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

魏灭辽东燕国副统帅(2)
司马懿究竟是如何做到“西愚而东智”的呢?

我们无法穿越到魏灭辽东燕国的战场,但我们可以回到《三国志》的现场:

司马懿率军抵达辽东时,大雨绵绵,魏军无法展开对司马懿的攻势,群臣议论说,此番最终不一定能打败公孙渊,应该传令让宣王退兵。明帝说;“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

著名史学家钱大昕先生认为明帝必定不会说这句话,因为“承祚(陈寿)书司马懿必云宣王,惟此称名,盖述帝语不得云宣王也。然亦后人追改。……齐王芳诏曰:‘太尉体道正直。’……盖寿为晋臣,无不避讳之理也!”

意思是说,魏明帝不会说“司马懿临危制变”。此句肯定是后人追改的,齐王的诏书都没有直呼其名,因“(陈)寿是晋臣,没有不为司马懿避讳的道理”。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16:09:17 +0800 CST  
魏灭辽东燕国燕国副统帅(3)

怀着对历史的敬畏,我们读一读当时司马懿下葬时的诔文。

诔文就是悼文。自从周朝开始,王公贵族、卿大夫去世后,在下葬前,都要开追悼会,史官宣读悼文(诔辞),以表死者功绩,并确定其谥号。

魏相国舞阳宣文侯司马公诔曰:
应期降命,笃生我公,九德聿修,百行兼通,文皇践位,龙飞天衢,协赞大命,启迪灵符,光我圣主,齐德有虞,受兹介祉,封国建畿,入总纳言,敷化衡机,出登上将,奋武明威,皇舆省方,作镇于许,旌旗既反,抚戎荆楚,巴蜀作寇,侵我边疆,乃眷西顾,董统雍凉,丹麾所指,莫之敢抗,仁济宇内,威慑外荒,流惠陕西,齐美甘棠,加命九锡,尊位相国,比王齐鲁,以崇厥德。

什么意思呢?

“封国建畿,入总纳言”是指黄初元年(220),曹丕称帝,司马懿担任尚书;

“敷化衡机”指黄初二年(221年),司马懿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

“出登上将,奋武明威,皇舆省方,作镇于许” 是指黄初三年(222年),和黄初五年(224年),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率军镇守许昌。黄初六年(225年)春二月,司马懿转任抚军大将军。同年,曹丕大兴水军攻吴,仍命司马懿留守。

“旌旗既反,抚戎荆楚”指太和元年(226)年6月,骠骑将军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巴蜀作寇,侵我边疆,乃眷西顾,董统雍凉……流惠陕西”,是指太和五年(230),司马懿西驻长安,统车骑将军张郃、雍州刺史郭淮等防御蜀汉军队。

诔文为何对偏偏司马懿灭辽东只字不提呢?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16:11:01 +0800 CST  
魏灭辽东燕国副统帅(4)

司马懿为何“西愚而东智”?

其实答案很简单:司马懿是主帅,这次战役还有一位神秘的副统帅在指挥。

裴松志注引《魏名臣奏》,散骑常侍何曾上表,建议魏明帝曹叡“宜选大臣名将威重宿著者,盛其礼秩,遣诣懿军,进同谋略,退为副佐。”

意思是说,何曾建议应选择一位威重、久负盛誉的大臣名将,让此人使持节到司马懿的军营,担任副统帅。

何曾(199—278年),原名何谏,字颖考,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博学好学,事亲至孝,袭封阳武亭侯。他最初担任平原侯文学掾,陪皇太子读书。魏明帝即位后,他被提拔为散骑侍郎,迁典农中郎将,此时升三品官散骑常侍。

