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为证——孙氏的崛起与东吴的建国》:这是一段青春激昂的三国史!

@含笑看吴钩2015 430楼 2015-05-07 13:44
@含笑看吴钩2015 183楼 2015-04-19 19:54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4-19 19:38:49
兄台你好!很高兴又遇到一位留意东吴的朋友。
对于孙权其人,我认同你所说的,军事是他的短板,除了中期针对合肥的多次战事始终无法取得进展外,他在早期,也就是孙策丹徒遇刺前,曾作为主将发动的匡琦之战,也遭到了惨痛的失败,而且是在以多打少的情况下被陈登完虐,虽说他是继孙策以后本文的主角,但这方面的缺陷我也会客观地详尽描写的。
而值得肯定的是他的政……
-----------------------------
@虾峙门 2015-05-07 21:59:30
我其实是来看楼主怎样写我先祖陆逊的,大约还要一两个月吧。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5-07 22:19:42
原来兄台是名将陆逊的后人啊!失敬失敬!作为三国时的吴中四大姓之一,陆氏在当地可是响当当的名门,我有幸拜读过陆氏后人编撰的该族族谱(公开出版了的),里面陆家子弟可是代代出能人,叫人深为叹服啊!
而这方面,以及陆逊的夷陵之战,石亭之战,我也早有计划,到时候会写入其中的。
-----------------------------
对了,不怕大家伙笑,鄙人对陆姓是很有好感的,觉得这个姓氏好听,而当年我的初恋女友正是姓陆。。。。。。哈哈,见笑了。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7 22:23:50 +0800 CST  

周瑜还进一步了解到,体态魁梧,相貌出众的鲁肃,乃是一名鲜为人知的武林高手,因为早在董卓之乱前,鲁肃就看到了汉帝国内部蕴藏着的严重危机,预感到天下很快将陷入大乱,为了在以后的变动中有所作为,他不再花费精力去经营家族的生意,而是有针对性地习练武艺(剑法和骑射都很出色),还把自家的部分土地出售,所得钱财除了赈济乡民和结交志同道合之辈外,都用于召募本县的青壮年(作为部曲),为他们提供衣食,并时常以射猎的名义,到县郊的南山讲武习兵,训练这些人的格斗能力。

客观地讲,任谁也很难用一个夜晚的时间就看透一个人,可是对于鲁肃,周瑜已经异常确切地得出了自己的判断——

这是一个人才!

与众不同!不可多得!

于是在往后的数天时间里,周瑜主动和鲁肃结交,两人从此建立了如同春秋时公孙侨和季札那样牢不可破的密友关系。

一般的狗肉朋友,都是在酒桌上才能喝出所谓的“友谊”,而周瑜和鲁肃的友谊,却是通过“借”建立起来的,真可谓是“不借不相识”啊!

准备离开东城时,周瑜开始竭力劝说鲁肃,希望对方和他一起脱离袁术,改投江东,共仕孙策。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7 22:25:17 +0800 CST  
@含笑看吴钩2015 439楼 2015-05-07 22:19
@含笑看吴钩2015 430楼 2015-05-07 13:44
@含笑看吴钩2015 183楼 2015-04-19 19:54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4-19 19:38:49
兄台你好!很高兴又遇到一位留意东吴的朋友。
对于孙权其人,我认同你所说的,军事是他的短板,除了中期针对合肥的多次战事始终无法取得进展外,他在早期,也就是孙策丹徒遇刺前,曾作为主将发动的匡琦之战,也遭到了惨痛的失败,而且是在以多打少的情况下被陈登完虐,虽说他是继孙策以后……
-----------------------------
@虾峙门 2015-05-08 06:45:36
我们现在还住在江浙一带,从苏州迁移到湖州从湖州迁移到了绍兴,后来到了陆游那一代,陆游的哥哥迁移到了宁波。我就是陆游哥哥宁波那一支的,演员陆毅也是宁波那一支的。网上有人经常问陆游是不是陆逊的后代,可以明确的说是的。陆家在宋末反抗蒙古人,和明末反抗满清,死伤惨重。
-----------------------------
@河北赵二 2015-05-08 07:59:40
如此,可谓满门忠烈
-----------------------------
同意赵二兄所言。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8 08:20:13 +0800 CST  
@含笑看吴钩2015 441楼 2015-05-07 22:25
周瑜还进一步了解到,体态魁梧,相貌出众的鲁肃,乃是一名鲜为人知的武林高手,因为早在董卓之乱前,鲁肃就看到了汉帝国内部蕴藏着的严重危机,预感到天下很快将陷入大乱,为了在以后的变动中有所作为,他不再花费精力去经营家族的生意,而是有针对性地习练武艺(剑法和骑射都很出色),还把自家的部分土地出售,所得钱财除了赈济乡民和结交志同道合之辈外,都用于召募本县的青壮年(作为部曲),为他们提供衣食,并时常以射猎的名义,到县郊的南山讲武习兵,训练这些人的格斗能力。
客观地讲,任谁也很难用一个夜晚的时间就看透……
-----------------------------
@虾峙门 2015-05-08 06:54:09
写的这麽好,看的人好少。

