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煌说《通鉴》

王翳抢到了项羽的头颅,其余汉军纷纷争抢项羽尸身,以致相杀数十人。最终,杨喜、吕马童及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所以后来这五人就瓜分了汉王的封赏,都被封为彻侯。

四年的楚汉相争,终于以项羽的死而告终。其实不论是项羽,还是刘邦、韩信、黥布、萧何,严格来说都是楚人;这场战争与其说是楚汉两国之争,不如说是一场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战争。秦朝以强力灭掉了贵族,但贵族们并不甘心于此,所以趁秦末暴政死灰复燃,项羽就是他们最终的领头羊。

然而,历史的洪流浩浩汤汤,不可阻挡,这也不过是贵族们的回光返照罢了。中国已经不需要那种以邻为壑、小国寡民的封建贵族体系。最终,平民出身的刘邦带着一班平民出身的手下,干翻了项羽,赢得了这天下。——当然,这些人也必然会成为新的“贵族”,然而,这些“新贵族”的传承会越来越短,能量也会越来越小,那种先秦时动辄绵延数百上千年的贵族,从此在中国的历史中销声匿迹。

而西楚霸王项羽,则以他壮烈的结局,为中国的贵族时代画上了句号!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12 22:10:45 +0800 CST  
七十、刘邦称帝

西楚霸王项羽的最终,不是投降,不是被俘,也不是被汉军所杀,而是血战力竭后自刎而亡;再加上之前霸王别姬时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完美地符合了人们对于一个古典悲剧英雄所有的想象。因此,项羽也特别得到历代文人骚客的青睐,比如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司马迁也是出于这种同情和惋惜的心理,把项羽的传记特别放到与秦始皇和汉高帝同一级别的《本纪》。

项羽也确实有值得骄傲的资本。在项羽之前,颠覆一个王朝是相当费力的事情:商灭夏,历经两代;周灭商,历经三代;秦统一天下,更是有七代君主的付出。此外,商、周、秦在有意问鼎天下之时,已经早就有了自己的班底,而且都传承了数百年。项羽虽说本来是贵族,但开始时既无士卒也无地盘,贵族的身份对他的帮助只是一个比较虚的“名声”。然而,自起兵以来,三年灭秦,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可谓“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虽然有秦二世这个作死小能手的神助攻,但能抓住时势,也确实是项羽的本事。

当是之时,天下无人敢撄其锋;谁能想到,不到五年,项羽便身死国灭。项羽自己显然也没整明白,我武功盖世、天下无敌,怎么就莫名其妙被刘邦这个猥琐的家伙干翻了呢?所以临死前他也只好感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司马迁虽然同情他,但对霸王临死仍然顽固不化,也是恨铁不成钢。他直指项羽“自矜功伐”,“欲以力征经营天下。”都死到临头了,还不自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扬子在《法言》里说得更精辟:“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说白了,都是因为刘邦善于建立统一战线,而项羽不联系群众的缘故啊!又关老天什么事呢?(扬子这句话也是成语“群策群力”的由来)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13 22:19:52 +0800 CST  
项羽既死,楚地悉定,只有鲁坚持不降;汉王火了,霸王都被老子干掉了,你们算老几?遂准备倾全天下之兵屠了他们。结果刚兵临城下,就听到城中吟诵诗书之声滔滔不绝——别忘了,这里可是“孔孟之乡”哟!

这鲁到底是为什么拒不投降呢?想想项羽最初被楚怀王封为什么?——鲁公啊!虽说当时这是个名头,项羽可能压根都没去过鲁,但鲁人可是守礼义之国,主君就是主君——即使只是名义上的,所以也要为主死节。于是汉王就出示了项羽的人头,鲁人确定了主君已死,这才投降。

鲁人这么一出,倒也提醒了汉王,哥们现在身份变了,已经是天下之主,有些事情就得换个做法了。于是汉王以鲁公之礼,将项羽埋葬于穀城,亲为发哀,哭之而去。——至于是不是真心实意,或许还是有那么一点吧,毕竟也是老战友、老对手,总会有点惺惺相惜。项氏一族也都不诛杀,之前玩过无间道的项伯等四人还被封为彻侯,赐姓刘氏。

