受度,比如世界大战期间技术突飞猛进,关键就在于战争期间,各个政府面临生死关卡,全力以赴,所有的社会资源都用于武器方面的研发,民生放到了最后,K值大大增加。

二战的成果包括材料技术,电子计算机,雷达,核技术,喷气式飞机和火箭技术,直到今天,人类还未脱离二战所开辟的技术道路。

但K值的提升是有限的,最多也就是100%,全社会所有的资源都用来研发商。
另外,不敢想象地球再度爆发世界大战。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13 14:45:53 +0800 CST  
7.5 从中心极限定理和大数定律来看当前科研机制的缺陷性


中心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是概率论中讨论随机变量序列部分和分布渐近于正态分布的一类定理。这组定理是数理统计学和误差分析的理论基础,指出了大量随机变量积累分布函数逐点收敛到正态分布的积累分布函数的条件。

它是概率论中最重要的一类定理,有广泛的实际应用背景。在自然界与生产中,一些现象受到许多相互独立的随机因素的影响,如果每个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都很微小时,总的影响可以看作是服从正态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就是从数学上证明了这一现象。


如下图中每一黑点表示钉在板上的一颗钉子,它们彼此的距离均相等,上一层的每一颗的水平位置恰好位于下一层的两颗正中间。从入口处放进一个直径略小于两  颗钉子之间的距离的小圆玻璃球,当小圆球向下降落过程中,碰到钉子后皆以1/2的概率向左或向右滚下,于是又碰到下一层钉子。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滚到底板的一个格子内为止。把许许多多同样大小的小球不断从入口处放下,只要球的数目相当大,它们在底板将堆成近似于正态 中心极限定理 的正态密度函数图形(即:中间高,两头低,呈左右对称的古钟型),




中心极限定理表明,大量的随机因素叠加起来,可能结果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而大数定律告诉我们:随着样本容量n的增加,样本平均数将接近于总体平均数。
换句话说,随机波动性逐渐变小。

现今流行的科研机制普遍如下:某个人向拨款方(比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递交申请报告,把自己想研究的科技突破点描述一下。拨款方会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看你的想法是否有实现意义,如果大部分专家赞同,就给与拨款,否则,驳回。

问题来了,专家委员会每一个人的想法可能不同,或者说,具有随机性,但大部分人集合起来,按照上面的数学定律,随机性可能被削弱,最终结果是通过的申请都会趋向一致。

而科技史一再告诉我们,真正的科学突破都是孤独的,与众不同,换句话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当科研是个人兴趣为主时,人类涌现了不少大师和重大创新,当科研需要专家委员会审核时,人类的科技遇上了天花板。

人类目前极有可能在科技树上走进了死分叉,但缺少随机性来刺激人类跳到主干上。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13 16:10:11 +0800 CST  
8 生物技术的困境

首先要表明,本人的教育背景都是数理方面的, 做项目的时候,间接了解过某些生物方面的知识,主要是神经信号,CT图片等等,但没有系统学过生物知识。
但本人认为,科学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从从事科学研究中学到的方法和评价原则是通用的,某些时候,从外行的角度来看问题,反而能避免内行的利益角度和自我炫耀。
生物技术给我的总体印象就是一个词:
矛盾!
学科预期和现实的矛盾!
从业者自我认识和社会承认之间的矛盾!
宣传和就业的矛盾!

之所以专门把生物技术单列出来,是因为生物技术最全面的反应了技术领域的困境。 在90年代末期的时候,学校里一位从美国回来的老师,在课堂上一时兴起,给学生讲述了一些相关信息。在阿波罗登月后,美国把生物工程作为下一个技术突破点,在上面投入了巨额经费,美国 NIH 的经费让NASA唯有羡慕嫉妒恨,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时候,生物工程概念炙手可热,天天在吹嘘21世纪是生物工程的世纪。 80年代初期的时候,没有太多人关注IT技术,但IT技术在后面30年异军突起,成为技术领域的大热门。而备受大众期待的生物技术,成果相对乏善可陈。

一方面,生物工程离大规模产业化(注意,有少许产业化成果)还有不少距离,另一方面,生物学上积累的专业人才堆积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博士已经不是最高学位,博士后成了事实的最高学位,单美国就养着十几万生物学博士后。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16 14:47:24 +0800 CST  
当年读博士的时候,和隔壁一位博导及其博士生来往比较密切,该博导还另有行政兼职,有一次在其桌上看到了一份招聘海外教师的统计资料,当时就发现生物方面来应聘的特别多,尤其是文章的档次很吓人。

而该博导告诉我,学校内部有有一个默契,生物医学类的影响因子和其它学科,尤其是工程类的要分开算,要知道,IT类的IEEE trans.on Info 也就比2多一点,有200多份生物医学期刊影响因子超过5,如果一位博士能在IEEE trans.on Info 上发1-2篇论文,应聘基本无问题,如果是生物类的,影响因子在10以上的只算初具资格。

