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不要意思,今天加班,停更一天。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05 22:48:17 +0800 CST  
那到底是谁说的对呢?大家都不是刘备肚里的蛔虫,也不可能知道刘备到底是怎么想的,一切都是后人的猜测罢了。不过我觉得我们还是按照老路子来分析,看一看刘备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利益诉求。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托孤这件事,在专制王朝中,能够顺利接班的实在不多,一般最好是在儿子二十多岁的时候皇帝故去的话从时机上是最好的。如果皇帝老是死不掉,太子都熬到不惑之年的话,皇帝和太子之间一般都会产生矛盾的;当然如果儿子太小皇帝就不行的话,那就得找个位高权重、值得信任的大臣来托孤,让孩子能够在成年顺利接班。而刘备诸葛亮的这次永安托孤则成为了专制托孤的一个神话。因为这次托孤是在太完美了,首先是刘备,竟然说出:“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在整个专制王朝来说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在有没有君王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表现了他对于诸葛亮的极度信任;而诸葛亮这边表现得同样世所罕见,面对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丝毫没有表现出不臣之心,而且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死在了工作岗位上,看起来对于刘禅也是无比忠诚。
我们再看看同时代的托孤,孙权托孤于诸葛恪,结果被诸葛恪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还夷灭三族。司马懿的例子大家都太熟悉了,他成为了两代曹魏君王的托孤重臣,最后却成为了曹魏王朝的掘墓人。再往下数,你会发现,就再也没有托孤成功的例子,像汉武托孤霍光、托孤于唐太宗长孙无忌、嘉靖托孤于张居正这还算好的,虽然死后也被清算,但总算是生前总算是和平度过,其他的大多数都是一个个悲惨的宫廷血案,基本上都是以托孤大臣或者皇帝全族的灭亡的代价作为完结。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06 23:32:59 +0800 CST  
@qhayjf 3687楼 2014-10-31 21:47:54
毛泽东读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的批语说:“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按不暇,可以各个击破。” 毛泽东的意思是刘备可以放弃在夏日相持,战略转移向东吴防守薄弱的相对老少边穷地区,蚕食东吴,打游击运动战,逼迫陆逊不能出面防守。这一方案倒是有了一些灵气,也许真是一个 破局 的妙招。但是真正还原在 历史 中,将士能......
-----------------------------
@龙纹鞭影 3766楼 2014-11-05 20:05:28
能不能发一下那个夷陵之战的链接,好像直接收不到。
-----------------------------
@qhayjf 3767楼 2014-11-05 22:45:24
百度百科就有呀
-----------------------------
@龙纹鞭影 3774楼 2014-11-06 17:55:26
不好意思,是我没写清楚,是你那篇夷陵之战的实际兵力对比。
-----------------------------
http://bbs.tianya.cn/post-no05-300734-37.shtml
刘备的兵力会写的详细些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06 23:35:38 +0800 CST  
@nicolemylove 3690楼 2014-11-01 11:53:57
多给楼主顶顶,下一个人物是诸葛哇?
-----------------------------
确实是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07 12:33:10 +0800 CST  
我们所熟悉刘裕托孤于徐羨之、傅亮、檀道济、谢晦,宇文泰托孤给侄子宇文护,顺治托孤给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和鳌拜等等案例都是非常失败的。而杨坚、赵匡胤等开国皇帝就是抓住了托孤的空隙而篡位的。那为什么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可以是例外呢?
