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

呵呵,文鸯如果面对的不是魏军的骑兵,而是孙吴或蜀汉的步兵呢?估计张辽八百破十万又会重演。
这也是一旦魏军突破蜀汉天险(崇山峻岭)及西晋突破孙吴天险(浩瀚长江),后者立即便缴械投降,根本不做丝毫抵抗的原因。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5 18:27:36 +0800 CST  
呵呵,误会了!有条史料相当重要,由于没有书,只能凭回忆了。东汉时,由于幽、青、并、徐经常受到乌丸、鲜卑的侵扰,男子必须在农闲时练习骑射。其实,中原人向来有习武的传统。
五胡乱华的原因除了马镫外,还在于八王之乱尤其是赵王司马伦政变后的内耗。近百万武艺高强的精壮男子死于内讧。
之后中原进入最黑暗的时期。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5 19:24:44 +0800 CST  
曹氏三父子都应该算是高手。幽州、并州、冀州的汉人武艺高强者应更多一些。当时以上三地尤其是冀州马匹众多,其实徐州在当时也是产马之地。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5 19:38:55 +0800 CST  
幽州突骑、冀州强弩,豫州荡骑都为三国时北方最强的军事力量。其中幽州突骑、豫州荡骑长期掌握在琅琊王氏手里。另外琅琊王氏在冀州、司州、并州、凉州、荆州势力也极大。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5 19:46:43 +0800 CST  
楼上的朋友可能看了下面的目录就不会误解我的意思了。“卧冰求鲤”只是一种传说罢了,太尉王祥是位战功赫赫的英雄。
另外赞扬共产党也是真心话。尤其是打下江山时的共产党。在以前,贫雇农过的是什么日子?吃糠咽菜,现在又是什么日子。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5 20:17:42 +0800 CST  
谢谢楼上朋友的支持。也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5 20:31:10 +0800 CST  
呵呵,我已过而立之年。你去了解20年代出生的老人,小时候过的是什么日子?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5 20:35:19 +0800 CST  
拿点美元就怀疑一切打倒一切,诋毁祖国文化。
难道探索历史真相者都是汉奸?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5 20:38:53 +0800 CST  
谢谢你的雅正。终于开始涉及到严肃的话题。
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蜀汉单独立佳传的人物为诸葛亮;孙吴单独立佳传的人物为陆逊。为什么偏偏魏国没有单独立传的人物???
我们其实忽略了一个关键的人物——曹魏最后一任太尉王祥的伯父——被孙坚使诈杀害的荆州刺史王睿。
此人承上启下,是个关键环节。《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王睿素遇(孙)坚无礼,(孙)坚过杀之。
如果我们只读《三国志》,肯定会认为他死有余辜。然而我们若读裴松之注引《吴录》,会发现记载截然不同。
关于王叡之死,裴松之注《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引《吴录》载:

叡先与坚共击零、桂贼,以坚武官,言颇轻之。及叡举兵欲讨卓,素与武陵太守曹寅不相能,扬言当先杀寅。寅惧,诈作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檄,移坚,说叡罪过,令收行刑讫,以状上。坚即承檄勒兵袭叡。叡闻兵至,登楼望之,遣问欲何为。坚前部答曰:‘兵久战劳苦,所得赏,不足以为衣服,诣使君更乞资直耳。’叡曰:‘刺史岂有所吝?’便开库藏,使自入视之,知有所遗不。兵进及楼下,叡见坚,惊曰:‘兵自求赏,孙府君何以在其中?’坚曰:‘被使者檄诛君。’叡曰:‘我何罪?’坚曰:‘坐无所知。’叡穷迫,刮金饮之而死。
《吴录》解释王叡被杀的原因在于王叡“以坚武官,言颇轻之”以及遭曹寅陷害。
王叡扬言当先杀武陵太守曹寅,而后者恐惧,可见王叡必定有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平息二郡叛乱时,王叡认为孙坚是一介武夫而蔑视孙坚。二人就此结下仇隙。由《吴录》可知孙坚逼迫王叡自尽是以诈取胜。他让少许士兵以求赏为名骗得王叡开城 而自己混杂在士兵之中。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6 07:08:46 +0800 CST  
