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君临天下》已出版,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bjpbjpbjpc 2015-06-24 17:28:01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时间:2015-06-24 13:13:54
金丰兄好久不来,热烈欢迎!要是按照以往的节奏,赵匡胤早就去地下报道了,只是近两三个月楼主更新速度明显放缓,所以他就很幸运地继续活跃在舞台上了……宋太宗的篇幅可能跟宋太祖差不多,后面的皇帝应该都会短于太祖太宗的篇幅。
仁宗的篇幅想短也短不了,因为他在位时间长,人气又高,在位期间的故事多,所以达到太祖三分之一是完全没问题的。
在所有庙号......
-----------------------------
历代仁宗至少有一个共同点——仁厚,对老百姓相对比较仁厚,但更重要的是对士大夫仁厚,只有对士大夫仁厚,士大夫才会说你的好话,这样皇帝驾崩以后起谥号的时候就会送个仁字给你了。字母兄说得没错,仁宗们往往在做事上没有什么业绩,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能力,但做老好人很有一手,而这种皇帝作风很对儒家传统思想,至于经济、国力、疆土这类素来不被重视,所以大多人都认为仁宗是美名。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3 11:23:08 +0800 CST  
【正文】

下面这篇古文全面精辟地概括了北宋前期官职的特色,绝对堪称是了解北宋前期官职的一把钥匙,虽然“仅有”五六百字,但信息量巨大,请大家务必保持耐心,把它从头到尾看完: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省〕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位版、流外较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左、右谏议无言贵,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事之笔,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补阙、拾遗改为司谏、正言而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郎中、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秘书、殿中二省,名存实废;惟内侍所掌,犹仿佛故事;九寺五监,尤为空官。六统军、十六卫,每遇大礼、朝会,但遣官摄事,以备仪范;天圣中,始以环卫官补宗室子。东宫官不常置。公主无邑司。节度使不食本镇租赋。藩府除授虽带都督之名,而实不行都督之事。京府以及四方大镇,皆有牧尹,而类非亲王不除。诸路无观察、采访,而观察、防御、团练、刺史,特以为右列叙迁之宠;虽有正任、遥领,大率不亲本州之务。诸司使副,有东班、西班,又有横班;横班之有职事者,独閤门、客省、四方馆,略有典掌,其他悉无所领。此其大概也。”

这段文字出自于著名史学家、制度学家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之《职官考?官制总序》,马端临不愧是史学大家,只用寥寥数百字就把北宋前期的整个官制体系概括的如此全面而精炼,从中央到地方,从三省六部到九寺五监,从内廷到外朝,从诸路到州府,从文阶到武阶,从环卫到台谏,从东宫到公主,从皇室到官员,从三师三公到东西二府,可谓是既兼容并包,无所不涵,又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繁而不乱,实在是宋史职官爱好者研究必读入门之选。

通过马端临这段概括,我们可以发现看似杂乱无章的北宋官职的内在规律,而其中最核心的规律就是马端临下面,即:“至于官人授受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 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不错,正是这四十字将北宋前期官制中最核心的部分呈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独具特色的官职与差遣分离制度。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3 17:35:42 +0800 CST  
【正文】

所谓的“有官有职有差遣”,是指大宋朝某在职文官干部,他的官衔全称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官、职、差遣。

官,又称正官、本官,即三省六部制、九寺五监等官司之正官,比如×部尚书、侍郎、×司郎中、员外郎,×寺卿、少卿等等,这些“官”对我们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历史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

差遣,是指临时委派的职务,名称复杂多变,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常带有“权”、“知”、“勾当”、“判”、“直”、“管勾”、“提举”、“提点”、“签书”这类动词,以动宾词组的形式出现,比如知×军州事、判大理寺、提点××司公事,签书枢密院事等等,虽说比“官”要复杂些,但大多数都有动词的特征,还算比较醒目。

职,又称职名,它们的花样也很多,同样有近似的称谓,比如××馆(殿)大学士、学士,××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等等。

官、职和差遣的各自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大概是这样的:

官用来表示品级和决定俸禄,但并不是实任职务,我们不能靠一个人所任的“官”来判断他的主要职责和工作内容,因为“差遣”才是真正委任的实际职务,判断一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主要就是要看他的“差遣”。

至于“职”基本上是有名无实,既不表示官员品级,也不能决定俸禄水平(但可以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它是有差遣职务的官员的“带衔”,表示皇帝的额外恩赐或重视,也用来给外出担任地方差遣的官员提高一下地位和分量。

当然,“学士”这类的“带职”也不是人人都能随便“带”的,一般说来只有文学修养比较高并且本人的“官”达到一定品级、“差遣”达到一定等级的文官才有“带职”的资格。另外,武将虽也有“带职”,但并不为人所关注,况且文武殊途,武将所带职名跟文官序列的职名有严格区分,两者不能混用,即使你再生猛,立过多少战功也混不出一个××学士的“职名”。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3 17:45:06 +0800 CST  
【正文】

为了更直观地认识这个“三位一体”的官制,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

①尚书工部员外郎、②直龙图阁,③知襄州事王洙。

这里共涉及3个职务名称,其中①尚书工部员外郎是“官”,用于定品级(从六品上)、俸禄(料钱三十贯,礼赐冬绢、春罗一批,冬绵三十、两);②直龙图阁是职名,在职名体系中属于中低级,一般是是庶官所带;③知襄州事是实际差遣职务,也就是襄州知州,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通过上面的讲解,大家应该能够区分官、职、差遣这三者之间的差别了,对北宋前期官职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果想检验下学习效果,不妨在《宋史》中寻找一些人物传记,尝试用前面的官制知识去分析他们的官衔,相信一定能有所收获。

大家可能会禁不住感叹:这官制体系实在太折磨人。事实上,不光我们这些人搞不明白,就算北宋当朝的官员也是糊里糊涂,真正能弄清楚的恐怕只有那些直接从事干部管理的官吏了,所以从宋真宗时期开始,当朝士大夫要求“厘清官制”的呼声就不绝于耳,直到宋神宗元丰年间,才真正实施了官制改革,基本上把这套“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送入了历史,可以说这套官制体系是北宋前期独具特色,后无来者的。

那么,以赵匡胤的政治智慧,为什么他不重起炉灶,设计一套简洁的制度呢?

《朱子语类》卷127《本朝一》中记载了朱熹与弟子们的一段对话:

“或言太祖受命,尽除五代弊法,用能易乱为治,曰不然。只是去其甚者,其他法令条目,多仍其旧。大凡做事氐人,多是先其大细,其它节目可因则因此方是英雄手段。”

朱大圣人这段话十分耐人寻味,他一方面纠正了有些人认为赵匡胤尽除五代弊法,一切推倒再来的片面说法;另一方面又对赵匡胤因旧革新,在继承中创新的行为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才是英雄手段。

实事求是的说,朱熹对赵匡胤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中肯的,因为赵匡胤对宋初国家制度体系确实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自主创新,他的举措绝大部分都是在总结唐末五代治国施政先进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比如这套复杂的官制体系就有着十分悠久的渊源,想要理解这套体系形成的原因,就有必要追本溯源,而北宋前期官制的源头又在何处呢?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3 19:39:00 +0800 CST  
@不清不楚斯基 8402楼 2015-08-03 22:33:00
这一章都能上大学历史课了,楼主不是历史专业的吧,嘿嘿
—————————————————
呵呵,绝对门外汉,只是对宋朝官制特别感兴趣,研究的多了些,所以写的比较详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4 22:02:11 +0800 CST  
@我是小村官 8407楼 2015-08-04 17:01:00
@枭别离2015-08-0412 :36:01
求教楼主,看电视剧的时候,包青天明明是开封府的知府,叫包青天和包大人没疑问,可为什么还有叫他包龙图?小时候爷爷听戏,好像就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
@睡觉呼噜威震天 2015-08-04 19:24:55
百度上来的:硕士仁宗皇帝亲自为包公画了一张半身像,御赐给包公;因为是皇帝画的,所以就称“龙图”。“龙图”不是随便可以挂的,所以仁宗
—————————————————
胡说八道,满嘴放炮,百度来的也能信???
-----------------------------
威兄息怒。包拯这个人楼主后面肯定会讲到,现在先简单介绍。