诸葛亮的事我们以后再谈,还是把焦点集中在刘备身上。刘备为什么能说出让诸葛亮换掉自己儿子的话呢?我认为这句话还是属于半真半假,这句话应该要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刘备的利益诉求以及刘备的人物性格来综合分析。汉末属于乱世,大浪淘沙最后只剩下了魏蜀吴三家,蜀国在其中无疑是最弱小的,刘备本来还想最后搏一下的,结果输的底裤都快没了。刘备留下的摊子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超级烂摊子。此时的蜀国,可以说是在夹缝里生存,内忧外患,外有魏、吴两个强大的敌手,内有汉嘉太守黄元、牂牁太守朱褒、益州郡大姓雍闿、越隽夷王高定的南中之叛,加上蜀国新败大伤元气,刘备这一去世,新生的蜀国就像风中之烛,稍有不慎就会熄灭,非力挽狂澜于既倒者不能为之,当蜀国的皇帝可以说是一件非常高危的事。
所以对于刘备来说,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顺利即位,并且能够世世代代传下去,最好还能打败魏、吴,一统天下。但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刘备应该也清醒地认识到有些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刘备来说,他的诉求应该也是有个底线的,那就是首先能够保住自己家族的人身安全,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谈什么顺利即位的事。这和当年陶谦让位于刘备是有点类似的,当时让徐州的陶谦就是认为自己的儿子是很难保得住徐州的,所以他选择了刘备,因为这样自己的儿孙虽然失去了大权,但至少还能够保住性命。所以刘备这句话应该包含了这样的意思,那就是如果蜀国出现巨大的危机,刘禅的能力根本应付,到那时诸葛亮就算取而代之,只要诸葛亮能保住蜀国、保住刘家家族的性命,刘备黄泉之下也不会责怪诸葛亮的。
在《三国志》中的刘备的人物性格其实是比较豪爽,带有十足的草莽英雄气质的,从他痛打督邮、劝杀吕布、善待糜竺、饶恕黄权的家人就可以看出刘备有仇必报、有恩必还的性格,刘备上阵杀红眼了就冲到最前,对于自己的安全也不管不顾;逃起命来也是撒丫子就跑,绝不拖泥带水。能说出这种其他君王说不出口的话也有他的性格因素在里面。
对于刘备托孤的阴谋论我是不认同的,就算是诸葛亮当时说出了“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样的话来,那又能怎么样呢?政治家的话能当真吗?几乎所有的被托孤大臣都会说出类似于这个意思的话语,在那个场景,讲这种话是一件必须的事情,但是时过境迁,又有谁遵守了自己的诺言?要是有人认为这种政治诺言对于诸葛亮是一道无法解开的枷锁的话,那只能说明这些人没有明白现实生活中政治。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07 23:02:11 +0800 CST  
@qhayjf 1282楼 2014-03-22 20:33:09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都会感叹袁尚的不智,感叹权力是让人上瘾的毒品,让人们为此疯狂,令多少骨肉相残,真的仅仅是来自于权力的诱惑吗?全文分析过,权力代表了极大地的利益,而且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它代表的是身后的利益集团,也就是之前分析过的权力金字塔。权力的更替,不仅仅关系到塔尖的统治者本人,而是关系到整个塔里千千万万人的利益,所以每次权力更替都不会是风平浪静的,都是伴随着血腥的。
“尧舜禅让”是一......
-----------------------------
@魏武天下 3642楼 2014-10-28 00:29:17
对于禅让我有自己的看法。参考阿拉伯帝国建立之初的四大哈里发之间的和平继承,可以说明在一个文明还处在幼年的时候,这种禅让是完全可能的。
-----------------------------
@qhayjf 3680楼 2014-10-31 14:10:33
你的举的例子也是一样的,都是太过久远难以证明其真实性。
-----------------------------
@魏武天下 3686楼 2014-10-31 17:47:29
久远吗?不过就是唐初的事啊
-----------------------------
@qhayjf 3763楼 2014-11-05 09:34:16
原来确实不了解这段 历史 ,确实相对尧舜禹的传说要晚一些。不过这段 历史 同样充满争议,即位的过程也是伴随着叛乱个纷争,而像什叶派穆斯林就只承认阿里及其后裔是合法的哈里发,视阿里之前的三位哈里发为篡位者。
-----------------------------
@魏武天下 3770楼 2014-11-06 00:10:36
只有什叶派这么认为好吗?当然我相信他们之间一定有斗争,但是至少在形式上是禅让的,而且并非四个哈里发都是非正常死亡。因此,我认为尧舜也是和阿拉伯民族一样,在世袭的观念没有建立起来以前,国家的权力交接是可以通过禅让的方式进行的,当然,这个时期不会太长,而且必然背后有政治斗争,但是继任者不一定就是逼着前任退位或者让他不得不传位给他。
-----------------------------
什叶派是穆斯林世界第二大分支,占到了整个人数的15%,这还不算多。刘协禅让曹丕照样是和平解决,没有流血、没有叛乱。当然由于这个记载比较多,谁也不会认为这个是属于正常的权力交替。现在分析尧舜禅让的文章也比较多,里面照样是掩藏着阴谋和血腥。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08 16:16:58 +0800 CST  
@qhayjf 2014-11-06 23:32:59
那到底是谁说的对呢?大家都不是刘备肚里的蛔虫,也不可能知道刘备到底是怎么想的,一切都是后人的猜测罢了。不过我觉得我们还是按照老路子来分析,看一看刘备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利益诉求。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
-----------------------
@jqq1478 3789楼 2014-11-08 02:23:53
支持下,我有个疑问啊,曹操在位时看出司马懿有反骨,又是大士族。为什么不灭了呢?像朱元璋那么多好啊,把刺拔了,曹家也不会被代替了!
