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真的能不“迷”吗?

@光影疏斜暗香袭 2017-10-19 19:13:11
隔屏瘦影谁怜惜--有缘人,无奈相思寄婵娟--用微信。
柔肠转,小窗前--发视屏。星移月换又一年--宵未变。
春花锦字低吟唱--情人泪,玉露倾杯入梦眠--醉梦中。
晚安[d:可爱]--有我才安。
世间安得双全人--有爱又有才。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7-10-20 07:12:59 +0800 CST  
@光影疏斜暗香袭 2017-10-28 20:27:31
秋涼黄葉寄相思,清风不解过残枝
晚安
-----------------------------
秋实果香寄勤劳,风高月明照列人

晚安!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7-10-28 21:59:34 +0800 CST  
慧律法师:想得到幸福内心要有两个字

安祥,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不到幸福。想得到幸福,从内心里头要有“安祥”两个字。要能够“放得下”,才能保持一颗祥和之心。

有一位女信徒,他的独生子才十一岁就生病逝世了,她来到我的面前一直哭,哭完之后问我:“师父!我该怎么办?”

我就说:“放下!”

她说放不下,这个孩子实在太乖巧了。我仍然那句话:“放下。”

她就反驳:“师父,这样不是太消极了吗?”

我就问她:“不然,你又能怎么样?就算让你再哭三个月甚至三年,这个孩子一样不能复活。你不放下,又能怎么样呢?”

你想要得到安祥,就要学习“认命”。

什么叫“认命”?就是对已经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要勇敢的接受它。我们要了解真理,要达到幸福,就要从本性上去悟。但本性无法用语言形容,语言和文字都只能相似地表达出本性,而无法对本性真实地表达指出。所似,唯有用智慧去体悟,才能透彻。

一个人,无论他是什么地位,过哪一种阶层的生活,只要他的内心非常安祥,就可以过得幸福。而一个拥有很多物质享受,但却不了解宇宙真理,内心纷乱的人,生活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惩罚;拥有得愈多,他的痛苦也愈多。因此,幸福从何而来?要从内心的“安祥”而来。

本文摘自慧律法师著作《慧律法语——找回内容的平静》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邪淫恶行;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共戒邪淫,得大自在!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7-10-29 09:00:35 +0800 CST  
慧律法师: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记住这两点

应该怎样过人生呢?要记住:

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伤害别人、毁谤别人、批评别人的时间,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我们每天眼睛一睁开,都在看别人的错误,一张嘴巴,都在讲别人的过错。人永远是烦恼的动物,从早到晚都是一样,到老到死还是不觉悟。

你要活得快乐,你一定要宽恕众生。

大家都不是圣人。你的心中,一定有最气愤的人,你最恨的人,最讨厌的人,也有最嫉妒的人,对不对?从来没有发脾气的人,请举手……没有人!除非是神经病。大家都曾发过脾气。现在师父告诉大家,怎样过最快乐的日子。要宽恕众生,不要看人家的缺点,要看自己的缺点。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同样在一个公司里,别人的能力比我强,我就嫉妒他,我的内心就不满。诸位佛友,你看是哪一个人比较痛苦呢?是别人活得痛苦,还是你活得痛苦呢?

你嫉妒别人、恨别人,人家又不知道。然后,有一天你实在忍不住了,对你所恨的人说:“我在恨你,你知道吗?”对方说:“我不知道啊!”这样不是很可怜吗?

世界上只有慈悲能够解除痛苦,你们一定要放下,要宽恕众生。宽恕人家,你就会很好过日子。你今天晚上来听师父讲这一席话,值二十万新加坡币,回去就很好睡觉了。你就可以说:“我以前恨你,今天听师父讲,就不恨你了,反正前世欠你的,你就拿去用吧!”这就0K了。

《六祖坛经》中说:“他非我不非。”六祖慧能大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别人弄得是是非非,我们是不能有是非的,要做到如下的原则:“宽恕众生。”这是学佛的第一步骤,如此你才不会痛苦烦恼。

