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版本的红色警戒设定

本人决心重打锣鼓另开张!
计划是首先发背景,然后发中国的兵种介绍,接下来是苏军的新单位和旧单位的新设计,再然后是还没完成的GLA设定与雇佣军设定。

欢迎上次和我并肩作战的同志们继续来支持我,也欢迎想加入我们的新同志参与到这里来!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4 22:41:00 +0800 CST  
首先发布的是三战前的整体剧情:
   21世纪中期,由于一次规模空前的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整个西方从21世纪初就开始的衰退进程大大加快,西方世界的领头羊美国受到的打击尤为沉重,以至于对其势力范围的掌控急剧减弱。经济上的严重衰退导致了民众的不满,急需转移国内矛盾的西方各国,渐渐将思路放在了发动对外战争上。北约各成员国纷纷开始新一轮扩军,强化其庞大的战争机器,并针对中国俄罗斯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部署。
   西方世界的力量东移造成了对中东地区的控制能力迅速下降,而这给了那些从21世纪初就筹划打击西方世界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一个机会。那些在中东各国长期进行恐怖主义活动的组织在数十年的战斗中逐渐强大起来,并联合成了一支令北约在中东地区驻军心惊胆颤的的军队----“全球解丅丨 放军”(GLA)。他们以在全世界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为宗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将其触角伸入了很多黑暗的角落,获得了下到普通伊斯兰教徒黑社会组织上到超级富豪垄断组织甚至是一些失意的政治势力的支持。因此,GLA不仅将它的秘密军事组织与金融机构渗透到了穆斯林世界的每一个地方,还拥有了大量不能算是先进但绝对很实用的武器装备和大量的物资,成为了世界舞台上看似不起眼但潜在力量极为强大的一极。
   与此同时,原本经济就比较落后的东欧各国,重新出现了旨在回到社会主义时期的运动。原华约各成员国内部的共丅丨产党开始活跃起来,并在实力空前强大的中国的支持下扩张自己的影响力。由于人民对经济低迷和西方军事威胁的不满,原华约各国纷纷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成丅丨立了一个又一个的红色政权。在中国的大力支持之下,革命武装与资产阶级的白军和北约干涉军展开了残酷的战争并最终获得了胜利,重建社会主义阵营。不久后,中国和东欧各国以上丨海合作组织为基础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同盟,这一军事同盟被人们称为“新华约”。
   眼见红色狂潮迅速席卷了整个东欧,资产阶级在惊慌失措之余决心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一条又一条的法律将无数青年和大批科学家招入军队,却没想到大批GLA的地下组织成员趁机混入其中并利用人们对当局的不满大肆发展势力。就在北约向新华约宣战之前,GLA发动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恐怖袭击。这次恐怖袭击的目标是各国在太空中的卫星系统和各国的网络系统,成功地摧毁了大部分的卫星并暂时瘫痪了互联网,极大削弱了北约和新华约的实力。趁着这个机会,GLA在其势力范围内发动了规模巨大的暴丅丨动。凭借着完善的情报,狂热的宗教情绪和不错的武器装备,GLA连续击败混有大量伊斯兰间谍的北约军队和刚刚建立实力有限的新华约军队。在很短的时间内,GLA控制了大半个中东,大半个中亚,整个北非,整个印度尼西亚,东南欧的原南斯拉夫地区,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势力。
   局势的恶化迫使西方决定使用核武器来解决问题,可是GLA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超越时代的新兵器“中子惊跳器”,使战术级别以上的核武器全部报废无法使用,而大量使用生化武器又使GLA获得了极大的优势。眼见GLA的势力在各地不断扩大,北约与无奈之下暂时与新华约结盟对抗GLA。2050年,北约领导人和新华约领导人在日本签订《东京条约》,协议共同消灭GLA,第丅丨三次世界大战爆发。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4 22:47:00 +0800 CST  
然后是三战中的整体剧情:
GLA在全球各个战场发动猛烈攻势,盟军、新华约各自为战致使联盟节节败退,GLA对欧洲、北非、中亚进行的疯狂进攻打得联盟喘不过气来。盟国和新华约的领导人意识到他们必须摒弃前嫌加强合作,否则绝对挡不住GLA的攻势。
苏联和西欧在欧洲战场上东西呼应,进行了一连串经典的配合作战,暂时抵挡住了GLA潮水一般的攻势,但是东欧和中欧已经完全沦陷,GLA仍然掌握着欧洲战场上的主动权,并且完全控制了北非。并且,中亚战区的危急形势迫使苏联和中国抽调更多的力量防止GLA中亚军团的扩张。
而在东方,GLA的东南亚军团让中国在中南半岛上吃尽了苦头,南海上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拉锯战。趁着GLA东南亚军团与中国激战之际,日韩联军发动了对印度尼西亚的攻势,取得了很大的战果,牵制了东南亚军团的力量。
GLA高层看到了最近的攻势明显的缓慢下来,认为这是盟军和新华约从未参战的国家中得到支援的原因。为了杀鸡儆猴,同时也为了支援受到夹击的东南亚军团,GLA最强大的中东军团抽调了大批精锐部队东进建立南亚军团,利用亲盟军的印度国内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矛盾加大之机入侵南亚次大陆。GLA开始阶段的进攻势如破竹,并在南亚大大扩充了他们的军队,甚至发出了“在南方包围联盟”的豪言壮语。,但是印度政丅府转入战时体制之后,人口和资源上的巨大优势逐渐体现出来,适应了战争的印度军队虽然无力发动反攻,却以巨大的代价阻止了GLA的进一步入侵。同时,GLA为了震慑南美诸国而发动的恐怖袭击和对当地游击队的援助彻底激怒了南美国家,世界范围内反GLA的联盟渐渐成形。
