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去合肥考察传销的经历(我的人生好丰富啊!)

还有一个更搞,说一保险公司的领导被人拉去听了传销的课,结果没去做传销,还拉了几个人回来做保险……

楼主 若隐若现六块肌  发布于 2012-10-29 21:59:49 +0800 CST  
好长好长离开昨天的自己

没办法,完整地表述出来真得这么长……信息量太大……我还有些细节一下子没想起来。

楼主 若隐若现六块肌  发布于 2012-10-29 22:00:59 +0800 CST  

跟朋友交流完得到一些反馈很有意思,一个朋友说他大伯也是相信了一个骗局,叫“民族资产解冻”,一个老师居然会相信这个,还孜孜不倦地从事,整年整年地在外地跑,不顾家里的妻子和孩子。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f?kw=%C3%F1%D7%E5%D7%CA%B2%FA%BD%E2%B6%B3

楼主 若隐若现六块肌  发布于 2012-10-29 22:04:24 +0800 CST  
哦 没事就好 都是赚钱了 骗子也是一种能力哦 没事就好 都是赚钱了 骗子也是一种能力soleil

A和她老公都不是骗我,他们真心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是对我好。真正能在这种骗局里能赚到钱的人,都是知道这是个骗局后还继续到处骗人的那些人,而且骗的都是亲戚同学朋友,他自己也许赚到钱了,但是他能保证被他骗来的每一个人都赚到钱么?

楼主 若隐若现六块肌  发布于 2012-10-30 07:25:46 +0800 CST  

不过去合肥有几个好的地方,首先不会做家务的会做家务了,不会做饭的学着做饭了,每个人都特别能聊能侃,一个人能说上几小时……还有他们所谓的演讲学神马的,要求大家都会在别人面前表述自己,那些表述自己的人说起话来也都不卡壳的,好厉害的说。

楼主 若隐若现六块肌  发布于 2012-10-30 07:27:59 +0800 CST  
好长啊,佩服lz,论文都快完成一篇了好长啊,佩服lz,论文都快完成一篇了❤️默

昨天写了一整天……我也觉得像写论文……还可以再归纳总结一下他们的心理战术神马的。

楼主 若隐若现六块肌  发布于 2012-10-30 10:22:56 +0800 CST  
你就是太较真 我就是表达不清 不是说你朋友是骗子 是说设局的 迷惑都来自人的欲望和善良你就是太较真 我就是表达不清 不是说你朋友是骗子 是说设局的 迷惑都来自人的欲望和善良soleil

嗯,我一直都好较真……要不是这么较真……估计我现在已经被洗脑了……
话说在网上七看八看的又看了好多,有些人是上总后发现根本拿不到那么多钱,但是迫于已经叫了这么多人来另外只要你不说就可以继续赚钱,所以根本不会对下面的人说。

楼主 若隐若现六块肌  发布于 2012-10-31 16:17:14 +0800 CST  
终于不是征友了,还很有科技含量终于不是征友了,还很有科技含量表妹

受够了福豆变成现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样子啊,到处都是征友啊表白啊索寞的……

楼主 若隐若现六块肌  发布于 2012-10-31 16:17:49 +0800 CST  
哎,福州好多人做这个的哎,福州好多人做这个的阿岛大表哥

嗯,我在那边遇到的大部分都是福建和浙江的,因为拉人差不多都是亲戚朋友同学什么的。估计在合肥还有很多别的体系。

楼主 若隐若现六块肌  发布于 2012-10-31 16:22:38 +0800 CST  

写这个帖子是为了好好回顾一下事情的发展,也记录一下自己心理的变化,不奢望提醒别人不要上当受骗,有贪念又没有分辨力的人即使认清了这种骗局也会在别的骗局中迷失。

=============================================================

我周围有一群玩得不错也一直都保持联系的中学同学,十几年的友谊有时候会让你失去防备心理毫无保留的去相信。A从相亲到恋爱到结婚,我们一拨人都知道,甚至恋爱之前的几次相亲经过都甚是了解。A老公以前是医生,听A讲可能不是正式的,还比较辛苦,结婚前就听说B辞去医院的工作跟着哥哥去了外地做工程,A结婚半年后也辞去了在福州福州很不错的工作跟老公一起做工程去了。按我们的理解,这一切都很正常,毕竟结婚后两地分居不大好。

