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裴注提到《魏略》,讲的是诸葛亮与徐庶、孟公威游学时的事。诸葛亮说了一句:“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诸葛亮的意思:中国有的是(有作为的)士大夫,要遨游天下(成就一番事业)何必非要回到故乡!这是诸葛亮对于仕途的一种见解。因为诸葛亮是徐州琅邪人,徐庶(字元直)和石韬(字广元)都是豫州颍川人,孟建(字公威)是豫州汝南人,他们都是因为躲避战乱才在荆州相识的。
徐庶、石韬、孟建都主张回到故乡进入仕途,而诸葛亮这样说表明他有意在外乡另创一番事业。事实也就是这样:徐庶、石韬、孟建后来回归了故乡以传统的“举孝廉”模式进入朝廷,徐庶担任了御史中丞、石韬担任了典农校尉、孟建担任了凉州刺史;而诸葛亮一生跟随蜀汉再也没有回到过故乡。裴松之认为诸葛亮的这番言论实际上是为徐庶、石韬、孟建他们考虑的,因为北方人才济济,他们即使回去也不能成就大事业,最后确实他们没有一个进入了权力中枢,诸葛亮觉得他们要是留在别的地方割据诸侯手下,反而会受到重用。而且裴松之还认为已诸葛亮的才能,回到北方也会受到重用,就连陈群、司马懿也不能比拟的,他认为诸葛亮意识到“汉祚将倾“,有意“将翊赞宗杰,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才帮助刘备的。我不想对裴松之的观点做太多评价,只是觉得他把诸葛亮看得过高了,诸葛亮进到曹魏团队中真还不一定能出头,当然这里可以看出,究竟为谁效力,诸葛亮也不是那么拘泥的,关键在于哪一个对于个人发展最好。
诸葛亮最后忠于的政权是蜀汉,但其实这个所谓的蜀汉也是后人的称谓。陈寿作《三国志》以魏为正统,“蜀国”之称谓,是陈寿的发明。在陈寿看来,既然魏承汉、晋承魏,刘备君臣就不能称“汉”。称“蜀国”而不称汉、后汉、季汉,以明魏国继汉而不是篡汉。这是陈寿的良苦用心。
近代以来,一些外国学者如亨利?梅因、易斯?摩尔根、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莫顿?弗里德等认为,国家起源与血缘、地缘因素有密切关系,国家必然建立在血缘组织和地缘组织基础之上。而中国历史上所谓的“蜀国”,只是陈寿为诠释“三国”这段历史而发明的一个概念。诸葛亮山东琅琊人,即使把这个所谓的“蜀国”看着血缘组织、地缘组织的实体,诸葛亮也与之既无血缘关系,又无地缘关系。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1 23:46:38 +0800 CST  
更重要的是,中国古籍中的“国家”,并非现代民族国家,与现代政治地理学上的“国家”不是一回事。西学东渐后,汉语中的“国家”一词,才逐渐具有西方state的涵义。陈寿所说的蜀、魏、吴,即使以“国”相称,也只是如同辛亥革命后的“奉系”、“直系”、“皖系”,为军阀割据。说诸葛亮爱“蜀国”,就好像说张作霖爱“奉国”、吴佩孚爱“直国”、段祺瑞爱“皖国”一样可笑。与其说诸葛亮是忠于蜀汉,还不如说诸葛亮对于刘备本人的一种情谊,一种古代士人士为知己者死的情谊,当然另一方面,诸葛亮的个人利益,理想抱负已经深深地植根与蜀汉的土地上,再也不能分离。
在汉末三国时期,诸葛氏无疑是最为显赫的一个家族,不是之一。诸葛氏一门三杰,分别服务与于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国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诸葛亮自不必说,诸葛瑾,诸葛亮之长兄,东吴重臣。官拜大将军、左都護、领豫州牧,封宛陵侯。《吴书》本传云:“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权亦重之,大事咨访。”“建安二十且,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生死不易之誓,犹孤之不负子瑜也。’”又本传裴注引《江表传》曰:“子瑜与孤从事积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间也。”其忠心可见一斑。而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从小就因聪明而知名。很受孙权器重,曾任丹阳太守,封都乡侯,孙权临终的时候,成为了首席托孤大臣,掌握了吴国的军政大权。三国两个开国皇帝,都任命诸葛家的人为托孤大臣,这在历史上也是个奇迹。
诸葛诞,诸葛亮之族弟。《魏书》本传云:“诸葛诞字公休,琅邪阳都人,诸葛丰后也。”官至征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先封山阳亭侯,后进封高平侯。严毅威重,功勋卓著,显名於魏。
诸葛氏一门三人,分仕三国,都成为国之重臣,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吴书?诸葛瑾传》裴注引韦曜《吴书》云: “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方中德云:“惟诸葛氏分仕三国,而各忠其主,千古罕见。”对于自己的家人服务于敌国,诸葛亮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本来就是各为其主,各立功名,都是在为个人的发展而奋斗。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2 22:10:43 +0800 CST  
回复第3904楼,@李劲555