为了扭转战局,打破各个战场上僵持的局势,GLA决心研发新式秘密武器投放战场,但是资金和技术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找不到一个条件好的实验场。GLA于是向南部非洲发动侵略,试图获得那里丰富的资源。然而由于非洲军团战斗力不高以及盟军援兵的活跃,GLA在攻击到赞比亚一线时终于彻底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力量,同时也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联盟的反攻终于开始,首先是在欧洲:西欧盟军的佯攻牵制了GLA欧洲军团的注意力,红军趁机在东线展开全面进攻。原本是主攻方向的北侧遇到了GLA军队的顽强抵抗而止步于波兰,但是红军新秀将领的出色表现却让东南欧实力相对较弱的GLA溃不成军。苏联顺利控制了土耳其海峡,黑海舰队在三战中首次开入地中海。GLA为了对抗联盟的攻势加速了新式武器的开发,但却被联盟的情报网侦知,由此联盟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盟军不顾伤亡加强对西欧的反击,中国也增兵中亚减轻苏联腹地的压力,而充当主力的苏军通过土耳其海峡进入地中海,突袭位于埃及的GLA秘密武器研发中心!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中国发动了反击中亚的“血火丝绸”行动,与苏联驻军紧密配合,重创了GLA中亚军团使其无力威胁苏联后方;而盟军在低地国家和阿尔卑斯山脉进行的猛烈攻势也严重威胁了GLA欧洲军团的高科技兵工厂;苏联在投入大量兵力阻挡了中东军团对土耳其海峡的攻势之后,成功扫清了东地中海的GLA势力,一举歼灭了守卫埃及的非洲军团所有精锐部队,毁灭了GLA的武器计划。但是盟军对苏联在地中海的大举扩张产生了疑虑,同时GLA再次抽调兵力从中东和欧洲两个方向向苏联发动进攻。在地中海和非洲一连串中小规模的战斗先后失利之后,苏联不得不将远征军撤回而对抗GLA的新一轮反攻——当然人们不会知道,这也是GLA分裂前最后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反攻。欧洲东线和中东的反攻虽然给苏联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但是GLA也耗尽了最后一点战略预备队。
盟军终于突破西线GLA的防线跃马中欧,欧洲军团不得不全体向南撤退,避免在德国被苏盟两军做成夹肉汉堡。事实上苏联和盟军在德国实际接触之后,两方面就都暂时停止了进一步的军事行动而互相戒备。盟国和苏联在欧洲都部署重兵,而将进攻重点转向其他战区——盟军加强了对南部非洲的支援,而苏联则力图先把中东军团赶出高加索。而在东亚,中国虽然不断升级中南半岛上的攻势,但是东南亚军团始终能够撑过一口气不倒。中国情报部门的结论是这与日韩联军在印度尼西亚不阴不阳的进攻有关。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4 22:56:00 +0800 CST  
这些事实没有瞒过GLA的眼睛,一部分温和派建议与联盟中的动摇势力结盟以求生存,这遭到了顽固派的激烈反对。本来顽固派是占据优势的,但是苏联在北非的突袭和中苏在中亚的联合进攻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威信,而南亚陷入泥潭的战局也使得他们焦头烂额。于是属于温和派的庄斯将军和科塞德王子联合软禁了激进派领袖斯拉克斯博士,宣布他“因研究时受到感染而暂时不能继续工作”,但旋即被激进派占优势的中东军团驱逐出去。GLA开始了大规模的分裂:拥护温和派的东南亚军团、欧洲军团、非洲军团以庄斯将军和科塞德王子为首,拥护激进派的中东军团、中亚军团、南亚军团继续支持斯拉克斯博士。
而联盟方面关于处理GLA温和派方面也出现了分歧:盟军希望维持欧洲军团,而红军坚持要解散他们;日韩希望维持东南亚军团而中国反对;盟军希望维持非洲军团而新华约反对,日韩保持沉默。终于,认为GLA已经穷途末路的联盟解体,盟军突袭苏联的欧洲部分;而日韩趁着盟军注意力转向西欧的时候一举歼灭盟军太平洋舰队,接着又以不小的代价把中国海军重创并逼入港口,从朝鲜半岛发起进攻。看到日韩联军真正实力的GLA温和派宣布投靠日韩联军。
被盟军和日韩以及GLA余部夹击新华约处于最危急的关头:在欧洲,苏联退守西白俄罗斯,乌克兰和高加索也被GLA军队所骚扰,波罗的海三国完全沦陷,列宁格勒危在旦夕;在亚洲,日韩联军虽然没有全歼已经有所准备的中苏海军,但是却把它们全部逼回港口,并在朝鲜半岛上高歌猛进,一举击溃了朝鲜人民军并攻入中国境内,兵力大多分散在中亚、中南半岛、巴基斯坦(援助巴基斯坦抵抗GLA南亚军团)的中国在吉林和辽宁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兵力上的劣势导致中国军队在长春和沈阳保卫战中先后失利。一时之间,新华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什么叫做英雄?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可以称作英雄。
中国军队壮士断腕放弃了吉林辽宁两省和在那里进行阻击作战的大部分兵力,换来了主力部队赶回华北重新集结并构筑防御工事的时间。当日韩联军花费及其惨重的代价攻克了解丅放军在东北两省完善的防御系统之后,他们不得不面对矢志复仇的中国人民解丅放军主力兵团和秦皇岛地区坚固的筑垒地段。尽管日韩联军暂时还占有兵力上的优势,但是中国军队源源不绝的援兵和东北、北朝鲜已经成为一片焦土的事实迫使他们选择了把握不高的速决战,一场决定世界未来走向的大战在秦皇岛爆发。
经过秦皇岛惨烈但是成功的阻击战之后,中国军队消耗了敌方的所有力量,随即开始对疲惫不堪的日韩联军主力进行反包围。这个显然有些操之过急的行动虽然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但是也重创了敌方部队,逼迫他们狼狈的撤离中国领土甚至是北朝鲜,回到他们发动战争的地方——三八线。
而在欧洲战场,苏联红军同样进行了大胆的冒险行动:引诱盟军主力向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推进以分散他们的兵力,而利用GLA欧洲军团残部战斗力有限的事实在乌克兰埋伏了大量部队。在新研制出来的铁幕装置的帮助下,红军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防守出人意料的成功,对此毫无心理准备的盟军又遭到了来自南方的突袭,猝不及防之下几乎遭受全军覆没的命运。红军趁机开始了向西方的大进军。
日韩联军的纳米虫群系统终于开始应用了,中国军队被牢牢拦阻在三八线以北——不得不重新修复吉林辽宁两省和北朝鲜战争创伤的中国已经无法突破这全新科技带来的障碍。而日韩联军则利用自己的海上优势确保了中国不能从海上打击自己。无奈之下中国不得不运用中南半岛上有限的兵力打击日韩联军的盟友GLA东南亚军团,试图切断日韩联军的资源补给。本来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中国军队中一批年轻而活跃的指挥官的行动和东南亚人民(包括温和派穆斯林)对GLA的反抗的共同作用下,新华约摧毁了GLA东南亚军团,也为失去资源补给的日韩联军敲响了丧钟。
与此同时,苏联红军原本势如破竹的攻势也遇到了麻烦:在维也纳和柏林让盟军见识到了红军恐怖的力量并消灭了龟缩于欧洲南部的GLA残部之后,盟军将尚未完全调试成功的超时空传送仪投入了战场。尽管由于本身尚不完整,有些被传送的部队会永远消失在异时空之中,而且传送范围也仅限于西欧。但是这仍然给红军带来了无法克服的困难。意识到了自己已经是强弩之末的红军在西方转入了防守,调头清扫GLA最强大也是最精锐的中东军团和中亚军团。中国也重新组建了庞大的西征军,与苏联红军一道苦战,歼灭了代表GLA最后希望的这两支大军并摧毁了GLA一直秘密研制的超级生化导弹。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4 22:56:00 +0800 CST  