项羽既死,之前有些帐现在就得清算清算了。项羽葬礼完后,汉王回到定陶,驰入齐王韩信军营,又一次夺过兵权——谁让你小子之前要挟我!不过,韩信并没有明面上的罪,天下刚刚安定,为了安稳人心,还不方便弄他,于是在高帝五年春正月,汉王按之前的约定,改立韩信为楚王,据有淮北,都于下邳。同时封魏相国建城侯彭越为梁王,据有魏国故地,都于定陶。这里要说下,“梁”虽然和“魏”都指“魏国”,但其实用这个字要比“魏”低半级——毕竟最初魏国的君主姓魏,只是后来迁都到大梁,所以别国有时称其为“梁”,他们自己还是自称“魏”的,也就是说“魏”比“梁”正式。汉王这里就耍了个心眼,不想让彭越地位太高。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14 21:39:27 +0800 CST  
临江王共尉不降,汉王遣卢绾、刘贾出兵,俘虏了共尉。

天下暂时安定,摆在汉王面前的一个问题是,接下来该怎么办?学秦朝那样搞肯定要完,像项羽那样妄图恢复周制显然也不合时宜——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啊!思来想去,那干脆取长补短,来个折中吧!

汉高皇帝五年二月甲午,应诸侯之请,汉王刘邦即皇帝位于氾水之阳,国号仍然是“汉”,以洛阳为都。同时下诏,封故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以衡山国为长沙国;封故粤王无诸为闽粤王,以闽中地为封地。说到这无诸,本来是越王勾践之后,被秦朝夺去了地盘;虽然灭秦时也出了把力,但项羽也没管他这茬,高帝这时倒想起来了。这闽中地就是现在的福建,那时还远没有开发,算是个半蛮荒之地。反正汉朝目前也无力占据,索性就先给个名号羁縻之。(另外,《通鉴》写到这里,胡三省注释道:“颜师古说闽人本蛇种,所以闽字从虫”——福建人民不要找我麻烦,这都是颜师古说的,这锅我不背!)

这样一来,此时天下的形势,除汉朝外,还有楚王韩信、梁王彭越、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韩王信、淮南王黥布、长沙王吴芮、闽越王无诸向汉朝称臣——全是异姓王。高帝的意思,项羽开历史的倒车,现在人心思安,大汉拨乱反正,是不会再逆天而行啦!不过嘛,朕也是不会寒了各位老革命的心滴!所以嘛,大家安安心心当自己的王,要是闹矛盾了,有朕来调解嘛!朕是不会学秦始皇大权独揽滴,不过也就比周天子的权力大了那么一丢丢——你要信我哦!

——不过谁要是真信,那可要倒血霉了!

平民出身的刘邦,能打天下,但对是否能坐稳这个天下,他仍然充满疑虑——毕竟泥腿子坐龙庭,乃前代未闻之事。自己的国家凭什么不会像秦朝那样二世而亡?或者更惨,在自己在世时就和项羽一样身死国灭?彼时的刘邦,不会想到他将开创一个绵延四百年的“中华第一帝国”,同时赋予这个民族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就这样,汉高皇帝刘邦,踌躇满志地开始了他的治国之旅。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15 19:47:04 +0800 CST  
七十一、汉初制度

说起来,如果项羽是“近古未有”,刘邦简直就是逆天了——毕竟项羽还有个贵族的名头,可以一呼百应。刘邦就是个平民出身,造反之前名不见经传,大家凭什么跟你混啊!所以刘邦起事之初,拉的都是老家沛县的老乡——比如萧何、曹参、樊哙之流。这帮人说起来也都是平民,充其量算个土豪,顶天也不过是“精英”平民罢了。

这些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算个人物,但放在全国影响力就不行了。不过,这些人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可以再通过他们拉到更多的人。刘邦深知自己出身低的短板,所以非常重视建立统一战线,结果他的朋友圈就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压过了项羽。