高平陵政变之后,何曾投靠司马氏集团,颇受重用。晋朝建立后,他拜太尉兼司徒,迁太宰兼侍中,封朗陵县公。如汉相国萧何故事,朝会之时,剑履上朝。

何曾认为有四个理由,要设副统帅。

第一、先王制定法律,一定为了周全而慎之再慎。因此在建官授任之时,都会设副职。和敌人交战时,副将和主将乘同一辆兵车,副将坐到主将的右侧,大概的目的是尽谋思之功,防安危之变。

第二、在汉朝,设副将一职,已经是老规矩了。韩信伐赵,张耳为副将;马援讨越,刘隆为副将。

第三、司马懿奉旨征伐辽东,虽然借助天威,有征无战,但贼寇也许会暗暗逃跑。生命无常,人非金石,主帅难免会考虑不周的地方。

第四、现在北边诸将领,及其司马懿所督的将领,大家同为僚属,官职和地位没有什么区别,突然有了变故和急难,彼此之间不能统摄。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16:12:47 +0800 CST  
魏灭辽东燕国副统帅(5)

《晋书•何曾传》白纸黑字可写着,魏明帝不同意设副统帅。

但问题来了!《魏名臣奏》成书于魏正始年间(240——249),从220年到240年,曹魏帝国20年来的奏折、诏书、上表何止万篇,能收进只有区区四十卷的《魏名臣奏》的文章,肯定都是经过史官精心挑选,且起到一定作用的,否则为何把一篇被驳回的上表收进《魏名臣奏》呢?

何曾是魏明帝曹睿的东宫古旧,后来担任五品官散骑侍郎,魏灭辽东燕国时担任散骑常侍,他整天出入禁中而与曹睿朝夕相处。在上《设副统帅表》之前,肯定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否则,何曾是不会轻易向皇帝建议设副统帅的。

是否就是魏明帝对在西线司马懿畏蜀如虎的表现有点不放心,特意让何曾上表设副统帅的呢?

或者根本就是司马懿对自己没有自信,主动找到何曾向皇帝上表,要求设副统帅呢?
其实,这两种推理都是成立的。

裴松之就像金庸笔下的令狐冲,斜斜一剑刺出,看似无招,却一招致命。

裴松之注引《毌丘俭志记》云:时以俭为宣王副也。

可见副统帅还真是存在的。这名副统帅就是当时的度辽将军、幽州刺史兼护乌丸校尉毌丘俭。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16:14:23 +0800 CST  
魏灭辽东燕国副统帅(6)

毌丘俭是何许人物呢?

毌丘俭(?—255),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是典型的高干子弟。其父毌丘兴,官至二千石官将作大匠,掌管宫室、宗庙、陵寝等土木营建工作。

魏明帝还是平原王时,毌丘俭担任平原王文学。一朝天子一朝臣,曹睿当皇帝了,作为东宫故旧,毌丘俭的仕途自然是芝麻开花步步高。

226年,魏明帝一当上皇帝,毌丘俭就升为千石、副厅级干部尚书郎,随即转二千石、正厅级官洛阳典农中郎将。根据《水经注》,毌丘俭还曾任弘农太守。

青龙三年(235),毌丘俭担任荆州刺史,一年后,接替王雄担任度辽将军、幽州刺史、护乌丸校尉。景初元年(239)夏,毌丘俭在幽州刺史的位子上还没坐稳呢,就碰上了个大难题:号称雄兵百万,盘踞在辽东近五十年的公孙渊反了。

既然公孙渊已反,血气方刚的毌丘俭自然上疏请求讨平叛乱。可“辽老大”公孙渊绝不是吃素的,辽东民风剽悍,素来不乏骁勇善战之士,结果毌丘俭啃不动公孙渊这块硬骨头,只好铩羽而归。

公孙渊索性撕破了脸皮,自称燕王,改元绍汉。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16:16:08 +0800 CST  
魏灭辽东燕国副统帅(7)

但毌丘俭会是魏灭辽东燕国的副统帅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毌丘俭担任幽州刺史兼护乌丸校尉还不到两年时间,连三年的见习期还没过呢,此时根本还称不上“威重、久负盛名的大臣名将”,况且他就在北边诸将之列。

