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百年》(通俗幽默,超超超长篇连载,古今都付笑谈中)

对于女真来讲,向来是“辽东小灾,女真大灾;辽东大灾,女真特大灾”,而这次,灾情的核心区域不在辽东,反而集中在女真地区,成了“后金特大灾,辽东小小灾”。(上年水灾,胡地尤甚)

女真人所在区域,从农耕角度来看,简直就是一片荒土,土地贫瘠且高低不等,在这种地方耕种“干得比别人多,得到的比别人少”,偶尔有些地方适合农耕,比如柴河地区,还被明朝声称是自己的领土,强行占领了。

本来粮食就不够吃,再加上自然灾害,收获的粮食是少之又少,“屋外小雨屋里中雨”的感觉。

所以,后金境内是“饥寒已极,老弱填壑”,吃不饱穿不暖,天气还是二十年不遇的特大严寒,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孩子首当其冲,饿殍遍野,尸体加起来不能说绕地球几圈,但还是填了后金地区很多的沟沟壑壑。

按照我国人民的一贯习惯,这个时候第一件要做的,就是抱怨。

是谁饿死了我的孩子?是谁冻死了我的父亲?

一般,人们第一个要骂的是上天,所谓“苍天无眼”,“你个死老天”等等。

可老子很早前就说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天无所谓仁与不仁,无所谓有眼没眼。

因为即使有眼,它对这些也是漠视的。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15:36:40 +0800 CST  
老百姓骂老天,只是出于一种传统的思想,只是一种精神的寄托,精神上的控诉,因为老天是虚无缥缈的,是无影无踪的,骂两句不用负责,但同时也没有丝毫作用。

然并卵。

骂了,也就骂了。

所以接下来他们真正要骂的,就是自己的村长,自己的县令太守这一类的,泛指统治阶级。

这才是重点。

如果任由大家骂下去,以后的故事走向我们都懂,那就是揭竿而起,或是造反,或是起义。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15:36:59 +0800 CST  
这是统治阶级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告天讲讲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让大家回忆回忆明朝怎么欺负女真的,怎么抢咱们的地,怎么抢咱们的牛羊等等。

这个头一带起来,接下来大家就进入了热烈探讨,因为此类事件实在是太多了,即使没有亲身经历,周围亲戚朋友也有类似遭遇,大家开个家庭会议,互相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哪怕多么微不足道,多么无关紧要。

在许多个案中,微不足道的挑衅却可以激起极端离谱的暴力,追究起来,记忆中所受到的委屈与虐待竟是主要症结。(《丘吉尔的黑狗》)

暴力行为就是对这一连串排挤、羞辱之类的待遇所作出的总报复。

最后大家统一思想,得出结论: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可恶的明王朝。

用现代政治学分析,这就是民族主义,还有利益。

其实,只有利益。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15:37:15 +0800 CST  
5.5“逼上梁山”成功学

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告天,宣布兵发明朝;4月14日,努尔哈赤兵分两路,一路攻取东州、马根单,自己亲率诸贝勒攻打明朝重镇——抚顺。

压根没给明朝反应时间。

抚顺是全辽枢纽,是明朝面对女真的最前沿,既是冲锋号,也是桥头堡,青少年时期的努尔哈赤还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乾隆在来到抚顺的时候这样评价:

“洪武城抚顺,意在抚顺我。”

抚顺,就是遏制女真的一颗钉子,现在这颗钉子牢牢钉死了努尔哈赤,第一步就把目标放在这里,眼光老辣。

大军一路进发,趁着夜色,冒着小雨。(是夜,微雨)

这时候,努尔哈赤突然问众贝勒。

“下雨恐怕影响进兵,我们要不撤退吧?”

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努尔哈赤突然要撤兵,这背后反映的是什么?

犹豫。

犹豫是因为不确定,不确定是因为没把握,没把握是因为恐惧,恐惧是因为实力。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15:37:36 +0800 CST  
@valen16 2016-08-10 15:59:03
一直都在追文,楼主辛苦了
-----------------------------
谢谢谢谢,大家喜欢写文也高兴,辛苦点也值了,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16:02:28 +0800 CST  
@考拉2009 2016-08-10 16:02:50
写的不错,支持
-----------------------------
谢谢支持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16:04:27 +0800 CST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努尔哈赤的恐惧是可以理解的,明朝是一个庞然大物,即使皇帝不怎么管事,即使朝政一片混乱,即使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有句老话: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本来兵发明朝,就是因为大金(后金)内部的社会矛盾(吃不上饭)。

因为被逼无奈,所以铤而走险。

可是这一场雨,浇湿了大地,也浇湿了努尔哈赤野心的渴望,本就不怎么旺盛的小火苗渐渐有了熄灭的迹象。

努尔哈赤想到了兵败,想到了失去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想到了双方的力量对比,甚至想到了死去祖、父的样子。

越想越冷静,越想越不对,越想越心凉,越想越忐忑。

“这场雨,莫非是老天提示我撤兵?”

