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眼草木(连载)

@最爱双鱼耳环 2012-10-15 09:59:29
绿化带?冬青?黄杨!乱了!
-----------------------------
呵呵,不明白什么乱了。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16 23:12:26 +0800 CST  
@三叶草阳光 2012-10-15 12:06:43
醉鱼草的花真好看!你拍的也好!
黄杨我认得,记得像瓜子一样就行...
-----------------------------
照片一般过得去吧,和高手比差距还是比较大。
黄杨是比较容易认。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16 23:13:43 +0800 CST  
@小卦 2012-10-16 17:48:32
没见过黄杨开花,青花瓷兄拍得很清楚啊,看它花的微距图片看不到花瓣,就是一簇雄蕊,我觉得它可能是进化比较慢的一种植物,花结构比较简单。
-----------------------------
最后那张特写是40D加百微拍的,上面那张花序是DC拍的,自己觉得比较难拍到满意的,主要是景深控制不好。
黄杨花结构是比较简单,但是了解起来还是比较复杂,说是花序顶端是雌花,周围雄花约10朵,我还没完全搞清楚(关键是没拍清楚)。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16 23:19:38 +0800 CST  
0060、蜡梅
蜡梅,蜡梅科(Calycanthaceae)蜡梅属(Chimonanthus),落叶或半常绿大灌木。
拉丁名: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

我经常能看到冬天开花的植物就是蜡梅和山茶花。
说起来非常惭愧,在未关注、了解植物以前,我想当然地以为蜡梅和梅花是同一科的,甚至就把蜡梅当成了梅花,后来才知道在植物分类学中,蜡梅就属于蜡梅科蜡梅属,而梅花则是著名的蔷薇科下的梅属。我看到的蜡梅,应该属于栽培品种,有些明显的区别是看得出来,但没有认真地分辨过。
蜡梅因为它在严冬开花这种天性,被某些人赋予了某种品格,我个人是比较烦这种调调,什么岁寒三友呵、梅花喜欢漫天雪呵、大雪压青松呵,其实植物就按自己的本性这么生长着。那种普遍联系把植物人格化了,不但牵强无稽,反而让人忽略了植物本身的美与神奇。当然在蜡梅在开花的时节,其他开花的植物很少,总是显得特出。
对我来说,冬日里能看到蜡梅花开,闻到它浓郁而特殊的香气,仅仅是一种美妙的生命体验。记得多年前的一个飘雪的冬日,正走着,忽然闻到一股隐隐约约的蜡梅香,驻足一看,一株蜡梅的枝条上淡黄而略带透明的花正在飞舞的雪花中开放,心中顿时生出一种欢喜。

蜡梅因花瓣似蜡色而得名,因腊月开花又叫腊梅,两者都说得通,所以写成蜡梅或腊梅都不算错。我自己喜欢写做蜡梅。
不开花时的蜡梅很不起眼:看上去有些杂乱的枝从根部长出,叶子粗哈哈的(术语叫做干膜质),摸上去指尖感觉涩涩的不太舒服;它的枝条大多从根部丛生,有些乱;它的果实干瘪瘪的象个小小的坛子。总之,要对它稍微熟悉才能认出来吧。
在金华,我所看到的蜡梅一般在12月中旬左右开花,这时候它们的叶子大多已经枯干变成黄色和黄褐色,但还没有落下,少数叶子甚至还带点绿意。花期能够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2月中旬,最晚的,我在3月上旬还见过它的花。之后,花朵枯萎,新叶长出,有些急性的新叶在花期就会长出。叶子长大,布满了枝条,坛状果实悄然形成、成熟、干瘪。

很喜欢余光中《乡愁四韵》中提到蜡梅的一段:
给我一朵蜡梅香啊蜡梅香,母亲一样的蜡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蜡梅香啊蜡梅香。
听到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这一段,更是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恩,几乎每次都有要流泪的感觉,有几次眼泪就流了下来。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16 23:33:36 +0800 CST  
最爱双鱼耳环:
明白了。可能你那边绿化带里的常见植物也叫冬青吧,我们这边把女贞叫冬青。