A离开福州后一直都很忙的样子,电话常常没接,QQ总要等很久才会回复。某次A回福州喝喜酒,喜酒结束我们一起回家,路上她问我在现在的公司做得怎么样,待遇如何,是否想过自己创业,说她辞去那么好的工作出去做工程,是不想再给人打工,他们公司虽然待遇看上去很好,但是晋升很慢,都是论资排辈,出去自己拼搏一下,如果不成功最多也就是回来继续找份工作,这个年纪,再不拼一次以后生了孩子就没得选择了,还说我看上去不像是会甘于给人打工的人。我表示支持她的选择,但是我自己的话,牵绊还很多,毕竟她是结了婚跟着老公干,情况不一样。A第二天又离开了福州。

过了大概一个月这样,A突然跟我说合肥那边要上一个新的项目,自己做不过来,想找合作伙伴,我问她为什么不在当地找人,因为她之前提到过在那边认识了很多朋友,她说毕竟是到了那边才认识的,关系不一样,她想找个信得过的人。我问过她到那边主要做什么?她说女孩子主要做管理这块,我问她你们是挂靠当地的建设公司么?她搪塞过去了,当然,这都是我认识到事情的真实一面的时候才明白她当时为什么都不说清楚。她一直强调合肥那边的发展很快,在修地铁,还在修一个新的机场,到处都在建设,工程非常多。后来A的谈话重心转移到我们自身的发展上来,说她希望出去能赚到点钱,也不会一直在外面呆着,过个三年回来开个小店就成,回来开店她也想找信得过的朋友合作,不想去找不熟悉的人云云。

我自己思考了两天,也跟打探了父母的口风,爸爸比较支持我出去走走,说如果有机会还是得去博一下,妈妈也不反对,虽然她很想让我留在身边。我决定出去看看。我问A用一个周末出去行不行?A表示时间不够,怎么也要一周的时间去考察,毕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于是我跟公司请了一周的假,跟父母打好了招呼,订了火车票。

-------------------------------------------------------------------------------------------------------------------

到合肥的时候是上午,A来车站接我,打车回住处,一路上尘土飞扬,跟福州一样,很多地方有地铁围挡。一路上A都在说合肥的建设,说合肥这个城市人很少的,国家规定人口300万以上才能建地铁,合肥还没到300万就能建地铁为什么?因为国家对合肥有政策倾向,领导人也是安徽人,就会扶持安徽的建设等等,还说合肥在建一个4A级机场,吞吐量和上海虹桥机场一样。打车挺久才到住处,很偏的一个地方,像城乡结合部,小区都很新很不错,但是马路只修到小区门口,往下还在继续修。A住的小区是一个全新的小区,都是高层,中间有一个非常大的人工湖,绿化也都做得很好,房子是四房两厅两卫,厅很大,房子是精装,他们就买了床,不知道哪儿弄来的旧沙发和旧电视,同住的除了A的老公以外,还有两个年轻男生和一个比我稍微大几岁的女生。中午他们陆续回来了,做饭的做饭收拾的收拾,那个稍大的女生把她的房间腾给我,两个年轻男生先一起挤几天。A给我们做了个简单的介绍。大家都一团和气的样子,说说笑笑,都是年轻人共同话题也比较多,但是有一点我觉得好奇怪,这里没一个人有电脑的,想想可能电脑都在公司就也没多想。

下午吃过饭他们又陆续出去了,都说有事先走了,A让我休息一会儿,下午带我去市区转转。起来后先去了合肥的滨湖新区,A说是合肥在老城区外新建的一个城区,盖了好多的房子,几乎都是高层,但是这边没什么人什么的,后来又去合肥的步行街转悠了一下,看到李鸿章故居,去边上银泰里的一茶一坐坐了一会儿。晚上回到住处依旧是大家一起做饭收拾,接着一起玩桌游,说说笑笑度过了一个晚上。心里有很多的疑问,但是我没有提出来,想看看再说,比如一起住的这些人怎么看都不像是做工程的,但是我问A他们是做什么的时候,A说都是同事,奇怪的是我一直没听到他们谈论起工作上的事情,一般来说同事住在一起多多少少都会聊起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办公室八卦什么的,他们都没有,关于电脑的疑问我也没有提出。

