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原因其实也不难解释

在三千年的演化时间里,古汉字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属于殷商甲骨文的那种“意音文字”,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只不过,纯粹是“字形”走向了简化而已!

但是,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的演变就大不一样了,苏美尔楔形文字从一开始最原始的“象形文字”→ “意音文字”之后,随后出现的阿卡德楔形文字开始,即开启了一个非常漫长的“拼音文字化”的演化过程,一步一步地(绝对不是“一步到位”!)朝着“拼音文字”的方向进行演变和发展,不仅仅是楔形字符的“形状”开始了发生了明显的“抽象简化”的漫长过程,就连“拼音文字”的低级、高阶形式也相继地出现了!先是“拼音文字”的低级形式出现了(亚述楔形文字的后期就已接近真正的“音节文字”),后是“拼音文字”的高阶形式出现了(波斯楔形文字则属于“辅音音素拼音文字”),直到最后波斯楔形文字的彻底消失,此时距离苏美尔人最早发明的“象形楔形文字”的时间,已经过去了3000多年了!

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拼音文字化”的演变过程啊!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3 14:57:37 +0800 CST  
【意音文字 ≠ 拼音文字】


古汉字自殷商甲骨文时代起,就已经演变成为标准的【“意音文字”】,而且,在随后的三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意音文字”的本色不变,顶多是“字形”走向了一定程度的简化,然而,字形虽简化但并不抽象化,仍依旧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象形形状,以至于让有些人误以为还是“象形文字”!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则大不一样了,只有苏美尔楔形文字方才是标准的【“意音文字”】,和殷商甲骨文一样的。但是,从“阿卡德楔形文字”开始及之后的两河楔形文字,【却开启了一个“质变”的过程】,也即从“意音文字”向“拼音文字”的逐步地转型过程,而这个文字的彻底转型过程,竟然长达2000年之久,绝对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一蹴而就”式的快速转型!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3 15:14:17 +0800 CST  
我们知道,“拼音文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字形的“简化和抽象化”

请大家注意,“拼音文字”不仅仅是字形的【“简化”】,而且,还走向了【“抽象化”】,故而,“拼音文字”是不具备“象形”含义的功能的,也绝对不会是任何的“图画/刻符文字”!

像“古埃及图画文字”这样的完全非简化抽象化的原始低级假文字,是绝不可能属于“拼音文字”的,更不可能属于“拼音文字”的高级阶段(全音素拼音文字),商博良纵然玩“强行定义”的超级把戏,也是枉然!不是就不是,谎言说了一万遍,也无法变成真理!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3 15:23:40 +0800 CST  
商博良的弥天大谎,以只够去欺骗哪些无知的、不愿意动脑筋思考的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3 15:27:37 +0800 CST  
楼主只所以要讲两河楔形文字的演变过程,就是要让大家都清楚地看到,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究竟是如何出现的,而且,是如何从低阶的“音节文字”,走向了高阶的“音素文字”,这个变化过程,究竟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

像“古埃及图画文字”这般,连个前辈的更古老文字都没有,也不存在任何的演变时间过程,竟然土鸡变凤凰,一步登天就蹦到了“拼音文字”的最高级形式----全音素拼音文字!

如果连这样都有人深信不疑,楼主只能说,西方“超人”的电影看多了呀~~~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3 15:35:22 +0800 CST  
那么,为何两河流域从阿卡德楔形文字”开始及之后的两河楔形文字,【开启了一个古文字“质变”的漫长过程】;而在中国,自殷商之后的周朝开始,却并未开启古文字的“质变”过程,这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3 15:40:29 +0800 CST  
楼主已经反复地强调过-----真文字的背后,其实是【语言】(包括语音和语法)

如果古文字的演化发生了“质变”,其实意味着,古文字背后的【语言】发生变化了;而如果古文字的演化没有发生“质变”,也即,古文字背后的【语言】没有发生变化

楼主还曾经提到过-----与文化、【语言】、民族的属性密切相关的,是【父系遗传结构】,而不是母系遗传结构!

这就是说,如果【语言】发生改变,有一个相当大的可能性(但不能绝对化),就是当地主导人群的【父系遗传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也就是发生了不同血缘的强势父系的“覆盖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4 13:51:38 +0800 CST  
具体到西亚的两河流域和东亚的黄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的后继者是谁?----阿卡德帝国

商文明的后继者是谁?----周朝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4 13:52:25 +0800 CST  
我们所看到的古文字的演变现象是:

两河流域从“阿卡德楔形文字”开始及之后的两河楔形文字,【开启了一个古文字“质变”的漫长过程】;而在中国,自殷商之后的周朝开始,【却并未开启古文字的“质变”过程】

这说明了什么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4 13:52:48 +0800 CST  
说明在西亚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后继者---阿卡德人,与苏美尔人并不属于同一种语言,也就很有可能不属于同一血缘人群,后继者阿卡德人对苏美尔人实现了强势父系的覆盖!

