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欲界烦恼杂染业杂染 苦乐忧喜捨五种受 种子相续 忧根染污(转载)

人得抑郁症根本原因?抑郁症-瑜伽师地论 欲界烦恼杂染业杂染 苦乐忧喜捨五种受 种子相续 忧根染污行染污相


抑郁症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我用佛学思想回答一下。



瑜伽师地论117妙境 一二三四禅 寻伺 喜转第六识 乐摄前五识 定心一境性 捨者念者 捨念清淨 不苦不乐者 乐住


现在认知科学,已经认识到意识存在物理可还原部分,它是可以用AI技术予以模拟的。意识主要的部分核心的部分,是不可还原于物质的,具身认知生成认知就是对此的阐述。现代认知科学,也承认了人的天赋来源。这些思想,佛学的唯识学已经有了充分的论述。前五识就是可还原的。后面的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是不可还原的。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还控制前五识的认知。在瑜伽师地论中,阐述的是很详细。



复次于初静虑具足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

想要得禅定,一定要断除五盖,灭除去贪欲盖、瞋恚盖这些盖。若是有这些贪欲盖、瞋恚盖这五盖的存在而不破除,是不能修禅定的,禅定是得不到的。这个就是很明白看出这件事。



「复次于初静虑,具足五支」,这个色界初禅它是具足五个支,由这五个支来支持这个「禅」的成就,有五个力量组合起来成为初禅,哪五个力量呢?「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这五个部分成就初禅的。

《披寻记》三六四页:

于初静虑具足五支等者:显扬论云:寻者:谓能对治二种杂染。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伺者:谓能对治二种杂染。出离伺,无恚伺,无害伺。(显扬论二卷五页)

此中二种杂染:谓欲界烦恼杂染,及业杂染。

显扬又云:喜者: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勇心适心调安适,受受所摄。

乐者:谓已转依者,依阿赖耶识,能摄所依,令身怡悦安适,受受所摄。(显扬论二卷五页)此中转依,谓由修养对治断所治障所得转依。又于定地所缘境界,繫心专注令不流散,是说名心一境性。如是应知于初静虑建立支义。

「于初静虑具足五支等者」,这个《显扬论》,《显扬圣教论》上解释:「寻者:谓能对治二种杂染」。

这个「寻」它有什麽作用呢?你按照这个「寻」的方法去修行,能够断除去两种染污的事情;就是一个烦恼杂染、一个业杂染,这两种杂染可以断掉,断除去这两种过失,「能对治二种杂染」。

「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这上面这个「寻」究竟指什麽说的呢?就是三种寻:一个是「出离寻」。

「出离寻」是什麽呢?就是从欲出来,从欲的繫缚里面解脱出来。我们没得禅定的人,都是为欲所繫缚,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欲,把这个人繫缚得牢牢地不得解脱。现在若得到了初禅了的时候,就是从欲的繫缚里面出来了。那麽怎麽能够出来呢?就是用「寻」的方法;什麽寻呢?就是「出离寻」,就是修不淨观就把欲的心理破掉了,从欲里面出来了,「出离寻」。

「无恚寻」,「恚」就是瞋恚、愤怒、不高兴了;这是一种烦恼。「出离寻」,是出离贪欲。这个「恚」,无恚;从瞋恚的烦恼里面解脱出来,叫「无恚寻」。「无害寻」,这个「害」就是要伤害;对方对我不利,我要报复、我要伤害对方。那麽这个和「恚」有什麽不同呢?「恚」是比「害」还要厉害的,就是要杀害对方,那个叫做「恚」。这个「害」只是要伤害,还没有说是要杀死他,只或是打他、繫缚他、令他苦恼就是了,这个「恚」是很厉害的。这样说呢,「害」和「恚」对比起来是一轻一重,这样意思。那麽现在这三种寻: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修习不淨观、修习慈悲观,破除去这种烦恼。