其实我们不只是为了众生才宽恕众生,而是为了自己想要享受那一份安祥宁静的内在,体会那种知足而清心自在的快乐。所以,你一定要宽恕众生,这样我们的智慧就会慢慢启发出来,心地也会渐渐地广阔开朗起来。

第二:改变自己,胜于改变别人。释迦牟尼佛说:“降伏百万大军并不伟大,降伏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简单地讲,学佛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改变自己。

我们看看当今社会上,父母亲因意见不合而吵架,兄弟之间因小事而纷争,同学因对事情看法不同而起争执,同事间会斗争,这是为什么?你有没有想想症结在那里?该找找根本解决的办法。

我们再更深入地想一想,不管是同公司的同事,亲密的朋友,情如手足的同学。刚开始相处时,大家都很融洽,后来大家都搞得很痛苦,为什么呢?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吗?面临这些现实的问题,总要找到答案,因为人必须生活下去,每一个人总要活下去,一定要工作,一定要吃三餐,但是面临每天争执的问题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改变自己,胜于改变别人。”随便举个例子来讲。比如夫妻之间,先生花天酒地,喜欢玩女人,太太伤透了脑筋,因为她放不下,观念转不过来。

如果学了佛法,观念就能转过来。你今天不回来,我就寻自己的乐趣,反正我的生活总要过下去,改不了你,我改变自己。同事与同事之间也是一样,彼此相处久了,相互就了解对方了,也了解其为人了。比如:这个人怪贪不舍,只想占人便宜。买一个便当,偷偷跑到外面去吃。我买了一个便当回来,被他发现了鸡腿,马上被偷走。他买水果自己偷偷躲着吃,我买水果,他一定要抢着吃,什么事情都为了他自己。

世间这种人很多,我们也不必跟他计较。若遇到这种人,我奉劝你,改变自己。面对这种人,他是凡夫,不会觉悟的,是不可能解脱的,所以,我们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因此,要宽恕别人,改变自己;宽恕众生,快活自己。

本文摘自慧律法师著作《佛教与人生》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7-11-03 08:25:09 +0800 CST  
@光影疏斜暗香袭 2017-11-09 20:04:22
题图问候晚安
秋叶,秋叶,陌上枝疏影叠。
翩然雀跃苍穹,风动香浮果红。
红果,红果,一世风华痴锁。
-----------------------------
小妖大师:说说看因具备那些因素学起来会快些?赞叹小妖大师。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7-11-09 22:04:27 +0800 CST  
天地与我同在,我与万物共荣(一)转自:天山石A