我也想知道楼主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评论。

--------------------------

后面肯定会细谈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3 14:52:36 +0800 CST  
@春天花会开0124 2014-11-17 00:22:47
@屠鸽 3701楼 2014-11-01 20:38:00
读谈史的文,我心里一般都会存个念:影射还是以史为镜?
—————————————————
呵呵, 历史 就是现实,“阳光之下,并无新事“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讲 历史 ,很难不结合自身经验和好恶(所谓价值观)进行论述,而读的人很自然将 历史 中的人、事、作者观点往现实中对应,别有用心的人更会无中生有、乱扣帽子,再加上多人讨论往往很自然的发散......
-----------------------------
所以呀,所有说所有历史都是现代史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4 20:02:14 +0800 CST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口头上一直要提匡扶汉室,这就是一种政治宣传口号,这就类似于我们天天在高喊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但又有谁真正相信共产主义呢?那诸葛亮的理想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诸葛亮自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诸葛亮常常自比管仲、乐毅,那说明他就是要成为管仲和乐毅一样的人。
管仲是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 “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乐毅是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这两人在历史上都已经到了圣人级的人物,也怪不得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时,会遭到众人的不屑。这也难怪,就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天天自比圣人,就好像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把自己比作爱因斯坦、比作牛顿,大家肯定都把他当作臆想症患者。雷军现在也算得上风云人物了,但是他拿自己和乔布斯来比较,马上遭到了网友们的围攻,获得里“雷布斯”的“美名”。
管仲、乐毅两人一文一武、个人的所长、个人经历和创立的功业都有所不同,两人相同的地方就是两人都是通过个人的努力,是一个国家从弱变强,成为一方霸主。大丈夫立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诸葛亮的理想是也能使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从小做大,创下后不世的功业,其实也许每个人心中会有这种令万人所敬仰的梦,只是强烈的程度不同而已。诸葛亮的梦想无疑是很强大的,当然他也有这个实力和决心去实现它,虽然最后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没有超过管、乐的高度,但他对于后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上是大大超过了他们。
我们从“好为梁父吟”这句话也能看出诸葛亮的报复,这里先解释一下梁父吟,梁父(甫),山名,在泰山下。梁父山,位于徂徕山东南麓。据史籍记载,上古至秦汉时期历代帝王君主封泰山必禅梁父,梁父有“地神”之称。》。”“梁父吟”又作“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大概是说人所死后葬在此山,是为死者所作的葬歌。三国时蜀相诸葛亮曾作过一首《梁父吟》:
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中阴谋,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之者,相国齐晏子。
这首《梁父吟》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相国晏婴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可以理解为诸葛亮在那里抒发对春秋名相晏婴的景慕之情。晏婴“节俭力行”的做事方法、帮助齐国三代国君(灵公、庄公、景公)稳固霸主地位的功业、“三世显名于诸侯”的无上荣耀,都是诸葛亮所无比景仰和羡慕的。诸葛亮一生的理想,就是像晏婴那样辅助诸侯,成就霸业。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4 20:49:16 +0800 CST  
@u_94686763 3891楼 2014-11-19 10:32
@qhayjf 2708楼 2014-08-06 15:37:00
回复第2691楼, @龙纹鞭影
