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女子】榜人美

刘惠端


(生卒不详),齐明帝萧鸾皇后。彭城人(今江苏徐州)。祖父刘道弘,官光禄大夫;父刘通,追赠金紫光禄大夫;母王氏封平阳乡君。
刘惠瑞生长在官宦人家,因貌美聪慧被萧鸾娶为妻。建元三年(481年)。封西昌侯夫人。永明七年(489年)去世。萧鸾即位后,尊她为“敬皇后”。
明敬刘皇后,讳惠端,彭城人,光禄大夫道弘孙也。高帝为明帝纳之。建元
三年,除西昌侯夫人。永明七年卒,葬江乘县张山。延兴元年,赠宣城王妃。明
帝即位,追尊敬皇后,赠父通直郎景猷为金紫光禄大夫,母王氏平阳乡君。明帝
崩,改葬,祇于兴安陵。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6-01-23 20:06:00 +0800 CST  
韩兰英


南朝齐女作家。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有文辞。宋孝武帝时献《中兴赋》被赏入宫。齐武帝时为博士,教六宫书学。宫中以其年老多识,呼为"韩公"钟嵘赞云:"兰英绮密,甚有名篇。"(《诗品》卷下)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
约公元四六O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约宋孝武帝大明中前后在世。善属文孝武帝时,献中兴颂,被赏入宫。明帝时,用为宫中职僚。入齐,为后宫司仪。武帝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以其年老多识,呼为韩公。兰英著有文集四卷,《隋书经籍志注》传于世。
宋孝武帝时,韩兰英因献《中兴赋》,受到赏识,被选入宫中。宋明帝时,她在宫中任职。入齐后,担任后宫司仪。齐武帝时任为博士,教六宫书学。因为她年老多识,人们便尊称她为“韩公”。
韩兰英工于文词,又善谈笑。钟铮《诗品》说:“兰英绮密,甚有名篇。”据《隋书·经籍志》著录,原有《后宫司仪韩兰英集》四卷,可惜已经失传。
由于<史记>载相当简略,韩兰英的其他事迹已难以查考。仅据梁元帝《金楼子·箴戒篇》记载,齐郁林王当初欲废明帝,其文则出自女博士韩兰英之手。又传当时有一颜氏女,由于丈夫嗜酒,父母把她强取回家,后来入宫就职。一个春夜,皇帝命后宫司仪韩兰英为颜氏作诗。韩兰英奉诏,即席赋诗一首:丝竹犹在御,愁人独向隅。弃置将已矣,谁怜微薄躯?
诗中对那个不幸女子寄予无限同情,同情流露出愤愤不平的怨恨,多少也有顾影自怜的意味。皇帝大概是受了感动吧,于是打发颜氏女子回到父母身边去。上述这首诗,恐怕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她的唯一作品了。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6-01-31 18:57:00 +0800 CST  
吴淑姬


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说详拙作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淑姬工词。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佳处不减李易安。
为富家子年据,或投郡诉其奸淫,时王十朋为太守,(按十朋为湖州守,在乾道中)判处徒刑。郡僚相与诣理院观之,乃具酒引使至席,命脱枷侍饮,即席成二词,众皆叹赏。明日,以告十朋,言其冤,乃释放。后为周姓子买以为妾,名曰淑姬。(中国人名大辞典及中国大文学史均据诚斋杂记,以为嫁士人杨子治。按诚斋杂记中之吴淑姬,乃汾阴人,与湖州之吴淑姬为二人。说详拙作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淑姬工词。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6-01-31 18:59:00 +0800 CST  
王清惠 - 南宋末年的宫庭女官、词人


约活动于宋度宗咸淳至元世祖至元(1265-1294)前后。宋度宗昭仪。恭帝德佑二年(1276),临安(今浙江杭州)沦陷,随三宫一同被俘往元都,后自请为女道士,号冲华。现存诗四首,词一首,皆融个人遭遇与国破家亡、去国怀乡于一炉,为亡国遗民长歌当哭之作,格调低回悲壮。
(?—?)度宗(1265—1274)昭仪(宫中女官)。恭帝德佑二年(1276),临安(南宋京城,今浙江杭州)沦陷,随三宫一同被俘往元都。后自请为女道士,号冲华。《全宋词》存其词一首。
清惠本是一从不过问政事,只知整日羞面赧颜地侍奉君王的娇娇女子,过着豪艳优闲的生活。在社稷倾圮,山河易主的国难时日,却能满腔充溢着对侵略者的悲仇和对亡国者的怨忿,并用词这样一种形式表露出来,实在是难能可贵。
1276年正月,元兵攻入临安,南宋灭亡。三月,王清惠随三宫三千人作俘北上。途径北宋时的都城汴梁夷山驿站,勾起王清惠深切地亡国之痛,在驿站墙壁上题了词《满江红》(太液芙蓉)。这是清惠留下的唯一一首词。据说此词被数月后也被挟迫北行的谢太后看到,因而传遍中原。是时,文天祥正囚于金陵,见到此词,不仅和了一首,还又代作了一首,可见两人灵犀之同一。这首词后被传遍中原。文天祥、邓光荐、汪元量等皆有词相和。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6-01-31 19:00:00 +0800 CST  
孙道绚


