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君临天下》已出版,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低首神龙狄飞惊 2015-08-08 20:59:51
@cg4 8421楼 2015-08-06 11:43:00
@不清不楚斯基2015-08-04 10:03:57.0
真涨知识,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
不好意思!打错字了!官制。
—————————————————
官职这部分讲的可能有些过多了,或许大部分人对这些并不怎么感兴趣,以后出版的话应该会适当删减,感谢cg4 兄弟 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呵!
-----------------------------
@韦伯兄弟 2015-08-09 07:28:57
楼主已定了出版社?不是说签约后,出版社不会让作者再在网上更新吗?
-----------------------------
出版社没有定。去年发表到现在期间有几个出本社联系过楼主,有一个比较靠谱,谈的内容也合适,但要求2年内至少出齐3部,也就是太祖、太宗和真宗3部。楼主是个老实人,知道以自己近两年的时间精力实在达不到要求,就只好放弃了,以免将来违约影响个人信誉,现在看来也算是一个“明智”(其实是不得已)的决定,否则会被出版商催稿催的受不了。

楼主这两年恰逢所谓的事业上升期,工作上牵扯太多精力,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实在没有精力保持最初的更新速度,时常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就连和大家交流也不甚经常,出版的事情也没时间再谈,干脆选择了暂时搁置,实在感觉有愧各位支持的朋友们,最晚到这年底大概就可以恢复到原来正常的工作节奏,届时一定会努力保持更新,也会重启出版事宜。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1 11:23:04 +0800 CST  
@鱼肉之躯 8471楼 2015-08-11 20:59:00
官职这部分讲的可能有些过多了,或许大部分人对这些并不怎么感兴趣,以后出版的话应该会适当删减,感谢cg4兄弟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呵!

……

-----------------------------

祝事业有成!
—————————————————
感谢支持~~说事业有点大,其实楼主就是一个工薪族,所谓的事业无非就是每天忙的不可开交的各种事务性工作,各种努力换来的也只是职务上的小小晋升,楼主真正想要奋斗的事业其实是踏踏实实写完这部超级长篇,做到善始善终,可惜还是要服从现实,先把赖以生存的工作做好,保住自己的饭碗,然后再去放手追逐自己的梦想和事业。。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2 10:18:22 +0800 CST  
【正文】

九品中正制中的“品”字并不是我们熟悉的官员品级,而是对人才素质进行的等级划分。这个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朝廷在各州设大中正,各郡设小中正,这些大小中正官,都由朝廷选派当地有水平有素质有眼光的“三有”官员担任,相当于相马的“伯乐”。

这些伯乐“相人”的方法是把自己管辖区内的人物分为九等(也称“九品”),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这种方式很像是工厂里的质检人员按质量等次给产品贴标签,上上到上下是优等品,中上到中下是一等品,下上到下下是二等品,不入品的大概是劣等品。

大小中正把贴上标签的人才名单上报给朝廷,朝廷缺人时就根据名单选择人才来授予官职,评价越好,品级越高,自然就能得到更多青睐,得到美差的机会也就越多。

当然,朝廷负责选官的司徒府也不是傻子,为了防止某些人弄虚作假,故意虚抬品级,他们还要对中正官推评的人才进行考核,通过不了考核,自然不能授官,如果考核结果与标签上的品级水平差别较大,还可以改变、升降原来评定的品级。这项工作大概相当于对初次检验合格产品进行抽查复验,控制次品率,防止初验人员以次充好,乱贴标签。

这样来看,九品中正制既保留了汉代从下向上层层把关,考察推荐,评选人才的传统,又把官员的最终选任权掌握在中央,应该算是一种比察举、征辟制更先进的选官制度。

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评价,从九品中正制的运作程序,我们就可以发现它本身仍然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中正官的人选。