问好yaoyao971701和三叶草阳光!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17 23:01:26 +0800 CST  
0061、羊乳
羊乳,桔梗科(Campanulaceae)党参属(Codonopsis),多年生缠绕草本。
拉丁名:Codonopsis lanceolata (Sieb. et Zucc.) Trautv.
别 名:四叶参

关注植物之后,羊乳这个比较特殊名字就让我印象深刻,而且多次在网上看到它形状特别又很可爱的花(当时没注意它的叶),更是非常想见到它。相关的资料也搜集了一些,算是多少先有个理性的知识吧。
但是却迟迟见不到它,直到2010年。
4月15日,和朋友去金华市安地镇郑宅村的山里玩,拍到一种茎上有的叶近乎四叶轮生、有的叶又是四叶簇生的藤本,从来没见过,觉得很是新奇。在之江草木论坛请教,台州的网友soph00说是羊乳,勾起了一点印象,又查了相关资料,应该就是它了。
5月12日,和同事去武义龙潭背玩,在龙潭水电站大坝下面又见到了羊乳,这回自己看了一阵子之后,认出它来了。但是没有见到自己渴望见到的花。
7月20,和朋友去安地镇郑宅村,本来主要想拍羊乳的花以及其他自己想象中现在开花的一些植物,结果这些目标基本上没碰上,其他的收获倒是有一点。想象和现实总是有差距。

又隔了一年。
2012年4月17日,独自一人上金华北山,又见到了羊乳,这给了我惊喜,原来以为在金华只有南山里面有羊乳。
4月30日,和熟悉金华北山的大风兄一起上北山,走了一条以前从没走过路线,收获颇丰,再次看到了羊乳,而且有不少。当时打定主意以后要来拍它的花。
5月6日,自己一个人走北山,见到很多羊乳。回家里查《浙江植物志》,花果期9-10月,还早着呢,慢慢等吧。
5月9日,和同事去丽水遂昌高坪看高山杜鹃,山上有不少羊乳,这时见到它已经没有前几次那么兴奋了。
6月20日,和大风兄再上北山,羊乳仍未开花,甚至找不到花序,想来还早着呢。
8月13日,在临安清凉峰保护区十门峡景区看到了羊乳在开花,拍了很多张照片。金华北山上的羊乳因为觉得时间还早一直没有上山去看,倒在这里先见到了。8月16日,在景区外的公路又见到了羊乳的花。花期比《浙江植物志》记载的要早了一些,这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
9月6日,上金华北山,见到了很多羊乳的花,有些花已经谢了,花落之后留下5片大大的萼片和五边形的花盘。

羊乳这个名字,查来查去没找到由来,“乳”是可能是因为植物有白色乳汁吧,偏偏称为“羊乳”难道是因为气味像羊乳?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17 23:07:10 +0800 CST  
0062、半边莲
半边莲,桔梗科(Campanulaceae)半边莲属(Lobelia),多年生矮小草本。
拉丁名:Lobelia chinensis Lour.

第一次见到半边莲,是2005年9月在小区附近凤凰山公园的草坪上,它的花的样子很奇怪,好象只有一半似的,又有些像飞翔的鸟,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它。
9月30日,自己逐页翻查从地摊上淘来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第一集),在第162页上找到了它,知道了它的名字,这让我比较得意。不过,自己觉得书上的图谱与实物没有十分吻合,主要是花的形状及大小比例有点区别,所以还不是很放心,又在踏花行论坛请教,得到确认。当时就觉得半边莲这个名字取得太好了,通俗易懂,特征凸显。
之后不久,在自己所住的小区里的一块草坪上也发现了半边莲,居然还不少,它们一朵朵小花在我看去居然像是武林高手缓援推出蕴含着内力的手掌(武侠小说和电视看多了)。但是有一段时间内,我没有在野外过见它们,这让我猜想初见的它们有可能是随着草坪草被带过来的。
2005年末,小区里请了专业除杂草的人,推着除草机在草坪上来回扫荡屠杀,除草机过处,尽是杂草们的残肢断臂,空气中充满了青草的气味。他们把割断了的杂草扫成一小堆一小堆的,装进编织袋里,那些半边莲当然不能幸免。我在边上看着,很替半边莲惋惜,心想:不知道明年能不能再看到它们?总觉得似乎希望不大。
2006年的春夏之交,我惊喜地看到这里的半边莲又长出来了,并且开了花!当时恨不得能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诗改一改,来描述当前风景。我想到,当时除草机屠杀时,半边莲的根还在,或者种子已经播在草坪上了,这样到今年它们才会又长出来,以后它也还会生长在这里。
我这样的想法当然是出于野生植物爱好者的偏爱,对于绿化工人而言,半边莲也好,其他的任何杂草也好,都是要铲除的对象,而他们的工作是很辛苦的。或者他们也要感谢杂草,是杂草的生长才使他们有这样的工作可干,此间的关系想想还真有些复杂。
那以后,我见过半边莲的次数在增多,地域更在扩大。
2006年9月30日,在单位的草坪中看到了半边莲。
2006年10月4日,在福建福鼎太姥山见到半边莲,它的花比在金华见到的要红一些。我估计这种应该是原生的。
2007年6月22日,在杭州柳浪闻莺的绿地里见到半边莲。
2007年8月5日,在金华澧浦镇宅山村西溪水库,看到水库边的湿地里成片开着花的半边莲(同时见到很多戟叶蓼),这种地方应该是它原本的生境。
2010年8月29日,在金华330国道边有积水的草地里,见到一小片半边莲。
2012年8月13日,在临安清凉峰保护区徽杭古道路边见到半边莲,不多。