「伺者」,「伺」是什麽呢?「谓能对治二种杂染」。什麽叫做「伺」呢?有「出离伺、无恚伺、无害伺」,和前面同样是三个,但是「寻」是粗略的意思,「伺」是非常深细的一种观察智慧。这个文是《显扬圣教论》(二卷五页)上说,「此中二种杂染:谓欲界烦恼杂染及业杂染」。



「《显扬》又云:喜者」,第三支这个「喜」字怎麽讲呢?「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勇、心适、心调安适,受受所摄」。

这个「喜」怎麽讲呢?「已转依者」;这个「已转依」怎麽讲呢?这个「依」是什麽?「依」就是你的心,就是修禅定的这个人的心;心是一切事情的依止处。

这个「转依」就是转变了,原来我是没有禅定的人,我这个心是散散乱乱的,现在把这个心经过禅定的训练转变、不散乱了,得到禅定了,这叫做「转依」;把内心里面的散乱弃捨了,成就了不散乱的禅定的功德了,这叫做「转依」。

所以「已转依者」,就是修禅定已经成功了的人。「依于转识」,就是心在外境上活动的,不是指阿赖耶识说。他心里面有「悦」、有「勇」;就是有喜悦,而在喜悦之中有勇,就是很勇勐不是软弱的境界;这个喜悦之中有勇,这是有一个特别的境界。「心适」心里面很安适,「心调安适」,这就叫做「喜」,「喜」是这个意思。

「受、受所摄」这个话,这个「受」单独念,然后「受所摄」,这麽念。

这个「喜」是什麽呢?就是「受」,就是你心里面遇见可爱的境界,你心里面领受这个可爱的境界,这就叫做「喜」。

不止于此,「受所摄」,于属于「喜」一切的心心所法,还有其他的心所法的,和它在一起相应的,譬如说触、作意、受、想、思,里面有个受,其馀的触、作意、想、思也都在内;就是「受」和受所摄的,这都叫做「喜」。



所以每一个心所法都是一团的,不是单独的;但是其中有一个是最重要的,就名之为「喜」,是这样的意思。这就叫做「喜」,而这个「喜」实在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得到禅定以后,心里面快乐、欢喜,是这麽意思。我原来没有禅定的时候我不欢喜,我用功修行,老也没有成功心里也不欢喜;忽然间成功了心里面欢喜,这个「喜」是这个意思。

「乐者,谓已转依者,依阿相耶识能摄所依,令身怡悦安适,受受所摄」。

「谓已转依者」,就是禅定成功了的人,「依阿赖耶识」,这个「乐」要依阿赖耶识为主来说的。

怎麽与阿赖耶识有关係呢?「能摄所依」,阿赖耶识的力量,他能够摄持你这个身体,这个「所依」也就是你的身体,当然心也在内;能摄持这个身体,能摄所依的身体,「令身怡悦」。其实我们没有得定的人,这个身体也是阿赖耶识来摄持它的,由阿赖耶识来统治它;这个得定的人,也还是阿赖耶识,但是可是有变化。

什麽呢?「令身怡悦」,能使令你的身体「怡悦」,就是喜乐、快乐。我们没有得定的人也是阿赖耶识摄持它,但是我们感觉什麽?没有什麽呀!不感觉有什麽特别的乐;没有什麽病痛的时候,也不感觉乐、也不感觉到苦。现在得了禅定可是不是,「令身怡悦安适」,没有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也是「受、受所摄的」。



这个「乐」和前面「喜」可是不同。就是「乐」现前禅定成就了以后,这个身体里边感觉到很重大的快乐出现了,出现这件事。出现这件事的时候,你心里面喜乐,这个「喜」和「乐」是不一样。这个「乐」,这上面说得很明显,就指前五识说的,就指身体说的;那个「喜」是指转识,主要是第六识,这样意思。



《显扬论》二卷五页说的,「此中转依,谓由修习对治,断所治障所得转依」,这解释什麽叫做「转依」?就是由于你长时期的不怕辛苦,修这个静坐,常常的静坐。「对治」就是消灭,消灭了所消灭的「障」,这五种障都消灭了。消灭了这时候成就的身心,这时候出现的身心,里面有禅定、有喜乐,这就是这个意思。