【于环宇之一埃,于六合之一隅,故知天地与我同在,我与万物共荣】
今天,当动笔用这句话撰文时,突然感到此题目太大,有“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系辞》)的容量,小文很难说清,再说也不知从何处下笔。斟酌再三,从“阴阳”开始吧。阴阳是中华民族哲学之根,《易经》是以阴阳成“象”的;《老子》是以阴阳为其“学父”,即学说理论之本的;《庄子》曾大喊以阴阳为“师”的。可以这样讲,阴阳是中华民族哲学的灵魂所在,不知阴阳,谈国学精髓,如《庄子》所喻,“蟪蛄不知春秋”那么见识短浅;以鴳雀之腹,度鲲鹏之志那么不自量力。这里摘录一下古哲是如何论阴阳的,便宜以正视听。为了显而易见,均为讲解或译文,原文请自校。
1,《易》关于“阴阳”的论述:
【此章阐述阴阳之理。正负相乘,高下相形,远近相成,虚实相倚,有合有分,有著有微,乃阴阳之妙,故曰:“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是指遵从其道就有完美之结果。“成之者性也”,循其性乃成就事业。“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指人们对“阴阳”的理解与看法。“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也”,谓阴阳之道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不被人们理解。“鲜”,新鲜,稀奇。“显诸仁,藏诸用”,指阴阳之道蕴藏在各种事物中,而随时都表现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直译:激励社会万物发达,不给圣贤者增添忧患。“同”,聚集,引增添。“盛德大业至矣哉”,政通人和,民富国强。“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解释“大业”与“盛德”。“生生之谓《易》”,谓生生不息乃为阴阳显示的《易》理。“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指阴阳在卦中代表乾坤,代表男女,及男女的作用。“极数知来之谓占”,谓阴(阳)极必预知阳(阴)来。“占”,预知。“通变之谓事”,阴(阳)极必有厄事才变革矫正。“阴阳不测之谓神”,与四章“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意思相近,一指《易》道,一指阴阳。】(《易·系辞》第五章)
【万物的繁荣,是天地相交,雄性与雌性的配会;物种的成长,从幼到衰,周而复始的变化,决定于春夏秋冬四时具备的条件匹配;生物生长所需温差,由白天与黑夜去调配,而显示了阴阳调解的重大意义。因此说《易》以简单的阴阳爻的匹配,比拟了事物的阴阳协调。阴阳协调,不仅生物生存环境使之完美,而且在自然、社会、人文均方面,都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易·系辞》第六章)
2,《老子》是如何论“阴阳”的:
《老子》的许多哲言,都出于阴阳之理,这里就选他专论“阴阳”的章节吧。
【所有事物的规律、法则,都产生于宇宙的根本,它原是太空中一团混沌之气,然后一分为二成为阴阳,阴阳感应而产生多种事物,这些事物又反复地进行或繁衍、或组合,于是天下就形成了数以万计的物种。因此,所有的物种,都是阴阳结合而化生的,都是背面为阴、前面为阳的阴阳体,阴阳二者平衡,这样的物体才能和谐。
大凡天下为人们所厌恶、所不容的,唯有少阴或少阳的事物了,一种事物阴少或阳少,都会不平衡,不和谐。少,就是孤,就是寡,于是王公为了表示谦虚,就以“孤家”、“寡人”而自谓。
“否极泰来,泰极必否”,事物中的阴阳也是如此变化,如此相互转换。少时,它会增加,多时,它会减少,最好的是二者平衡。这些都是古人教导传承下来的,我也拟定以此观点传给后人。关于阴阳化生之道,为真知灼见,我们必须强行推行开来,传承下去,不得丢失,我们将掌握更多这方面的知识,为阴阳学说之父。】