按我所见和了解,半边莲喜欢长在有水的地方,至少是较为湿润之处。则在草坪上见到的那些已经不是在它原本的处所,这么说起来,它还是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
“半边莲,小草也。生阴湿塍堑边。就地细梗引蔓,节节而生细叶。秋开小花,淡红紫色,止有半边,如莲花状,故名。又呼急解索。”
按其描述,应是半边莲无疑。“急解索”这个名字有些莫名其妙,但又让我觉得意味无穷。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说:“半边莲,详《本草纲目》。其花如马兰,只有半边,俚医亦用之。”附图正是半边莲。
如上所述,似乎半边莲在中国古籍记载中比较晚才出现。
顺便说一句,《植物名实图考》的图谱比《本草纲目》好出太多了,《植物名实图考》基本上可以从图谱确认植物到种,而《本草纲目》基本上不可能从图认植物。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18 23:22:15 +0800 CST  
@闽北修竹 2012-10-20 16:44:08
“急解索”:表示毒蛇咬伤,野地里的半边莲可救急。
看来青花瓷走的地方可真不少,呵呵。
-----------------------------
谢谢修竹解惑。
我走的地方很少,大多只在金华附近,到清凉峰保护区是专程为植物出行最远的一次。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20 23:17:40 +0800 CST  
@深圳一石 2012-10-20 20:38:16
半边莲有点印象,在北京今年好像见过。但具体是不是,明天在看。
不开花,远处看叶子多像求米草!
-----------------------------
见过半边莲的花应该容易记住。
求米草和荩草还有莠竹什么的我不太分得清楚。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20 23:21:14 +0800 CST  
谢谢小卦、三叶草阳光!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20 23:21:50 +0800 CST  
0063、卵叶异檐花
卵叶异檐花,桔梗科(Campanulaceae)异檐花属(Triodanis),一年生草本。
拉丁名:Triodanis biflora (Ruiz et Pavon)Greene

2006年5月9日,我在金华城西姜山头村附近330国道边的隔离带里第一次见到卵叶异檐花,当时感觉就是大一号的兰花参。在踏花行论坛请教,有人说是梓木草,当时我已经认识了梓木草,这显然是认错了,但也没有其他答案。
2007年夏天,整理以前的照片时又见到这种不认识的植物,于是再在网上请教。6月8日,原生植物论坛的网友叶子说是卵叶异檐花。在网上查资料仅有可怜的几则,一般是在介绍外来入侵植物时提到卵叶异檐花,而其中就有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两位教师提供的资料《浅谈几种影响土著药用植物分布的外来植物及人工干预对策》(作者:陈坚波、陈国中),内容比较翔尽,这说明在金华发现卵叶异檐花较早进行研究也早。当时刚有电子版《中国植物志》,居然查不到异檐花这个属。稍后,在电子版《浙江植物志》见到有记载,说:“见于舟山(普陀山)。”大约编写《浙江植物志》当时它在浙江分布还不广(或者编写人员走的地方不够多)。
根据网上找的资料记载,卵叶异檐花是外来入侵品种,原产于美洲。2007年之后,我多次见到它,至少现在应该算是比较常见的植物了。我在金华、永康城乡多处见过,一般在公园的草坪上、公路隔离带中或者单位、小区里就有,甚至有的小山上居然也有,看来这种入侵植物也完全了“上山下乡”。但我也没有见到它们像其他一些入侵植物比如加拿大一枝黄花、一年蓬等那样大规模的存在,只是零星散见于各处。