中正官在九品中正制中的角色决定了他们掌握着整个选官制度的关键环节:品级的评定。一个人的家世、德才和品行到底如何,朝廷是没有精力去搞实地调研和政治审查的,只能选择信任这些大小中正官的品行,相信他们对人才品级的评定意见,从而使得这些中正官控制最重要的权力——人才品鉴权。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2 17:21:33 +0800 CST  
【正文】

中正官如果给你评下下品,那你就是下下品,就算街坊邻居、大爷大妈都称赞你,你也只能是下下品;中正官给你平定上上品,哪怕你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你也是上上品,做官的机会大把大把地等着你。群众的眼睛虽然是雪亮的,可群众手中没有权力,给你帮不上什么忙,而朝廷的任命考核基本也是走过场,最多让户籍所在地有关部门给你出个无违法犯罪,政治坚定、品行优良、孝敬父母诸如此类的书面证明。

可以说,在九品中正制中,中正官的人选是决定体制运作效果的关键因素,如果负责品评人才品级的中正官本人就是个“下下之等”的家伙,很难相信他会客观公正地评定别人。

这种对制度漏洞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事实是中正官这一关键位置很快就被权大势大的豪门世族所把持,他们彻底改变了原来的品级评定标准,只凭家世门第和父祖官爵评定人才,好比伯乐相马时对马的体型、耐力、爆发力一概置之不理,只看马的血统,只要你的祖上是千里马,那目测你一定也是千里马,如果你的祖先都是拉车载货的苦力,那看都不用看,你必定也不是什么好马。

这种品鉴标准造成的惟一后果,就是高门阀阅子弟“平流进取”,坐享高官厚禄,成为一代接一代的官二代、官三代……官N代,豪门士族凭借在九品中正制中的先天优势逐渐垄断仕途,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士族门阀”势力,对国家政权和皇权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中有一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指的就是东晋时期的王家、谢家两大士族豪强门阀,虽说这两家门阀培养了如谢安、谢玄、谢石等名臣名将,成为国家柱石,但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些崇尚清谈,附庸风雅,毫无才干的纨绔子弟和文士清流,属于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的寄生群体。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2 17:46:26 +0800 CST  
【正文】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庶族地主和普通百姓子弟基本上没有仕途上进的机会,穷二代、农三代的屌丝想要逆袭官二代、富三代,基本上是痴心妄想,最多只能无奈地叹上口气:谁让咱没有一个当官的好爹呢!看来“拼爹”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绝非当今才有。

对这个听起来很美的九品中正制,历来没什么正面评价,后世对它的批判比比皆是,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的评价是最典型,也是最精辟的,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极。”

从本质上看,九品中正制与汉代的荐举制度其实并无大的不同,它囿于门第限制,使用品级等次为依据进行选官,选拔范围更加狭小,考核考试更加流于形式,选官权力更加集中,豪强势力更加强大,对皇权的威胁更加突出,是一种更加畸形的荐举制度,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正是基于这种共通认识,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隋朝开始了对选官制度的改革。士族门阀势力经历了东晋的极盛后已逐渐衰弱,为了进一步打击士族豪强,扩大统治的阶级基础,隋文帝杨坚使用“分科取士”的办法代替了腐朽到家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开始出现雏形,但这个时候的科举尚不具备我们前面所述科举概念的四个基本特征,所以只能说是雏形,而非成形和成熟。

经历数十年统治后,隋亡唐兴,激荡的隋末农民大起义彻底打垮了豪门士族势力,广大中小庶族地主开始在历史政治舞台上取得主体地位(但还不是主导地位),此消彼长之下,士、庶双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了新的政治需求。

一方面,广大庶族地主希望在进入仕途的过程中彻底取消门第限制,争取更多的做官就会,提升政治上的发言权;另一方面,没落的士族地主特权地位已然消失,但他们当然不肯退出历史舞台,为了延续生存,力图凭借自己传统的地位和经济文化优势(而不是像原来一样靠门阀势力)跻身政坛,双方都希望能在一个比较公正公平的平台上竞争,原来的各种选官制度显然无法满足他们的政治需要,在这种形势下,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经历数十年统治后,隋亡唐兴,激荡的隋末农民大起义彻底打垮了豪门士族势力,广大中小庶族地主开始在历史政治舞台上取得主体地位(但还不是主导地位),此消彼长之下,士、庶双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了新的政治需求。

