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老】本人24岁得道,现亲自注解道德经

我想翻译老子这篇文章,是因为看过传世不少版本,但都不太满意,觉得这些版本虽然大意正确,但是关键之处,还是没有说的很清楚,甚至是曲解,一般老子古本都是用的王弼版,除此之外还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可靠性来说,还是马王堆汉墓准确一些,毕竟年代更早,被删减改动的地方也较少,另外还有更接近老子所在年代的郭店楚墓竹简版老子,可惜并不是全文,只是有传世版三分之一左右的文字,所以暂且忽略此版,在翻译的时候,我尽量用目前广泛使用的王弼版本,和帛书版有关键性不同地方,我会用括号标注出来,有疑问的地方,也会注解一下,尽量做到能表达出最原始的意思,好了,就这样,下面我们开始吧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4 13:45:00 +0800 CST  
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可以说出来,不是真实的道,名字可以起出来,不是真实的名。没有名字,是天地的开始,有了名字,万物都产生出来。所以经常从没欲望的观点出发,观察它的飘渺,经常从有欲望的的观点出发,观察它发展的的极限。无名和有名这两个,是同一个东西产生出来的,都可以说很神奇,神奇之中还有神奇,是万事万物奥妙的关键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4 13:46:00 +0800 CST  
这一章讲了道这个东西,对道进行了一些描述,首先道是没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相反如果被语言描述出来了,那就不是道,所以从这点出发就可以知道,第一句话就否定了文字描述,也就是说,这篇经文开始就否定了自身的存在,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就像一些逻辑悖论,比如:我说的话全部都是错的。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悖论。其实第一句话的含义就是,道是超越语言的,超越逻辑的,超越认知的。那有人就会问,这样的话,那道还有什么意义呢,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认知和逻辑上的思考,但所谓的道又是超越逻辑的,而语言是基于认知和逻辑才形成的,所以就很难解释了,你可以说它没有意义,但接下来我会谈些基于道这个没意义的东西产生的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会很有趣。名可名非恒名,就比较好理解了,可以起的名字都不是永恒的名字。
下面一句讲了无名和有名,可以理解为没有语言和文字,或者说表达方式,是天地的开始,这时候天地万物都是没有分别的,都是一体的。有名的意思,就是有了表达方式,有了语言和文字把天地世界的每个元素区分开用来表示,这时候,万事万物也就产生了。
接下来讲,从没有欲望的角度出发看无名和有名,观察它的虚无,从有欲望的角度出发,观察这两者的存在和发展过程。
下一句,有名和无名这两个东西,其实是一回事,只不过叫法不一样,都很复杂,复杂之中还有更细微复杂的东西,是所有神奇事物的关键所在
说了这么多,第一章关于道这个字也就只提了一句而已。其实除了 道 这个字,名, 有名, 无名, 天地, 万物, 无欲, 有欲, 其实都是道,只是名字不一样了,所以这一章对道的描述还是挺多的,不过,眼光不要限制于文字,道只是一个叫法,它可以幻化成任何词语或者事物,万事万物都是道,又都不是道,知道这点就行了

说到这里大家还是不会理解道是什么,所以在接下来的某一章节我会重点解释一下。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4 13:52:00 +0800 CST  
系统各种删我的帖子。。。这是为啥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4 13:52:00 +0800 CST  
另外,大家对译文细节的准确性不要太纠结,大家知道,同一个字,古代和现代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包括发音也有所不同,没有当时的环境背景作参照,翻译准确有一定难度,所以希望各位朋友不要纠结于个别字翻译的准确与否,了解大意就可以了,下面的注解才是关键所在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4 13:59:00 +0800 CST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也。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志,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大家都知道美是什么,就产生了丑恶,都知道善是什么,就产生了不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乐和噪音,前和后,都是同时相互产生,一直是这样。所以,圣人用什么也没做的心态,去做事情。万物产生出来却没有开始,做了事情却没有追求,立了大功却不这么认为。一个人只有这样做,才不会失去什么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4 14:37:00 +0800 CST  
点评
第二章讲了对立,丑的产生是因为美,无的产生是因为有,这些都是在头脑里的概念,人一出生,是没有概念的,随着感官的成长发育,所见所闻,父母亲友教导的一些东西,慢慢脑海里形成了万事万物的观念,慢慢的形成了思路,这些思路来源于感官,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感觉收集来的信息形成了思路,由于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这些信息也不一样,所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有人能明白这些,他们知道人脑中的概念和想法都是虚无的。所以他们做事情的时候不带着观念想法去做。万事万物也是这样无拘无束的运行。如果你能保持这样,那身心都会很愉快,得到了好像没得到,失去了也和没失去一样,得失影响不到你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4 15:42:00 +0800 CST  
下面咱们来解析一下人思维的形成,人从一出生开始感知外界,但这时候头脑中并没有想法,无论男人,女人,锅碗瓢盆,手机电脑,跑车别墅,对于一个婴儿来说,这些对他都是没有分别,一体化的,他不知道一个人,一只兔子,一辆跑车有什么区别,但他能用过尚未发育成熟的感官来感知这些东西,他可以看到这些现象,听到声音,闻到气味,触到感觉,尝到味道。一段时间之内,他会去感知外界并且加深印象,接下来父母会教给它语言,用名词把周围的一体化世界区分开,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不同的事物,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会在头脑中初步成型,同时,感官知觉的分明,好与坏的相对概念也逐渐的形成了,比如,在学说话的时候把苹果叫成香蕉,父母有的会纠正批评孩子,有的会一笑了之,这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概念和联系,前者通过对孩子感官的刺激,产生错误和正确的相对概念,后者没有这样做,也就没有加深对错的概念。对坏的排斥,和对好的追求,这就是烦恼的雏形。于是乎,随着不断接受信息以及自己的观察,一种的思考模式也就从人的心里面产生了,这个模式会影响到他以后做事情的方法,而且根据所处环境还会不断补充新思路,消除一些旧思维。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4 16:59:00 +0800 CST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者不敢弗为也,则无不治矣


