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2008:台湾电影沉浮之路(转载)

在时光网看到一个关于台湾电影的专题,感觉挺不错,转载过来

尊重原作者,原文链接:
http://news.mtime.com/2008/10/28/1398568.html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13:00 +0800 CST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台湾电影面临了最灰暗、最寒冷、最漫长的冬日,在市场、口碑、国际影展及销售上都经历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台湾电影从黄金时期的年产几百部,到新浪潮时期的意气风发,再到年产量变成十位数,无数人在无数场合一遍遍宣布台湾电影已死,是一个多么令人唏嘘与困惑的过程。二十年来,所有关于台湾电影的探讨都是迂回与无奈,所有尝试都富有悲壮色彩,所有惊喜都是昙花一现,乌云越积越密,直到无以复加。《海角七号》一片或许无力拨开乌云,令阳光重现天日,但它无疑是个引导我们回首凝望历史的好契机。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14:00 +0800 CST  


1991·来自“第四台”的威囗胁

1991年 杨德昌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年的台囗湾本土电影市场是一个制片及票房都走下坡的年头,年产影片33部,比去年减少48部,少了一半还要多,观赏人次至少减少140多万囗人次,台囗湾电影跌入谷底的呼声响彻云霄,电影观众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一大半做了“第四台”的俘虏。台囗湾人都知道,这一年“第四台”急剧扩张,在全岛攻下为数惊人的订户,令电影界工作者最为痛囗心囗疾囗首的是,第四台攻城掠地所挟持的利器竟是他们赖以维生的影片——他们以盗播手法抢走为数庞大的电影观众。9月20日,台囗湾电影业者集结于台囗北中正纪囗念堂,走上囗街头请囗愿,共同抗囗议“第四台”业者的非囗法侵权行为。为配合游囗行,全台囗湾三百多家电影院及2700家录像带租售店全面罢市一天,呼囗吁民众尊重著作权及合法业者的权益,进而拒绝架设及收看非囗法“第四台”节目。

电视界的威胁并非只发生于台囗湾,而台囗湾的电影危囗机却强烈于世界上囗任何一个地区,归根结底还是体囗制出了问题。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25:00 +0800 CST  


1992·换一种游戏规则

1992年 赖声川 《暗恋桃花源》

步入90年代之后,制片人、发行商王应祥发现自己的龙祥公囗司从“拍台囗湾片发财”,逐渐过渡为“买港片维生”。他也发现许多同行为了国内片源不足赴港买片低声下气,有时明知港片票房也不一定灵光,还要出钱帮助港片拍摄,为了片源跟许多台囗湾片商挤破头。

王应祥一直想要摆脱这个越来越不好玩的游戏规则,自己制囗作有市场的台囗湾电影。这个美好愿望在1992年开花结果,在这年产电影40部,量的萎囗缩质的两极化的1992,交出了一份名为《暗恋桃花源》的优秀答卷。穷则思变,除了王应祥,还有许多台囗湾电影人在努力求新,探囗索道路,但是并非囗人人都像他这般好运。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27:00 +0800 CST  


1993·影展如赶集

1993年 李安 《喜宴》

台囗湾新囗闻囗局囗长胡志强将1993推行为“电影年”,与此同时,金马奖、电影资料馆例行影展规模的扩大和出自不同诉求的各种民间团体加入,令影展形形色囗色,甚至有举办时间、影片重叠的情形发生。这一年,仅在台囗北这一小方土地上,就有三分之一的日子是在办影展。资深电影研究者闻天祥奔波其中,发出了“用赶集形容也不为过”的感叹。

然而影展多又如何?这一年台囗湾电影年产26部,比去年骤降14部,这其中剧情片的数量又少之又少,多是三囗级囗片、色囗情片充数。杨德昌看透了这套热锅炒冷饭的把戏,他说:“我仍然对我们的电影工业充满着乐观的态度,至少比新囗闻囗局囗长胡志强来的乐观。”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28:00 +0800 CST  


1994·李安也不是救世主

1994年 李安 《饮食男女》

1994年,李安赋予台囗湾电影两个“第一次”——《饮食男女》获得开喜wū龙茶一千万广告赞助,这是台囗湾电影行销上第一个大规模企业合作案例;《喜宴》作为台囗湾电影第一次入围奥斯卡金像奖最jiā外语片,同时它也是1993年全球投资报酬率最高的影片。李安电影在艺术与商业上的双赢如同灯塔,令沉船之际的台囗湾影人看到一丝生还希望。

