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栋梁》

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当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路上,广大知识分子更是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从今天起,本台推出系列报道《家国栋梁》,为您讲述知识分子无愧于时代的奋斗故事。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6 12:03:00 +0800 CST  
今天我们首先来认识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黄大年。
25年前,他带着科技强国的心愿,出国留学、工作,成为了国际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当祖国需要时,他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回国带领科研团队寻求技术突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场报告会,正在吉林大学的校园里巡讲,师生共同缅怀一位逝去的教授——黄大年。
1977年,黄大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当年的毕业纪念册上,黄大年的留言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心怀报国之志,1992年,黄大年被公派到英国攻读博士,并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工作,成为这个领域研究高科技敏感技术的少数华人之一。
2009年4月,当得知国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时,黄大年第一时间给母校打电话,明确表示要回国。
回国后的第6天,黄大年就与吉林大学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成为第一批回到东北发展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他带着先进技术,重点攻关国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这种设备就像一只“透视眼”,能“看清”深层地下的矿产、海底的隐伏目标,对国土安全具有重大价值。而这样的高端装备,国外长期对华垄断或封锁。
从零开始的黄大年,带着研究团队日夜奋战。他出差始终赶最晚的那一程,这样就不耽误白天的工作,同事经常凌晨两三点钟接到他的信息,得知新的任务。
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技人员,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自主研制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提高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的制造能力。
2016年12月8日,黄大年因胆管癌住进医院。即便在病床上,打着吊瓶的黄大年还在改方案,给学生答疑解难。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逝世。众多师生带着伤痛和怀念,默默垂泪,悼念送别。
斯人已去,未尽的事业却仍在继续。黄大年生前规划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航空重力梯度仪研制,已通过阶段论证即将启动。曾经与黄大年并肩奋战的同事,正在让“地球深部探测仪器”从理论走向应用。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6 12:04:00 +0800 CST  
袁隆平。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6 12:05:00 +0800 CST  
李振声,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1][2]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主要是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育成了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5]及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解决了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个难题;育成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利用其缺体小麦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6 12:05:00 +0800 CST  
他的科研成果,使我军舰艇拥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90%以上转化为战斗力,使我国全电化舰船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军队人大代表马伟明。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6 12:07:00 +0800 CST  
海军司令吴胜利上将为马伟明打伞,拿话机者为马伟明。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6 12:08:00 +0800 CST  
未完待续。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6 12:13:00 +0800 CST  
姚期智,他是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是图灵奖创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亚裔学者,也是世界现代密码学基础的奠基人之一。13年前,他毅然放弃了美国名校的终身教职,回到祖国,倾注所有精力,为中国创建世界一流计算机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今天的《家国栋梁》系列,我们来认识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
今年2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姚期智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消息,在网站和手机上刷了屏。
姚期智祖籍湖北,幼时随父母去台湾生活,后赴美留学。2000年,凭借在计算理论包括伪随机数生成、密码学等多个尖端科研领域的突出贡献,姚期智获得了有着“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2004年,他作出了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全职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
要赶超世界,姚期智决心从培养本科生开始。回国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在本科生中创办了“软件科学实验班”,又被称为“姚班”。这位世界顶级科学家立足学科前沿,亲自为这个实验班设计课程,制定培养方案,并定期更新。他一直坚持姚班的课程必须充满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长项。
为拓宽学生视野,姚期智还经常为学生们创造科研和国际交流的机会。截至2016年底,姚班学生已发表论文121篇,有42位学生被选派参加国际会议并作论文宣讲,近1/3的学生都有科研成就,这在国外世界一流大学也非常罕见。
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洛夫特这样评价“姚班”:“姚班有世界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
而姚班并不是姚期智回国后打造的唯一品牌,在科研领域,他也始终走在前沿。6年前,他就预见,未来10年到20年,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在交叉学科。2010年,他在世界上率先成立了交叉信息研究院。他制定了《中国计算机科学2020计划》,带领科研团队围绕计算机和量子、能源、经济等的交叉领域立体布局,组建起了量子计算机实验室、金融科技实验室等。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更是成为世界瞩目的尖端科研品牌。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6 12:19:00 +0800 CST  