【本章讲的是阴阳,“负阴而抱阳”,很形象的说出了事物都是阴阳体。天如此,地如此,人也如此。中医治病原理为阴阳平衡,老子也讲“中气以为和”,其道理是一样的。“天下之所恶”,是说偏重于阳,偏重于阴的事物,都不可能正常,于自然界,会有天灾,于社会,会有动乱,于人体,会有疾病,因此“之所恶”。】(《老子》第42章)。
3,《庄子》是如何评价“阴阳”的:
关于阴阳,庄子说:【“是我的宗师啊,是我的宗师啊!它不时的煙灭万物,也不认为是暴戾;它对人类恩泽于万世,也不看作是慈爱;它盘古至今,始于远古,也不视为长寿;它辅天盖地的精雕细刻出各类物种,也不视为技巧。它这种神奇功能,可称谓使天下共荣。
古人说:‘与天下共荣的人,他活着与天地同步,死后也化解在万物之中。静止时与地阴一样厚德载物,运行时与天阳一样自强不息。’ 因此说知道天下万物共荣的人,不怨天忧人,没有人间的是是非非,不被财物所托累,不会被邪说所责难。所以说‘其动如天,其静如地,专心致志的以天下生灵为大。邪说作祟不了,观点创新不止,专心致志于各类物种的归属与利用。’ 这话是说,人在清静无杂念之下,才触及阴阳,通融万物,与万物共荣。所谓的共荣,就是以圣哲的思想,以上天好生之德,养育着所有生灵。”】(《天道》)
【人要过度的欢喜,是阳气(辅助过多)过盛的结果。过度的愤恨与伤悲,是阴气过盛的结果。阴阳并盛,就形成不了春、夏、秋、冬四季。阴阳不调,寒暑和谐不成,不仅四季失常,反会伤害了人们的自身!阴阳不调,会导致社会的失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们或喜或怒,会使理性丧失,真假难辨,是非都不可定夺。由于阴阳失衡,促进人的思维摇摆不定,容易受他人左右自己的思想,会使什么事都失去章法,走不上正道。
由于阴阳不和谐,天下就开始出现乔装学问的圣贤与强悍霸道的枭雄。随后,强贼盗跖与曾参、史鰌之流而相继粉墨登场。因而,举天下之力也不足以扬善(消除影响),举天下之力也不足以惩治盗贼。何也?天下再大,也难乘载阴阳失衡。人为的清除、赏罚得了吗?自夏、商、周三代以来,每次都来势汹汹,始终以扬善惩恶为当务之急,收效甚微。他们哪里知道影响人性、社会之本,是阴阳的平衡呀!】(《在宥》)庄子这里把阴阳与自然、阴阳与社会治理联系在一起。
我们如何理解“阴阳”,并与现实生活接轨:
儿时,长者逗闷子并有意启蒙我,让我拿一角钱去买两块糖,面对单价一角钱一块的糖犯难。当知道不足可以用负数表示时,才知数字有正有负。后来引进的、现在通行的会计理论“借贷”法,是对正负数的绝妙利用。
由中医诊所看到六阴六阳的十二经略图,才理解《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实在内涵;由磁场正负感应,才知异性吸引“是谓天地之根”;由正负电做工,会想到动物为何有雌雄,人类为何有男女,才“天物云云”;····不是吗?人类认识自我日,才是发现“阴阳”时!
当然,在几千年前,对阴阳化生的理论,我们的祖先是以“气”而立论的,《老子》是以“无”而概略的。对于物质,老子以“朴”命名其性质。不像现在有科技手段,可知其事物的“阴性、阳性”,可知“朴”充斥着正负场,由正负质子、正负粒子组成。
当你知道你的“气”得益于阴阳,你的“朴”是宇宙中的质子组成,你不感到中华哲学的神奇与伟大吗!?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7-11-16 19:16:22 +0800 CST  
@向秋多吉 2017-11-21 10:14:02
人真的有命吗?命运能改吗?只有修学佛法才能改命运吗?所以人世间只有学佛法的人才有可能不“迷”对吗?
对世间人来讲,命就是先天和后天,先天代表你出生地,是男是女,父母家庭,这些叫先天,后天是自己培养的习性,以性定命,这就是命,佛法本身不是用来改命的,但是修学佛法的人天乘,会让命过得更平顺。
学佛法很难吗?三藏十二部经都要学吗?学了佛法就能“明心见性”吗?为什么有的人学佛法几十年都没能“......
-----------------------------
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唯识无境。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7-11-21 21:17:34 +0800 CST  
一代高僧梦参长老圆寂,僧腊87载!祈愿长老不舍娑婆,乘愿再来!