-----------------------------------------------------------------------------

第一天早上A很早就起来扫地拖地,她说她们都是晚上睡觉前扫地拖地或者早上起来做,其他人吃过早饭打声招呼就分头出门了,我也收拾了一下做好出门考察的准备,A说先带我去一个朋友家坐坐。我跟着她步行到不远处的一个小区,A打了个电话说××哥你在不在家啊?我朋友上来坐坐,然后就上楼了。这个小区比朋友住的那个小区旧一点,不过环境也算不错,那个××哥家里一样很干净,进门朋友例行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大家就坐下,××哥给我们倒了水,开始跟我们拉家常,问我什么时候过来的哪儿人啊觉得合肥怎么样啊?接着就开始说合肥发展很好,建设很多,说着说着就说来介绍一下他们的生意,还去拿了一张纸和一支笔来,这时候起,事情开始浮现出真实的面貌,我开始回想整个来龙去脉开始预想后面的发展。

××哥先问我说,你觉得3800元能赚多少?我说你觉得能赚多少?他说如果说能赚381w你相信么?然后就在纸上画图来说明这3800怎么变成381w,他们所谓的“行业”和“生意”是这样运作的:行业需要投资,一份投资是3800元,每个人需要找三个合作伙伴,合作伙伴还需要再找三个合作伙伴,你下面找的合作伙伴投资的份额都会累积到你的名下,当你的份额累积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你就会得到晋升,晋升有五个级别,分别是初级业务员、组长、主任、经理、高级业务员,高级业务员他们也称“老总”,上到高级业务员这个级别他们叫“上总”,中间的级别份额要多少我记不清了,只记得高级业务员的累计份额要达到600份以上(含600份),他们管这个晋升制度叫“五级三节制”,“五级”就是这5个级别,“三节”指的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初级业务员到主任,第二个阶段是经理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老总阶段。那3800元是怎么变成381w的呢?当你的下线交上一份3800元的时候,这3800元里面有45%拿去交税,剩下的部分再逐级分配。直接介绍人拿的最多,简介介绍人次之,关系越远拿抽的钱越少,不要看拿的钱是越来越少,可下面的人越来越多啊,你找三个合作伙伴,他们还要继续找三个合作伙伴,那就是1,3,9,27……呈3的几何级数增长。“上总”后按他们的算法已经能赚到几万了,离381w还相距甚远。他们除了有晋升制度,还有出局制度,也就是说不可能永远在“老总”的平台上呆着,那所有人就都不想走了,为了保证后面来的人都能赚到钱,所有的人最后都必须“出局”,真正赚钱的就是在“上总”之后,“出局”之前。“老总”下面的经理“上总”后,“老总”就必须下一个平台,依旧有抽成拿,晋升的时候有几个级别,出局的时候同样要经历几个级别,到后面钱越拿越少,最后几个级别拿的是19元,钱是少了,但是人数在几何级数增长后达到一个非常巨大的数量,就这样出局的时候会赚到381w,出局制也是为了保障后面加入行业的每个人都能赚到这笔钱。而出局以后,“行业”会给你一个《出局证》,用来证明你的钱是合法的,是交过税的,否则,就算你能拿到这么多钱,你也不能用,因为存钱的时候银行会问你钱的来历,如果银行没有监管的话,那些贪官为什么要把现金藏在家里?

××哥讲述的整个过程我都没有说话,只是附和几声,他说完后我依旧没有说话,他看着我说,你觉得这个像什么?会不会很像传销?我说是,就是传销。说完××哥和A都笑了,接着说:这说明你还是正常的,要是觉得这不是传销,那才不正常。接着××哥开始为这个“行业”正名,从传销的历史说到“行业”的发展,说这样的五级三节制在很多行业都会用到,比如保险、安利还有社保制度等等,说社保就是用现在年轻人的钱来养老年人等等,那他们只是用下面人的钱拿来先给上面的人,说制度是好的,只是看你怎么用,传销的人用了这个制度被国家明令禁止了,那不能说明这个制度是坏的。A看了下时间跟××哥说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还有事情先走了,××哥笑脸把我们送出了门。

走出那栋楼,A跟我说你还真淡定,她老公带她来了解的时候她直接就说这是传销,你爱在这里做就自己在这里做,她要回家,还听说有人听完立马打骂带他来的人,也有的人半夜把行李从窗户扔出去然后跟朋友说出去买烟,就这样跑了,听她的口气,她现在觉得这样的表现都是很可笑的。我也不置可否。

-------------------------------------------------------------------------------------------