其次、曹操担任主将,曾上表说:“臣听说古代派遣将领,会设副将,以监察、督促主将,吧啦吧啦吧啦,让使持节、侍中、守尚书令万岁亭侯荀彧担任自己的副将。(《后汉书·荀彧传》)”

如曹操所言,副帅还起着监察、督促(节制)主帅的作用。

就凭毌丘俭的资历,想监察、节制司马懿,别说司马懿不服,就连司马懿所督的将领胡遵、牛金也不服,这只小菜鸟,还想指挥、命令我们呢,哪里凉快,去哪里歇着去吧。

就升迁而言,毌丘俭就比不上胡遵。252年,胡遵当征东将军时,毌丘俭当镇南将军,胡遵压毌丘俭一头。而牛金在魏灭辽东燕国之后,就升后将军(见万斯同《魏国将相大臣表》,不知何据),而毌丘俭直到248年才升为和后将军同班列的左将军。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16:46:08 +0800 CST  
谁能担得起”威重宿著”的大臣名将呢?

如果“有胆智技能文武之姿”(曹丕语),被曹丕喻为韩信、吴汉的的幽州刺史兼护乌丸校尉王雄未去世,凭他的能力、资历和功勋,肯定是魏明帝心目中的最佳人选。

但这位战神般的人物还在世吗?这已成千古之谜。

两年后,即正始二年(241)年4月,东吴分兵四路,大举攻魏,豫州六安危急!荆州樊城危急!柤中危急!一位神话般的的人物“卧冰求鲤”王祥临危受命,担任荆州、豫州都督,单挑陆逊、朱然、诸葛瑾等东吴名将,并上演了一出出好戏。

有时间,再更新。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16:53:48 +0800 CST  
@wzheguilai0416 2020-02-24 16:16:08
魏灭辽东燕国副统帅(6)
景初元年(239)夏,
-----------------------------
前文景初元年(239)夏有误,应改为景初元年(237)夏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17:07:11 +0800 CST  
曹魏司徒王朗推荐幽州刺史王雄担任大将的《上武略士表》,为何在《北堂书钞》两处不同呢?原因在于赵匡胤字“元朗”,宋朝的版本要避讳,所以“王朗”变成了“王郎”,后面的“王朗”直接照抄了“上武略士表”的“武”字。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4 17:12:25 +0800 CST  
@王无敌于天下 2020-02-23 21:09:10
八王之乱后期,王衍坐镇洛阳中枢,辅佐东海王司马越,指挥全局。王敦王澄分别坐镇青州荆州,拱卫洛阳的侧翼,将胡族遏制在河北和巴蜀,保卫中原。王导王旷等人分别坐镇江南淮南,供应军粮和兵员。进,可以驱逐胡族,一统天下;退,也可以保住黄河以南函谷关以东的广阔地区;至于后来退守江南,应该就是计划外的了。
西晋的覆灭,主要还是司马炎大肆分封皇族,皇族自相残杀,八王之乱,胡族趁机兴风作浪,导致北方倾覆。跟所谓清谈误国没什么关系,八王之乱可不是清谈出来的。清谈误国也好,后世的什么误国也罢,总而言之一句话,不肯承认汉民族自相残杀才是问题的根源。陈寅恪称王导为民族功臣,也不为过。
-----------------------------
基本赞同。但在王导的问题上,我支持王阳明、杨慎、崔铣的观点。王导是叛臣、奸臣。
杨慎《升庵诗话》:“慎尝反复《晋书》,目王导为叛臣,颇为世所骇异。後见崔後渠《松窗杂录》,亦同余见。近读阳明《纪梦》诗,尤为卓识真见,自信鄙说之有稽而非谬也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5 08:02:27 +0800 CST  
王阳明是王导的后代,认为王导是奸臣、叛臣,就从这一点,我就服王阳明。

王阳明:“正德庚辰八月廿八夕,卧小阁,忽梦晋忠臣郭景纯氏以诗示予,且极言王导之奸,谓世之人徒知王敦之逆,而不知王导实阴主之。其言甚长,不能尽录。觉而书其所示诗于壁,复为诗以纪其略。嗟乎!今距景纯若干年矣,非有实恶深冤郁结而未暴,宁有数千载之下尚怀愤不平若是者耶!”

