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 道美国----一个现代帝国的传奇崛起[连载]

哦哦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2 17:38:33 +0800 CST  
哈哈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2 18:46:32 +0800 CST  
作者:381511904 回复日期:2010-07-22 18:16:36
楼主请问有这方面的书买没? 推荐推荐啊?
---------------------------------
我是参考了美国通史、简史、英国史、名人传记、学术刊物、网上材料等多种资料写出来的,所以类似的书,我还没发现。
如果你只是想了解美国历史,这方面的书还是有很多。
推荐《美国通史》、《一口气读完美国史》等,可以网购,也可以电驴下载。这类书,我是下了好大的决心,才坚持看下去的。呵呵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2 20:21:13 +0800 CST  
现在可供他做文章的不多,只剩下茶叶税。他抓住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千方百计玩花样,又是报上谴责,又是议会演讲,又是民间宣传。大家都说他讲得对,波士顿、费城、纽约的商人甚至大声叫好,继续坚持抵制英货。但是,普通老百姓并不愿意为了小小的茶叶税,再去死命闹腾。

日子又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抵制英货最后也停了。

汉考克和塞缪尔无可奈何。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现在时势没了,英雄,也就无用武之地哦。

罢罢罢,汉考克还是继续去玩走私,塞缪尔继续当他的议员,等机会吧。看看大英帝国,上面有一个脑残政府,下面有一批无能领导,将来不愁没机会。

汉考克和塞缪尔没什么主意可打,别人却打上了他们的主意。

总督哈钦森。

他这个总督当得很可怜。这倒并不是因为他无能,主要原因是他命不好。偏偏他当总督时,波士顿出了汉考克和塞缪尔两位天煞星、两条混江龙、两个孙悟空,一点芝麻大的事,也闹得天翻地覆。

现在,天下安定,汉考克废法走私的目的已经达到,也该消停了,是该把他们招安的时候了,免得将来再生事端。

哈钦森找到汉考克,想推荐他进上院。没想到汉考克一口回绝:总督大人,谢谢你的好意,我已经对政治不感兴趣了,只想把生意做好。

鬼才相信他对政治不感兴趣,哈钦森还想劝劝,不料汉考克送给了他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表情。

哈钦森暗想:好喽,既然这样,咱俩将来有的是交道打,88。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2 21:21:35 +0800 CST  
欢迎泳客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2 22:39:48 +0800 CST  
回首几次闹腾,汉考克都大获全胜。他终于明白,平时看上去耸立在云端的英国政府,其实虚弱不堪;平时看上去尊贵非凡的达官贵人,其实无能透顶。

闹,再闹,一直闹到底。可以预见,闹到解除英国贸易限制,是有把握的;闹到北美独立,也不是不可能的。

想法是良好的,现实是无奈的,等着吧。

一晃就是两年。令人惊奇的是,这两年罕见地平静安详、水波不兴。人们照旧忙于发财,殖民地经济蒸蒸日上。

对普通人来讲,安定就是幸福;对革命者来讲,无事才叫痛苦。不知道汉考克和塞缪尔两个不安分的家伙,是怎么熬过来的。

整整两年后,远方终于传来了的激动人心的消息。1772年6月,英国巡逻船“加斯比号”海上查走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把一些北美走私者查得鸡飞狗跳。很多商人怀恨在心,思谋报复。

9日,“加斯比号”因故搁浅,一个名叫约翰.布朗的罗得岛商人见状,心生一计。他在晚上带一帮喽啰,化装成印第安人,悄悄登上“加斯比号”,突然袭击,打伤船长,一把火把船给烧了。

哈,这下捅了马蜂窝。一个知法犯法的走私者,竟然敢打人烧船,公然向国家权威挑战,简直是无法无天。此风不刹,帝国的尊严何在;此人不抓,国家的权威何在。

英国政府公告,抓住布朗,重金犒赏。并委派专门委员会进行彻查,有必要的话,派军队协助,一定要把疑犯捉住,押往英国本土审讯,严惩不贷!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2 23:47:29 +0800 CST  
哈哈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3 01:39:49 +0800 CST  
早上好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3 08:19:10 +0800 CST  
可是,各级官员查了很久,什么也没查出。原因是殖民地人罕见地团结一心,竟然连基本的证据都找不到。

塞缪尔结束了冬眠,马上活了过来。和很多人一样,批评英国的处理方式,并且写信与各州联络,同气连枝,同声谴责。

一事未了,又生一事。波士顿总督哈钦森荣升马萨诸塞州总督。此公上任不久,就成功说服英国议会,此后他和殖民地法官的工资由英国政府发,钱从海关收入中解决。

哈钦森认为,从此再也不要受议会的鸟气了。

这个消息震惊了塞缪尔。过去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历次运动中占上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议会能扣发政府人员的工资,让他们乖乖就范。现在这样调整,激进派再也没有手段制约总督和王家官员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此以后斗争面临下风。

形势危急!

