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我对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理解。原创呦。

我对道德经第一章之理解。
正如《周易参同契》对乾坤之卦的描述:“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一样,我认为《道德经》第一章(现行通用版,以下同)也是窥道之门户,众章节之父母。理解老子道德经,必须理解第一章的究竟,否则余下难免偏颇。
我个人又觉得理解老子道德经与理解道德经不太相同!道德经是言“道”的,而“道”无所谓对错。可以说不管什么人,不管他怎么样理解道德经都是对的,因为道就是这样。也正因为不管怎样理解道德经都是对的,所以怎样理解道德经都是错的,因为不同的理解往往是相佐的。道就是这么随意,顺性,才能不为左右。“不管怎样理解道德经都是对的,因此不管怎样理解道德经都是错的。”这句话正合道德经的本论。(我骄傲)
但是理解老子道德经就必须先理解老子。把他暂时从神坛上请下来,去“圣人”之“圣”,返璞为“人”从一个常人之角度去分析他每一句话,他的话应该具有连贯性,也不能违反人之常识。记得吧里有人发帖说某某说:道可,道非,常道。怎么样?我认为从理解道德经的角度讲这么说是对的,而且我很佩服这么断句,相当漂亮!道可不就是这样吗?但从理解老子道德经的角度讲,他老人家第一句话就这么说,好像有心里障碍似的。以下我就老子道德经谈谈我的理解。
原文:
道 可 道 非 常 道
名 可 名 非 常 名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故 常 无 欲 以 观 其 妙 常 有 欲 以 观 其 徼
此 两 者 同 出 而 异 名
同 谓 之 玄
玄 之 又 玄 众 妙 之 门
以上是复制粘贴的,特意把标点去了,不同的句读意思不一样,就我的理解说一说。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非常简单!就是它的字面意思。道,可以说,不是常道。也就是说可以说的道不是永恒的道。这句话有不同版本的解释,而我觉得这么翻译最符合老子的本意。老子比任何人都能理解道的奥妙,他一定有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因为道太奇妙了,即便老子本人,究其一生,也只能窥九牛一毛而已。所以,他即便想道出来,也会有千言万语无法名其根本的感慨。虽然第一句非常之简单,但如果想探其究竟,那是非常复杂的。这里引用唐太宗的《圣教叙》来说明一下: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
这句话的翻译大家自己度娘。简单的说当道“有象”,看得见,摸的着的时候,傻子都能说明白。当道“无形”,不知不觉运筹一切的时候,圣贤的人也不能完全说明。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换句话说,老子开宗明义的告诉大家我想说,但是我说不明白。甚至可以理解为:我下面的道德五千言都是不完全,不准确,是错的!这是我非常佩服老子的一点。第一句话就说自己是错的,那种谦卑,那种对道的敬仰让我眼眶湿润。这样的人才配称之为“圣人”。
我自己体会了一下第一句话,道是永恒的,复杂的,变化的;人们的话一旦说出来就是固定的,所以简单的,而且有终了那一天的。因此,不能用后者准确的描述“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也很简单喽。可以命名(或说出)的名不是“常名”。要理解这句话,我个人认为关键是怎么正确理解“名”这个字。我们常说“名至实归”,“名副其实”,“名存实亡”……。最朴素的“名”其实是与“实”相关联的。“名”,代表了“实”,“实”即“存”,“存”即“在”,“在”即“有”!“名”高度描述了实在事物的独特性,即与其它实物相区别性。我斗胆给老子的“常名”下一个定义:名本质上就是世间千千万万的具体的“有”。这个“有”,与道直接产生的“有”又有区别。这个“有”能够具体到任何事物。不知列位如何,反正我自己把“名”下了这样一个高大上的定义后就感觉好理解了一些。
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为什么呢?举几个例子。
1.对于一个先天失明的人来说,不管用什么语言,你永远不可能告诉他“红色”是什么颜色。这个例子说明语言本身的局限性。可名之所以可名,是因为大家都见过,都认可。而“常名”(实有)即使大家都没见过,都不认可,它也就在那里。我们没办法用语言描述正真的“红色”。故常名红色不可名。红色是什么颜色?血一样的颜色,血是什么颜色?红色。红色只能自己描述自己。这种自在,自有,而自证,无论如何不可描述的名是常名。
2.鸡蛋大家都知道,要吃炒鸡蛋,把一个鸡蛋拿来,打破蛋壳,把鸡蛋倒在碗里。!!!这里就有问题了!蛋壳不是鸡蛋,碗里的才是鸡蛋。但是我们囫囵拿来的鸡蛋是有蛋壳的啊!很有意思的一个等式:不是鸡蛋(蛋壳)+鸡蛋=鸡蛋。也许有人说等式前面的鸡蛋应该正确表述为蛋黄和蛋清。那么您平时吃的就是炒蛋黄加蛋清了,喝的也是蛋黄蛋清汤了。那么我们吃说吃炒鸡蛋与喝的鸡蛋汤都是错的。但是错了吗?这个例子说明可名之名是会根据我们的需要变化的,而“我们的需要”也是变化的。鸡蛋不是常名。
