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爱因斯坦”为何蒙难

程 海


我放下手头正写的长篇小说,毅然决然地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这件事对我们民族科技发展的意义实在太重大了。
迄今为止,我们国内的科学家还没有一人荣获诺贝尔奖,我国的科学现状常常受到西方以及周边某些国家的小瞧甚至蔑视。前一天,有一位去过日本的朋友对我说:日本只瞧得起唐朝时期的中国人。那意思是说自宋以来的中国人以及现代的中国人,由于科技等方面的滞后便根本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
气愤归气愤,但后进者被卑视却是无可避免的。难道自唐以后我们民族真的退化了? 了?颓废了?产生不出睥睨四方的科技雄才了?
回答自然是否定的。
但会有人问:你们的否定是事实的否定呢?还是基于民族感情的空洞的否定呢?试问你们民族有牛顿吗?有法拉第吗?有爱因斯坦吗?
在以前,如果让我回答此问题,也许会因为缺乏事实而底气不足。但自从我认识了司月炜这个人并阅读了他的三大学说和他不久前发现的物能定律之后,我便可以充满信心的说:我们有“爱因斯坦”,而且是比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还略胜一筹的“爱因斯坦”!


在描述我们的“爱因斯坦”——司月炜之前,必须先简略描述那位已故的美籍德国人爱因斯坦。
在二十世纪的科学史上,爱因斯坦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物理发现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已被普遍承认。他发明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质能相对性,光量子论,以及布朗运动。然而英雄豪杰也有穷途末路。二十世纪开始一直到爱因斯坦逝世为止的三十多年里,他一直在苦苦钻研一个重大的物理问题——统一场论。
什么是统一场论呢?我们已知自然界中存在四种场,即引力场,弱力场,电磁场和强力场。统一场则是要揭示各种场之间的统一性,并最后能用一个最简单,最恰当,最实用的物理定律来表述它。
用爱因斯坦自己的话说,这个“物理学定律必须只有这样的性质,它对于无论哪种方式运动着的参考系都是成立的。”这个定律会像太阳和彩虹一般美丽,照亮和沟通整个物理世界,它还会像动听的交响乐一样,使人在不同的乐器鸣奏背后听出那超越一切乐器个性的广大恢宏的和谐。
然而爱因斯坦在历经三十余年曲曲折折的钻研探索之后,却壮志未酬,只留下一个终生遗憾。他在给好友索洛文的一封信中无限感伤地写道:“我完成不了这项工作了;它将被遗忘,但是将来会被重新发现。”并且预言:将来,这项工作将会由一个非物理界的外行人发现并完成。因为内行人太囿于传统和现成物理知识的局限了。
1955年,当爱因斯坦睿智高贵的头颅交付给死神之后,地球和银河系依然在等待中日复一日迟滞而又焦急地旋转,直至2001年中国农历1月1日,也就是大年初一凌晨四点,当喜迎春节的鞭炮开始炸响的时候,中国陕西省乾县某中学青年史地教师司月炜,从自家简陋的火炕上翻身坐起,继续钻研他的“地球旋漂说”。此时冷风透窗,冬寒侵衣,然而他丝毫不觉,只顾痴迷地在一叠纸上反复验算球面运动物体的能量问题,就在这时,脑海里忽然灵光闪现,竟推导出了爱因斯坦三十余年研究未果的物能场基本定律。其一般表达式为:

△P•Scosa
△E= η•————— + η'δ
△t
式中:△E为总能量,物能场是标量,物能的单位是焦耳。△P为物体,粒子的动量,单位是千克•米/秒。S为旋移距,单位是米。△t为初末状态的时间量或周期量,单位是秒。cosa为力向与旋移方向间的夹角,δ为场、波函数的统计解值。η为功效,通常情况下,η=1,在场波作用下,η+η'=1 。
1焦=1牛•米=1千克•米/秒平方•米