我在合肥听这个所谓的“行业”听了整整三天,只要他们不向我提问,我不会跟他们主动讨论,回想起来,我心理上的自我防御做得很好,因为只要你提出问题,他们就会针对你的问题来攻破你心理上的防线,但我现在有点后悔我没能在当时做出反击,应该在朋友面前把这个骗局击破,让朋友从发财梦里醒来,我碍于朋友的情面不愿跟她们争执,或许也因为我自己并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去面对这样一个已经被他们从各个层面完善的谎言。

这三天里的每个上午和下午,A都带着我走家串户,一天三家左右,分布在附近的几个小区,很分散,见的人有年纪比我们小的男生也有跟我们差不多的女生,有50左右的大叔也有孩子还在念幼儿园的年轻妈妈,他们以前也从事各行各业,有当过兵的也有开小店的,有开车的司机也有外贸质检员。每次都见不一样背景的人,但每次会面的模式都是一样的,一开始先问你什么时候来的以前做什么的,然后聊一些他们所熟悉的话题,最后把话题引到“行业”上面来,会说他们以前的经历,又是怎么进到这个“行业”里面来的。有时候我一句话不说,他们能一个人滔滔不绝说上两三个小时,这点我还真是佩服。

会面不是随意的,见的人也不是说随便去见哪个,而是安排好的,他们不会让一个人告诉你“行业”的全部,而是每个人说一点,让你一步一步觉得这个“行业”很有前景,很有前途。然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着重点告诉你他们来从事这个“行业”是为了寻找事业上的突破,或是为了给家庭一份保障,或是让父母不再为自己操心能够安享晚年,或是给自己的孩子更好的环境。

----------------------------------------------------------------------------------------

他们谈论这个“行业”主要分为几个方面:

1、“行业”的产生和发展。
前面的那个××哥告诉我这个“行业”如何从3800赚到381w的,我接下来见到的人又告诉我这个“行业”是李岚清于1998年出国考察后引进的项目,为的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组培养中国有素质的商人,组建民间财团,抵御外资,为什么定的是3800元,因为98年的国民人均收入是3800元,国家希望有能力有魄力的人能拿出一年的收入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这个“行业”在发展的这么多年中经历了两次提速,一次是****年**月变为一个人最多投资11份,年龄限制为**岁到**岁,第二次是****年**月变更为一个人最多投资21份(69800元),年龄限制为22岁到50岁,初中文化程度以上者才能参加。提速钱,这个行业需要6年左右才能出局并赚到381w,而第二次提速后,只要2-3年就能出局并且赚到1040w。他们会告诉你这个“行业”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光光他们知道的老总上面的老总,一代接一代,能推导出来的就有至少六七年之久。

2、怎么看“行业”是否真的能赚到钱
他们说这个钱是放在银行里运作的,投资的钱需要汇到一个中国银行的帐号上,然后这个帐号再汇到一个主帐号里,这个主帐号在每个月的**号会全部清空,所有的钱该交税的交税,每个人该分到的钱都会再返还到每个人的卡里。主任级别有千元工资,经理级别有万元工资,“老总”级别有六位数工资,A估计是直接投了21份到了主任级别,她说她每个月都有按时拿到钱,每个人都跟我说,如果有一个月没拿到钱的话,他们肯定不会继续做了。A的上线是她老公,她老公的上线是他的哥哥,据说他哥哥去年就已经上总,并且用赚到的钱付了在福州大学城买的房子的首付30万。他们还会谈到某某“老总”上总后买了车什么什么的。

3、怎么看“行业”是否合法,是否是国家支持的项目
他们所提出来的论据有两点:银行卡和手机卡。
银行卡:所有的钱都在中国银行里运作,银行卡都是需要实名制的,并且钱最后都是汇总到同一个帐号里,如果每个月有这么大的资金都汇入同一个帐号,在每个月的同一个时间又清空,并且钱都打到不同人的账户里,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安徽本地人,在安徽就算有公司也不会有一个公司有这么多员工而一个本地人都没有啊,这难道不像洗黑钱么?就算中国银行可以被收买的话,他的监管部门银监会不会发现么?中国人民银行不会发现么?发现了不会调查么?调查了那这个帐号还能存在这么久么?他们这批人不早就被抓起来了。

手机卡:他们每个人都会去实名办理一张联通手机卡,并加入合肥当地的集团网,据他们说是叫“文教网”,不仅互打便宜打国内长途也特别便宜。他们那么多的外地人都加入了这个集团网,按国家规定,公司办理集团网是要经过审批的,每个集团网都有人数限制,像他们这么多人数的集团网需要报工信部审批的,计算中国联通可以被买通给他们办集团网的话,工信部能买得通么?工信部就不会发现么?