「又于定地所缘境界」,这解释「心一境性」。这个「定地所缘境界」就是你已经成就了禅定,在禅定里边你的这一念心所缘的、所注意的境界,「繫心专注」,「定」好像绳子似的,把你这个心就绑在所缘境上叫它不要动。「令不流散」,使令这个心不到别的地方跑,不跑到别的地方去虚妄分别。「是故说名心一境性」,就是你的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这就叫做「定」,这就叫做「禅」,是这麽的意思。「如是应知于初静虑建立支义」,初静虑有这五种义。这里面还有其他的事,后面有解释,就简单这样解释就好了。



第二静虑有四支:一内等淨,二喜,三乐,四心一境性。



《披寻记》三六四页:

第二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云:内等静者:谓为对治寻故,摄念正知,于自内体其心捨住,远离寻伺,尘浊法故,名内等淨。(显扬论二卷六页)馀如前释。如是应知第二静虑建立支义。

「第二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云:内等淨者,谓为对治寻伺故」。

这个「初禅」是怎麽成就的呢?就是用寻伺的方法,用这个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破除去贪烦恼、瞋烦恼,乃至散乱、掉悔、恶作,这一切的盖,把这些盖破除去成就禅定的。所以这个寻伺对于初禅来说,它的功劳是非常大的,就是由寻伺而成就的初禅,是这样的意思。



但是到了第二禅的时候就变了,这个寻伺是不对的,要把这个寻伺排遣出去,不要它了,这个意思。所以「谓为对治寻伺故」,感觉这个寻伺不好,要消灭它。消灭它就得要「摄念正知」,心里面不要去什麽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不要去修这个分别心、弃捨它,叫它摄持你的正念正知,下面有解释。



「于自内体」就是在自己的内心上,「其心捨住」,你这个心就把寻伺弃捨了、不要了。「远离寻伺,尘浊法故」,这个时候弃捨了这个寻伺的尘浊法,所以叫做「内等淨」;这个「淨」就把寻伺的尘浊法去掉了,所以叫做「淨」。

这个「内等」就是心里面定,心里面的定叫做「内等」;这个「等」在这里是「定」的意思。你内心是寂静住的,而远离了尘浊法的寻伺,所以名之为「内等淨」。而这里边怎麽样能够驱逐出去寻伺呢?就是「摄念正知」,就是用这个方法,下面有解释。《显扬论》二卷六页这麽说的,「馀如前释」其馀的喜、乐、心一境性,和前面初静虑的解释一样的。



第三静虑有五支:一捨,二念,三正知,四乐,五心一境性。

《披寻记》三六四页:

第三静虑有五支等者:显扬论云:捨者:谓于已生喜想及作意,不忍可故,有厌离故,不染污住,心平等、心正直、心无转动而安住性。念者:谓于已观察喜不行相中,不忘明了,令喜决定不复现行。正知者:谓或时失念,喜复现行,于现行喜相分别正知。乐者:谓已转依者,离喜离勇安适、受受所摄。(显扬论二卷六页)心一境性、如前释。如是应知第三静虑建立支义。

「第三静虑有五支等者」:《显扬论》说这个「捨」字怎麽讲呢?「谓于已生喜想及作意,不忍可故」。这个第二静虑的这个人,也就是修初禅成功的那个人;那个人他对于内心里面生「喜」不欢喜,不愿意有这个「喜」。这个「作意」,就是使令这个「喜」生起的这个作用叫「作意」。「不忍可故」,心里面不忍受,不同意心里面有喜的作意,不同意;不忍可就是不同意。不同意怎麽办?「有厌离故」,就是厌恶这个「喜」的生起;有如意的事情出现的时候心里面欢喜,这个欢喜我不高兴;有如意的事情出现可以,但是心里面不要动,不要喜,就是这个意思,「厌离故」。「不染污住」,这个「喜」是个染污,把这个「喜」除掉了就是不染污,就是清淨了所以叫做内等淨;但是这个地方解释这个「捨」。