王叡的品质和能力
其一、忠
从《吴录》可知:王叡对汉忠心耿耿。董卓乱政,他毅然起兵拥护汉室而声讨董卓。
其二、信、义
从王叡“刺史岂有所吝?”的言语描写,到他自己“便开库藏,使自入视之”的行动描写,可知王叡言而有信且重义气而约身俭己,务养吏士。从王叡重义气和轻财好士分析,必定有极强的凝聚力,身边肯定围绕着一批部曲和死士;
其三、勇
王叡扬言当先杀武陵太守曹寅,而后者恐惧,言语中透着“勇”;零陵、桂阳叛乱,他前去平息,以及起兵讨伐董卓,行动中透着“勇”;
从王叡“以坚武官,言颇轻之”,可知王叡“才兼资文武”,而瞧不起只是武官的孙坚。猜测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孙坚出身低微且轻狡,而王叡出身世家大族而对其不屑。
虽受史料所限,可我们能知王叡才兼资文武,忠于汉室,言出必行、务养吏士、轻财好士及好勇。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6 07:17:12 +0800 CST  
另外荆州刺史王叡与荆州刺史王敏究竟是何关系,也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我们日后再商榷。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6 07:39:18 +0800 CST  
谢谢师弟的支持,好久不见了。更谢谢楼上朋友的支持。这完全是魏晋时“英雄”的定义,并非我的原创。
另外有一些朋友分析三国时鲜卑根本不堪一击,强盛是在西晋时。其实只要阅读《后汉书•鲜卑传》就可以发现,这完全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汉桓帝时,鲜卑在首领檀石槐的率领下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
永寿二年(152)秋,檀石槐开始侵扰东汉,先是进行小规模的抢劫,双方互有胜败。尝到甜头后,檀石槐野心逐渐膨胀,于是开始大规模地入侵。东汉政府无奈,提出与檀石槐和亲,结果被檀石槐拒绝。
灵帝时,鲜卑每年都入侵幽、并、凉三州缘边诸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护乌丸校尉夏育上奏朝廷,请求发兵鲜卑,认为一个冬天两个春天就可将鲜卑擒灭。
蔡邕极力反对出兵鲜卑,原因一是鲜卑的武器的精良程度已强于当年的匈奴;二是战马的快捷程度远胜匈奴,三是一批汉奸甘心为他们效力。而且认为段颎为良将,习兵善战,平定西羌,都花费十几年的功夫。现在夏育的才能未必在段颎之上。因此请求朝廷忍耐。
然而,灵帝不听劝告,下令护乌丸校尉夏育出高柳,田晏出云中,匈奴中郎将臧旻率南单于出雁门,各将万骑。结果上述三将的三万骑兵被檀石槐杀得大败,丧失了节传辎重,各将数十骑奔还,死者十七八。
此后,东汉一直处于挨打阶段。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6 18:21:16 +0800 CST  
蔡邕原文(节选): 自匈奴遁逃,鲜卑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加以关塞不严,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汉人逋逃,为之谋主,兵利马疾,过于匈奴。昔段颎良将,习兵善战,有事西羌,犹十余年。今育、晏才策,未必过颎,鲜卑种众,不弱于曩时。而虚计二载,自许有成,若祸结兵连,岂得中休?当复征发众人,转运无已,是为耗竭诸夏,并力蛮夷。夫边垂之患,手足之蚧搔;中国之困,胸背之瘭疽。
……


遂遣夏育出高柳,田晏出云中,匈奴中郎将臧旻率南单于出雁门,各将万骑,三道出塞二千余里。檀石槐命三部大人各帅众逆战,育等大败,丧其节传辎重,各将数十骑奔还,死者十七八。三将槛车征下狱,赎为庶人。冬,鲜卑寇辽西。光和元年冬,又寇酒泉,缘边莫不被毒。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6 18:24:00 +0800 CST  
从蔡邕的奏折可以看出,檀石槐的兵力不过十万,在杀害了东汉的近三万骑兵后,东汉政府一段时间内没有还手之力,只能任外族蹂躏。
范晔修史时论曰:四夷之暴,其埶互强矣。匈奴炽于隆汉,西羌猛于中兴。而灵献之闲,二虏迭盛,石槐骁猛,尽有单于之地,蹋顿凶桀,公据辽西之土。其陵跨中国,结患生人者,靡世而宁焉。然制御上略,历世无闻;周、汉之策,仅得中下。将天之冥数,以至于是乎?