包拯,本名包拯,字希仁,为人熟知的外号有包青天、包黑子、包龙图等。实际上,包青天更多是一种民间的说法称呼,因为中国老百姓对清官都喜欢称青天;包黑子更多则是现在影视剧搞笑,说他黑脸其实意思是铁面无私,但正史中似乎没有专门描述他的脸特别黑的生理特征。

至于包龙图就有讲究了,百度上将“龙图”最初的意思解释为“皇帝(龙)亲自画的画像”完全就是望文生义了,说是胡扯一点也不假。《宋史包拯传》记载“除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这里的“龙图阁直学士”就是楼主介绍的文官所带“职名”,所以后世的戏曲小说也有以这个“职名”称呼他“包龙图”。

实际上,《宋史包拯传》记载当时的“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而不是后世称呼“包龙图”,其中原因是包拯在“除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之前还曾“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因此称呼他“包待制”,而这里的“天章阁待制”也是一个文官所带的“职名”。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5 08:51:17 +0800 CST  
【正文】

关于这个问题,马端临在前面已经告诉我们了——“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

《宋史?职官志序》记载“宋承唐制”,也就是继承了唐朝的职官制度体系。这跟我们掌握的历史常识可能会不一样,因为教科书上说隋唐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整齐划一,分工清晰,但北宋前期官制却是架空三省六部制,以复杂芜乱著称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认识,还在于教科书只是普及性读物,所讲所述是粗枝大节的静态历史,并不能完整呈现一个时间段内的制度沿革,所谓“宋承唐制”中的“唐制”实际上是指唐朝后期之制,跟唐朝前期的三省六部制已经截然不同。

史料这样记载:“唐制,省、部、寺、监之官备员而已,无所职掌,别领内外任使,而省、部、寺、监,别设主判官员额。”也就是说,唐朝后期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官员就已经是空挂官衔,实际上不负责部门事务了,他们真正的职任是充当各类“使臣”,而那些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事务,则另设其他职务负责,这与马端临描述的北宋前期官制特点何其相似,也有力证明了“官”与“差遣”的分离在唐朝就已经出现,并在后期形成了普遍定制。

那么,一贯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唐朝官制又怎么会向差遣制度转变,最后形同虚设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有必要阐述一下“差遣”制度的基本特点。

差遣制度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官与职脱节,本司官往往判别司事;二是差遣官无定员,无品秩;三是差遣职务的任命不由吏部和兵部铨选。

还是以之前王洙的例子来说明: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龙图阁、知襄州事。

“员外郎”是王洙的“官”,这个官是三省六部制中固有的官职,是有定额有品级的,但王洙实际上不管工部的任何事务,他的真正职务是“知襄州事”,也就是差遣,不过在当时差遣职务本身是没有品级之说的,一个官员的品级是由他的“官”来决定的。

至于“尚书工部员外郎”这个官职原本要干的活,朝廷自然会指派其他官员负责,而这个被指派的人之“官”肯定不是“尚书工部员外郎”,而是其他除此之外的其他职衔,吏部、户部、太常寺之类都有可能,反正如果不经皇帝或朝廷批准,王洙是不能管工部事务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5 17:48:08 +0800 CST  
【正文】

差遣之职实际上在唐朝初年就已经出现,后世所熟知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实际上就是一种差遣官职。

按照三省六部制规定,只有三省的最高长官(分别是中书令、尚书令及左右仆射、门下侍郎)才是宰相之任,但按照论资排辈的优良传统,这些官职只有工作达到相当年限,资历十分深厚的人才能担任,能熬到的人往往都是半大老头子,无论是精力还是才干都在走下坡路,显然无法满足处理繁重政务的需要,而且他们往往倚老卖老,和皇帝大人不对付。

后来,皇帝为了提拔资历较浅而又有政治才干的官员,创造性地发明了“加衔”这一做法,具体做法是不改变提拔对象原有的官职品级,直接加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允许他们参预国家大政事务,成了实际上的宰相。