纪梦诗:“秋夜卧小阁,梦游沧海滨。海上神仙不可到,金银宫阙高嶙峋。中有仙人芙蓉巾,顾我宛若平生亲。欣然就语下烟雾,自言姓名郭景纯。携手历历诉哀曲,义激感愤难具陈。切齿尤深怨王导,深奸老滑长欺人!当年王敦觊神器,导实阴主相缘夤。不然三问三不答,胡忍使敦杀伯仁!(指周觊)寄书欲拔太真(指温峤)舌,不相为谋敢尔云。敦病已笃事已去,临哭嫁祸复卖敦。事成同享帝王贵,事败仍为顾命臣。几微隐约亦可见,世史掩覆多失真,抽出长篇再三读,觉来事事能书绅。开窗试抽晋史阅,中间事迹颇有因。因思景纯有道者,世移事往千余春,若非精诚果有激,岂得到今犹愤嗔!不成之语以筮戒,敦实气沮竟殒身。人生生死亦不易,谁能视死如轻尘?烛微先几炳易道,多能余事非所论。取义成仁忠晋室,龙逢龚胜心可伦。是非颠倒古多有,吁嗟景纯终见伸!御风验气游八垠,彼敦之徒,草木粪土臭腐共沉沦!’”

王阳明注云:“晋忠臣郭景纯自述诗,盖予梦中所得者,因表而出之!诗云:‘我昔明易道,故知未来事,时人不我识,遂传耽一枝。一思王导徒,神器良久觊,诸谢岂不力,伯仁见其底!所以敦者佣,罔顾天经与地义,不然百口未负托,何忍置之死:我于斯时知有分,日中斩柴市,我死何足悲?我生良有以!九天一人抚膺哭,晋室诸公亦可耻!举目山河徒叹非,携手登亭空洒泪,王导真奸雄!千载人未议。偶感君子谈中及,重与写真记,固知仓卒不成文,自今当与频谑戏。倘其为我一表扬,万世!万世万万世!’”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5 08:08:42 +0800 CST  
黄震(东发学派创始人)评王导



王导在江左,为一时偷安之谋,无十年生聚之计。

陈頵劝抑浮竞,不能从也;

王敦杀周戴,不肯救也;

卞敦不赴国难,不能戮也;

郭默害刘胤,不能问也;

庾亮召苏峻,不能止也;

石勒寇襄阳大疫,死大半,弊不能乘也;

葛陂滛雨三月不止,困不能袭也;

晋帝拜其妻曹氏,不能辞也;

又阴拱中立,以观王敦之成败,而胸怀异谋。

观敦与导书,“平京师日,当亲割温峤之舌”非素有谋约者,敢为此言?敦已伏诛,当加戮尸污宫之罪,又请以大将军礼葬之;

敦死后,导与人言恒称“大将军”。又言“大将军昔日为桓文之举”,此为漏网逆臣无疑。

徒以子孙贵盛,史家掩恶以欺万世,谓之“江左夷吾、管氏”,舆台(古代十等人中两个低微等级的名称。舆为第六等,台为第十等。泛指操贱役者,奴仆)亦羞之矣。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5 08:10:28 +0800 CST  
《晋书·王导传》多“溢美”:

王导传一篇凡六千余字,殊多溢美,要之看似煌煌一代名臣,其实乃并无一事,徒有门阀显荣,子孙官秩而已。所谓翼戴中兴称“江左夷吾者”,吾不知其何在也。以惧妇为蔡谟所嘲,乃斥之云:“吾少游洛中,何知有蔡克儿?”导之所以骄人者,不过为门阀尔。