司月炜物能场定律(简称物能定律)不但包含了爱因斯坦所要求解的统一场定律,还包含了在量子物理学中所要求解的场波函数,其函盖范围比统一场定律更为广阔。
物能定律是哲学领悟,物理直觉和数学技巧最惊人的杰作,它揭示了各种场之间的共同起源和共同本质,也证明了小到分子、原子、粒子,大到地面上各种物体运动以及行星、星系诸类天体运动同处于一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它还揭示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和简单性。它像火炬一样,点燃了爱因斯坦在统一场研究领域那已经熄灭了的圣火,也点燃了物理新突破的璀璨曙光。
此定律其实无须某某权威人物的鉴定书——正如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所有定律从未领取任何鉴定书一样。因为人们会在理论实践和生产实践中证明它,而且任何一个知晓物理知识的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都可以用此定律推导出现存的势能公式,杠杆公式,轮轴公式,欧姆定律,焦耳——楞次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以及与物、能、场有关的一切物理定律。
为了慎重稳妥,笔者曾走访过有关大学教授,博士生研究生以及某师院讲师。他们认为:物能定律结构方程科学,所用量纲值正确,推导过程无误,意义十分重大。
此定律将会像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一样,在物理界引起一场崭新的革命。同时它也会迅速被引入实用,为人类获取巨大的科技利益与经济利益。我们的“爱因斯坦”——梁村中学史地教师司月炜,就这样为我们摘取了一顶金光闪闪的物理王冠,并用这顶王冠向世界自豪的昭示,中华民族是最聪明最睿智最有创造力的民族之一。