《浅谈几种影响土著药用植物分布的外来植物及人工干预对策》中说:
“蒴果近圆柱形,形似炮弹,让人误认为玄参科植物,值得注意的是,蒴果的开裂方式,十分少见,在蒴果的上端侧面薄膜状2孔裂,众多的种子就丛这2孔中逸出繁殖。每植株约生20~30个蒴果,每蒴果约有100~150粒种子,即每植株将有3000粒成熟种子,种子卵状椭圆形,稍扁,长仅0.4mm,繁殖能力较强。”
我的观察未深入到这一步。

2012年5月3日,在天涯社区博客“多年以后”里看到网友箱底帖的两种异檐花,穿叶异檐花是第一次见到。

补:
今天看了修竹兄以前的帖,才发现修竹兄几年前就帖过穿叶异檐花,这个帖以前看过,但没记住。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20 23:30:24 +0800 CST  
yaoyao971701好!等着看你爬山的系列呢。
修竹兄:植物的分布有时候也真说不清楚的,我们这儿就见不到穿叶异檐花。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21 22:22:22 +0800 CST  
0064、蓝花参
蓝花参,桔梗科(Campanulaceae)蓝花参属(Wahlenbergia),多年生小草本。
拉丁名:Wahlenbergia marginata (Thunb.) A. DC.
注:《中国植物志》的名称是蓝花参,《浙江植物志》是兰花参,按《中国植物志》。

在金华一带,蓝花参应该算是很常见的“杂草”,2005年,当我最初关注植物时,就在单位草坪上与它相遇了,它蓝色精灵般的小花闪动在深绿色之上,给了我不小的惊喜。2006年9月12日,我知道了它的名字。那以后,与它相见数不胜数,但每次那小蓝花都带给我或多或少的欢喜。
蓝花参的花比较难拍,一是因为它的花比较小;二是它有长长的花葶,稍有风,就会晃个不停。不过,如果稍有些耐心,加上一些基本的摄影技巧,就算是用很普通的数码相机,还是能拍出比较清楚的花朵。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我对蓝花参稍有了解之后,想进一步了解它的历史,却找不到它的来源,这让我觉得比较可疑,觉得它可能非我族类(即非中国原产),不知什么时候流落到中国来了,现在大约可以算是归化了吧。
说起来我注意到蓝花参还是因为它的花吸引了我的视线,未开花时,它沉默、低伏,混杂在其他野草之中,毫不惹人注目。
蓝花参的花一般5瓣,2010年5月25日,我看到过有一朵花是3瓣的,较少见,应该是变异吧,就像4张小叶的酢浆草。
2012年10月17日,查《浙江植物志》才知道蓝花参茎折断有白色乳汁,我还从来没有试过。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21 22:34:56 +0800 CST  
问好小卦和墨酣!
去的地方少,植物的分布不太清楚了,不过感觉蓝花参分布还是挺广的吧。《中国植物志》上说:“产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22 23:02:59 +0800 CST  
0065、葎草
葎草,桑科(Moraceae)葎草属(Humulus),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草本。
拉丁名:Humulus scandens (Lour.)Merr.
别 名:拉拉藤、锯锯藤、葛麻藤

