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给鲁迅提鞋都不配(转载)

很多人喜欢拿李敖与鲁迅相比,我也曾试着比较了一下。
生活中的李敖和鲁迅,其实都不像其文章所展现的那样,有人甚至说私底下的李敖,其实很温厚,这是很奇怪的事。
但也不奇怪,心中有猛虎咆哮,身体却困于市井烟火,这是最常见之事,何况他们的刀笔,一般对准的也不是普通人。
而且,实际上这二位斗士的大无畏,也更多不过是世人的观感罢了,人们常常会想当然地以为,他们并非血肉之躯。
斗士李敖早曾说过,不自由,毋宁死,他是绝不赞成的,烈士你做,我不做。“《北京法源寺》说的就是烈士,可烈士是输的。读书读到务实的状态,一般人做不到。我不做屈原的,你把屈原捧着,我觉得是病态思想,根本就是错误的。”
他甚至还曾笑道,当年入狱,其实是知道死不了的,所以不怕斗。
而鲁迅,则虽然曾不惧刀枪,昂然而赴友人之丧,又投枪匕首,独战群氓,但到底不像他人渲染的那样大无畏,“没有像他同时代的勇者那样,殊死抗争,而是一再公布自己的惊骇和恐惧……”(陈丹青,下同)
鲁迅怕吗?怕,很怕。可是鲁迅怯懦吗?却又不。
“鲁迅的大无畏——我要说,同时也是他的大无辜——是他越过时局,绕过时政,直接追问面无表情的死神……他疾恶如仇,而心肠太软,他顾惜人命,所以避凶求生。他向两边大叫,死亡就是死亡,不容屠夫自辩,也不肯为死者化妆。”
此所以,鲁迅就成了一个“痛惜人命无价,看破赴死不值”,“从不书写就义的光荣,而竭力渲染漆黑的死亡”,既能够“横眉冷对千夫指”,又能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
陈丹青,可说是最懂鲁迅的人,所以他对鲁迅矛盾的解读,就尤其入木三分。
2006年,陈丹青曾经作过一篇《鲁迅与死亡》的著名演讲,他在里面说道:“从最高道德看,则鲁迅之为鲁迅,乃因他天生是个异端。”为什么呢?因为:
“革命者,政治家,不是异端。异端,是顺逆两面,左右两派,甚至在自己的阵营里也不讨好,并不肯讨好的人。史料证明:鲁迅与左翼,胡适与右翼,均持续发生深刻的矛盾。而鲁迅之于胡适,尤为异端。
异端是什么?不是唱反调,不是出偏锋,不是走极端,要我说,异端的特质,是不苟同,是大慈悲。
鲁迅的不苟同,是不管旧朝新政、左右中间,他都有不同的说法和立场,而教科书单拣他左倾的言论;鲁迅的大慈悲,说白了,就是看不得人杀人,而教科书单说他死难的朋友都是大烈士。
鲁迅对历届政权从希冀、失望而绝望,从欢欣、参与而背弃,就为他异端。而鲁迅的大诚恳,是他能超越不苟同与大慈悲,时常成为他自己的异端。
在政权与死者两面,鲁迅一则咒骂,一则哀鸣,一面叫嚣复仇,一面又洞见虚空,他所惊悚者,不是屠杀,而是死亡。为什么呢?因为他所见证的死者一旦到了政权更替,个个成为烈士,但他洞见死神并不区分不同时期、不同政权、不同原因的屠杀。”
鲁迅是忠于自己,超越自己,立足当世,超越时代的,他属于自己,又不属于自己,属于某一门派,又不属于某一门派,所以当初胡适认为他是敌人,错了,后来认为他是我们的人,又错了,这位大异端,实际在任何时候都是危险分子,跟谁都是朋友,也都是敌人,他权衡的前提,就只有你是否真能代表和符合,他认可的思想、道德、社会美学和慈悲观念。
不能不说,以一支健笔对撼世界的李敖,尽管有毛病,有文化商人的精明计算,但也的确曾是某种政权、政客,以及群氓的死敌,只不过,他作为文化精英的深度、厚度、自由度、慈悲性、纯粹性,却到底无法与鲁迅相比。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5 14:23:35 +0800 CST  
他尽管也不讨好,不肯讨好,但他绝对有唱反调、走偏锋、趋极端之嫌,他晚年更只有个人锋芒,而无精英锋芒,他坐拥万贯家产,躲进小楼,成就的却是他李敖独有的,怪味的一统。
李敖尤其难以成为他自己的异端,所以鲁迅之于胡适,尤为异端,之于李敖,就更尤为异端,李敖只是异端而已,而鲁迅却是大异端。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5 14:44:13 +0800 CST  
@ty-孔乙 李敖敢谈常人羞耻的话题,就是那一种痞气
------
“女人就是用来睡的”云云---刻意的做作的痞气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5 15:23:15 +0800 CST  
@绝对不主流 2018-03-25 15:43:18
如果说鲁迅是有文化的战士,李熬就只能算有文化的流氓了,拿郭沫若和李熬对比也许更帖切
-----------------------------
这句必须顶:)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5 18:18:54 +0800 CST  
李敖是一个若要佩服什么人,就揽镜自顾,五百年来包括白话文写作等很多方面,都是第一李敖,第二李敖,第三还是李敖的人,所以金庸、鲁迅等等都在他批评之列。
金庸鲁迅当然可以批,但是李敖批评他们什么呢?2009年,他对《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说,金庸从戏剧角度看,写小说蛮动人,但太假,因为他写侠,自己不侠,信佛,却不舍财;鲁迅根本是受了日本文法的影响,是不通的。