因缘如幻,世事无常。

2017年11月27日

(农历丁酉年十月初十)

16时30分,

当代佛门耆宿,

一代高僧上梦下参长老,

于五台山真容寺安详舍报,

享寿一百零三岁,

僧腊八十七。

梦参长老年高德劭,道心如磐,

持律冰雪,毕生作育僧才,

演说大乘,莲踪遍布五大洲,

摄受弟子无计数。

祈愿长老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7-12-01 10:46:42 +0800 CST  
学习佳作,赞叹楼主!!!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7-12-23 10:47:58 +0800 CST  
@青梅煮酒话春秋 2017-12-22 12:41:39
《后汉书》:“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祝文友冬至快乐!
-----------------------------
春播-夏耕-秋收-冬藏。冬至:修身养性之时。--放下!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7-12-23 10:53:10 +0800 CST  
慧律法师:人为何会痛苦烦恼?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我,好不浪漫,但是每天打开报纸,情杀的案件一大堆。

佛陀早就洞悉了这些毛病,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你想要追求快乐,一定要从内心下手。把欲望和要求别人的标准降低,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不能用自己内心的磅秤去秤别人,而是要拿来秤自己,秤看看自己有几两重;如果拿去秤别人,我们就会为了别人而烦恼。

快乐,来自内心,莫向外求。如果想追求内心真正的宁静,一定要把欲望降到最低点。

我曾经和几位同门的师兄,到一个荒郊野外的地方结茅庐修行。

曾有信徒问我说:“师父啊!你这个样子修行真可怜,住这么小的地方,又不能到外面去闲逛。”

我就告诉他:“这个世界并不大,虚空比较大。但虚空再大,也比不上我们的心量来得大。虽然我住的地方这么小,但只要你的心量大,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们的家。”

常有出家的师父说:“出家无家处处家,出家无亲处处亲。”

我们要修持佛法,这颗心如果不能与虚空相应(虚空即无相),就不容易进入佛道,只有与虚空相应,当逆境出现的时候,我们才能以清凉、平淡的心去承受和担当。

本文摘自慧律法师著作《慧律法语——找回内容的平静》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7-12-27 14:29:12 +0800 CST  
慧律法师:有人一生多磨难是因前世修行不好吗?

问: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来说,是因为此人前世一定修行不好吗?

慧律法师答:不要这样讲,一辈子受了很多苦,反而容易入道。不要把苦当作苦,一定要把苦当作是一种增上缘,这是观念的问题。一个人没有经过痛苦的洗礼,我们本身就不会珍惜我们的生命,也不懂得该怎么样修行。

所以吃苦在佛教来讲的话,不见得不好,逆境越多,成就它就会越大,是观念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没有吃过苦,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来的。这是上苍给我们一个痛苦,但是它后面有很重要的礼物,那就是能够自觉,能够觉悟,能够成佛。所以用痛苦来包装,然后打开痛苦的礼盒,里面却含有佛性,清净自在的佛性。所以这个是观念的问题。

不要把今天所受的苦,包括婚姻、经济、病苦,种种的,或者是儿女不孝顺、孤苦无依,把它当作一定是前世的业。当然佛教讲业的话,讲起来非常复杂。

所以,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来的,要想活得更灿烂,你必需要经过很多的痛苦。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如果没有经过痛苦、挫折,我们怎么能够动心忍性?我们怎么能够更成熟的、更进步的理解人生?

所以,苦,它是成就圣贤的阶段,就像你爬楼梯一样,每经过一个阶梯往上爬,你会气喘如牛,可是登到最高峰的时候,却看到那么漂亮的风景。没有一个圣贤没有经过吃苦他可以成就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现在是观念的问题,不要把吃苦当作是吃苦,要把吃苦当作是吃补。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8-01-08 14:28:01 +0800 CST  
慧律法师:往生是当下转念头的功夫,不是临命终的事情

慧律法师开示

诸位,下定决心,了生死就在一念之间。我们的时间重要!我们的生命重要!我们的道业重要!

末法时期,很多人都修净土法门,而不了解保护这一颗清净心的重要。毛毛虫变蝴蝶,毛毛虫怎么变蝴蝶呢?这是毛毛虫,变......变作蝴蝶,从这边到那边,如果毛毛虫染上病毒,或被鸟吃掉,这个毛毛虫就没有机会变成蝴蝶呢了。毛毛虫比喻我们这一颗心,这一颗清净心,必须在现前当下这一念就要处理它。换句话说,往生就是现在的事情,就是当下转念头的功夫,绝对不是临命终的事情。

你能够万法回归当下,用大智慧打破无明、烦恼、习气,步步为营,护持这一颗清净心,这样下定决心保护它,慢慢,慢慢,自自然然牠就会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漂亮的蝴蝶就比喻作往生极乐世界;这一只毛毛虫就比喻我们在娑婆世界。

