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君临天下》已出版,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有梦也有泪 2015-06-22 09:51:35
菜鸟级的 历史 爱好者,为楼主冒泡加油。作为山东人,并且是青岛的近邻,对海洋大学很亲切,曾经在青岛学习一年,经常到海洋大学串门,喜欢海大美丽的校园,同学当时在那里读博。家里亲戚有两个海大毕业的。2014年楼主毕业10周年,我毕业20周年,呵呵。楼主作为业余 历史 作者, 历史 和文字功底相当扎实,而且确实如前面有人所说,越写越渐入佳境了。我个人不太喜欢那些用调侃语气写史的,虽然当年明月确......
-----------------------------
@低首神龙狄飞惊 2015-06-23 10:47:42
看到兄长的回复,十分 感动 且感慨,不得不深表感谢!十年时间真的是一晃而过,楼主以为毕业10年就足够唏嘘一番了,没想到兄台都毕业20周年,经历更加丰富,想必对人生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吧!提到青岛大学真的倍感亲切,楼主就是在海洋大学浮山校区读书,当时一个远房亲戚在青岛大学读书(长我两届),所以也时常到隔壁的青岛大学串门,对青岛大学的校园设施十分羡慕呢,因为海洋大学的浮山校区地方狭小,硬件设施水平也不高,后来干脆就全都搬家到崂山校区了。
与兄长相似,楼主对当年明月及其《明朝那些事儿》也是推崇备至的,楼主涉猎 历史 时间较早,但真正专心去研究某一朝代 历史 就是受明月的影响,只是对后来无数跟风效仿者楼主不敢苟同,所以才有了自己动笔写一部宋朝 历史 的想法。写作过程中其实也难免有无意效仿明月之处,但楼主自知无论才华抑或幽默感都远与明月无法比肩,也就不敢东施效颦,只希望能用认真的写作态度、平实的语言风格和严谨据实的考证来叙述 历史 ,尽力让宋朝这个被误解、误读和解构过多的朝代恢复他本来的面目。
至于楼主写作速度和对家庭事业写作关系的处理,即是客观情况所限,也是楼主个人选择,楼主希望让这个可能会持续更新若干年的长篇让自己生活的更充实,又不会羁绊楼主太多时间,毕竟楼主的写作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有兄长的勉力支持,楼主一定会坚定目标,奋力前进的!望兄长常来批评指教!.
-----------------------------
@食炸糊晕了 2015-06-28 10:15:40
同是明月粉支持楼主
-----------------------------
明月是注定要被天涯,被无数历史粉铭记的,他是多少历史爱好者心目中不可超越的偶像,也是多少和楼主这样从读者向作者转变的引路人。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楼主的期望就是能像明月一样坚持写完一个完整的朝代,完成自己一个梦想,至于其他方面就不敢奢望了。文章中的不足之处,还希望兄弟多多指教,不怕朋友们的强烈批评,就是怕没人来理楼主啊!呵呵~~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28 11:32:11 +0800 CST  
@我是封印大师 2015-06-15 14:18:24
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就是累赘,该讲的不讲,不该说的说一大堆,人人都知道的废话就不用展开大幅论述,如果要出版,需要大量删减增补,我认为每个朝代开国的时候最有意思,因为人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本书开篇却在大量论述政治斗,很少写战事战况战术,都是几笔带过,这是与明朝那点事的最大差别,有时候看的人瞌睡,希望楼主注意这几点。
-----------------------------
@三皇五帝七星九极 2015-06-15 15:43:27
明朝开国和宋朝开国区别很大滴,这个大神应该知道,赵匡胤是靠兵变,一夜之间从大将变皇帝,老朱是农民造反,浴血奋战十几年得天下,宋朝消灭那些割据政权没啥劲,什么南唐后蜀南汉荆南都是群臭番薯烂鸟蛋,根本没有激烈反抗就从了,真正精彩的战事都在以后在跟辽夏金元打,打了上百年。
-----------------------------
兄弟说得有理,虽说楼主是宋粉,但如果要比较开国难度,除了几次打北汉,北宋确实没打什么很大的硬仗,当时的割据政权实力上没有一个能跟北宋一较高下的,都被宋军分别击破了,虽然有不同的战术应用,但除了在战略上的特色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战术方面没有特别突出之处。反倒是太宗、真宗朝跟辽的较量,神宗、哲宗和徽宗时期跟西夏的战争,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军事战略和战术特点。所以说,楼主不是故意对战争过程一带而过,而是把笔墨留给后面真正的精彩战事。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28 14:18:21 +0800 CST  
【正文】