比如某人现任官职是尚书吏部侍郎,根本直接没有直接越级提拔当宰相的资格,但加衔之后就不一样了,除了品级、俸禄不如中书令、门下侍郎这些在“正牌宰相”外,实际权力没什么差别,后来的“参知政事”、“参知机务”都莫不如此。

由此可知,差遣之设是为了满足皇帝用人需要的一种变通手段,所以其设置也是临时性、不确定性的,至少在早期还没形成固定的制度,也没成为普遍现象。

事情到了武则天执政期间发生了变化,这位杰出的女皇帝在用人方面是公认的不拘一格,而差遣恰恰满足了这一需要,成为破格提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正是在她的大力推广下,差遣之法逐渐流行起来,直到唐玄宗时终于发展成为固定制度。

当时的差遣职务名称绝大多数都带一个‘使”字,所以也叫“使职”,枢密使、节度使、转运使、三司使等等都在这段时期陆续出现,类似“权知军州事”这类非使职的差遣也应运而生,再后来,这些差遣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成为了固定的官职名称。

通过前面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官职差遣分离制度的形成对原有官制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由于它有着客观的需要,符合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愿,所以即便在五代十国时期,其他经济政治制度被破坏的七零八落之际,差遣制度却未见衰弱,反而被进一步强化,并且一直延续到宋初。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5 17:51:15 +0800 CST  
@walterchiu 2015-08-04 22:07:52
@不清不楚斯基 2015-08-03 22:33:14.0
这一章都能上大学 历史 课了,楼主不是 历史 专业的吧,嘿嘿
—————————————
我忽然覺得自己像個學生在上課0.0
-----------------------------
大家都是学生哈,三人行必有我师!给楼主挑一个错字也是一字之师呀!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6 17:57:33 +0800 CST  
@睡觉呼噜威震天 8422楼 2015-08-06 15:08:00

我是说百度百科上那些不负责任的编辑,好好一个词条让这些人改的面目全非,要知道现在很多无脑的孩子不喜欢读书,只会拿百度来的东西当知识,这不是误人子弟,遗害后人吗!历史的词条就不应该人人都能编辑,必须是实名认证的历史学者才行。
—————————————————
威兄,这个问题咱们可干涉不了。现在是知识速成德时代,很少有人会去获取第一手知识了,更多是直接获取第二,第三甚至第四手信息,我们无力改变环境,只有坚持做自己。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6 20:12:11 +0800 CST  
@漫威英雄联盟 2015-08-05 15:45:08
一直很仰慕宋朝发达的文明,一定认真拜读楼主大作。
-----------------------------
兄台这个ID很牛啊,一看就知道是漫威粉。漫威最牛的是复仇者联盟,数来数去就钢铁侠、美国队长、绿巨人、黑寡妇、鹰眼这几个人,你这ID可是把漫威的超级英雄全都联盟起来了(☆_☆)/~~宋朝文明确实发达,也一直为各国所仰慕,楼主的文章侧重政治、军事和部分文化,谈到整个宋朝文明恐怕力有不逮,还望朋友常来指教!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7 15:45:32 +0800 CST  
【正文】

赵匡胤即位之后,一手抓统一战争,一手抓典章立制,很好地利用了官制差遣分离制度的优点,他一方面留用了大批后周和僭伪政权的遗臣遗老,授以大小不等的官职,另一方面却不给实际的差遣职务,只让他们保住饭碗,干领俸禄,无法掌握实权,而另行委派其他京朝官去担任“判、知、权、直”等各级差遣职务,迅速掌握了中央和新收复地方州县的政权,为稳定全国局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转运使、知州、知县、通判这类比较新的“差遣”得到普遍应用,而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这类老资格的“差遣”则逐渐被削去了实权,慢慢转化成了虚衔,形成了新的“官职”。

由此可见,赵匡胤对唐朝乃至五代传承官制的态度绝不是连根拔起,而是进行适当修剪和矫正,让官制这棵“大树”重焕生机。事实上,这也是赵匡胤对待前朝所有制度体系的一贯原则,正如朱熹所说:“先去其大纲,其它节目可因则因,方是英雄手段。”

