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人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出于对人世的留恋和对死亡的恐惧,对于死后未知数世界的恐惧,大多数的人都害怕死亡。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因为自己的某些信念和理想,可以坦然面对死亡,这些人能够做到常人所不能,所以往往会得到人们的尊敬。其中又以为忠诚而献身最为人们所广为传颂,前文已经分析过关于忠诚的问题,一直以来忠诚都是统治者最为推崇的最高美德,审配应该也是被这种观念所深深影响,投降对他来说应该是一件极其耻辱的事情。于是审配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这个他心中的最高美德,所以后世审配的这一行动也为不少人所敬仰。审配困守孤城,以微弱的兵力,对抗曹操的大军,粉粹了曹军一次次的进攻,坚持了整整一年,最后弹尽粮绝,审配的意志也丝毫不为动摇,由于叛徒出卖,审配被俘,曹操爱惜他的才能,不忍杀他,但审配坚决不降,但求一死。最终面向北方,慷慨就义。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5 22:26:32 +0800 CST  
不过对于审配的忠义,很多人也有不同意见。首先,在那个时代,真正的忠应该是忠于汉室,而审配忠的对象是有不臣之心的袁绍,所以有的人认为他这个不算真正的忠。当然其实我也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谓的匡扶汉室其实仅仅是一个口号而已,何所谓的为国为民之类的高调是一样的,仅仅是一种政治家冠冕堂皇的政治口号而已。
然而就算是审配忠诚的对象是袁绍,袁绍已死,他已经失去了效忠的对象,所谓的继承人袁尚,继位的过程也是不明不白的,袁绍的基业其实可以说是被审配等谋士联合给坑了。就算是审配对袁尚效忠,袁尚自己已经扔下大家逃之夭夭,审配在这里守着座孤城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呢?对于城里的老百姓来说,无论城主是姓曹还是姓袁对他们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曹操占领邺城之后,还宣布免除两年的赋税,老百姓或许对曹操还会更欢迎一些。而审配为了自己的忠义的理想,让全城的所有人拉在一起陪绑,要不是他的侄子偷偷打开城门,可能全城的人都要随着审配一起殉城。此外,审配还在城墙上残忍地杀害了叛臣辛苦一家,更让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一个心理扭曲的偏执狂。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6 20:07:09 +0800 CST  
那到底哪一种评价正确呢?我觉得这两种完全大相径庭的评价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对于统治者,对于袁绍们、曹操们来说,审配就是最典型的忠烈之臣,谁都希望自己拥有这样的下属;朝廷的御用文人也推崇审配这样的人,因为这是政府最需要大力宣扬的典型;道德卫道士们也最喜欢审配,因为审配的做法超越了常人,牺牲生命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就是所谓的舍生取义。不过对于平民来说,审配就是一个漠视生命的偏执狂,其实这个问题现在还在讨论,也是个永不休止的话题,也是很难扯得清楚的话题。关于审配,由于战争时发生在军阀之间,都属于中华民族,属于内部矛盾,所以许多人觉得他没必要怎么做,更没必要拉那么多人垫背。但如果审配是在和匈奴在打仗,估计大家都会赞扬他的忠义,因为大家都是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来看问题。所以说到最后,所谓的对错问题,就是立场问题。假如是审配在和外星人打仗的话,那汉族和匈奴的矛盾显得不值一提了。
争论还来源于价值观的不同,普世价值观不分种族、国家,对人类一视同仁,认为个体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当失去抵抗能力后,他们认为投降时很正常的。而民族主义或者国家主义的价值观是带有集体立场的,谁背叛了组织、民族、国家,就会受到所以集体内的人的唾弃,当然归根到底,伤害了集体利益,所以集团内部的成员利益也会不同程度受损,大家仇恨背叛者也是正常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6 21:28:18 +0800 CST  
这里再啰嗦一下关于利益的话题,对于“利益”二字,国人一直是耻与说出口,因为利益老是和见利忘义之类的词连在一起。但我认为,利益实际上就是人的一种诉求,就比如两个小朋友同时看到一件玩具,于是同时伸出手拿到了这个玩具,当他们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家长就得介入了,一般的解决方法就是让其中的一位把玩具让给另一位小朋友,在这里,我们就可以说以为其中小朋友得利了,而另一位则为此损失了利益。所以我认为利益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同样的,利益群体也是无处不在的。