攻入金陵后,曹彬整军列队,直赴宫城,他十分担心李煜会赶在自己之前结束性命,给此次平定江南之战留下一个最大的遗憾。

当抵达宫门的那一刻,曹彬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因为李煜已经携带南唐群臣百官在此恭候以待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李煜终于还是选择了奉表纳降。

见到这种情形,曹彬立刻挑选了一千精兵守护皇宫大门,不准任何人擅自进入,以免宫内发生哄抢动乱。

看着李煜面无血色的模样,缩着单薄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曹彬也觉得有些不忍,对李煜好生安慰一番,允许他入宫收拾一些财物珠宝以备将来不日之需,还专门派了五百士兵替李煜搬运行李。

对主帅的举动,宋军的将领们看不明白了,梁迥、田钦祚等人赶忙劝曹彬一定要派人看住李煜,万一他寻了短见,谁能背得起这个黑锅?

一向小心谨慎的曹彬却不以为意,他充满自信地笑道:“李煜向来优柔寡断,他既然已经出降,自知性命无忧,又怎么会舍得自杀?诸位尽管放心吧!”

曹彬的预测是比较靠谱的,李煜怀着对曹彬的感激回到了皇宫,不过他没心思搜罗金银财宝,作为一个刚刚成为亡国之君的男人,起码的悲愤还是有的,马上就要成为阶下囚了,要这些身外之物有什么用处?他只是随便了收拾一些财物,把其他黄金珍宝都分给了身边大臣,算是给他们跟随多年的补偿。

李煜缓缓环视着这座生活了数十年的宫殿,这里有自己少不更事,无忧无虑的童年回忆,有轻歌曼舞,填词赋诗的安逸生活,还有刻骨铭心,温柔缱绻的浪漫爱情。

但是,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祖宗开创的四十多年基业,就在自己手中毁于一旦,自己是多么舍不得,放不下,不甘心,却又无能为力。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会不会有不同的选择呢?

罢了,罢了,就这样了吧,就让一切都随风而逝吧!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28 20:52:49 +0800 CST  
【正文】

开宝八年十二月二日,江南捷书报至汴京,群臣称贺,百官欢腾。

建国四十余年的南唐政权画上了句号,十九州、三军、一百零八县归入大宋版图,六十五万五千六十五户百姓成为大宋子民。

经过近十年东征西讨,南伐北战,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势力和政权相继平定,分裂了近五十年的中华大地再次实现了新的基本统一。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成就,更是赵匡胤毕生追寻的伟大梦想。

捷书报至的瞬间,赵匡胤忍不住激动的泪水,动情地向群臣说出了自己的感慨:

“宇县分割,民受其祸,思布声教以抚养之。攻城之际,必有横罹锋刀者,此实可哀也。”

这就是一个伟大帝王悲天悯人的千古情怀。

几天之后,李煜离开金陵,奉旨北上。

舟船行使在烟波浩渺的长江上,李煜禁不住回首南岸,向金陵城投去了无限眷恋的一瞥。

这将是他最后一眼看到这座虎踞龙盘,气象万千的故国京都了,自此一去,恐再无回归故土之机,前方迎接自己的将是未知的命运。

看着金陵城渐行渐远,李煜的双眼又湿润了,他低声地吟道: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烟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永别了,我的家乡!永别了,生我养我的江南!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28 21:05:05 +0800 CST  
【正文】

第九十五章 不同的结局

开宝九年正月,李煜携子弟官属四十五人抵达汴京。

在明德门举行的献俘仪式上,五代最著名的两个君主终于有了第一次相遇,只是两人并非地位平等的两国之君,一个是强大的统治者、征服者,一个是懦弱的亡国君、阶下囚。

对李煜而言,这是一个耻辱的时刻,可是除了俯首称臣,磕头认罪,李煜没有别的选择。

高高在上的赵匡胤看着匍匐在自己脚下,战战兢兢,唯唯诺诺的可怜虫,心中既没有征服的快意,也没有对弱者的怜悯,而是一阵阵憎恶的感觉。

他愤恨李煜的冥顽不灵,不识时务,据城死守,以致双方将士牺牲,百姓涂炭,又鄙薄他贪生怕死,不敢坚持到底,为国赴难,一死了之,这样的一个人不配做他赵匡胤的对手。

但是,赵匡胤没有把这个令人厌恶的人杀掉,因为他不是一个爱好以杀戮来彰显自身强大的帝王,他不仅没有追究李煜的任何罪责,反而封他为右千牛卫将军,赐封号为“违命侯”,享受王侯一级的待遇。