对赵匡胤继承发展的这套官制体系,后世评价是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已经说过,消极一面就是官职名不副实,机构重三叠四,显得十分紊乱,直接的受害者就是我们这些人,仿佛进了迷宫一般,难窥全豹。

这些还都是小意思,在很多人看来,这套官制的最大弊端是导致了后来“三冗”之一的“冗官”现象,就连一向推崇祖宗之法的司马光也抨击本朝官制“名实不符,员数满溢,是以官吏愈多,而万事益废”,而这一点也几乎成为后人的普遍共识。

但在我看来,把宋初官制和“冗官”之弊画上简单的因果关系,是很值得商榷一下的。

差遣制度对官员数量的影响确实有,但不可过度高估,因为宋初官员数量虽多,却并非没有限制,官制虽乱也并非没有规律。比如一个州的领导职务,只能设一名知州,一名通判,不可能随意设置官员数额,弄出两三个知州、四五个通判来,中央机构大抵也是如此。

事实上,宋初冗余的官员主要是那些空占编制员额而无实职差遣的官员,但这部分人大多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十几、数十年后,他们老去退休或死亡,就能实现自然减员,又如何会导致七、八十年后官员数量激增膨胀导致的冗官现象呢?

至于北宋中期冗官的主要原因,楼主认为是“荫补授官太滥”,这一点已被许多业内专家论证,我们后面还会专门论述。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7 20:34:09 +0800 CST  
【正文】

第一百O一章 从察举到科举

北宋的官制体系不仅限于差遣制度,还包括官员选拔、考核、注授、酬劳、致仕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它是一个动态的体系,从你进入官场,成为国家正式公务员开始,一直到退休死亡,你始终被一个十分庞杂的系统所覆盖。

在赵匡胤时代,这些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制度本身还不够完善和严密,制度执行也不太规范,规定程序也没有那么复杂,一切以简洁实用,务求实效为出发点,但有一项制度还是必须要重点讲述的,那就是选官。

“选官”,说白了就是选拔人才进入仕途官场,为干部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在宋朝,朝廷选拔官员的途径大概有五种:

1、科举取士;2、门荫补官;3、从军补授;4、吏人出职;5、纳粟摄官。

这五种途径用现代说法来表示,分别是:

1、公务员考试;2、官二代拼爹;4、军转干部安置;5、临时工转正;6、花钱买官。

据史料统计显示,终宋一朝,科举和门荫(也就是公务员考试和官二代拼爹)是选拔官员数量最多的,属于入仕为官的主流途径,其他三种则是非主流,而要论起对当时乃至后世的影响,科举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最最主流。

科举是个热门话题,在古装影视剧的影响下,人们对科举的兴趣至今依然浓厚,这是古代任何一项制度都不具备的持久魅力,即便街头巷尾菜市场的大妈估计也有所耳闻,至少她们应该知道“考进士”、“中状元”这种事情吧?

对受过高等教育,了解历史常识的的朋友来讲,有关科举的各种典故、术语更是耳熟能详,张口便来,比如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每级考试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员、状元,殿试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而如果一个人能在科举考试中连夺解元、会员、状元三个头名,那就是传说中的“连中三元”。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7 20:35:49 +0800 CST  
【正文】

这些说法当然没错,但要看是在什么时候,楼主一直强调历史是变化、动态的历史,同一个说法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正确与否就可能有根本性的变化。

史料研究表明,殿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说法最早是在南宋中后期才形成,影视剧里在南宋以前出现这种称呼显然属于“剧情穿越”,而事实证明这种“穿越”在影视剧里相当的多,地球人都知道。

那么,赵匡胤对于科举制度的发展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那段遥远又熟悉的科举制度发展史。

其实我不想去追溯几百年前这些老掉牙的故事,但我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发现,如果要研究一个历史事件,往往需要联系当时的形势和环境来分析,不能孤立地就事论事,而如果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一项制度,那么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评判一项制度,即便从当时的环境背景出发也是不够的,必须要追源溯本。