我们在娑婆世界,烦恼很多,无明又重,习气也难改,这一颗心,就像这一只毛毛虫。我们现在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我现在念佛,烦恼不管它,阿弥陀佛。。。临命终的时候,期待临命终的那一刻,诸位,从这一段毛毛虫,马上就要等待变成这个蝴蝶,中间这个距离呢?毛毛虫要慢慢地转化。。。才能渐渐变成蝴蝶嘛!他不是每天都在等待变成蝴蝶,那这一颗清净心依旧被烦恼所束缚,佛号派不上用场,百般的烦恼,百般的计较,在生活当中种种的苦痛,还不能警觉吗,舍不下,亲情,情人爱欲割舍不下,钱财名利也割舍不下,诸位,你想想看,这样怎么往生极乐世界呢?是不是?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很正确的观念,现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对!很好!记得是由现在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的升华来把这个执着、烦恼、分别,种种的习气断除,这样子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心性上下功夫,到临命终的时候,我早就学会放下了,现在临命终就可以一下子莲花化生,一下子离五浊了。极乐世界是化生的,莲花化生,没有中阴身。我们要记住,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中阴身,保护这一只虫不要被鸟吃掉,不要被三毒细菌吃掉,不要让这只虫生病,这一只虫生病,还没有转化成蝴蝶就又病死了!什么病呢?这一只蝴蝶就是我们的清净心。无明重,这只毛毛虫就生病,无明少,这只毛毛虫就健康。斤斤计较,这只毛毛虫就生病;什么都忍不下,这只毛毛虫就生病。

所以诸位,用一只生病的毛毛虫,你有把握在临命终转化成蝴蝶吗?没有把握!要怎么样能够把握呢?万法回归现前当下这一念,当你在念佛的时候,记得同时要破除执着,这一只虫才可能活下去。就是这一只虫你一定要好好地保护牠。这只虫是什么?就是我们这一念清净心,这一颗清净心,你要坚持下去。所以,这是个重要的观念,毛毛虫要转化成蝴蝶中间不能出差错;这颗心时时刻刻要直通极乐世界,跟自己生死没有关系的,你统统要放下,如印光大师所说随缘尽分,该放下的统统要放下。


记得,要口业清净,要守口如瓶,要礼敬三宝,三宝是整个佛教的根,敬佛、敬法、敬僧,这是作为一个佛弟子最基本上的,连佛都不敬,法都不信,僧都不敬,如何能够了生死呢?连信心都没有。所以我们应当了解,身、口、意一定要约束好,好好地保护这一颗清净心。不要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没有用的,不要把多余的生命浪费在没有用的事情,不要做那些你将来一定会后悔的事情,不要做那一些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又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再贪着五欲六尘的享受了!

记得!练习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包括你在睡觉,一样念佛自在,求生意志坚定不移。常常梦到佛菩萨的人,常常梦到三宝的人,这个人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的。他的意识形态里面统统是三宝,因为他的意识形态里面统统是极乐世界,他一心一意就是在往生极乐世界,连做梦都是梦到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想往生极乐世界,这个人怎么会不往生呢?醒着的时候要往生,连睡梦当中都要往生,这个人必定往生!
念佛的时候,大部分人会产生两种现象:第一、一直念佛到后来,会感到昏沉、想睡觉,提不起佛号;第二、一念佛号,反而妄想纷飞,烦恼不断。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念佛的要领,纯粹是用意识心在念佛。

修学念佛法门,除了在事相上用功外,还要用般若的智慧,了解自性(清净)就是我,佛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然后用回光返照的功夫,不着一切境界。用不执著心,当佛号现前时,统统是全体心性的展现,大用时时现前。

但如果用的是意识心,设定一个佛号,然后执持佛号,在事相上念佛。就初学者而言,这是对的,但工夫要纯熟,就很困难。烦恼一起来,就无法念下去,所以这不是真正的工夫。用意识心念佛,强迫自己去接受佛号的观念,会造成意识的对立。若是用心性念佛,念而无念,佛号自然流露。