一个大科学家的产生并非易事,他往往需要一个民族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氛围的久久酝酿。他的诞生往往是一个开明时代的先兆,他也是上苍对一个优秀民族的最豪华的施予。
大科学家和平庸科学家不同,他必然具有非同寻常的精神气质,诸如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以及对科学极高的颖悟力和想象力等等。初中史地教师司月炜便是这样,人微位卑,却壮志如虹;身不满五尺,却心雄万夫;他像一个开拓者一样,富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以及勇于冒险、勇于迎接挑战、独行独立的内在素质。
1981年秋天。在普希金眼里,秋天是“金色的创作季节”。而这年秋天对司月炜来说,确是如此。只不过他创作的不是一般的诗篇,而是更宏伟瑰丽的地学诗篇。
有一天,当他刚写完一部中篇小说,辍笔小憩,目光无意识地溜过墙上的世界地图的时候,偶然发现南极洲远漂南极。这种现象和李四光,魏格纳学说中关于陆块由于受惯性离心力和水平分力的影响,必然要发生由高纬向低纬的离极运动理论有违背之处。因为眼前的南极洲实际上是由低纬向高纬的向极运动而并非离极运动。
和常人不同的是,司月炜没有轻易放过这个偶然发现,而是顺水溯源,穷根究底,继而发现过去收集的卫星勘测资料也分明显示出世界七大洲中有六大洲都是向极运动,而非离极运动。
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来自一次对传统理论的疑问,以及神秘的直觉和洞察力。从此,一个巨大的奋斗目标在司月炜心中迅速形成,并付诸实施。
然而实施的过程中如同炼狱一样,其艰难困苦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发现问题——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司月炜像任何新学说的创造者那样,经过无数个辛勤劳作的日月和不眠之夜,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说《地扩施漂说》的基本框架。在完成后的那个晚上,这位不满五尺的汉子激动不已,反复吟诵着学说中表达核心内容的几句话,就像享受一场精神圣餐,就像背诵一首意境优美的诗篇,每一句都那么雅致,和谐,对称,优美,如朗月当空,如春风拂面,如湖光潋艳,如山花盛开,如雨后山景,如彩虹挂天。在终极之处,美和真、科学和艺术、理论与诗篇已经浑然一体了。
“地扩旋漂说”是探索大地构造、地壳运动规律的新学说,司月炜继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说之后独树一帜,采取了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地质地貌与数理论证等方法,建立了自己的理论新体系。其内容可以归纳为:大陆块由西向东以水平方式作同向异步运动;漂移方式为螺旋式(旋升或旋缩)的向极运动;其驱动力是来自地球内部的扩张力,它使陆块作垂直升降运动;运动形态呈波浪式一波套一波向前递进的循环运动;动力来源来自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扩张力与旋漂力。地球自转的力源来自星系演化。另外,地壳的水平差异运动和垂直升降运动并非以哪个为主,而是共生共存,相辅相成的;主次上呈现阶段性,即在时空上以水平运动为主阶段和垂直运动为主阶段;运动中呈现周期性,即水平运动时期和垂直运动时期。总之,扩张力使地壳升降,旋漂力使其螺旋漂移,呈波浪式前进的循环运动形态。
在司月炜的“地扩旋漂说”之前,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曾提出“大陆漂移说”,美国科学家赫斯曾提出“海底扩张说”,另有美国科学家摩根、拉皮顺、麦肯齐等人曾提出“块板构造说”,中国科学家李四光、黄汲清、陈国达、张文佑、张伯声等人也曾分别提出“大陆车阀说”,“多旋回构造说”,“地洼学说”,“断块构造说”,“波浪式镶嵌构造说”。可谓异彩纷呈。司月炜的新学说继承了上述各学说的合理部分和精华部分,并予以发扬广大。“地扩旋漂说”不同之处在于:上述学说认为陆块是离极运动,而此学说却认为陆块是向极运动;上述学说认为陆块的运动形式为水平漂浮,大陆块前倾后仰,由中脊向两侧推移,相互仰冲或俯冲等等,而此学说认为陆块是波浪式前进的螺旋漂移运动;上述学说认为陆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外星球的引力,地幔对流,转动惯量变化等等,而此学说认为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向外产生的扩张力,以及陨星撞击地球时产生的动能。地球旋转的力源来自星系演化。
思维继续在火热的激情中发酵,扩张,许多新奇的想法,美妙的灵感,蓦然一现的顿悟纷至沓来。司月炜在发现并完成“地球旋漂说”之后不久,又将其原理推而广之,继而创立了“天扩旋漂说”与“光的电磁波旋说”。并称为“ 司月炜三大学说”。
天扩旋漂学说简而言之;宇宙是一个动态闭合的球形的内外空廓的天穹,空间上无边有限,时间上无始无终。一团团星云,在其间永恒不息的运动,场、粒子,星际物质弥漫充斥其间,各天体在宇球中心附近渐渐形成,在宇球半径面上向外逐步扩展,旋移,在宇球壳层内运动旋转,在表层上旋升,又在宇球黑洞处旋缩沉没。
“光的电磁波旋说”简而言之:光是从光源体(光母)发射出来的高速能量粒子流。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光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以横波形式向外波动旋进传播,由电磁辐射能量组成的振动相位相同的点构成波阵面,其任意一点即光子,可以看作是次级波(子波)的发射中心,次波形成的包络面又形成新的波阵面,一级一级以横波的形式向前波动旋进传递,直至传播中能量减弱,逐步消失。
1993年8月,司月炜克服重重困难,于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自己《地扩旋漂说》专著。期间曾致信副省长范肖梅,并得到支持,获得省自然科学出版基金资助的出版费用,并于1996年5月再版了这本专著的修订本。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西安地质学院名誉院长张伯声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张宗晋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陕西地理学会理事长张远广教授,均在书前为此书写了热情洋溢的贺词,并对司月炜的学说给于了中肯的评价和鼓励。
这一部写于秋天的诗篇,终于了十二年后的另一个秋天成熟了,并散发出了无比的科学馨香。