@qhayjf 2687楼 2014-08-04 22:08:46
也许许多持传统观点的人不愿意了,仁政有啥不好,对老百姓好不对吗?问题就在于这种提法太虚,就说刘备,我们往往说他对老百姓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但实际上他是怎么对老百姓好,谁也说不清楚,说来说去不就是那几句话,减轻徭役、减轻赋税、宽厚待民,施以恩惠。但是具体怎样来实行呢?就说刘备驻扎在
———————————……
-----------------------------
@历史的小姑娘 2014-11-19 10:55:43
均田本质上摆脱不了土地兼并,种植经营还是有个体差异的
-----------------------------
要是什么都平均了,人没有差别了,社会也就没什么前进的动力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4 23:11:07 +0800 CST  
@李劲555 2014-11-21 08:02:58
早上顶一顶,估计汉朝如果不是出生在士族,想上位根本是不可能。好在后来有了科举,使寒门子弟有了一条向上爬的独木桥。
-----------------------------
所以士族们最恨的人是杨广。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5 18:25:49 +0800 CST  
我们明白了诸葛亮的理想之后,对于他的行为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前文我们提过人的不同需求层次,在诸葛亮的层次,基本生活、人生安全是没有问题,对于物质生活,他也没有多大的兴趣,诸葛亮追求的是自我实现的价值。很多时候人的差距不在于能力,而是在于生人生追求的的高度。诸葛亮追求的高度无疑是远远高于常人的,在躬耕于南阳的时候他一定每天都在思考,思考怎样去实现自己宏伟的理想。
去投奔曹操无疑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曹操真正发家是在吸收了青州军以后,那时候诸葛亮才十岁,而等打败了袁绍以后,曹操的创业期就已经基本结束了,那时诸葛亮也就将近二十岁。可以说诸葛亮完全没有赶上曹操的创业期。回到现实生活中,对于现在许多有志向的年轻人来说,学业结束后也会面临不同的选择,要么是进入一个大公司,然后再在公司中一层层向上爬;要么选择一些认为比较有前途的刚创立的公司,甚至成为公司的原始创业合伙人,然后再将公司做大。这两种选择第一种比较把稳,而后一种无疑更具挑战性,成功后也更有成就感,当然风险也很高,诸葛亮就是属于后者,虽然曹操十分重视人才,但他的团队基本已经固化定型,没有上升空间了,现在诸葛亮再去投奔曹操的话也很难能脱颖而出,更别说像管、乐那样创立一番事业了。
我们就看一下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的仕途,司马家族早早就为曹操效力,曹操也很看重司马懿,一直想让他出来当官,司马懿躲不过也只有出仕。司马懿无疑是非常有才能的一个人,但在曹操团队里混的也是不温不火,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后来还是因为司马懿任太子中庶子,和曹丕关系比较近,所以等曹丕接班以后,司马懿才真正算是受到重用。也许也可以说曹操特意把司马懿留给了自己的儿子,也或是司马懿的运气比较好,但这绝不是诸葛亮喜欢的方式。而已诸葛亮应该对于曹操印象肯定是很差的,诸葛亮的家乡就在徐州,诸葛一家背井离乡的原因是因为战乱,而这战乱就是曹操直接导致的,曹操的血腥屠徐州的行为应该给年少的诸葛亮留下了阴影,曹操最负面的部分完全被诸葛亮所领教,因此诸葛亮从心理上就不会和曹操站在同一阵营的。
东吴那边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张昭是孙策创业时的老臣,孙策曾带着他“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也就是视为兄长,临终时又把孙权托付给他,而且说了“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的话。周瑜,也是孙策创业时的老臣,而且有连襟之情兄弟之谊。孙权的母亲也明确告诉孙权,“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不难想象,任凭诸葛亮能力再强本事再大水平再高,到了东吴,权位也只能在张、周二人之下,甚至还不如鲁肃。这显然是诸葛亮所不愿意的,况且还得和自己的亲大哥来竞争。虽然对于东吴,诸葛亮心理上并不抗拒,但那里也不是他的理想之地。刘表这边且不说诸葛亮是否能够凌驾于蒯越、蔡瑁等人之上,就单说刘表这个人,这时的刘表已不再是那个单枪匹马入满是宗贼的荆州的那个刘表了,他已经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雄心,这也是诸葛亮最为看重的,刘表已经成为了曹操所说的“自守之贼”,所以诸葛亮也绝对不会去辅佐刘表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5 22:03:55 +0800 CST  
回复第3864楼, @独占潇洒1127
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如果这句话是真,诸葛亮确有管仲之才乐毅之智,况他以此二人自比,既然表现出了管仲之才,就说明不是对自己能力夸大,既然能认清自己能力,就难以用楼主之语评之。楼主可以以亮迷指责我,但据史所载,诸葛亮的八阵图确是步兵战胜骑兵的利器,后世多有仿之。 历史 的记录是碎片化的,难以窥得全貌。还有,我不认为发证庞统死后诸葛亮才成为托孤人选,刘备一当皇帝既任命其为宰相可以得见。其他观点还是令人信服的。