有这些现象,这表示悟得还不够,念佛的工夫还不到家,用的不是真心。不用真心念佛,刻意地去寻求佛号,好像佛号在外面,追逐佛号,而并非由本性散发出来的自性念佛,精神紧绷就会觉得很疲倦。要突破这种状况,必须体悟到事相的本身就是无常,无常当下就是空,然后,烦恼就减少。建立空的思想以后,就没有得失、取舍的观念。自然对于世间的名利、男女、幻化的一切大地万物,都可以放得下。放久了,佛号现前,一用起功来,就是本性念佛的工夫。

我自己是二十四小时都在念佛,从早到晚佛号不断,心里面就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求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在我的心,我的心就是极乐世界。


何以故?因为念念都能观照无常,知道这个世界是幻化的东西,知道一切法苦空无常。因此,我时时都能放下,对这个世间没有一点贪恋。求生净土的信念,就一直从心里面生起,自然而然信念真切,自然就有力量。因为对我而言,佛法和我的生命已结合为一体,也就不会患得患失,不会只是凭着盲目和冲动,也不会在生活中失去观照,而陷入无力感当中。

有人问:每天的修行,除了念一句佛号以外,是否还需要念很多咒?还是要诵经?问题不在佛号,不在诵经,问题在心。今天你念佛,能开智慧吗?能断烦恼吗?能入一心不乱吗?虽然念这句佛号,可是烦恼、计较、执着还在,这个就是夹杂烦恼而修,这是真正的杂修,没有用清净心。如果用清净心念佛,那就叫做专修;如果用大智慧念佛,那个叫做专修。所以,问题不在佛号,问题在于你这颗心有没有智慧。

如果我们没有智慧,同样在念佛,可是百般的计较,计较到晚上睡不着,都快变成忧郁症了,动不动就跟人家争吵,你念这句佛号有什么用?阿弥陀佛没办法帮你降服烦恼,执着还是执着啊。释迦牟尼佛讲,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我们念这句佛号,有没有离一切相?有没有慈悲心?有没有智慧?有没有平等?有没有离一切执着?有没有离一切分别?这是心的问题。所以,如果这句佛号念了五年、十年,晚上依然睡不着,依然发脾气,依然没办法降服自我,那么,就是表示你走错路了,要改变方向了,要多听经多闻法,才能开智慧。佛教无诤嘛,重要的是我们内心要和谐,如果内心没有和谐,还是人我是非,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断,那你念这句佛号还是烦恼不断,所以念佛的力量也不大。“念佛一声功德无量” ,这是指要专从自性来。为什么?这里是生灭法的世间,执的东西都颠倒了。“念佛一声功德无量”就是要转念头,从清净的本性——佛性念出来,那一念才是真心的念,才是“念佛一声功德无量”。


诸位,下定决心,了生死在一念之间。我们的时间重要!我们的生命重要!我们的道业重要!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8-01-10 19:31:50 +0800 CST  
@光影疏斜暗香袭 2018-01-10 19:18:07
铜炉香瘦冷月斜,惊觉往事已成空
风摇纷绪万千乱,叶扫霜愁魂梦中
-----------------------------
铜炉香瘦冷月斜,惊觉往事谁能写
风摇纷绪万千乱,叶扫霜愁魂梦谢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8-01-11 09:06:53 +0800 CST  
天冷了,别冻着,我在远方牵挂着

送你一片阳光
愿你快乐一冬
送你一阵暖风
愿你温暖一冬

送你一分思念
记着远方牵挂
送你一分真情
记着远方有爱


祝你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8-01-13 09:54:59 +0800 CST  
慧律法师:送你人生大智慧:诸事前面加一个“无”

教你一个大智慧,一个无上的法门,一个字,你什么事都挂上一个“无”字,记住!无就是不执着的意思。你回去碰到一些是非,你就告诉自己,无所谓的是,也无所谓的非,是非都是人定出来的,知道吗?你碰到人家骂你,四大皆空,五韵无我,无!没有所谓侮辱我的事。今天你做善事布施,布施了一了百了,无!加一个无字,没有所谓的布施一了百了的事。为什么?一切因缘法不可得,求其自性,了不可得。百年后这个全部没有,全部消灭。

你今天贫穷,你告诉自己没有所谓的贫穷;你很富有,加一个无,没有所谓的富有;你很健康,加一个无;你很病苦,你也不必苦恼,没有所谓得病苦。这叫作空一切法。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闻,当下不生不灭,就是我们未来的面目。你就马上进入涅盘。所以,既不高傲,也不自卑,无所谓的大,无所谓的小,无所谓的是,无所谓的非,无所谓的对,无所谓的错。保持一个觉悟清醒的心,那就是空一切法,就是无!