-----------------------------
也许是孙吴政权不属于三国主流吧,过去人们聊三国,言必称刘备,近些年曹操获得平反,也随之成了热门,而东吴却一直有待正名。
开拓之路自然是艰辛的,但总归有人得去做啊,对吧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8 08:22:50 +0800 CST  
@汉之战虎 2015-05-08 12:34:25
现代认同孙吴的人不少的,
孙策吧那票、
金庸
-----------------------------
战虎兄,金庸喜欢孙吴这一点我是清楚一些的,而孙策吧是百度网吧吧,他们似乎是不会涉足天涯的。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8 12:47:02 +0800 CST  

【南迁】

鲁肃固然知道袁术不值得自己效命,可是对孙策也并不了解,最终在周瑜的盛情邀请下,他答应先将家眷迁往江东,打算进一步观察形势后再作定夺。

毕竟对于家大业大的鲁肃来说,举家搬迁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了统一认识,一送走了周瑜,鲁肃马上对宗亲和部曲进行了动员。

一般的动员大会上,领导的发言通常可以称之为“思想教育工作”,也就是讲些当时的局势,以及今后的趋势,收尾再添加些热情激昂的口号鼓励下面的人,为实现目标(或达到目的)而无怨无悔地奋斗到底。

鲁肃所讲的话,就完全具备上面的几个特征,相当之有水平,实不愧为做领导的料。

他先是向大家分析了当前所处的客观坏境——

“众所周知,朝廷已失去了对天下的有效掌控,以至于贼寇横行,四处为患,淮、泗这块地方,变得不再是我们的宜居之处了。”

既然这里不适合居住了,那怎么办呢——

“只能搬家了!至于搬到哪,听朋友介绍,江东是个好地方,沃野千里,民富兵强,政局稳定,绝对是一个优良的避风港。”

最后,鲁肃还不忘满怀激情地煽动几句——

“江东这块乱世中难得的乐土,正敞开着宽广的怀抱,等待我们鲁氏去开拓,去耕耘,道路是如此的光明,前景是如此的美好,你们谁愿意和我一同前往呀?”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8 12:50:48 +0800 CST  
@汉之战虎 2015-05-08 12:34:25
现代认同孙吴的人不少的,
孙策吧那票、
金庸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5-08 12:47:02
战虎兄,金庸喜欢孙吴这一点我是清楚一些的,而孙策吧是百度网吧吧,他们似乎是不会涉足天涯的。
-----------------------------
@河北赵二 2015-05-08 12:59:49
金庸是孙吴人,自然比较偏向孙吴,以前他好像说过想写本孙吴为主角的书
-----------------------------
嗯,后来又说因为精力有限,所以没能完成这个愿望,他本来想写一部以孙吴为主的三国演义的。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8 13:46:22 +0800 CST  
@含笑看吴钩2015 447楼 2015-05-08 08:22
@含笑看吴钩2015 441楼 2015-05-07 22:25
周瑜还进一步了解到,体态魁梧,相貌出众的鲁肃,乃是一名鲜为人知的武林高手,因为早在董卓之乱前,鲁肃就看到了汉帝国内部蕴藏着的严重危机,预感到天下很快将陷入大乱,为了在以后的变动中有所作为,他不再花费精力去经营家族的生意,而是有针对性地习练武艺(剑法和骑射都很出色),还把自家的部分土地出售,所得钱财除了赈济乡民和结交志同道合之辈外,都用于召募本县的青壮年(作为部曲),为他们提供衣食,并时常以射猎的名义,到县郊的南山讲武……
-----------------------------
@虾峙门 2015-05-08 13:57:49
我以前也是看孙坚孙策父子,看的热血沸腾,但是看孙权上位后,少了一股开拓进取之心
-----------------------------
那时候三国的大势已成,没什么拓展空间了,吴兵想打过长江去也难。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8 15:05:49 +0800 CST  
@汉之战虎 448楼 2015-05-08 12:34
现代认同孙吴的人不少的,
孙策吧那票、
金庸
-----------------------------
@虾峙门 2015-05-08 13:59:08
昨天去看了你写的大作,基因啥的有点太深奥了
-----------------------------
哈哈,高人就是玩玄乎的。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8 15:06:11 +0800 CST  