这类评论,从字面上,当然并无大不妥,但是你能够要求一个人写什么人,就是什么人吗?你能够抛开时代影响去看一个人吗?你自己既然都无法完全文如其人,你凭什么要求别人是大一统?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5 18:34:04 +0800 CST  
李敖、鲁迅的文章,我都读过不少,金庸的小说,更曾全部通读,然而到最后,对于李敖,我只能说,我惟能记住的,是他知识丰富,常掉书袋,很能骂人,文字芜杂,思想翻来覆去,基本万变不离其宗。他给我深刻印象的,从来不是作品,而是他远比思想、文字更大师的行为艺术。
而金庸,我虽然基本不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但却永远记住了他创造的那个江湖,和江湖里的那些人物;鲁迅,我照样基本不知道他生活中的模样,但他思想、文字的力量,他若干篇章,若干语句,却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文学大师、思想泰斗的地位,从来是靠他们的文字、力量、影响、作用奠立的,而非炒作、自封。一个人如果是属手电筒的,只能照见别人的短处,甚至夸大别人的短处,那李白、杜甫、曹雪芹、黑格尔、雨果、托尔斯泰等等,恐怕通通都不过尔尔。
李敖自称战士和文化英雄,很多人也以此相许,但我认为,究其实际,他在这方面也比鲁迅差得远了。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5 18:48:41 +0800 CST  
他(李敖)给我深刻印象的,从来不是作品,而是他远比思想、文字更“大师”的行为“艺术”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5 19:10:07 +0800 CST  
@送钱观音 2018-03-25 19:15:19
都不是好人。
-----------------------------
鲁迅,对你来说太遥远了。你给李敖提鞋都不配:)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5 19:23:24 +0800 CST  
@葡萄牙月桂 2018-03-25 19:27:39
贝勒老师要给鲁迅提鞋吗?你千万别学他留小胡子:)
-----------------------------
本帖不欢迎“是非坑”(专门以拨弄是非为职业的人),尤其反感娘们是非坑---滚粗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5 19:33:17 +0800 CST  
@雪黑雪白 2018-03-25 19:33:24
挑一个鲁李斗有意思么?
-----------------------------
并非“鲁李斗”。尽量客观分析鲁李之同异耳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5 19:41:02 +0800 CST  
李敖之争,更多是党派之争,个人之争,寻常之骂,而鲁迅,则更多站在超高的思想、文化、艺术层面,并具有崇高的情感;李敖之斗,更多是斗鸡性格,而鲁迅,则更多是被逼上来的,就是这样,他那些貌似实指的斗文,其实也都是典型、概括、群像化的,乃至于能让人每想起一个人名,就看到自己、他人、世界,或惊悚,或震撼,或发笑。
他就是写吃人,也有特殊的冷峭、幽默,写腥风血雨的辛亥,也只是一个人肉馒头足矣,写世相,也要给死到临头的阿Q留一个画不圆的圆圈……他的毒辣透辟,既惜墨如金,不动声色,又悲天悯人,感情深透。
还有,李敖身上的色彩更多是自己涂抹的,而鲁迅的色彩,则更多是别人给他涂上去的,尽管他的声名,早在生前就已经奠定。他死时民众自发举行的那场葬礼,足称文人之最,其盛况,从古到今,还从来没有在别人身上出现过,这无疑也是他的大无辜之一。
还有,同样以文章立世,李敖一直自恋、自得,到最后越发自恋、自得,而鲁迅,却一直一面顾惜,一面看不起自己的文章,甚至看不起写文章这回事。“到了笔写,已是末路,这是他常说的话。”
生命终将消失,文章也是,这是鲁迅的达观,生命虽会消失,文章却会传世,这是李敖的执念,只可惜,二人现在的结果已基本分明,就是将来,恐怕也差不到哪去。
尤为悖论的是,达观的异端者鲁迅,遗嘱里却一个不恕,执念的圣斗士李敖,遗嘱里却要对话家人、友人、仇人,搞什么不留遗憾,所以他们在这里,也有了高下之判。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6 08:28:08 +0800 CST  
@纳兰狗剩0 2018-03-26 08:37:48
两人比的话,我以为只需一个词:鲁较李"博大"。差距不是一个层次。所有差距都源于此。
-----------------------------
深以为然:)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6 11:02:02 +0800 CST  
李敖的不留遗憾,很可能只是顾身后名,不留自己的遗憾,那么他这真,就颇值得商榷。而鲁迅的真,却显然是保留到生命最后时刻的。