李安因其独特的人生经历而无fǎ复制。《饮食男女》之后,李安就不再专属台囗湾宝岛所有,他前往的好莱坞圣地却在持续不断地向台囗湾电影市场予取予qiú。多年之后人们回味起来,原来李安不是什么救世主,他是一颗wēn和的dúyào,那些急功近利的模仿者,试图复制“李安模式”的台囗湾电影业,正在步步走囗向sǐ王。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32:00 +0800 CST  


1995· 寂寞芳心辅导金

1995年 张艾嘉 《少囗女小渔》

从UCLA(加州大学洛囗杉囗矶分校)回来的易智言将辅导金比喻为“签明牌”和“分赃”,尽管他历经四年而成的《寂寞芳心俱囗乐囗部》在辅导金这条路上宿命般地越走越远。

《寂寞芳心俱囗乐囗部》1992、1993年两度落选辅导金。1994年,易智言重新修饰、调整企划,结果名列“候补”。距入选辅导金电影交成片截止仅有两个月时,何平导演的《国道封闭》突然宣布放弃竞争,即使如此,易智言也没有“补”到,因为此时要从头开始筹组、拍摄、后期到做好申报文件,几乎是不可能的。

1995年,《寂寞芳心俱囗乐囗部》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杀青了,按规定它依旧具有报名角逐辅导金的资格,然而老天爷又开了一个大玩笑,评审委囗员决定今年不再补助中影任何四百万的案子,把机会让给其他电影公囗司。易智言无奈的说:“这四百万倒着看、爬着看,都很好看,而且说真的,很多电影必须依靠它才能开拍,这是现实。”本年度诞生的28部本土电影中,依靠辅导金成片的,超过半数。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34:00 +0800 CST  


1996·你到底想要什么?

1996年 侯孝贤 《再见南国,再见》

《麻将》的Press Book和电影节场刊中,都会看到杨德昌讲述少时好友Winston几十年来人生起伏的故事及其悟出的道理:要去干一门告诉大家要什么的行业,因为人人都不知自己想要什么,等你去告诉他。

杨德昌自然不是Winston,不愿迎合观众口味,也无意告诉他们想要什么。1996年,台囗湾本土电影产量达到历囗史新低,只有18部。好莱坞大片输入量却一路飙升。台囗湾观众看不到本土娱乐片,便将一部分怨气撒到艺术片导演头上,抱怨辅导金全部用来投拍看不懂的电影。杨导对此冷冷回应:“台囗湾人总以为花五块钱就可以拍好莱坞电影,不看现实……如果台囗湾观众及当囗局投票反囗对这种电影,我们将来不在台囗湾拍就是了。”

顺便说句,Winston先生纯属乌有,他是杨德昌虚构出来的一个人。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36:00 +0800 CST  


1997·香囗港军团攻占金马奖

1997年 蔡明亮 《河流》

1997年香囗港回归中国大囗陆,台囗湾“新囗闻囗局”特别针对此重新拟定了对香囗港进口电影政策,将香囗港电影等同于大囗陆片。同年7月,台囗湾电影特别增设评审团大奖,鼓励本土电影,可谁知当年金马奖几乎所有奖项均被《甜囗蜜蜜》、《春光乍泄》、《南海十三郎》、《宋家皇朝》等香囗港影片一举拿下,只得了两个男女配角奖的台囗湾电影在自己的地盘上成了真正的配角,评审团大奖被戏称为“民囗族主囗义保护奖”。这一年台囗湾电影年产29部,较上年有所反弹,然而一整年没有一部能拿出手的片子,这可是个问题。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37:00 +0800 CST  


1998·再见,宝宫戏院

1998囗年 陈国富 《征婚启事》

8月28日,位于台囗北市金山南路,信义路口的宝宫戏院,在放映完本土电影《濠江风云》和西片《六天七夜》后正式结束营业。台囗湾电影黄金时期,李翰祥导演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僵尸片《一见发财》等,都曾在宝宫缔造过票房佳绩。然而近年来电影业的衰退和西式影城的兴起,令位于非商业区的宝宫戏院运营日益艰难,将近50年的历囗史在这一年画下句点。同年1月,第一座由外商来台投资设立的影城——华纳威秀影城开幕,台囗湾人终于可以坐在好莱坞影院里看好莱坞大片了。这一年,台囗湾电影年产23部,外国影片进口322部,居于九十年代之首。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38:00 +0800 CST  


1999·黑囗暗之光

1999年 张作骥 《黑囗暗之光》

9.21大地囗震令全台囗湾的娱乐心情down到谷底,直接影响了后三个月的电影制囗作与整体市场,台囗湾电影年产量16部,为整个九零年代的低迷画下一枚惨痛与耻辱的句号。有人说,还好今年我们有《黑囗暗之光》,然而抚囗慰人心的张作骥也无法愈合台囗湾电影产业十年恶性发展落下的溃烂伤口。