由于日韩联军和盟军的新式超级武器先后投入战场,新华约的反攻不得不转移方向,憋了一肚子气的红军指挥官们把GLA残部打得落花流水,当年一度虎视全球的GLA却如风中残烛一般奄奄一息。中国建议趁机消灭GLA的残余部队,尤其是斯拉克斯博士指挥的非洲军团虽然实力不强,但是盟军已经停止了对他们的进攻并且有资助他们研制比超级生化导弹更可怕的武器。遗憾的是中国无法将自己的主力部队派到北非那么远的地方,苏联也正忙于对中东军团残余势力的镇丅压而无暇分丅身。当新华约勉强抽调的一支中苏联合装甲部队(事实上有不少成员是从当地招募的阿拉伯人,他们不熟悉手中的武器,战斗力有限)在亚历山大港被当地的守卫部队击败之后,中国雇佣了德国雇佣兵公司摧毁了非洲军团的大部分重要基地,把即将完成的基因武器和相关资料、研究人员统统埋葬在云爆弹的烟雾之中。
中国和苏联的很多将领感觉将北非的战斗委托给“非正规军”(尽管从素质上看他们是高度正规军)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但是驻守在中东和中亚、西亚的新华约战地指挥官们可不管那一套,他们无视比自己军衔高很多的将军们的不满将战争经费大笔大笔的交给雇佣兵们来清除自己防区内的GLA残党甚至是防区外GLA设防严密的军事基地。而看到中东、中亚、西亚等占领区治安日益好转之后,新华约将对付非洲军团和南亚军团正规部队的任务也交给了这些雇佣兵们,自己则专心准备对西欧和日本的最后攻势。中国战术核武部队虽然在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由于GLA中子惊跳器的存在一直显得有力使不上——毕竟武器威力不得不大幅下调的滋味确实不好受。在东南亚军团被打得七零八落的今天,他们终于开始自由发挥自己的力量:针对日韩联军部署在几个无人小岛上的纳米虫群核心,战术核武部队进行了几次完美的外科手术式打击,精确清除了这些阻拦新华约进军脚步的绊脚石。
丧失了防护罩的日韩联军根本无法对抗新华约的滚滚铁流,甚至连对马海峡都无法停止那天崩地裂一般的攻势:中国雪藏许久的“长征”级核潜艇向毫无防备的日韩海军亮出了自己的獠牙,配合着去除了束缚的战术核武部队将缺乏燃料的敌军舰队成批送入海底。接下来中国本来想像二战时美国一样用战略轰炸打垮日本,但是当神罗研究中心的超能波毁灭装置进行了一次不成功的试验之后,中国联合苏联的远东部队发动了对日本的登陆作战。
在对日进行正式进攻之前,中国雇佣了德国佣兵集团开展对日本的破坏活动。这些精锐的佣兵分成小队对日本的各个重要目标进行突袭,消耗日本那原本就因资源匮乏而严重不足的战略储备,打击日军的士气。为了支援这些勇敢的佣兵战士的行动,中苏联军调动了一切能够调动的飞行器争夺日本列岛上空的制空权,来保证“随时随地的空中补给与支援”。这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大批空降“黑潮”坦克的行动,这些并不昂贵但效率很高数量很多的遥控坦克在空降到战区之后就接受距离最近的佣兵小队的指挥,弥补了佣兵部队人数有效的弱点,有效打击了日军重兵设防的要害。
在佣兵部队的活动耗尽了日本不多的战略储备之后(日本这时能源缺乏到甚至连超能波毁灭装置都只能在本土应用了),中苏联军对日本发动了全方位的总攻击:横须贺、横滨、东京、大阪、名古屋、神户等一系列极为血腥的战斗对整个日本都造成了可怕的破坏。尽管日军大部分部队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物资,但是他们仍然给新华约大军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如果不是活跃已久的佣兵部队限制了日本游击战的展开并提前消耗了日本绝大部分残存的物资,新华约将在攻占日本之后彻底丧失进行下一阶段作战的能力。
不过无论如何,兵力与补给上的差距是无法用精神来弥补的。虽然付出了重大代价,但是新华约仍然占据了整个日本(当然这个占领并不稳固)。而接下来,就是对盟军发动最后复仇战争的时刻了。
终于解决掉后顾之忧的新华约开始准备向西欧的最后总攻,苏联的领导人们发誓要把战争的罪魁祸首——未来科技公司从地球上彻底抹去,但是超时空传送仪的存在却死死拦住了红军进攻的步伐。盟军利用超时空传送仪多次打败了红军的攻势,并且试图运用这个前所未有的战争机器突袭莫斯科,尽管这次愚蠢的尝试被克格勃和莫斯科军区装甲教导师无情的击败在传送场地上,但是吓出一身冷汗的红军领袖们已经决定首先摧毁这个可怕的威胁。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4 22:56:00 +0800 CST  
在红海军利用几次大规模的调动吸引了盟国海军的注意力之后,一支怀着必死决心的红海军分舰队对部署在佛罗里达半岛上的超时空传送仪发起了突袭。在雇佣兵渗透进去破坏了盟军基地的电力设施之后,红军利用盟军暂时无法运兵回援的短暂空隙摧毁了超时空传送仪,吹响了西欧总攻的号角。
在新华约对付GLA残部和日韩联军的时候,盟军也在一直积攒力量。面对着红军排山倒海一般的进攻,盟军在低地国家为了保卫未来科技公司总部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双方进行了西欧战场上规模堪称空前绝后的坦克大决战,天启坦克、未来坦克X-1、先锋炮艇机、图波列夫飞艇、粉碎者、平定者等在其他战场上凤毛麟角的装备在这里成群成群的投入战场,未来科技公司总部所在的阿姆斯特丹、盟军获得海上支援的中枢鹿特丹、盟军总部布鲁塞尔在战火中完全成为一片废墟。这次战役最终的结果是双方两败俱伤,部署于低地国家的盟军主力和负责进攻他们的红军部队都丧失了再战之力。然而,当盟军认为战争将一直这样僵持下去的时候,从阿登森林突然出现的红军装甲兵团彻底打碎了他们的幻想。
沿着第三帝国攻打英法联军的道路,红军不费吹灰之力的包围了残破不堪的盟军主力并轻松地消灭了他们,进而让整个法国都倒在铁锤坦克的履带之下。丢掉了欧洲全部陆军主力的盟国只能寄希望于他们强大的海军还能保卫住英国作为遥远的未来中反攻的桥头堡,然而雇佣兵和红海军联手进行的出其不意的突袭战让盟国认识到这仅仅是个不切实际的奢望。
从冰冷的北冰洋偷偷潜入的红色狼群悄无声息的接近冰岛,以一次漂亮的奇袭拉开了红军进攻英国的序幕——在他们的袭击下,海军兵力薄弱的冰岛空军基地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红军一批部队也开始在苏格兰进行登陆。盟国海军急忙抽调兵力北上支援,而趁这个机会,雇佣兵的精锐队伍突袭了哈德逊河口的英国舰队,掩护红军主力登陆。英国仓促组织的部队无力阻击新华约的攻势,伦敦被攻陷,英国政丅府也被俘虏。英国宣布投降,盟国海军主力撤往美国。
双方海军实力的巨大差距让新华约意识到登陆美国在现阶段还仅仅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在欧洲的惨败也让美国认识了新华约的强大力量。在准确判断出现在无法消灭对手之后,新华约和美国开始了和谈。实际上,双方都希望利用和谈时间增强自己的力量,美国更是利用未来科技公司残留下来的技术资料研究超级武器质子撞击炮。但是有两件事美国没有想到:第一,一名新华约间谍潜入了戒备森严的51区基地,获取了在那里建造的质子撞击炮的情报;第二,苏联的超级武器真空内爆弹已经成功制造出来了。