一方面,广大庶族地主希望在进入仕途的过程中彻底取消门第限制,争取更多的做官机会,提升政治上的发言权。

另一方面,没落的士族地主特权地位已然消失,但他们当然不肯退出历史舞台,为了延续生存,力图凭借自己传统的地位和经济文化优势(而不是像原来一样靠门阀势力)跻身政坛,双方都希望能在一个比较公正公平的平台上竞争,原来的各种选官制度显然无法满足他们的政治需要,在这种形势下,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2 17:50:42 +0800 CST  
@cg4 8464楼 2015-08-11 13:42:00
@低首神龙狄飞惊2015-08-1111:23:04.0

出版社没有定。去年发表到现在期间有几个出本社联系过楼主,有一个比较靠谱,谈的内容也合适,但要求2年内至少出齐3部,也就是太祖、太宗和真宗3部。楼主是个老实人,知道以自己近两年的时间精力实在达不到要求,就只好放弃了,以免将来违约影响个人信誉,现在看来也算是一个“明智”(其实是不得已)的决定,否则会被出版商催稿催的受不了。

楼主这两年恰逢所
—————————————————
嗯,这也是出版届通病,谁让人家掌握发行权呢,而且是卖方市场。除非你是知名的畅销书作家,出版社上门求着你,楼主自知才疏学浅,也不着急寻求出版,准备花一段时间好好谋划下整个长篇的布局思路,制定一个可行的写作计划,至少到太宗篇完成初稿后,再考虑出版的问题,不然真的可能会太监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2 22:42:08 +0800 CST  
@t_v_t 2015-08-11 14:27:02
@低首神龙狄飞惊 2014-05-30 08:28:51.0
第二章 离家出走
如果事情一直这么发展下去,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是生孩子、养育孩子,等孩子长大之后再给儿子娶媳妇,然后再等着抱孙子(或许是很多孩子和孙子),如果运气足够好,寿命足够长,赵匡胤到晚年可以过上妻贤子孝、儿孙满堂的幸福生活,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当然,与此同时,赵匡胤这个名字也就在几十年后从世间消失,百年之后甚至被自己的子孙所遗忘。
......
-----------------------------
tvt兄弟你好,你说的赵匡胤在离家出走期间遇到父亲这个情节,应该没有特别清晰明确的历史记载,有朋友提到的《宋史太祖本纪》也并不能直接看出赵匡胤是否在游历期间才遇到父亲,而你说的蔡东藩《宋史演义》楼主没有看过,不知道在书中赵匡胤是在何处与父亲相遇的?有一点可以明确,《宋史太祖本纪》中关于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记载可以看出,赵弘殷从后唐庄宗开始一直供职于禁军,虽时有出兵作战,但大部分时间还是生活在洛阳或开封的,而赵匡胤也一直在家庭中生活,所以楼主据此推断,赵匡胤年少时应该是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个人浅见,欢迎讨论。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3 10:51:17 +0800 CST  
@边走边看的狗 2015-08-09 09:47:20
非常感谢楼主的辛苦,能有机会拜读这些 历史 的描述的却能增加不少对于 历史 的了解。
-----------------------------
感谢朋友的支持!楼主是一个比较认真的人,不愿意脱离史料胡乱发挥,所以尽量在表述一个重要观点时都会引用史料进行充分论证,观点不一定正确,但尽量做到言之有据,这样写东西确实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有的地方也不是那么幽默活泼,但如果不这样做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去,怎么能经得起网友们的质疑和考验?哪怕因此失去了一些人气和点击率,只要看过本文的朋友都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收获,或者激发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楼主认为还是值得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4 08:22:50 +0800 CST  
【正文】