在所有所谓“僭伪政权”的头头们中,李煜获封侯爵算是规格最高的了,但谁都知道,这个“违命侯”的封号与其说是赏赐,不如说是侮辱——这在所有降王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赵匡胤放李煜一条生路,让他继续过养尊处优的王侯生活,他要让天下之人都对大宋皇帝的宽厚仁爱心服口服,要让所有被自己征服的对象看到大宋一统华夏的那一天。

那一天迟早会到来的,赵匡胤相信,就在不远的前方。

李煜的性命暂时保住了,但江南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还有三位重要配角的命运值得我们注意,南唐的抵抗与其说是李煜的领导,不如说是这三位仁兄的功劳,他们就是南唐抵抗派最著名的“铁三角”:陈乔、张洎和徐铉。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28 21:46:17 +0800 CST  
@有梦也有泪 2015-06-26 08:52:12
再次冒泡支持楼主。说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有营养的话,只好冒个空泡。
-----------------------------
泡泡也是营养,鱼儿离不开水,楼主也离不开各位以各种形式支持我的朋友~~~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29 11:33:25 +0800 CST  
@carfield87 2015-06-26 21:16:23
马克回家继续看
-----------------------------
多谢朋友支持,欢迎常来哈~~~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29 13:02:51 +0800 CST  
@与你的三世情缘 2015-06-27 11:24:06
李煜的悲剧人生要开始了吧,赵光义真不如他哥哥仁慈,赵匡胤能容李煜,他却容不下。
-----------------------------
@bjpbjpbjpc 2015-06-27 12:39:05
要我也容不下李煜,理由就是李煜性格太贱,为人太不知好歹,越给他脸他就越不要脸,就像现在的台湾人、香港人一样
-----------------------------
字母兄这话真犀利,当年赵匡胤给李煜的脸足够大了,李煜还自以为自己可以和对方谈条件,却不知道对方灭他是分分钟的事情。现在的大陆给香港台湾的面子不比当年北宋给南唐的面子小,可港台还真把自己当盘菜了,可惜的是现在国际关系太过复杂,如果各个大陆仍像以往相对封闭,哪敢搞什么这个独、那个独,就连东南亚的若干小国,南亚的印度阿三,那些也不敢在南海嚣张啊。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30 15:19:33 +0800 CST  
【正文】

“铁三角”中的陈乔、张洎是从头到尾的死硬派。和平时,李煜沉溺各种声色娱乐活动,是这两位仁兄把持国事,处理朝政;开战之前,赵匡胤召后主进京,李煜惊慌失措准备从命时,是这两位仁兄慷慨激昂,极力制止;战争爆发后,又是这两位老兄出谋划策,调兵遣将,搞出什么“坚壁清野,以老宋师”的战略方针。

宋军围城,金陵势危时,李煜意志动摇打算投降,又是这两位仁兄以什么“城池坚固,不可遽破”为理由,主张顽固抵抗,就连那个莫名其妙的“请师缓攻”也是出自两人的策划。还好两人的顽固程度与军事能力成反比,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算帮了宋军的大忙。

不过如果没有他们的政治蛊惑,或许那个懦弱无能,贪生怕死的李煜早就举手投降,和平解放江南未必没有可能,所以赵匡胤对这两个人实在有充足的憎恨理由。

关于这一点,陈乔和张洎也很有自知之明,在宋军发起最后攻势时,两位始终并肩战斗的战友做出了一个共同的约定:共死国难,宁死不屈。

最后诀别的时刻,陈乔向李煜陈述了心迹:

“臣有负于陛下,甘愿引颈就戮。若宋廷有所责难,请陛下把责任全都推到臣的身上,一切与陛下无关。”

李煜虽是个软骨头,却也知道事情到这绝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他对陈乔说:

“我朝气数已尽,纵然卿死又有何益啊!”

陈乔却不这么认为,他叹了一口气说:

“今日陛下纵不杀臣,臣又有何面目见江南国人乎?”