3.老子本人常说“天地”。“地”姑且不说,当宇航员坐航天飞机到达太空之后“天”在哪里?我们在地上知道头顶上的天是“天”。可当我们有能力“上天”之后“天”不存在了。此例说明,因为我们认知的局限,想当然的为眼前表象命的名不是“常名”。
以上是我对“名可名非常名”的理解,肯定不全面,有漏洞,有错误。只增谈资。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此句大体有两种句读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著道德五千言,当写下第一个道字时相当于从无名到有名。写了道与名,相当于描述了“一”,那么再说“无”与“有”就是在说“二”了。从这个角度理解第一种句读顺理成章。但我觉得第二种句读更符合老子道德经本意。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通篇都是在说“一”,第二章才是在说“二”。况且,如果把此句说成:无,描述(出)了天地的开始;有,描述(出)了万物的本源。这里把名变成动词之后感觉很突兀。首先是谁“名”的?“有”和“无”二者“名”的。可我觉得有和无不会名,她们向谁名就是一个问题了,互相名吗?不会吧!名与天地万物吗?我们产生了你们,所以我们是你们的父母。这么说不是居功了吗?说来说去是我们觉得她们名了,那其实是我们自名而已。又或者说她们无为而为,虽不名而已经名了。好吧,其实这里老子还没有谈到无为而为,而这里非要当无为而为理解恐怕是因为我们看了之后的章节而悟出的,假设老子就写了第一章就出关了,我想没人会这么理解。再者,老子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之后,是用名可名非常名解释的。因为名可名非常名,所以道可道非常道。然后又通过这两句具体解释了一下“名”。因为你不可能用儿子解释清楚老子。这是我的理解。
那么这两句怎么解释呢?很高兴的告诉大家,这两句我无法解释清楚。关键是“母”与“始”谁更为先谁更能代表本源我无法明辨。鸡蛋一被生产或在母鸡肚子里一成形,我认为鸡蛋有“始”了,可是当母鸡刚出壳的时候这个鸡蛋还无始,但他的母已经有了。我觉得说成无名天地之母,有名万物之始也通啊!反正这两句我是为“名”而累!关于这两句我唯一能分享的是这种既有感又有惑既明白有糊涂的感觉反而让我更好的理解了道德经。这就是道德经魅力所在。
故 常 无 欲 以 观 其 妙 常 有 欲 以 观 其 徼。
这句又有两种断句方法。简单的说我更同意把逗号加在无和有字之后,而不是加在欲字之后。翻译成经常从无的角度去观察其中的奥妙;经常从有的角度去观察其中的徼。其中“徼”字可以拿出来单独说一下。一条线的“徼”就是端点,可以理解为端倪的意思。一个平面图形“徼”就是边线,可以理解为边界,界限,轮廓的意思。又是端倪,又是轮廓。整个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所以“徼”字用的极好。这种一字多义,又能引申的字眼,放在整句里不必翻译出来。正如“佛”字乃梵文,我们勉强翻译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人”,但从来不这么翻译后写出来。一来字数太多,二来不尽其意。况且妙字也没有翻译不是!写成“奥妙”就是“翻译了“妙””吗?
关于这句话最牛叉的阐述不在别处,就在道德经里“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三十辐共一毂”是它的“徼”,“有车之用”是它的“妙”。下面也相同。太牛叉了,自己体会吧。
此 两 者 同 出 而 异 名。
有人说其中的“两者”指的是“道”和“名”,我本人认为是之“无”和“有”。“同出”我又认为既是说同一出处“道”,又是说同时出现。因为“有无相生”“恒也”
再往后没必要写了。第一章我的体会能说出来的就这。谢谢可以看完。

楼主 久违的闻香  发布于 2016-12-11 13:15:00 +0800 CST  
@無名之老子試譯第一个问题:古汉语非常精炼,经常省略一些东西。翻译成现代汉语,往往要加字,这个加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时代越远,用于用法变化约大。歧义越多。这句话我个人认为断句为“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合理一些。至少与下文“此二者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联系紧密。“常无”“常有”中间我勉强加一个“守”,不知道您意下如何?愿意探讨。

楼主 久违的闻香  发布于 2016-12-11 17:16:00 +0800 CST  

楼主:久违的闻香

字数:3634

发表时间:2016-12-11 21:1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02 23:14:22 +0800 CST

评论数:7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