拥有了真空内爆弹并将英国建设成一个巨大前哨基地的新华约对资本主义的老巢美国发起了一场空前绝后的登陆作战:从远东出发的中苏联军在阿拉斯加迅速推进,牵制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和加拿大的一部分精力;从日本出发的中国远征军在缴获的日本浮岛要塞和超级要塞的掩护下气势汹汹的冲向美国西海岸,并且以一支分舰队封锁了巴拿马海峡;从英国出发的苏联军队则在用真空内爆弹狠狠洗礼了美国舰队之后,向美国东海岸发动了攻击。与此同时,新华约再次运用在日本已经取得成效的战术,向美国各大城市空投了无数“黑潮”坦克,与混入美国国内的雇佣兵相互配合制造混乱。
由于即将完成的质子撞击炮对新华约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中国军队在成功登陆西海岸之后,便集中了数个空降兵师,在空军轰炸的掩护下迅速发动了对51区质子撞击炮的斩首作战。由于吸取了超时空传送仪被毁的教训,盟军在51区基地的布防异常严密,中国进行的这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空降行动几乎要以悲剧收场。但是有赖于空降兵们的英勇顽强,盟军既没能将他们歼灭在降落地点也未能阻止他们抢占几个至关重要的机场,勇敢的空军飞行员们冒着盟军炽烈的炮火运来了大批援军,正是这些援军彻底摧毁了整个51区基地和藏匿其中的质子撞击炮。
苏联在东海岸的战斗同样血腥惨烈而极为成功,在付出重大代价歼灭了盟国残余海军和岸防部队之后,红军在几次大规模会战中报销了盟军的主力部队。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尽管包括华盛顿在内的诸多美国大城市都和守卫他们的盟军重兵集团一起毁灭,但盟军的战斗意志依然顽强,丝毫不顾他们已经没有取胜希望这个事实而仍然不断发动反攻。新华约情报部门判断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圣地纽约仍然掌握在盟军手中,因此他们不愿投降。于是红军最精锐的部队向纽约开进,准备实施对盟军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击。
新华约的部队在纽约遭到了盟军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抵抗,战斗的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东京巷战和西欧的坦克大决战。红军前线指挥官在战斗中发现盟军在自由女神像附近部署了一个有重兵把守的奇特机器,据俘虏的盟军军官供认那是新研制的时间机器,最近一个时期内全美进行的疯狂抵抗就是为了掩护它的运作,带盟军回到过去改写历史。新华约前线指挥部当机立断,对自由女神像附近的盟军发射真空内爆弹,彻底摧毁了时间机器和周围的盟军。
全美盟军眼见大势已去,纷纷宣布投降,第丅三次世界大战结束。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4 22:56:00 +0800 CST  
接下来发的是自己已经写好的局部剧情:
今天这篇华沙喋血记是我的红警三设计背景的一部分,讲述的是以华沙为中心的波兰革命的简略情况,而波兰革命实际上是2047年东欧共产主义革命的一个缩影。因此,这篇文章可以视作整个背景关于东欧革命的大致描述。
在21世纪上半期进行的那场激烈的能源争夺中,波兰由于地理位置和国力等现实情况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但是却因身处北约与俄罗斯对抗的第一线而承受了极大的负担:为了牢牢地将波兰绑在北约的战车上,北约以“保护波兰不受俄罗斯威胁”为借口在波兰部署了大量的武器系统和军队,将巨额费用转嫁到波兰身上;同时,在西方政丅府政治、经济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超级托拉斯“未来科技公司”从重工业与技术产业开始一步步侵占波兰的国内市场,进而控制其经济。执政的右翼政党不仅对此束手无策,甚至与西方渗透势力相勾结,出卖波兰的国家利益。不断流失的就业岗位、日益困窘的生活、时时刻刻的战争威胁和当局的卖国行为,使得波兰人民愈发不满,民间出现了越来越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反西方情绪。波兰本身的工商业者和企业家,同样对不断恶化的投资环境甚至是自身的生存空间感到愤怒。按当时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的话来讲,就是“整个波兰已经被放在了一个剧烈活动的火山口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身下就会喷出沸腾的岩浆。”
而波兰共丅产党在这个时候就开始了积极的活动,积极组织工人进行罢丅工、宣传抵丅制西方国家的商品倾销和资本侵略、建立合作社互助组等帮助人民克服生活生产困难的单位。这一切举措得到了广大波兰人民和工商业者的热烈拥护,甚至得到了很多民族企业家的支持,借着他们的力量为起义做好了群众基础、经济准备。而新共产国际也非常注重波兰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派遣了很多骨干力量和军事干部到波兰,帮助波兰共丅产党的发展和对军队的控制。新共产国际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尽量将波兰打造成一个掩护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北翼和波罗的海南岸的坚固红色堡垒,为此还在德国东部策划了一些行动,希望能够减轻波兰革命时的外部压力。不过尽管如此,新共产国际内部仍然普遍不看好波兰革命的最后结局,一位中央执行委员当时说的话就很能代表新共产国际对波兰革命的态度:“如果我们在波兰什么都不做,那么东欧的革命就不可能成功;但即使我们在波兰做到最好,波兰的革命也不太可能马上胜利。”
但是,无论对波兰革命的前景抱有怎样的怀疑,到了2047年初,波兰革命的形势已经完全成熟:人民在各种社团的组织下逐渐团结到波兰共丅产党的旗帜下,军队警丅察系统中波兰共丅产党也有相当强大的潜伏力量,经济上的准备已经基本完成。现在,只等新共产国际的命令了。
2047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新共产国际发布命令,东欧各国与俄罗斯各加盟共和国的共丅产党同时发动武装起义,整个东欧顿时陷入一片红色的海洋。波兰的广大城镇与乡村,几乎同时燃起了革命的熊熊烈火!
波兰的革命是从华沙开始、也是以华沙为中心的,波兰共丅产党发动了后世称之为“第二次华沙起义”的“五月起义”,起义市民和反正的军警部队同忠于波兰政丅府的军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事先准备好的军火和波兰共丅产党的指挥下,起义者迅速击溃了政丅府军有组织的抵抗,攻占了总统府、王宫、政丅府大楼、电视台、火车站、机场、码头等药店,波兰反动政丅府狼狈逃出华沙。在其他的地方,革命的进展也十分顺利,在格但斯科这个被称为“三联城”的港口要地,起义的波兰水兵攻占了港务局和码头,炮轰城外的政丅府军营地;在克拉科夫,波兰共丅产党不仅攻克了城市,还封锁了维斯瓦河;在波兹南,革命武装消灭了敌人后马上开始在西侧构筑防线,准备抵抗波兰边防部队、主要是北约军队的进攻;在广大的乡村,人民迅速摧毁了波兰当局派驻的政丅府机构,向波兰共丅产党主要的基地汇聚而去,参加革命军队······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4 22:59:00 +0800 CST  