2007年SCI的IF大于20的期刊
CA-CANCER J CLIN(临床肿瘤杂志)
69.026 (1)
NEW ENGL J MED(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52.589 (2)
ANNU REV IMMUNOL(免疫学年度评论)
47.981 (3)
REV MOD PHYS(近代物理评论)
38.403 (4)
ANNU REV BIOCHEM(生物化学年度评论)
31.19 (5)
CELL(细胞)
29.887(6)
PHYSIOL REV(生理学评论)
29.6 (7)
NAT REV CANCER(自然·评论:癌症)
29.19 (8)
NATURE(自然)
28.751 (9)
LANCET(柳叶刀)
28.638 (10)
从这个表单看出,生物医学类的期刊很牛逼哄哄,秒杀其它学科。
原因很简单,无法产业化,只有多发论文,相互引用多了,影响因子自然高了。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16 14:50:04 +0800 CST  
但在论文很牛逼的背后,却又有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生物类的博士/博士后混的很惨很惨。

最典型的就是方舟子(本人只论述事实,对方舟子本人没有任何意见),做了那么多年博士后,现在竟然靠完全和生物无关的职业谋生。

笔者同学圈里就有血淋淋的案例,我一个初中同学看了媒体的报导,高考选择读生物工程,后来被迫出国,被迫读博士,做博士后,现在不知道有没有结婚,07年他回国一趟,说想捅陈章良(90年代在媒体上天天宣扬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一刀。关键是并不是一个人,生物工程专业普遍是这样。

转帖一篇文章:
为什么生物类专业这么难就业
http://bbs.tianya.cn/post-no20-201048-1.shtml
-------------

也许有人会说,本科生当然是这样了,如果是博士生那就不一样了。
好的,现在我们看一下大约6年前厦大博士的就业吧。
--------------------------------
先说下,想在厦大生物系做个老师,国内的生物博士毕业是绝对不可能的,清华北大的都不行。厦大自己的博士毕业只能留校做个实验员,月薪4000不到,能留校做实验员的还是一些比较牛的和导师关系比较好的博士。至于那些不牛的博士,他们看中的是广大的中学校园,很多生物博士为了争夺一两个中学生物老师的职位打的头破血流。
当时去四个人应聘两个生物老师职位,其中两个是厦大博士,一个是武大硕士,一个是泉州师范学院(二本),最后得到该职位的是一个博士和那个泉州师范的。
---------------------------



另外有一位网友写的,关于国外的生物博士后:

--------------------------------------------
F1出来的中国学生读了5年博士,好容易毕了业,但是生物公司就那么几家,根本不够分的,为了生存只好做博士后,30岁的人一年拿3万左右的工资,周末还 经常加班。3万多的年薪在美国是什么概念:普通办公室文员,都是2万多起薪,随便一个烂校的计算机出来,只要能找到工作,起薪都是5,6万。
我周围好多朋友是从国内H1 J1直接出来做博士后,一来才发现,学校攒了无数4,50岁干了快10年博士后拿着3万块的中国人!!!
博士后其实只是一个训练阶段,干几年应该去公司赚钱,或是做教授。但是生物很难出文章,很多人几年出不来文章哪里也去不了,就算出了文章做小老板 Assitant professor也就是6万左右的年薪,小老板压力更大,不出文章和成果就申请不到基金,实验室就要关门,所以不比博士后轻松,周末照样加班,没有个人 生活。干到小老板时也差不多35岁左右,以这个年龄,在其他任何一个行业,早就是资深的专业人士了。就算熬到教授日子也差不多。
---------------------------------------------

到网上搜一搜,生物方面的就业难度是理工科中首屈一指,
公认的是十大最难就业专业拍第一名
http://gaokao.juren.com/news/201306/415244.html
生物类退学改行找工作指南
http://bbs.gter.net/archiver/index.php?action=tid&value=555311
为什么生物类专业这么难就业
http://bbs.tianya.cn/post-no20-201048-1.shtml
谁再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一个大嘴巴子打死
http://dzh.mop.com/whbm/20061015/0/lzl35I7119a78a7F.shtml


一个专业就业如此之难,如此之普遍,深深衬托出背后的技术困境。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16 14:58:57 +0800 CST  
生物技术的症结究竟在哪里?个人认为,
生物技术的门槛不是社会伦理,
而是生物学还处于最原始阶段,处于数据整理阶段。
生物学的哥白尼有了,施莱登,施旺,达尔文和孟德尔,
生物学的伽利略也有了,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
但生物学的牛顿和莱布尼茨迟迟不能出现,
生物学的瓦特更是不见踪影。

前面讲到生物技术陷入困境,很多人会反驳,粮食增产,人均寿命延长不算大突破吗?
首先,人均寿命延长正如网友q75前面所论述的那样,是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带来的进步,人的生理性寿命(无疾而终)时间并没有延长的迹象,而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的技术半个世纪以前就取得了。
至于粮食增产,水利,化肥和能源投入所做出的贡献更大,而种子的培育,很大程度上沿用的是老方法,老技术。
人类所期盼的基于基因的生物技术并没有大突破。

说到这里,我先来谈谈转基因食品。最近一两年转基因食品在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围绕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正反双方展开了激烈辩论。
我对转基因不熟悉,但我用另外一个技术上的例子来侧面剖析一下转基因。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绝大部分人从来没有担忧导弹试验的安全性问题。甚至在导弹装载了核弹头的情况下,绝大部分也不去杞人忧天,担心导弹落到自己头上?