4、为什么媒体上一直在打击传销
他们的说辞是国家不想那么多的人来从事这个行业,如果大家都来从事这个行业的话,那别的工作有没有人去做了,所以媒体上一直在打击传销,这是对“行业”的宏观调控(这个是最趴的部分我觉得……)

5、“行业”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的利益
给个人带来的利益:“行业”给个人的利益不仅是让你赚到这几百上千万的钱,还会不断地锻炼你培养你,让你成为一个有素质的商人,“行业”的制度是很严格的,每个人在“行业”里都必须遵守制度,这样才能让自己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给国家带来的利益:(1)、提高不发达地区的整体素质,“行业”一般都是在不发达的区域由一群外地人在从事,不允许本地人的加入,为的就是让高素质的外地人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2)、提高就业率,要想从事这个“行业”就必须辞去原有的工作,一心一意地做好“行业”,这样你辞职了,那你原本的公司不会因为你辞职就取消你原先的岗位,肯定还会再去请一个人在做你的工作,这样无形就提高了地方就业率。(3)、带动地区发展,那么多的人来到合肥,肯定要吃穿住用行,不可能所有的食物都从自家带来,这样就带动了合肥当地的GDP,你看合肥没有那么多的人却盖了那么多的房子,就是为了给“行业”的人住……(4)、从事“行业”的人赚到这笔钱后,不是给你们挥霍的,而是让你们再投资到实体行业里面去的,国家会带你们考察项目,会让你们参与国家项目等等,这样就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当我问某个人69800元怎么可能变成1040w的时候,他跟我说,你不要只看到这1040万,69800带动的无形发展可是上亿元,上亿元就给你1040w会多么?

----------------------------------------------------------------------------------------

头两天都是A带着我到处走动,走动期间,不管是在住的地方还是在每个小区之间行走的过程中,A都没有跟我讨论过这个“行业”,而是随便拉拉家常说说八卦,同住的人也不曾提起。第二天晚上,A给我申请了“制度”,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吃过晚饭,同住的人都跟我说我要去“吃大餐”啦,我还纳闷都吃了晚饭了还吃什么大餐。A把我带到同一个小区隔壁楼的一个单元房里,房间里除了我和A还有5个人,一个非常瘦的年轻女孩,两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男人,一个三四十岁稍稍丰满穿着打扮都像是有层次的中年女人,还有一个年纪差不多大的男生。A介绍了之后就说要走了,让我自己待在那里吃大餐。他们带我到餐桌边,6个人围坐成一圈。那个男生说,今天的会议是学习生活管理20条,时间是一个小时,请大家要认真学习,不要打手机,不要私下交谈,不要有小动作,会议开始。我看大家都好端正地坐着,手都放在腿上,我也不禁端正起来,一个小时下来真心累啊。

会议开始先让那个中年女人给大家宣读生活管理20条,都是一些行为规范,有点像学校的校规,什么不打架斗殴啦,和邻居和睦相处啦,要轮流做饭做卫生啦,所有生活开支要按人头公摊,有几点她做了详细解释,比如进出需要有两个人以上,女生晚上出门需要有两个男生陪伴,“老总”级别以下只能抽5元钱以下的香烟,不准穿短过膝盖的裙子,不能穿吊带,不准去游泳,在“行业”内不能谈恋爱,进入“行业”前已经有恋人的职能维持不能发展,早上7点到晚上九点是工作时间,不管在哪里都不能穿拖鞋,不能上网不能看小说不能进行娱乐活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同住的都是年轻人但是我在他们房间里都没看到电脑的疑问。关于这些看起来有些莫名的规定,他们的说法是:为了让大家安心专心地从事“行业”,从事“行业”的时间是短暂的,不能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不能游泳之类的都是出于对大家人身安全的考虑。

宣讲完生活管理20条,大家就开始轮流讲自己对这个20条的理解以及自己进入“行业”的经过等等,按他们的讲法,进入“行业”后,因为有这样的制度,他们都不同程度上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也都变得不急不躁等等,轮到那个年轻男生的时候,他说了自己以前的公司,我一下惊诧到,因为有个朋友以前也在那个公司,后来一问,他也认识。