译文
不推崇有能力的人,让大家不去争抢,不以难得的东西为贵重,就没有人偷盗,不让大家看到刺激欲望的的事物,人的内心就不会乱。所以圣人的治理方式,是让人没什么想法,吃饱肚子,减弱志向,强壮身体。一直让大家所知甚少也没什么欲望产生,知道的多的人,也不敢去做什么了。这样就很好治理了。


点评
大家知道,人是有很多欲望的,而这个欲望起源于人的感官知觉,嘴眼口鼻感,这些感官信息慢慢的形成了思维和欲望,接受的信息越多,想的越多,追求的欲望会越来越强,而这些欲望,又反过来让感官接受更多的刺激和信息,让人烦恼不断,内心矛盾越来越多,于是也就过得不快乐了。事实上,人只要吃饱穿暖不得病,就完全可以了,过多的追求只能徒增烦恼。所以说要怎么做呢,尽量不要接触可以刺激自己欲望的东西,平淡的饮食,锻炼身体,少去见识一些吸引人的场景,少思考一些东西,这样慢慢内心的烦恼就会减少,人过得就很舒适。也就是这篇所讲的啦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4 22:03:00 +0800 CST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像一个空的酒杯,用它的时候却永远不会被装满,它太渊深了,像万物的始祖,挫掉锋芒,和解纠纷,收敛光芒,混同尘土。它太清澈了,就像若有若无的存在。我不知道谁产生的它,看上去像人类以前就有了。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5 13:57:00 +0800 CST  
点评
这一章是对道的描述,我不知道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描述别人能不能看懂,按照现在来看是相当扯,也许作者就是想创造这么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吧。
第一句,说道像一个空的杯子,但它又装不满,这是在说道的无穷无尽,这里,我尽量和大家解释清楚道这个飘渺的东西是啥,所以咱们换几个角度来讨论一些无关的事情。
假定你眼前有个苹果,你现在可以清楚的看到它,那么你一定会认为,它是真实的存在,它就是这个形状和颜色的,但如果咱们用一台x光机去给它拍个片子,又会是另外的形态和颜色,用红外线摄影机拍张照片呢,那颜色和形态就又不一样了,你之所以看到苹果,按现在的解释来说,是因为眼睛可以感知可见光,就形成了颜色的概念,颜色产生了苹果目前的视觉效果,可是如果眼睛只可以感受红外线,超声波呢,那就又是一番景象了,再换一个角度来讲。一个天生盲人,他要去认识这个苹果,只能通过触摸,味道,敲击声音来体验,这样在它脑子里形成的苹果,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完全没有视觉上的概念。我想说的是,这个苹果有无限种形态,它是一个没有形象的形象,而它的形态和你的认知方式有关系。同样的,你眼中的这个世界的样子,也取决于你的感知,你认为实际存在的世界,它是似有若无的。说到这里,有读者可能会觉得这说的是唯心主义,一切都由内心产生,但其实不是,要知道,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也是对立的,就像精神和物质,高和低,难和易。精神和物质,看似对立,都是同出而异名,一回事。唯物和唯心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说,当你看到一个苹果的样子,是因为苹果本身就存在,还是由于感知产生的呢?这是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好像又什么都没有。说到这里,就已经到不可说的程度了,如果能理解苹果这个例子,那我觉得离得道已经相当近了,不理解的话,也没关系。
上面举了苹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道其实也像这个苹果一样,若有若无的,苹果就是道,道就是苹果。当然这里说的苹果是超越了认知意义上的苹果。
第二句往后就是一些很飘渺的描述,上面的译文未必很准确,但是大意到了,细节就没太大影响了。在这里也就不多解释了,下面我来谈谈另一个问题
刚才说了苹果,现在来说说人对世界的概念,人之未生,是没有任何感官知觉的,没有任何概念,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人初生,对周边世界慢慢就形成了感知,但这些都是道在发生作用,而产生的,包括自我的概念,和对一切你所知所想到的东西,佛家管这个叫相或者色。身体的各个器官产生了这些感知欲,基于相信所感知到得就是真实存在的,而形成了思想。而要了解道是什么,就要尝试去除这些思想,然而这是相当难的,因为感官产生了万物,万物之间的作用形成了逻辑关系的基本形态,然后就有了语言和文字,因为目前来说文字是思维的载体,不按逻辑来思考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所以要了解道还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5 14:04:00 +0800 CST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u2)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o2)龠(yue4)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好像没有仁爱之心,把万物当做草扎的狗,圣人也好像没有仁爱之心,把百姓当做草扎的狗。天地之间,就像风箱,虽然是空的但无穷无尽,一运动起来就生生不息。听很多事说很多话。不如保持安稳的心态。