而轲比能的兵力十余万。加上步度根叛乱,兵力已接近20万骑兵。
王雄横空出世后,鲜卑、乌丸、匈奴乖乖臣服。
难道肃慎是轻易屈服的吗?
其实曹魏与鲜卑发生过一次大决战,双方动用骑兵步兵均至少十万。这场战役对曹魏的影响,绝对是生死存亡,胜则曹魏存,败则国家四分五裂。
只是我们受《三国志》的蒙蔽不去注意罢了。由于行文的需要,这场战役,将会出现在曹魏新新五虎将中,敬请雅正。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6 18:49:27 +0800 CST  
曹魏单独立传的人物必定为:
第一代、荆州刺史王睿(以后会专门讲。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第二代、曹魏最后一任太尉王祥
第三代、曹魏尚书、凉州刺史兼护羌校尉王浑
第三代、曹魏司马昭相国司马、吏部尚书、平北将军兼幽州都督王乂
第四代、西晋司徒王戎(伐吴时,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一兵一卒攻下孙吴的西都武昌、江夏及邾(黄冈,孙吴的屯兵重地,驻军3万)
问题出在第四代、西晋太尉王衍(被石勒所杀)
第四代、荆州刺史、南蛮校尉王澄(被王敦所杀)根据《世说新语》:王澄被王敦所杀是王导唆使。
第五代、陈留太守王玄(因叔父被杀,不愿过江,死于北方)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6 19:57:26 +0800 CST  
不想揭开令人窒息的真相,却总是感觉三国曹魏的将士和百姓们在眼泪汪汪地望着我们后人。前天晚上,我公布王祥就是王雄,王雄为三国第一英雄之后,北京刮起了一夜大风。我默默许愿,无论如何,都会公开真相。
结果昨天阳光灿烂。
难道是英雄九泉之下有知?
闲话稍叙,今晚争取多发文章正文:
凉州刺史孟建
安定郡位于凉州,扼关中重镇(长安)与凉州金城(兰州)的咽喉。安定太守孟达是否就是凉州刺史孟建,而“達”字为“建”字之误呢?
对于孟建,惜墨如金的《三国志》一笔带过:孟建,字公威,汝南人。黄初四年(223)任凉州刺史,护羌校尉。治州有名,官至征东将军。
根据裴松之注引《魏略》:孟建与诸葛亮有着极深的渊源。
建安初,孟建曾与颍川徐元直(徐庶)、颍川石广元(石韬)、诸葛亮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诸葛亮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
三人问其所至,诸葛亮但笑而不言。后孟建思乡里,欲北归,诸葛亮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裴松之注《诸葛亮传》引《魏略》)
黄初四年(223),孟建接替温恢(道卒)出任凉州刺史、护羌校尉。此前、此后,孟建就像一滴水一样,蒸发在空气之中,了无踪迹。又像一只水鸟,倏地划过水面,千年之后未留下一丝涟漪。
魏初刺史的资格
然而魏初只有一类官员有资格担任刺史:皇帝身边的近臣散骑常侍或散骑出身的州刺史、郡太守、典农中郎将。
曹丕诏书:天下之士,欲使皆先历散骑。然后出据州郡,是吾本意也。
曹丕诏书中所谓的州指刺史,郡则指太守一职。
魏国的州牧、郡守,模拟古之方伯、诸侯,皆跨有千里之土,兼军武之任。曹操从东郡太守、兖州刺史起家,必定在州刺史、郡太守位置上慎之又慎。
曹丕诏书中声称“先历散骑、然后出据州郡”应指在任刺史、郡守不论。若州刺史、郡守位置空缺,应从散骑常侍中选拔。
《吕氏春秋•重言》:“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
曹丕作为魏国的第一任天子,是否有能力、魄力履行自己的承诺呢?