第一百O二章 流弊遗风

自从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21-622年)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后,历代皇帝都十分重视科举选才,李唐近三百年时间内,除非遭遇安史之乱这类重大变故,都坚持了科举取士这一选拔官员的方式,并且不断健全有关规定,促使科举制度不断完善,科举考试逐渐成为整个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受到统治者尤其是明君英主的重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它最有利于巩固皇权和维护统治,据说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见到新考中的进士一个个排着队,规规矩矩地走出殿门的时候,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赤裸裸地表达了历代统治者重视科举的真正动机所在。

正是由于这种动机的存在,以及科举制度满足这种动机的特征,即便在混乱不堪的五代十国,各项政治、经济、社会制度遭受大破坏,但科举作为一项选拔人才、任用官员的制度被保留下来,始终没有废弃。

从第一个的后梁政权,到最后一个的后周政权,以及南唐、吴越、后蜀等十国政权都有开科取士的记载,无论是性格暴戾、鄙视清流的朱温,投靠契丹、认贼作父的石敬瑭,以武立国、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李存勖,还是奢靡享乐、昏庸无能的蜀后主孟昶,满腹才华、吟诗作赋的南唐后主李煜都没废除这项历史并不悠久的制度,特别是南唐在宋军兵临城下时还坚持考试,战斗精神实在是值得表扬,也足见科举制度的生命力。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北宋初年。

大宋新科皇帝赵匡胤是武将出身,没参加过科举考试,文化水平也不高,但他却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更是一个重视人才选拔的皇帝,建隆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下诏赐贡士杨砺等十九人进士及第,这个时候距离他登基即位只有短短几天。

此后,赵匡胤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这次开科绝不是一时权宜之举,在位十六年间,赵匡胤一共举行了十五次贡举,基本做到了一年不落,正是在他带头垂范下,科举制度在宋朝得到不断完善,开创了科举考试的黄金时代。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4 17:40:34 +0800 CST  
【正文】

赵匡胤对科举的贡献,绝不仅仅在于他举办了多少次科举考试,录取了多少名进士,而在于他对科举制度的一系列革新。

与历史上所有的制度一样,科举制度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存在着弊端,完美的制度是不存在的。

对考场作弊,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要说谁在漫长的考试生涯中没搞过小动作,绝对算得上“稀有动物”。

不过大家也不必为此感到惭愧,当然更用不着得意,因为考场作弊也是我国的悠久传统,而且当今那些作弊的“高明”手法大多是被老祖宗们用滥了的手段。

在唐朝,科举制度还不完善,加上后期政治腐败,钻制度空子,找法律漏洞,营私舞弊的行为越来越多,拉关系,走后门,行贿受贿等现象大行其道,“枪替”(请枪手代考)、“挟带”(私藏小抄入场)这类技术手段也屡见不鲜,但若要论起影响的严重程度,还轮不上这些小打小闹的“小聪明“,真正对科举考试造成重大影响的是“三公”现象。

所谓“三公”不是古代最高官职(太师、太尉、太保或者太师、太傅、太保),更不是“公车、公务接待、公款出国”,而是科举考试中的三种特殊现象:公荐、公卷和公开。

公荐,顾名思义是公开推荐,是指贡举考试的主考官可以不把考试成绩作为录取进士的惟一依据,而是兼采举人在社会上的德才和声望,按照顺序排出一个叫“榜贴”的名单,或者由主考官派专人进行察访,制成“通榜贴”(简称“通榜”),供录取时作为重要参考。

这种列“榜贴”和“通榜”的做法很像现在提拔干部的某些程序,除了比较拟提拔对象人选的工作实绩外,还要考察德、能、勤、廉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