--------------------------
@qhayjf 2014-11-18 09:25:59
诸葛亮在刘备阵营当然是很重要,不过在刘备眼里,诸葛亮从来都是萧何,而不是韩信。
-----------------------------
@独占潇洒1127 2014-11-19 19:16:55
楼主不能写在刘备眼里的诸葛亮,还有徐庶等三人都是将军的才干,他们和诸葛亮谈论学习,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被此三人认可的,也被东晋王朝认可,何来不佳之说。 历史 上没有记载可以不谈,没必要非给出一个结论。
-----------------------------
刘备是诸葛亮的老板,他眼中的诸葛亮肯定是最直观的,当然,后文的评说,肯定不会是刘备一个视角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6 08:39:10 +0800 CST  
剩下的诸葛亮也只有等待了,他在等待一个契机的出现,他甚至已经构思好了宏伟的蓝图,就等一个有雄心的明主来和他一起实现。,这个人必须有建立一个新政权、新国家、新王朝的可能性。他得有这个志向,也有这个条件。而且这一切还处于潜在状态。甚至自己也还不明确;正因为不明确,有欠缺,才需要有一个诸葛亮,才保证能够成为可以大显身手的定鼎之臣。我甚至这样猜想,以诸葛亮的心气,要是没有刘备的出现,诸葛亮或许也就老死山中也说不定,诸葛亮成全了刘备,刘备也同样成全了诸葛亮。
命运让刘备适时地出场了。人们习惯认为是徐庶将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其实,在诸葛亮度完蜜月后不久,将诸葛亮推荐给当时驻守新野、寻求世族支持的刘备的人是司马徽。
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习凿齿在《襄阳耆老记》也说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的是司马徽,他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
刘备这时候也陷入了事业的瓶颈,从前刘备可能输得一败涂地,但他一直有目标,但在荆州这段时期,一直在奋斗的刘备感觉到自己停下来了,并且不知道该怎么走了,所以刘备才会为“髀里肉生”而留下英雄泪,这一次,刘备是真的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刘备最怕的是就是无所事事,所以刘备一直在找寻突破,现在来终于可以有时间来寻找人才。军事人才刘备自认不缺,他对自己的带兵能力也是有点自信的,现在最缺的是文臣,缺的是经济管理人才,刘备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一块根据地,也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这也是他一直颠沛流离的原因。现在刘备当然希望和荆州的士族靠拢,并从中找到能够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才。
刘备一开始的目标肯定是最有名的像庞德公、司马徽等人,无奈这些人都无意出仕。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在智商、情商、性格都有不同,人生目标也不尽相同,有的人的人生最高目标就是享受生活,有的人是注重不同的体验,有的人的人生就是在不停地奋斗。像庞德公、水镜先生的人生目标肯定是享受生活大于奋斗的,他们也希望做大事,但他们又不愿意受到俗世的束缚,也不愿意体验案牍的劳心,他们非常享受他们当时的生活状态。
现实生活中,我们周边的人同样是林林总总,各不相同,据我观察,一般能称得上成功人士,能够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基本都是工作狂,都是以奋斗为人生第一目标的。记得在工作中遇上这样一位房地产老板,身家至少也上百亿了,年纪也上花甲了,但就是和我们开设计的会议,也常常开到半夜,他精力有点顶不住的时候就不停地在自己太阳穴搽风油精,搞得整个会议室都弥漫着风油精的味道,当时我就想,这人也不缺钱,请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自己根本就不用真那么累,可是这种人就是不愿意,因为他们自己都停不下来。其实后来慢慢发现一点,那些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尽管经历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工作狂。庞德公、司马徽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们的成就也就只能如此。当他们拒绝了刘备后,肯定也不好太驳刘备的面子,他们于是向刘备推荐了工作狂诸葛亮。于是刘备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求见这个只有26岁、名不见经传的“一介布衣”。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6 22:09:14 +0800 CST  
回复第3953楼,@我说的你别信