对陈乔而言,他不后悔当初力主抗战的决定,只是痛恨自己没有能力辅佐君主,保全社稷,所以最终他选择了自缢身亡。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30 20:29:18 +0800 CST  
【正文】

陈乔自始至终的一切决定和行为都可以说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而且他的所有努力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丝毫没有改变历史的进程,没能挽救南唐灭国的命运。但是,从陈乔的一贯表现中,我看到一种宁死不缺的尊严,一种很多人都缺失的精神,那就是忠诚和执着。

坚持到底,矢志不移,是为执着;忠心报国,竭力事君,是为忠诚。

如果这种尊严和精神需要用鲜血和生命去捍卫,那么慷慨赴死也在所不惜。

陈乔用死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另一位抵抗派领袖的张洎表现又如何呢?

在入宫面圣时,张洎不是一个人去的,他把自己一家老小都提前带到了宫中。如果你认为他是准备“举家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话,恐怕就要失望了。

这位仁兄并没有像陈乔那样抱必死之心,他一直等到陈乔自缢,先走一步后,才开始向李煜表白忠心:“臣与陈乔共掌枢务,而今国家危亡,理当与之共赴死难。”

从这句话来看,张洎似乎还是准备追随亲密战友的。

“但是,如果臣也死了,陛下入朝去面见大宋皇帝时,有谁能替陛下解释,帮助您解脱罪责呢?所以臣现在还不能死。”

按张洎本人说法,他不去死不是因为贪生怕死,而是背负着更大责任——为李煜的安危暂时忍着不能死,但他后来的表现却完全违背了当初与陈乔约定的诺言。

张洎确实陪着李煜一起到了汴京,赵匡胤对他始终没什么好感,当初还曾送给张洎一个外号叫“结喉小儿”,讽刺他没有能力水平却自作聪明,办事像个孩子一样不靠谱。

现在“结喉小儿”就在眼前,赵匡胤让人拿出张洎当初亲笔所书召朱令赟勤王的密信,然后厉声责问道:

“你教唆李煜顽守不降,才导致今天这样的结局,该当何罪?”

张洎的脑袋飞速转动着,短暂思忖后,他肃然正色道:

“此信确是臣亲笔所书,而且不止这一封,其他还多的是。今日能得一死,臣之本分也。”言辞之间竟也透出一种视死如归的气势。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30 21:31:55 +0800 CST  
【正文】

赵匡胤原想杀掉张洎的,可他没想到“结喉小儿”居然有如此忠贞刚强的一面。杀了这样的正直之士,岂不有失自己爱贤惜才,大度容人的帝王明君形象?他哈哈一笑,转口说道:

“卿大有胆量,朕不加罪于你。从今以后,希望你以事李煜之节事朕,无改昔日之忠。”

这样看来,张洎的表现还是有理有节,可圈可点的,对得起昔日老板李煜和战友陈乔。但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他为了求生走出的一步险棋。

张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对心理学应该也有很深造诣,他自知宋廷不会放过自己,一味认罪求饶只会让对方更加鄙夷,所以才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忠贞不渝,一心求死的忠臣,反而激起了赵匡胤的爱才之心,保住一条性命。

事实上,张洎虽然文采了得,却是一个道德水平不怎么高尚的人物,他最大的特长恰恰就是迎合领导意图,背后说人坏话,是个十足的伪君子。与同时代的陈乔、李煜和赵匡胤相比,张洎前面的路还长的很,后面他仍有登场亮相的机会,继续很不光彩的表现。

料理了李煜和张洎,赵匡胤又想起了一个人,就是那位江南第一辩才徐铉。

算起来徐铉已经是“三进宫”了,只不过第三次进宫时,他的身份从“使者”变成了“战俘”,说难听点就是亡国之臣,丧家之犬,自然不能跟前两次相提并论。

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按说到了这个时候,再能辩论再有才的人也得像斗败的公鸡一样无精打采了,可徐铉真是嘴硬,当赵匡胤摆出一副臭脸,高声训斥他为什么不早劝李煜投降时,他面不改色心不跳,义正辞严地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臣为江南大臣,国家已灭,理应赴死,不当问其他。”