在制作“榜贴”和“通榜”的过程中,主考官是不可能对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都有深入全面了解的,他进行排序的依据主要是根据别人对考生的评价,这其中达官贵人、文坛名士的的推荐是至关重要的,试想如果这些上层人物对你交口称赞的话,肯定可以加不少“印象分”,在“通榜”排序中能占据很大优势。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4 17:44:00 +0800 CST  
【正文】

当然,这种好事儿一般是权贵子弟才能享受的特权,平头百姓出身的就别指望了,要想获得他们或者主考官的青睐,不至于在起跑之前被淘汰出局,就必须多方奔走,向名公巨卿呈送自己的得意作品,请求对方为自己推荐宣传,这种被呈送的作品就被成为“行卷”。

在自我推荐的过程中,不成功是十分正常的,投递“行卷”的人一次不成功,也不能灰心放弃,必须厚着脸皮,谦卑谨慎,甚至低声下气,阿谀奉承地一而再,再而三反复投递,一直达到目的方才罢休,这种反复投递的行为则被称为“温卷”。

为了增加录取把握,考生还可以向主考部门(一般是礼部)投递诗文,称为“首卷”,由于这种做法是公开进行且被官方允许的,所以也称为“公卷”,而这些投送“行卷”、“公卷”的行为则被称为“觅举”、“乞举”,也就是“求推荐”、“求表扬”、“求录取”的意思。

这些费尽心机,各方奔走,做出“觅举”、“乞举”行为的考生绝不是有权有势的公子哥儿,而是些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寒门子弟,唐朝很多名人当年在科举场上都干过,像韩愈、王维、白居易这样的文学天才,如果没有名流公卿为他们荐举造势,是很难击败众多竞争对手如愿登科的。

有意思的是,“觅举”、“乞举”的过程还留下了不少优秀的“公卷”作品,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张水部指曾任水部郎中的著名文人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那位担任主考官的张水部也做出了巧妙地回答(《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这两首诗一唱一和,艺术境界绝佳,颇受诗家好评,尤其是朱庆馀这首《近试上张水部》甚至入选了《唐诗三百首》,成为传世名篇,如果你不了解创作背景的话,那就只能把它当做一篇极具创意的女性闺房诗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4 17:49:33 +0800 CST  
@walterchiu 8472楼 2015-08-11 21:46:00
@低首神龙狄飞惊2015-08-1111:23:04.0

出版社没有定。去年发表到现在期间有几个出本社联系过楼主,有一个比较靠谱,谈的内容也合适,但要求2年内至少出齐3部,也就是太祖、太宗和真宗3部。楼主是个老实人,知道以自己近两年的时间精力实在达不到要求,就只好放弃了,以免将来违约影响个人信誉,现在看来也算是一个“明智”(其实是不得已)的决定,否则会被出版商催稿催的受不了。

楼主这两年恰逢所
—————————————————
兄弟说到楼主心里去了,或许这部分制度不像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那么精彩和激烈,会因此失去一部分读者,但你说的一句话正是楼主的真实想法,也是一直没有表达出来的,那就是写一部集大成者的宋史。这个目标很挑战但也很诱人,楼主会努力尝试下去,很多朋友在支持我,但很少有像你看到了楼主的真正愿望,可谓知音!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5 17:41:30 +0800 CST  
@圣门邪王石之轩 2015-08-10 09:42:31
楼主,我来了,可能你不认识我, @一抹泪光诉尽百 ,但这个记得吧,那就是我以前的号,忘了密码,换了个马甲,以后用这个号了,
重点来了,好消息,高希希, 历史 剧赵匡胤今晚在重庆卫视播出7:30,大大加油写完赵老大,和电视剧同完结
-----------------------------
呵呵,不好意思兄弟,楼主这几天没顾上和朋友们交流~~话说你原来的ID还是很有意境的,换了马甲之后也要常来啊!新的ID也很有气势,楼主知道这是黄易作品《大唐双龙传》中的四大手之一,也是楼主欣赏的角色之一,亦正亦邪的石之轩,还记得那句“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还有上大学时那段夜挑灯读大唐的时光。