《十七史商榷》王鸣盛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5 08:13:36 +0800 CST  
我自信在见识上无法超越王阳明。作为王导的后代,王阳明指名道姓破口大骂王导,只能说他的王导功与过相比,完全不能对等。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5 08:17:36 +0800 CST  
王雄(祥)有没有后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认真读一读王琳传,此人用兵,得人欢心,简直就是王雄的翻版。只不过他已被挤出琅琊王氏,成了兵家子。王琳被杀后,故吏说他“洛滨余胄,沂州旧族”,一看就是王祥之后。但唐、五代、宋时期,琅琊王氏的势力太大,有的版本写了“洛滨余胄,咱州旧族”,有的写了“洛滨余胄,沂川旧族”,不管怎么说,“沂”就透露了他的身份,说不定,原文就是“洛滨余胄,临沂旧族”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5 12:16:32 +0800 CST  

又跳到了开头。

王安石、欧阳修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重修《三国史》。

“往时欧阳文忠公作《五代史》,王荆公曰:‘五代之事,无足采者。此何足烦公。三国可喜事甚多,悉为陈寿所坏,可更为之。’文忠公然其言,更不暇作也,惜哉!”

王安石还曾劝“尊曹派”苏轼重修《三国史》,但苏轼推荐刘道原重修。

《邵氏闻见后录》卷第二十一:“ 东坡自黄冈移汝州,舟过金陵,见王荆公于钟山,留连燕语。荆公曰:‘子瞻当重作《三国》书。’东坡辞曰:‘某老矣,愿举刘道原自代云。’”

徐度《却扫篇》云:“刘羲仲字壮舆,道原之子也。道原以史学自名,羲仲世其家学,甞摘欧阳公《五代史》之讹误为纠谬,以示东坡。东坡曰:‘往岁欧阳公着此书,初成,王荆公谓余曰:‘欧阳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国志》,非也。子盍为之乎?’余固辞‘不敢当。’”

上述人,无论是欧阳修、还是苏轼、刘道原,都推来推去,不敢重修《三国史》,因为都绕不过王祥(雄)这个人物。

都涉及到琅琊王氏在魏晋的崛起及琅琊王氏的源头。宋朝40多个王姓宰相,大多数都自称是王导的后代。

我也就是个键盘侠,在虚拟网络上大着胆子替王祥喊一嗓子。谁让我发现这个秘密了呢?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5 12:32:40 +0800 CST  
@王无敌于天下 2020-02-25 15:37:06
当时有两个王琳,一个是根红苗正的琅琊王氏,王导第五子王劭后裔,特进王份长子,有九个儿子,都非常有名。据说这引起了梁元帝萧绎的嫉妒,就把小妾的兄弟改名为王琳,就出现了第二个王琳,即和陈霸先打的棋逢对手,最后流亡北齐的这个王琳。
王琳是会稽山阴人,王羲之后裔大多定居在会稽郡,王羲之一支在政治上先后依附于颍川庾氏和陈郡谢氏,颍川庾氏在东晋骤起骤落,衰落的非常快,几乎被桓温砍杀殆尽;陈郡谢氏在东晋末宋初遭到的打击远超其他豪门贵族,宋文帝杀死谢晦之后,谢氏家族基本就沦落为吃老本的旧族了,在政治上的影响力甚至不如陈郡袁氏、庐江何氏,更不要说占据南朝宰相数量将近1/5的琅琊王氏了。这两次站错队对王羲之一支的打击非常大,王羲之一支在进入南朝后基本没什么有影响力的人了,王琳可能是王羲之后裔。
-----------------------------
王澄被王敦杀害后,其子王徽官至右军司马,其后隐没无闻。怀疑其后代居住在会稽,因为不受王导后代的待见,后来成了兵家子。