我也是地产有关的,我是销售你是设计,我一直不明白60岁那些富豪是什么支撑他们继续奋斗

--------------------------

那我们也算得上相关专业,握手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7 07:31:35 +0800 CST  
接下来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了,关于这个,《三国演义》里那些精彩的描写当然是杜撰的了,不过《三国志诸葛亮传》和诸葛亮自己写的《出师表》里都提及了这件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三顾茅庐”也成为了历史上一段关于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佳话,当然,诸葛亮也是投桃报李,以死想报刘备的三顾之情,不管刘备和诸葛亮的心中是否有其他的小九九,至少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动是令人信服的。
当然,对于历史上是否有真的存在三顾茅庐,还是有一点争议的,《魏略》记载:“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適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而且《九州春秋》的记载也是和这个相同的。
这段话所表达的就是并不是刘备去找诸葛亮,而是诸葛亮主动来找到了刘备,并成功游说了刘备,从而得到了刘备的器重。文字的大意是说刘备屯军于樊城。当时曹操刚刚平定河北,诸葛亮认为荆州将成为曹操攻击的下一个目标,但刘表性格比较和缓,不通晓军事。诸葛亮于是去见刘备,刘备与诸葛亮没有旧交,又因为诸葛亮年纪比较小,所以刘备就像对待一般的门客那样接待他。军内升帐完毕,其他的宾客都走了,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诸葛亮。刘备喜好结毦(用鸟羽兽毛做的装饰品),当时正好有人把髦牛尾给刘备,刘备用手自己在结。诸葛亮进言说:“开明的将军应当又远大的志向,而结毦可以做什么呢!”刘备这时才开始注意到了诸葛亮,他扔下毦回答说:“和你怎么说呢,这是我无聊的时候用来打发时间罢了”。诸葛亮又说:“将军认为刘表和曹操谁厉害?”备回答说:“刘表不及曹操。”诸葛亮又说:“将军自己呢?”说:“我也不如曹操”诸葛亮说:“本来就不及,而将军的军队不过数千人,凭这个来等待敌人,那不是在等死吗?”刘备说:“我也心烦这个,应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现在荆州不是总的人口少,而是登记在户的人少,一般的住户的赋税又非常高,大家都不高兴;将军可以和刘表说,让荆州境内重新进行户籍登记,这样的话在籍人口多了,赋税钱粮也就多了,可以征军抵御曹兵了”。刘备听从诸葛亮的计谋,于是荆州的军队果然强大多了。刘备由此深知诸葛亮的英略,于是以上等宾客之礼待诸葛亮。
前文说过,汉末税收流失严重,其中许多流民没有户籍,而依附于地主豪强,国家的财富也慢慢集中在了豪强手中,国库反而越来越空虚。荆州的流民是最多的,诸葛亮看问题看到了关键,给这些流民办了暂住证,既解决了财政问题,又解决了人口问题。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7 22:41:41 +0800 CST  
回复第3924楼,@独占潇洒1127