-----------------------------
野心家哪里杀得完,曹操在的时候司马懿其实也算不得重臣,曹操未必就看得上他,况且曹操也不是朱元璋,老朱也是不断地在积累教训,而且也心狠手辣,不过就算朱大开杀戒,还是防不住自己的儿子,帝国还是没有如他所愿的交班。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08 17:05:56 +0800 CST  
@骑驴过海的路人 3658楼 2014-10-29 16:51:53
楼主,有几个问题和想法想和你讨论下:
你评价曹操的时候说他不信天命,为什么这么说呢?可能我这样有些抠字眼,曹操诗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虽然表达了一种从结果来看万物都有终结之时的偏唯物的思想,但是我倒觉得他其实也有很多无奈而且说“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种话,我觉得他对天命倒是中模棱两可的态度。
曹操后期皇帝周围问题越来越多,荀彧死了之后事儿更多,可......
-----------------------------
@狙爆楼下 3788楼 2014-11-07 23:55:33
个人以为,一切的阶级论都是事后诸葛,是先有结局再有结论的。
所有的 历史 大事件,直接关乎成败的有3个重要的条件,一是权力,二是财富,三是舆论。而这三个方面在 历史 事件中的不断消长的,最终事后诸葛亮们都可以把成事的一方归结于阶级使然。
所有的斗争只有敌我和观望的三方,而每一方都兼具权力财富和舆论的三种特性,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又是这三方的共同取向,这就最终导致了敌我双方的......
-----------------------------
我一直觉得什么shenhui主义以及gczhuyi是马在家里空想出来的,并不是所谓的历史规律,所以出现问题也是必然的,阶级论我一直都不感冒,特别是那种固化的阶级论。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08 17:09:01 +0800 CST  
在现实生活中,政治家违背自己的诺言,自己打脸的事实在事太多了,这对于他们来说这就不算是多大的事,要化解起来也是有很多方法。就比如当年迎接香港回归,搞了个“一国两制”,承诺二十年后实现香港地区的普选,现在眼看时间要到了,于是就搞了个中国特色的普选解释,这明明是忽悠人了,但是照样说得理直气壮,一说理由还不是一大堆,大陆人民也是纷纷谴责香港人占中的扰乱社会、妄图分裂中国的行为。所以诸葛亮要是想当皇帝的话,他也可以对与自己誓死效忠的誓言加上诸多条件和解释。例如说可以制造刘禅是弱智加恶棍的舆论,然后再以怒其不争、为了全蜀国人民的利益为重的理由将刘禅一脚踢开,自己登上皇位。只要诸葛亮大权在握,杀掉几个顽固派,再充分给予了大家实利的,什么食言不食言有谁会去关心。刘禅其实已经是被黑的不轻了,从一个心智正常的人活生生被黑成了一个智障儿童。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看篡位最为频繁的南朝史,里面那几个被搞掉的的几个小皇帝在史书里就是几个小恶棍,他们的行径简直不能用恶棍来形容,应该是心理极度变态扭曲者才对。让人觉得南朝的皇家这些人是不是被外星射线辐射了,产生了基因的突变和混乱。所以如果刘备真的想拿这个来约束诸葛亮的话,只能说刘备太幼稚。