现在回到司月炜的“物能定律”。
事实证明了爱因斯坦五十年前的预言,他的一败涂地的滑铁卢——统一场论定律,果然由一个物理界的外行人,而且是一个中国人——初中史地教师司月炜发现了。
爱因斯坦这一世纪天才的失败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在走到成功的大门口时忽然走错了方向,忽视了如太阳月亮等实有的物质,而一头钻入狭隘的时空世界,采用黎曼几何的方法求证统一场定律,结果是误入歧途,一去不返。二是因为当时物理界关于弱力场和强力场正在探索,还未有正确的定论,所以爱因斯坦的研究就缺少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支持,难免一偏概金,遗憾收场。
如果说爱因斯坦求证统一场定律的方法是正面进攻,那么司月炜便是在爱因斯坦研究基础上的斜刺里突袭。他并非是在直接研究这个课题时完成这个课题的,而是在研究地面高山升降,火山溶岩喷发的地球动力时,自然追溯到能量问题。根据他的“地扩旋漂学”原理,两物体间的各自动量不同,力向与旋移方向的夹角不同,才产生了地面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如果以地球上某一经线为准,以某物体的运动动量乘以旋移距离,夹角,再除以旋转周期,便会求得能量值,由此自然推导出了关于统一场的“物能定律”。真是“踏破铁鞋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功夫。”突破物理界这一高城深池,森严堡垒,竟是在弹指一笑之间。
当然这“弹指一笑之间”的背后,却有司月炜几十年的含辛茹苦,对人类截止目前全部地理物理概念成就的精熟把握,以及他聪慧的天赋和超常的颖悟力。
司月炜认为:在球形宇宙中,自然界是由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构成。物质具有两种基本形态,即实物和场波。物体是物质的凝聚态,粒子是物质的弥散态。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是描述宏观物体的低高速运动规律,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的光速运动规律。我们只有把凝聚态物体和弥散态粒子结合在一起,去求证自然界的统一性、简单性,我们就不难发现物质、能量、场波是同处一起,也就必然会找到引力场和电磁场,弱力场和强力场这四种场相互作用的结构定律。能够用一种场的存在描述另一种场的本性,既能描述电磁效应,引力效应,又能解释弱力场、强力场的存在理论,便是我们曾苦苦探寻的统一场论以及表述它的物能场定律。
以上理论描述也许有点生涩,但对我们已经被娱乐文化、搞笑文化吃腻了的胃口,也许是一餐别开生面的佳肴。



任何理论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而只有被实践证明的理论才会是正确的有生命力的理论。
司月炜根据他的《地扩旋漂说》,仅在1995年一年,便成功预测如下地震:
1995年10月哥伦比亚大地震。
1995年7月,我国滇南7级地震。
1995年10月,印尼7级地震。
1995年1月,日本阪神7级地震。
1995年12月台湾莲花地震。
1995年4月云南昭通地震。
1995年夏永登7级地震。
在这些地震之前,司月炜都曾经将上述地区的地震预报报告了有关地震部门,并让他们记录在案。可惜的是有关地震部门对这位“小人物”的预报根本不重视,更谈不上上报国家地震局以及通知即将受灾地区的民众做好防灾准备。结果却是司月炜的地震预报都准时发生了。在人员惨重伤亡的巨痛之后,一位地震部门的官员才轻飘飘的说了一句:“这家伙大概是冒碰上的吧?”
继次年预测之后,司月炜又成功预测了国内国外近20余次大大小小的地震。
另外,他还利用自己创立的“三大学说”成功预测了多次气象。
1995年7月8日,陕西气象局有关专家预测此年“将持续干旱一年”,省上立刻召开全省抗旱工作会议,要求做好抗旱保苗工作。但司月炜认为此年根本不可能发生干旱,并在陕西日报周末版发表了《对持续高温干旱新解说》一文,文中预计:7、8、9三个月东北有大雨。陕西关中在7月20日——9月20日前后将阴雨连绵,秋粮丰收在望。陕南、安康地区还将有大暴雨,需做好防洪准备。此后的事实证明,司月炜的预测又完全准确。
2006年5月,中国测绘队 准备登珠峰测量珠峰高度,司月炜又根据其学说在互联网上发表预测:珠峰只会变矮不会长高,高度将在8843——8845米之间。后来中国测绘局宣布:珠峰实际高度为8844•43米,其结果证实了他的预测。
以上事例,其实只是他的“三大学说”的牛刀小试。真正的大用途还在航天、航空、探矿、工程建筑、军事工业、科技发明等等方面。回想一下爱因斯坦相对论对世界的巨大用途,就不难想象司月炜物能定律对世界的巨大用途了。