点评
这一章讲了平等心,天地是平等对待万物的,人,牛马,石头,对于天地来说都一样,好像没有仁爱之心,但万物都是它所养育的。体道之人对待别人也是如此。
第二句描述了天地,说天地虽然很空虚,但它运动起来就能够产生万物。人也要这样做。去了解很多事情充实自己,不如保持平和的状态做事情。
平等对待一切的心态从何而来呢,对待父母,亲友和陌生人,又怎么能一样?如果能了解我上一章所讲的意识和思维形成的观念,就很好理解了。对不同的人区分对待,有主有次,有高有下的分别对待他人,也是思维形成的过程中产生的固有认识 ,有了欲望,有了所求,有了高下,有了得失,有了名利,才会去区分对待每个人吧,而不去考虑这些的时候,他们又有什么分别呢。这些难道不是所知甚多才产生的观念吗。
举天地的例子,是想告诉大家,人不必放大欲求,去了解太多。这样内心就会平稳,不会产生情绪波动。保持内心的空虚去做事情,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有所作为,当然这里的空虚和平常说的空虚寂寞不会一回事,后者是对没事做,又被内心各种欲望影响产生情绪的形容,这里的空虚讲的是少知少思。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5 15:48:00 +0800 CST  
我想说明一下,因为东方的文化确实有很强的神秘感,从很多古代文献也可见一斑,不少经文著作都在一些文字桥段描述的很飘渺,很虚幻,并且有一些作者以此为乐,以自己高深莫测,别人看不懂为荣,另外一些作者,用飘忽不定的形容词过多的渲染情绪上的感受,使读者一头雾水。如果是文学诗词,那自然可以,但阐明道理的经文不应该这样写的。这无助于大家明白道理,既然真想把问题说明白,就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就算读者一时不明,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这一点上佛经做的很好,读佛经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真诚和苦口婆心般的教诲。所以,我希望大家不管在留言还是反驳的时候,尽量少用古文和难以理解的文字,说的直白些,我回复起来也方便些,别人看的时候也明白一些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5 18:36:00 +0800 CST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in4)。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道永远不会停止,可以叫做万物的产生之门,牝就是女性生殖器。万物产生之门,可以叫做天地的根源。很绵软又好似不存在,但它的作用无穷无尽。


点评
这一章还是对道的形容,这里用了牝做描述,是想告诉人们,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产生了一切,这样的描述容易引起读者对道的具体想象,但作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又说,道似有若无,绵绵不绝,这样读者又会从对道具体的想象,被拉回到无法想象的感觉。事实上道的确是无法想象的,它不能被触摸,不能被看见,不能被听到,不能被闻到和品尝到,于是它也就无法被想象出来,而且无论是作何假设的想象,那都不是道,因为道是超越认知的,否定了一切认知,才可以找到道,否定了自我的思维,才能认识到道。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下心经的说法,就是五蕴皆空,意思是说全部的感官知觉都是空,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是幻觉。然而这就会引发一个新问题,五蕴皆空的空就是道吗,空也不是道,因为空的概念,也是属于思维的一部分,你意识到了空,那空就不是道,因这也是由所见所闻才产生了空的概念,只有否定了一切思维,包括对道本身的想象和思考,你才能认识到道。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6 15:07:00 +0800 CST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这么长久,是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是存在的,所以能长久存在。所以圣人做事情把自己放在后面,他就能处在前面,把自我放在身外,他就能一直存在。不正是因为他没有自己的概念吗?所以能成就他自己