当然从刘备的内心来说,假如蜀国能够保全的话,刘备当然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正常接班的,所以刘备在死前还是做了精心的政治布局的。首先我们来理清一下刘备集团的权力结构,我觉得主要可以分为三大派系:首先是刘备所代表的原从集团(包括外戚)、然后是荆州派系、最后是益州派系(非益州官僚系统),易中天还分析出有一个东州派系,这个东州派系就是刘焉当初上任时一起带到益州的,我这里就把他们益州原有的派系归拢到一起了。
刘备出身于没落的皇族,已经沦落到不得不靠编草席为生,家族已经没什么人才可言。刘备起兵之初,远没有袁绍、曹操那样雄厚的家族基础,他的皇族身份在初期也没有给他带来政治优势。而刘备一开始对士人的重视程度不够,不难发现刘备早期的人才中,基本没什么大才的文人谋士;而刘备十分重视将领,他不但得到了关羽、张飞的忠实支持,还得到了公孙瓒手下勇将赵云的垂青。由于缺乏战略上和政治上的正确主将,刘备虽然拥有良将,却不得不面对多次失败的教训。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08 22:40:18 +0800 CST  
@李劲555 3801楼 2014-11-09 09:43:28
如果庞统和法正不是那么早死,刘备的处境没那么狼狈
-----------------------------
是呀,刘备运气也有点不好,好容易找到靠谱的谋士,有都早死。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09 20:13:32 +0800 CST  
感谢我说的你别信、魏武天下、wuwenyu1 、心碎如断冰、szwe、烟锁池塘 、lsyyyxs 、沙砾luna、贱人快死开、kklai、李劲555 、wkdgkrdns、huangpengtai、sisiseason、路边彷徨 、MGZKYM、nofreefreedom 、灯管里的金鱼 、龙纹鞭影 、春天花会开0124、山七二十一、linbi4706 、狙爆楼下 、逝水思慕、舜耕橄榄树、365676976、p110000、我爱迷宫等网友的支持,继续更新。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09 20:20:38 +0800 CST  
@天下不肖无双 3755楼 2014-11-05 01:31:30
来楼主这报道,感觉楼主妙文蕴含着独立思考的光辉,照亮了我的 历史 观
-----------------------------
过誉了,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09 20:21:54 +0800 CST  
@春天花会开0124 3778楼 2014-11-07 08:34:03
@qhayjf 1135楼 2014-02-25 21:59:00
@小猪飞飞fei 1107楼 2014-02-25 11:13:58
楼主写的很不错,支持一下,文笔流畅,内容有新意,不过有些地方过于注重自己的观点,臆断成份过多,太追求反弹琵琶,吸引眼球。刚看了楼主说官渡一段,品郭嘉十胜论,说他只是鼓励作用,说的就有些偏薄。第一楼主时间就搞错了十胜论在曹操征讨吕布之前,是197年春天,官渡之战在200年,差了三年,那时候袁绍还在打公孙赞。第二......