先秦时期封建贵族消亡留下的巨大的权力真空,自然会由这些在刘邦成为至尊道路上出过力的人所填补,而他们就此成为了所谓的“世家”。这些新贵和过去的贵族们比起来,往往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过往——说白了就是“暴发户”。先秦的那帮诸侯,几乎都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或者夏商,而且摆起家谱来底气十足;汉朝的世家们就没这底气了,比如刘邦本人发达后就自吹是尧的后裔刘累之后——不过压根也没人信,所以连他自己后来都不怎么提这茬。

而且这些世家之间一般也没有血缘关系,所以为了加强联系,往往通过联姻、交友、师生之类的途径,以结合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比如刘邦起兵之初从老丈人吕家得到不少支持,后来又把小姨子嫁给樊哙。如果说周以封建立国,秦以法治立国,汉就是以世家豪强立国,这点从有汉一朝外戚的强势就可见一斑。汉家天子,往往从世家豪门中选立皇后;即使由于某些原因,皇后出身较低,皇帝也会有意识地扶持皇后的娘家,这和唐宋以后皇帝刻意压制外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15 21:38:23 +0800 CST  
除了联姻之类的手段,由于汉朝的选拔人才制度,更促进了世家豪门的形成。当时可没有科举,选拔官员都是靠推举。那么具体由谁来推举呢?——自然是现任的官员啦!越高级的官员,他们推举的人起点自然就越高。比如一郡太守推举的人上来可能是个县里的科员,丞相推举的人可能一开始就能进中央。被推举者往往会视自己为推举人的门生,天然就与推举人成为一党——此所谓门生故吏。所以袁绍才会总吹自己家四世三公——三公可是最高的官,家里四代人位列三公,那门生故吏还不遍天下?

然而,汉以世家豪强为统治基础,这也必然成为汉家的七寸。正是由于是基石,所以即使出现了问题也不敢轻动,以致最终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周亡于封建,秦亡于法治,而两汉均亡于外戚,不能不承认这并不是偶然。借助此时的有利条件,这些世家宗族的势力在两汉四百年中越来越强,于是在东汉末年趁黄巾之乱掌握兵权后,遂形成了一个绵延近八百年的怪物——门阀。门阀的势力,在两晋南北朝时达到顶峰,甚至能够左右皇帝废立,可谓尾大不掉。

——不过,此乃后话,此时的高帝,是不需要操心这些问题的。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16 19:57:10 +0800 CST  
既然说到了推举、三公,这里就有必要大概说说汉朝的政治制度。汉制基本是在秦制上有所损益。以中枢而论,皇帝自然是最高统治者,之下就是三公。三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名称、权力都有变化,在汉初时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总百揆”,相当于国务院总理,理论上什么都能管,实际中主要偏内政。太尉掌管军事,尤其是“外兵”,也就是皇家禁卫之外的野战军、地方戍兵。御史大夫在秦时主管监察,汉初时又加上了最高法官的职务。

这三位就是汉初百官的一二三把手。丞相管得最杂最多,所以其之下又有九卿,汉初时为奉常(祭祀)、郎中令(禁卫军)、卫尉(皇宫卫戍)、太仆(皇帝车马)、少府(皇家财政)、廷尉(司法)、典客(外交)、治粟内史(国家粮食财政)、宗正(皇家家族事务)。这三公九卿,就是汉朝时的权力中枢,而且这一制度对后世亦影响深远,直到明清时仍有孑遗。

值得一提的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尚书”在此时就已经存在——不过只是隶属于少府的一个办事机构,职能类似于办公室,从其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最初也没什么权力,尚书尚书,管理图书文籍而已——这倒与后世的“书记”一职有异曲同工之妙。

估计是贵族时代的惯性,汉初三公的权力相当大,尤其是丞相,隐隐可以和皇帝分庭抗礼。而且三公可是能开府,也就是能自行招募僚属的——这可是人事权啊!怪不得连皇帝也要让三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16 21:44:52 +0800 CST  
以上说的是中枢,而对地方来说,某种程度上就是缩水版的朝廷。汉初采用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第一级是郡和王国,第二级是县与侯国。和封爵有关的国暂且放到一边,先说说中央直属的郡县。郡、县的长官分别是守、令,相当于郡县的“丞相”,他们之下自然也有类似于太尉、御史大夫之类的官员,当然权力与中央不可同日而语,比如人事权就归中央管。