(我们已经知道,阿卡德人是闪族人的一支,所以,苏美尔人应该不是闪族人,至少他们不是说闪语的人群)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4 13:53:15 +0800 CST  
说明在东亚的黄河流域,商人的后继者------周人,与商人应该属于同一种语言,也就很有可能属于同一或相近血缘的人群,既然两者是相同或者是相近的血缘人群,就谈不上是“不同遗传结构的强势父系覆盖”,只能说,有源源不断的来自于西北/北方的相同/相近的血缘人群,相继地进入到中原腹地(也即逐鹿中原),而这个进入中原腹地的过程持续了有上千年之久!

(我们知道,周人是汉族祖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那么,他的“近亲”商人,也应该是汉族的祖先,而并非我们原先所假想的是“异族”!商人的直接来源地虽然是东北辽西和冀北,但是,商人的最初来源地则应该是西北的甘陕地区---与周人是近邻,后来,商人沿北方长城沿线东迁至辽西,然后,南下至冀北、冀中、冀南和豫北,并入主了中原!)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4 13:54:10 +0800 CST  
楼主现在从“古文字演变”的角度来分析,也得到之前从“考古学文化”和“体质人类学”的不同角度分析,而完全相同的一个推论:

商人并不是古东夷人!

直接来自于东北辽西的商人,与来自于西北陕西的周人,其实,原本是近邻及近亲关系(比如是兄弟或堂兄弟的关系)~~~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4 13:55:32 +0800 CST  
大陆的考古界并不认同台湾学者的观点---商人是西方白种人

楼主也同样不认同台湾学者的观点

台湾人不要搞政治化思维,以为大陆学者观点相异都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个原因!

在楼主看来,大陆学者还是很尽心尽力地在寻找“商人的起源地”的,他们提出了好几种假说的可能性,楼主不妨在此列举一下,以供大家参考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4 13:56:02 +0800 CST  
商族起源研究综述
朱 彦 民(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朱彦民教授在这篇文章里,汇总了国内考古界好几种“假说”

“商族究竟起源于何处?自从西汉司马迁作《史记》提出这一课题来,两千年来诸说搅绕、莫衷一是。

现将其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4 13:56:43 +0800 CST  
一、西方说

西方说主要是指陕西说。这是出现较早的传统观点。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说契“封于商”,汤“始居亳,从先王居”,虽未具体说明是在西方,但他却在《六国表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云:“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兵,汉之兴自蜀汉。” 很显然,他是把商族认作同其他民族一样,起源于西方了。

虽然汉晋唐间学者对商族起源的具体地望认识不一,但他们都认为应是西方。因此可视为传统的西方说观点。 这种观点对后世学者影响很大,从者甚众。如皮锡瑞、魏源、俞正燮、陈寿祺等都支持和信从西方说。

蒙文通先生也认为陕西境内的商州西亳,“为契之旧居”。

顾颉刚先生认为:“商之本封虽在今陕南,而商之别封竟至今陇西。”

荆三林先生认为商族发源于太华之阳的洛河丹河上游地区,以后逐渐向豫中、豫东发展,至成汤时到达今山东曹县和江苏省徐州市一带。

台湾学者黄竞新女士从甲骨卜辞与经史文献的考证中,认定殷商民族起源于陕西境内。

张国硕先生曾主商族起源于晋南说,但他又认为商族的发源地在关中东部与山西邻近地区,陕西客省庄二期文化的东部类型即是商族最早的物质文化遗迹。

近有学者甚至仅从斝式鬲的演变角度出发,也认为客省庄文化是商文化的渊源,商人的发源地应在今陕西省境内的渭水流域一带、客省庄文化的分布范围之内,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商人才开始迁徙扩展到山西、河北、河南等地。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4 13:57:17 +0800 CST  
二、东方说