有相同需求的一群人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利益群体,这个群体是复杂而多变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比如下班回家挤公共汽车。当车子拥挤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车上很难在上人的时候,有矛盾出现时,利益群体的诉求就会凸显出来。这时,车上的人属于一个利益群体,利益诉求就是能够赶快回家,而且不想车内那么拥挤,所以这时你要是细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公共汽池车的的门边都是拥挤不堪的,而车的靠里的部位就相对松很多,但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向里挪动,当然不排除下一站就下车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希望下面的人知难而退,不要在上人了,想让司机赶紧车子开走。而车下面的人一旦挤上车,他的利益诉求马上就变化了,刚才在下面抱怨车上的人不向里挪空间,现在他的希望的是下面的人不要上来了,车子马上开走,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利益群体的转换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6 22:28:48 +0800 CST  
我们有时老在抱怨社会不公,抱怨那些既得利益群体为什么不放弃既得利益来维护社会公平,这显然是一种很幼稚的行为,也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就比如说目前的双规制很不公平,完全没有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确实,道理是这样的,但要是轮到自己又会如何呢?假设你毕业到了一个国企,只是一个临时工,后来通过不懈地努力,(包括台面上的台面下)终于成为了正式工。这时候你原来的临时工朋友来找你希望你参加他们的抗议活动,希望取消不公平的双轨制,你会去做吗?大多数人可能反而是觉得你的工友脑子有毛病吧。其实马克思的阶级论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但就是过于僵化了,因为这种利益群体是在不停的变化的,而且其中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不是仅仅用经济关系就能概括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7 21:00:53 +0800 CST  
我们在回到曹操这里,曹操终于攻克了袁绍的大本营邺城,他亲自到袁绍墓旁祭祀,痛哭不已,《三国演义》里是这样描述的:“操既定冀州,亲往袁绍墓下设祭,再拜而哭甚哀,顾谓众官曰:“昔日吾与本初共起兵时,本初问吾曰:‘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吾问之曰:‘足下意欲若何?’本初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吾答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此言如昨,而今本初已丧,吾不能不为流涕也!”。这一段基本与《三国志》里的记载是一样的。许过人觉得曹操拜祭袁绍是在表演,其实我倒是不这样认为,曹操与袁绍,没有国仇,没有家恨,相反,他们是少年时的玩伴,青年时的同志,曹操不止一次地得到过袁绍的提携和帮助,只是由于成为了争夺天下的竞争对手,才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曹操和袁绍是有一定的感情的,曹操的拜祭出于他的真性情。
此外曹操这次拜祭还有另一个意义,就是提出了自己对争夺天下的政治纲领,袁绍提出的是地利,而曹操提出的是人和,袁绍确实做到了他的设想,他占领了四州之地,确实也是在北方,南据黄河,北连燕代,粮草充足,带甲百万,他带兵南下争天下,结果却失败了;曹操提出的是汇聚天下的人才,然后能够团结他们,人尽其用,就可以无往不胜,确实袁绍也败在了内部的不团结。搞政治的关键就是能够获得更多人的拥护,什么天时地利都是外因,人和才是内因。
类似的对话历史《史记》中说:吴起事魏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龙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善。”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魏武侯泛舟黄河顺水而下,船到了河流中间,他回头对吴起说:“山河险要,易守难攻,真是我们魏国的瑰宝啊!”吴起说:“真正的瑰宝,是仁德而不是天险。过去以为能靠天险而不修仁德的三苗氏,被夏禹所灭;夏桀不修仁德,虽有山河险要却被商汤流放;商纣不施德政,虽有山险却被武王所杀。由此可见,在德不在险。如果大王不修仁德,同船的人都能变成敌人。”其实所谓的仁德就是要懂得收拢人心。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7 22:27:51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1351楼 2014-03-28 20:41:18
楼主这样的速度很难集聚人气阿
-----------------------------