而在县以下,以古代中国的行政能力,乡村一级的行政单位已经无力直接管辖,所以多是靠与本地的宗族土豪合作管理,即所谓“乡党”。所以乡长、村长之类的,严格来说已经不能算官员了。

至于封爵,汉初沿袭了秦朝的封侯制度,又加设了王爵。汉初诸侯王封疆广大,往往据有数郡甚至数十郡之地。诸侯王们是可以自治其国的,中央只派遣一个太傅,级别相当于郡守;其他所有官员,包括三公九卿都由诸侯王自己设置。而侯爵自然也有封地,往往是一县之地甚至更少,比如留侯封地就是留县。侯国的官吏设置就是小一号的诸侯国,除了中央指派的“相”,其他官员都由侯们自己选择。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是,汉时往往以官员的俸禄来指代级别,如二千石、中二千石之类。古时硬通货是粮食,郡守一年收入换算成粮食重量有二千石,即月俸一百二十斛,所以往往用二千石指代郡守,比如汉宣帝曾说过“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这个有点另类的习惯直到晋朝以后才慢慢消失。

从上面所说的可以发现,高帝刚登基时,各诸侯国的势力其实非常强大。当时天下共六十郡,八个诸侯王国就占了四十五个郡。所以汉朝建立之初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处理这些诸侯国。

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啊!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17 20:11:02 +0800 CST  
七十二、田横五百士

高帝刘邦既然登了基、封了王,下面就要想法安定天下。首先,高帝五年夏五月,高帝下令诸侯们罢兵回到各自封国,又下诏令天下动乱中四处流亡的百姓各归其县,承诺还给大家秦末大乱以前的土地,有封爵的恢复爵位。兵争数年,也是该安抚大家一下了,这确实是当务之急。

办完这事之后,高帝在洛阳宫殿大摆酒席犒劳诸位功臣。其间,高帝问大家,自己为什么能以弱胜强,赢过项羽?高起、王陵两人认为,都是因为皇帝陛下建立了统一战线啊!此时,得意的高帝说出了一段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话: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

群臣听后,心悦诚服。高帝此言虽然是得胜后的自我夸耀,不过基本也符合事实。张、萧、韩三人也经过高帝钦定,遂被称为“汉初三杰”。不过高帝虽是自吹,可能也隐含这层意思:这“三杰”都甘愿为我所用,可见这“驭人之术”才是最高明的,所以各位如果自认没这本事,就不要觊觎这至尊之位了——没有精钢钻,就别揽这瓷器活。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18 19:49:30 +0800 CST  
如果对前文还有印象,可能会记得齐国被韩信阴了后,原齐王田横跑去投靠魏相国彭越。现在彭越被封为梁王,臣服于汉,田横觉得不能再躲在这里,就和五百亲兵跑到一个海岛上躲了起来(此岛后来就被称为“田横岛”,在现在的即墨附近)。高帝觉得田横兄弟在齐地威望甚高,放任不管可能会有隐患,就派使者赦免其罪,召他入朝。田横推辞,说以前烹杀了汉王的使者郦食其,现在郦生的弟弟郦商在汉朝中任职,自己回去了怕他寻仇。高帝为此特意下诏卫尉郦商,如果谁敢找田横麻烦,灭族!之后,高帝又派使者把这些告诉田横,这回还加上了一点威胁:“田横若来,封个王侯是跑不掉的;要是还不来,朕就要派兵去请了!”

从高帝不嫌麻烦、先礼后兵来看,他未必就想置田横于死地:一来不想太刺激齐人,二来田家兄弟也一直和项羽不对付,可能心里也挺赏识他们的;再者说,本来灭齐也是韩信的自作主张,由此引发的郦食其之死也该是楚王韩信的锅,高帝本人和田家兄弟倒并无太大过节。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田横只好带上两个亲信,与汉使一同回洛阳。走到离洛阳三十里的尸乡驿站歇脚时,田横对汉使说,要见天子前得先沐浴更衣。回到客房后,田横对手下说:“以前我和汉王都是南面称孤;现在让我向他称臣,实在是耻辱。再说若与郦家的弟弟同朝共事,虽然有天子诏命他不敢动我,难道我就无愧于心吗!陛下召我来不过就是想看看我长什么样,现在把我脑袋砍下来,这短短三十里地,还不至于腐坏。”说完,田横挥剑自刎!

