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君临天下》已出版,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再说声抱歉,昨晚刚更新了一段,突然停电了,结果就欲哭无泪了,今天回家后补上昨天的作业哈!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2 10:43:51 +0800 CST  
【正文】

第一百O三章 承前启后的改革


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不过这一常识的正确性是要打一个折扣的,它只适用于北宋以后。

北宋前的科举考试只有两级——发解试和省试,分别由州府和礼部组织,而省试就是终试,省试的结果就是最终的决定,正因为如此,录取之权才会掌握在主考官手中。

两级考试的制度一直延续到宋初,赵匡胤对这种传统做法开始产生不满,他虽采取了诸如增加主考官人数的措施,但只要取士的决定权仍由有司(即政府部门)把持,科场弊端就无法杜绝,一切监督和约束措施最后必将成为一纸空文。

就在他苦苦求索解决之道时,一件事情的发生给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也启示了他解决问题的惟一途径。

开宝六年三月(973年)辛酉,时任知贡举的翰林学士李昉按惯例上奏了当年及第的进士名单。出人意料的是,这次赵匡胤没有像以往那样让有关部门安排复试,而是决定亲自上场,考察一下这批新科进士的才学和素质。

意外归意外,但如果你认为这只是赵匡胤一时突发灵感,率性而为,那就错了,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干,前一年的开宝五年(972年),赵匡胤就曾在讲武殿亲自召对新科进士后才下诏放榜,不过那次召对是对主考官工作质量的一次“抽查复核”,不是作为考试过程中的一道程序,更没有形成定制。

开宝六年的这次召对则不同以往,受到皇帝召见的人包括当年中第的10名进士、18名诸科,召对过程中赵匡胤发现有一名叫武济川的进士应对时语无伦次,回答问题一塌糊涂,完全不具备一名进士应有的才学。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2 18:50:52 +0800 CST  
@cg4 2015-08-22 18:59:03
已跟进。
-----------------------------
兄弟太快了吧,闪电侠的速度啊,楼主只能算钢铁侠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2 19:09:29 +0800 CST  
【正文】

平心静气地分析,这种现象其实不值得奇怪。要知道,这些新科进士大多数都是普通子弟,平时没经历过什么大场面,连厅级干部都没见过几个,现在一下子面对九五至尊,不怒自威的皇帝,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毫无准备地直接应对皇帝的面试,出现心理紧张,发挥失常之类的现象再正常不过,很多人就是向单位一把手汇报个工作都会紧张地冒冷汗。

所以对于这位武济川拙劣的表现,我是万分理解的,但这位仁兄不光表现失常,运气也十分之差,他的籍贯信息居然也引起了皇帝注意。

按照惯例,知贡举确定的录取进士名单除了有及第者的姓名外,还会列上他们的籍贯、家庭出身等基本信息。

赵匡胤看武济川素质如此粗陋,一时起了疑心,再往名单上一瞄,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这不是李昉的老乡吗?原来如此!

赵匡胤自认为一下子找到了武济川材质粗陋却仍能登科及第的根本原因:好你个李昉,朕一直在抓科考营私舞弊的典型,你却顶风作案,身在其位,不知避嫌,这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自找苦吃吗?

正在赵匡胤准备下令调查此事时,另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把可怜的武济川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既然是科举考试,有人及第,自然就会有人落榜,而这次考试落第的人中有一个叫徐士廉的举子,对录取结果十分不满,这位落榜生是一个很有信访维权意识的人,他认为此次科考不公,其中必有内幕,于是大胆纠集了一批与他同命相怜的考生击登闻鼓上诉鸣冤,控告主考官徇私枉法,取舍进士多有不当,矛头直指知贡举李昉和他的同乡武济川。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2 19:27:52 +0800 CST  
【正文】

在宋朝,击登闻鼓就相当于告御状,徐士廉的这个举动来的可真是时候,赵匡胤听到这个消息,当晚就接见了这批击鼓诉冤的考生,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

徐士廉等人没想到居然能得到皇帝亲自召见,心情十分激动,不过他这位落榜生的心理素质和口才显然比那位及第的武济川强得多,面对皇帝不仅毫无紧张畏惧之色,反而镇定自若,侃侃而谈,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请皇帝亲自复试进士,以决进退取舍:

“方今中外兵百万,提强黜弱,日决自上,前出无病怜者。惟岁取儒为吏,官下百数,常常赘戾,以其授于人而不自决致也。”

徐士廉的意思是说,科举取士与择将选帅乃同等大事,皇帝大人您应亲力亲为,将取士之权收归君上,否则不是把施恩的机会白白送给了大臣,您的权威和恩情又如何体现呢?