那天晚上洗完澡,A到我的房间,她总算打破了这两天的沉默,问我经过两天的考察,对这个“行业”有什么样的想法,我很直白地说,还是传销。A似乎有点急了,一再强调她是为我好,这么多年的朋友,那么多共同的朋友,我也知道她家住在哪里,如果她是叫我过来做不好的事情,那以后她回福州后她还要不要脸生活下去?她只是想让我一起赚点钱,然后回去做点投资,可以一起开个甜品店什么的。她一直在说她会害我么?她老公会害她么?她老公的哥哥会害亲弟弟么?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也不好说什么。

----------------------------------------------------------------------------------------

第三天朋友说有事,让同住的另一个女孩带着我,依旧是到处“做客”,但似乎有了一些针对性,前两天都只有一个人接待我们,而现在变成了两个人接待,上午是一个大哥和一个年轻男生,大哥在那边滔滔不绝地讲,而年轻男生只是在一旁听着不插话,下午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女生和一个年轻女生,同样是三十出头的女生滔滔不绝,而年轻女生一言不发。讲的内容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大哥的言语会让你觉得更有权威性,而那个三十出头的女生会让你觉得她从事“行业”前的生活和我有一些共鸣。

其实从福州坐上去合肥的火车开始,我就没有睡过一场好觉,在合肥的这几天更是,特别从开始听他们讲“行业”开始,我每天的思维就常常陷在他们的话语里面,会反复地去想他们说过的话,那些什么银行卡手机卡,什么五级三节制,有那么一瞬我甚至在想如果我从事了这个“行业”,那我会找谁来做我的合作伙伴,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洗脑真心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第三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给福州的朋友挂了个电话,我只跟他们和爸妈说过我来合肥是做什么的,他们还提醒过我,说合肥有很多做传销的,让我小心。跟爸妈是不敢这样半夜三更就说我是被拉过来做传销,他们肯定会吓得不轻。在电话里,朋友问我接下来准备干什么?要不赶紧回来吧。可我想弄明白A是怎么被洗脑的,他们说了解这个“行业”需要5-7天的时间,我这才听了3天,后面肯定还有更劲爆的内容。朋友说,你这个就像是不知道别人怎么染上毒瘾的,自己也要去吸吸一样的心态。想想也是,接受朋友的建议,明天找个借口离开合肥,找个近一点的旅游城市玩两天。

----------------------------------------------------------------------------------------------

挂了电话我依旧睡不着觉,拿着小破手机一直在查合肥传销的资料,有个人写的经历跟我一模一样,甚至那些人说的话都大同小异,说这个是“南派传销”,跟以前那种控制人身自由的“北派传销”,不一样,主要是针对你的心理去洗脑的,更难分辨也更难进行定性和立案。因为他们不再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而是分散开来,“老总”级别不会长期出现在本地,上课也只是五六个人一起,在某套房子里进行,他们从不大声喧哗,在外面遇到即使认识也不打招呼,就算公安机关发现了,不经过长时间的部署根本就抓不到头目,职能抓到下面的人,而“行业”里面一个级别只知道一个级别的事情,不允许问上一个级别在做什么在哪里之类的,而低级别的人抓住了也只能劝说遣返,这对于传销组织来说根本就无法瓦解。而进入传销组织的人都怀着很大的梦想对“行业”深信不疑,即使你对他们教育遣返了,过一段时间,他们还是会回到这个,继续他们的“行业”。

第四天A依旧让同住的女生带着我到处去“做客”,我的借口还没机会说出来,A就跟我说,我们来谈一下,我也看了三天了,看看我了解得怎么样了。既然这样,那我不如直接摊牌,我说这就是传销,不管你们怎么说,都改变不了这个传销的本质,他们问我为什么,我给他们算了一下,等他们1个人“出局”的时候,下面的人每个人都按最高的21份来算,那最少也得有70w人……A问我是不是觉得不会有这么多人?我说是。我还问她你现在是不是每个月都有拿到钱?A说是,我说那你知道给你打钱的是哪个帐号么?A回答不出来,我又问那你知道运作资金的那个帐号是哪个么?她也不知道。《出局证》你见过么?有什么部门在上面盖章?A回答没见过。那你老公哥哥是否真的拿到钱了?你看过他的银行来往帐记录么?她依旧回答没见过。A说我一直在纠结这些细节问题不能看到全局,说各种迹象都表明这是国家支持的行业。我说那只有等你老公的哥哥“出局”了,他的账户上真的有1040w的时候,我才会相信这个“行业”是真的。