肯定是!

如果没有接下来这位,我想努尔哈赤先生这辈子也就只能偏安一隅,大明王朝会不会灭亡也未可知,起码会多延续一段时间,至于再发生些什么,就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了,历史也将因此改写:

大贝勒代善。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16:27:09 +0800 CST  
代善表示很不理解,他先问努尔哈赤:

“我们的士兵都有雨具,武器也有防水措施,还有什么东西担心淋湿?”

努尔哈赤没有反应。

代善接着说:“老天下这场雨是松懈明军将士的防备心理,从而让我们进兵可以出去不易攻其不备。这场雨对我们有利,而不利于明朝。”

这句话讲得很透彻,分析的很在理,周围人连连点头,可努尔哈赤还是没有反应。

你说下雨是大吉之兆,可努尔哈赤就认为是大凶之兆。

听完代善之后的一句话,努尔哈赤一咬牙一跺脚,管它大吉还是大凶,干了!

“我们和明朝相安无事许久,因为他们不地道,所以要打仗。如今我们的军队进入明朝地界,如果现在撤退,之后明朝知道了我们的行动(想攻打抚顺),明朝是装的和没事人一样和我们继续相安无事呢?还是就此结下梁子视我们为敌人呢?”

(若旋师,将与明修复和好乎?抑相仇怨乎?)

这是个多余的问题。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很多时候成功恰恰是源于外力的压迫,因为已经处在悬崖边缘,要么生要么死,唯有绝地反击才能搏得一线生机,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决定一生的抉择。

比如陈胜吴广,比如水泊梁山,比如饿的肚子的朱元璋。

没有了退路,才会堵上自己的一切,去拼,去闯,去搏,去“败中求胜”,去“死中求生”,纵观历史,所谓的英雄枭雄王侯将相褪去身上的光环和荣耀,成功原理大都如此,起码迈向成功的前几步,都是因为走投无路。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16:27:32 +0800 CST  
5.6抚顺断章

抚顺的守将是李永芳。

他和努尔哈赤的见面是努尔哈赤请他转交写给万历皇帝解释为什么攻打叶赫原因的亲笔信,那时候的努尔哈赤语气谦恭,那时候的李永芳还可以趾高气昂,哪怕他只是游击,而努尔哈赤是和六部尚书一般大的正二品龙虎将军。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如今,是第二次。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李永芳还是那个李永芳,而努尔哈赤却不再是那个努尔哈赤。

老天开了一个玩笑,不过这个玩笑对李永芳而言未免有些苦涩。

努尔哈赤在城下抬头望着城上的李永芳,李永芳在城上低头看着城下的努尔哈赤。

这情景好像卞之琳《断章》所描述的那样: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英雄看到的是建功立业,百姓看到的是家破人亡;我们看到的是辉煌的帝国,看不到的是帝国下的黑色血液和白骨累累。

一样的景色,不一样的心情,只是因为那不一样的位置。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21:51:32 +0800 CST  
李永芳的心情很低落,丝毫不像一个站在城楼上的明朝官员用主宰的神态俯视着那些他们一直认为“低等”的蛮夷,他甚至不愿意往下多看一眼。

准确的说,是不愿意多看努尔哈赤身后那黑压压如潮水般的两万铁骑。

这一刻仿佛天地都凝固,空气都放慢了脚步,天空被一片从未有过的庞大乌云笼罩,与地上的黑色河流遥相呼应,安静,安静的压抑,安静的让人呼吸都有些困难,安静的让李永芳都有些要窒息。

他多么希望这是一场梦,可来自城下的杀气,身边明军颤颤巍巍的动作和那从未有过的慌张神态,他们拿着刀枪剑戟的手在李永芳的视线中仿佛有了重影。

因为颤抖,因为恐惧。

这一切的一切都如一个个响亮的耳光不断抽打着李永芳的神志,告诉他这都是真的。

是战还是投降?