徐铉这一回答与张洎的言辞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赵匡胤同样有感他的忠诚刚直,赦免其罪,概不追究。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30 22:23:04 +0800 CST  
@生命轮回不止 2015-06-30 23:01:46
没了?
-----------------------------
有啊,楼主正在坚持不断地努力中更新中,昨天的更新大概2000字,1-2天更新1次,欢迎关注本文的下次更新!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01 12:40:54 +0800 CST  
@bjpbjpbjpc 8049楼 2015-06-27 21:55:00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时间:2015-06-24 20:47:06
【正文】
还好赵匡胤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南唐现在已是肉在板上,任我宰割,优势尽在我手,我又何必在这里和一个小小徐铉一般见识,岂不是降低我大宋皇帝的身份吗?
看着徐铉张扬的表现,听着他喋喋不休的说词,赵匡胤终于恼羞成怒,他猛地站起身来,一手按住剑柄,高声喊出了那句载入史册,被无数人传诵的千古名言:
“不需多言
—————————————————
真不知道抗美援朝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多谢字母兄科普。赵匡胤这句经典不仅适用于处于积极进取态势的政权,也提醒着处于强敌环伺的国家必须要有足够的忧患意识,不愧是适用古今中外的经典语录。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01 14:50:23 +0800 CST  
@生命轮回不止 8086楼 2015-07-01 18:23:00
本人很喜欢宋朝,觉得是中华文化集大成者,但是现在人们都不喜欢这朝代,主要还是靖康之耻,实在丢脸了,但我要说的是哪个朝代都有丢脸黑暗的时候,为什么喜欢唐朝光看到它的好,讨厌宋朝光看到它的差?
—————————————————
兄弟的说法很有辩证法的意味啊,再辉煌的王朝总也有崩溃的时候,楼主说不上喜欢或者讨论某个朝代,对宋朝更多的是感兴趣,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时代,这个朝代的人和事能给我们很多启迪。那些对宋朝深恶痛绝的人都是一叶蔽目,以偏概全的,楼主写作本文的初衷就是以客观的态度还原一个全面的宋朝,欢迎兄弟常来发表高见!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01 22:16:31 +0800 CST  
【正文】

我们没有必要苛责张洎、徐铉必须像陈乔那样为国死节尽忠,毕竟他们曾为自己的国家存亡努力过,奉献过,抗争过,只是在抗争无效,国家灭亡后,他们选择了跟陈乔不一样的道路,毕竟连他们的君主也选择了苟且偷生。

但是江南的军民百姓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为国死节的热血好汉绝不止陈乔一个。

金陵城破之日,不是所有文臣武将都选择了举手投降。面对潮水般涌入城内的宋军,南唐将领呙彦和马诚信、马承俊兄弟率众拼死抵抗,与宋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武将死战不屈,文臣中也不乏好汉,勤政殿学士钟蒨不愿投降苟活,他穿好朝服端坐家中,当乱兵逼迫他离开时,他选择了拒绝,最后从容就死,举族之人也一同被害。

除了国都,南唐境内其他地方也有顽强的抵抗者。

为了顺利取得南唐全境,曹彬曾让李煜诏谕各地守军放弃抵抗,这一招数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各地守将先后归服,省了宋军不少力气,只有一个地方拒绝投降——江州。
出人意料的,带头拒绝投降的不是南唐的封疆大吏,也不是军队的高级将领,而只是几个没有得到朝廷重用的小人物。

守江州城的刺史原本是个老实人,见了李煜的公告就准备纳城投降,但他的部将却不愿意乖乖听命,军校胡则和牙将宋德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了想投降的刺史大人,夺取了江州的控制权,公然竖起抵抗大旗,成了南唐全境最后一处抵抗据点。

对这个小地方,赵匡胤显然没放到心上,偌大一个金陵都攻下来了,还怕一个小小的江州城不成?他把曹彬、潘美两位主帅都召回京城,把打江州的任务交给了曹翰。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02 20:51:00 +0800 CST  
【正文】

赵匡胤实在应该考虑得再多一点,因为这位曹翰固然很能打仗,却有一个致命缺点——嗜好杀人,而且是“专擅好杀”。早在周世宗年间,他就曾在没有请示汇报的情况下矫诏杀死了八百南唐降卒,惹得柴荣很是不悦,十多年过去了,他的缺点似乎没有什么改观。

