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楼主评:一个德意志人“温克尔曼”,在18世纪中期通过抛弃以罗马为中心的法国古典主义,而将理想主义完美的“古希腊”确定为文化学习榜样,实际上,就是结束了法国自17世纪以来所一直霸占的【古典文化主导性地位】,这意味着,中欧的德意志人也不甘寂寞,想要插足进来唱欧洲文化主角,当然借助的是一个极具理想化色彩的“古典希腊梦”的完美登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2:50:46 +0800 CST  
温克尔曼是第一个把“古典希腊”直接带到了欧洲人的面前,因此,被称为希腊的“重新发现”者。他的著作很快被翻译成英、法等欧洲主要语言,在全欧洲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1760年,两位英国人斯图亚特(James Stuart)和里伏特(Nicholas Revett)踏上了阿提卡的土地,花了两年时间考察雅典的古迹。1762年,他们出版大型画册《雅典古迹》(The Antiquities of Athens)第一卷,将古代希腊建筑直接介绍给了英国人,从而开启了英国的Hellenism。虽然和德国的Hellenism主要基于“文献和想象”不同,英国的Hellenism从一开始就带有朝圣的意味,更为注重寻访“希腊的古迹和名胜”。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2:53:42 +0800 CST  
(楼主评:现实主义的英国人似乎对于“希腊的古迹和名胜”更感兴趣呢,下一步就该轮到对“希腊的文物”感兴趣了吧,这可是生财之道啊~~~)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2:57:16 +0800 CST  
1764年,温克尔曼又出版了《古代艺术史》一书。虽然它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埃及等地的其他古代艺术,但其中心仍然是希腊艺术。

1777年,一位名叫沃尔夫的学生进入德国的哥廷根大学,要求注册学习“古典学”(studiosus philologiae),【这标志着现代古典学正式确立】。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2:59:16 +0800 CST  
(楼主评:“古典学”都正式确立了,德意志人的动作够快的,法国人有点儿坐不住了~~

1798年,拿破仑率法国远征军远征埃及,除携带了2000门大炮外,拿破仑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他甚至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

难不成,温克尔曼的《古代艺术史》无意之中启迪了法国政府想在“古典文化主导权”的争夺战里,再扳回一局?)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3:03:45 +0800 CST  
在温克尔曼之后,对德国人的希腊观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要数文坛巨匠歌德。1786年,歌德发表了《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对于德国人的希腊想象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歌德于1805年发表了专论《温克尔曼和他的时代》,从这个标题就可见温克尔曼在当时德国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对于歌德而言,18世纪是温克尔曼主导的世纪,他在德国的地位无人能及。

歌德对于希腊的热爱伴其一生,他以其人格感染力和巨大的号召力,不遗余力地提倡和推广希腊文化。他在晚年还呼唤:“让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成为希腊人!让我们都是希腊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3:04:37 +0800 CST  
(楼主评:无论古今中外的著名文人,一般都具有“做梦似”的激情和想象力,以及巨大的言辞煽情力哦,就是那种,自己都能把自己感动坏了的那种超级煽情!)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3:07:00 +0800 CST  
因而歌德是温克尔曼真正的继承者,他以其创作亲身实践了Hellenism的理想。而对于希腊理想的理论总结则要等到洪堡来完成,在《古典学术史》中,普费弗尔在评论Hellenism在德国的兴起时说:“温克尔曼是发动者,歌德是完成者,而威廉·冯·洪堡以其语言学、历史学和教育学著述,成了它的理论家。”

洪堡在1809年被钦命为普鲁士教育部部长,得以进一步把他的Hellenism理论付诸实践。他改革普鲁士教育系统,建立起文科中学体系,推广以希腊文和拉丁文为核心的古典人文教育,并在1810年创建后来成为现代大学原型的柏林大学,亦使古典学成为人文学术的基础和核心。古典教育深深植根于整个德意志的教育体系之中。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3:08:03 +0800 CST  
(楼主评:西方“古典学”正式开始进入德意志的中学和大学的教育体系,令古典教育深深植根于整个德意志的教育体系之中

任何的文化洗脑,首先就要从中学生和大学生抓起!)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3:11:48 +0800 CST  
Hellenism并非德国特有的文化思潮,而是席卷了整个欧洲的文化运动。英国诗人拜伦在1809-1810年的希腊之行后,于1812年发表了其成名作《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一、二章,向世人描绘了一个浪漫的希腊,一个令人充满遐想的希腊。他的这些诗篇很快传遍欧洲和美国。

1821年,希腊独立革命爆发,拜伦写下了《哀希腊》这一感人肺腑的诗篇,并把它添加进了自己正在创作的长诗《唐璜》中。欧洲和美国在希腊独立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巨大热情,拜伦具有感染力的诗歌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3:12:58 +0800 CST  
(楼主评:英国的拜伦与德意志人歌德属于同一类文人,他们所需要的并不是枯燥无趣的客观真相与事实,他们更需要的是能激发出文人内心里那巨大创作激情的理想主义浪漫情怀而已!~~)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3:15:23 +0800 CST  
1836年,德国古典学家德罗伊森“发明”了“Hellenismus’一词,用它来表示“亚历山大东征之后希腊文化的扩张与传播”,即我们熟知的“希腊化时代”(注:“希腊化”古概念与“亚历山大东征”产生关联,正是始于19世纪德罗伊森的“发明”)。

