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同源 郑氏同根

引子

     最近,台湾、香港等海内外郑氏后裔,纷纷前往云霄高塘郑氏开基祖祠“郑氏宗祠” 寻根谒祖,交流对接族谱。如今,云霄高塘郑氏宗祠已然成为漳台两地族谱文化交流的新平台,更是两岸血脉相连的见证。为此,台湾政要郑昭明在云霄高塘郑氏宗祠欣然题词:“两岸同源,郑氏同根!” 云霄高塘郑氏宗祠是郑氏后裔奉祀祖先, 敦睦亲邻, 共勉海内外族属团结奋进、光宗耀祖、保持昌盛发达的祥兴宝地,也是云霄郑氏总宗。

     宗祠:

     500多年历史的“景福堂”

    云霄县莆美镇高塘村,古称河口镇,位于漳江中下游,东距县城2公里,水陆交通便捷,高塘郑氏的开基宗祠就坐落在这里。高塘郑氏宗祠堂号为“景福堂”,始建于明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 祀奉郑氏云霄开基祖至第三世祖考妣神位,是全县郑氏各支系共同的祖祠家庙。它拥有上窖“锡福堂”、大园“骄子堂”、居龙山“追远堂”、高塘郑氏五房祖祠等支祠。高塘郑氏开基祖墓在将军山后“困狗山”,高塘第二世祖郑仕吴墓在下坂村后“孔仔岭”后坡“金鸡山”, 居龙山郑氏开基祖在近处甜桃园,地名“困蛇”, 第三世五房祖墓在莆美村南“万夫岭”西南原“杜塘村”后面田顶。

     高塘郑氏宗祠属二进一院,单檐悬山顶燕尾式土木结构,门厅与主堂俱为抬梁穿斗木石结构,神龛上悬匾“景福堂”,前后梁楣上又有“进士”、“文魁”、“明经”木匾三块,皆为明末本支科举中试者荣宗耀祖的象征物。该宗祠主堂点金石柱上刻有两对楹联:“固始溯源,自是衣冠济济;高塘分派,企看瓜瓞绵绵。” “祖德垂庥,历五百年九房如故; 孙谋远绍,传十余世一脉相承。”宗祠的大门楹联为:“景泰也,祥光燕翼宗支亦懋;福鸿哉,祖德贻谟裔胄恒昌。”祖祠前旷埕,埕外建照壁一通,整体坐向西南,背倚臣山,面朝沃野,气象不凡。

     高塘郑氏宗祠附近有一座“郑氏黉庭”。它始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由高塘第七世裔孙、天启四年甲子科进士郑駉驌创建,是郑氏培育子弟的学舍。后来,郑氏黉庭也成了天地会创立人郑开的出生地与故居。它属单檐悬山顶独进,前加院墙,左辟角门,现已修复如旧,祀“提喜祖师”郑开的塑像,与村外漳江边的“寅钱寺”(郑开出家为僧初住的寺庙),均是云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塘郑氏宗祠经受数百年风雨沧桑,重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1929年、1937年曾先后再事维修,但过后不几年,整座祠堂瞬间倒塌,从此成为一片废墟。为记念宗功祖德,高塘村郑氏后裔于1997年8月15日再次发起修祠之举,受到海内外郑氏宗亲们的大力支持,并成立理事会。群策群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高塘郑氏宗祠终于在2001年8月按原格局规模修建。



楼主 郑成功后裔  发布于 2011-01-14 19:40:00 +0800 CST  
族源:

     高塘郑氏英达辈出

     郑氏传入云霄主要支系是高塘郑氏。其始祖郑来成(又名郑来),与民族英雄郑成功,同是唐初随陈政父子入闽平乱的军前祭酒郑时中迁居泉州石井的裔孙。郑来成是位商贾,因常往返于石井至河口(今高塘,元末明初时属漳江主要港口)之间。他认为河口是祥兴之地,于是定居于此,传衍子孙,成为云霄高塘郑姓的开基始祖。郑来成进入云霄高塘的时间有二说:其一是说始于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年),另一说为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郑来成生有9子,长子郑仕燕,次子郑仕赵,三子郑仕魏,四子郑仕齐,五子郑仕吴,六子郑仕楚,七子郑仕韩,八子郑仕秦,九子郑仕鲁。

     高塘郑氏长房郑仕燕,生子郑元德,开基镇城(今云霄城关)下港尾,传当地“杉寮社”郑氏支派;次房郑仕赵与四房郑仕齐,先后迁基广东潮阳、汕头一带衍后,并分播传衍至揭西、赤岭、柘林、大澳等潮汕各地;三房郑仕魏开基居龙山(俗称鸡笼山村,即今下楼行政村居龙山自然村),至清乾隆年间有本支一部分后裔徙居广东饶平县黄岗、井洲及潮阳金浦等地;稍后,七房仕韩的后裔也有部分迁入居龙山,与仕魏的后裔聚族而居。村中于清乾隆年间建有宗祠“追远堂”,清中期分衍广东饶平柘林,所衍之裔称“三洛郑”,播及塔潭村;又今东山铜陵打铁街、诏安县田朴村郑姓,亦是由云霄居龙山传入。五房仕吴守祖高塘衍传,并有部分派居下美村和山后村(东厦镇东崎行政村山后自然村)。部分迁入云霄北门、塘坪定居传衍;下美郑氏,明天启年间由五房裔孙迁入,现下美村有郑姓800多人,清末民国初,下美郑氏有部分开基云霄城关大园。民国十年(1921年),下美村郑赤鼻,衍迁厦门小东山村,今有郑氏族属100多人。山后郑氏,清初由五房衍派迁入,现有69户,296人,据传其中有一部分是从石码(龙海)传入的,与五房衍派合族而居。六房仕楚裔脉主要开基于云霄城关,但其裔胄传承渐微,迄今未满10人。七房仕韩的后裔分别迁入城关下港、大园一带,并有部分迁入居龙山,此系守居高塘,迄今仅有3户人家。八房仕秦后裔也守居高塘,但至今其裔在高塘中也仅有两三户,人数甚少。