造物主造就大人才的方式往往是奇特的,他用十字架造基督,用宗教迫害造就哥白尼,用人头落地造就金圣叹,用贫病交加造就曹雪芹。他施于英国科学家霍金一副最听使唤的大脑,却又同时施予他一副最不听使唤的躯体。
造物主施予司月炜的命运是什么呢?
1957年11月20日,他降生于陕西乾县漠西乡陈家庄。后因母亲有病,生父将他送给乾县王村镇上官西村司家,一次持续高烧,使他未及成年人便成了小儿麻痹症患者。
八岁那年,小司月炜坐在自家的土门洞边,看见一群一群的小伙伴走过身边去学校上学,他羡慕极了,他那充沛的颖悟力在他内心陡然呼唤起强烈至极的求学欲望,他于是“哇哇”大哭。可当时家里穷,连一元五角钱的学费都交不起。后来还是父母亲多次请求村政府照顾才获得上学机会的。
中学毕业后,他和同学们一起,响应党的号召:“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回家务农,投身“农业学大寨”。记过工、平过地、磨过面、打过糠、弹过棉花、修理过农机具。总之什么活都干过。
有一段时间,他远离村庄,在一处叫南岭的荒僻无人的地方作物蔬菜。由于在此处孑然一身,无家务拖累,自然便有了空闲时间。他开始阅读大量书籍,诸如气象学、植物栽培学、动物学、病虫害学、力学、电学、天文学、光学等等自然科学书籍。他像夸父似的,恨不得饮尽所有知识的江河海洋。他的异常强大的求知欲同时伴随着异常强大的志向。他的热血天天为科学为创造而燃烧,内心跃动着一种基督式的为整个民族献身的激情。
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他上学深造自己的机会到了。他开始复习功课。炕沿,门板,案板,锅台是他的桌凳;别人不用的旧书是他的课本;草稿纸是捡来上坟的黄表纸,废旧报纸,水泥袋;没有笔,用刀子削竹尖用;没有墨水,就买五分钱一包的蓝水晶,用水稀释后用;用不起电灯,就点煤油灯。夜以继日,刻苦用功。这种状况持续了数月时间,待到跨出村口上县考试,看到一望无际的庄稼地,才恍然大悟似地感叹一声:“哇,小麦都黄了!”他的考试成绩无疑是前几名高分之一。但命运的恶作剧却仍在持续,县招生办竟有人坑害他,在他的政审表“身体状况”一栏里填了三个字:“没有手”。
落榜后又是一番绝望的挣扎,激情地奔走,最后终获上级有关部门的同情。澄清是非后,他被录入乾县师范彬师班。时间是1978年10月。
1981年,司月炜26岁的时候,创立了《地扩旋漂说》。30万字的理论著作,是在自家简陋的土屋里完成的。
其时他已经在乾县梁村中学任教。住在学校一个楼梯下的小空间里,完成了这部理论著作的修改定稿。这小空间简陋之至,仅能容一张床一张桌。床上一伸腿,脚已到了门外;床上一抬头,头便撞了楼板。一部写偌大地球的书,竟是在如此偌小的地方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2001年,继《地扩旋漂说》,《天扩旋漂说》,《光的电磁波旋说》三大学说之后,他又发现了物能场相互统一而又相互转化的物能定律。
然而时至现在,我们的“爱因斯坦”司月炜仍然是乾县梁村中学一名无人问津的史地教师,每月工资拿到手仅600余元。而且连一间办公的房子都没有,甚至连一张小小的办公桌都没有。
最伤感的是妻子离异。妻子是内蒙敖汉旗人,是一位草原一样漂亮的女人。她年轻时也曾充满理想充满纯洁的诗意。她只所以爱上了司月炜并毅然决然和他结婚是因为她欣赏司月炜的智慧和创造力。然而婚后漫长的日月毕竟是很现实很冷峻的。她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后,丈夫的寒微以及生活的困窘,最终熄灭了这位内蒙女人的热情。她提出了和他离婚的要求。司月炜虽然还挚爱着她,但他充满科学智慧的头颅却难以给她带来她渴望中的金钱和富有。
她离开了他,回到了自己那遥远的草原。
但爱情的烈焰仍在我们的“爱因斯坦”胸脯里熊熊燃烧。1992年春节,他思妻心切,去了内蒙。一路塞外朔风,扑面冰雪。他拖着病腿,在雪地、沙丘中颠踬前行。好容易才赶到敖汉旗长胜乡岳父母家,结果被几个壮汉赶出了大门。后来又被另一个壮汉拦住去路,将他掀翻在地,一顿拳打脚踢,直至血染雪原。然而悲惨中也有诙谐——当他从昏迷中清醒时,看见了一群又一群晶莹洁白的雪花,仿佛为了证明他的人生价值和以及他的学说,从天空呈螺旋状灿烂耀眼地旋飘而下。他一下子又兴奋起来,顿时连全身的伤痛都忘却了……
从此,他变成了一位年轻的鳏夫,带着自己的儿子,住在上官西村家仅有三间破房的小院子里,过着不为人知的清苦生活。“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巅。”倒也不失田园况味。