寻绎史料,曹丕一直在恪守散骑出任州刺史的承诺:
黄初元年(220),兖州刺史裴潜入任散骑常侍(后出任魏郡典农中郎将);
散骑常侍王凌出任兖州刺史;
黄初六年(225),征南大将军、领荆州刺史夏侯尚(散骑常侍)薨,颍川典农中郎将裴潜接任;
兖州刺史王凌调任青州,刺史位置由洛阳典农中郎将王昶(散骑侍郎出身)接任。
司隶校尉(司州)徐宣入任散骑常侍。新任司隶校尉不详。
曹丕若出尔反尔,派非散骑出身的孟建出任空缺的凉州刺史,必失信于天下,为天下士人耻笑。
如此孟建必定担任过曹丕的散骑常侍(或侍郎),否则无资格于黄初四年(223)升为凉州刺史、护羌校尉(同年,诸葛亮领益州牧)。
安定太守孟达即为孟建其实有迹可循。
(1)、清时,钱大昕先生、赵一清先生已考证出几十个错字、别字(详见《三国志注补》)。“達”字与“建”字形体极其类似,在传抄过程中极易混淆。
(2)安定太守升任凉州刺史早有先例。延康元年(220)初,曹丕袭封魏王,升安定太守邹岐为凉州刺史。且安定郡与凉州刺史驻地金城相邻。
黄初四年(223),凉州刺史张既薨。新任凉州刺史温恢从魏郡出发,卒于道中。凉州刺史的人选便是孟建。
凉州下辖金城、西平、安定、武威、张掖、西郡、酒泉、敦煌、西海九郡,治金城(今兰州) ,而安定郡恰与金城相邻。
今本《三国志》凉州刺史治左城,《汉书•郡国志》及《晋书•地理志》都无左城,左城应为金城(今兰州)之误。考《苏则传》,护羌校尉府治金城。而自苏则入为侍中后,温恢、孟建都为凉州刺史、护羌校尉。蜀汉的既定方针为夺取凉州,魏国的凉州职地必设于距离益州位置较近的金城。
而据《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魏国凉州治地为金城,甚是。1630页。中华书局。可见当时的版本就是金城。
孟建曾担任安定太守,熟悉当地风俗、地形、地貌,且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因而后来担任凉州刺史应合情合理。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6 20:24:38 +0800 CST  
延康元年(220)年二月,孟建担任散骑常侍。凉州刺史邹岐遭凉州诸豪反对,孟建出任凉州与雍州的咽喉——安定太守(根据石碑碑文,孟建黄初元年(220)年10月担任第一任徐州刺史,223年调任凉州)。
为妥善起见,我们可以先推断孟建推荐王雄的奏折写于延康元年二月至十月间,再小心求证。
奏折的背景
延康元年(220)2月,曹操薨。曹丕袭封魏王,称帝逐步提上日程。
2月,曹丕设散骑常侍、散骑侍郎各四名,并立刻对都督及个别方镇刺史、郡太守位置进行调整。
州名 原任 现任 都督 人名
荆州 孙权 孙权 征南 夏侯尚
豫州 吕贡 贾逵
扬州 温恢 曹休 征东 曹休
雍州 张既 张既 镇西 曹真
凉州 新设 邹岐 镇西 曹真

魏王曹丕兼丞相、冀州牧于一身,一旦称帝,冀州牧必将空缺。而建安十八年(213),曹操并十四州为九州,并自领冀州牧。冀州下辖并州、幽州、司州(部分)。
一旦曹丕称帝,上述四州刺史的位置都会空缺。
东汉开国以幽州突骑定天下,河北的军事地位随而上升,《后汉书•南匈奴传》注引《汉旧仪》:“光武以幽、冀、并兵克定天下,故于黎阳立营,以谒者监领兵骑千人”。
东汉灵帝时,蔡邕(133-192)幽州刺史议云:“伏见幽州突骑,冀州弩,为天下精兵,国家胆核。四方有事,未尝不取辨于二州也。”
一有军事,无不取办于幽、冀两州,这在只强调关西六郡和三辅三河军事地位的西汉是不能想象的情况。而东汉军队倚重胡人的现实,也进一步加强了河北的军事地位。光武推行以夷制夷政策时纳入中国塞内的胡人,主要都安置在河北。南匈奴安置在并州八郡,乌桓安置在并州东方和幽州的十郡。
魏国大司农桓范:夫骑者,军之锋锐也。进则冲锋陷坚,退则鹗下鹰击。往必如电发,去必如风过。 古代冷兵器战争中,步兵很难抵抗骑兵的冲击。
曹丕称帝后,曹丕最好的朋友吴质担任镇北将军、都督冀州、幽州诸军事。
而幽州突骑堪称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精兵,幽州刺史的位置对于任何一位将领都具有无比的诱惑力。我们可以想象曹姓、夏侯氏将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场景。
假设孟建的奏折写于延康元年(220),那么奏折的目的就是推荐王雄担任幽州刺史。