但实际上这个词并非德罗伊森的创造,它出自古希腊语中的hellenismos。修昔底德曾用这个词的动词形式λληνσθησαν表示“希腊化”或者说对“希腊方式的模仿”。在近代,直到19世纪德罗伊森用这个词表示“特定历史时期”之前,Hellenism都用来表示“希腊式生活方式”和“希腊的精神世界”。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3:16:25 +0800 CST  
(楼主评:搞了半天,原来“希腊化”这个词与“亚历山大帝东征”扯上了关系,不过是始于19世纪的某位德意志人的“发明”而已!而修昔底德使用该动词的本来意思仅指“对希腊方式的模仿”)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3:20:53 +0800 CST  
从根本上说,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前期欧洲人对古典希腊文化的了解不在于重现一个真实的希腊。【古典希腊是一个想象的希腊,一个理想的希腊】,一个用于阐述现代性的虚构,并不以希腊本身为目的。德国那些伟大的希腊文化推崇者如温克尔曼、歌德等都从未踏足希腊的土地,甚至于抗拒了这种诱惑,即是一个明证。”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3:21:48 +0800 CST  
(楼主评:复旦大学黄洋教授最后总结得没错,“古典希腊”并非是一个真实的希腊,而是一些富有文人激情的西方人所努力想象出来的一个极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古典希腊梦”而已~~

而全世界的学习者,却要把18-19世纪的某几位西方文人的梦想与激情,竟然要当成枯燥的“信史”来背诵记忆!)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3:27:53 +0800 CST  
现在,再重新来读一遍现代希腊学者Nikos Dimou所说过的那番话,我们是否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位希腊学者的话里所想表达的无奈意思呢?


“这一切都是一个德国人的错。” Nikos Dimou所指的是十八世纪的德国文化史学家温克尔曼,温克尔曼认定古希腊“生活着漂亮、高大、金发、聪明的人民,是完美的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说,温克尔曼之观点被强加于此地而造出一个辉煌古希腊的形象。

“我们以前讲阿尔巴尼亚语,称自己是罗马人。但
温克尔曼(18世纪德国史学家)、歌德(18-19世纪德国文学家)、雨果(19世纪法国文学家)、德拉克洛瓦(19世纪法国画家)一个劲告诉我们,‘不对,你们就是希腊人,是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嫡系后裔。’——这导致了今天的结果。如果一个贫穷弱小的国家/民族需要承受如此沉重的精神负担,它将永无生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1 13:33:08 +0800 CST  
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Donald M. Reid说:

“从欧洲中世纪直到法国大革命,大多数西方人认同罗马多于希腊。普鲁士古物鉴赏家温克尔曼掀起一场运动,褒扬希腊之清新活力,贬斥罗马之笨拙陈腐,从而将“希腊”理想化,以此迎合资产阶级与自由主义者的需要和所好。”(Donald M. Reid, "Whose pharaohs", 2002)


如果说18-19世纪的德国人,通过抛弃17世纪以来的“以罗马为中心”的法国古典主义,而不遗余力地力推“古希腊古典梦”上位,甚至无比煽情地声称,“让我们都是希腊人!”

但是,到了20世纪前期的纳粹德国时,德国人改做起了“古罗马帝国梦”,又换成了另外一种腔调,贬斥现代希腊人为劣等种族斯拉夫人的后裔

说到底,对于德国人而言,无论是“古希腊古典梦”还是“古罗马帝国梦”,那都是他们可以利用的某种意识形态工具而已~~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3 12:28:55 +0800 CST  
而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人也是跟着纳粹德国人的观点跑,以为,完美的古希腊人早已经灭绝了,不存在了,现代希腊人不是古希腊人的直系后裔,而是劣等的斯拉夫人的后裔~~

可实际上,“理想主义”的希腊古典梦,才是18-19的德国人自己造出来的一个“梦想”而已,而当梦想无法成真时,德国人又开始大肆贬低现代的希腊人!

在与古希腊有关的古籍记载里,并没有说当时的古希腊地区有着统一的民族“古希腊人”,也不存在统一的语言“古希腊语”

“在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著作中,“雅典人”和“斯巴达人”并列时,常常被称为“两个民族”;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修昔底德在著名的阵亡将士葬礼演说中,借伯里克利斯之口,全面比较两个民族的性格,与其说对比的是雅典人和斯巴达人,不如说对比的是“皮拉斯基人”和“希腊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3 12:49:39 +0800 CST  
在古希腊城邦文明时代里,成就被捧得最高的就是“雅典城邦的古典文明”,在古希腊的古籍记载里,雅典人是属于“地中海人种类型”的皮拉斯基人,并不是“高大丰腴、金发碧眼、长得像日耳曼人一样”的那种“印欧白种人”~~

18-19的欧州文人,非要自己煽情做梦,把雅典人硬是想象成是“金发、漂亮、完美的印欧人种”,还无比煽情地宣称“我们都是希腊人!”,这怪谁啊?

等回归到现实之后,又把现代希腊人贬斥为劣等民族的后裔,古希腊人都已经灭绝了,这像话么?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3 13:00:08 +0800 CST  
第3个关注点,关于现代希腊人要求英国归还希腊的那个著名的“埃尔金石雕”(大英博物馆著名馆藏之一)


据英国人声称,埃尔金大理石雕是英国大使埃尔金勋爵宣称他有奥斯曼帝国苏丹王的特许证明,只要他不破坏古庙的墙体,他可以搬走庙中的任何东西,于是,在1801年,他开始将石雕在庙中取下,并运回英国

而现代希腊人则认为,埃尔金勋爵与奥斯曼人的协议实在是可疑,他们宣称苏丹王是被贿赂的,而且,即使是占领者,他也没有任何权利去对帕特农神庙下手。然而希腊人的奔走呼号,没有受到任何重视;英国方面坚持认为,返还石雕不仅会对文物本身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而且会激发其他要求返还的要求,而这会榨干全欧洲的藏品!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12-03 13:04:28 +0800 CST  

楼主:gtfz99

字数:1204949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1:36:33 +0800 CST

评论数:99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