占领华沙之后,波兰共丅产党立即开始了建立政权的工作:成丅立“波兰救国委员会”作为革命的最高领导机构,将各地革命武装力量改编为波兰人民军,没收包括“未来科技公司”在内的西方企业以及原先由波兰政丅府掌握的资产,成丅立人民银行等等。然而,由于在战斗中波兰共丅产党的骨干党员们冲锋在前,伤亡非常大,因此重新组织的工作进行的比较缓慢。加上新共产国际内部的左倾情绪,导致革命力量不仅没有对波兰反动政丅府的反扑和北约军队的干涉做好准备,甚至没有完全组织好对解放区内残余反动势力的清理工作。
不久,逃出华沙的波兰反动政丅府重新纠集了一批军队,对华沙发动了反攻。这次反攻当中,波兰政丅府军拥有更多的兵力和重型装备,并与解放区内部的反动势力互相呼应,给人民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而北约军队也开始干涉波兰革命,虽然地面部队的主力还没有直接参战,但是已经开始向波兰政丅府军提供情报与补给上的支持,而且使用轰炸机和巡航导弹打击人民军的基地和部队,在政丅府军攻击华沙近郊时,还派遣了伞兵强袭华沙国际机场。
然而,英勇的华沙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在周边地区游击队和从波罗的海顺维斯瓦河南下的水兵的支持下,沉重打击的波兰政丅府军的攻势。人民军利用城市特殊的环境,将政丅府军部队诱入地形复杂的老城区内分割围歼;利用大量民用通讯器材实行信息干扰,削弱地方的电子优势,甚至以此传递假情报迷惑敌人、引诱敌人上当;通过各种通讯手段,将波兰政丅府军和北约部队在城内肆意使用重武器的镜头与人民军英勇抗击敌人的画面对比播放,激励全国革命力量的士气、打击波兰当局的威信。这一时期内,解放了的各大城市都与反攻的波兰政丅府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其中的典型就是华沙国际机场和弗罗茨瓦夫国际机场的争夺战。在这两次战斗中,人民军用假情报误导了北约的空降部队,不仅破坏了大部分机场设施,而且成功将其压制在机场附近。人民军利用缴获的多功能步兵战车灵活的打击对手,使敌人进退两难。另外,在德国汉堡、柏林等地以及奥地利发动的起义虽然没能严重打击北约的力量,但是却成功拖住了敌人的注意力,使其不能立即发动对东欧的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波兰政丅府军在华沙的攻势基本被遏止下来,其补给线和侧翼也受到了游击队的严重打击。与此同时,波兰全国各地的革命力量却迅速壮大起来,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波兰救国委员会”由此决定趁北约还没能全力干涉东欧之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攻势摧毁波兰政丅府军的主力,取得战争的主动权。这次进攻的第一枪也就在华沙的波兰政丅府军显出疲态后首先打响。
波兰政丅府军由于补给的不足和多日战斗的疲劳,战斗力和士气都快速下滑。而北约地面部队迟迟没有出现,连先期投入的空降部队也被人民军重重包围,更使政丅府军出现了对局势的悲观情绪。加之波兰共丅产党的努力宣传,逃兵很多。因此在人民军猛烈的反攻之下,防线很快失守,在华沙城内的波兰政丅府军主力被分割成互不相连的两块,余下的部队也出现了崩溃的趋势。人民军的胜利似乎已经垂手可得。
遗憾的是,北约此时已经基本平定了德国和奥地利的革命,开始大举东进。在这次史称“新十字军东征”的大进军中,北约精锐的快速反应部队作为先锋充分发挥了威力。大名鼎鼎的“战狼”营在其指挥官杰哈德·艾尔瓦德·贝尔肯格林的指挥下从柏林出发,向华沙高速突击前进。在北约可怕的空中打击与自身强大火力的支持下,一路突破人民军的防御和游击队的阻挠,在波兹南协助政丅府军摧毁了人民军的防御体系。这使得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得以在华沙政丅府军崩溃前赶到,也使杰哈德·艾尔瓦德·贝尔肯格林获得了统一指挥华沙附近北约军队的权限。
拥有足够兵力的贝尔肯格林首先突袭华沙国际机场,将大意的人民军部队击溃并救出了奄奄一息的空降部队。接着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向人民军的后方进攻,摧毁了多个仓库、指挥所、通讯中心。由于人民军为了一举摧毁华沙的政丅府军主力,已经将包括伤兵在内的所有力量投入了战斗,因此无法对抗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的攻势。大批物资弹丅药被毁、通讯指挥系统乱成一团的人民军军心大乱,北约凭借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轻易将人民军主力打垮,占领了整个华沙市区。在完全控制了华沙的交通运输系统和仓库储备后,北约将城市交给了波兰政丅府军。
狼狈逃出华沙的波兰政丅府当局下令对华沙和各大主要城市的“叛乱分子”进行彻底的“清理”,被人民军打得落花流水的波兰政丅府军就在各主要城市展开了骇人听闻的血腥屠杀:仅在华沙一地,政丅府军就在接手城区后的一周内屠杀了十几万人,其残酷程度和规模已经就连北约军队都无法视而不见、不得不进行干涉的地步。华沙这座美丽的城市,在经过连续的战火摧残和屠杀之后,全城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房屋被严重破坏,人口则几乎逃散一空。
至于整个波兰的革命武装,在北约军队击溃了华沙的人民军主力之后,就开始次第分散:波罗的海上参与起义的波兰海军舰船,几乎被海空力量占绝对优势的北约全部击沉;各地的其他武装力量,也在北约部队的追击下转入地下斗争或向东撤退。当8月3日最后一支成建制的波兰人民军部队——人民军步兵第11团退入俄罗斯后,轰轰烈烈的波兰革命就宣告失败。
后世历史学家在总结这次革命时,都明确指出包括波兰在内的东欧各国革命基本上是不可能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各国内部革命形势虽然非常有利,但是这在北约压倒性的军事经济优势面前并没有回天之力。而在新共产国际方面,这次革命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就是借此阻挡北约军队的锋芒,掩护新苏联的建立。事实上,尽管北约用最快的速度镇丅压东欧革命,但是在他们从疲劳中恢复过来、进攻苏联之前,苏联红军已经拥有了足够强大的力量,而中国援助苏联革命的物资和志愿军也已经潮水一般涌入了远东和中亚,给试图扼杀红色革命的北约布下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波兰革命乃至整个东欧的革命,虽然最终失败,但是为新苏联的建立争取了时间,摧毁了东欧原有的反动力量,消耗了西方原本用来攻打苏联甚至中国的兵力、精力、物资和时间,为三战中新华约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4 22:59:00 +0800 CST  
回复:11楼