这个问题有一个明摆的答案,就是傻子也会选择,但不是傻子的李永芳面临抉择。

他应该选择抵抗,由于兵力严重不足,按照常理要拉上抚顺城内从未受过军事训练的男女老少一起守城,哪怕他们大多连刀都没拿过,哪怕他们拉不开弓箭就是拉开了也不会瞄准就是瞄准了也基本差个十万八千里,哪怕他们就是炮灰,就是白死,看着他们一个个死于硝烟,死于大刀,倒在血波,哀嚎,呻吟,用最后的生机看着这个最后属于他们的世界。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21:51:53 +0800 CST  
历史会这样记载他们:战死xx人,再加上壮烈牺牲、英勇就义等等宏大叙事的修饰词,有人会这样评价他们,说他们彰显了xx民族的胆气,捍卫了民族尊严,是民族英雄。

可剩下了什么?血流成河,残垣断壁,无数家庭无数生灵只为了一个自己压根不知道的所谓民族尊严或者说只是一帮人的面子就到这样?

无论在北京歌舞升平的万历也好,无论是大大小小的明朝官员也好,无论是后人的我们也好,这就是一个数字,习惯历史上各种大战役的我们甚至不会计较几千人的生死,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不值一提,甚至只是我们各种动机所能用到的一组数据。

可是,就是这些纸面上的数字,它的现实中是和我们一样的家庭,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是和我们一样的想要过更好的生活并为之奋斗努力的人们,一样的想要为妻儿撑起一片并不大但却温暖的天地。

对历史而言,个人命运可能隐藏在很小的一个小数点里,但对个人而言,确实百分之一百的人生。

而所谓的民族,所谓的集体,从来没有给他们任何好处,任何利益,可这时候却大言不惭义正言辞的要他们付出,牺牲,并把这种牺牲正当化,仿佛这是本分这是义务,付出牺牲作为人的最宝贵的东西:

生命。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21:52:16 +0800 CST  
叫嚣这种牺牲的人很多,可除了叫嚣,我更多看到的是丑恶,是卑鄙,是损人利己,是一个个丑陋的伪君子卫道士,是一个个只看别人不看自己的卑鄙小人,是一个个打着道德制高点指责别人自己却纹丝不动的人。

因为我们不是李永芳,因为我们不是抚顺城内的百姓,我们不会面对刀锋,不会抉择生死,所以我们可以高谈阔论,可以指点江山,可以骂这个骂那个,可以自己把自己树立成一个英雄一个模范。

可惜,改变世界靠的是实践而不是嘴,越是唾液横飞,越是自我吹嘘,越是标榜正义,要么不实践,事情来了装孙子,要么就是梅思平。

这是历史在考察无数人之后给出的答案,我认为是一个公正的答案。

在看过努尔哈赤的劝降信后,李永芳选择了投降,这是一个正常人都会选择的答案,作为第一个投降大金(后金)的明朝将领,李永芳得到了努尔哈赤的一个女儿,做了驸马,抚顺的明军百姓编为千户仍交李永芳管理。

作为最大的赢家,努尔哈赤得到的是兵不血刃,得到的是抚顺和周围城堡共计三十万的人畜,但我认为这不是努尔哈赤最大的收获。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人不重要,人才重要。

后金的最大收获是一个人,准确的说是一个人才,不过这时候没人意识到,是这个人和他哥哥主动找上门来的,努尔哈赤意识到的只是因为这个人才的身份:

在北宋的时候这个人的祖上叫范仲淹。

因此努尔哈赤特意交待,“此为名臣之后,我们得好好招待”。

(善待之)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21:52:34 +0800 CST  
这个人叫范文程,后金(这时候该称呼为清)的第二篇檄文就是出自他手,他所发挥的作用自然也不止如此,

不过对范文程而言,虽然是努尔哈赤发现,但真正发现他成为他的伯乐的却不是努尔哈赤,前人栽花,后人乘凉。

努尔哈赤没这个本事,没这个脑子,没这个环境,也没这个心情,拿下了抚顺,李永芳拱手而降,似乎努尔哈赤轻而易举没费劲的就解决了最大的问题,可事实并非如此:

辽东总兵率军一万风驰电掣般杀向抚顺。

来人努尔哈赤也很熟悉,张承荫。

这才是真正的敌人。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21:52:51 +0800 CST  
5.6抚顺断章(二)