徐士廉的心理学功底应该十分深厚,他准确地揣摩到了皇帝的心理,阐述了科举取士之权对国家和皇帝个人的重大意义,每个字都说到了赵匡胤的心坎里。

受到启发的赵匡胤恍然大悟,由朕亲自复试进士决定进退取舍,将官员选拔任用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这不正是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吗?

赵匡胤欣然接受了徐士廉的建议,十二天后,他从落第的三百多名考生中选出195人,加上之前及第的28人,一共233人,给了他们一次重新考试的机会,并且不辞劳苦地在讲武殿上亲自考校,无一遗漏。

经过这次亲试,最终有127人考试合格,被赐进士及第,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了李昉第一次录取的38人,那位带头击鼓诉冤的徐士廉不出意外地名列其中。

除了不出意外的,还有更出乎意料的,原来录取的38人中居然有10人在这次考试中落了榜,落榜比例高达26%。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2 19:39:13 +0800 CST  
@walterchiu 8568楼 2015-08-22 17:03:00
哈哈,好事多磨,多難興邦,雖然無需抱歉但既然抱了,昐樓主以好文謝罪。
—————————————————
抱歉是必须的,谢罪是应该的,作业已交,合格与否请各位评判,话说这作业是越写越难,越写越慢,虽然不用交学费,但楼主是兼职写作业,得坚持着不能辍学啊。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3 08:02:24 +0800 CST  
@t_v_t 2015-08-13 10:58:14
楼主的回复就理性得很。赞。前面的那位连基本的逻辑都没搞清楚。我并没有说楼主错了,而是请楼主审一下。
-----------------------------
呵呵,相信大家都没有恶意,何况楼主在前文中确实有不少错误。对大家帮忙指出的错误或者真诚的建议,楼主一定都会认真核实,也欢迎tvt朋友继续给楼主捉虫纠错!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4 14:24:47 +0800 CST  
【正文】

落榜后还能重考又重新上榜,这批考生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幸运儿了,而最倒霉的莫过于那些原本及第却又被皇帝拉下马的兄弟们,录取38人都榜上有名,名额扩大到120多人却又落了榜,历经多少年苦读,好不容易挤进了进士队伍,却由榜上有名变成了名落孙山,这一悲一喜,变化之快实在是太刺激人,太难以接受了。

最令人恼火的是,徐士廉之流落了榜还能击鼓鸣冤,惊动皇帝为他们主持公道,可如今皇帝把自己退了货,这份冤屈又找谁去哭诉呢?算来算去,这笔账只能记到徐士廉这个带头上访的人身上,兄弟们只能自认倒霉,收拾行李回家,等待来年再战了。

其实,最倒霉的人还不是落榜的那十个倒霉蛋,李昉才是最郁闷的。

这位翰林学士在我们前面的故事中出过场,也是宋初一位大才子,为人谦虚谨慎,老实低调,皇帝对他的印象一直不错,要说他动用私情照顾老乡倒也有可能,但把那几百号考生落榜的责任全扣到他头上也确实有些冤屈,毕竟就算他铁面无私,也难免有遗珠之憾。

赵匡胤本来不想过分责罚他,但想想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加上自己正好需要抓个典型杀鸡儆猴,最后还是下了决定,贬了李昉的官,把他从翰林学士降到了太常寺少卿,其他几位考官也受此牵连,受到不同程度的责罚,闹得沸沸洋洋的科场案总算尘埃落定。

在中国古代整个科举史上,就事件规模和严重程度来看,这件事只能算小事一桩,其中既不涉及情节恶劣的群体舞弊行为,也没有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涉案工作人员也只是受到薄薄惩罚,没有出现像明朝洪武年间“南北榜案”那样的严重后果,但这件小事的意义却非同凡响,对整个科举制度的影响不是一般的重大。

赵匡胤在讲武殿亲自主持考校举人,亲自决定取舍进士的人选,相当于在原先知贡举主持的礼部省试之外又增加了上一级考试,由于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是在大殿之上公开进行的,后世将这一级考试简称为“殿试”。

殿试出现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把原来完全属于主考官的取士决定权收到了皇帝手中,使得皇帝成为无数应考举人命运的最终裁决者,对致力于巩固皇权的统治者们来说,这无疑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精妙的举措。