于敏,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15年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6 16:29:00 +0800 CST  
中国当年真是逆天,爆出氢弹之后,全世界都震惊!原子弹还可以说是靠老毛子,但氢弹全是自己弄的,而且一出场就是武器级、小型化、独立模式!直接就和美国人,苏联人,并排站了。其他四国,想破脑子也想不出,氢弹居然可以有第二种方法造!
中国研究氢弹科学家于敏
美帝第一枚氢弹试验装置80多吨呢,第一枚可投掷氢弹重达21吨,基本也就是美帝才有飞机运得动,中国第一枚才1吨,中国的路线和他们完全不一样 第一次氢弹试验 就敢用空投 直接实现小型化了 这个就证明了 中国的方法和西方的完全不同 起点很高。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6 20:29:00 +0800 CST  
今天带您认识的这位科学家只有34岁,她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在新兴的再生医学领域,开创性地将蚕丝中的丝胶化作修补神经的利器。她就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中心主任——王琳。
正在显微镜下进行的实验,是在老鼠断裂的坐骨神经中间,植入一段丝胶神经导管,在8到12周内,就能完成断裂神经的高效再生。王琳的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后将能解决神经创伤修复的外科难题。
王琳出生在武汉的一个医学世家,2005年,赴美攻读生物医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哈佛大学研究员,在“骨骼肌的再生修复”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2011年,得知国家启动“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急需再生医学人才时,王琳立刻决定回国。
回国后,王琳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创建起我国华中地区第一个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在蚕丝中曾经被当做废料处理掉的丝胶,其实可以作为生物医药材料的原料,但国内外对丝胶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而追求原始创新,就是要从无到有,敢为天下先。在这一过程中,王琳和她的团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仅拿丝胶提取来说,实验的变量就很多,一个条件变了,就需要上百次的重新实验。但是大家没有被挫折打倒,一次次重来,优化条件。经过近3年的研究,终于成功提取了结构完整的纯丝胶蛋白,在美国召开的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学会年会上,被评价为“近年来在蚕丝医学应用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7 11:29:00 +0800 CST  
宋文骢(1930.3.26-2016.3.22),男,汉族,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云南大理,中国工程院院士,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航空报国金奖、国防科学技术特等奖、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09年十大人物之一,曾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自然科学研究员,是中国著名的歼-10战斗机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歼-10之父”。
1960年7月,宋文骢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2月10日,当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
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科学技术领域的优秀带头人,曾从事歼-8、歼-7C、歼-10飞机的研制,是中国飞机设计战术性能气动布局专业组创建人之一,建起了中国第一个航空电子系统研究室。2010年,当选为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7 15:02:00 +0800 CST  
杨伟
4月27日下午,中航工业集团总部,一场专为一个人而举行的表彰大会隆重召开。
集团的领导悉数到会,中航工业党组的表彰决定中,这样描述这个人:他担任多个型号飞机的总设计师,长期奋斗在设计、试制的一线,带领研制团队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在歼10双座等系列飞机、“枭龙”飞机等多个重点型号研制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为某新型战机的研制和首飞取得圆满成功作出重大贡献,实现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历史性新跨越……
是的,他就是杨伟。
这个40多岁的男人以他的坚持和才气赢得了“中航工业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荣誉称号,他是中航工业首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人。
“杨伟只要目标明确,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会充满信心、义无反顾地去努力实现。”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对杨伟满怀自信、坚韧不拔的精神赞赏有加。
1978年,15岁的杨伟以优异成绩被西北工业大学破格录取,从此与航空结下不解之缘;22岁研究生毕业,他走进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正式开启逐梦蓝天的航程。
1985年秋天,刚参加工作的杨伟被分到为研制我国第三代歼击机而专门组建的研究室,这个研究室的任务很明确:突破第三代战斗机关键技术之一——先进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杨伟很快承担起了这一重任。
3个月后,研究所新成立一个4人研究小组,确定飞行控制系统的结构,这在国内是一个空白。杨伟被提拔为组长。一个才来研究所5个月的研究生,就这样开始独当一面。
他带领课题组的科技人员以全新的思路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实施了全系统数字仿真和原理试验,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
请看他——
成功主持研制了地面综合动态试验设施“铁鸟台”,这是飞控综合仿真试验模拟试验设施,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7 19:45:00 +0800 CST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发布的十位“最美职工”。他们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一个手表零件的加工长度不足1.2毫米,宽0.5毫米,相当于一个芝麻的四分之一大小,经过李家琦的加工,零件的外公差只有0.02毫米。高级技师李家琦以精湛的技艺在手表行业创造了奇迹。
农民工祝平辉的抹灰技术成为行业规范、关改玉七年来在铁道线上检测焊头8000多个,准确率95%以上、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农加贵、潜心钻研琉璃技术的孙云毅、以山为家的地质队员张怀东、航空技师洪家光、吊装攻坚能手胡从柱、电力技术革新者朱洪斌、纺织行业的旗帜---赵梦桃小组。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锐意进取,深刻诠释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8 10:27:00 +0800 CST  
今天讲述一位公共卫生政策专家——刘远立。他曾在哈佛任教20年,是“医疗卫生体系学”的创始人之一,为各国有效改革卫生体系指明了方向。他也是推进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国家智囊。2013年,他辞去哈佛大学教职,全职回国,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在全国第一个全民健康示范县——汶川,像彩超、两癌筛查这样的项目通过移动诊疗车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做上了免费体检。体检从过去不被老百姓认可到现在人人参与,推动者正是刘远立教授。