为什么?

因为严格且清晰的计算会表明,导弹发射后,每一秒的轨迹,方位和速度都是可以知道的,甚至导弹如果发射后出现了内部故障,导弹内部的处理措施也会保证弹头的安全性。

所有计算和处理措施都是数学上清晰可见,地面实验中可以重复实现。任何一个具备理性思维的成年人,都不会对其产生怀疑。

正如前面提到的,生物学的哥白尼有了,生物学的伽利略有了,但生物学的牛顿迟迟不能出现。

牛顿的系统化理论,数学工具以及实验验证是近代科学技术大爆炸的源头。

遗憾的是,生物学到现在为止,整体上依然是一门基于实验和经验的科学,大部分相关工作者其实都是做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

无法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这是生物技术最大的缺陷所在。

比如,有人是双眼皮,有人是单眼皮,生物技术只能告诉我们,这和基因有关。但DNA是如何控制相关物质分子,一步一步的构建出双眼皮或单眼皮?在这构建过程中,基因的稍许差别是如何被放大,出现单眼皮和双眼皮的差别?

再复杂一点,人的手是如何被DNA依据自身信息造出来的?

终极问题,智慧生命所具有的思维本质是什么?(不认清此点,人工智能永远是水中月,镜中花)。

生物技术无法用清晰的数学模型来回答上述问题,甚至目前根本没有人试图去解决这个问题。
生物个体的高度复杂性和自洽性,决定了任何现有的数学工具都无能无力。
人类只有苦苦等待下一位牛顿的出现。

转基因安全性问题,其根源在于生物技术上的模糊和难以预测性。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16 15:05:40 +0800 CST  
回复第3467楼(作者:@q75 于 2014-02-20 21:39)
楼主不更新啦
==========
外地奔波中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22 09:16:10 +0800 CST  
9 可控核聚变的难产
9.1 可控核聚变的意义

在各个论坛发现一个现象,任何关于可控核聚变的报导,只要表面上看来有进展,立马会引来热烈的讨论,如果进展是别国取得的,一般是祝贺人类文明进入新纪元,顺便嘲讽石油国家马上要完蛋,如果是中国获得了突破,更不得了,满屏的强国梦和屠日灭美。
之所以对可控核聚变如此关注,是因为人类亘古以来就有一个梦:永动机的梦。

在很早的时代,即使没有对热力学定律有所认识,大众潜意识中都明白,万事万物的运行都需要动力,用比较专业点的话:文明的进步在于从外部引入负熵流,而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开发出更大规模的负熵流。
人工核聚变是人类历史上造出永动机的第三波努力。
第一波被热力学第一定律否决了,能量不能无中生有,
第二波被热力学第二定律否决了,能量不但讲量,还要讲质。
第三波就是人工核聚变这个准永动机,目前理论上是成立的,不可控核聚变也实现了,所以人类孜孜以求。

网友 @hooya754 有如下论述:
不看好光伏,再怎么发展也有天花板,那就是单位面积的太阳能极值。就算100%转换了也没多少。
如果人口这么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每个人需要的能源会超过地球能够分配给他的阳光。就算到太空放电池板,每平米的收到的能量和需要的材料也是成正比的。能源需求会几何级数增长,而材料总是有限的。
总之能源问题,必然是要动用E=MC2公式才可能解决。


前面已经讲过,通过农业活动来把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能,所提供的负熵流根本不能支撑如今的工业化社会。
人类主要通过化石能源----过去数千万年沉淀下来的太阳能来提供负熵流,
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大规模开采煤矿。资本主义所展示出来的生产力是过去农业社会所不能想象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和电力(部分通过水力发电来实现)成了能源产业的核心,人类对能源的利用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台阶,相应内燃机与电动机的开发和利用,让庞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
节奏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戛然而止。我们所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从能源供应和控制角度来讲,只能算是半次工业革命。
从能源的获取角度来说,裂变核反应堆被大规模推广开来,但从目前角度而言,根本不能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的比例很低,全球核电占一次能源比例中,世界各国平均水平是5.8
http://news.bjx.com.cn/html/20130812/451949-2.shtml,

相信现代社会大部分人对能源危机这个词是耳熟能详,过去几十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基本都是和能源危机纠缠在一起,人类社会要想大步前进, 外界必须能提供更多的负熵流。信息技术改进了能源的控制,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但无法解决人类现在面临的根本问题-----新层次能源的来源和转换。

如果能够实现可控核聚变,人类理论上获得了几乎无限的负熵流,人类工业文明第一次能够在理论上永久持续下去,否则的话,人类文明耗尽化学能资源后,无法维持现今的水平,更不要说向外拓展。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24 16:35:33 +0800 CST  
9.2 可控核聚变的难产