-----------------------------
回顾历史相对简单,未来就难猜测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09 20:23:29 +0800 CST  
在荆州投靠刘表期间,刘备终于认清了士人谋士的重要作用,先后得到了荆州一带士人徐庶、诸葛亮、庞统、马氏兄弟等人的支持,事业上开始走上上坡路,尤其是诸葛亮和庞统,在夺取荆州四郡中立下很大的功劳。 刘备同样依靠世家大族的势力,早在徐州代替陶谦家族取得统治地位时就和当地的巨富糜家建立了亲戚关系,得到了糜家在经济上、人力上的大力支持;在荆州期间,取得了当地大族马、习、庞家的支持;夺取川中后,也得到了四川豪强的有利支持,法正、李严、孟达等人就是其中代表。川中在曹操夺取汉中时没有发生大乱,与曹操逐鹿汉中时后方一直很稳定,与得到了有强大势力的豪强支持是分不开的。这些不同地区的士族豪强就构成了不同派系的主要构成主体。
刘备起兵的老班底,代表是关羽,张飞,核心成员基本上是以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以及简雍,糜氏兄弟孙乾等人,这一派是坚决的主战派,早期建功立业的核心派,是刘备进入他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根据地荆州之前的老部下,忠诚度最高,关系最好,功业最多,同时权位最高,是前蜀国时期刘备集团的核心。但是这些人到这时基本都死的差不多了,剩下多数已经是第二代了,势力也明显小了许多。刘备以刘禅周边的亲属和老部下二代为基础,为刘禅打造了一个关系网,刘禅的皇后姓吴,皇后的族兄吴壹是车骑大将军、族弟吴班是骠骑大将军。吴氏一门,单凭这两个人的地位,就足以成为蜀汉帝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了。然后刘禅有娶了张飞的两个女儿为妻,关羽、张飞的后人,好象都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但他们同样在朝廷为官,成为刘禅一系忠实的死党。刘禅的两个弟弟,都也是帝国尊贵的亲王(安平王刘理、甘陵王刘永)。安平王刘理的媳妇还是马超的女儿。如果有人威胁刘禅的地位,这些人会同意吗?这些人都是拴在一起的蚂蚱,有共同的利益诉求,绝对是刘禅的忠实战友,也绝对不会坐视诸葛亮推翻刘禅的。
其二目前势力最大的就是荆州集团,在目前蜀汉政权中,军国大政都掌握在荆州集团的手中(这一点直到蜀汉亡国也没有改变),这些人是刘备依靠的主要力量,刘备要托孤自然要将国政交给最受信任的荆州集团的人,诸葛亮正是荆州集团的无可争议的领袖,荆州集团的核心成员成为了蜀国后诸葛亮时代的接班人,如蒋琬,费文伟,和陈祉,董氏父子,向氏兄弟,马氏兄弟,以及一些武将比如黄忠,魏延,邓芝等人,这些人是后来北伐和政府组成中的中坚力量。
当然刘备也确实再没有比诸葛亮更合适的托孤人选了, 所以刘备绝对不能让诸葛亮一家独大,在荆州集团的诸葛亮作为第一辅政人选之后,对于益州集团也需要有相应的代表人物以维护其本集团的政治利益作为平衡。这个人选的选择就要困难得多,首先必须要对蜀汉忠诚能够为荆州集团的人接受,同时又是旧人中的领袖人物在本集团内部具有领袖的威望获得大多数人的拥护和认同。在当时的情况下,为刘备所信任又能为各个派别的势力所接受,与各方都能保持比较融洽的关系的人物,李严是最适合的人选。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09 20:30:31 +0800 CST  
李严是荆州人,并在荆州刘表手下工作过,而且工作业绩还不错,与荆州人士关系密切,在刘表手下纷纷投降曹操的时候,李严却西上投奔了刘璋,李严确实有卓越的才干,在刘璋手下干的也很好,被任命为成都令并深受刘璋的信任。如果不是刘璋的信任以及李严与蜀中各种势力关系搞得很好,刘璋不会将治理成都这个重担交给初来乍到的李严,这也充分说明了李严的交际能力和人事协调能力。再者,李严在刘备入蜀之前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四、五年,这也是一段不短的时间,至少对于李严来说,这段时间用来构建他的关系网是够用的。期间,李严与孟达等蜀中人士多有来往,因此,李严与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的关系都不一般,选李严作为辅政的人选,益州集团的人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尊重和信任,自己的利益集团今后的利益会有保障,从而采取支持刘备以及其继任者的态度。这对后刘备时代蜀汉政权的团结和稳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刘备斟酌再三才确立了诸葛亮和李严共同辅政的格局。刘备对自己身后事的安排,可谓思虑再三用心良苦。