高希希的《赵匡胤》拍了不短时间吧?终于要开播了,对喜欢了解历史又不愿意看史书的朋友是一个福音,但历史剧的内容只能看来乐乐,可不能当真,其中原因楼主在帖子里也提过了,很多电影电视剧请的历史顾问太不靠谱。楼主昨天在贴吧看到有朋友贴出来的电视剧截图,说是赵匡胤问“现在是什么年间了?”,群众回答“应该是后晋了吧!”编剧和导演也是蛮有才的。总之多谢朋友一直以来的支持,楼主一定加油,争取赶在电视剧结尾前终结赵匡胤。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6 18:00:00 +0800 CST  
【正文】

除了诞生一批诗词佳作这一“副作用”外,公卷、公荐两项制度基本没产生什么正面影响,它们的初衷是为了全面考察举荐贤才,减少单凭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弊端,但问题是执行出了问题,带来了更多的弊端。

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指望公卿大臣、社会名流们自觉自律、公正客观、不徇私情地推荐贤才基本上是白日做梦,这种合法的公荐制度为官僚权贵请托营私,大兴不正之风打开了方便之门,公卿大臣可以名正言顺、不遗余力地为亲戚、子弟吹捧扬名,彼此帮助,共同进步,从而使得权贵子弟在科举考试中占有较大优势,甚至不战而胜。

有时,主考官甚至在考试之前就已经根据“通榜”或“榜贴”预定了前几名乃至状元的及第人选,比如在大和二年(公元825年)的进士科考试中,录取的前5名都是通过请托、推荐或其他关系事先决定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五个关系户中,第5名人选正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杜牧。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寒门子弟即便是才华横溢,四处奔走,也很难得到足够的青睐和推荐,他们又无力改变现状,无奈之下,只能像唐朝诗人杜荀鹤一样,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除了痛悔自己投错了胎,没有一个高官权贵的老爹以外,就只能痛骂一下朝廷这不公平和不严密的科举制度了。

唐朝科举制度保留的公荐、公卷做法是以前荐举制的残余表现,更是受魏晋门阀遗风影响所致。唐朝门阀虽然远不如魏晋门阀势力强大,但在跟中小庶族和普通百姓的竞争中还是占很大优势的,他们凭借自身权势控制了科举考试的若干重要环节,导致元和年间以后的唐朝晚期公卿大臣子弟科举及第人数在录取进士总数中的比例迅速上升。

根据《新唐书》记载,“崔、卢、李、郑及城南韦、杜二家,蝉联圭组,世为显著”,这些名门望族堪称当时的“六大家族”,他们通过科举考试入仕高官,世代相继,长期间垄断了朝廷的高层权力,其子孙后代自然也都成为科举及第榜上的常客,原本是要打破门第限制,广泛选拔人才的进士科考试,几乎变成了公卿大臣用来世袭高位的工具。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7 11:00:24 +0800 CST  
【正文】

这种现象的出现显然违背了最高统治者推行科举考试的最初意愿,但当时的皇帝大权旁落,势力衰微,自己都朝不保夕,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整治科考弊端,所以这些黑幕就这样经历了唐朝后期的割据混战,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并且打算继续流传下去。

这个时候,一个人及时了出来,对这一现象高声叫停,明确表示决不允许唐朝科举中的残余流毒在我朝继续肆虐,这个人就是伟大的赵匡胤同志。

乾德元年(963年)九月二十七日,赵匡胤下发了一道诏令:“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其罪。”

这条诏令寥寥数语,短小精悍,意义却非同一般,它首次明文禁止了“公荐”,使得权贵子弟失去了科举及第的“绿色通道”,全天下平民出身,公荐无门的举子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禁不住欢呼雀跃,高呼万岁圣明。