号冲虚居士,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善诗词,笔力甚高。遗词六首。黄铢之母。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初(公元1131年前后)前后在世。三十岁丧夫,守志以终。生平著词甚富,晚以火毁。铢搜求流傅于人口者,仅得六首。张世南《游宦纪闻》录其悼亡一首,最为人所称。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录了五首。赵万里辑本存词八首。《诗人玉屑》也记载了她的诗词片断。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载黄铢于绍兴三年亲录其母词稿,略云:"先妣冲虚居士,少聪明,颖异绝人,于书史无所不读,一过辄成诵。年三十,先君捐弃 ,即抱贞节以自终。平生作为文章诗辞甚富。晚遭回禄,毁弃无馀,此词数篇,皆脍炙在人者。因访求得之。"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6-01-31 19:01:00 +0800 CST  
左芬


(?-300年),出土墓志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女诗人。少好学,善属文。为晋武帝妃嫔。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离思赋》最著名。原有集,已失传。
晋武帝司马炎闻听诗人左思的妹妹左芬才情过人即纳入后宫,泰始八年(公元272年)拜为修仪,后为贵嫔,世称左嫔妃,又称九嫔。 《晋书•后妃传》 有他的传记。左芬因为德才超群每每被帝王群臣赞赏,使后宫佳丽见妒。一贯荒唐渔色的司马炎是历史上最无耻无为的帝王之一,左芬被封为贵妃,不过是司马炎为自己博得惜才的虚名,《晋书》中称左芬‘姿陋体羸,常居薄室’。《啄木诗》是左芬淡泊自律的生活写照。她入选嫔妃后,长居深宫,物质生活虽然十分丰富,但精神生活却非常空虚,因而她写诗主要是描绘宫中的凄凉生活和青春被葬送的无限悲哀。《杂感诗》是其代表作之一。她的诗构思新颖,感情充沛,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
左芬的名胜亚于她的哥哥左思,兄妹俩素来友爱。左芬被选入后宫,左思曾作《悼离赠妹诗》两首。所谓“悼离”,更与寻常离别不同,因为被征入后宫,咫尺便是天涯,生离亦同死别。左芬的诗仅存两首,其中一首《感离诗》,就是答左思《悼离赠妹诗》的作品,载于 <艺文类聚>。另外,《古诗源》载有她一首《啄木诗》。沈德潜评价此诗说“学问语,无蒙腐之气。”可惜的是,她的诗留世实在太少,使我们无法窥见她的全貌。
左芬原有集四卷,业也散佚,今存作品,除上述两首诗外,尚有赋、颂、赞、诔等二十余篇,大都为应诏之作,文辞甚为研丽。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6-01-31 19:02:00 +0800 CST  
宋若昭


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裔孙宋廷芬之女。宋廷芬有五女,曰若宪、若昭、若华、若伦、若荀,皆警慧,善属文;而若昭、若宪成就更高些。唐德宗元中(785--805年)都被召入宫廷,称为女学士。若昭和若宪唐穆宗(821--824年在位)时拜为尚宫。历经穆宗、敬宗、文宗三朝,皆呼先生。后进封梁国夫人。
(公元?年至825年)字不详,清阳贝州(今河北清河)人,宋若莘之次妹。生年不详,卒于唐敬宗宝历初。其父宋廷棻,生一男五女,男独愚不可教,而五女皆警慧,善属文。宋若莘最长,次为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皆禀性贞素,不愿归人,欲以学名家。若莘诲诸妹若严师。 贞元中,李抱真表其才,并召入宫。帝与侍臣赓和,五人咸预。高其风操,不以妾侍命之,呼为学士。宋若伦、宋若荀先卒。宋若莘逝世后,唐穆宗以若昭尤通练,拜尚宫,嗣若莘之职。历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三朝,皆呼先生;后妃与诸皇子公主,都以师礼相见。卒,赠梁国夫人。卒后,宋若宪代司秘书,为唐文宗所中,后来遇谗。忧于外第赐死。
宋若昭的著作,今存诗一首,题为《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撩应制》(见《全唐诗》)及传奇文《牛应贞传》一篇。唐代传奇<牛应贞传>记叙了女神童牛应贞的事迹。牛应贞为<纪闻>作者牛肃的长女,又说宋若昭《牛应贞传》实出其父牛肃的《纪闻》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6-01-31 19:03:00 +0800 CST  
宋若莘