这跟将军2没关系,完全是我和我朋友共同完成的设定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4 23:03:00 +0800 CST  
另外一部分局部剧情被审核耽误了,先发三战前年表

2014年,北极地区发现大量可开采的新能源,引发了俄罗斯与西方的新一轮争夺.

2015年,美军从伊拉克完全撤军,伊拉克再次陷入混乱.土耳其由于库尔德问题被欧盟抛弃.

2017年,什叶派在伊拉克开始占据上风,引起阿拉伯逊尼派国家的警觉.

2018年,伊朗拥有核武器,但是在以色列的外科手术式打击下被摧毁.中东地区局势趋于紧张,针对以色列的袭击频频发生.

2019年,中东战争再次爆发,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向巴勒斯坦发动进攻,完全占领了巴控区.同年,欧美各国出台诸多对于阿拉伯民族的限制政策.

2020年,伊斯兰各教派在GLA策划下达成谅解,沙特阿拉伯与埃及先后发生政变,亲美政权被推翻,中东的伊斯兰极端势力开始统一.

2022年,车臣反政府武装在GLA和北约的秘密支持下重新开始活动,俄罗斯各大城市恐怖袭击频发,南部陷入大规模游击战

2024年,俄罗斯在北极设立的基地遭受恐怖袭击而大部被毁,俄罗斯对北极新能源的开发至此完全被西方拉下.俄罗斯政府放弃北极能源开发计划.

2026年,东欧各国由于俄罗斯油气资源西运的减少,在欧盟内部地位大幅下降.

2028年,伊斯兰游击队在中亚地区开始频繁活动,中国新丅疆频发暴丅乱,上丅海合作组织开始扩大成员并加强合作.

2029年,印度向印度共丅产党游击队发动大规模进攻,伊斯兰势力趁机在巴基斯坦的支持下渗透进入印度半岛.

2030年,东欧各国共丅产党与俄罗斯共丅产党结盟,新共产国际在中国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支持下成丅立.

2032年,美国战略重心西移,重点重新回到欧洲,积极扶持日本和韩国.

2033年,东南亚伊斯兰极端势力频繁活动,发动大量针对非伊斯兰势力的暴丅乱.

2034年,日本废除"和平宪法",开始重新武装.

2035年,美国支持下的未来科技公司成为北约最大军火供应商.德国与奥地利的军火公司开始走下坡路,法国一些公司被阿拉伯某大亨收购.

2038年,以梵蒂冈教廷对中东恐怖事件的谴责为开端,欧美各国加强了对伊斯兰裔公民的监控与限制,导致了伊斯兰势力的极度不满.

2040年,SS行会受雇于北约深入中东和北非打击GLA的势力.

2043年,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北极诸多冰川开始融化.

2045年,北极新能源开发受气候变暖问题的影响趋于低潮,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西方各国准备以战争解决问题

2047年,出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对本国政府应对西方军事威胁的软弱态度的不满,俄罗斯与东欧各国爆发革命.同年北约干涉军开入俄罗斯,中国出动志愿军支援革命.