持续几百年的公荐制度被一朝废罢,另一项“公卷”制度却并未同时废除,一直延续到宋仁宗时才明令禁止,但由于同时期科举考试其他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严密,投送“公卷”的行为虽然存在,其影响却已经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除了废罢公荐以外,赵匡胤还对科举考试中另外一项约定俗成的惯例进行了整顿。

在唐朝,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员被称为“知贡举”,也就是主考官,这可是一个人人艳羡的好差事,决定无数考生进退取舍的权力就掌握在他的手中,无论是靠托关系走后门的,还是凭真才实学的,都得对这位能够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考官尊敬有加,而进士们在被录取后,首先要向向主司谢恩行礼,答谢主考官的知遇录取之恩,称呼主考官为“座主”、“座师”,自称为“门生”,同科登第的进士之间则互称“同年”、“同窗”,我们今天常说的“门生”、“师门”、“同窗”大体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其实认真追究起来,这种所谓的“师生”关系实在有些牵强附会。

主考官只是负责主持考试的官员,既不是搞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教师,也不是负责提拔干部的吏部官员,他们在担任主考官前甚至完全不知道这些考生姓甚名谁,何方人士,何许人也,考生称呼他们为“师”无非是为了表示对他们地位和手中权力的尊重,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入朝为官后能继续保持密切关系,相互扶持提携,毕竟新科进士初入官场,不知水深水浅,有个熟门熟路的前辈给自己指点迷津,关键时刻扶上一把,自然是好事一桩。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7 14:38:46 +0800 CST  
【正文】

反观这些主考官们,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学生、门生,也是乐得消受,因为他们往往把自己录取的进士看成是今后能供养回馈自己的“良田美玉”,把当主考官当成了一项投资收益率很高的活动,因为谁也说不准十年、二十年之后,这些新科进士里会不会出现宰相、尚书、将军之类的高官显宦。

就这样,出于彼此共同的利益需要,原本并无密切关系的主考官与考生结成了“师生”关系,成为了唐朝科举制度产生的又一“副产品”。

这种所谓“师生” 关系绝不是简单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复杂的官场和政治关系,由于大家彼此间心照不宣的利益关系,加上相近的文化背景和出身经历,很容易对时事政治产生共鸣,进而形成政见相同、利益一致的团体,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形成政治“朋党”,唐朝后期持续数十年的“牛李党争”,一定程度上就受到了这种因素的影响。

与科举中的徇私舞弊,请托营私现象一样,对这种可能引起“结党”的行为,皇帝是极其厌恶的,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天下之才皆为自己一人所用,只对自己一个人保持忠诚,搞拉帮结伙,抱团经营无疑是对皇权的巨大威胁。

这一弊病在既无长远眼光,也没谋略手腕的皇帝那里显然是难以根治的,但赵匡胤却是符合条件的最佳人选,他深知师生关系之害,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术刀。

建隆三年(962年)九月一日,赵匡胤下达了一道诏令,大体内容如下:

“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即擢第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官子孙弟侄,如违,御史台弹奏。应名姓次第,放榜时并须据才艺高低,从上安排,不得以隽科为贵,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

这道诏令的意思十分明确,科举考试是国家取士,不是主考官的个人恩赐,及第进士不得称呼主考官为恩门、师门,不能向他们谢恩,而应该效忠于国家和皇帝。

此令一出,这些人再不敢公开地搞什么谢师礼,拜码头了,其后赵匡胤又多次下诏,重申禁令,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士族权贵和政治朋党的形成。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7 16:27:58 +0800 CST  
【正文】

从赵匡胤采取的科举革新措施来看,基本上是从限制权贵子弟特权,制约主考官权力两方面着手的,特别是在对待官宦子弟的态度上,赵匡胤给予了“特殊照顾”。

事情发生在开宝六年(968年)三月,时任礼部知贡举的王祐选拔出十名进士合格者,名单报到皇帝那里,有一个人的名字引起了赵匡胤的注意。

这个人叫陶邴,在十人名单中位列第六,应该说这不算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位置,赵匡胤之所以注意到他,是因为这个人不是一般人,而是翰林学士陶谷的儿子,而陶谷就是当年赵匡胤受禅登基时,以一纸禅位诏书解决了燃眉之急的那位大才子。