(?---820年),唐代贝州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著名才女。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著有《女论语》10篇,流传于世 。
(旧唐书作宋若华。此从新唐书)字不详,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人。生年不详,卒于唐宪宗元和末。父宋廷棻,生一男五女,男独愚不可教,而五女皆警慧,善属文。宋若莘最长,次为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皆禀性贞素,不愿归人,欲以学名家。若莘诲诸妹若严师。
贞元中,李抱真表其才,并召入宫。帝与侍臣赓和,五人咸预。高其风操,不以妾侍命之,呼为学士。宋若伦、宋若荀先卒。贞元七年,(公元七九一年)诏宋若莘总领秘阁图籍。元和末卒,赠内河郡君。宋若莘著有《女论语》十篇,妹宋若昭又为传申释之,传于世。

主要成就:其著作成为淑女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职 业:总领秘阁图籍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6-01-31 19:05:00 +0800 CST  
吴绛雪


(1650-1674),女,名宗爱,永康县城后塘弄人。父士骐,曾任仙居、嘉善、嵊县教谕。绛雪自幼秉承家学,聪颖多能。9岁通音律,闻琵琶曲,即能随声唱和。11岁作七绝《题晴湖春泛图》,情景交融,见者赞赏。12岁时以诗入画,设色精绝,书法不同凡响,名噪一时。绘画擅长花卉、人物,兼善写生,传世画作有《梅鹊图》、《落英》等。且姿容秀丽,有国色之誉。丈夫徐明英早逝。清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在福建叛乱,派部将徐尚朝进兵浙江,攻陷处州。六月,兵至永康。尚朝早年曾官处州,素慕绛雪才华姿色。此次入浙后,探知绛雪正守寡居县城后塘弄娘家,扬言"只有献出绛雪,才能免除永康全城屠戮"。绛雪得知,说:"未亡人终一死耳。"慨然允诺。尚朝闻讯,下令部属过永康不得杀掠,自己率军进犯金华,派两妪和数名士兵迎绛雪赴金华。行至白窖岭下,绛雪停骑,命取饮水,乘护送者不备,纵马驰向山崖,坠涧身亡。后人在其殉难处建亭立碑纪念。道光年间,永康县丞、桐城吴廷康撰《桃溪雪》记其事;海盐词曲家黄韵珊编《桃溪雪传奇》,海宁许楣为之传。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6-01-31 19:06:00 +0800 CST  
谭文婉


原名意歌,小字英奴,晚唐名士谭从道的女儿,幼年家道末落,沦为乐妓,幸得养母丁婉卿呵护备至。幼年家道末落,沦为乐妓,幸得养母丁婉卿呵护谭文婉备至。她面貌姣美,文采名播长沙,魏公大为欣赏,赐名"文婉",并字"才姬";刘相戏称她为"千古诗妖",并帮她脱了娼籍。诗词工仗,不羡豪门,终获美好归宿。谭从道客死长沙,家道末落,英奴沦入乐籍,为官妓丁婉卿收养。英奴禀性聪慧且面貌娇美,丁婉卿对她呵护备至,唯恐她重蹈已辙,就细心教她诗词歌赋,希望她借此出息,安身立命。英奴十六岁时,已名播长沙,丁婉卿经常带着她出堂入室,遍交官宦。刘相镇守长沙时公余常在湖畔召谭文婉吟唱。一日他见渔翁手擒两条大鲤鱼走入小巷,即云"双鱼入深巷",婉立对:"尺素进谁家",刘公击节叹赏。刘相称她"千古诗妖"帮她脱了娼籍。恢复自由身的谭文婉成为长沙少年士的争聘者,可她不羡慕豪门,自行择婿嫁给了一个极方正的小官汝州张正。谭文婉凭能诗词洁身如玉,终获美好归宿。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6-01-31 19:08:00 +0800 CST  
陈妙登


