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尚有可为

不要出声
搬个椅子
来看
回高丑
表演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2 15:11:26 +0800 CST  
2019-04-02 16:58:10 评论
评论 gyh2006996:你认真观察琢磨一下老年痴呆症是什么样子的。
---------------------------------------
初期是郁闷、抑郁、不讲话,不搭理人

还有一个亢奋期
一回回,一出出、一件件,屡屡异常
高深莫测、你东他西、你今他古、有意卖弄、无法交流
疑似水军、实为网评、自命不凡、却不觉知

最后是衰竭期
失语、失禁、认不得人、不知饥饱、器官衰竭
......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2 20:58:03 +0800 CST  
据说B12可以缓解老年痴呆,
祝朋友早日康复!

各位网友
晚安!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2 21:53:52 +0800 CST  
不要出声
搬个椅子
来看
回高丑
表演

别着急
会演的
正在亢奋期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3 08:22:06 +0800 CST  
原来以为
此帖一发
定会引来大批左派
因为“计划经济”是其主张
术业有专攻,“计划”是其所长
可惜,
到现在
还没看到
叶公好龙呼?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3 10:47:40 +0800 CST  
2019-04-03 11:08:52 评论
评论 gyh2006996:左派是封建专制派,他们根本说不出道道来,你叫他们怎么来说话呢
----------------------------
他们可是个巨大的群体呀!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3 12:30:29 +0800 CST  
看看毛时代的交换:
产品的交换靠调配,产品并不进入市场,银行结算不过是一个形式。以物资调配为例,要走如下的过程:“先根据国家计委的平衡,从国家物资总局分配到各省市、自治区,再根据各省市、自治区计委的平衡,各省市、自治区物资局再分配到各市县物资局,再根据市、县计委的平衡,分配到各工业主管局,各企业主管局再分配到各企业。”(1978年2月7日《人民日报》第二版)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3 15:13:35 +0800 CST  
你说得对

在消费领域,百姓毕竟要购买其生活必需品,似乎存在一个市场。但仔细想,作为交换媒介的不仅仅是人民币,还有各种购货证券,粮票、油票、肉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电视机票,纺织券、外汇券,侨汇券,副食本、购粮本、煤本等等,限制着货币的使用,有钱没票也买不来东西。是一个不完整的市场,也不是商品经济。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3 16:44:47 +0800 CST  
1959年我有一个同学叫王玉华,到副食店去买吃的,想好了,只要是吃的,只要不要票,不管多贵,都买。

结果进店以后发现货架都是空的,什么也没有。非常失落。
与售货员搭讪:“你们买什么?”售货员不理他,
他开玩笑说:“难道你们买售货员?”
结果,两个女售货员跳出回台,搜出他的学生证,给公安局报警。
学校给它记了一个大过,
不能毕业!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3 17:04:48 +0800 CST  

经济发展计划的形成有如下四个途径:
一,中央定项目,下达给地方来兴办。比如,中央计划在五年之内,兴办若干个钢铁厂,
为满足这些钢铁厂的需要,还要兴办若干个煤矿、火力发电厂、水泥厂等,于是各省(市)自治区都纷纷来争项目,要求把若干个厂矿建在自己的辖区内。
二,地方报项目。例如,行政——经济区的首脑(通常是那里的党委书记),认为本地还少一个机床厂,就要编制计划上报第一机械工业部,一机部批准了,再报国家计委平衡。
三,自筹项目。由地方自己决定上马什么项目,自己出钱,自己跑料,自己设计和施工。自筹项目投资,其规模是有限制的,但超规模的项目总是能得到批准,其中的奥秘很多,比如把大项目拆成若干个小项目之类。
四,计划外项目。企业通过它的主管局,巧立名目,乱拉资金,不走报批手续的项目。

摘自高永海书稿《毛时代》票正经经济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3 20:56:49 +0800 CST  
了不起
回高丑没有出来
表演
让大家失望了

各位网友
晚安!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3 21:55:16 +0800 CST  
不难看出,计划的形成是上上下下、大大小小权力意志的集合,是中央和各级地方首脑各种想法的大杂烩。编制计划的出发点,首先是各级权力扩大对生产资料占有量的需要。在中央是如此,在地方也是如此,中央需要钢,地方需要行业齐全,钢多了,底气足了,权力就更大了,行业齐全,地方的腰板也会粗,可以不求人或少求人了。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4 07:31:32 +0800 CST  
还有的情况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交换”,比如:上机床为的是换钢铁,上煤矿为的是换建材,上手表厂为的是奉送“试销品”,换官当,甚至换肉、换油、换户口、换工作的都有。其次是“生产需要”,钢铁上的快了,矿石跟不上,就上矿山,矿山上去了,又少焦炭,就要上煤矿,上焦化厂,如此等等,给乱了套的经济打补丁,即所谓的“以不平衡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结果是补丁越打越大,投资越来越高,资金、物资的缺口越来越难以承受。到头来还是满足不了无休止地“生产需要”,阻塞了经济发展的通道,堕入了无法解脱的恶性循环,国民经济每况愈下;至于人民群众生活消费的需要就没人管了,没人去量化它,就更谈不上满足它了。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4 11:02:27 +0800 CST  
一句话,这种所谓的“计划经济”所反映的不过是权力意志,不过是权力意志的表格化。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4 15:34:04 +0800 CST  
上面谈到了“计划”不过是权力意志的表格化,
带来了一系列的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第一,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失调。权力追求强大的国防,求得先进的兵器工业,并拥有相当的储备量。要扩大再生产、扩大基本建设和扩大积累(七十年代的积累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三,比“一五”期间高出百分之十),积累扩大了,消费就要缩小,于是出现了比例失调。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4 19:00:46 +0800 CST  
第二,农轻重比例失调。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兵器工业,更谈不上强大的兵器工业。要着重发展重工业,把积累的大部分用在重工业上。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八年重工业投资占百分之五十五以上,农业只占百分之十多一点,轻工业则更少,只占百分之五左右。以上数字来源于1979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至于用于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比例就更少了。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4 20:51:37 +0800 CST  
第三,重工业内部比例失调。把钱都花在了钢铁上,其他工业上不去,电力、建材和交通的供应异常紧张。 摘自高永海书稿《毛时代》票正经经济

各位网友
晚安!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4 21:54:28 +0800 CST  
第四,最后表现为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比例失调。基本建设越来越大,需要的社会追加劳动越来越多,维持追加劳动的生活资料的需求则直线上升。但是,多积累、少消费,只发展重工业,不发展轻工业、农业,生活资料从哪里来呢?结果是吃、穿、用、行、住都成了问题。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5 07:26:43 +0800 CST  
这一系列的比例失调,加重了“经济通道”的阻塞,其结果有二:要么国民经济全面崩溃,要么整顿“交通秩序”下马部分建设项目。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5 12:14:04 +0800 CST  
这样的计划经济实施了22年(1956~1978)还没上道,
一说到计划经济就遭吐槽,
以为不民主就不会有好的计划,
现在有高科技手段,
难道就还搞不好?
楼主 gyh2006996  发布于 2019-04-05 18:51:16 +0800 CST  

楼主:gyh2006996

字数:49459

发表时间:2019-03-16 23:48:4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22 07:04:40 +0800 CST

评论数:88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