短短的几句话,撩拨起了众人心底的无限渴望,动员大会就此打住,却已浓缩成去留问题的精要所在。

接下来是一片沉默。

鲁肃静静地等待着,他清楚选择总是需要时间的。

一阵沉默过后,终于有人站了出来,表示愿意跟随。

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很快,就有第三个、第四个……

在场的大部分人都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希望跟随鲁肃去闯一闯外面的世界,鲁肃当场数了数,大约有三百余人的数目。

新的征程即将开始,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一场新的考验。

出发时,鲁肃考虑到地方官府对族群的迁徙肯定会加以过问,毕竟秦汉以来,历届政府都有着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禁止民间出现任何没有正当理由的迁徙.

也就是说,此次鲁氏族人集体南迁的举动无疑是违法的,所以他做出了这样的安排:让老弱妇孺走在整个队伍的最前面,而自己则带领以青壮年为主的一批部曲负责断后。

果然,在他们刚刚离去不久,东城县负责巡逻的骑兵闻讯后立马追了上来,企图进行阻截。

望着渐渐抵近的大股追兵,鲁肃一边让队伍放慢速度,一边命令部曲就地结阵,钢刀出鞘,利箭满弦,随时做好战斗准备。这么做并不是真的想打,而是为了起到一个震慑作用,毕竟这支夹杂有非武装人员(老人和小孩)的队伍,一旦与对方死磕,肯定会吃亏不小。

鲁肃摆出的那副拼命架势,倒真让兴冲冲赶来的追兵有些蔫了——这气势可不得了!咱当兵无非就为混口饭吃,值得拿命去博吗?

无需任何的提醒,追兵纷纷自觉地勒马停了下来。

鲁肃一看,心头大喜,知道这事还有得商量。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8 15:52:42 +0800 CST  

于是他接下来的作法就是:

先礼后兵。

先说话,再行动。

话不多,也就两三句,却讲得是有理有节,算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也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鲁肃说:“诸位皆英雄好汉,理当匡扶救世,可如今这世道都乱套了,放了我们,不见得会受到处罚,抓了我们,也不会得到任何奖赏,何必苦苦相逼,把事情做绝呢?”

说完,为了震慑追兵,鲁肃又秀了一把精湛的骑射本领,他让人在路旁立起一面盾牌,自己则纵马于百步之外弯弓射了几箭,箭矢全都将盾牌击穿。

追兵顿时大骇,觉得要真动起手来,恐怕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一阵交头接耳后便知趣地悄然撤走了。

一场危机,就这么被鲁肃有惊无险地化解掉了。

此后,他们再没有遇到任何阻挠,顺利地赶到了居巢,然后随同周瑜一齐过江,最终定居在了曲阿。

对于周瑜的回归,孙策再一次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仅亲自出门相迎,当场授予建威中郎将一职,还调拨了士兵两千人,战马五十匹,以增强其部曲的实力。此后,又加赐了一队鼓吹乐队,还为其修建住所,赏赐之厚,孙氏诸将无人能及。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8 20:58:00 +0800 CST  

当然,为了平息可能出现的不满,孙策也对诸将做了解释:

“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又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昔日在丹杨时,他率领兵众,调发船粮来帮助我,使我能成就大事,现在论功酬德,这些赏赐还远不能回报他当时给我的支援呢!”

而同行的鲁肃,虽有周瑜在一旁极力推荐,可孙策却未给予过多的关注(既没有引为幕僚,又没有授予具体的官职),只是有些敷衍地匆匆见了一面,讲了几句表示慰问的客套话,就再也没了下文。

这或许是由于鲁肃的名气不大,不能和同是淮泗籍的张昭、张纮相提并论,引不起孙策的足够重视,又或许是二人的脾性相异,在许多观点上意见相左,始终谈不到一块,产生不出共鸣(鲁肃的个性是稳重有余,开拓不足,而孙策恰好相反),因而终其一生,孙策也没有启用过鲁肃。

破产移家事亦难,
佐吴从此霸江山。
争教不立功勋得,
指出千囷如等闲。

到这里,鲁肃的故事暂且告一段落,因为上天留给他展现自我的时间还很充裕,而孙策却不一样。

人生五十年,
与天地长久相较,
如梦又似幻,
一度得生者,
岂有不灭者乎?