制度本身就具备延续性的特点,一个皇帝会死,一个王朝会亡,制度却可以超越政权和朝代而不断传承下去,形成连贯、持续、长久的制度史,历史上没有永久的王朝,却可以有永恒的制度。

制度的这一特点使得我们在研究它时必须要有足够的时空感,能够从一个时代、一个王朝乃至数百上千年的视野中去分析研究,既要研究他的现在,也要追溯他的过去,才能预测他的未来,这也是历史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回顾科举的历史前,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科举的概念。

现代人说到科举,往往将之与高考制度相提并论。从规模和关注度来看,每年一届的高考确实吸引了大量国人的目光,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文科状元、理科状元,全县状元、全市状元、全省状元之类的概念被大肆炒作,俨然就是现代化的科举考试。

楼主没参加过科举考试(这不废话吗),现在的考试倒是参加不少,高考、硕士研究生考试、各种资格考试都曾亲身经历,也曾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但在对比古代科举考试的史料后,我不得不承认,无论是从目标、性质,还是形式、内容来看,现代高考跟古代科举考试基本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其难度、重要性和影响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可怜的高考充其量只能算小儿科。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7 20:37:23 +0800 CST  
@cg4 8421楼 2015-08-06 11:43:00
@不清不楚斯基2015-08-0410:03:57.0

真涨知识,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

不好意思!打错字了!官制。
—————————————————
官职这部分讲的可能有些过多了,或许大部分人对这些并不怎么感兴趣,以后出版的话应该会适当删减,感谢cg4兄弟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呵!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8 20:59:51 +0800 CST  
@bjpbjpbjpc 8430楼 2015-08-07 14:24:00

包拯的知名度堪称中国第一啊,我奶奶八十多岁了,大字不识......

-----------------------------

这说明中国自古没有法制的传统,包拯也好,海瑞也好,所有的“清官”其实都是人治而不是法治,而且似乎有一个共同的观念:只要惩治当官的、有钱的、关照穷人的就是“清官”,似乎有权的、有钱的必定邪恶,受穷的天生正义,这也是咱们中国越来越落后的原因之一。
—————————————————
这种现象和传统认识的形成,跟儒家的义利观应该有很大关系。虽说各种”青天”的说法大部分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但跟统治阶层的大力提倡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宋以后,士大夫阶层与皇帝共治天下,他们更欣赏人治和仁政,口不言利,坚决反对法治模式和逐利之说,大概和当今的治国模式和理念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对比。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09 19:38:00 +0800 CST  
@大海就是要 2015-08-04 16:17:02
可惜大宋重文轻武,以致文强武弱!一败于契丹,二败于女真而灭于蒙元!可惜可惜!数文武朝代还看今朝,文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
欢迎兄弟前来,,,文强武弱,重文轻武也是大家对宋朝的一贯印象了,要想推翻这个结论恐怕很难,但业界对此还是有不少持不同观点的,楼主后面也会专门讲这部分,会在这一点上试图表达更为务实客观的观点。宋朝败于女真、灭于蒙元是一点不假,但说败于契丹还是值得商榷一下子哦,北宋和契丹一直是势均力敌,互有胜负,所以澶渊之盟后才能保持那么长时间的和平,也是双方综合实力对比决定的,只是我们的教科书和一些通俗历史文学作品更多强调宋朝胜利的战事,而对胜利的战事有意无意忽视了,楼主到太宗、真宗时期会着重讲解这部分内容,通过几场宋辽大战来全面展现宋辽战争。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0 16:57:42 +0800 CST  
【正文】

在很多人印象中,科举就是考进士。这种说法放在明清两朝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如果放在整个中国历史进程中来看,无疑是以偏概全。

在这里,楼主介绍一个科举的概念供大家参考,这是由著名史学家钱忠礼先生首先提出来的:

科举是一种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以考试为主要形式,以投牒自进为主要特征,以成绩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

按照钱忠礼先生的这一概念,原来那种普遍认为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奠基于唐的主流统治性说法又值得商榷了,因为隋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并不完全符合上述概念的四个基本特征,仍带有以往荐举制度的浓厚残余。