碰到一切好的不执着,碰到人家跟你计较,你今天吃亏,没有所谓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你今天占便宜,有一天人家就会来报复你,你今天什么都要赢,有一天你就必须吃尽苦头。有一个无,你想想看,世间的修养就够了。出世间的法就觉悟了,在这个世间,能够空,那么求生极乐世界,就在一念之间。我们有了无常、苦、空,还要有个大菩萨的精神,就是无我!无我就是不自私。同学们,师父教你一个伟大的思想:你什么事情都不要考虑到“我”,先考虑整个佛教,整个团体,大无我的精神!你任何事情都不要顾虑到自己,你的烦恼就少,为什么?你没有时间来自私,没有自私,处处考虑别人,你的烦恼就没有。烦恼从那里来?从一个“我”开始。什么你今天怎么对我不满,我受尽委屈···········无我,你烦恼什么?处处为别人着想,牺牲奉献,你想想看,你的烦恼怎么会多呢?根本不可能。

所以第二个要发觉悟心,要彻底的觉悟这个世界是苦的,空的,无常的,无我的。运用这个智慧在世间,哇!无往不利!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8-01-13 10:10:46 +0800 CST  
@上海看看看 2018-01-17 14:55:46
明心见性 的判断依据是靠什么?高僧说了就一定算吗?都是互相吹捧,互相贬低,要么不做声。所以众说纷纭,只能自我安慰己心。
-----------------------------
见性和空五蕴是一回事。是你想听还是你想说给我听?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8-01-17 17:51:08 +0800 CST  
生命中最重要的三种人
生我养我者父母
我生我养者子女
爱我惜我者夫妻

一家人过日子
靠的就是一个情,老人能包容,孩子有笑容,夫妻能沟通,家才万事兴。
家,是在相扶相承中为我们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家是是在困难与挫折中所寻求的一座温馨的港湾。
家是人生的安乐窝,
家是人生的避风港,
因为家中有活泼的儿女,因为家中有慈爱的父母,所以,家有快乐,家有温暖,家有馨香。

房子再大,吵吵闹闹又不幸福,生活再好聚少离多也不快乐,
家若温馨,粗茶淡饭也香甜,家若冷清山珍海味也难咽。
啥是好日子,不管钱多钱少,一家人整整齐齐,一家人和和睦睦,一家人有说有笑,一家人有谦有让。
家庭不在于富有,而在于和睦,生活不在于复杂,而在于简单,幸福不在于明天,而在于眼前,没有大风大浪,平淡最好,没有吵吵闹闹,和气最好,没有病痛折磨健康最好。

父母堂上健在夫妻互亲互爱,孩子活泼可爱,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身累了有家可回,心累了有人可陪,高兴了有酒可醉,这就是真真切切的好日子。

一家人,什么最重要?金山银山总有化光的时候,美味佳肴总有吃腻的时候,唯有亲情最为可贵,一家人和和睦睦,比啥都好,一家人健健康康,比啥都强。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8-01-18 21:35:13 +0800 CST  
@天下不乱乱说 2018-01-18 14:55:24
不入魔,不成佛
-----------------------------
不等于非要先做坏人,再做好人,对吧!所以尽量把话说清楚,免得误导他人。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8-01-19 11:44:48 +0800 CST  
@东北三个 2018-01-25 21:21:30
修心~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
愿你放下自己,一念成佛。
楼主 无为VB  发布于 2018-01-26 10:05:21 +0800 CST  

楼主:无为VB

字数:253683

发表时间:2016-03-14 20:5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01 22:42:26 +0800 CST

评论数:2012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