从入世时起,孙策就一直抱着如此的心态在奋斗,他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当年“荆扬对”所制定的那些目标,平定江东只是其中一点,接下来,仍得抖擞精神,加倍努力,争取为孙氏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

有道是: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8 22:03:50 +0800 CST  
@含笑看吴钩2015 459楼 2015-05-08 22:03
当然,为了平息可能出现的不满,孙策也对诸将做了解释:
“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又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昔日在丹杨时,他率领兵众,调发船粮来帮助我,使我能成就大事,现在论功酬德,这些赏赐还远不能回报他当时给我的支援呢!”
而同行的鲁肃,虽有周瑜在一旁极力推荐,可孙策却未给予过多的关注(既没有引为幕僚,又没有授予具体的官职),只是有些敷衍地匆匆见了一面,讲了几句表示慰问的客套话,就........
------------------------------
@tqzrd 2015-05-08 23:10:35
我也喜欢三国。
-----------------------------
幸会幸会!不足之处还望多加指正。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8 23:24:09 +0800 CST  

昨晚写到凌晨,码字虽然已经码出了不少,内容也很丰富,但还未经修改,加之下面的内容属于孙策人生中的一个高潮,所以才显得尤为重要,直至大战沙羡,那时候可谓是孙策军事才华的至高体现,为此花了较大的心思构思,力图讲得更为精彩些。

总之,接下来的绝对是本文的一个高潮,敬请期待。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9 08:42:04 +0800 CST  


第十章 西征!西征!


【目标:刘表】

自历阳起兵以来,经第一阶段平定丹杨,第二阶段平定吴郡、会稽,再清剿过上述地区的残余反抗势力后,孙策已泰然坐拥江东全境。

此时的他,不仅成功实现了当初和张纮商定的“求先君余兵,就舅氏于丹杨,收合流散,东据吴会”等目标,同时也顺利地完成了起兵前向袁术所做的那番承诺——“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

只不过这三万兵不是为袁术所募,而是属于他(或者说是属于孙氏)的军事力量,同时也是他日后纵横天下的资本,而且随着周瑜、太史慈、张昭、张纮等人的加入,孙策集团可谓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整个江东处处呈现出一派兴隆之景。

根基,就这样打下来了。

既如此,那么小霸王的下一个目标,或者说他的下一个对手,将会是谁呢?

荆州之主刘表吗?

然也!

因为就在不久前,朝廷派遣使节刘琬来到江东,诏拜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而在加官进爵的同时,也命他和司空曹操、卫将军董承、益州牧刘璋等人一道,合力讨伐逆贼袁术及刘表。

诏令刚一宣读完毕,孙策马上明白,这肯定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使的鬼主意。

要知道,此时的北方局势,早已紧张得令人窒息,曹操和袁绍都在暗地里积蓄力量,二人间的战争大有一触即发的迹象,其中袁绍为了达到牵制曹操的目的,已经联络刘表结为同盟,从而成功开辟了荆州这块第二战场,而曹操呢,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他借汉献帝的名义,通过诏敕和封赏等手段,名正言顺地要求孙策出兵攻打刘表,帮助自己减轻来自背后的军事压力。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9 09:50:59 +0800 CST  
@含笑看吴钩2015 458楼 2015-05-08 20:58
于是他接下来的作法就是:
先礼后兵。
先说话,再行动。
话不多,也就两三句,却讲得是有理有节,算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也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鲁肃说:“诸位皆英雄好汉,理当匡扶救世,可如今这世道都乱套了,放了我们,不见得会受到处罚,抓了我们,也不会得到任何奖赏,何必苦苦相逼,把事情做绝呢?”
说完,为了震慑追兵,鲁肃又秀了一把精湛的骑射本领,他让人在路旁立起一面盾牌,自己则纵马于百步之外弯弓射了几箭,箭矢全都将盾牌击穿。
追兵顿时大骇,觉得要真动起手来,恐怕也占不到什么便……
-----------------------------
@虾峙门 2015-05-09 12:01:44
我来看一看,就去上班了
-----------------------------
怎么周末也得上班,辛苦辛苦。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9 21:35:36 +0800 CST  
@追旅思黯乡魂 2015-05-09 17:13:18
东吴也是猛将如云,谋士林立。希望楼主写出精彩纷呈的东吴往事
-----------------------------
多谢兄台的一贯支持!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9 21:36:43 +0800 CST  