有一本书,书名是“瓶中的太阳”,是《科学》期刊一名记者写的,写尽了50年来可控核聚变的辛酸。

可控核聚变已经研究了50多年了,人类科研历史上,可控核聚变的研发难度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理论是没有问题的,人工不可控核聚变---氢弹也早就实现了,自然界中也有核聚变---太阳的燃烧。但在地球上搞可控核聚变真是达到几乎让人绝望的地步。

我初中时看报纸,说可控核聚变在20世纪末会实现,1999年时,说再过15年,可控核聚变会商用,到了2013年,在网上搜索,据《自然》杂志报道,预计在2019年ITER核聚变装置将完成建设,比预期的要晚1年。而第一次ITER氘-氚聚变试验则计划在2026年进行,比NIF要晚15年左右。至于商用化,2050年后再说吧。

在网上看到一位物理学博士如此评价可控核聚变:
二十年前刚大学毕业到美国留学,去普林斯顿大学的等离子研究中心,庞大的研究中心让我激动得不能呼吸。二十年后再去,还是那个样,什么实质性进展都没有。不知道花了多少亿美元了。

难点在什么地方?

除了太阳这样的巨大天体靠自身引力来实现核聚变外,在地面上搞核聚变最麻烦的反应条件就是——需要瞬间上亿度的高温才能引起核聚变反应(过去几十年的冷核聚变全部被证明是骗局,请见“瓶中的太阳”一书)。而如此高的温度是用传统加热方法所无法达到的。人类研制氢弹时,用原子弹作为雷管来引爆氢弹!即通过原子弹引爆得到达到核聚变反应的温度,从而引起核聚变使得氢弹爆炸。但必须注意,氢弹是一锤子买卖,不能用来发电。



在把粒子加热后,还有一个技术问题,几亿度的高温下,用什么容器来容纳反应材料,约束微观粒子把核聚变反应长时间持续下去?

美国NIF走的技术路线是用激光来加热,惯性约束,另外一条技术路线托卡马克,采用磁场来约束。

目前看来,NIF的路线基本是死胡同一条,除了忽悠经费和用于核武器试验外,不具备任何可实现意义。

而托卡马克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包括杂质的处理,高温等离子体的Great Disrupture,很多现在还没有任何理论上的解决方案,更不要说技术实现。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24 16:58:19 +0800 CST  
@丹阳生 3471楼 2014-02-22 12:10:31
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很佩服楼主知识跨度。但要说深度,实在不敢恭维!如果说接下来中国误在谁手中,肯定误在你们这些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书生手上。老大说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放你身上最有用。我不是什么专业人士也不是科学家,我只能从最朴素最基本的常识反驳你几点根本点错误:
1.从来没有停滞不前的事物事物,但从来也没有直线向前发展的事物。任何文明任何生命甚至一块石头,都摆不脱萌芽、成长、兴盛到衰......
-----------------------------
原来的帖子发表在国际观察,最初是即兴所写,没有一个初始的大纲,很多类似这样的问题和回复反复出现,所以干脆另写了个整理归纳后的帖子发表在经济论坛,
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1503114-1.shtml

另外,无锡这个物联网的中心现在都不谈物联网了,所谓物联网的应用都很肤浅。
天涯上曾经有一个帖子揭穿过物联网的本质,其中有一段话我映像很深刻,大致意思就是:
技术有没有前景,不看专家呼吁,不看政府规划,看私募风险基金(私募,不是政府的风险基金)是否愿意投资,可惜的是,所谓的物联网,没有私募风险基金愿意投大钱。
云计算也一样。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24 17:22:21 +0800 CST  
@解忧靠杜康 3486楼 2014-02-25 17:15:44
楼主还是不要理丹阳生了,有些东西你根本没法说清楚,你说的类似 哲学 的问题,他讨论的是工程技术问题,估计热力学第二定律他都没理解
-----------------------------
@丹阳生 3487楼 2014-02-25 20:03:15
哈哈,歪楼了吧!这不是在讨论技术问题帖子吗?怎么又成讨论类 哲学 问题了呢?你们又开始给我玩高深了吧!别说第二定律,哥第一定律都忘了是啥内容
不过我们这些没文化人也就看点基本规律,想一些最简单的道理——例如为啥现在飞机不能飞太快,不就是因为民用航空性价比和舒适度问题嘛。而不是你们这些知识分子认为的发动机技术停滞问题,何苦要整那么多不明觉厉的东东呢,。。。。
-----------------------------
商用市场对飞机的要求是越快越好,比如现在跨越太平洋需要十几个小时,大部分旅行者希望能把这个时间缩短。但为什么航空公司做不到? 非不为,实不能.