从此以后,殿试作为一项固定制度被历代皇帝继承,一直延续到元、明、清三朝,“乡试(发解试)—会试(省试)—殿试(廷试)”的三级考试模式也成为科举制度的核心内容被历史铭记。可以说,赵匡胤的这一决定是意义不亚于“杯酒释兵权”的举动,是近两千年科举史上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也再次反映了他高人一等的战略眼光。

对自己这一突出贡献,赵匡胤也颇为自得,他曾踌躇满志地说:“向者登科名籍,多为世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甚无谓也。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畴昔之弊矣。”

从后来的历史影响来看,他确实当得起这样的自夸。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5 12:18:46 +0800 CST  
@克里斯卡特 8566楼 2015-08-22 14:24:00
Thetruthisoutthere
—————————————————
兄台这句英文和ID让我想起了一个熟悉的美剧《X档案》,那个最经典的美剧,最著名的拍档,还有当年追剧的美好时光。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5 20:52:20 +0800 CST  
@sunnyday3478 2015-08-16 22:20:17

-----------------------------
欢迎朋友常来指教!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6 12:18:23 +0800 CST  
@涛声依旧的你 8530楼 2015-08-17 23:07:00
楼主引用好多诗词,果然博学多才,看习惯了残酷的政治斗争,看看文学艺术也不失为一种调剂,加油!
—————————————————
呵呵,其实楼主真心不怎么懂文学,无非是附庸风雅,贻笑大方而已,毕竟不是专门人士,真要我自己做首诗词楼主是玩儿不转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6 21:45:34 +0800 CST  
@说不尽的宋朝 8427楼 2015-08-07 09:31:00
楼主的官制什么时候讲完?等着看赵大怎么死,赵二怎么登基呢。挺不愿意看赵大死的,可他实在太能活了~~
—————————————————
由于楼主最近很拖拉,所以拜楼主所赐,赵大拼来拼去还是死不了,他应该很感激楼主吧#^_^#不过朋友们可能要着急了,楼主表个态,最晚让赵大在国庆节走下历史舞台吧!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7 19:46:51 +0800 CST  
【正文】

第一百O四章 这个黑锅有点冤

前面的篇幅中,我们一起了解了赵匡胤制定的一系列重要政治制度,包括行政制度、职官制度、科举制度,这些制度与他更早采取的加强对禁军控制的系列举措、削弱地方藩镇的“三大纲领”一起,构成了北宋建国之初的制度体系框架。

在了解这套制度体系及其运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中窥得赵匡胤巩固政权、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战略思路,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收地方之权于中央,收中央之权于皇帝”。

对本朝的制度体系,宋朝三百年间虽不乏批评者,但绝大多数还是将之视为祖宗良法,赞誉之声不绝于书,相比来看,近代以来的评价则要客观的多,大多学者认为有利也有弊,问题的差别在于利在何处,弊在何处,利与弊孰轻孰重。

总结形形色色的见解,我发现对宋朝制度体系的正面和负面评价惊人的一致,特别是负面评价中,出镜率最高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字眼,包括“矫枉过正”、“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积贫积弱”、“文盛武衰”、“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等等等等。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当然不会是别人,就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令人惊讶的是,就连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对祖宗们的这套体系也提出了批评,而且是十分直接、尖锐的批评,他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长期以来,我们经常会犯一种错误,那就是“盲目从众”和“迷信权威”,只要大多数人(特别是专家们)对历史上的某人或某事有了比较一致性的评价,自己就懒得去考据求证,而是直接“拿来主义”,不假思索地跟风附和。

我不是一个热衷翻案的人,但就这个问题,我认为赵匡胤同志还是背了“黑锅”的,有必要帮忙澄清一下,至少他在位期间,既没有矫枉过正,也没有导致宋朝积贫积弱。

不相信?没关系,我们还是用史实说话。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8 12:54:33 +0800 CST  
【正文】

赵匡胤争议最多的措施是对地方州县政府的限制,朱熹的批评也是如此,我们的分析论证就从这里开始。

首先还是转运使的设置。

在很多人印象中,转运使是一路最高行政长官,转运钱粮财赋,监察考核官员,监督民政司法,内容无所不包,俨然一名方面大员。

这种印象固然没有错,却远非贯穿北宋的永久之制。

赵匡胤在位期间,转运使的职责仅限于“制其钱谷”,其他方面的权力是宋太宗、宋真宗逐步赋予转运使的,而且当时没有“转运使司”这一常设机构,除了荆湖、后蜀、江南等新平定地区,其他地方甚至都没有转运使之职。