摊牌后,他们依旧想说服我,我已经不想听他们说任何关于这个“行业”的事情了,于是我让他们不用再说了,再说的话我就马上走人。A听了和同屋的人出去了,我开始收拾东西,把床单被套拆下来扔进洗衣机清洗,扫了地拖了地整理了一下厨房。A过了一会儿回来,没过一会儿又来了个大哥一样的人,我已经整理好所有东西福州的朋友也帮我订好了车票,我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打发时间,那个大哥一开始也是七扯八扯,最后问我对“行业”的了解,我直接打断回房间看书。

十二点左右我跟A说我得走了,自己去火车站附近吃吃就好了,她不肯,一定要一起去火车站附近吃饭,然后A的老公还有之前在这边认识的一个当年跟我们一个高中同一年段但是以前不认识的男生一起到了火车站对面的一个火锅店,同住的一个男生已经在里面了,一起的还有一个穿戴都非常不一样的年轻男人,从他们路途上电话里听到的,这个人是他们所谓的“大总”,一见面他们就问起他最近看项目看得怎么样了,我一概不接话,默默吃饭,偶尔插科打诨一下,吃完“大总”打车先走了,其他人送我进站。进站之前,A老公过来对我说,那你注意安全,另外出于行业保护的要求,让我回来以后别对周围的朋友说A在合肥是从事这个“行业”。

---------------------------------------------------------------------------------------

我总算离开了合肥,松了一口气,玩了两天才回福州。在离开合肥的头两天里,我的思维仍然离不开“行业”,想不明白A是怎么被洗脑的,我只待了三天,按他们的说法,前三天是我们考察“行业”,后三天是“行业”考察我们,同学在后面的三天里经历了什么我不得而知,他们肯定利用各种心理上的方法来让A不断地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国家在操作的项目,是利国利民利己的。

回到福州的头一天,我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是睡觉,睡得天昏地暗,好久都没有睡得这么香过了……

----------------------------------------------------------------------------------------

在合肥见到的这些人我分不清他们说这些话是发自肺腑还是凭空编造,不知道他们哪些是被蒙蔽的受害者,哪些是这个“行业”的头目,但是A和她老公凭我对他们的了解,如果他们知道这是个骗局的话不会把我拉进来,也不会继续在合肥呆下去,他们对我说的每句话都出自真心。A不断地和我重复叫我来时的那些话,她说当年的同学就这个几个了,大家结婚生子以后联系越来越少,她不希望她赚到钱回福州以后因为有差距而跟大家书院,她希望大家还能在一起,一起做一些事情。

我没法说服A,是她老公把他带过去的,她对她老公的信任毋庸置疑,如果她意识到这是个骗局,她该怎么面对她的家人怎么面对我们这些朋友?我不知道当他们何时才会醒悟,还是会越陷越深,我没有告诉我们共同的朋友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回来后查了一些资料,看了一些反传销的网站,都说对于陷入传销的人需要心理的重新建设。

接下来的事情我还没有想好,是不管不顾过我自己的生活还是想方设法去劝服他们?他们又是否能被我劝服?


=============================================
想起来的细节

大概有三个人给我在纸上做过对“行业”的解释,两个主要画的是五级三节制的图,另一个画了三页,都在跟我说国家的金融体系,跟高中课本上差不多。还有上生活管理20条的那个制度也是写在一个本子里的。如果这个行业存在了这么多年,又是国家支持的,怎么可能没有一份打印资料?而且我向他们要这些图的时候他们是不给的。

一次洗脑完回去的路上,对面走来两个年轻女生,其中一个在打电话,我听到她说**花园*座***,就是我刚才去的那个单元。

某天在小区里,我和同住的哪个女生往家走,看到边上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长相辨识度很高,有点像那种大小孩儿的样子,我一下就记住了。回到家一会儿有人来敲门,我一开门,就是刚才在楼下的那两个人,才知道他们这拨人在外面遇到是不会互相打招呼的。


楼主 若隐若现六块肌  发布于 2016-12-11 15:50:13 +0800 CST  

楼主:若隐若现六块肌

字数:11936

发表时间:2012-10-30 03:15:0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03 14:00:53 +0800 CST

评论数:400条评论

帖子来源:豆瓣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