2049年,俄罗斯革命胜利,白军被消灭,北约准备发动全面战争,在整个欧洲开始动员。

2050年,GLA在中东,北非,欧洲,中亚,东南亚发动暴丅乱.同年东西方在东京签订和平条约共同对抗GLA,三战爆发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4 23:07:00 +0800 CST  
2047年大革命爆发之前,俄罗斯实际上一直处于内忧外患重重地局面之中。北极能源争夺的失败使得严重依赖资源出口的俄罗斯经济始终在不景气的谷底徘徊,GDP停滞不前甚至屡次出现负增长,卢布持续走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降低导致了社会的不断动荡,国力极度虚弱,与此同时,金融寡头与腐败政客的组合垄断了大部分的财富,这又导致了不同阶层之间矛盾的激化;而在军事方面,由于经济的困难导致军事开支也难以支撑,大量的新式装备只能停留在纸面和一部分样品的阶段,拖欠军饷成为普遍现象,南方的分离主义分子在GLA和北约的支持下兴风作浪,北极地区和东欧地区盟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存在也迫使俄罗斯做出一定对应,这些军事上的威胁牵制了俄军大批精锐部队。总而言之,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21世纪40年代的俄罗斯都处于一个非常糟糕的状态。
   面对如此危急的局势,俄罗斯政丅府却始终拿不出什么有效地措施来应对。被不景气的经济和国家面临的威胁所激怒的人民群众在很多地区都进行了示丅威游丅行,政丅府却在垄断资产阶级的唆使下使用暴丅力进行镇丅压,甚至在此后开始执行高压的政策,严厉打击反对党的政治活动。这样一来,国内的矛盾被进一步激化了,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怀念苏联时期的强大与社会主义制度下福利保障的风丅潮
   在这样的情况下,俄共开始大规模发展自己的实力:在衣食无着的城乡民众中组织“互助社”,在企业工厂中利用工会这一合法机构动员广大的工人,并向“互助社”、工会这些机构内部派遣党员积极进行组织与教育的活动,甚至大规模渗透了俄罗斯的军队、警丅察、特务机构、政丅府部门。而且,俄共很清楚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在俄罗斯重建苏维埃大厦并抵御北约必然会发动的干涉行动的,因此俄共和东欧各国共丅产党都加入了新共产国际,依靠社会主义阵营最后堡垒——中国的力量,来保卫革命的火种不被扼杀。为此,俄共派出了大量的政工与军事干部前往中国接受训练,利用中国提供的资金与物资扩大自己的活动,并且帮助中国的很多企业进入俄罗斯的市场。
   21世纪40年代中期出现的全球气候异常造成了北极能源开采的大幅降低,由此产生的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这本来是俄罗斯经济复兴的绝好时机,但是金融寡头与政客的勾结使得大部分利益都被少数垄断企业获取,而广大的人民群众获利甚微。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对俄罗斯加大了压力的西方各国,也迫使俄罗斯政丅府对外出让了大量利益。俄罗斯政丅府这种对外卖国对内压迫的做法彻底引发了人民群众的怒火和对西方的敌视,由人民公投决定、被视为和平改革的最后希望的2046年提前大选爆出的舞弊丑闻成为了革命的导火索,俄罗斯的革命时机已经完全成熟了。
   2047年5月1日,随着新共产国际一声令下,革命的烈火在整个东欧和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土地上熊熊燃起!
   首先,起义在圣彼得堡、莫斯科、伏尔加格勒三个大城市爆发。在北方,波罗的海舰队和海军陆战队投向了革命者一方,与当地的起义市民一道攻占了圣彼得堡;在中部,莫斯科卫戍部队也向起义市民倒戈,不仅把红旗插上了克里姆林宫,而且还逮捕了俄罗斯反动政丅府的大部分首脑,极大延缓了反动势力对人民革命的反应;在南部,工人队伍夺占了兵工厂和武器仓库,与反动军警展开激战,最终也成功夺取了城市。俄罗斯共丅产党迅速在三地建立了政权机构,并将起义部队改编成红军,迅速联络全国各地的组织机构、尤其是三城周围的地区加入革命队伍,圣彼得堡和伏尔加格勒改回苏联时代的名称,以此向全国发出革命开始的信号。
   然而,资产阶级并不甘心就此认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混乱后,他们迅速组建了临时政丅府,一面调集附近地区的边防军和驻军准备反攻三城镇丅压革命,试图把革命扼杀在摇篮阶段;另一方面也做好了向北约请求干涉的准备,为此不惜进一步出卖本国利益。5月中旬,临时政丅府军队主力向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先后发动进攻,另有一部分部队在波罗的海三国的支援下进攻列宁格勒。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5 01:37:00 +0800 CST  
   当然,对于临时政丅府的行动,俄共也早有准备。在莫斯科方向,红军在图拉与白军展开了激烈战斗,新编入正规部队的工农赤卫队表现的异常英勇,抵挡住了白军一波又一波的猛攻;后援不继的白军试图用空降方式奇袭莫斯科国际机场,但该情报被红军内线获得,以至于突袭部队中伏而全军覆没,损失惨重的白军不得不放弃攻打莫斯科的计划。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白军则遭遇了红军第一支装甲部队——在斯大林格勒夺城战中因表现出色而被授予“红旗第十近卫坦克师”这一光荣番号的钢铁劲旅。尽管该部遭到了白军的空袭而损失不小,但工人出身的坦克兵们仍然勇敢地突破了白军的防线,一举摧毁了白军的后勤基地。受这一英勇行为的鼓舞,红军部队纷纷勇猛进攻,很快就把白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至于列宁格勒方向上的白军由于数目上的劣势和红海军陆战队的活跃,仅仅进行了几次小规模战斗后就被迫撤退了。红色政权抵抗住了资产阶级第一波的攻势。
   在三城保卫战先后胜利结束的时候,俄罗斯的国家机器也产生了分裂,很多政丅府机关、军警部队和其他机构投向了革命阵营。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此前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北极军区(俄罗斯为应对盟国在北极不断增加的军事存在而设立的)和高加索军区(对抗南方分离主义者的军区),这两个军区集中了俄军大批精锐主力部队,更控制着众多能源中心和工业基地,它们完整的投靠革命阵营无疑使得苏维埃政权的力量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俄共在这两个军区进行的长期工作终于显出了成效:对政丅府的软弱、国家的衰落以及自身实力不断削减而严重不满的俄罗斯军队看到了革命顺利发展后,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加入了革命队伍,极大加快了革命的进程。
   到了5月下旬,在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正在飞速扩张自己的实力的同时,为是否干涉东欧革命而争吵不休的北约终于艰难的做出了决定:以英美为首的主战派凭借极为微弱的优势战胜了以法国为首的观望派,决定出兵干涉革命。尽管在干涉部队的指挥权、后勤补给、各国出兵数量和军费负担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统一,但干涉军仍然开始进攻波兰、捷克、南斯拉夫等国的革命武装,同时为各国白军提供情报和远距火力上的支持。在北约开始进行地面攻势之后,中国也派出了大批志愿军对革命进行支援,并将援助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红军手中。
   受到北约开始干涉行动的鼓舞,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的白军开始了彻底的联合进程,并与北方的芬兰结盟共同发动对红军的攻势。出于对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方向上越来越多的红军主力的忌惮,以及清除在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境内日益壮大的红军力量的需要,白军第一个重点进攻的目标是相对孤立的列宁格勒,试图在红军战线的北方打开缺口,迫使红军分散兵力。于是在6月中旬,白军从北、西、西南三个方向上进军列宁格勒,动用了大批技术兵器。但是在作为主攻的北线,芬兰军队没能重演1939年苏芬战争的奇迹,遭到了红海军陆战队的顽强阻击,这一出乎白军意料之外的状况使得原本就不甚熟悉的各路军队在配合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被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海军航空兵和陆上的机械化部队各个击破。在这次短暂的战役中,欧列格·凡丁这个日后在欧洲战场上威震敌胆的红军新锐将领首次展现了他在装甲部队作战上的天赋:利用白军在抵达时间上的差异,欧列格指挥的一个机械化步兵营在红军空中力量的掩护下先后击退了三个白军正规团的进攻,为主力部队展开对白军的包围争取了时间。这一经典战斗不仅为红军奠定此次北方战役的胜局打下了基础,更作为使用装甲步兵的完美战例被载入了此后不久成丅立的斯大林军事学院的教科书。
   7月上旬,已经镇丅压了波兰革命的干涉军开始分多路入侵白俄罗斯,于稍后自北方发动了对乌克兰的进攻,并利用优势的海空兵力摧毁了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大部分水面舰只。但是由于东南欧各国红军的坚决抵抗和喀尔巴阡山脉复杂地形的阻挡,干涉军的进攻呈现北快南慢的态势,即相当一部分干涉军部队仍然在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这些国家进行激烈的战斗。这种倾斜的战线在干涉军原本就未能统一的指挥层里引发了巨大的分歧:一部分将领主张不顾侧翼可能出现的红军部队,投入全部机动兵力直插红军的心脏莫斯科。他们的理由是红军尚未完成正规化,不足以对干涉军构成大的威胁,莫斯科也没有足够的正规军队来保卫,占领了这个俄罗斯的心脏后共产主义革命会自行崩溃,如果战事拖延进入冬天,那么情况会复杂得多。而另外一部分将领则认为将脆弱的侧后暴露在红军面前绝不是什么好主意,更何况从高加索军区赶来的红军部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干涉军在大批兵力与物资被牵制在东南欧的此刻应当首先完全控制乌克兰,等待东南欧的部队前来一起击溃这支生力军,这样丧失了主力的红军即使在冬天也没有很大的威胁。高层的意见分歧导致了干涉军的动作在进占明斯克后停止了行动,因为指挥和后勤的不统一,任何一方都无法调动足够的兵力和物资来完成自己的计划,这个致命的停滞给了苏维埃政权足够的时间来加强自己的力量。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5 01:37:00 +0800 CST  