塞缪尔急得怒火攻心,迅速提出抗议。声称这么调整,破坏了三权分立的体制,是对北美人民自由的侵犯。

英国政府和哈钦森对塞缪尔的幼稚举动感到好笑:

嗨,同志哥,你抗议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有错吗?这个钱,不用从殖民地财政支出,这是为殖民地人民减轻负担嘛,何来侵犯自由?你抗议,犯得着吗?

@##¥%……%,塞缪尔张口结舌。

不但政府这么认为,老百姓也这么认为。自己不用出钱就可以打发这些官员,何乐而不为?你塞缪尔抗什么议吧?

塞缪尔是个成熟的革命家,深知此事的严重性,如果不及早采取对策,今后有事,必将被动挨打。

他赶紧写信,和其它殖民地商量如何应对。弗吉尼亚等地认为,必须加强各地联系,有事互通信息,共同对敌。

塞缪尔受此启发,决定在松散型的“自由之子社”的基础上,组建正规组织,以备不时之需。

只有建立严密的组织,才能集聚全社会的革命力量,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11月2日,塞缪尔以“自由之子社”成员为主,成立“通信委员会”。表面上看,这个组织的任务是“通信”----在个殖民地之间互通信息。实际上,它的主要任务是“不时地与发生了的,或可能发生的侵权和违约行为作斗争。”

“斗争”这两个字,清楚地表明这个组织,已经是革命组织;表明此时的塞缪尔,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塞缪尔,等于已经向外界正式宣布-----我要革命了!

