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8〗〖科普〗蚁后种类及饲养原则深度探讨科普

再来讨论霉菌(Fungi)对新后的影响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19:24:00 +0800 CST  
真菌可以有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一般最常见感染昆虫的是黄霉(Aspergillus flavus),但是就算是一般在屋内常见的霉菌对一只蚂蚁或群落都是有害和致命的。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19:24:00 +0800 CST  
如果在新后的试管发现霉菌斑点的存在, 那比较理想的方式是换到令一个干净的试管。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19:25:00 +0800 CST  
当然有些情况是堵水绵的部分因为潮湿跟堆放垃圾跟排泄物导致发霉,但是一般新后状态并不会制造这么多有机垃圾,所以这时期不应该出现明显的霉菌增生。
所以在新后试管如果有出现霉菌且比较靠近卵幼,能再对接的干净的试管是比较理想的(出工小群则不一定需要换试管 后面会提到)。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19:34:00 +0800 CST  
如果在初期试管饲养期间出现不明的工蚁或蚁后阵亡, 可以将之放在有盖的容器中几天, 来检查看它们是否发芽任何真菌。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19:35:00 +0800 CST  
另外霉菌尤其是黄霉(Aspergillus flavus)很容易遍布在环境周围的,属于伺机性感染的。 只要环境较有利或族群抵抗力下降就有机会出现,跟死亡个体并非有直接关系(霉的出现不一定会导致个体死亡)。 只能说环境出现了问题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19:44:00 +0800 CST  
这边不得不提到新后如果有喂食,如果没有完食有液态残留,食盆隔天就要收掉建议不要超过一日。
这边可以看到没有吃完的食盆隔了两天冒出了黄花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19:50:00 +0800 CST  
代表巢内是有黄霉孢子同时存在的,但是蚁后还是过的很好没有暴毙。
不过可能因为环境不理想最后还是换到了石膏铺底的试管继续静养。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19:54:00 +0800 CST  
另一窝也是在蚁后丢弃死卵的地方冒出了黄花(肉眼其实看不到 后来用百微相机放大后才清楚),同样蚁后在这个巢待了三周因为卵一直出问题 才又换回了试管。
这两个例子来表示 霉菌基本上是可能存在于任何自然环境中的,霉的出现不一定是代表蚁后会暴毙 但是可能对卵幼或整体环境会有更不利的影响。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19:59:00 +0800 CST  
霉菌的部份还有很多可以探讨的, 在新后阶段遭遇霉菌跟群落状态遭遇霉菌的处理方式也不一定相同。
这取决于除了探讨群落内个体对于病原之免疫力外,还需要考虑到整体的『群体免疫力』 。除了小工蚁以外,其余蚁后、大工、幼虫等几乎都没有抗菌能力(Hölldobler and Wilson 1990),小工蚁可以借由交哺或是接触的方式将抗菌物质传递给群落中的各个成员与巢室,进而稳定巢体免疫力。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20:00:00 +0800 CST  
而刚刚一直提到常见的黄霉又称长黄花,是常见于环境中的黄麴菌(Aspergillus),是一种致病性病原(伺机感染型)。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20:02:00 +0800 CST  
我们可以从刚刚几个我饲养新后的环境中发现当环境过度潮湿,且还有一些有机的养分(死卵或没吃完的饲料),在这些局部的地方长出霉菌是不少见的。代表霉菌是已经同步存在于环境中的。
所以根据(Hölldobler and Wilson 1990)的结论推敲在新后时期如果环境中如果我们设计的太复杂或者是有污染物导致环境有利于霉菌生长则 对于新后是可能有致命性的影响(后本身有基本的抵抗力 但是无法抑制环境中的霉菌)。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20:05:00 +0800 CST  
所以在新后孕育的初期如果发现有霉菌的形成那么直接换到一个更单纯的环境是比较理想的(虽然在转换环境中有可能会损失卵幼, 但是只要后不死都还有机会 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
但是如果是已经出工的小群落,理论上都不会在原新后培育的试管或环境长霉, 通常是换巢之后因为工蚁数量不足以压制新环境的霉菌,又或者是新巢的环境我们控制不好导致过度潮湿且有机物堆积(巢大蚁小导致垃圾堆于巢内)而爆发霉菌。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20:07:00 +0800 CST  
所以大概总结一下在小群落会发生霉菌的原因尚有:
1. 新后或是工蚁数较少的群落对于病菌之抵抗能力较弱,容易爆发感染。
2. 换巢导致群落巢体免疫力需要重新建立,移巢后将有一段高风险期,且高频率的换巢会提高感染的风险。
3. 群落本身状况不佳或是已经感染。
4. 巢过大蚁过少导致小工蚁无法负担 (此四点是节录Mazu 粉专)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20:08:00 +0800 CST  
所以总结一下霉菌出现的时机对应到群落状态再到处理的方式理论上应该为:
1.新后期间抵抗霉菌能力较弱, 如果饲养环境内出现霉菌能换巢(换到另一干净试管巢)改善较为单纯且理想。

2.若是出工小群且尚未换巢 在饲养环境出现霉菌则代表群落状态不佳(原则上出工后群落抑制霉菌的能力是提升的,新后时期若是没有长霉原则上出工后长霉的机率应该更低)或饲养环境潮湿且含有有机物利于霉菌生长, 处理方式为改善简化巢内的环境(可能原巢有机垃圾堆积太多 或有溢出的糖水跟呕吐物)即可。若持续死工/长霉则换到一个不要太大的巢体(可换到另一试管巢)先观察为佳。

3.若是出工小群换巢后出现霉菌则应该避免巢体太大,且应拿捏喂食固体饲料之频率。 这个阶段不一定要马上换巢因为群落要再新环境重新建立免疫都不容易, 所以尚可以观察待群落数量提升一般霉菌问题都可以解决。如果真的要换巢则建议换回原本的巢体或是较小一点且环境单纯的空间。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20:12:00 +0800 CST  
另外霉菌本身也会互相竞争,不是只有黄霉才有致命性(黄霉本身也不代表真的致命)的影响。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20:15:00 +0800 CST  
这边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拟哀弓背蚁的巢体内因为饲料太久没换(饲料真的要定期收!)结果长出了黄色和白色的霉菌并互相对抗着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20:16:00 +0800 CST  
但是有趣的是 霉菌只出现在活动区巢体入口(放食盆的位置)并没有入侵到群落栖息的空间内(一后二工)。
再一次验证了群体免疫要是够(合理的工蚁数和空间)是能有效抑制霉菌的。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20:19:00 +0800 CST  
这些都是新后死亡1~3周的状况, 有些霉菌是在新后死亡隔天就冒出来 有些是一周后才慢慢长出来(不确定后死亡后真菌爆发的时间跟速度能不能代表真菌致死的程度)。
有些则是依旧保持的干尸的状态(代表死因跟真菌无关)。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20:27:00 +0800 CST  
再来我们来看突发性死亡(Spontaneous death)

也是俗称的蚁后暴毙, 当我们找不到任何蚁后死亡的原因时候则称之。
当然有时候我们找不到原因不代表环境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确实在自然环境下, 还是会有一些带有基因缺陷的,不知名疾病,被捕获时的压力(如 密闭的环境内喷酸),或者是某些我们没有仔细看是看不到 如螨虫的影响。

楼主 jaojeffrey  发布于 2020-08-18 20:33:00 +0800 CST  

楼主:jaojeffrey

字数:6527

发表时间:2020-08-18 21: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04 09:29:38 +0800 CST

评论数:17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