田横自然知道高帝是担心他成为隐患,也知道高帝并无必杀他之心;但和项羽一样,田横好歹也是贵族出身,所以最终也选择了和项羽一样的结局。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18 21:37:08 +0800 CST  
汉使无奈,只好与田横手下一起带着田横的头颅向高帝复命。高帝闻讯唏嘘,没想到这田横也是条汉子!事已至此,高帝就拜田横两手下为都尉,征发士卒两千,以王礼埋葬田横。没想到,葬礼结束后,这两个人自杀殉葬,高帝不禁愕然——这田横手下都是群什么样的人啊!

经此一出,高帝决定把田横留在岛上的五百人也征召入朝,一方面自然是监视,另一方面,从这自杀的两人见微知著,这五百人必然是昔日田家兄弟势力的精华,若能为我所用自是一大臂助。万万没想到,这五百人听说故主自刭,也毅然自杀殉主!

何田家之得士哉!看来高帝之前的顾虑也不是无的放矢。这五百人义薄云天,遂被后人称为“田横五百士”。后人在田横岛上特意建了一座衣冠冢,以纪念这五百义士。

田横之事结束了,高帝又处理了一个人的事——这个人就是季布。季布也是楚人,之前是西楚霸王项羽手下一员骁将,跟着项羽时多次让汉王吃到苦头。项羽死后,不爽的高帝悬赏千金捉拿季布,敢有窝藏季布的夷三族。季布无奈,只好装作奴隶,卖身与朱家(这是一个人名,不是指“姓朱的人家”)。朱家看出来这人是季布,但并没有举报他,而是跑到洛阳找到滕公夏侯婴,劝道:“季布彼时各为其主,这怎么能算罪呢?难道还能把以前项羽的部下全杀光吗!现在陛下贵为天子,怎么能公报私仇呢?再说要是逼急了,季布要么北走胡,要么南走越,此所谓忌壮士以资敌国。”夏侯婴以此劝谏高帝,高帝深以为然,于是赦免季布,还用其为郎中。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20 21:44:37 +0800 CST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后来这季布在朝中很是出了不少力,遂成为汉初名将。
至于朱家,在季布成功脱险后即翩然而去,余生再也与季布不相见——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朱家也如魏国信陵君一样,乃一代侠士!

另一个项羽的旧将丁公,知道季布的事后也来找高帝。这丁公还是季布的同母异父弟弟,在彭城之战时,本来对汉王穷追不舍;汉王眼看逃不掉,大呼:“阁下何必苦苦相逼!”丁公也许是出于“养寇自重”的心理,就放了汉王一马。按说这丁公可是对高帝有大恩的,季布这样把高帝往死里得罪的都封了官,自己岂不更得封个大官?

没想到,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已经不是楚汉相争,高帝需要的舆论风向已经变了——现在高帝贵为天子,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需要大家尽忠于主君的时候了。于是倒霉的丁公,就被高帝杀鸡儆猴了。

司马光对高帝能够清醒地意识到时势的转变,从而灵活改变策略这一点颇为欣赏,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其虑事岂不深且远哉!子孙享有天禄四百馀年,宜矣!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21 19:54:25 +0800 CST  
七十三、迁都长安

高帝刘邦登基后,刚开始以洛阳为首都。此时,齐人娄敬向他进谏,应该迁都关中。洛阳本是周朝都城。周人从后稷时就是一方诸侯,这后稷是尧舜时的大臣,传说是帝喾之子。传了十余世到周太王,经过太王、王季、文王、武王四代经营才灭殷为天子。周成王时周公以洛邑为都,是因为洛邑当天下之中(此天下当然是指周初时的天下),所谓“四方入贡道里均”。但位于中间就意味着是个四战之地,王朝强大时自然方便控制四方,衰落时却也很容易被人觊觎。