「心平等、心正直、心无转动而安住」,这叫做「捨」,这个「捨」是这麽讲。

这个「捨」字在佛法里面真是妙得很:修禅定、修有漏禅这里面有,八正道里面也有捨。这个心是平等的;也不散乱、也不昏沉,那麽「心平等」。「心正直」,就是不散乱、不昏沉的这个心相续地明静而住,叫作「正直」。「心无动转」,这时候这个心,一切的境界不能影响它,不能使令它动,不能使令它散乱,它一直的是能够明静而住;「无动转」,而安住,在心里面安住,那麽就叫做「捨」。这个「捨」字要记住它,这个「捨」字怎麽讲呢?就是「心平等、心正直、心无动转而安住性」,这叫做「捨」。

「念者,谓于已观察喜不行相中,不忘明了」,这个解释这个「念」怎麽讲。

「谓于已观察喜」,因为得到了初禅以后常常入定,一入定心里面就有喜有乐,久了就不欢喜这个喜。不欢喜这个喜的时候他就观察这个喜的过失,这个喜使令心里面不安静,不高兴它。「不行相中」,你弃捨这个喜、喜就不活动了,「不行相中」这个喜不活动;没有喜的这个境界你能够不忘、不失掉,心里明明了了的,「令喜决定不复现行」,你这个正念的力量很强大,使令这个喜就不再出现,那麽这就是叫做「正念」。

「正知者,谓或时失念」,或者有的时候忘了,失掉了正念。「喜复现行」,这个欢喜心又出现了,一入定有很多的乐,心里面又欢喜,又欢喜又不行,不可以。「于现行喜相分别正知」,这时候你心里面就出来一个正知,说「不对!不要有喜」,又把这个喜驱逐出去,立刻知道这是不对。这样子观察分别正知,这叫做「正知」。「谓或时失念,喜复现行,于现行喜相分别正知」,这叫做「正知」。



「乐者,谓已转依者,离喜、离勇、安适,受、受所摄」,就是没有那个喜,没有那个喜的勇的安适,没有。这时候叫做「乐」,有广大的轻安乐,但是没有喜,这叫做「受、受所摄」。「心一境性如前释」。「如是应知第三静虑建立支义」。

这样的次第就是:修第二静虑的时候,弃捨初静虑的寻伺;修第三静虑的时候,弃捨第二静虑的喜,去掉了喜,心里面有乐,是这个意思。



第四静虑有四支:一捨清淨,二念清淨,三不苦不乐受,四心一境性。

《披寻记》三六五页:

第四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云:捨清淨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转动,而安住性。

念清淨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不忘失,而明了性。不苦不乐者:谓已转依者,非安适非不安适。受受所摄,色界最极最上寂静最胜摄受,无有动摇。(显扬论二卷七页)心一境性、如前释。如是应知第四静虑建立支义。

「第四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说:捨清淨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

初静虑弃捨了欲界的欲,第二静虑弃捨了初静虑的寻伺,第三静虑弃捨了二禅的喜,现在第四静虑,弃捨了三禅的乐;超越了寻伺、喜、乐。寻伺、喜、乐这是三地:就是初禅,二禅,三禅。「一切动故」,寻伺、喜、乐这三种心所法都是使令心浮动,现在这种动完全弃捨了、不要了,所以叫做超越,超过了,这就叫做「捨清淨」。寻伺、喜、乐都是不清淨,弃捨它就清淨了。这是禅定里面的境界有这样的差别。「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动转而安住性」这叫做「捨清淨」。

「念清淨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不忘失」,这个境界心里面明明了了的,不会再忘掉的,「心不忘失,而明了性」,这就叫做「念清淨」。