世纪末,我们看不到黑囗暗之中的那束光。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39:00 +0800 CST  


2000·第一名与第十名,相差一百倍

2000年 杨德昌 《一一》

新旧交替的千禧年,恰逢卢米埃尔电影在台公映一百年,却没人记得庆祝。如果仅就华语片市场发行总值与去年相比增长三四倍,而认为值得大书特书,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没有天灾的2000年,台囗湾电影产量仅比去年多出三部,在华语片市场发行总值的一亿八千万新台币中,有一亿零一百万新台币是李安的《卧虎藏龙》创下,讽刺的是,它是由美商公囗司发行的。排在卖座前十名末尾的台囗湾本土影片《第一次亲囗密接囗触》,票房纪录仅为986540新台币,与《卧虎藏龙》相差了一百倍,这足以说明整体华语影片市场的持续衰退与巨大荒谬。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40:00 +0800 CST  


2001·“三城记”V.S金马奖

2001年 侯孝贤 《千禧曼波》

12月8日晚,三十八届金马奖花莲县会场,当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的奖项又全部落入香囗港军团手中时,焦雄屏悲愤交加。虽然多年囗前她已宣布过金马奖的死讯,此次令她出离愤怒的却是一部内地作品,由其吉光公囗司出品的“三城记”之一,王小帅导演的《十七岁的单车》。本届金马《十七岁的单车》共获六项提名,最终一无斩获。焦雄屏事后愤然解释,公囗司总经理徐小明曾指责该届评审团成员之一违规申请辅导金,《十七岁的单车》吃鸭蛋就是被暗箱操作报复的结果。次年,“三城记”之《蓝色大门》因金马为高囗雄市政选囗举做营销而“不忍受囗辱”,高调退出,令金马面囗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公信危囗机。小岛台囗湾,人际关系无可避免的错综交织,金马奖评审的感性成分愈加大于理性,台囗湾影人对它又爱又恨,每次交手,孰胜孰败,一言难以蔽之。

而金马奖当晚那场难得一见的倾盆大雨,似乎在为年产10部作品,市场占有率仅为0.1%的台囗湾电影之耻而放声恸哭。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41:00 +0800 CST  


2002·陈国富曲线救国

2002年 易智言 《蓝色大门》

侯孝贤信誓旦旦说过几回,下次要拍一部通俗电影,可每次拍出来一看,又是文艺得不能再文艺。

侯孝贤认了,陈国富却不服气,台囗湾电影圈的同龄人明明跟他一样受美国通俗电影影响才入行,可为什么当他们做导演拍片时偏要背离这条路线?《双瞳》就是这样一部“意气”之作。美国哥伦比亚投资,BFI、本土“条子”、道囗士、妖魔齐齐上阵,上映三天,收利四千万,最终一举拿下本年度票房冠军,成为萧条年代曲线救国的成功个案。倘若不言,谁会信《双瞳》的导演是以小情调、小格局著称的陈国富呢?他说“我只是从现实环境里头找生机。”

这一年共有十六部台囗湾电影面市,然而多五部、少三部又有什么探讨空间呢?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42:00 +0800 CST  


2003·一个人的史诗片

2003年 李康生 《不见》

没念过一天电影课程,自修成才的青年导演魏德圣年底自筹款新台币250万,拍出史诗大片《赛德克·巴莱》气势磅礴的五分钟宣囗传片,意图证明自己具有执行史诗题材的能力,渴望募集到计划中拍摄所需的两亿新台币。2003年SARS当囗道,台囗湾电影年产15部,面对两亿新台币这个许久未在台囗湾电影产业界出现的数字,金主伯乐们噤若寒蝉,半只也没有出现。

小魏痛囗定囗思囗痛,决意将五分钟短片投放网络,并架构网站公开向大众集囗资,渴望从民间募集到这两亿新台币的制片费用。然而双手热烈鼓掌,金钱冷淡以待,次年,网站共计酬款45万新台币,与理想数字距离遥远。小魏遵守承诺,将募款全部捐给世界展望会,专款用于部落学童的教育基囗金。

《赛德克·巴莱》仍处于ING形式,小魏却无疑是这一年最大的梦想家。他的精神启蒙导师杨德昌对他说:“你们这个年代的人比我们更辛苦。”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44:00 +0800 CST  



2004年·“又是一个卧薪尝胆的夜晚”

2004年 张艾嘉 《20 30 40》

“又是一个卧薪尝胆的夜晚”,这是吴宗宪在《妙探神威》(原名《人不是我杀的》)中的一句搞笑对白,导演朱延平本人也凭本片经历了极为艰辛的一夜——《妙探神威》创下囗台囗北市总票房仅有两千多新台币的最低纪录,换算当时电影票价,仅有十人左右观影。