@独占潇洒1127 2014-11-16 21:56:51
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如果这句话是真,诸葛亮确有管仲之才乐毅之智,况他以此二人自比,既然表现出了管仲之才,就说明不是对自己能力夸大,既然能认清自己能力,就难以用楼主之语评之。楼主可以以亮迷指责我,但据史所载,诸葛亮的八阵图确是步兵战胜骑兵的利器,后世多有仿之。 历史 的记录是碎片化的,难以窥得全貌。还有,我不认为发证庞统死后诸葛亮才成为托孤人选,刘备一当皇帝既任命其为宰......
-----------------------------
@qhayjf 2014-11-20 09:44:21
八阵图只是一个传说
-----------------------------
楼主未免太过轻率,历代研究这个的人不少,用过的也不少,我曾看到过一篇博士论文研究其流变,即或说现在的...
--------------------------

我一般是想不明白或者不能眼见为实的东西都不敢轻信,当然我也不敢否定它,只能说它是一个传说。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8 07:39:31 +0800 CST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8 18:37:36 +0800 CST  
回头再说史书的相互矛盾之处,关于这个,裴松之也有点疑惑,不过他认为诸葛亮的《出师表》里写得很清楚,诸葛亮在不可能在给刘禅的上表中撒谎,所以他认定是有三顾茅庐的事实存在的。我认为这两者也其实不矛盾,也有可能是诸葛亮先到刘备那里露了一手后就离开,刘备后悔不已,于是就三番五次地去上门走访,前面两次诸葛亮故意考验了一下刘备,到了第三次,诸葛亮也觉得差不多了,至少可以看出自己在刘备心中的分量,自己到了刘备的麾下,文臣的头把交椅是坐定了,于是诸葛亮热情接待了刘备,并将自己多年的心得和盘托出。
诸葛亮高卧隆中,“躬耕陇亩”的十年,过的也并非是与那种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隆中,诸葛亮认真研读史籍,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密切注意当时的政治形势,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并且经常与当地及因避战祸而流亡到荆州的名士司马徽、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纵论时局变幻,交换政见,畅谈未来。经过了长时间的深思熟虑,诸葛亮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战略构想,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隆中对》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是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首先分析了大的背景和将来的可能性。由于后面时局的发展,刘备蜀汉政权从无到有,基本和《隆中对》的规划是相符合的,所以后世对于《隆中对》的评价颇高,并把它树立为战略规划的典范。当然所谓《隆中对》其实就是刘备与诸葛亮那次私人谈话的大意概括的浓缩版,至于刘备和诸葛亮当时到底谈了些什么?外人是无法了解的,这篇对话也没有公开发表,所以里面规划的是否真的是不是如后面事实发展的的一样,谁也搞不清楚。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9 08:47:02 +0800 CST  
回复第3970楼,@我说的你别信