「不苦不乐者:谓已转依者,非安适非不安适,受、受所摄,色界最极增上寂静最胜摄受,无有动摇」,这个叫做「不苦不乐」,就是「捨」受。他这个「捨」受是这样的境界,也不是安适的喜乐受,也非不安适的忧苦受;他还是「受」就是捨受,是受所摄的一切心所法。这个时候,这个不苦不乐受是色界天「最极、最上寂静」,这个寂静到了最高的境界了,「最极最上」的寂静,「最胜」的摄受境界,「无有动摇」,心里面是非常的寂静的。寻伺、喜、乐都是动,现在没有这个动,所以是最极寂静,「无有动遥」。「心一境性如前释。如是应知第四静虑建立支义」,第四静虑是这样子。

初静虑分五支,五支里面这个「寻伺」,「为取所缘」,就是分别所缘境;它的作用就是分别所缘境。这个「分别所缘境」,就是修出离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就是破除去五盖,就是这样子,这叫做「取所缘」,这个「取」当个「分别」讲。



「三摩地为彼所依」,这个「三摩地」这个心一境性就是定,这个定是彼寻伺的依止处;这个话应该有两个意思,什麽意思呢?就是没得定的时候,就是你修禅定得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你不知足,你还希望继续向前进步到色界初禅,为了成就初禅,而这样修出离的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所以这个三摩地是寻伺的所依止。就像我们做生意,为了发财去做生意,这个发财是你心情的希望处,因为这个希望而才去做这件事。我为了成就三摩地,所以我才这样去修行,是这个意思;「三摩地为彼所依」,若没有三摩地的所依,那就不需要这样修行了,这样的意思。这样讲呢,你得到初禅,这个寻伺是得初禅的前方便,这样讲是得初禅的前方便。但是成就了初禅了以后的人,他心里面还是有这件事的,他心里面还是有寻伺的。所以成就初禅常常入禅的这个人,久了,他又不高兴这个寻伺,就要弃捨它,这里也有这麽解释。



在我们心里面的想法,寻伺是成就初禅的前方便,等我初禅成就了,就不需要这个前方便,在禅里边没有寻伺了,应该是这样的意思。若是这样讲,按我们没有得定的人来说,比较顺一点,就是在得了定以后,心里面再不寻伺,我们的心情是这样子。但是事实上也不是,得了禅定的人在初禅里边还是有这个寻伺的,所以久了他又不高兴,不高兴就是要弃捨,这时候才出来二禅,是这样意思的。



「喜为受境界;乐为除麤重」,为什麽有「喜、乐」这件事呢?「喜」是因为你领受了如意的境界的时候,心里面欢喜,心里上的反应自然就是有喜。「乐为除麤重」,「乐」是什麽意思呢?就是除掉了麤重,就会有乐出来。这个「麤重」可以做几种解释。

这个「麤重」是烦恼的种子,这是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比如说我们这个心,心里面有烦恼的时候,这个烦恼影响你的心,使令你的心无堪能性。

比如想要静坐,这个烦恼的影响,静坐坐不来、有困难,这个无堪能性叫「麤重」。现在这里说这有漏禅,不是说无漏禅,所以不应该说种子;就指无堪能性,内心的无堪能性叫做「麤重」。这个「麤重」头几次也讲过,有心粗重、有身粗重,我们内心有烦恼的活动的时候,不但使令你的心无堪能性,令你身体也无堪能性,身体静坐的堪能性也受影响。现在这个「乐」一出现了的时候,把身体的无堪能性、心的无堪能性消灭了,所以叫「乐为除麤重」,除掉了粗重。



这个是得到的利益;「喜为受境界,乐为除麤重」,是得到的利益。你成就初禅以后,你得到什麽好处呢?得到一个「喜」一个「乐」。你怎麽成就的初禅?由「寻伺」成就的。那麽这个「心一境性」,就是初禅的体,初禅以「心一境性」为体,就是在禅定里面的境界。



第二静虑中内等淨为取所缘,三摩地为彼所依,馀如前说。

「第二静虑中内等淨为取所缘」,你怎麽成就的二禅呢?就是「内等淨」,就是观察寻伺的过失,把它弃捨了,是这样意思,这是「取所缘」。「取所缘」就是分别观察寻伺是有过失的;有过失就呵斥它不对,一呵斥它不对,这寻伺渐渐就不起了,这麽意思,「取所缘」。