汉取天下与周不同。高帝本起于布衣,在不到十年中接连反秦、灭楚,大战连连,天下元气大伤,其形势非周人经营数百年循序渐进地颠覆旧朝可比。在此形势下,就应该以关中秦地为据点。秦地有四塞之险,又素有天府之国之称(那时关中之地还是沃野千里,远比如今丰饶);若以此为都,万一山东(崤山以东)有变,至少还能保有秦地,此所谓“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高帝以此咨询群臣,群臣大多反对——其实很好理解,汉军士兵虽有不少老秦人,但将领基本来自山东六国,他们自然不愿离家太远。一方面是出自中国人安土重迁的心理,另一方面,这些人在各自的老家关系盘根错节,若一旦随高帝入关,这些关系就很难再用上,得重新经营朋友圈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21 21:56:04 +0800 CST  
七十三、迁都长安

高帝刘邦登基后,刚开始以洛阳为首都。此时,齐人娄敬向他进谏,应该迁都关中。洛阳本是周朝都城。周人从后稷时就是一方诸侯,这后稷是尧舜时的大臣,传说是帝喾之子。传了十余世到周太王,经过太王、王季、文王、武王四代经营才灭殷为天子。周成王时周公以洛邑为都,是因为洛邑当天下之中(此天下当然是指周初时的天下),所谓“四方入贡道里均”。但位于中间就意味着是个四战之地,王朝强大时自然方便控制四方,衰落时却也很容易被人觊觎。

汉取天下与周不同。高帝本起于布衣,在不到十年中接连反秦、灭楚,大战连连,天下元气大伤,其形势非周人经营数百年循序渐进地颠覆旧朝可比。在此形势下,就应该以关中秦地为据点。秦地有四塞之险,又素有天府之国之称(那时关中之地还是沃野千里,远比如今丰饶);若以此为都,万一山东(崤山以东)有变,至少还能保有秦地,此所谓“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高帝以此咨询群臣,群臣大多反对——其实很好理解,汉军士兵虽有不少老秦人,但将领基本来自山东六国,他们自然不愿离家太远。一方面是出自中国人安土重迁的心理,另一方面,这些人在各自的老家关系盘根错节,若一旦随高帝入关,这些关系就很难再用上,得重新经营朋友圈了。

而且,他们的理由也挺充分——谁说只有秦地才有四塞之险?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渑,背靠黄河,面向伊、洛,这难道不是险吗?确实,数百年前周公选择在此建都也不是瞎选的,洛阳如果真是个单纯的“四战之地”,那也不会成为“九朝古都”。毕竟,选择都城也不能只看防守能力,也需要考虑向周边的辐射能力。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21 21:57:42 +0800 CST  
不过,张良却是顶娄敬的。洛阳虽然有险可守,但这些“险地”范围都太小,腾挪不开,而且四面受敌。关中南有巴蜀粮仓,北有牧马之地,只需要防守东面。若诸侯安定,可以通过河渭漕运输送天下之粮于京师;若诸侯有变,也可顺流而下输送军需。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张良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此时对皇朝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于山东诸国!若建都洛阳,正被这些国家包围,万一有变,就会疲于奔命。高帝听后,拍板迁都关中,而且说走就走,当天就起驾出发。由于秦朝旧都咸阳已毁,就选定咸阳东边的长安乡,重新修建城池、宫殿,也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长安城——没错,“长安”原本只是一个乡的名字。

为了奖励娄敬,高帝拜其为郎中,号奉春君,赐姓刘氏。

说起这张良,汉朝已定,同为三杰的萧何是丞相、韩信封楚王,那他张良呢?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跟高帝入关后,就开始辟谷修行、杜门不出。别人问他,他就说:“我此前为韩国报仇刺秦,天下振动。后来又以三寸舌为帝王师,封万户侯。我什么事都经历过,此生足矣。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这赤松子是传说中的仙人,张良这是要修仙的节奏。从此直到去世,他也确实一直处于半退隐的状态。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22 19:36:06 +0800 CST  
对张良说要求仙,司马光一眼看出,以张良之智,当然明白神仙乃虚妄之说,那为何他还要如此做作?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高帝之前称赞他们是“三杰”,那意思就是公开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们。萧何是内政型人才,高帝须臾离不了他;然而张良与韩信都是军事型的人才,天下已定的现下,高帝会不会兔死狗烹?韩信或许没想到这点,或许想到了但是舍不得荣华富贵。张良当然能看到,所以假托求仙避世,正所谓“明哲保身”。