唉!没办法呀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8 21:54:31 +0800 CST  
袁谭是实在被袁尚打的没有办法才投靠曹操的,如果让他有时间在河北之地积蓄力量,他是有机会重新恢复他父亲的荣光的。所以袁谭就算当时是服服帖帖的,但机会到来时,他是绝不会甘于人下的。
而曹操这边对于袁谭是绝对不能留的,也许袁谭真的有几率不会反叛,但曹操是不愿冒这个险的。袁谭和来投靠他的荀彧他们不一样,与降将张辽他们也不一样,袁谭是袁家的长子,他的号召力和威望是不能低估的,假如曹操亲自带兵去征刘表,或者马腾,袁谭在河北振臂一呼,河北之地可能就又改姓袁了。所以曹操是绝对不会把他留在世上的。就像北宋的赵光义搞出一个金匮之盟,篡了哥哥的帝位后,有几个人也是绝对不能留的,那就是他自己的亲弟弟赵光美以及赵匡胤的几个儿子,因为留着他们对于他对于他们家族的帝位传承是极大的隐患,所以这些人在几年后陆陆续续都莫名地死去了,包括我们熟悉的《杨家将》里八王爷赵德芳,实际上历史上赵德芳小小年纪就窝囊地被害死了,根本就没有拿着麻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那么神气。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8 21:58:26 +0800 CST  
袁尚还在的时候,曹操不惜使出和亲的招数,牺牲自己儿子的家庭幸福来稳住袁谭。现在,袁尚跑得没影,曹操也想再装了,加上袁谭本身也不老实,趁着自己打袁尚的时候在收袁尚原来的占地和军队,积攒自己的力量。当然袁谭也可以说自己是在配合友军作战,但他忘了一件事,他投降了曹操,也就是曹操的下属了,他的军事行动是要经过曹操的批准才可以的,袁谭的擅自行动,给曹操找到了口实,曹操马上悔婚,将袁谭的女儿赶了回去,带领兵马来讨伐袁谭。十二月,曹操征讨袁谭,在城门口扎下营寨,袁谭连夜逃往南皮,靠近清河边驻守。乌桓峭王欲领五千骑援助袁谭,但为曹操特使所说服而不出兵。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8 22:34:55 +0800 CST  
@李斯特太原 1355楼 2014-03-28 21:59:32
北京雾霾颗粒都需要微信网友来揭真相!!中国的相关部门呢??中国屁民还有多少真相被掩盖!!操!!
-----------------------------
呵呵,说这个就是在打脸。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8 22:37:57 +0800 CST  
公元205年(建安十年)正月,曹操兴兵进攻南皮,袁谭奋力抵抗,曹操与袁谭从早上打到中午,竟然无法战胜袁谭,曹操急了,亲自为军队击鼓助威,军队士气大振,终于击溃袁谭的军队。袁谭披头散发,死命打马逃跑,追赶他的虎豹骑士兵料想他不是一般人,加紧追赶。袁谭从马上掉了下来,回过头来说:“喂,放我过去,我能够使你富贵。”话没说完,头已落地。这时候曹操杀了郭图等人,将他们的妻子儿女也杀了,曹操终于平定了冀州。
史书上说的简单,其实曹操打袁谭还是费了一点劲的,其中有这样的一个小细节:当时正值冬天,曹操用来运送军粮的河结冰了,于是曹操征当地老百姓服差役,专门来完成破冰的工作,由于这项工作又累又危险,所以许多老百姓出逃来逃避破冰行船的差役,曹操也急了,于是他颁布法令,逃避差役的老百姓要判处死刑,而且日后不准投降。于是老百姓们大多都不敢逃走了,曹操也成功打败了袁谭。不久以后,有些逃亡的人有到军中自首,在曹操面前乞降免死,曹操对他们说:“接受你们自首,就违背了军令;杀死你们,又处死了认罪之人。你们最好回去躲藏起来吧,不要让官吏们捉着。”百姓们流着泪走了,后来终于还是被捕获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8 22:49:33 +0800 CST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9 17:01:28 +0800 CST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曹操有些不近人情,在我看来,这正是曹操的优点,真正的依法治国,依法治军,不管法令是否完全合理,只要法令一旦实行,就应该完全按法度来执行,这样才能维护法的尊严,也才对得起那些遵守法律的人。
法律是人制定的,肯定都会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会有许多漏洞,也会出现一些钻空子的人,但这不代表着可以公然违法,否则法律将会成为一纸空文。中国一直以来是人治大于法治的,最高领导者的意志远高于法律。董促舒所说的“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就是这个意思,经过几千年,这种思想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国人的心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人犯了死罪,却因为受到了当权者的原谅就可以逃脱死罪,大部分的国人对这种现象是习以为常,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在人治社会中,法律一般就是一个幌子,社会的运行通常依靠的是潜规则,而潜规则的运行有通常遵循各方的利益关系,所以我们常常会感叹我们的社会是关系社会,这是因为我们并不是处在一个完全的法制社会中,占主导的还是人治。