     在5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高塘郑氏在云霄传宗奕代至今已有二十六世,遍居五十多个村(街)。历经明、清、民国各朝代,高塘郑氏人才辈出。明天启四年,高塘郑駉驌考中甲子科进士,捐建“郑氏黉庭”。清雍正年间,上窖村郑耀祖钦点镇国将军,任铜山参将、金门总兵。郑开(1711-1779年),乳名郑洪,于家中兄弟排行第二,属高塘郑氏第五房郑仕吴嫡裔第十二世。盛年时因贫穷出家为僧,法号“提喜”,又称“洪二和尚”。清乾隆二十六年(1716年),郑开以僧人身份为掩护,在云霄高溪庙创建反清民间秘密会社“天地会”,后世亦称“洪门会党”,并亲自领导会徒举行3次反清起义。尤其他的三传弟子、台湾“天地会”首领林爽文也在台举行大规模的反清起义,影响更为深远。后世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洪门致公堂”,以及当代国内民主党派之一“致公党”,都是郑开创立的洪门传人。故郑开被海内外洪门人士尊为“提喜祖师”、“云龙禅师”、“洪门创始人”,是中国近代史的著名人物。明崇祯三年,高塘郑奕可考中贡生,被委以临江通判,未到任。清乾隆二十三年,高塘郑国梁由诸罗(台湾嘉义)县学中试副榜。



楼主 郑成功后裔  发布于 2011-01-14 19:40:00 +0800 CST  
寻根故事:

     两岸郑氏一脉牵

     在当地繁衍生息外,高塘郑氏迁居广东等地,还渡海迁居台湾及东南亚等地。据高塘郑氏族谱记载,从明代成化年间,高塘郑氏二世祖郑仕鲁为谋生而至台湾围仔内(土地名,今高雄县境内)定居,发展颇为顺利。据悉,郑仕鲁的台湾裔孙迄今有上万人,已传承20余世。清乾隆三十三年,郑开(世称“提喜和尚”)的胞弟郑答,因避“天地会”案件株连,隐姓埋名迁居台湾避祸。他的后裔多居台湾淡水,近年来其裔胄曾来高塘认祖归宗。

     据史料记载,300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刚刚举义时,就是从铜山岛攻入云霄海岸,从高塘村进入并驻军十余年。当地郑氏大部分是与郑成功同支派。在抗清、抗荷斗争中,云霄各姓民众献钱筹粮,踊跃参军支持郑成功,许多乡亲参加收丅复台湾战役,并在台湾定居。今日台湾的基隆、台北等地有不少当年赴台的郑氏后裔。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两丅岸关系的解冻,台湾高塘郑氏族亲纷纷组团前往祖地云霄郑氏宗祠朝拜祖先,开展郑氏族谱交流活动,并捐资修建家庙祖祠。最早来寻根谒祖的是郑开(世称“提喜和尚”)的胞弟郑答后裔郑更东。他代表台湾高塘郑氏宗亲,前来对接郑氏族谱。

     2008年11月,台湾丅台南市郑氏宗亲会秘书长郑道聪率台湾郑氏宗亲访问团一行43人莅临云霄,朝拜高塘郑氏宗祠。这是台湾郑成功后裔首次到云霄访亲参观,受到云霄郑氏宗亲的热烈欢迎。“我们是郑成功的后代,更是开漳先贤后裔。云霄郑氏与台湾郑氏都供奉开漳先祖,两岸一家亲。”参访团一行与当地宗亲畅叙骨肉亲情,非常激动。

     去年9月,港商、世界郑氏宗亲董事会主席郑庆模、世界郑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郑元森等一行九人驱车前往高塘村参访郑氏宗祠及中国天地会创始人“提喜祖师”郑开故居。他们同郑氏宗亲拉家常,话亲情,握着宗亲们的手喜笑颜开说:“真是见了你们格外亲!”把乡亲们乐得口都合不拢。

     去年,台湾工党主席郑昭明前后三次前往高塘郑氏宗祠祭拜,并题词“两岸同源、郑氏同根。”

     最近,台湾、香港等海内外郑氏后裔,纷纷前往云霄高塘郑氏开基祖祠“郑氏宗祠”寻根谒祖,交流对接族谱。如今,云霄高塘郑氏宗祠已然成为漳台两地族谱文化交流的新平台,更是两岸血脉相连的见证。为此,台湾政要郑昭明在云霄高塘郑氏宗祠欣然题词:“两岸同源,郑氏同根!”

     云霄高塘郑氏宗祠是郑氏后裔奉祀祖先,敦睦亲邻,共勉海内外族属团结奋进、光宗耀祖、保持昌盛发达的祥兴宝地,也是云霄郑氏总宗祠。


楼主 郑成功后裔  发布于 2011-01-14 19:41:00 +0800 CST  

楼主:郑成功后裔

字数:1257

发表时间:2011-01-15 03:4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14 07:15:04 +0800 CST

评论数: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