曹翰一点都没把这个弹丸之城放在眼里,但真打起来之后,他发现自己大大低估了守军的战斗力,江州城池虽小却十分险固,守军将士不多却斗志高昂,城内军民同仇共忾,战斗意志十分坚定,他率所部宋军挟攻克金陵之威,围着江州城不停攻打,从当年冬天一直打到次年夏天,竟没能如愿以偿拿下,反倒是自己这边折损了不少兵力。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要知道江州城不是金陵,没有外围据点的保护,没有不断支援的援兵;领兵的曹翰也不是曹彬,没有曹彬攻打金陵不时缓攻的温柔。即便如此,江州城仍旧硬抗数月之久,实在令人钦佩万分,也让人迷惑不解。

当时的江南大局已定,皇帝和高官大臣都到了汴京,继续他们或苟且偷生或荣华富贵的生活,而两个小到不能再小,芝麻官都不算的小官吏,在这里死守孤城,又何苦由来呢?

想来想去,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守军拼死抵抗,是因为他们是军人,军人的天职是服从,更是守疆护土,保卫家园,他们负隅顽抗,不是为李煜而战,不是为忠君而战,而是为了尊严而战,为了使命而战。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江州已不是南唐的江州,不是李煜的江州,而是全城军民的江州。

然而,江州最后还是陷落了。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四月二十一日,坚持了个月之久的江州城终被攻克,但守城将士依旧坚守着每一寸土地,每一处街道,与宋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继续给对方造成杀伤。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02 21:45:39 +0800 CST  
【正文】

这时的胡则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恼羞成怒的曹翰命人把他捆起来,高声训斥他为何抗拒王命,抵死不降,胡则拖着病体,声音不大却坚定地回答:

“犬吠非其主,公何怪焉。”

眼前这一幕幕场景那么的熟悉,又让我想起了十多年前的淮南,寿春的固守,楚州的巷战,刘仁赡的誓死不降,张彦卿的至死不屈,似乎都在这里一一重现。

然而,曹翰没有周世宗对刘仁赡那样英雄惜英雄的高尚情操,他有的只是嗜好杀人的爱好,而江州的顽强抵抗再次激发了他内心的杀戮欲望。

为了发泄愤怒,曹翰残忍地将濒死的胡则处以腰斩,另一位守城将领宋德明也被杀害,而这些似乎还不足以泄愤,头脑狂热的曹翰接下来又干出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无论古今中外,“杀降”都被视为一种不仁不义的行为,但比杀降更为人不齿的暴行还是有的,那就是屠城。

杀降虽然不祥,但杀的好歹是职业军人,是曾经杀害自己同胞和战友的敌人,但屠城的对象是手无寸铁的平民,不分男女老幼,好人坏人,全部杀光光,统统不放过。因此,屠城历来被视为战争中最惨无人道的暴行。后来的蒙元、满清和日本都曾以炮制“屠城事件”而恶名昭著,现在曹翰也在屠城记录上留下了自己并不光彩的名字。

据史料记载,此次江州屠城“死者数万人,取其尸投井坎,皆填溢,余悉弃江中……民家货赀巨万,皆为翰所得,所略金帛以亿万计。”

刘澄之流举城投降,换得一世骂名,却换来城内百姓平安,而胡则、宋德明据城顽守,死不投降,留得一世英名,却换来满城灾祸,或许胡宋二人恐怕也料不到如此结局吧?

对这一点,我无话可说,无理可讲,只能哀叹历史和战争总是这样的无情。

我之所以花如此多的笔墨在征讨南唐的战争上,并不是因为这场战争过程有多么激烈,恰恰相反,这是一场实力极不均衡,近乎一边倒的战争,若不是赵匡胤和曹彬始终心存善念,没有放弃和平的努力,这场战争至少能提前半年结束。

但战争的激烈程度并不影响故事的精彩程度,作为失败者的南唐为我们培养了众多演技出色,表现出众的演员,李煜、陈乔、张洎、徐铉、刘澄、皇甫继勋、朱令赟、胡则等等,在敌军大兵压境,国家危在旦夕时,他们扮演了一个个或忠诚或背叛,或坚定或动摇,或光荣或无耻的角色,演绎了一幕精彩纷呈的历史活剧,也迎来了各自不同的结局。