虽然对曹操的如意算盘了若指掌,但孙策仍欣然接受了下来,因为这与他即将实施的战略计划并不矛盾。

长期以来,兴兵西征,剑指荆州,就一直是他最希望做的事,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由于当年领回亡父遗体,扶柩而去后,年少的他便将此仇牢记于心,昼夜不忘报仇,一雪岘山之耻,加之和张纮在“荆扬对”时,“荆扬可一”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目标,所以当清剿过江东各郡的山越武装及宗帅势力后,孙策便开始潜心整军备战,积极筹划西征的相关事宜,如今又获得朝廷敕令,使他的出兵更有了大义的名分,可以做到师出有名,从而获得政治上的主动,赢得舆论上的优势。

反正无论于公还是于私,刘表都是孙策想要解决的头号对手。

何况,此时也正是进攻荆州的绝佳之机,因为自建安三年时起,荆州境内爆发了一起严重的军队哗变事件,为此刘表一直焦头烂额,穷于应付。

原来,临湘人桓阶父丧还乡后,曾和长沙太守张羡就刘表与袁绍结盟一事的前景,作过一番细致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就是——不能跟着这个没有远大志向的的人干,并最终作出了“举四郡而保三江”的决定,也就是以长沙、桂阳、零陵及武陵等荆州南部四郡为根据地,举兵武装反抗刘表,同时遣使告知曹操,愿意在其攻打荆州时充当内应。

曹操得知后大为高兴,不过他目前最大的敌人是袁绍,而且主力部队也基本上集结到了黄河南岸,用于防范袁绍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再说他的地盘离长沙等郡太远,还隔着襄阳、江陵等地,实在是鞭长莫及,所以对于张羡的举动,就只能暂时静观其变,而无法出兵支援了。

南荆州这只鲜美的桃子,曹操想摘,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么孙策呢?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9 21:38:29 +0800 CST  

孙策当然也想摘,并且也有这个条件和能力,所以他针对荆州发生的变故,马上作了一番提前的部署。

先是以中护军行建威中郎将周瑜领江夏太守,行征虏中郎将吕范领桂阳太守,行荡寇中郎将程普领零陵太守,空出长沙太守一职留给张羡,打算等秋天稻米成熟后,在军粮充沛的情况下发动大军西征,攻克江夏,诛杀黄祖,为父报仇,然后顺势取道江夏进入荆襄腹地,夺取长沙、桂阳等实质上已摆脱刘表控制的南荆州各郡。

不过,若要举兵西征,必然需要跨过扬州西面的庐江,该郡属于袁术的势力范围,由其大将刘勋把守。

鉴于目前江东和淮南已然敌对的关系,若不击破袁术和刘勋,打开通往荆州的道路,西征便无从谈起。

难道说要先灭袁术,再攻刘表不成?

客观地讲,这实属一个短期内无法实现的目标!

毕竟以江东现有的实力,想接连攻灭两个地方性的割据势力,难度实在太大了!如果只是袁术一家倒还好说,可收拾完袁术后,估计部队也已经相当疲惫,哪还有余力和刘表对掐?

正当孙策为此踌躇不定时,西面突然传来一个令他颇感意外,却又欢喜不已的消息——

袁术死了!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09 21:41:51 +0800 CST  

@虾峙门 2015-05-08 13:59:08
昨天去看了你写的大作,基因啥的有点太深奥了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5-08 15:06:11
哈哈,高人就是玩玄乎的。
-----------------------------
@河北赵二 2015-05-09 23:01:19
战虎兄的基因贴确实不错,新颖,有趣
-----------------------------
@汉之战虎 2015-05-09 23:03:08
每天更新有点累,歇两天。
-----------------------------
的确,天天更是很辛苦的。长时间下来可撑不住啊。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0 00:27:30 +0800 CST  

楼主:含笑看吴钩2015

字数:912398

发表时间:2015-04-06 22: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2 22:37:57 +0800 CST

评论数:77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