为了大家看到故事结尾的时候不要产生直接冲动的错误判断,我认为我很有必要好好介绍一下张承荫的有关资料。

张承荫,是一个很好的名字,“承”是承受,受到;“荫”是指前代功德而得到官职或抚恤。张承荫这个名字简单来说就是“靠着祖宗当官”的意思,就是官二代的代名词。

简单粗暴有内涵。

不过不是叫富贵就会富贵,叫壮壮就很强壮,也可能是个瘦子,可张承荫很幸运,名副其实,说自己的二代还就真的是二代。

因为他的家世,准确的来说就是他的父亲——张臣。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21:53:39 +0800 CST  
张臣,陕西榆林卫人(今陕西榆林市),出生在这个地方,每天就是面对蒙古袭扰,哪天说不定一阵黄沙袭来顺带脑袋就没了,所以为了自保也是为了吃饭,张臣加入了明军,很快成为了一个小队长。(为队长)

这是一个很小的官职,准确的来说并不是官职,因为没有品级,想要一步步升上去很难(鉴于明军和蒙古作战情况),前提条件只有一个:

人不能死。

具体实践是这样的:打仗时候往后溜,看见打赢了往上冲,看见形势不对那就撒丫子拼命跑,注意,别回头。

熬着熬着,你发现前面的人死了,你也就上位了。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21:53:59 +0800 CST  
可是张臣不这样,他不管前辈传授的经验,总是第一个往前冲。

张臣的顶头上司千总刘朋,被一伙土匪包围了,胯下的战马也被射死,眼看下一个该被射死的就是刘朋自己了,张臣单枪匹马,用物理知识来说,就是自己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骑在马上)同时一箭射中了土匪头目(射中其魁),然后趁着土匪大乱杀入包围,一把拉起等死的刘朋,两人同骑一匹马,绝尘而去。

留下的是潇洒的背影,还有江湖中属于哥的传说。

传到了上级耳朵里,张臣代替刘朋成为千总。

这就是张臣军事生涯的“第一桶金”,从此以后张臣愈战愈勇,虽然已经成了将领,可还是“打灯笼找舅舅”,第一个冲在前面。

有人对此战法提出过批评,比如辽东总兵王冶道,不过他很快就闭嘴了,因为他失去了说话的资格。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21:54:17 +0800 CST  
张臣以后任陕西总兵,出任甘肃总兵,把这两个地方的蒙古骑兵打得是叫苦不迭,为“一时良将”。

而张承荫凭借着老子张臣的战功,刚一参军就成为了延绥副总兵,这个位置很多人穷极一生把脑袋寄裤腰带上都未必能做到,可对张承荫来说简直就是唾手可得。

你先别羡慕嫉妒恨,因为张承荫人家不光有家世,还有本事。

有家世,那是二代;有家世还有本事,那就是天之骄子。

白云是为奥运圣火而生的,那张承荫就是为战争而生的。

刚成为副总兵,就有所斩获,斩首七十余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至此之后就零零散散,今天击杀两百,明天击杀一百,这个成绩在当时已经属于很优秀了。

于是张承荫就代替了延绥总兵王威,然后又代替了辽东总兵麻贵。

刚赴任辽东张承荫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

一股蒙古骑兵入侵辽东,守将祖天寿奋勇出击,挥兵直上,将对将,兵对兵,祖天寿的这个举动在当时秉持“敌进我退”观点的明军中很是英勇,很是模范带头作用,值得表扬。

然后,这个“模范”轻敌冒进,等他回来的时候就是祖天寿外带几个亲兵,总共没超过两位数。(仅以数骑免)

而他出发的时候,身边有着一千余人。

打了胜仗的是英雄,打了败仗的是莽夫,别说英不英勇,看的是结果,这就是社会。

那么等待祖天寿的应该是上军事法庭,然后直接跳过审判,直接执行死刑。(事闻,论死)

我说了应该,那现实就是不应该:

张承荫觉得祖天寿也不容易,就给祖天寿说了两句情,从死刑变成了降级处理。

徇私枉法,这是我们对张承荫的第一评价,但从长远来看,我还是收回了这个评价。

这位祖天寿还有另一个名字:

祖大寿。

他是个名将,是个猛人,是个时代的牺牲品,这是我们所熟知的。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21:54:54 +0800 CST  
以后的张承荫在辽东总兵的位置上表现优秀,打退了好多次蒙古各部的大规模入侵,被评价为“勇而有谋,尤精骑射,数鏖战未尝扭衄”。