曹操在这样的社会中可以说是一个异类,他所提倡的是法制社会,依法治国,而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能有效地制裁违法行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所以曹操也以此脱颖而出,一步步做大做强,成为了当时中原大地上的最强者。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9 20:45:08 +0800 CST  
体回到那个小故事,曹操所做的就是要维护法令的权威性。曹操带兵打袁谭,为了能保证后勤的供应,曹操就必须让老百姓来给自己充当劳工,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曹操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却要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去劳动,老百姓当然不愿意了。从曹操的角度,疏通运粮航道是保证战斗胜利的基础,不管合不合理,曹操都必须要强制执行,实际上一切法律都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才是法令的目的所在。那些逃亡的老百姓在曹操面前哭泣,曹操也觉得他们很可怜,但是要是因此就原谅他们的话,以后自己的法令将成为笑话,那些乖乖服役的老百姓也会感到非常不公平,等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时,大家想到的就不是遵守,而是去想办法去做执法者的工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曹操选择了铁石心肠。
曹操攻破邺城后,从这一年起,曹操把自己的据点北迁到了冀州邺城,政令军队此后皆从此出,而汉献帝的都城许县则只留些许官吏。这样曹操也就不用和汉献帝共处一地,免得大家尴尬,也可以较好地避免一些政治谋杀。
曹操杀死袁谭,对于袁氏几个兄弟,自然是要斩草除根的。袁尚兵败后,逃奔幽州刺史袁熙。不久,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乌桓。公元206年,曹操攻灭高干,平定并州。公元207年,曹操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也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汉末,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合,是为三郡乌桓,其首领为辽西部的蹋顿。三郡乌桓与袁氏关系一直很好,并屡次侵扰边境,掳掠人口财物。
曹操在即将北征三郡乌丸之时征求大家的意见,诸将一致认为:“袁尚不过一逃亡之徒而已。夷狄之人,贪得无厌而不尊重父母,怎能为袁尚所用?现在为这种人深入塞外征讨,刘备必乘机会说服刘表以袭击许昌。万一造成变乱,事态便成追悔不及。”这时,唯有郭嘉力主北征,他料定刘表不会出兵,而且要想平定天下,就得首先解决袁氏兄弟的问题,如果让他们盘踞在北方,始终是个隐患,也就难以专心南下,所以北征乌桓是势在必行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9 22:15:09 +0800 CST  
@德尔塔1 1366楼 2014-03-29 22:19:09
好文!我也是非 历史 专业出身,但 历史 观上,需要跟博主好好学习借鉴!
-----------------------------
互相学习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30 17:43:49 +0800 CST  
后来确实被郭嘉说中了,刘表始终都没敢出兵袭击许都。那刘表为什么不出兵呢?一般的观点就是说刘表胸无大志,也就是曹操所说的自守之贼,也就是说刘表的能力仅能自守自而已。
但实际上刘表其人也并不简单,刘表字景升,本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的后人,他和刘备属于同一个祖先,都是汉景帝的后人,同属于大汉宗室,刘表一开始比刘备有名气多了。三国志说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可谓一表人才。刘表父亲和祖父的情况,史书上没有介绍,只说他“少知名,号八俊”。裴松之在他的三国志注里进一步对这个八俊做了一番说明:“张璠汉纪曰:表与同郡人张隐、薛郁、王访、宣靖、公褚(绪)恭、刘祗、田林为八交,或谓之八顾。汉末名士录云:表与汝南陈翔字仲麟、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勃海苑康字仲真、山阳檀敷字文友、张俭字元节、南阳岑晊字公孝为八友。”不管怎么说,在以人物鉴赏为主的年代里,刘表的名声很好。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30 20:37:02 +0800 CST  
刘表很有文化底蕴,和刘备不喜读书不同,刘表的学问是有的,师从同郡王畅。畅为南阳太守。刘表年轻的时候,曾经老于世故,他在写给老师的书信时这样说:“奢不僭上,俭不逼下,盖中庸之道,是故蘧伯玉耻独为君子。府君若不师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无乃皎然自遗于世!”,此时他才是十七岁的少年,就劝老师不可过于清高。后来刘表参加了著名的品评天下的活动,因为遭到党锢之祸,受到通缉,刘表也为此一蹶不振。后来的黄巾军农民起义,使刘表因祸得福,再次被朝廷任用,成为大将军何进手下的属官,任职北军中候。后来董卓进京废立天子,重用了一批党人,而刘表恰在此时被调往荆州任刺史。和其他有兵有将的军阀不同,刘表此时帐下无人,甚至连刘备那样的听话的关羽张飞都没有。