认识葎草是很早了,它的正式名字却是在2005年9月才知道。
葎草是一种很常见的野草,在过去粗略的印象里,它是藤蔓植物,叶子有些象葡萄叶,又有些象蓖麻,茎和叶柄上有密密麻麻细小的倒刺,还有股特殊的味道。奇怪的是小时候家里养的兔子很喜欢吃这种草的叶子,连带刺的茎和叶柄都吃。当年我割草的时候可老是被它们在手臂上、小腿上勒出一道一道血痕。
有心去观察它时,仔细地看,又有更多的发现:它的叶子一般是一对一对地长出的(术语叫“叶对生”),但藤蔓前端的又是一张一张地长出(术语叫“叶互生”),叶面一般5-7深裂,也有新叶是3裂,我最多见过9裂的。它的花是绿色的,五瓣。看了介绍说葎草是雌雄异株,才去注意到它们的花的不同:雄花是圆锥花序,黄绿色;雌花绿色,大得多,看上去倒像是果实。植株的其他部分,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之处,也就是说在没有花的时候,我分不清葎草的“男女”。
葎草一般在冬天就开始萌芽生长,它的子叶是两张窄窄长长的,根本看不出以后的样子(我见过有限的双子叶植物的子叶大多都与成熟的叶差别很大);刚长出的叶也和成熟的时候不太一样,比较多的是3裂,不过已经能看出是葎草来了。

葎草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在《唐本草》中就有明确记载。《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葎草”:
此草茎有细刺,善勒人肤,故名勒草。讹为葎草,又讹为来莓,皆方音也。
把名字来历说得很清楚。
“葎”这个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艸也。从艸律聲。”段玉裁注曰:“艸也。唐本艸曰。葛葎蔓。宋本艸曰。葛勒蔓。似葛有刺。从艸。律聲。”《康熙字典》则说:“《玉篇》似葛有刺。《本草》葎草莖有細刺,善勒人膚,故名勒草。訛爲葎草。”看来,“葎”的本义就是草。
除了葎草,茜草科拉拉藤属有些植物也称做“葎”,如四叶葎、六叶葎,它们的茎上有比葎草更细的倒刺。按“葎”的本义,“四叶葎”、“六叶葎”就是四叶草、六叶草的意思,但是这里已经似乎有一种指向:有细刺的草。或许从这里能看出一点一个字、词意义的“层累”?

据我所见,在新开挖出的山体、建筑废土堆起的荒地这样一些一开始没有任何植物的地点,最早出现的植物中一般就有葎草(当然也因地而异),这说明它的生命力顽强、生存需求很少,倒真是应了“无欲则刚”的说法。我常见的其他很多“杂草”如狗尾草、龙葵、翅果菊、地锦等等都有这样的品格。有时也见到葎草攀爬在其他木本植物上,或者与其他草本植物纠缠在一起,有报道说它会“使种植的植物处于高度的遮光而”死亡”,我见到的好像还没有这么霸道。《浙江植物志》对葎草的生境这么描述:“生于山坡、沟边、田野荒地或垃圾堆上,常成片蔓生。”特别点出“垃圾堆”,有些奇怪。
有时候想想自然的造物真是神奇,比如葎草茎上的刺是向下的倒刺,这样它才能有力地攀附,如果刺向上顺着生,攀附力肯定会小得多。对于这种情况,生物学的解释叫做自然选择,我总觉得不能算是最终的回答。类似的现象很多,追问为什么,到一定程度只能无可奈何地停止。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22 23:06:34 +0800 CST  
实际上葎草的别名很多,我也比较喜欢这几个:拉拉藤、葛勒蔓、涩拉秧、锯锯藤。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23 22:54:33 +0800 CST  
0066、糯米条
糯米条,忍冬科(Caprifoliaceae)六道木属(Abelia),落叶灌木。
拉丁名:Abelia chinensis R. Br.

2005年8月27日,在金华一处小山上,我正沿在山脊的小道走,转过一个弯,左边茂密的灌木丛中一团白花出现在视野里。那时我刚关注植物不久,也刚刚用数码相机,拍照的时候还不知道用点测光,结果拍出的花大多是白花花的一片,只有一两张照片勉强能看。但也就凭着这勉强能看的照片,在网上请教后认识了糯米条。
9月24日,再次去那小山,总算拍到了自己较为满意的照片。
2006年10月24日,我看到糯米条花期已过,宿存的萼裂片增大变成红色,像是第二次开花。
糯米条算是自己“发现”的野生植物之一,多少给了我一些成就感,看到照片或想起它们时多了份亲近感。比较奇怪的是,在金华的山上,我没有在其他地方再见到它。而2008年之后,我也没再去过那小山了。