1、豫东鲁西南说

王国维在《说商》、《说亳》等文中考证了商即今河南省商丘、亳在今山东省曹县。首创商人起源于东方说。

郭沫若先生遵从东方说,认为商族起源于豫东鲁西南地区:契居之蕃,在今山东滕县,昭明所居之砥石在今河北省泜水,相土之商丘在今河南商邱一带。

龚维英先生认为,商族属东夷鸟图腾集团,今之商邱即古之商地,因相土时商人聚居此地而得名。

郑伯昂先生把东夷人的大汶口文化作为商文化的来源

孙玮先生也认为商族起源于山东东夷族。

杨亚长先生认为分布于豫东地区的造律台文化即王油坊类型文化,为先商文化。

杨宝成先生也认为商族起源于东方的豫东鲁西南地区。

张光直先生也认为,先商文化应在河南最东部、山东西部和安徽北部这一地区内。

栾丰实先生则从文化因素分析入手,认为“豫东鲁西南一带”最有可能是商族早期的活动区域。

商族起源于豫东鲁西南说,颇得考古界一些人士支持,如吴秉楠、高平、许顺湛、李仰松、孙飞、安金槐等先生都主张龙山文化造律台类型(即王油坊类型)为先商文化,认为商族起源于豫东鲁西南一带。


2、濮水流域说

力创此说的学者是田昌五先生,濮水流域是商人最早居住地和族源地。

方辉先生也同意此说,


3、山东半岛说

考古学家李济先生认为:“山东是中国的圣地,很可能也是商文化发轫的所在。”

胡厚宣先生赞同此说。

徐中舒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提出了商民族起于环渤海地区并由东而西渐之势。

王玉哲先生说明确指出商族属东夷文化,并与考古学上的大汶口文化相联系。

佟柱臣先生则从考古学角度提出,可以把山东地区之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系统作为探讨包括商族在内的夷人族源的材料。

刘起釪、孟世凯、景以恩也都赞同东夷说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4 13:57:52 +0800 CST  
三、北方说

1、渤海湾说、冀东北说

徐中舒先生虽主东方说,但他也认为商族起源于环渤海地区。

胡厚宣先生认为殷人崇鸟,今东北沿海一带尚鸟,知商人源于渤海湾一带。

李亚农也认为殷人的发祥地在易水流域和渤海湾。

翦伯赞先生也认为:“在新石器时代商族也已广泛地分布于渤海沿岸,换言之,环渤海而居者,皆为商族。”

文献记载商先人生于鸟卵,因而王明阁先生推测商族也起源于渤海沿岸一带。

杨锡璋先生根据考古发现材料,由论证殷人尊东北方位,而推测其可能与商族起源地有关。

韩建业先生著文探讨先商文化漳河类型的来源,还必须注意冀北,尤其是冀东北地区,并以新近发掘的河北任邱哑叭庄龙山文化遗址为据分析了这种可能性。


2、易水流域说、北京说

丁山先生认为,契所居蕃即亳字音讹,并以蕃、亳、蒲音近同的关系,认为蕃在滱水(上游即今唐河,东南经今安国南东北流与易水合)支流之博水流域。由此论定:“商人发祥地决在今永定河与滱河之间。”

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虽也认为商族最初之迁徙在渤海沿岸一带,似也承认易水流域及北京一带是商人的最早起源处。

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也说道:“成汤的先世累代为部族长。他的先十四代祖契与禹同时,以蕃(今河北平山附近)为根据地。契子昭明迁于砥石(今河北砥水流域),继迁于商(今河南商丘),‘天邑商’,及商朝得名由此。”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在研究鬲由斝形袋足器而来的演变过程时,也间接透露了他对商族文化来源地的看法:“燕山南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大熔炉。”“燕文化和周文化区别很大,却和商文化有许多联系。”

曹定云根据一些文献记载也对商族的发祥地作了一番考证,“燕山是燕人之山,燕人乃玄鸟氏族之先民也,燕山为商族的发源地。商族根于太皥部族,商文化渊源于红山文化。”

3、冀中南说、豫北说

创立此说的是考古学家邹衡先生,指出殷商文化来源于先商文化漳河型,夏代商族的活动范围在滹沱河至漳河一带。而漳河型先商文化,主要来源于河北龙山文化涧沟类型,同时也受到周围其他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与山西境内的古文化有密切关系。

李伯谦先生认为“先商文化是指汤灭夏以前商族(或以商族为主体)创造和使用的文化。”

严文明先生则认为位于豫北冀南的“后冈二期文化有可能就是商族祖先的文化”。

刘绪先生从文献角度作了一番地理考证,认为“商人的母系就属北方部族”,“河北省中南部及其附近是早期商族的活动地域。”

宋豫秦、雷兴山先生得出的结论是,“分布于冀南、豫北地区的漳河型、辉卫型文化,应该就是学术界多年以来所致力探寻的商先公时期的先商文化。”

沈勇先生在得出相同的结论:“太行山东麓是商族的策源地,其地域北抵易水、南抵黄河,西依太行山脉,东部抵至鲁西,该范围约当古冀、豫二州,分布于这里的相当于夏朝时代的古文化(即先商文化)是商文化的前身。”