关于这个问题,钱忠礼先生也详细考证论述过,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他的《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

弄清楚科举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后,接下来就是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即使放在公元前去发问,我们的老祖宗们也会给出同样的答案,自从有文字记载的信史以来,人们就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如此。

著名的“战国四公子”致力于罗致各类人才,他们个个都是“门下食客三千”,在历史上留下爱才惜士的美名,旗下人才的质量暂不评判,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战国七雄中的秦国最为重视人才选拔,着重从立有战功的普通将士中选拔官吏,为国家和君主所用(专业术语叫“军功”),从而形成了一批“军功贵族群体”,成为秦国的骨干力量,促进国家逐渐强大,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帝国。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0 17:52:25 +0800 CST  
【正文】

到了封建社会,选拔人才和官员开始形成固定制度。纵观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官员的选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隋朝以前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的阶段,这个阶段从汉朝开始,持续到隋朝末年,历时七百余年,主要制度形态是汉代的察举、征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唐代以后则是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乃至完全凭考试的阶段,这个阶段大概从唐朝初年开始,延续到清朝末年,历时一千三百多年,主要制度形态是科举考试制度。

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的主攻对象的“科举”制度,我们有必要比较下与之相对的“察举、征辟”制度,在两者的彼此比较进一步加深对科举制的认识。

察举、征辟是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但这又是两种不同的制度。

所谓察举,就是由州、郡等地方长官或者朝廷公卿在自己管辖区内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考察,及时发现国家需要的各种人才,以“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等各种名目,向上推荐给中央政府,然后经过一定的考核程序,授任相应的官职。

三国时期的曹操同志年轻时就曾经被举荐过“孝廉”,属于这一制度取士的杰出代表。

所谓征辟,就是由皇帝或各级地方长官直接自行招聘属官,不需要经过上述察举程序的选官方式。东汉末年各大割据势力手下的幕僚谋臣班底,很多就是由这些“主公”自主招聘征辟而来的,也不失为一种广纳天下英才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察举,还是征辟,掌握察举、征辟权的都是高官权贵,名门望族,而不是一般官员和普通百姓,甚至不是皇帝本人,所以这两种选官制度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0 17:53:18 +0800 CST  
【正文】

由于我国一直有托关系、走后门,找漏洞、钻空子,搞裙带关系、利益交换的悠久传统,察举、征辟制这两种主要靠个人自觉和道德自律的选官制度无疑给当权者留下了徇私枉法、作奸舞弊的极大空间。

那些把持着察举、征辟特权的大官僚、大权贵对这种“人人得而用之”的漏洞自然不会客气,他们把自己手中掌握的特权发挥到淋漓尽致,管你是什么档次,什么货色,只要我愿意举荐或者征辟为官,就算你是天生白痴低能儿也照做不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这种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行为发展到东汉末年,竟然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社会怪现象,那位号称“四世三公”的河北军阀袁绍就是这种选官制度的直接受益者,他之所以能得到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靠的绝不是个人努力,而是生到了一个好家族,摊上了一个好爹、好爷爷。

徇私舞弊,举人惟亲,人才素质差也就罢了,这两种制度最大的弊端还在于它容易使大地主、大权贵利用手的人事权力营造自己的势力圈子。受“知恩图报”优良传统的影响,被察举、征辟的官员很容易与推荐他们的高官权贵结成门生故吏,他们政治上如同君臣,私人感情上如同父子,逐渐形成了世代出任显宦,门生故吏遍布朝廷的“衣冠望族”,这些人多势众、大大小小的政治集团,凭借自身雄厚的政治势力,把持着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成为这个国家和既得利益者和实际控制者,对皇帝权力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这种现象显然不是皇帝愿意看到的,所以到了曹魏时期,为了削弱衣冠望族对皇权的威胁,魏文帝曹丕发明了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九品中正制”。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8-10 17:54:17 +0800 CST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字数:929910

发表时间:2014-05-28 2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9:54:34 +0800 CST

评论数:121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