《浙江植物志》对糯米条的生境描述说:“生于500~12000米的山坡灌丛中。”我见到它的那处小山,最多海拔100米。如果这是孤例,倒不能说什么,问题是我在查阅《浙江植物志》过程发现多处这样的不符之处,我想还是编写人员限于种种因素走的范围不够广吧,然后下笔又不是那么严谨。

糯米条的人工杂交种大花六道木,园林绿化中应用很多,我在多处见过,总觉得不如原生的植物那么亲切。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23 22:58:51 +0800 CST  
@yaoyao971701 2012-10-24 11:15:18
看见糯米条这个名字,我就想咬一口,嘿嘿。
-----------------------------
还有一种植物叫糯米团的:)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24 23:31:43 +0800 CST  
@小卦I 2012-10-24 21:09:43
经常见到绿化带上的大花六道木,10月还在花期,粗看和糯米条差不多,只有没有糯米条这样离开花1厘米的花萼。
-----------------------------
我在杭州见过到很多大花六道木。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24 23:32:47 +0800 CST  
0067、七子花
七子花,忍冬科(Caprifoliaceae)七子花属(Heptacodium),落叶小乔木。
拉丁名:Heptacodium miconioides Rehd.

2012年5月21日,一个人上金华北山。下山时,在一处看到刚认识不久的蜡子树在开花,拍照时发现它边上有一种叶比较奇怪的植物,3条主脉非常明显,以前从没见过,就拍了1张照片。回家在之江草木论坛请教时网友说是七子花。本来这次上山是为了看鹿蹄草和金兰等,结果鹿蹄草未开花,金兰又过了花期,七子花实在是意外的收获。在我寻访植物的过程中,这种情形似乎不少了:事先定下的目标不可能全部实现,可是又常常有额外的收获来补偿。所以我现在相信:只要走,就会有发现,有相遇。
查资料,才知道七子花头来不小,居然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它的模式标本产地湖北省兴山悬已经难觅其踪,现仅分布于浙江、安徽。后来了解到,单就浙江省而言,七子花还是有不少的。

《浙江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志》都这么描述:
七子花,忍冬科七子花属,中国特有的单种属。
《浙江植物志》形态描述:
“叶片厚纸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7~16厘米,宽3.5~8.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圆或微心形,全缘或微波状,上面无毛或中脉微被柔毛,下面脉上被柔毛,3出脉近平等,显著;叶柄长0.5~1.5厘米,有时扭曲,疏被柔毛。”
这些都与我看到的相符。
《中国植物志》七子花属对花描述:
“花无梗,由多轮紧缩呈头状的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圆锥花序,每轮含1对具3朵花的聚伞花序及1顶生单花,共7朵花,属名即基于此。”
《浙江植物志》对花描述
“小花序头状,由两侧各有3朵花的聚伞花序及1顶生单花,共7朵小花组成1轮。”
这我还没看到。

七这个数字非同凡响。中国传统中似乎对数字七情有独钟,战国七雄、竹林七贤、建安七子、明前后七子,小说有《七侠五义》,金庸《射雕英雄传》中还有全真七子,闻一多有著名的诗《七子之歌》,还有著名的北斗七星,不过这属于自然天象。世界范围内数字7也同样意义非凡,其他不说,一星期7天,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真是太密切了。七子花以七为名,难免让人感到有些特殊的意味,虽然其实仅仅是因为花序上共有7朵花而得名,但如果追问为什么它就有七朵花呢,事情又变得神秘起来。

2012年6月20日,和大风兄走北山,发现了一株较大的七子花,有花序了。之后陆续发现了多株七子花,有花序的不多,有几棵比较大。想象它们开花时一定美得不得了。
2012年9月6日,上北山,看到七子花开花了。它的花瓣厚厚的,洁白,不对称5深裂,看上去是上面2瓣下面3瓣,裂片向后反翘;5枚雄蕊长长伸出,顶端是黄色花药。但是我看来看去,它的花序只有6朵花,找不到顶生的单花。
看来我还需要对它更多了解。







楼主 青花瓷  发布于 2012-10-24 23:37:22 +0800 CST  

楼主:青花瓷

字数:683

发表时间:2012-07-12 07:3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22 13:17:13 +0800 CST

评论数:24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