生卒年不详,丹阳建康(今江苏南京)人,宋明帝刘彧的妃子,宋后废帝刘昱的生母。
陈妙登十二三岁时因貌美入宫,在显阳殿侍奉太后路惠男,未得宋孝武帝临幸,宋孝武帝把她赐给弟弟湘东王刘彧。后刘彧竟把陈妙登赐给侍臣李道儿。不久反悔又把她迎回宫中,生下儿子刘昱。民间传闻刘彧无生育能力,所以百姓都认为刘昱是李道儿之子。
泰始元年(465年),刘彧继位,是为宋明帝,封陈妙登为贵妃。泰豫元年(472年),宋明帝去世,刘昱继位,尊陈妙登为皇太妃。升明元年(477年),刘昱被杀,太后王贞风将其追废为苍梧王,降封陈妙登为苍梧王太妃。
陈妙登是丹阳建康(今江苏南京)人,其父陈金宝是位以屠宰为业的屠夫。当时宋孝武帝刘骏常常派尉负责到民间搜集寻访漂亮的女子。陈妙登的家在建康县境内,家中很贫穷,有草房两三间。宋孝武帝外出巡游,问尉说:"供帝王车驾通行的道路旁边哪能有这种草房,必定是由于家中贫穷。"于是赐给三万贯钱,让陈妙登家盖瓦房。尉亲自把钱送到陈妙登家,家中人都不在,只有陈妙登在家,陈妙登当时十二三岁。尉见她容貌姿质很俊美,当即禀告宋孝武帝,于是把她迎进宫中。陈妙登入宫后,便留在显阳殿侍奉太后路惠男。经过两三年时间,陈妙登第二次被宋孝武帝召唤,但不被宠幸。路太后于是对宋孝武帝说到此事,宋孝武帝便把陈妙登赐给弟弟湘东王刘彧。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6-02-22 13:18:00 +0800 CST  
刘英媚


(生卒年不详),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第十女,封为新蔡公主,后来嫁给何迈为妻。何迈的母亲豫章康长公主刘欣男,是文帝的妹妹,因此新蔡公主与何迈是表兄妹的关系。
废帝刘子业即位后,宣其姑新蔡公主入宫见面,竟然发生关系,从此对她相当宠爱,不愿意让她回家。于是杀一宫婢送到何家,谎称新蔡公主在宫中暴毙。接著,又称公主为宫人谢氏,封为贵嫔夫人,位阶仅次于皇后,但当时废帝没有皇后,新蔡公主实际上成为后宫地位最高者,而且相当受到保护。另一方面,何迈觉得事情有异,知死者不是自己的妻子,但仍然办了盛大的丧事。废帝因此对何迈时常疑神疑鬼,何迈则因觉得废帝无道而集结同志,打算行废立之事。最后事迹败露,何迈遭下狱诛杀。
废帝生活淫乱糜烂,不久被杀,新蔡公主下落不明,不知所踪。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6-02-22 13:20:00 +0800 CST  
苻训英


(?-407年),氐族,中山尹苻谟之女,后燕昭文帝慕容熙的皇后。元兴元年(402年),苻训英与姐姐苻娀娥同被慕容熙纳为妃,苻训英封贵嫔,苻娀娥封贵人。慕容熙对苻氏姐妹很是宠爱。元兴三年十二月二十日(404年1月18日),慕容熙立苻训英为皇后。苻氏姐妹都很漂亮,慕容熙对她们言听计从,行刑论赏之事没有不听从她们的。苻娀娥死后,慕容熙更加宠爱苻训英,为她兴建奢华宫殿。苻训英曾在夏天想吃冻鱼,在冬天又要生地黄,慕容熙命有关主管官吏想办法弄到,弄不到就处死。义熙三年(407年)四月,苻训英去世,慕容熙非常悲伤,曾一度昏厥。慕容熙命百官为苻训英痛哭,又将嫂子张氏杀死陪葬,让公卿以下官员直到士卒百姓,都全家参加营建苻训英的陵墓“徽平陵”,使国库积蓄花销殆尽。由于苻训英的送葬车驾太高大,因无法出城,便拆毁北门出去。不久,慕容熙被杀。义熙四年(408年),继任的后燕君主慕容云将慕容熙与苻训英合葬徽平陵。
苻训英的父亲苻谟是前秦皇族,太元十年(395年)十一月,被前秦皇帝苻丕任命为幽州牧。[1] 太元十一年(396年)六月,苻谟当时在河北驻守,后燕皇帝慕容垂派太原王慕容楷、赵王慕容麟、陈留王慕容绍、章武王慕容宙攻打苻谟与苻定等人。慕容楷先写信送给他们,为他们陈述祸福,苻谟和苻定等人全都投降。慕容垂封苻谟和苻定等人为侯爵。[2] 后来苻谟升任为中山尹。
太元十二年(397年),北魏南下攻打后燕,后燕惠愍帝慕容宝放弃中山(今河北保定),逃亡和龙(今辽宁锦州)。苻谟被开封公慕容详杀害,慕容详在中山自立为帝,苻谟家族惨遭慕容详的屠杀。[3] 但苻训英和她的姐姐苻娀娥却没有被杀(可能她们当时没有在中山)。
房玄龄等《晋书》:“二苻并美而艳,好微行游宴,熙弗之禁也。请谒必从,刑赏大政无不由之。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6-02-22 13:22:00 +0800 CST  
苻娀娥