张良最后果然得以善终。不过他晚年避世的经历,倒使其出现在不少传说中。在一个非常好玩的传说中,高帝想张良了去找他。张良把高帝带到自己隐居的山前,途中要经过一个万丈深渊,上面只有一座颤巍巍的吊桥。张良拉着高帝的手准备过去,高帝害怕一时松手,结果张良自顾自穿过了吊桥。高帝回过神后,发现吊桥突然没了,赶紧喊已到对面的张良;张良听到后,回眸望了高帝一眼,叹息一声,飘然远去。从此,高帝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张良。

这个故事我最早是从《三言两拍》上看到的。不知道写这段的人到底咋想的,明明是君臣离别,但偏偏却写出一种“有缘无分”的感觉,真是太虐心了!再加上太史公曾经曰过,张良“状貌如妇人好女”,这究竟?……

而且,张良也确实不像同时代的其他男性那样热衷于权势功名呢……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22 21:34:03 +0800 CST  
七十四、韩信被贬

高帝刘邦迁都长安,处于进可攻退可守之地。不过,此举也向那些桀骜不驯的诸侯们传递了一个信号——皇帝陛下并不放心他们。于是,心怀鬼胎的诸侯们开始蠢蠢欲动。高帝五年秋七月,燕王臧荼发动叛乱,高帝御驾亲征。两个月后,臧荼就兵败被俘。九月壬子,高帝立太尉长安侯卢绾为燕王。

这卢绾之前和刘贾一起出现过几次。相比高帝手下其他诸将,卢绾功劳平平。不过,卢绾是高帝的发小,而且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人从小关系铁。萧何、张良、陈平等人虽在高帝手下被委以重任,但论到私人关系的亲密,无人能与卢绾相比。在沛公起兵之时,卢绾就可随意出入沛公卧室;高帝登基后他更是可以轻易进出皇宫。有这层关系,高帝才封其为新任燕王。看来,高帝此时已经不以军功,而是以关系的亲疏来分封了,这自然是其加强集权的一个手段。

不过,暴得富贵的卢绾,最后却并没有让高帝省心,此乃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臧荼的燕国地处边陲,实力弱小,他之所以在天下已定的时刻叛乱,大概是沉不住气想赌一把。此次叛乱虽然影响不大,但却开启了高帝时期的异姓诸侯叛乱风波。

在高帝平定臧荼之乱时,赵景王张耳与长沙文王吴芮接连去世。从他们的年龄来看,这两人之死应该没有什么阴谋在里面,自然死亡而已。他们的王位分别由其太子继承。这两位王二代在秦汉之交并没有什么功绩,仅靠血统继承王位,在国中影响力有限,即使有心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所以赵国和长沙国对中央的威胁可以暂时放到一边。

可见,活得比你的对手长,也是一种战胜对方的好方法。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24 22:17:19 +0800 CST  
俘虏臧荼后,西楚降将利几(姓利名几)于封地颍川叛乱,也被高帝亲自迅速灭掉。原来高帝平定臧荼后,路经洛阳时突发奇想召唤利几。利几还以为高帝要弄死自己,索性先反了。此人势力比臧荼小得多,不过却是在内地——看来这叛乱的火苗有从边疆向内地蔓延之势,高帝也提高了警惕。

西楚旧将钟离昧在西楚霸王项羽死后并未投降,而是投奔楚王韩信。钟离昧作为项羽爱将,和季布一样被高帝所恨;不过他运气不如季布,没有人愿为他说情。高帝得知其下落后,就下诏要求韩信交出钟离昧,但韩信一直借故推脱。