因为在孟建看来,“雄才兼资文武,忠烈之性,逾越伦辈。今涿郡领户三千,孤寡之家,参居其半,北有守兵籓卫之固,诚不足舒雄智力,展其勤幹也。“
区区领户三千的涿郡,根本不足舒雄智力,展雄的勤干。 孟建认为只让王雄担任一郡太守,着实是大材小用,未尽其材。
其实涿郡绝非小郡。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2年),分广阳郡南部、巨鹿郡北部及恒山郡一部,置涿郡,直隶于汉朝廷,治所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辖涿县、范阳县(治所在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等21县(其中7个侯国)。西汉中后期增至29县,(其中13个侯国)。
从地理位置来说,涿郡位于幽州的心脏地带,幽州刺史一度治涿。
从辖管区域来说(西晋承魏,二者一脉相承,故参考《晋书》),涿郡辖8县,在幽州居于第2,仅次于燕国(燕国辖10县;上谷郡辖5县;北平郡辖4县;代郡辖4县;辽西郡辖3县)。
从户口来说,三千户也并非小数目。苏则担任凉州金城郡(今兰州。护羌校尉所在地、凉州首府)太守时户数仅五百,后经过多年经营仅千户余。巧合的是,涿郡户数恰好是安定郡(孟建任太守)户数的一倍。(见《晋书》)。
从人才之盛来说,涿郡大姓不仅在幽州一枝独秀,放眼魏国,其在政界、军界的影响力也排在前列。
涿郡籍刘放长期掌机密大权;卢毓长期掌典选权。孙礼在军界、政界有着崇高的威信。当然,此为后话。
孟建的言外之意:魏王曹丕称帝,幽州刺史若空缺,最佳人选当为王雄。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6 21:30:04 +0800 CST  
曹丕的态度
对于孟建推荐王雄的奏折,曹丕的诏书言简意赅、一口应允。
曹丕答孟建荐雄诏书:
昔萧何荐韩信,邓禹进吴汉,惟贤知贤也。雄有胆智技能文武之姿,吾宿知之。今便以参散骑之选,方使少在吾门下知指归,便大用之矣。天下之士,欲使皆先历散骑。然后出据州郡,是吾本意也。
诏书中曹丕把王雄比作韩信、吴汉。
韩信的功绩不复赘述。
吴汉为东汉中兴名将,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其功绩并不在韩信之下。
吴汉率幽州二十骑斩幽州牧,调发幽州十郡兵与刘秀;平河北、攻荆州(宛、涅阳、郦、穰、新野)、屯长安、灭蜀地(公孙述),击匈奴,转战大半个中国。
曹丕诏书中把王雄比作韩信与吴汉,是向大臣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王雄“有胆智技能文武之资”,实为自己心目中的韩信和吴汉。“方使少在吾门下知指归,便大用之矣。”
此句表明幽州刺史的位置已非王雄莫属,王雄担任幽州刺史,只是时间的问题。
一旦自己称帝,王雄必会立即赴任。
曹丕把王雄比作韩信和吴汉,还期许并鼓励王雄能像韩信、吴汉一样,以幽州为根据地,转战南北,灭蜀、吞吴,为魏国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事实证明:王雄无愧于曹丕的期许与信任)。
以上仅仅只是假设,《三国志》中,第一任幽州刺史为崔林。
崔林究竟担任过幽州刺史吗?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6 21:33:00 +0800 CST  
今天到此为止吧,谢谢朋友们点击这篇文章。敬请雅正!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6 22:53:37 +0800 CST  
第三章:千古假“小人”——《三国志》中的王雄
第一节:灰头灰脸:崔林传中的王雄
与《魏名臣奏》之孟建奏折中“雄才兼资文武,忠烈之性,逾越伦辈”、曹丕诏书中“雄有胆智技能文武之资”的英雄形象截然不同,《三国志》中的王雄猥琐、龌龊、丑陋。
《三国志》中的人物大都一出场就博得满堂彩,而王雄的处子秀却跌了个跟头,摔得灰头灰脸。
王雄的名字最早出现在《魏志》卷二十四《崔林传》:
黄初元年(220),魏文帝曹丕称帝。清河崔琰的从弟崔林由尚书出为幽州刺史,当时顶头上司为曹丕的亲信——北中郎将、镇北将军吴质。
涿郡太守王雄对吴质的别驾说:“吴中郎将为皇上所亲重,堪称国家的贵臣。仗节统事,州郡莫不奉笺致敬,而崔使君(刺史)初不与相闻。如果以边塞不修而将你处斩,使君(刺史)能保护你吗?”