「三摩地为彼所依」,二禅的心一境性是内等淨的所依。「馀如前说」,剩下那个「喜、乐」和初禅说的一样,「喜为受境界,乐为除麤重」,是这样的意思。第二禅是四支,就是一个内等淨、一个喜、一个乐、一个心一境性,这四支。也可以这样说,「内等淨」是成就二禅的方便,「喜和乐」是成就二禅得到的利益,「心一境性」是它的所依止处。



第三静虑中捨、念、正知为取所缘,三摩地为彼所依,馀如前说。

「第三静虑中捨、念、正知为取所缘」,第三静虑也是五个支,五个支里面这个「捨」和「念」和「正知」这三个是「取所缘」,就是分别这个所缘境,就是观察喜的过失,二禅里面喜的过失;这样子常常地说它有过失,常常呵斥它,那麽它就不起了,不起了就得到第三禅了。所以这个「取所缘」,这个「取」字可以当二个解释:一个是分别所缘境,一个是观察所缘境来呵斥这个所缘境,呵斥这个寻伺、喜、乐,那叫做「取」。第二个「取」者,得也,得到三摩地,得到三禅,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叫做「取」,也可以这麽解释,「取所缘」。



《披寻记》三六五页:

初静虑中寻伺为取所缘等者:自下为显于四静虑建立五支四支因缘。谓由思惟所缘故,受用所缘故,于缘不散故。如下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三卷五页)

初静虑中寻伺为取所缘,即彼思惟所缘义。三摩地为彼所依,即彼于缘不散义。喜为受境界,乐为除麤重,即彼受用所缘义。于中乐为除麤重者;义如前说:以离彼品麤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故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陵本十一卷三页)如说初静虑有三差别因缘,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各三差别,应知亦尔;即于受用所缘中,随应说馀,指如前说。

「初静虑中寻伺为取所缘等者:自下为显于四静虑建立五支、四支的因缘,谓由思维所缘故,受用所缘故,于缘不散故」;「于缘不散」就是心一境性,「受用所缘」就是所得到的喜乐的利益这些。「如下抉择分说(陵本六十三卷五页)」。「初静虑中寻伺为取所缘,即彼思惟所缘义。三摩地为彼所依,即彼于缘不散义。喜为受境界,乐为除麤重,即彼受用所缘义」,就是彼〈抉择分〉说的那个「受用所缘义」。

「于中乐为除麤重者,义如前说」,前面解释过了。「以离彼品麤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拿二禅来说,寻伺就是个烦恼,就把寻伺去掉了;三禅就把二禅的喜去掉了,这样的意思。「故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如说初静虑有三差别因缘,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各三差别」,都是有「取所缘」,和一个「受所摄」;喜为受所摄,乐为除麤重,「心一境性」是所依,都有这三种差别。

第四静虑中捨淨、念淨为取所缘,三摩地为彼所依,馀如前说。

「第四静虑中捨淨、念淨为取所缘」,前面是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现在是第四静虑。第四静虑里面这个捨清淨、念清淨这二个是「取所缘」。「三摩地」也是「为彼所依」。「馀如前说」,剩下的不苦不乐、心一境性,如前面说。



诸静虑中虽有馀法,然此胜故,于修定者为恩重故,偏立为支。

「诸静虑中虽有馀法」,虽然裡面也有很多的功德法。「然此胜故」,然初禅裡的那五支,三禅也是五支,二禅和四禅都是四支,就这五法和四法是最殊胜的。「于修定者为恩重故」,对修定的人来说,这五法和四法对他们的恩德是太大了。你成就了这五法,成就了这四法,你心里面很欢喜,很感觉到「我没有白辛苦,终究是有成就!」所以是「恩重故」。「偏立为支」,就立这五支、四支为支。



问:何因缘故,初静虑中有寻有伺耶?

「问:何因缘故」,什麽理由「初静虑中有寻有伺」呢?