《三国志?李严传》记载:“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很显然李严比诸葛亮先期到达永安宫,刘备还送了个尚书令的重要位置让他座。而诸葛亮到永安,除惊出一身冷汗外,前前后后好像什么也没有得到过。并且,托孤之后,《三国志?李严传》还记载:“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可见托孤之后的诸葛亮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实权,当然后来诸葛亮将李严搞垮,把军权完全把控在自己的手中,这已经不是刘备所能控制得了的,刘备所能做的也只能这么多了。
从事后来看,刘备托孤诸葛亮算是英明之举。终诸葛亮一生都没有行废立之事,我认为不是诸葛亮一点都没那个心,而是刘备的精心设计使得诸葛亮无法实现。当然诸葛亮搞政治能力很厉害,通过一系列的权力运作,架空阿斗,成为西蜀政权的真正主宰者,并将自己的政策和影响力延续三代。刘备交代完后事后,永远闭上了眼睛,一代枭雄就此辞世。
为了干一番事业,为了自己的理想,刘备宁肯不去过安逸的生活而选择颠沛流离的军旅生活。虽然他的人生旅途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但是刘备不曾有一刻懈怠过,而这正是刘备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百折而不挠,失败而不气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低头,勇敢闯过去。努力不懈的人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10 22:58:14 +0800 CST  
@李劲555 3819楼 2014-11-11 07:03:32
早上起来顶一顶,接下来楼主讲关羽还是诸葛亮呢?
-----------------------------
是诸葛亮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11 22:54:17 +0800 CST  
@心碎如断冰 3818楼 2014-11-11 00:43:57
顶一顶!好文章不定对不起楼主!看了这么多分析三国的,楼主在我心里排第一!真心的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11 22:55:35 +0800 CST  
接下来出场的人物是诸葛亮,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
诸葛亮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神话。中国历史上的贤臣谋士可以说多如牛毛,诸葛亮创建的功业在其中可以说是从非常不起眼的,但是要论历史影响力,诸葛亮绝对是最大的的一个,不是之一。在现今的华人世界里,他是妇孺皆知的人物,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诚的典范,贤臣的楷模。当然也可以这么说,诸葛亮的身后名与他取得的成就是完全不匹配的。至于其中的原因,前文已经有所提及,这里再啰嗦一下。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汉朝以后,才出现了汉人的概念,而三国以后,无论是十六国南北朝还是五代十国,对于汉人来说都是不好的回忆,到了宋朝、明末,汉人同样是一直被北方手术民族打得抬不起头,元、清那就更不必说了。只有三国是属于汉人的乱世,那时候,什么匈奴、鲜卑、乌丸、西羌等等,都是被牢牢压制在边陲或者臣服于汉人脚下的。三国时期,虽然是乱世,但却是汉人们甜蜜的回忆。所以三国的历史被汉人们不断地提起,不断地广为传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当汉人们感觉的现任政府不争气的时候,这些三国英雄的名字也就一次次被提起。这也是后来《三国演义》能够红透天下的原因。
而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无意诸葛亮是最受推崇的。翻开二十四史,里面只要有涉及诸葛亮的都对他赞誉有加,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这种评价随着历史的进程越来越高,相对而言,也就是陈寿对于诸葛亮的评价算是最低的。陈寿在《诸葛亮传》里最后的评价是:“尤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其实仔细看这段文字,对于诸葛亮的评价也不算低了,把他和管仲和萧何相提并论,只是指出他的军事才能一般而已。当然就这样的评价许多诸葛粉也不非常不爽,认为陈寿一家跟诸葛亮有过节,所以就故意诋毁他,我倒觉得陈寿还是比较客观的,甚至对于诸葛亮还是有所维护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11 23:15:02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4-11-13 23:22:40
好文!楼主涉及64必删阿