更重要的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赋分成比例。

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坐拥财源,自己拿大头,中央只能抽小头,导致了藩镇富甲一方,中央财路壅塞,入不敷出,只能忍气吞声,无计可施,到赵匡胤这里,他自然大刀阔斧,重新调整分税比例,而这种调整是有利于朝廷不利于藩镇的,换了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皇帝都想这么干,却不一定每个皇帝都有这种魄力和能力。

那么,中央把财赋税收从藩镇手里拿走后留给州府的,到底够不够维持地方正常开销和运转需要呢?我们可以从史料记载中考察一下。

根据《古今源流至论》续集记载,北宋前期的府州财赋大概有三个去向,一是赡军,二是上供,三是系省,其中赡军和上供的钱物按要求全部上缴转运使司,由朝廷统一支配。

虽说是全部上缴,这里面实际上还是有“猫腻的”,最迟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对各府州应该上供多少财赋,朝廷既没有规定固定的数额(定额标准),也没有规定固定的比例(定比标准),这样一来,地方府州在上供时就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大家都是尽量多留少交,而且当时的财赋征收稽核制度并不严密,朝廷对此并不十分计较,从而使得府州拥有较大的财政自主权。

系省的财物则属于府州的地方可支配收入,类似于五代时期藩镇的“留州”部分,这部分钱物作为州府的日常经费,可以留下来自己开支,具体开支事项要由知州和通判决定。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8 15:19:51 +0800 CST  
【正文】

除此之外,地方府州还可以靠“吃空饷”来补贴收入。

屯驻地方府州的禁军(也就是本城禁军)虽由地方管理,军费却由本路发运使负责,而发运使则是按军队的编制人数(亦称“军额”)拨发军饷的,由于北宋禁军各都、各指挥(相当于军队中的团、营等编制)几乎都不满员,多出来的军费就归府州所有了,说白了也是一种吃空饷。

“吃空饷”在历朝历代都是被禁止的,但如果“空饷”是归府州公家所有,而不是被领导干部个人给贪污包干,中饱私囊,就算不上贪赃犯罪,而成为了地方府州的一项合法性收入,这也被当时的朝廷所默许,所以总体来讲,宋初府州的经费上还是很宽裕的。

说完了“制其钱谷”,再说“收其精兵”。

赵匡胤设府州县兵马都监,专门负责统制管理朝廷派驻在地方州县的禁军,固然是为了限制地方行政长官的军权,但这种安排并非覆盖全国,而且在内地一些府州,知州是可以兼任本府州兵马都监的,这样一来,地方遭遇盗贼、暴乱、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知府就可以调动禁军协助平乱,这本身也是本城禁军的职责所在。

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军队管理体制,既能有效防止军队被州府完全掌控,也能满足紧急情况下维持地方治安需要,不但北宋在用,今天也在用,不但中国在用,外国也在用,现在的武警部队管理体制,可谓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事实证明,一项制度如果大家都在用,一直在用,它的效果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否则绝不会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

军队必须由中央政府乃至最高元首指挥,这是古今中外的通用法则,当今各国能允许地方政府调动军队的国家几乎没有,而宋以前的各个朝代之所以难免国内动乱与分裂,直接原因就在于地方拥有军队,春秋诸霸,战国群雄,西汉七国之乱,东汉军阀混战,唐朝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明朝靖难之役,都是血淋淋的惨痛教训。至于北宋军队战斗力弱的问题,暂且不说真弱还是假弱,跟管理体制并没有直接关系。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8 17:45:44 +0800 CST  
@宋朝啊_宋朝 8617楼 2015-08-28 20:15:00
楼主终于出手了,还以为你要烂尾了呢。。'
—————————————————
咱可是良心工程,虽然有时进度慢点,可不能烂尾,砸了自己的招牌#^_^#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9 10:36:42 +0800 CST  
@青楼红袖招 8622楼 2015-08-29 13:55:00

明朝是一定程度恢复了藩王制度,结果重蹈汉唐覆辙,朱元璋英明神武了一辈子,却忘了这个历史教训,读史的作用即在于此,只会打仗和杀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
建文帝如果不削藩,朱棣未必会反,藩王虽有兵力却不足有像西汉,西晋诸王和唐末节度使那样的实力,靖难之役朱棣其实没占过多少优势,若不是建文帝把握机会能力太差,以及京城空虚,朱棣内有接应,再有耳目的话,造反很难成功。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9 17:05:03 +0800 CST  
@g654701165 8626楼 2015-08-29 23:55:00
@低首神龙狄飞惊1楼2014-05-2812:49