马世之先生也同意“商族的策源地在漳水流域。” “商族最早起源于漳水流域, 后来才迁到商丘一带。”

孙淼先生认为商族源于漳水流域,今河南商丘之称商丘是明代以后之事,原来称宋,不称商丘。商丘应是帝丘,地在濮阳。商之得名于滳水,滳水即漳河。只有把商族起源定于漳水流域,才与文字学、考古学和文献记载相一致。”

李江浙先生也同意邹先生的观点。

姜亮夫先生认为,豫北殷地乃是殷商人们的根据地。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4 13:58:29 +0800 CST  
四、东北说

此说是傅斯年先生早在三十年代首创的新论。他一反商族起源的传统观点,认为商族发迹于东北,建业于渤海与古兖州,灭夏以后而占有中原。

劳干先生认为,商民族的传说与东北地区的民族古代传说相同,商族的渊源或者与东北地区有关。

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所主张的实际上也应属于东北说。

史学家张荫麟先生认为,“后来商朝亡后,王弟箕子能逃入朝鲜而历世君临其地,莫不是因为商人原先在那里有些根据?”

1978年金景芳先生重新考证了考古资料指出,指出:“在汤未灭夏以前,商人的势力并没有到达今河南中部,因此在河南中部不可能有商代先公时代的文化或商代早期以前的商文化。”从而明确提出商族起源于东北说、辽西说。

张博泉先生进一步阐发了东北说,认为商人先公主要活动于“自易水至北狄”的殷土(隐土),即今辽河以西包括今河北之易水以北地区,后来逐渐自北向南,步入中原,到夏末进入黄河以北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在辽西分布者早,在河北分布者晚,漳河型文化很可能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殷戎文化或夷戎文化与进入中原后的早商文化发展的中间环节。

蔺新建先生也持东北说,指出夏家店下层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南渐,就是商人的南下。

干志耿、李殿福、陈连开先生合作著文,推出了“商先起源于幽燕”的观点。明确地说,“黄河流域是华夏的起源和发祥之地,长江中下游是楚、越的起源和发祥之地,而辽河流域则是夷、狄、商先起源和发祥之地。”

黄中业先生也持东北说,夏家店下层文化南渐趋势反映了商族先人入主中原的历史活动。

晁福林先生认为辽西、冀东北地区是商族的发祥地。

最近郭大顺先生也谈到了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商文化起源的关系,他说:“在世界历史上,公元前2000年中叶的欧亚大陆曾经发生过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交接地带的民族大迁徙,游牧民族的大举南下,给农耕文明中心以很大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生机。燕山南北是这一交接地带的东端,这里在大约同一时期发生的由北向南推进的文化现象,应该就是旧大陆这一民族大迁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许我们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审视北方古文化对于商文化形成和夏商交替所起的作用。”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4 13:58:59 +0800 CST  
五、晋南说

首先明确提出晋南说的是李民先生。他认为商族的策源地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和陕西省华县之间,以后沿黄河北岸向东迁徙。

张国硕先生自己也著文认为,商族的策源地是在关中东部与山西相邻地区,客省庄二期文化的东部类型即为其文化遗存。

郑杰祥先生从商族与周族同源,文献中有娀之虚在蒲州的记载,认为商族起源于山西西南部的永济县一带。

姚政先生也持晋南说,他从文献考证认为,“有娀氏在晋南,娶有娀氏女简狄而生商族契的帝喾部族也在晋南,因此可以断定,商族的发祥地在今山西南部。”

陈昌远先生从文献中举出四条证据说明商族起源于晋南。

邹衡先生虽主张夏代的商族活动于河北中南部的滹沱河和漳河一带,但对于先商文化漳河型的来源,则认为,“先商文化与山西境内的古代文化的确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李伯谦先生也认为先商文化更早的渊源,除了后冈二期文化,还吸收了较多的山西龙山文化因素。

张光直先生则主张河南西北部的一支地方性龙山文化,便是日后殷商文化的前身。

王克林先生认为商族发祥于晋冀接壤的太行山南端西麓,今晋东南漳水流域或往北的太行山一线。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4 13:59:27 +0800 CST  
六、中原说

安志敏先生认为,商文明是在河南龙山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高广仁、邵望平先生认为商殷文化是本地起源的,又是多根系的。

赵芝荃先生主张豫北、冀南地区的二里头文化为先商文化。

人类学者程德祺先生认为二里头文化是商族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的东夷文化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14 13:59:54 +0800 CST  

楼主:gtfz99

字数:1204949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1:36:33 +0800 CST

评论数:99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