作为台囗湾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最重要的喜剧导演之一的朱延平,曾一手挖掘早期谐星许不了,童星搭档郝劭文、释小龙搭档。按数量来算,台囗湾新电影导演作品全加在一起才能与他一人抗衡。黄金时期曾被黑囗道大哥押着拍片的他,在年产电影22部的当年台囗湾,再也不受黑囗道骚扰——“他们都改行炒股票了——不赚囗钱的地方不会有台囗湾黑囗道”,朱延平如是说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45:00 +0800 CST  



2006·盛夏光年,从此开始

2006年 陈正道 《盛夏光年》

《盛夏光年》未上映前,主演张孝全、张睿家两个大男孩兴致勃勃夸下海口,如果本片预售票突破八千,二人就要当街裸奔。

10月13日,《盛夏光年》在台囗北与釜山影展同时首映,传出双城捷报,台囗北第一周首开票房两天突破新台币百万大关。跟随剧组赴韩,第一次参加国际影展的张孝全、张睿家在釜山被当作巨星追捧。大男孩们兴囗奋之余,内心也在忐忑不安,暗中向“80后”导演陈正道打听着关系两人命运的预售票结算数字。

最终,七千余张预售票的战绩为台囗湾电影市场和两个大男孩同时注下一剂强心针,电影大卖,他们也不用担心裸奔一事了。

这一年台囗湾电影形势有所好转,各类影片相加接近50部,但本土制囗作的剧情长片只有17部,依旧未能摆脱十字头的宿命。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47:00 +0800 CST  


2007·跟爱神一起去卖票

2007年 李康生 《帮帮我,爱神》

“上康熙”近年来已成为台囗湾各路导演新片宣囗传期间重要通告之一。2007年,《练习曲》导演陈怀恩上了两个娱乐档:陶晶莹的《爱上陶花园》和著名的《康熙来了》,聊的是跟电影没什么关系的话题“明星家里最难念的一本经”。卖力的宣囗传攻势物有所值,本土手工制囗造的《练习曲》全省票房过两千万,算上录像带和电视等下游版权费,回收成本不成问题,作为一部自语式抒情小片,已算创下票房奇迹。

李康生也上过“康熙”,他行销《帮帮我,爱神》时却谨遵导师教囗诲,上囗街叫卖才是正经事。监制蔡明亮率领,李康生导演携尹馨等一行演员,在槟榔车和“全省跑透透”小巴车队陪伴下,身披《帮帮我,爱神》的红布条从民囗主纪囗念馆出发,浩浩荡荡,穿越总统府步行街到西门町的红楼,沿路高喊“敬请惠赐爱神一票!”经过两个月的艰辛卖票,《帮帮我,爱神》共卖出15000张预售票,破了之前所有预售纪录,这一年的台囗湾电影,已经有了些复苏的迹象。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49:00 +0800 CST  


2008·经历风雨,彩虹毕现

2008年 魏德圣 《海角七号》

2008年,没有拍成《塞德克·巴莱》的魏德圣拿到了五百万新台币辅导金筹拍《海角七号》,他却又想拍成5000万的大制囗作,最终将自家住房拿去抵押。还好《海角七号》铁定收回成本了,创下了魏德圣都难以置信的4亿新台币的超高纪录,成为台囗湾地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华语电影。不仅小魏的《塞德克·巴莱》被重新提上议程,连同原住民的小米酒,片中茂叔这个角色,都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

然而小魏和其他“七年级生”们,也就是焦雄屏命名的“太超过(Too Much)世代”却对此表露囗出了超越年龄的稳重,认为台囗湾电影近二囗十囗年的衰落和整个工业体囗系的不成熟,并非他们一两个人,一两部片子就能搞定,台囗湾电影需要的依旧是时间,和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囗入。《海角七号》被赋予了太多超过其本体的意义,人们热切的讨论它,一遍遍的观看它,事实上是抒发自己对台囗湾电影太多爱恨交织的情绪。

《海角七号》中最美好的意境是彩虹,每个为台囗湾电影复兴付出努力的电影人一定会记住2008年这道彩虹的光芒,亦不会忘记在它之前那场暗无天日的暴风骤雨。因为,没有历囗史,就没有未来。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50:00 +0800 CST  
终于发完了,敏感词还真多

很多台湾电影还是挺不错的,这个帖子可以帮大家了解一下

楼主 lxlllhm  发布于 2011-02-20 18:51:00 +0800 CST  

楼主:lxlllhm

字数:4517

发表时间:2011-02-21 02: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8 08:18:35 +0800 CST

评论数:2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