楔子

记得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时,对其第一回开篇起语印象极其深刻,记忆犹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罗贯中的这句话可谓一语道破中国古代乃至近代数千年历史分合之象,接下来他又回顾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天下统一与分裂之历史轨迹。

“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心,
—————————————————
大作不敢当,一点对历史的个人浅见,欢迎兄台多多指教!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30 18:41:33 +0800 CST  
【正文】

“设通判”之举更是如此。

自从赵匡胤以诏令正式赋予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公文的权力后,通判与知州的关系有了极大缓和,通判逐渐向地方长官和知州副手的角色转变,作为二把手,保持与一把手的和谐关系,搞好班子团结,共同治理地方成了通判的主要职责。我们可以说,通判在限制知州的部分权力,但并没有削弱地方州府的权力,只是权力在班子内部的分配而已。

综上所述,赵匡胤在位期间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地方权力的举措并没有过度削弱地方州县两级政府的权力,也不会是导致所谓“积贫积弱”的罪魁祸首。

在赵匡胤背负的很多口黑锅中,最大最重最黑的一口莫过于“重文轻武”,它甚至已经通过专家评估和权威认证,著名历史学家、宋史界泰斗邓广铭先生,著名宋史专家漆侠先生这两位重量级专家都给他打上了专业标签,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更是这口黑锅的老牌用户,后来又经过网友大力宣传,遂成为有史以来最具知名度、最牢不可破的一口黑锅。

那么这口黑锅究竟是如何成就这段质量传奇,让广大用户信任有加,从不怀疑呢?这还要从它的品牌标识“重文轻武”说起。

在用于形容宋朝的词汇排行中,“重文轻武”一定可以稳居前三,与此类似的说法还有“以文制武”、“以文驭武”、“佑文抑武”等等。

不过,“重文轻武”这词汇本身存在着语义上的限制。按字面意思理解,“重”意味着“重视”、“看重”,“轻”意味着“轻视”、“不在意”,综合起来会让人认为宋朝重视“文”而轻视“武”,更进一步以为宋朝的皇帝只重视文教和文治,而不重视武备和军事,对文人高看,而瞧不起军人,这与后来的历史史实显然是相违背的。

著名宋史专家陈峰先生曾提出“崇文抑武”的概念,并做出了如下解释:

崇,取推崇、尊崇之意,抑,取抑制、压抑之意,这两个字眼都是动词,而文、武都是名词,所以“崇文抑武”就成了一个动宾词组,更形象地体现了“崇文抑武”是一项主动性的策略、方略和行为过程,而相对来看,“重文轻武”更像是在“崇文抑武”策略下导致的一种结果和现象,这一概念无疑更加符合历史的事实。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31 14:22:18 +0800 CST  
【正文】

楼主以为这一概念不仅仅是改变了个别字眼,而是对“重文轻武”概念的纠正和发展,它一方面可以避免对宋朝轻视武备军事的误解,另一方面也更加符合汉语词汇的传统语意,所以今后叙述中,楼主将全程使用“崇文抑武”这个词汇,在此特向陈峰先生表敬意。

那么,作为开国君主的赵匡胤在他统治期间是如何推行“崇文抑武”策略,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这似乎是一个已有定论的话题,“杯酒释兵权”,“收藩镇之精兵”,设枢密,分两司为三衙,开科取士,以文官知州县……这一举一措都明白无误地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号:他确实是在重文轻武,那么事实真相又是如何呢?下面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
一方面是崇文。

说到这一点, 支持者的论据是非常充分的,而经常被例举证明“崇文”事实的证据往往是“两句话”和“两件事”,这都与赵匡胤本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你的记忆力不错,应该还能想起前面那个关于铜镜的故事,因为窦仪正确解释了后蜀铜镜的年号问题,皇帝大人不禁大发感慨,说了一句:“宰相还是要用读书人啊!”

结合当时情形来看,赵匡胤说这句话应该是一时有感而发,估计也没经过大脑的深思熟虑,可赵皇帝恐怕想不到,他这随口一句话会被载入历史,成为《赵匡胤语录》中最炙手可热的名言警句之一,并且被无数后来人争相引用,宋朝当朝士大夫对此更是津津乐道,把它看作是太祖皇帝重视儒臣,提倡以文治国,足以垂范后世的教条宗旨。

我之所以质疑这句话本是赵皇帝无意而发,并不是信口无言,而是有过硬证据的,证据就是赵匡胤的实际行动。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31 15:33:32 +0800 CST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字数:929910

发表时间:2014-05-28 2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9:54:34 +0800 CST

评论数:121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