按理说,以陶谷一代才子之名,他的儿子中个进士也不算什么稀罕事,毕竟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算这位仁兄倒霉,赵匡胤对陶邴虽不熟悉,却对他那个心胸狭窄,偏爱投机的翰林学士老爹印象十分不好,他还听说此人不光自己人品不高,而且教子无方,他的儿子怎么能登科及第?莫不是靠着他老爹给找关系走了后门?赵匡胤顿时觉得这其中或有疑点,于是便下旨令中书对及第者进行复试,结果陶邴仍然名列其中。

从复试结果来看,或许陶邴还是真有两把刷子的,因为皇帝亲自安排的复试,应该不会有人敢于顶风作案,徇私舞弊,但赵匡胤还是不大放心,他再次颁布诏令,规定从今以后凡是官宦子弟参加科考的,礼部必须全部如实奏报,对这些人专门进行复试,避免权贵子弟营私舞弊,这条诏令从此之后也成为宋朝历代皇帝遵循不变的定制。

通过这件小事,赵匡胤开始意识到主考官的自主权似乎太大了一些,虽说这次陶邴登第没什么猫腻,但谁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有,谁也不能确保每次科考都公正公平,自己这个做皇帝的十分有必要对取士大权进行干预和限制。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7 20:25:25 +0800 CST  
@walterchiu 2015-08-18 05:11:06
繼續支持,與你同路,風雨不改
-----------------------------
感谢支持,有你同行,笔耕不辍,坚持到底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8 23:27:58 +0800 CST  
@王晓强强 8553楼 2015-08-20 14:36:00
楼主休眠了?也不出来更新哈哈:-)
—————————————————
【楼主这几天被加班,没日没夜连轴转,实在没有时间更新和交流,跟各位说声抱歉!周末恢复更新。】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0 19:01:35 +0800 CST  
【正文】

赵匡胤的担心绝非杞人忧天,因为在此之前负责科考的主考官权力确实非常之大。

唐朝负责科举考试的官员人选是固定的,一开始是吏部考功司郎中,后来考试规格提高了,主考官的级别也跟着提升,改由礼部侍郎担任知贡举,偶尔也有其他官员兼任的,则称为权知贡举,不过绝大多数时候还是固定的。

由于人选固定,毫无保密性可言,全天下都知道谁会是主考官,大家完全可以提前活动门路,打通关系,更重要的是皇帝虽对贡举之事十分重视,却不直接干预参与考试过程,甚至连考试结果也不过问,知贡举所定录取名单就是最终人选,进退取舍大权完全集中在主考官一人手中,当真是一笔决定无数人的前途命运,要想搞点徇私舞弊活动简直易如反掌。

对于这种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赵匡胤在建国之初就采取了相应措施,他把设副手分散宰相、知州权力的策略也运用到了科举考试中,不固定知贡举的人选,而是选择六部尚书、两制等文学侍从之臣轮流担任。

赵匡胤在位十六年间,举行贡举15次,担任过知贡举或权知贡举的至少有7、8人,开宝八年(970年)的科举考试中,更是史无前例任命了4名考官,除一名“权知贡举”外,还同时任命了3个“权同知贡举”,既减轻了考官们的考校负担,又分散了他们手中的事权,为了限制主考官的权力,赵匡胤可谓费尽心机。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革新措施,宋初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和权威性都比唐朝有了很大的提高,考试程序和制度也更加严密,但这些都属于“救弊”措施,真正对科举制度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是另外一项全新制度的设立——殿试。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21 20:09:47 +0800 CST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字数:929910

发表时间:2014-05-28 2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9:54:34 +0800 CST

评论数:121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