人类现在的技术造不出相应的高性能且各项指标都均匀航空发动机,或者说,有推力大的发动机,但成本太高,耗油量太大,可靠性上不去(比如协和飞机)。过去40年,对民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改进,只能用龟速形容,导致40多年前定型的波音飞机现在还占据市场主流。

50年前的民众和小型机构,一样渴望一台属于自身的电脑,但当时的技术水平决定了电脑价格昂贵,保养困难,使用繁琐。但随后的集成电路技术革命,导致电脑的性能飞速提升,同时价格急剧降低,现在随便买一台个人电脑,其性能超越了50年前最顶尖的,只有政府部门才买得起的大型机,但价格不到(换算成黄金)50年前大型机的万分之一。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27 11:52:33 +0800 CST  
@解忧靠杜康 3486楼 2014-02-25 17:15:44
楼主还是不要理丹阳生了,有些东西你根本没法说清楚,你说的类似 哲学 的问题,他讨论的是工程技术问题,估计热力学第二定律他都没理解
-----------------------------
@丹阳生 3487楼 2014-02-25 20:03:15
哈哈,歪楼了吧!这不是在讨论技术问题帖子吗?怎么又成讨论类 哲学 问题了呢?你们又开始给我玩高深了吧!别说第二定律,哥第一定律都忘了是啥内容
不过我们这些没文化人也就看点基本规律,想一些最简单的道理——例如为啥现在飞机不能飞太快,不就是因为民用航空性价比和舒适度问题嘛。而不是你们这些知识分子认为的发动机技术停滞问题,何苦要整那么多不明觉厉的东东呢,。。。。
-----------------------------
@资水东流 3495楼 2014-02-27 11:52:33
商用市场对飞机的要求是越快越好,比如现在跨越太平洋需要十几个小时,大部分旅行者希望能把这个时间缩短。但为什么航空公司做不到? 非不为,实不能.
人类现在的技术造不出相应的高性能且各项指标都均匀航空发动机,或者说,有推力大的发动机,但成本太高,耗油量太大,可靠性上不去(比如协和飞机)。过去40年,对民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改进,只能用龟速形容,导致40多年前定型的波音飞机现在还占据市场主流。......
-----------------------------
@丹阳生 3496楼 2014-02-27 13:27:22
你又开始唯技术论了吧!“商用市场对飞机的要求是越快越好”--这句话犯了绝对论的毛病——那舒适度呢?飞得越快越好,那行,假如解决了发动机燃料成本问题,飞机飞6000公里时速(参照航天飞机),你敢不敢坐?
再者,你怎么说来说去又认同我的思路了——不是因为技术停滞问题,而是太多技术有待市场消化。并与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否则科技发展就失去源动力;
另外,你不是认为科技停滞了吗,那为何还会有电脑......
-----------------------------
希望能看全我的所有帖子,这种问题出现了无数次,我也回答了无数次。

在人类步行6公里时速的时候,认为坐在60公里时速的火车上很危险,很不舒服,火车60公里时速的时候,不敢想象600公里时速的东西怎么可能舒服,但后来技术达到了600公里时速的飞机很舒服。

现在想象6000公里时速不舒服,很恐惧,只是因为长期的航空技术停滞,大众习惯了波音飞机40年不变,难以想象10倍的速度增长。

如果技术突然有了大爆炸,让6000公里时速飞机的成本极大降低,舒适度基本不变,大众自然会拥抱新的旅行方式。



另外,我在帖子一开始就强调了,过去40年,IT领域的飞速进步掩盖了其它技术领域的停滞,现在,IT技术也进入成熟期,人类目前根本找不到下一个技术大突破点。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27 15:20:45 +0800 CST  
把前面我一段话再贴一下: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验里,“进步”是时代的主轴,周边的事务似乎在永不停息的变化,而科学技术就是这一切变化的幕后主宰。一方面,科学技术渗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在短短的三十年内,无数过去只能为精英所享有的产品和服务迅速普及到大众,如 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等。另一方面,汹涌澎湃的科技浪潮向旧时代的各种组织,机构和团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这些组织,或者崩溃,比如, 信息化宣告了前苏联基于20世纪20年代对大工业生产的认识而提出的“现代化=电气化”政策的破产; 或者被迫做出重大调整,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像IBM公司从大型机转向PC,再从PC转向信息服务一样。


在大部分人看来,技术似乎会永远不停的发展下去,因而,怎么可能出现“技术革命的停滞”这种现象呢?
其实,技术的增长已经慢了下来,普通民众,尤其是中国的普通民众之所以感觉到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中国过去30年是消化吸收了西方300年的科技成果,30多年前的中国,大部分地区依旧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当中国融入世界,对世界技术成果的吸收是采用鲸吞方式,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给普通民众的感觉是技术太神奇,变化太快。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阿波罗登月后半个世纪,除了IT技术外,其它技术领域都没有革命性改变,即使是IT方面,西方也是采用了近70年的时间来发展应用,远没有中国那样跨越式发展。