楼主更新时间到了



--------------------------

天涯抽风了,晚上其实发了,结果却没有发成功,只有早上补发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9 14:11:05 +0800 CST  
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了《论持久战》,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尽管后面抗战胜利还有其他文中没有提及的因素,但总的来说《论持久战》基本是预测正确的,这篇文章是公开发表的,所以也令毛泽东声望大增。
《三国志》关于《隆中对》的记载应该是后来根据蜀国官方的说法,陈寿再收集整理的,不过估计基本上双方谈话的内容应该大致如此,否则诸葛亮也不可能打动刘备,并让刘备对他另眼相看。《隆中对》首先分析了当时的时代大背景,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荆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应利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的机会, “若跨有荆、益,”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这个分析是比较精确的,当时曹、孙两家的强大,都是刘备无法抗衡的,要从夹缝中生存,唯一的机会就是荆、益两地。诸葛亮当然预测不到赤壁之战曹操会大败;也预测不到张松会受到曹操的冷遇,而做了刘备的内应;更预测不到黄忠能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能够虎口夺食,从曹操手中拿下汉中。但这应该是最为合理的关于刘备崛起的规划了。其实这种战略规划不是在预测未来,未来存在太多的变数,规划做的只是根据形势选择一个相对合理的发展方向,这种规划也是应该具有非常大的弹性,随时根据面临的新问题来不断完善和修整。
在夺取荆州和益州后,诸葛亮进一步描绘了夺取天下的蓝图。利用“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益州要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时的后顾之忧。并且在荆州要“外结好孙权,”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这样的话,刘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应该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形势分析和提出的战略决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和可行的,特别是前期的三分天下,基本都是按照这个规划来走的,但是后来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诸葛亮还是根据多变的时局来不断修正自己的规划,而是一条路走到黑,基本不变通,所以最后的失败也是很难避免的。当然就是《隆中对》本身来说也是存在不少局限和不足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29 22:22:49 +0800 CST  
回复第3946楼,@我的晚安好梦

终于赶上了,楼主大才,可否推荐几部书开阔下视野?

--------------------------

吴思的书不错,可以找来看看。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30 08:17:24 +0800 CST  
毛泽东在评价诸葛亮的《隆中对》时曾经这样评价:“其始误于隆中对”,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毛泽东却很认为,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本来刘备的整体实力就不强,这样一分兵实力就更显虚弱了,毛泽东的兵法里讲的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诸葛亮的战略恰恰相反,也怪不得毛泽东要这样评价。
“隆中对”实施的结果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毛泽东所说“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这“三分兵力”依次展开,前两次分兵都失败得很惨,导致蜀汉元气大伤,而诸葛亮的北伐本钱也便所剩无几。所以,毛泽东叹道: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隆中对》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存在着极大的矛盾。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首先夺取刘表的荆州和刘璋控制的益州为根据地,然后“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伟蓝图。但是,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占有荆州,向南可威慑江南,进而扫荡割据江东之地的孙吴;向北可出兵宛、洛,北定中原。因此争夺荆州,无论是对曹操、刘备、孙权都至关重要。在赤壁战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唇亡齿寒,共同的利害关系,使刘备、孙权结成抗曹联盟。赤壁之战曹操战败,退出了对荆州的争夺,而赤壁战后,刘备与孙权荆州争夺的序幕就拉开了。
本来刘备和孙权都比较弱小,两家联合起来抵抗曹操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应该是每一个政治家都应该非常清楚的,但是诸葛亮始终把东吴看成了永远的朋友。诸葛亮行前,给关羽八字方针“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这其实是脱离实际的想法,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荆州对于孙权而言有生死攸关的意义,孙权不可能放弃荆州来和关羽无条件和好。这个“东和孙权”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孙权方面一直在处心积虑夺取荆州。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30 20:58:15 +0800 CST  
@beaconxuli 2014-11-28 10:25:17
我觉得三顾茅庐不可能是假的,诸葛亮胆子再打也不会在出师表里凭空捏造这事。毕竟荆州系的很多人还在,几位主角的子女也在,不可能乱造谣的。
-----------------------------
我也认为三顾茅庐的事实应该是存在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30 22:12:04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