南朝谱学极盛。一个郡、一个县,谁家是士族,都是备案在册的,有钱的,有权的,也无法取得士族的称号。

山阴王氏,唐朝时出了一位改革家王叔文。柳宗元称王叔文的母亲嫁给了北海王府君。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5 17:23:37 +0800 CST  
三槐王氏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这是毫无异议的。但自太子晋传到王离以后,是出自王离的长子王元即琅琊王氏呢,还是出自王离的次子王威即太原王氏呢,则有不同的记录。

据《王氏通谱》记载,三槐王氏出自琅琊王氏,是王元的后裔。《王氏通谱》一0六卷首二卷,清王庸敬修,光绪二十年(1894)槐政堂活字本,原装八十二册。该谱三槐王氏部分记载王祜是王弘直的后代。从王弘直至王祐,其世系如下:弘直―林―光辅―宠―仲连―绍―玙―及―某―抟―言―彻―祐

在这个世系谱中,从弘直至抟,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完全相同,唯独关于抟之子的记载,则大相径庭。《新唐书》卷116《王抟传》关于王抟经历和遭兰田驿之祸的记载,与《王氏通谱》的记载,大致相同。但《王抟传》中没有关于其子的任何记载。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王氏世系表中,明确记载王抟有三子:长子名倜 ,字垂光;次子名倓,河南府文学;三子名伦,校书郎。这里并没有提到王言的大名。说王言是唐昭宗时宰相王抟的儿子,在史籍文献中找不到任何依据。所以,三槐王氏正宗后裔的族谱,都不承认唐末宰相王抟与三槐王氏先祖王言是父子关系。这也就是三槐王氏后裔不承认他们出自琅琊王氏的症结所在。

三槐王氏传到王旦时,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皇室的显赫家族。传到王皋时,又以护驾宋高宗南渡之功,揭开了三槐王氏在江南发展的新篇章。王皋居官因与时政不合,遂隐居苏之获扁,是为三槐王氏南迁之一世祖。皋公三子:长曰易,字吾置,袭授殿帅府太尉,徙居昆山沙头,是为东沙王氏始祖,子孙散居海虞、太仓、澄江等处,旧谱称公有启圣开灵之德,耕钓不求闻达,坦然有肥遁之风;次曰铎,字吾伍,官尚书郎,守太博公遗业,居苏获川,为中沙王氏始祖;三曰允(又作胤),字吾曾,官礼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徙居无锡沙头,是为西沙王氏始祖。东沙、中沙、西沙,合称三沙王氏。这支王氏乃是三槐堂王氏的正宗。记录这支王氏的族谱,在王氏族人特别是三槐王氏后裔的心目中,是最具有权威性的族谱。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5 18:44:18 +0800 CST  

《王氏三沙金谱》,又称《王氏三沙统谱》(见《中华族谱集成》)王姓卷第九至十三册,巴蜀书社1995年出版),清代王钟、正承烈、王锡骥等修,始修于咸丰五年(1855),完成于光绪五年(1879),历时24年。该谱记载了东沙王氏51支,中沙王氏28支,西沙王氏152支,原装122册,是一部规模宏伟、支派繁多、取材广泛、内容翔实的大型三槐王氏族谱。

王皋,字子高,以太尉护宋高宗南渡有功,封柱国、太傅,为《王氏三沙全谱》之第一世祖。长子王易,为东沙始祖,该谱尊为东沙二世祖;次子王铎,为中沙始祖,该谱尊为中沙二世祖;三子王允(又作胤),为西沙始祖,该谱尊为西沙二世祖。该谱认为,三槐王氏是太原祁县王氏文中子王通的后代,文中子王通在该谱中占有异常显赫的地位。诸如,该谱的诰敕部分,开篇便是明嘉靖九年(1530)皇帝制曰隋儒王通配祀孔子庙庭的敕命。在始祖像赞部分,第一世祖,是周灵王太子晋的画像;第二世祖,是周司徒宗敬的画像;第四十二世祖,便是先儒文中子王通的画像,并有薛收、魏征、房玄龄撰写的像赞。该说在卷首部分,还载有《文中子世家》,由杜淹撰写,长达1600余字;接下来就是《文中子本传》,长达1000余字。