另一方面,韩信之国后,每逢出行必带大量士兵,有新人就琢磨,这韩信莫不是要谋反?再加上他窝藏钟离昧,于是高帝六年冬十月,有人上书向高帝告发,说韩信也要反。不管韩信是真想反,还是仅仅喜欢摆排场所以带这么多兵,关键是他可是有要挟高帝的前科的,高帝可不敢完全相信此人的忠诚。现在,可算找到借口可以名正言顺地整韩信了。

但问题是,韩信手里可是有兵有地,而且势力不是臧荼、利几可同日而语的,整起来没那么轻松。高帝就此询问诸将,大家义愤填膺,纷纷叫嚣发兵活埋了这混账小子。不过,对上韩信,高帝还是有些虚;想到陈平鬼点子多,就跑去问他。陈平问:“韩信知道有人告他谋反吗?”高帝认为他应该还不知道。陈平就说:“楚国兵精将猛,硬打恐怕要出事。既然韩信还不知道有人告发他,咱们就利用这点。古代天子有所谓‘巡狩’一说,也就是巡行天下,召集所到之处的诸侯会面。陛下就说要出游云梦,召集诸侯于陈会面。陈在楚国西界,韩信以为陛下只是游玩,必无怀疑,肯定回来拜见陛下;等他来拜见时一举将其拿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25 19:42:04 +0800 CST  
于是高帝照办。韩信得了消息,害怕到时候高帝责问他钟离昧的事,手下就有人劝他宰了钟离昧去邀功。韩信告知钟离昧,钟离昧大骂:“真是看错了你!你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说完自刎,韩信就带着钟离昧的脑袋去见高帝。

十二月,韩信觐见高帝,满心以为就此无事,结果一到现场就被卫士摁到地上绑起来,扔到后车上。韩信此时想起了蒯彻之前劝说他的话,遂连连喊冤:“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高帝这事毕竟办得不太地道,估计他也心中有愧,也不想让诸侯们以为他是兔死狗烹,就只好弱弱地回了一句:“是有人告你谋反。”然后就把韩信锁走了,为了安抚其余诸侯还大赦天下。

田肯跑来庆贺高帝逮到了韩信,趁机进言:“陛下都秦中,面对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然而,齐地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有兵百万,这就是个‘东秦’啊!为了保险,非陛下亲子弟不可封王于此。”高帝深有同感,奖励田肯金五百斤。

田肯此语即是成语“高屋建瓴”的来历。齐国在战国时一度与秦国分庭抗礼,田肯此论当然深有道理,这也是汉室宗亲诸侯王的肇端。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25 21:43:25 +0800 CST  
毕竟韩信没有真反,再加上他那番“兔死狗烹”的抱怨,高帝回到洛阳后,赦免了他,贬其为淮阴侯,留在朝中。韩信此时当然已知道高帝忌惮自己,所以经常称病;而他也羞于同绛侯周勃、灌婴这些人同列——想当年老子可是他们的上司!所以韩信一直怏怏不乐。他有次跑去将军樊哙家做客,樊哙作为一个老兵,相当敬畏韩信,对其拜访受宠若惊,跪拜送迎,言必称臣,再三感激:“大王乃肯临臣!”韩信出门自嘲道:“没想到我竟沦落到和樊哙这帮家伙为伍!”

高帝也曾从容与韩信讨论诸将能带多少兵。高帝问:“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不过十万。”高帝又问:“那你呢?”韩信又答:“臣多多而益善耳。”高帝也没恼火,而是笑道:“多多益善——那怎么还被我逮到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此为成语“多多益善”的来历。韩信最后那段话虽有拍马屁之嫌,不过以其此时的处境,拍拍马屁也无可厚非。再说,这话基本也是事实,同时也大概在感慨他韩信自己的短板——没有自己的嫡系班底。

虽是拍马屁,但毕竟前面还有“多多益善”之语,看来韩信现在是相当憋屈,这让高帝怎么能放心得下——毕竟高帝可比韩信老不少,不出意外应该会死在韩信之前。万一郁闷的韩信,在自己死后趁机搞事怎么办?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2-26 21:35:21 +0800 CST  

楼主:剑魔烨煌

字数:694684

发表时间:2016-10-10 03: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4 21:43:00 +0800 CST

评论数:1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