点评
这一章还是举了天地的例子,来告诉人应该怎么做事情,做好事情要把自我的概念放在身后,如果处处考虑自己的得失感受,那事情是没办法做好的,在考虑自我的同时,心态也会发生变化,会影响对事情本身理性的判断,反而做不好事情,一个人,他不考虑自我得失,最后反而能做成很多事情,得到很多东西,就这就是这一章所要讲的。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8 16:14:00 +0800 CST  
第八章


上善治水(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静(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有道的人可以安定水患。水擅长带给万物好处又很安静,处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它很接近道了。居住善于选择位置,内心可以看的很深,相处可以很仁爱,说话善于守信,人事擅长治理,做事情很有能力,行动善于选择时机。人只有不那么安静,才能没有过失。


点评
这一章的原文和翻译,我并没有采用通行本的大致意思,而是参考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原文,加以个人的解读,我认为老子善于举自然界的例子来说明人应该怎么做,水很安静是很好理解的,后人改成不争并不合适,第一句的上善治水,改成上善若水,意思差距也很大,这一章的善,不应解释为心善,应该是善于,擅长的意思,所以我在这里重新翻译了这一句,水的特点之所以只是和道接近而不是相同,是因为它有时候很静,才没有等于道,这里是想告诉大家,人要动起来才好。
接下来讲有道之人会怎么做,他们思维为很渊深,可以看明白事情的发展和走向,所以居住善于选择地点,说话也让人感到诚信,相处得时候可以感受到关爱,做事情很圆满,这些都是有道之人行动上的特点。
最后一句,同样采用马王堆汉墓帛书原文,夫唯不静,故无尤。是说人要一直保持运动,一直在做事情,才能没有患得患失的感觉,才会没有过失感,人一平静下来,就会不由自主的想事情,想得失,想之前做的有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人一呆着就胡思乱想。要一直保持运动的状态,一直做事情,就会没有这些思绪。这里有一个问题,无为和不静是否矛盾,事实上并不矛盾,无为说的是心态,而不静是行动,保持什么也没做的心态去行动起来,就是这章要讲的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08 16:15:00 +0800 CST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只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把持着丰盈,不如适时停止。拿着锋利的东西,难以长久保持锐势。金玉满堂,无法藏守,富贵而骄,自取祸患。功业完成,含藏收敛,是很自然的道理。


点评
这一章讲了人应该怎么去做,很好理解,人应该收敛自己所拥有的,不要把自己显露的太盈满,否则会招致祸患,人都有欲望,欲望会导致不满,太过于显露自己激发旁观者和周围人的不满,会把自己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就算一个人成就了功业,得到了很多赞美和财富,也要主动退出大家注视的目光。这是符合自然运行的道理。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10 01:42:00 +0800 CST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以为乎?生之蓄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译文
身体运载魂魄坚持道理,可以一直不分离吗?保持精力和柔和,能像婴儿一样吗?清除外界干扰,能没有杂念吗?感觉器官开合,能做到柔弱吗?内心明白而旷达,能不有意作为吗?生养万物,生长而不占有,作为但不自持,管理而不主宰,这就是很深的品德


点评
这一章讲了很深的品德应该怎么达到。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10 23:08:00 +0800 CST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gu3),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an1)埴(zhi2)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ou3)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条幅汇集到一个轮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粘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了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点评
这一章讲了有和无的关系,强调了要重视无,因为无发挥了有的作用,作者举了很多形象化的例子来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去做事情。一个人的所知所学是为有,空虚的的内心是为无,虽然一个人有了很多知识,但是他怎么才能让这些知识真正发挥出作用呢,保持内心空虚无所求就可以了,做一件事情,没有私心,没有顾虑,可以完全把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处处患得患失,就算学识渊博也很难做好事情了。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11 12:59:00 +0800 CST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明(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an2)猎之心使人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五光十色使人眼花目盲,五音混杂使人耳聋,五味佳肴使人品尝不出味道,纵情猎取使人心放荡不止,稀有的财务让人行动受到妨碍。因此,有道之人只求饱腹不求声色悦目。所以要摒弃那些而保留这些,就要明白以上所说的并切身实行。


点评
这一章在说,要让自己眼睛雪亮,耳朵清楚,嗅觉灵敏,内心不乱,行为顺利,该去抛弃哪些东西,感官享受会让人的内心不安定,不满足,所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要减少自己的欲求,不要尝试去满足它,这样只会激发更多的欲求。所以只要吃饱饭就可以了,内心会很安宁。

楼主 ikyui  发布于 2015-06-11 17:28:00 +0800 CST  

楼主:ikyui

字数:7841

发表时间:2015-06-04 21: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8-13 15:07:32 +0800 CST

评论数:23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