“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世事通透的鲁迅,活,尊严,死也尊严,他对外不敷衍,不虚假,对友不拒绝,不客套,完全不像李敖,“我没有朋友,也不想有朋友,我现在连女朋友都没有了;陈文茜是我朋友,但打电话给我的是他。”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6 13:07:53 +0800 CST  
鲁迅死后,会有很多朋友为了出版他的文集奔忙,后来许寿裳在台湾明知危险,也要这么做,直到头被人砍了这才算完。
“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纪念的事情。”
李敖很想活到宋美龄的岁数,到死还想上电视,而鲁迅的生死观是阔达的,人务实,求有益,对名声也看得很轻。他这种态度也体现在孩子教育上:“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李敖早已不再相信爱情,只剩下性,而鲁迅,至死都在为妻子将来打算。
“别人应许给你的事,不可当真;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6 13:35:17 +0800 CST  
同样遭遇坎坷,李敖对世界是失望的,他尽管也曾有我死无葬身之地,遗体捐献之言。但鲁迅显然比他看得更透:“曾想到欧洲人临死前,往往有一种礼仪,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怨敌是什么呢?怨敌是可以饶恕的吗?道德立场是可以改变的吗?伪善的恕道是可以接受的吗?真理是可以妥协的吗?我是因人不恕,因个人私怨不恕的吗?我一生有那么多精力都消耗在说明、解释、应战上了,可人还是那样的人,我为什么要恕?原来这样就是在死下去啊,我死都不在乎,我还在乎你们什么怨恨!……此所以,李敖要见面,要说清;鲁迅不见不谈,我自是我,一切随你去,他们的恣肆是如此不同。
关于鲁迅这句话,不同的人向来有不同的解读,但是正如陈丹青所说,蒙田在死的时候,曾说:“我的脑袋不肯屈服,可是我的膝盖不听话。”这种事并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生死都无人能奈我何,生死都是脑袋指挥膝盖,我这里绝无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才是鲁迅最战士,最硬骨的地方,这也正是这篇遗嘱,号称人间最奇的原因所在。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6 17:52:23 +0800 CST  
而且,思想的矛盾,情感的矛盾,心灵的矛盾,道德的矛盾,仇敌的怨恨,真会因为死就消解了吗?告不告别又能如何?人生总之会有遗憾,相见不如不见,见已落下乘,执念于是非、存在、证明,就更是末端,所以说负累太多的李敖,哪有鲁迅洒脱、开阔、高明、深邃、尊严、顽强,他在最后一刻,仍旧败给了他一再批评的鲁迅。
具有寓言意味的是,他并没有见成那最后一面,与前妻胡茵梦、好友陈文茜,及曾查禁过他的宋楚瑜等人,一一进行那所谓真诚、坦白地对话,人生最终,到底还是败给了遗憾。
人生有没有意义这类问题,不能问,一问就会发现是空的,这是李敖说的,既如此,何必呢?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6 17:53:43 +0800 CST  
@中国杨神经 2018-03-26 20:00:11
鲁迅是洋奴汉奸日本走狗,李敖不是!
-----------------------------
李敖不是,鲁迅也不是(历史上已有定论)。神经病的你倒很像一条狗---一条歇斯底里的疯狗。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6 20:53:57 +0800 CST  
@中国杨神经 2018-03-26 20:00:11
鲁迅是洋奴汉奸日本走狗,李敖不是!
-----------------------------
好像李敖是你亲爹是的。即使李敖活着,你这个巫医骗子,也是他揶揄打击的对象。懂,蠢货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6 21:36:04 +0800 CST  
学术问题,允许质疑,鲁迅李敖,盖莫例外。只要观点鲜明言而有据,即使意见相左,亦无不可。一出场就满嘴柴胡,以造谣谩骂为能事如巫医杨神经者,名如其人,典型神经病一枚。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7 08:45:48 +0800 CST  
@张反 这样比较很不好!李固然不能与鲁相比,但有必要这样贬损李吗?老李走了,亲朋骨粉难免会赞美一下,寄托哀思。你说的话虽然有道理,但不合时宜。历史自然会给老李公正的评价。
------
你若看到该李敖活着时贬损鲁迅时的不可一世---仿佛这个地球都搁不下他了的那副嘴脸的话:)
楼主 喝咖啡的贝勒  发布于 2018-03-27 09:33:23 +0800 CST  

楼主:喝咖啡的贝勒

字数:4723

发表时间:2018-03-25 22:23:3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29 17:51:14 +0800 CST

评论数: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