答:由彼能厌患欲界入初静虑,初静虑中而未能观寻伺过故。



「答:由彼能厌患欲界、入初静虑」。所以这个立了这样的名词,显示这样的道理,但是我们若不学这个《瑜伽师地论》,你在别的地方,就是始终搞不清楚,「有寻有伺」、「无寻无伺」?始终是搞不清楚!现在这里这句话说得非常有用。「由彼能厌患欲界」,因为这个出离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他能够「厌患」、能够不高兴欲界,就能够超越欲界。「入初静虑」,能进一步到达了色界的初禅,他有这种作用,所以「有寻有伺」。那麽再明白一点说,就是得初禅的方法,叫做「有寻有伺」,是这麽的意思。后来二禅以上,他不用这个方法了,所以叫「无寻无伺」,



「初静虑中而未能观寻伺过故」,到二禅以上的人他就不要寻伺了,那麽为什麽初禅他要呢?因为初静虑他没能够观察寻伺的过失,所以他要它,他不知道它有过失;就是这一法,在这个立场的时候是有利益的,在另一个立场的时候它也有过失;有利益的就拿过来,有过失就取消了。这样子使令人心里面很凄凉;世间上的事情都是这样子,你有用的时候人家用你,你不用了靠边站;世间上都是这样子,所以不需要难过、不用难过。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02 20:11:34 +0800 CST  
@论金 2018-05-02 20:53:54
这是谁写的?
-----------------------------
妙境法师,宣讲瑜伽师地论的讲稿。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03 05:35:30 +0800 CST  
@秦有 2018-05-04 10:31:37
我一直有个问题,想问下楼主,在佛陀之前,难道就没有人觉悟,或者识得自性?
佛陀的觉悟,是一种方法呢,还是一种真理,这方法本身,这真理本身,又是怎么来的呢?是有源头的吗?是其来自有的吗?是从佛陀的意识中产生的吗?
还有,佛陀之后,西方人有没有觉悟者,现在,西方人有没有觉悟者,觉悟就是彻底吗?是一锤子买卖吗,还是还需要不断进阶?
汉朝之前的中国人,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中国人,有觉悟者......
-----------------------------

在佛陀之前,印度就有吠陀传统,有大量的明心见性的修行人。

所以大乘佛教经典,才是过去未来现在,无量佛的观点,四方佛的观点。

佛教传入中国,发生较大影响,是在汉明帝时期。东汉200年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端。

500年后,佛学彻底改变了东亚大陆文化,才有了汉地佛教,有了华严宗、天台宗、禅宗等等。

可以读读奥义书,读读中国佛教史,印度佛教史。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04 18:17:34 +0800 CST  
@秦有 2018-05-04 10:35:35
西方哲语,认识你自己,我认为说的是一个意思。
其实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认识自己。
-----------------------------
是的。

我心,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心。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就是我心。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04 18:18:50 +0800 CST  
@一之门 2018-05-04 10:34:46
所谓觉悟即非觉悟是名觉悟
-----------------------------

所谓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也。

此乃还在言说!

滚!

。。。。。。。。。。。。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04 18:21:23 +0800 CST  
@秦有 2018-05-04 10:33:35
按照我的理解,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结果,然后做了“删繁就简”的精简,即抛弃了繁复的思辨,所谓直指人心之法。
但在觉悟之后,是可以再回过头来,进行繁复的思辨的,这个仅仅是理路的差异,不存在根本差异。
-----------------------------

所谓的渐悟与顿悟之关系。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结果,很对。

但是禅宗,导致了中国佛教的灭亡,以至于今天国人只会一句,阿弥陀佛!

真是羞煞佛祖!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04 18:23:49 +0800 CST  
@秦有 2018-05-04 10:47:48
觉者,眼见也,光入眼为觉。
悟者,吾心也。
吾心即悟。
-----------------------------
吾心即悟。

此时名相。

心即悟。需要百千万劫。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04 18:24:51 +0800 CST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字数:9990

发表时间:2018-05-03 04:11:3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5 05:04:47 +0800 CST

评论数:2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