当时的荆州并不稳定,荆州刺史王睿被长沙太守孙坚所杀,。“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而刘表却是单人独骑。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刘表显得从容镇定,沉着冷静,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迅速稳定了局势。首先,他争取了当地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蔡、蒯两大家族的信任和支持,并接受建议,“使(蒯)越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袭取众多,或既授部曲”,一举歼灭了宗贼势力;后来他又夺取了襄阳、长沙、江陵等八郡,扭转了荆州的混乱局面,刘表自己也晋升为荆州牧、镇南将军。经过几年努力,刘表成为一个仅次于两袁兄弟的一股强大势力,“南收零、桂、北据汗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刘表兵不血刃,维护了荆州的稳定,而且保住一方的平安。在当时荆州是避乱者的天堂,如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从事学术活动的宋衷都曾是当时著名的文士。后者还推动了荆州学派讲易经的先河。另外后期三国历史上璀璨的政治明星诸葛亮一家、庞统等人也曾在荆州隐居。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30 21:39:11 +0800 CST  
刘表控制荆州以后,对于属地的管理也是励精图治,有条不紊,贡献良多,体现出一个一代能臣的本色,把荆州治理得有声有色,之前“人情好扰,加以四方震骇,寇贼相扇,处处糜沸”的荆州,变成了“万里肃清”的东汉后期最后一片乐土。在对外问题上,刘表采取了拥兵自重的正确政策,尽量避免发生大的冲突,以免造成老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在经济上,刘表有效利用了当地各大家族的势力,推行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荆州地区的百姓“大小咸悦而服之”。这都说明刘表是治世不可多得的能臣。
那刘表为什么不出兵呢?不出曹操众将所料:刘备在曹操北上后看出了有利战机,再三向刘表建议:“立即出兵,袭击许都,如此曹军主力鞭长莫及,等到回军,则曹操大势已去,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也!”刘备说的对,这确实是非常好的机会,但刘表却犹豫了,为什么呢?犹豫的理由有表面的,也有不好意思说出口的。
刘表现在也有个与曹操相似的北征东守的问题。刘表与孙权即是领土利益之争,又是解不开的家仇,孙坚就是死于刘表部将黄祖之手,与孙权是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刘表去抄曹操的老家,孙权照样可以趁荆州空虚抄刘表的老家,后来关羽就是吃了这样的大亏,落得全军覆没、兵败身死的下场。
再者,北征许都,该派谁去呢?难道派刘备去吗?一旦兵败还好说,胜了呢?刘左将军还朝,又兼着豫州牧,他刘豫州是名副其实了,可对荆州何益呢?刘备一旦羽翼丰满,能比曹操好多少?那是谁也不敢确定的事情。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01 00:47:14 +0800 CST  
回复第579楼, @jin136280
忘了说,曹操,刘备,诸葛亮都是一路人,呵呵,但挡不住 历史 的潮流。
--------------------------
@qhayjf 583楼 2014-01-26 09:26:22
你说得对,这也是我想表达的
-----------------------------
@闲的没事2014 1377楼 2014-03-31 20:54:39
LZ会出书吗?天天对电脑眼睛吃不消啊。
-----------------------------
也想过,不过写得太慢,现在就靠每天更新来坚持写下去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01 00:48:41 +0800 CST  
那刘表自己亲自带兵去吗?刘备是什么人?世之枭雄,他那是那种甘居人下的人,反水旧主的事他也没少干过,估计孙权没来,老窝就有可能被刘备端了,说来说去,出兵就是极大的冒险,还不如以静制动,难说曹操就在辽东一去就回不来了,到时自己再去收拾全局就容易得多。
刘表还有一个不能与外人道的家庭及个人隐私:自己近来愈加感觉身体不妙,腰酸背疼,头晕眼花,对娇妻美妾没了兴趣,懒于政事军务,看来是岁月不饶人啊!刘表也失去了去冒险争天下的雄心,他该考虑的是接班人的问题了。
小公子刘综,相貌极仿佛自己,又得继妻蔡氏宠爱,是接传自己衣钵的最佳人选;但大公子刘琦,为人宽厚,素有战功政绩,尤其是与那刘备来往甚密,弃长立幼,那刘琦会服气吗?他背后有刘备的武力支持,一旦生乱怎么办?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4-01 00:50:59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