打了好多仗,就没有败过,这是个什么概念。

由于作战过于勇敢,张承荫回家养了一年病,朝廷起初本想让他当蓟州总兵,张承荫还没等到蓟州,就接到调令让他担任辽东总兵。

张承荫的命运就这不自觉的改变。

抚顺失陷的消息让辽东巡抚周维翰大惊失色,城没了,守将降了,人也没了,那结果就是自己也没了,所以他立即命令张承荫率军一万人先行出击,见机行事。

一个普通的命令,却是悲剧的开始。

张承荫遇到的是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还有两万八旗军队。

两支大军,一北一南,滚滚铁流踏起的是一条条黄龙,天地尽头隐隐有烟尘滚起,在两支队伍各自的背后形成一幕欲吞噬一切的黄色浪潮,这浪潮把本是碧蓝的天空也染成了土黄色,从上空看去,这世界仿佛黄沙的世界,在黄沙笼罩的中心有两道黑色的铁流。

明军抢占先机,占据了几座山峰,在山前布置壕沟,排列火器,一万明军严阵以待,张承荫自信自己会胜利,因为他占据地利,有着先进的武器,有着一万正规军队。

在他看来,所谓大金的两万军队,不过是两万乌合之众,虽然胜在人数众多,但只要己方一排齐射,就会如鸟兽散。

当八旗铁骑呈一线型向明军杀来的时候,张承荫笑了,这笑容有得意,也有鄙夷,还有那么一丝悲哀。

这是猎物自己往枪口上撞。

“胜势已定。”

这是张承荫的判断,也是我们每一个正常人的判断。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21:55:14 +0800 CST  
不过可惜的是,在成为现实之前,判断都只是主观的而非可观,换句话说,它还不是真的。

还没成真,那就还会有变数。

很快,他的笑就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而凝固了,他看着防线前阻碍骑兵的壕沟仿佛就是平地,丝毫没有起到作用;强大的火器好像摆设,八旗铁骑犹如虎入羊群般,在明军严密的防线上轻易撕开一道口子,撕开,然后撕碎。

没有伏击,没有阴谋,有的就是刀对刀枪对枪,正面的你来我往,甚至明朝还居于有利地位,严阵以待,以逸待劳,居高临下。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张承荫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他战死都没能弄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

不光张承荫,这个问题在后来的两三年里一直困扰着明朝上上下下无数人,比张承荫牛的还是不如张承荫的,比张承荫官大的还是官小的,辽东地方的或是九边其他军区更或者是中央的,他们都没想明白这个问题,都没有真正的想明白。

直到那个人的出现,不过这是四年后的事情。

而朝中对张承荫这次兵败原因的总结,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

有勇无谋。

说了一堆空洞废话的理论,指责张承荫不等待援军,轻敌冒进,还有人说张承荫不注重排好队列。

可惜,战场不是阅兵,不是只要身板直站的好就是强大的军队,就好像长的帅的人一般都不是有才的人,二者没有任何关联。

以上有的是纸上谈兵,有的是负责搞笑,不过有的也充满了恶毒,比如这个:

张承荫之所以兵败,是因为他和他的军队没有拼尽全力作战,没用勇敢作战。

(率万余之众,不能死战,是谓无勇)

我只是想问问这位仁兄,张承荫自己都以身殉国了,如果这都不是英勇,那请问到底什么才算英勇?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21:55:37 +0800 CST  
5.7虽远必诛

4月14日,努尔哈赤攻占抚顺,抚顺游击李永芳拱手而降。

4月21日,辽东总兵张承荫率军万余与金军两万人交战,张承荫战死,明军阵亡率为百分之九十九(生还者百无一二),朝中大臣声称失败原因是因为张承荫及其明军没有“死战”。

4月27日,抚顺失陷张承荫一万明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北京。

报告的人是署兵部尚书薛三才,兵部代理部长,因为兵部自打两个月前一把手辞职回老家后一把手已经空了好久了。

换句话说,当努尔哈赤做军事准备的同时,大明王朝居然没有国防部长,这不挨打还真的说不过去。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0 21:56:14 +0800 CST  

楼主:一只支

字数:196251

发表时间:2016-08-04 19: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26 12:43:00 +0800 CST

评论数:20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