2 IT技术在上个世纪70年后的异军突起掩盖了其它技术部门的停滞不前。但现在IT技术在深度上也遭遇了瓶颈。了解IT越多,就会越明白所谓的人工智能有多么荒谬。

3 很多人分不清技术革命和技术改进,深度上挖不下去,但广度上还有很多文章可做,比如IT技术应用到医疗上。
事实上,医学和生物学这些年来的进步,要谢谢IT技术的进步和扩散,诸如CAT这样的设备,对于医疗技术的改进,要甚于医疗技术本身的进步。对于医疗技术本身,已经开始有学者提出,技术进步开始变慢
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3/05/08/has-medical-innovation-
slowed-down.html

4 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的误导作用。此类创作的特点就是对技术关键点采用“模糊处理”,简单几句似乎有理的论述就把技术解决了。导致很多人认为技术很容易实现。 最近遇到一个刘慈欣的粉丝,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能源解决方案:
如果正反物质相互湮灭,释放出来的能量会多得惊人,比核聚变多上几百倍。
我当时反问道:哪里弄来反物质?通过粒子加速器能造出反物质,但造时所花费的能量比获得的能量多得多,这样的能源解决方案有意义吗?

5 长期“技术爆炸”舆论的洗脑。
在国观那个帖子中,很多从事技术工作的朋友回帖中都反映了自身领域的瓶颈和天花板,而另一方面,我发现很多朋友(估计是学文科的为主)都对技术的发展充满了乐观态度,认为是如今是一个技术爆炸的年代,
任何利益团体都喜欢用大话讹人,比如计生委喜欢讨论人口爆炸,石油集团爱宣扬石油即将枯竭,那么科学界喜欢用什么来宣扬自己的重要性?
科学界最喜欢宣扬的就是科学知识爆炸。比如说,如下一段话是过去几十年在各种报刊上常见的:
----------------------------------------------------------------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科学知识的“爆炸”的时代。1995年,知识的量每5年翻一番,到2020年,世界的知识量每73天增长一倍。今天已知的科学的信息量相当庞大,科学知识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增长。任何人要跟上它都是不可能的。霍金在1998年白宫千年晚会上发表演讲时曾说,如果科学知识仍然以现在的发展速度增长的话,到2600年,如果你将新书依次摆放的话,你要以每小时90英里(144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走才能跟上新书出版的速度。即使是世界上最博学、最聪明的科学家也无法记住所有的科学知识,
------------------------------------------------
注意:以上报导由科学界的人提出的,但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对此保持沉默。


我第一次看到类似的报导是在读初中的时候,当时觉得前景太恐怖了,难道自己越学,知识相对越少?感觉像庄子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读博后,开始发现这类报导的奥秘。这类报导你要说错,也没错,但要严格意义上追究起来,却又大错特错。


通常宣扬技术爆炸的人,最喜欢说的就是知识隔几年就翻番,国际上所申请的专利一年抵得上过去10年。但在数量的背后,质量惨不忍睹。

首先,知识量如何定义?很难严谨的下定义。勉强拿发表的论文数来比拟,数量的确是在爆炸性增长。

但仔细观察,发现论文是越来越水,无论国内外,一篇论文,里面有10%的知识属于原创,都已经很不错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论文,原创比例大幅下降。有时我看国外的一本行业顶尖期刊,看完后,感觉里面的30多篇论文,大部分有为了论文而论文的嫌疑。

即使很多论文,具备了表面上的原创性,但如果仔细想想,这种知识没有任何用途。
打个浅显的比方吧,如果某位科学家在行业顶尖期刊上第一个发表论文,探讨在木头桌子上用工具刀雕刻玫瑰花,会让桌子看上去比较好看。之前没人考虑过在桌面上雕花,所以第一篇的原创性最高,是对人类知识的一种有益积累。但沿着这条思路下去,有人探讨雕花需要花费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工具相关公式,这也算很强的原创性,但之后,由于谋生和晋升的需要,相关论文会越来越让人目瞪口呆,理论上,可以发表成千上万篇论文来讨论雕花,因为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花,每种花都可以写一篇论文,每一篇论文都是原创的。

接下去,会有人来探讨用斧头雕,用菜刀雕,用锥子雕,每一个还振振有词,你用工具刀,不可能在所有的场合都适应,我的工具在某些特俗场合可以用。
更要命的是,还会有人来探讨在床上雕花,在地板上雕花,在椅子上雕花,在皮肤上雕,你能说有朝一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最后,还会有人来探讨开直升飞机到岩壁上雕,开宇宙飞船到月球上雕。
无穷无尽的组合。

当然,后面的论文不一定能在顶尖期刊上发表,可以发表在在其它档次的期刊上。于是,一篇论文带动了一个产业链。一个例子就是国内某位大学做晶体研究的,一年能发表个几百篇SCI论文,奥秘何在?就在于此。

知识要爆炸了,科技人员的地位自然要提升,经费自然要多多益善,这就是宣扬知识爆炸的最大好处。

专利的奥妙也一样,大家可以去看看苹果公司近几年申请的专利,绝大部分会笑掉人的大牙。


除了所谓的知识越来越水外,人类的知识储备开始面临另外一个问题:无法把知识有效的转换为技术。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造其然,利其然。这是个人对有用的技术创新所要经历的四步骤的归纳。