在此,请让我们真挚感谢他们的精彩表演,他们的表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鲜明的道理:在历史舞台上,最能打动观众的,最能被观众铭记的未必是大腕明星,只有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人性的美丽与丑陋,道德的忠诚与背叛,才有最真实最生动的流露。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02 22:31:53 +0800 CST  
@生命轮回不止 2015-07-02 23:56:04
@低首神龙狄飞惊 8088楼 2015-07-01 22:16:00
@生命轮回不止 8086楼 2015-07-01 18:23:00
本人很喜欢宋朝,觉得是中华文化集大成者,但是现在人们都不喜欢这朝代,主要还是靖康之耻,实在丢脸了,但我要说的是哪个朝代都有丢脸黑暗的时候,为什么喜欢唐朝光看到它的好,讨厌宋朝光看到它的差?
—————————————————
兄弟 的说法很有辩证法的意味啊,再辉煌的王朝总也有崩溃的时......
-----------------------------
兄弟说的很有道理,记得《铁血强宋》一书的作者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说通俗点就是不是我军无能,实在是敌军太狡猾。说正经点就是少数民族发展到唐朝以后,已经跟以往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的经济方式已经不是原先纯粹的游牧生活,而是混合了农耕生活,他们的组织形式不是松散的部落联盟,而是紧密的国家政权,他们的首领成为皇帝,而不是可汗,他们的目标不仅是统一草原,打劫中原,而是统一天下,入主中原……面对这样的敌人,恐怕之前的任何一王朝,包括秦汉隋唐都不敢打必胜的包票,何况是丢失了幽云险要,导致先天不足的宋朝。

其实在天涯混迹的基本上都是历史的业务票友,大部分是看热闹的,就是楼主也是看热闹多了就打肿脸充胖子,大着胆子上台演戏,不怕大家笑话,而真正搞专业的都在高效和研究所里呆着呢,所以无论专不专业,都热烈欢迎兄弟常来交流!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03 16:28:19 +0800 CST  
@青楼红袖招 8109楼 2015-07-03 12:30:00
@低首神龙狄飞惊2015-07-0222:31:53

【正文】

这时的胡则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恼羞成怒的曹翰命人把他捆起来,高声训斥他为何抗拒王命,抵死不降,胡则拖着病体,声音不大却坚定地回答:

“犬吠非其主,公何怪焉。”

眼前这一幕幕场景那么的熟悉,又让我想起了十多年前的淮南,寿春的固守,楚州的巷战,刘仁赡的誓死不降,张彦卿的至死不屈,似乎都在这里一一重现。

然而,曹翰没有周世宗对刘
—————————————————
青楼兄弟说的应该没错,九江是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军事重镇之一, 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03 22:04:07 +0800 CST  
【正文】

第九十六章 听话的好孩子

收复江南是统一事业极为重要的一步,文武百官趁热拍起了马屁,集体上书请求给英明伟大的皇帝大人加尊号——“一统太平”。

可他们没想到自己的热脸却贴上了冷屁股,赵匡胤反问道:

“燕晋未复,遽可谓一统太平乎?”(意思是北汉还未攻克,幽云十六州也没收复,怎么好意思自称“一统太平”呢?),明确拒绝了大臣们的一片好意。

事实上,这不是赵匡胤第一次拒绝加尊号了。早在开宝四年八月,大臣们就提出加“兴化成功”的四字尊号(意思是“兴盛百业,教化黎民,功成名就”)就被他婉言谢绝,理由是“余虽以兴化为心,未能力致,傥便以成功自大,是所难安。”

赵匡胤不愧是一个谦虚低调,谨慎务实的皇帝,他明白没有足够分量的成就,敢接受“兴化成功”、“一统太平”这样的尊号难免有自矜自夸之嫌,会被后人嘲笑的,而要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且不提北方顽固的北汉和契丹占据的幽云十六州,就在南方还有半独立的吴越和彰泉二州,都脱离于“兴化”和“太平”之外。

赵匡胤深切感受到了前路艰难,也体会到时间的刻不容缓。

从百姓到士兵,从士兵到将军,再从将军到皇帝,自己走过了不可思议的五十年,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以后的命运仍充满了未知之数,即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自己也无力掌控。

人生能有几个五十年?恐怕不会连两个都不会有。或许在今后的某一天,自己会突然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我必须利用眼前的一切时间、精力和资源,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心中的那个终极梦想——“教化成功,一统太平”。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收复江南后,搞定吴越政权的事情就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04 17:44:20 +0800 CST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字数:929910

发表时间:2014-05-28 2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9:54:34 +0800 CST

评论数:121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