虽然司月炜也曾于1996年应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过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2001年应邀参加过中国经济工作会议,2003年应邀参加过关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峰会”,他的三大学说在国内外已经得到科技界届许多同人的认可和赞赏,并在继续产生着影响力。省政府也曾授予他“陕西省残疾人才十强”称号。他的事迹也陆陆续续被各种媒体报道。但他还是原来的他,还是原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的环境。今年儿子考上了大学,由于交不起高昂的学费,也只好让儿子重读一年了。
让我感慨并心痛不解的是:我们的“爱因斯坦”为何如此持久的蒙难?
我认为,对科技顶尖的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慢待和漠视,是对民族利益最不可容忍和饶恕的犯罪!
司月炜的成就对地质物理界来说,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是人类科学走向未来所获得的一个新的阶梯。
一个科技雄才的出现是十分稀有的现象,试想上世纪整个一个世纪,如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能有几个呢?
事实上,对科技人才的尊崇就是对人类渴望进步的尊崇,也是对民族不断进取兴旺发达的尊崇,也是对我们祖国在与世界强国的竞争中不甘落后志在必胜的爱国情怀的尊崇。
但我们一些人现在主要尊崇并成为兴奋点的东西是什么呢?是金钱,是酒绿灯红,是肤浅的娱乐和滑稽的搞笑,是女明星的吃喝拉撒和点点滴滴不值一提的绯闻!又有多少人去真正重视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民族命运,关系科学进步的重大课题呢?
难道我们中的一些人人还需要一次八国联军入侵,或者还需要一次甲午海战,才会重新唤起危机意识吗?
司月炜的“三大学说”公布于世已有13年之久,他的物能定律公布于世也已有5年之久。然而可悲的是他得到的仍然是轻视、冷视、漠视,甚至鄙视。如果说他的学说和定律能浮出舆论的水面引起争议,如果有人站出来指出他的理论体系的谬误并证明他根本错了,那倒不失为一种生机勃勃的声音。但可惜连这种声音都没有,有的只是一片惰性的灰暗的沉默。
然而这种冷漠和沉默是要付出高昂代价的。仅就地震一项来说,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家地震机构能够准确预报地震,如果我们重视他在《地扩旋漂说》中关于地震的论述,并在地震单位重用这位奇才,那么我们民族以至整个人类在过去十三年里将会避免(至少是减少)多少万生命的死亡啊!
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政府和科研机构也曾有不少人支持过他。例如前国家人事部人事科学研究院王通讯副院长,曾推荐他去省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陕西省前副省长范肖梅,原科协主席徐任,原咸阳科委主任吕存祥等人,都曾热情支持过他,也要求过有关科研单位破格调入他。然而这些要求均被一一受阻,阻挠者提出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司月炜学历不高,职称太低。他们是一些按惯例和常规办事的人。他们并不知道当年的牛顿和爱因斯坦也照样没有高学历和高职称。他们更不知道许多伟大的发现其实都是些地位卑微的小人物们创造出来的。他们忘记了爱迪生曾是报童,法拉第曾是印刷工,而爱因斯坦当年也不过是一个在专利局供职的小职员。
目前,美国的一些科研单位已通过互联网向司月炜发出邀请,邀请他去美国工作、生活和学习 ,并答应给与他绿卡和优厚的薪金。而我们是让司月炜这样的人才出走呢?还是以一颗爱财惜才用才之心温暖他留住他呢?


楼主 程海在线  发布于 2006-10-27 12:41:00 +0800 CST  
更正,公式:
△P·Scosa
△E=η·————————+η'δ
△t

楼主 程海在线  发布于 2006-10-27 13:18:00 +0800 CST  

楼主:程海在线

字数:9252

发表时间:2006-10-27 20:4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11 21:11:59 +0800 CST

评论数:28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