-----------------------------
这应该是jiang的忌讳,不是xi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13 23:27:27 +0800 CST  
《三国志?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有这样的记载。尚书令李严猜忌诸葛亮有不臣之心,故意向诸葛亮写信。 “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 按正常,诸葛亮应该严办李严不臣之罪,最差也要严厉斥责一下。但出乎意料的是诸葛亮没有责怪李严,反而回信给李严。诸葛亮在信中说:“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及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锡)邪。”诸葛亮的意思是如果灭了魏国,别说是九锡,接受十锡都可以。虽然灭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话真的不能这样说,大家应该知道,基本上所以加了九锡的大臣后来都篡位或者后代篡位了,诸葛亮这样说实在有点不合适。这也算得上是诸葛亮的黑材料,但到了《三国志》里,这个材料就没有出现。而且陈寿对于自己父亲与诸葛亮的矛盾直言不讳,他应该也不会趁写史的机会报复。
我认为有时候人生前的名声和身后的名声是完全不一样的,人身后的名声往往来自于后人对你的利用价值。这是什么意思呢?前文曾经提过舆论引导,一般来说谁留名青史、谁遗臭万年都是主流舆论可以引导的。同样是学生运动,五四的那一批就成了英雄 ;占中的香港学生就成了被境外势力利用的跳梁小丑。所以现在我们认识到诸葛亮的的形象也不后世不断地被人为地拔高神话的。
分析一下诸葛亮的成就,话说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中,在刘备损兵折将,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能够顶住内外的巨大压力,力保蜀汉政局的稳定,后来还能对强大的魏国形成攻势,这确实是很了不起。但这种成就在历史长河中就不算得什么了,除了对南边几乎还处于原始社会的南蛮去的些胜利外,诸葛亮在开疆拓土上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成就了,蜀国始终再也没有回到当年刘备拿下汉中时的疆域,始终偏安一隅,处在闭塞的益州之地苦苦挣扎,这种成就也就是和后世张宾、谢艾差不多,完全与他获得的名声不匹配。
因此我认为诸葛亮流亡百世的原因还是在于完美的托孤神话,不管是出于诸葛亮自己的忠心还是因为局势所迫反正最后的结局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所作所为,实现了他《出师表》中那句 “此诚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的表白,很符合普通中国人知恩图报的美德标准。他病死五丈原的悲剧结局,掩盖五次失败的责任,反而而使他获得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殊荣。
刘禅是一位典型的图章皇帝,军权异化为皇权不仅已有了可能,刘备的临终遗嘱,又成为诸葛亮顺理成章登上皇帝宝座的铺路石。然而,诸葛亮不敢贸然行事,而是谨慎地、隐蔽地逐渐推进。凑巧的是,取代意图尚未彰显,也许他死得正是时候他已命终五丈原,从而完善了自己的人格。
再与同时代人曹丕、司马炎相比,当他们握有军政大权后,就立即使军权异化并最终篡位。其先祖曹操、司马懿、司马昭等虽持重一些,也都有逼宫、杀弑及宫廷政变,这使诸葛亮完善人格的魅力更相得益彰。
在忠贞标准上,诸葛亮几成完人,而其子孙亦无瑕疵,其子诸葛瞻虽然不是将帅才具,率兵到涪城抵御邓艾时,不能采纳黄崇依山拒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的正确意见,致使邓艾部长驱直入包围了绵竹,但是这只是才具。更重要的是,他继承了乃父的“忠贞”衣钵,曾经拒绝了邓艾表封“琅邪王”等高官厚禄的引诱,斩了来使以示决绝,并为蜀国战死于绵竹,以壮烈成仁为先父名节画上了完满句号。其孙诸葛尚是带着负罪心情踏上战场的,“乃驰赴魏军而死”。诸葛尚之死,又为祖父“忠贞”名节锦上添花。有如是不贰忠臣及后代,后世当然要大加推崇。诸葛亮成为统治阶级标榜推崇的一面旗帜。
子孙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其实司马懿也一样没有篡位,假设司马师和司马昭对皇帝下手之前就在同蜀国的战斗中双双殉国,也没有后来司马家篡位的事的话,估计司马懿的名声也会非常好,至少也会是一个美好的托孤神话。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11-14 23:04:25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