但人类的很多知识,往往都是卡在后两个阶段,无法转换为市场需要的技术。少数知识,比如光伏发电,即使能投入生产,其实也没有达到利其然的地步,背后是大量的政府补贴。

技术创新要达到“利其然”的地步,往往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要考虑到可实现性,但大众往往被媒体误导,把技术创新想得很简单,利用大众和政府的这种心理,过去几十年,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科技噱头。

阿波罗登月年代后的这些噱头,极大地误导大众,使得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处在一个技术爆炸年代。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27 15:27:45 +0800 CST  
10 费米悖论所隐含的恐怖前景和宇宙大筛子

上面论述了这么多,可能很多人仍然认为,技术大进步的停滞,你有证据吗?在国观帖子中,很多从事技术工作的网友给出了各自领域的类似结论,但这些观点可能文科类毕业的网友难以理解,因此,再给出两个间接证据。

第一个是历史上的,

从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的转换过程中,农业,马匹,车轮,冶金,文字所代表的一次技术革命,把人类从蒙昧时代解放出来,对世界的改造远超之前的原始社会,但在这之后,人类文明的进化速度大大下降,之后几千年的时间里,社会生活和技术领域的变化只能用龟速来形容,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话来说,公元1500年的世界和公元前500年的世界差别不大。
从能量的开发和利用角度而言,在第一轮技术大爆炸后,人类文明基本没有大的创新,几千年的交流下来,当大航海时期到来时,全世界各个文明(美洲隔绝的文明除外)的技术差距很小,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300年前开始的第二轮技术大革命,随着复杂度的提高,很有可能导致同样的情况。

第二个是空间上的,从费米悖论推导得出的。

195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宇宙中存在技术远远超出人类的外星智慧文明,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未能观察到这种超级文明?这个问题现在被称为费米悖论。

过去半个世纪,大量的观点被提出来解释费米悖论,最近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刘慈欣的“黑暗森林”理论。

个人观点是技术进步并不是大众所认为的加速进行,可能某些技术门槛过高,导致绝大部分文明无力越过,无法进行恒星际航行。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27 22:50:32 +0800 CST  
@TTCNAV 3503楼 2014-02-27 22:24:32
深表同意楼主的观点,对于各位网友提出的,当学者开始接近前沿时,已经度过了人生最佳的创新期的问题,也有同感!
个人认为目前的科技教育方式也许存在较大的问题,那就是重复教育太多,浪费了时间!
现在的教育模式严格按照所谓的循序渐进方式,从简到难的学习,并不一定合理!
也许各位受过高等教育的网友会发现,很多我们以前学习的内容,被灌输建立的概念往往只是后续课程的特例。这点在数学核物理学习中都......
-----------------------------
泛函分析和近世代数很抽象,绝大部分人无法理解。
现在的高中三角函数已经让很多中学生有崩溃倾向,大学直接来泛函,估计要自杀.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27 22:55:25 +0800 CST  
10.1 寂静的宇宙

来做这样一项粗糙的估计: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一个高度智慧的文明,即使以千分之一的光速的速度飞行,也只需要一亿年即可横穿银河系,这个时间远小于银河系的年龄(100亿年)。因此,比人类早出现的智慧文明,如果向外传播的话,到今天应该早已遍及银河系甚至整个宇宙了。

其中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是冯·诺依曼自动机,一种可以自我复制的机器:外星文明向外发射许多微型自动机,遇到合适的环境比如行星和卫星,彗星等后降落,采集原材料并制造出下一代自动机;然后以降落点为出发点,继续向外扩张。这样的自动机如果有5%的光速,在50万年内就可以探测完银河系大小的星系。如果银河系内有文明比我们领先哪怕50万年,我们也应该已观察到该智慧文明。

到今天为止,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在太阳系以内,所有行星和多个重要卫星都有飞船去勘察,对于小行星和彗星人类也发射过专门的探测器去进行研究;对太阳系以外的星体,人类一直在聆听来自它们的无线电信号;我们甚至可以直接用望远镜观测比较近的一些恒星,从恒星的光强和光谱中发现绕它们运行的行星,分析行星的大小,结构,大气成分,表面温度等信息。所有这些搜寻行动至今都没有发现外星文明的迹象。

用另外一位科学家的话说,宇宙从满了大寂静,几千年来我们人类不断通过各种手段都未能发现其他外星文明,感觉浩瀚宇宙就像一片大荒原,除了我们,啥也没有,一片寂静;

稍微按常理推想就可发现这样大寂静的现象是非常不合理的:地球产生地球文明的条件并不苛刻,时间也不长,宇宙那么大、产生的时间那么长,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地球产生了文明?从概率上来说,这是极不可能的,整个宇宙人类一枝独秀的概率无限趋近于零。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27 22:59:39 +0800 CST  
首先表明本人对宇宙文明的一些基本观点:

1 宇宙是平庸的,宇宙太大,恒星繁多,绝对不单是地球能进化出文明。
也许有人说地球轨道离太阳近10%,或远10%,人类都要灭绝,因此人类文明很特殊。但个人认为,不能用现在人类的身体结构来认为其他智慧生物的身体结构应当与人类类似。
在其它种族认为恶劣的条件下,进化出来的智慧物种应该是适应其环境的,他们反过来可能认为地球很恶劣。

2 智慧生物的认知能力应该可以轻易的区分自然和人工。

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即使是未开化的原始人或未曾见识过现代文明的人)在原始深林里走着,忽然捡到一块手表,看到指针在有规律的转动,一定知道,这块表不是天生的,不是大自然构造的,一定是某个智慧人创造的。

同样,人类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分其它智慧文明的造物,而其它智慧文明,绝对可以判断人类发射的造物不是天生的。

3 任何文明都有探索的欲望。
外星智慧生命或许已经由于自己的原因导致了毁灭。这些原因可能包括核战争,生物恐怖主义或者失控的纳米技术。但即便如此,他们的一部分技术成果应该还会保存下来。这并不是科幻,而是现实。事实上我们人类已经这样做了:即便有朝一日人类作为一个种族彻底灭亡,我们至少还将有5个人工探测设备游荡在星系之外,述说着曾经的人类文明的故事
人类文明在未来肯定会继续向宇宙发射探测器,数目还不会少。

宇宙天文数字的恒星,天文数字般的文明,只要能进化到比人类目前这个技术水平高一筹,发射成本大幅降低,发射的探测器数目会把宇宙塞满。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27 23:06:54 +0800 CST  
10.2 宇宙大筛子和可控核聚变
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在最近的一篇博文里写到:

最近,看到美国学者Robin Hanson的一篇关于宇宙智慧文明的论文《大筛选,我们在其中走了多远?》。目前,从宇宙的外观上看,宇宙处于大寂静(Great silence)状态,没有发现任何生命和文明的迹象。由此可以推知,能够在宇宙中大规模扩散从而长久延续下去的文明极其稀少,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那就有一个推论:在宇宙中的无生命物质和可持续扩散的智慧文明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筛选机制(Great filter),智慧文明通过这个筛选极其困难。可能有许多层筛子,比如进化出可复制的细胞是一层,制造工具是一层,避免核战争毁灭是一层等等,作者列出了九层可能的筛子,逐层进行了分析。

大寂静表明,这些层筛子中肯定有一层或多层是极难通过的。现在的问题是,那些极难通过的死亡之筛是在我们的后面还是前面?从大寂静来看,人类很有可能已经通过了一层或几层死筛,因为如果找不到外星人,那就表明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在筛子在另一面没有通过,但考虑到大寂静,这同时也表明人类前面可能面临着更严酷的筛选。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27 23:21:34 +0800 CST  
@TTCNAV 3515楼 2014-02-28 09:51:17
目前的科技教育基本上是按照知识产生的时间顺序在传授,比如小学阶段学习的是六百年前知识汇总,中学阶段学时的是300年前的知识,本科基础科基本上是100年前的知识。如果我们一直这样传授下去,学制只会越来越长,耗尽人的创造期。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是后学的内容是前面学习的完善甚至否定。比如麦克斯韦方程几乎包含了19世纪以前的所有电学和磁学知识。爱因斯坦也想找到统一场理论,把各种相互作用统一起来。
......
-----------------------------
教育改革解决不了问题,知识的增长,无论广度还是深度,比人类大脑的进化要快得多。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28 14:30:39 +0800 CST  
大筛选,像自然筛选一样,我们人类之所以无法发现其他文明,一个更合理、更可能的解释是某个筛子特别难过,能够通过的宇宙文明将变得极少,绝大部分文明都在此处折戟沉沙,所以我们也就至今未能轻易发现其他外星文明。


个人认为,文明层次的划分可以用群体能到达的距离来标记
第一级,原始层次,个人体力所能到达的距离大致为100公里,典型就是原始社会
第二级,借助初级工具所能到达的距离,最远为行星直径,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农业社会的极限
第三级,借助化学能引擎所能达到的距离,最远为行星所在的卫星,1969年人类做到了这一点。
第四级,自由航行于所在恒星系内,人类目前还无能为力。
第五级,恒星际航行。

人类目前可以说是达到了第三级,倾其所能,借助化学火箭勉强能到达火星,但其它行星是无能为力的,飞出太阳系更是遥不可及。

理论上,只要人类能达到第四级,即使最终被困死在太阳系内,但发射无人探测器的成本将会很低,人类在宇宙中会留下大量的痕迹。
其它文明也一样。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宇宙如此寂静?

个人认为,从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复杂度发展趋势来看,难以通过的筛子就是从第三级文明跃进到第四级的关键技术:可控核聚变。


楼主 资水东流  发布于 2014-02-28 14:36:28 +0800 CST  

楼主:资水东流

字数:183634

发表时间:2013-09-25 01: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19 09:01:10 +0800 CST

评论数:409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