该谱在《王氏太原合谱前编》中写道:
"王氏自子晋受姓至汉,元封琅琊、威封太原,二派特著。吾宗太原也。今或采史传、或本世家、或按旧谱,自受姓至宋南渡,为世五十有五"

接下来排列了周灵王太子晋至南渡始祖皋公的五十五代世系。按世系排列,隋代文中子通列为第四十二代,所以被尊为第四十二世祖。由隋代文中子王通至三槐堂王氏始祖王祜,共九代,其一线世系如下:

文中子通―福郊―元暕―景肃―政―仲舒―哲―言―彻―祐
王祐次子王旦,相宋真宗,赠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所以《三沙传芳谱旧序》云:
"余赏遐稽文中子世家,知其为周家之裔。比观文正公旦家传,又知其为文中子之十世孙。其裔散处中原,不可胜述。"

总之,记载三槐堂王氏始祖王祐后裔的这部大型《王氏三沙全谱》,以浓墨重彩的笔法确认,三槐王氏乃是太原祁县王氏文中子王通的后裔。

此外,其它三槐王氏族谱亦有同样的记载。例如,清光绪《延政王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王庆洪等修,昆陵西宅刻本,原装二十七册。该谱以希古公为一世祖。希古公,名贤,字希古,是三槐王氏始祖王祐的第三子王旭的后裔。该谱在卷首的《原姓》中写道:
"吾姓王氏按遗谱周灵王子晋,二传之后,以爵为氏。其在太原者,皆姬姓。……至晋有右军将军,隋有文中子……后唐之黎阳令言,乃太原之正派,迁大名莘邑,生彻,举进士,为拾遗;彻生祐,后晋天福中为司户参军;又事后周,为南乐令。宋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尝以家之百口,保符彦卿之无异意……吾姓之所自来,起自太原,迁自莘邑。如水之有源,木之有限,不可紊也。苟有背而之他者,谓之灭宗。"(见《中华族谱集成》王姓卷第七册第5-6页)

又如,清光绪《高仓王氏族谱》十卷,王佐柳等修,三槐堂刻本,原装十册。该谱以仕魁公为一世祖。仕魁公乃三槐王氏始祖王祐之后裔。仕魁公生于元末,明洪武时,自江西泰和徙居高仓,是为高仓王氏始迁祖。该谱在《旧序》中写道:
"吾族系出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元封琅琊郡,元弟威守太原……凡二十一望,唯太原、琅琊最著。我肇基祖仕魁公,乃太原之后也。"(见《中华族谱集成》王姓卷第六册第20页)

由此可见,三槐堂王氏始祖王祐后裔所修的族谱都认为,王祜的祖父黎阳令王言,是由太原之正派迁到莘邑的。也就是说,黎阳令王言是太原王氏文中子王通的后裔,同琅琊王氏唐末宰相王抟没有父子关系,因而,不属于琅琊王氏系统。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5 18:45:28 +0800 CST  


《金石录》目录有魏太保任公神道。太保一职次于太傅,多由太尉、司徒迁,曹魏帝国并无任姓司徒、太尉,且曹魏只有王祥一人在晋武帝登基时任太保,,疑此神道碑为魏太保王公神道。

碑的内容或许让某些人不寒而栗,寝食难安,思前想后,只好动用所有的力量封锁消息,然后悄悄改了自己的家谱。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20-02-26 16:17:37 +0800 CST  

楼主:wzheguilai0416

字数:668244

发表时间:2010-03-02 00: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9 17:25:23 +0800 CST

评论数:45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