别驾详细地向崔林禀报,崔林说:“刺史视去此州如脱屣,宁当相累邪?此州与胡虏接,宜镇之以静,扰之,则动其逆心,特为国家生北顾忧,以此为寄。”
崔林担任幽州刺史一年,寇窃寝息;还是因不会讨好上司,(222年)左迁为河间太守,“清论多为林怨也”。
从《三国志》中王雄的话语我们隐约可以感觉王雄有阿谀奉承吴质之嫌,而幽州刺史崔林义正言辞,通过与别驾的对话含蓄告诫镇守幽州应镇之以静。可由于崔林不善于讨好上司,还是贬为河间太守。
事实果真如此吗?
裴松之对上述一段不以为然,认为这纯粹是无稽之谈,并引《魏名臣奏》侍中辛毗奏折为证:昔桓阶为尚书令,以林非尚书材,左迁为河间太守。
从奏折可以看出,崔林根本就没有当过幽州刺史。
奏折与史书相比,前者为经皇帝审阅而经国家机关正式备案的文件,而后者则为私人修史,与日记类似。前者应更为权威、真实、可信。
如此一来,王雄与别驾、崔林与别驾的话语全是无中生有,为捏造之辞。
崔林究竟当没当过幽州刺史呢?
崔林真没当过幽州刺史。
还有史为证:
黄初二年(221),大鸿胪董昭迁为侍中。(《董昭传》中月份不详,已被人为地删除。)
谁接替大鸿胪职位呢?
正是崔林。
据《文帝纪》:
黄初三年(222)二月,西域鄯善、龟兹、于阗王遣使奉献。诏:“西戎即叙,氐、羌来王,诗、书美之。顷者西域外夷并款塞内附,其遣使者抚劳之。”
据《崔林传》:
(崔林)迁大鸿胪。龟兹王遣侍子入朝。
我们可尝试补出已被删除的内容:
(黄初二年)(崔林)迁大鸿胪。(黄初三年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遣侍子入朝。
如此看来,黄初二年(221)接替董昭的应即为崔林。
退一步说,即使此时的大鸿胪不是崔林,至少数月后,黄初三年(222)二月以前便已担任大鸿胪,绝对不可能222年由幽州刺史左迁为河间太守。
再者,曹丕诏书“天下之士,欲使皆先历散骑。然后出据州郡,是吾本意也。”
延康元年(220)十一月,曹丕践祚,改元黄初。为稳妥起见,此时担任刺史的必要条件为曹丕身边的亲信——散骑常侍,非散骑出身的其他人等一律无资格。
真相正如裴松之所注:黄初元年(220),崔林因不得尚书令桓阶的赏识,由尚书出为河间太守。黄初二年(221),桓林去世。大鸿胪董昭迁侍中,崔林重新启用,接任大鸿胪。
如此看来,崔林担任过幽州刺史是“无中生有”之计;崔林与别驾的对话则是“指桑骂槐”之计;借崔林之口机给王雄上课,讽刺、挖苦他只知阿谀奉承、不懂治边,此为“借刀杀人”之计;删去崔林担任大鸿胪的年月则为“浑水摸鱼”之计;而幕后主使者哈哈大笑,正为“隔岸观火”之计。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07 11:16:02 +0800 CST  

楼主:wzheguilai0416

字数:668244

发表时间:2010-03-02 00: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9 17:25:23 +0800 CST

评论数:45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