1773年3月,弗吉尼亚响应。此后,各地陆续成立了相应组织。一张革命之网,不动声色地铺开了。

这,又一次体现了塞缪尔高人一筹的战略眼光,体现了他卓越无匹的行动能力。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3 16:00:07 +0800 CST  
你的运气好的惊人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3 17:42:45 +0800 CST  
作者:拍拍熊打肉山 回复日期:2010-07-23 14:29:39
向楼主问好
-----------------
xiexie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3 21:07:00 +0800 CST  
呵呵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4 01:16:31 +0800 CST  
上天似乎刻意要成全塞缪尔。如果英国政府继续实行宽松保守的政策,不再出台新举措激怒老百姓,塞缪尔想闹也闹不起来。可现实,又一次巨大的机会砸在塞缪尔头上。
英国骨灰级企业东印度公司,过去一直在北美做茶叶生意。他们从中国运来上等好茶,销往殖民地,大获其利。但自从实施《唐森税法》后,北美人一直抵制茶叶进口,东印度公司的茶叶销售大受影响。汉考克正是抓住这个机会,大搞茶叶走私,以低价荷兰茶,冲击东印度公司的高价中国茶,使后者的销售额从14.5万公斤猛降到区区240公斤。1770年后,北美走私茶叶占据市场份额90%以上,汉考克们获得暴利。
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库存堆积如山,加上经营不善,公司陷入亏损,几年后负债累累。为了救亡图存,1773年公司决定做两宗利润丰厚的大生意,一是贩卖鸦片,二是垄断北美茶叶贸易。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公司游说英国议会和政府。由于该公司是个古老的企业,一直在英国的殖民事业中充当先锋,与英国政府的关系殊为密切。如果它垮掉的话,不单单是个企业衰亡的问题,更会给英国的殖民事业带来重要影响。因此,议会和政府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议会通过了《茶叶法》,授权东印度公司垄断经营北美茶叶,免除关税,只征收每磅3便士的低税,同意绕过中间环节,直接销往北美。这样一来,茶叶成本下降一半,价格比走私茶还低。
东印度公司很高兴,因为他们库存的近1800万磅茶叶,终于有机会销售了。他们兴冲冲地开始把茶叶从英国运往北美。
这些茶质量好、价格低,一定好销。
谁知道,船一到北美,他们就傻眼了。因为港口都围满了抗议的群众,不让他们卸货。
纽约、费城、波士顿,莫不如此。
原来,《茶叶法》通过的消息一传到北美,汉考克等走私商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4 08:56:05 +0800 CST  
人就大吃一惊,这将严重冲击他们的走私生意。茶叶零销商也很着急,因为东印度公司的茶叶比他们的茶叶价格低,他们的生意也做不下去了。
抗议,只有想办法抗议!
汉考克等大商人雇人去游说英国议会改弦易辙。塞缪尔则发动人开展抵制行动。
商人抗议情有可原,那些普通老百姓为什么也抗议呢,放着质高价廉的茶叶不要,去喝质低价高的茶叶,这不合常理。
是的,确实不合常理。原因是在塞缪尔等人的长期糊弄下,英国议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很差,无论它出台什么政策,北美人总怀疑另有所图。所以不论好坏,第一反应就是抵制。
现在《茶叶法》就面临这样的命运。
人们担心,既然茶叶可以让东印度公司垄断,那么,其它商品也可能会让某些人或者公司垄断,那将给北美人民带来灾难。所以此例断不可开,必须死死顶住。
其实,从早年抵制英货活动开始后,北美就发起了不喝茶运动,改喝咖啡,自此形成了喝咖啡的习惯。
现在,不喝茶运动开展得更彻底了。
关键时刻,“通信委员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各港口城市互相通气,采取一致行动,阻止东印度公司茶船卸货。
塞缪尔对这一切,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的心里,正在构思新的大计划。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4 10:05:30 +0800 CST  
作者:lvy6566 回复日期:2010-07-24 08:14:25
我注册时间很早,回的帖子很少,公交车上却不忘登陆顶楼主,速度更新啊,你晚上一偷懒我坐车都不知道该看什么了
--------------------------------------
哈哈,谢谢你,昨晚写了,但未放到网上去,想早上发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4 12:21:12 +0800 CST  
为了实胸中的计划,他和汉考克一道,首先成立了“波士顿茶党”。这个党的任务,就是宣传饮茶的害处,阻止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入境。
可怜的东印度公司公司并不知道有这么一出。11月底,达特茅斯号、海狸号和埃莉诺号三艘运茶船,先后来到波士顿。
一到波士顿,他们激动地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超时空海港------这个海港让你想卸货卸不得、不卸货也不行。
卸货,这里有很多“波士顿茶党”党徒和群众等着你,只要你敢动,你的小命不保;
不卸货,也不行。因为总督不答应。总督哈钦森大人发话了,按照法律规定,船抵目的地,必须20天内卸货,不卸货不能走,如果走了,可按叛国罪论处。哪个船主敢违法。
其实真实原因是,哈钦森的两个儿子是东印度公司在波士顿的总代理,他们正等着卸下茶叶来销售。茶叶不卸下,这生意没得做。
船主走也不行,留也不行,气绝(估计当场晕倒)。
哈钦森为了一己私利,竟然不惜往动乱火上浇油。英国任命这样的人当总督,唉……,真是让人无语中。
三艘运茶船一直在碧波中荡漾。荡漾来荡漾去,终于荡来了1773年12月16日。塞缪尔决定在这天动手。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4 19:05:42 +0800 CST  
上午10点,塞缪尔召集5000多名群众开会,最后一次派出几个“通信委员会”委员,命令茶船下午驶离海港。船主慌忙与海关和总督交涉,均遭拒绝。下午,船主通报了海关和总督的决定,大家群情激愤,高声抗议。
塞缪尔瞅准机会,对群众发表演说:《茶叶法》侵害了我们的自由和权利,我们要行动起来,抵制它。只在这里开会,对拯救这个国家没有用。行动吧,是行动的时候了。
这是第一次公开宣称北美为一个国家,引起了听众的共鸣,大家十分激动,欢呼之声震耳欲聋。
所有这些,不过是群众情绪上的铺垫。接下来大伙奔向码头。只见一群人,打扮成“莫霍克”印第安人的样子,手拿斧头或铁锤,模仿土著打仗的声音,大摇大摆登上茶船。船上人惊慌失措。只见那些“莫霍克”人用绞车和滑车,把一箱箱茶叶拖出来,砸碎倒入海里。码头上排列的群众山呼海啸,大声叫好。大约2000只箱子装的64万磅茶叶(价值90000英镑),全都倾倒在海里,海港内漂满了茶叶。
一直干到晚上9:00,波士顿信使高呼“一切顺利”后,大家才停手,唱着歌儿散工回家。
塞缪尔到家后,和贤惠老婆一起煮牛奶喝,品咋得有滋有味,不时笑出声来。
这是他最畅快的一天。精心策划的行动大获成功。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坐等英国政府送来风暴。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当中。
暴风雨,请来得更猛烈些吧,我在等!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4 22:54:19 +0800 CST  
波士顿倾茶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4 23:59:10 +0800 CST  
再来一张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5 01:11:19 +0800 CST  
波士顿倾茶的景观复制

楼主 潇湘观渔  发布于 2010-07-25 07:28:46 +0800 CST  

楼主:潇湘观渔

字数:1426373

发表时间:2010-05-04 00: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5 09:03:54 +0800 CST

评论数:3648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