以预防为主,将健康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政策,是刘远立教授推行的全民健康理念,将有效改变医疗现状。刘远立1960年出生在武汉,小时候跟随当军医的父亲走南闯北,小学基本是在山区念完的。1987年他赴美留学后留在哈佛大学任教,因为突出的学术成就,被评为“未来公共卫生领袖”。儿时的特殊经历,让刘远立总是难以忘记那些贫困山区的农民兄弟。90年代初,他借助学术研究的机会深入到中国的贫困地区,进行恢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他的试点报告为我国最终推行新农合制度提供了基础数据。
中国经历非典后,他向哈佛大学建议成立了中国中心,为中国培养急需的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当得知国家新医改对人才的渴求,他又第一时间投入其中。
回国后,刘远立投身到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法》的立法、《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以及医改多项政策的顶层设计中。并在协和医学院创建公共卫生学院,为国家培养卫生管理人才。在刘远立心底藏着一份家国情怀。他的导师同济医院老院长林竟成先生是我国较早一批留美硕士,新中国成立时,他拒绝去台湾并劝说留下了20多名医生为新中国效力,导师的选择对他影响深远。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9 09:48:00 +0800 CST  
李国杰,男,湖南邵阳人。汉族,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1985-1986年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CSL实验室工作,1987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89年被聘为该所研究员。1990年被国家科委选聘为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99年12月至今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2004年5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 李国杰博士在并行处理、计算机体系结构、人工智能、组合优化等领域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合著四本英文专著。近20年来领导中科院计算所和曙光公司为发展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研制龙芯高性能通用CPU芯片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二等奖、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年始任曙光公司董事长,2000年至2011年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2003年兼任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院长。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9 11:33:00 +0800 CST  
潘建伟:量子世界的“中国耕者”。
①从读本科时与“量子”结缘,今年45岁的潘建伟已经与“量子”打了二十多年交道。本科毕业后,潘建伟继续在校攻读理论物理硕士,方向是量子基本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潘建伟认识到,量子理论中的各种悬疑需要尖端实验技术才能验证,于是硕士毕业后他选择了去代表世界研究水平的国外高校留学。
②1996年,潘建伟来到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第一次见面,导师塞林格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要在中国建一个和您的实验室一样的世界领先的量子光学实验室。”一年后,潘建伟便与同事一起在《自然》上发表了首次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学术论文,这个成果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被美国物理学会、欧洲物理学会和《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进展,并入选《自然》“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9 20:26:00 +0800 CST  
③此时,量子信息已被国际科技界预见为会对未来信息技术和人类社会生活产生革命性影响新兴学科。2001年,潘建伟得到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金支持,并在导师张永德教授和近代物理系同仁支持下,从零开始组建实验室。潘建伟像“候鸟”一样,一边回到欧洲继续从事合作研究,一边指导国内的研究生建立实验室。2004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他们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的成果。这一成果同时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这在中国科学家中还是第一次。
④量子信息是计算机、信息科学与量子物理相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技术和较高强度的经费支持,在快速推进国内实验室建设的同时,潘建伟继续在欧洲从事冷原子量子调控方面的学习与合作研究,并通过从国内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选派学生到国际先进小组学习等方式培养这方面的研究力量,完成了光与冷原子量子信息技术方面至关重要的人才和技术原始积累。潘建伟的人才布局,从中国科大起步,分别辐射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马普量子光学所、瑞士日内瓦大学、美国斯坦福大。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29 20:31:00 +0800 CST  
未完待续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30 09:50:00 +0800 CST  
超级工程离不开超级工艺,更少不了掌握超级技能的劳动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喧嚣中秉持一颗安于宁静、追求极致的匠心,不断地创新、超越,传承朴质而又伟大的工匠精神。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仅凭萃取后溶液的颜色就能精准判断贵金属纯度的精炼师。
镍矿石提取镍金之后的废渣中有20多种金属元素,7种铂族贵金属就伴生在里面。铂族贵金属因其特有的导电、延展等性能,被用在导弹、卫星等装备和产品的核心装置上。
镍矿废渣里的铂族贵金属含量极低,提纯1克贵金属,需要60多种化学试剂,对至少5吨的镍矿废渣反复萃取。
铂族贵金属纯度的化学检验至少需要几天,而等待结果的这段时间里,贵金属溶液极易污染变质,影响纯度。因此,为了保证贵金属的纯度,第一代贵金属人尽可能多遍提取。
1996年,技校毕业的潘从明参加工作来到了贵金属冶炼厂。潘从明想弄明白,如何能从黑乎乎的镍矿废渣里提取出更多的贵金属,因此,每一道工序,每一步操作,他都要问个为什么。
为了减少由于化学检验滞后,贵金属过多遍数提纯带来的损失,潘从明试图寻找不同纯度的贵金属所对应的溶液颜色。
经过2000多次试验,潘从明能够通过颜色精准判断贵金属的纯度。
如今,潘从明发明的颜色判断法已经替代了传统铂族贵金属精炼提纯工艺,在全国被广泛应用。
我国矿石里伴生的铂族贵金属中90%以上都是潘从明所在班组从矿渣中提取出来的,而且他们的工艺和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潘从明在业内鼎鼎有名,有不少企业出重金来挖他,可潘从明还是选择留下来。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4-30 19:01:00 +0800 CST  

楼主:转一转bai

字数:63815

发表时间:2017-04-26 20: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0-15 21:21:54 +0800 CST

评论数:15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