(?~404),后燕昭文帝慕容熙的昭仪,谥愍皇后。皇后苻训英的姐姐。姐妹俩的父亲是前秦重合侯、征西将军、幽州牧、中山尹苻谟,永康二年(397年)慕容详在中山自立为帝时苻谟家族惨遭屠杀,只有姐妹俩人侥幸逃脱,几经流离,后来来到慕容熙身边。姐妹俱有国色,崇尚奢华,以妹妹苻训英尤其得到慕容熙的喜爱。史称“并美而艳,好微行游宴”。光始二年(402年)十一月,慕容熙封苻训英为贵嫔,同时也封她的姐姐苻娀娥为贵人。光始三年(404年)十二月二十,慕容熙立苻训英为皇后,晋升苻娀娥为昭仪。光始四年(404年)秋七月,苻娀娥生病,龙城人王温自告奋勇来医,结果医死了,慕容熙将王温车裂然后焚毁尸体,追晋苻娀娥为愍皇后。[1]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6-02-22 13:26:00 +0800 CST  
回复巴嘎雅路在海南:复原图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6-05-03 10:51:00 +0800 CST  
琴操(1073年-1098年)

姓蔡,名云英,艺名琴操,原籍华亭(今上海),是北宋钱塘艺名人。
琴操原系官宦大家闺秀,从小聪明伶俐,得到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歌舞诗词都有一定的造诣。13岁那年父亲受宫廷牵诛,母亲怒急身亡,家遭藉没而为杭州歌唱院艺人。不到三年,因其学习刻苦,加上天资陪颖,才华出众,16岁那年改了北宋诗人秦观《满庭芳》词而在杭红极一时。后受到大诗人苏东坡的赏识,引为红颜知己。
宋朝钱塘歌妓,姓氏不详,大约在1074年出生,13岁时被抄家,做官的父亲被打入大牢,自己被籍没为伎!抄家时她正在家中后院弹琴,那把心爱的琴也让人给毁了!“琴操”二字原出自蔡邕所撰的《琴操》一书,以琴操为名,可见琴操的才气也绝非一般。琴操虽说是妓,但冰清玉洁,卖艺不卖身,红极一时。琴操的轶事甚多,包括与苏东坡交往的种种趣闻。东坡的好友秦少游(1049—1100年)有首著名的词《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饮离樽。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这首词用的是门字韵,是写给他所眷恋的某歌妓的,情意悱恻而寄托深远,是宋词中的杰作。有一天,西湖边上有人闲唱这首《满庭芳》,偶然唱错了一个韵,把“画角声断谯门”误唱成“画角声断斜阳”。刚好琴操听到了,说:你唱错了,是“谯门”,不是“斜阳”。此人戏曰:“你能改韵吗?”琴操当即将这首词改成阳字韵,成了面貌一新的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暂停征辔,聊共饮离觞。多少蓬莱旧侣,频回首烟霭茫茫。孤村里,寒烟万点,流水绕红墙。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漫赢得青楼薄幸名狂。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伤心处,长城望断,灯火已昏黄。经琴操这一改,换了不少文字,但仍能保持原词的意境、风格,丝毫无损原词的艺术成就,若非大手笔,岂能为也!

楼主 卫秦33  发布于 2018-07-13 20:20:00 +0800 CST  

楼主:卫秦33

字数:56663

发表时间:2015-09-20 04: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7-02 18:22:05 +0800 CST

评论数:147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