   俄共在击退了白军的第一波反攻后,一方面着手各地红色政权的建立、解放区的扩大、生产生活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建立,另一方面加紧消灭或驱赶那些比较分散的白军部队以巩固后方。北约干涉军的入侵激起了人民强烈的民族主义爱国热情,极大加快了俄共各项工作的进行速度并提高了支持率。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共丅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的紧急会议中决心重建苏联,以达到统一抗击北约干涉军的侵略和团结求存的目的。而在军事上,军队的迅速整编和换装(利用仓库中储存的大量武器装备和中国支援来的物资)也极大的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守卫列宁格勒地区的西北方面军、保卫莫斯科的中央方面军、集中于斯大林格勒-高加索地区的南方方面军等一系列方面军先后成丅立,全国总动员也彻底完成。
   8月上旬,艰难的平定了东南欧的干涉军从西侧踏上了乌克兰的土地,时间的推移决定了干涉军丧失了直插莫斯科的机会,只能选择首先打击红军的有生力量。在乌克兰残存白军的帮助下,干涉军从西、北两个方向上进攻并占领了基辅,迫使西南方面军(乌克兰红军改编)南撤,这在西方的媒体上受到了大肆宣传,被视作共产革命覆灭的先兆。而被那些“自由的、公正的”西方记者们小心翼翼掩藏起来的消息,则指出了进攻斯摩棱斯克方向上干涉军受到的重大打击:红军以惊人的勇敢和韧性挫败了干涉军如同潮水一般的攻势,把城市变成了坚不可摧的要塞和干涉军不可逾越的障碍,西方军队一向赖以制胜的强大空中力量在中国志愿援苏航空队的突然打击下损失惨重。而负责保卫莫斯科的中央方面军在这场战役中甚至没有出动的事实,让干涉军下定决心先清扫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稍后歼灭北方方面军,最后再挑战中路的红军主力。
   因此,实力较弱的西方方面军(白俄罗斯红军改编)和西南方面军在9月和10月的战斗中遭受了重创,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牺牲在那些实力悬殊而又不得不打的战斗中。西方方面军有很多部队被打散,就地展开了游击战争,而主力则退至白俄罗斯东部;西南方面军也在干涉军越来越大的压力下一步步撤往克里木半岛,仅与南方方面军维持了一条脆弱的“西南走廊”。俄罗斯本土的白军也基本上完成了集结,他们大部分被调往北方参加对列宁格勒的围丅攻战;在卡累利阿地峡碰得头破血流的芬兰军队也在干涉军的援助下恢复了底气,开始入侵摩尔曼斯克,威胁了列宁格勒的后方。
   面对如此危急的局势,北方方面军加强了列宁格勒的防御,做好了长期被包围的准备:在列宁格勒市委的动员下,工厂的工人加班加点生产武器弹丅药和其他作战物资,妇女则帮助守备部队修筑防御工事,就连老弱也积极为重要地点布置伪装;政丅府部门收集了大量的食品、燃料并集中储存,莫斯科方面也源源不断的送来援兵和后勤物资;在本地,青壮市民们全部被组织起来,参加临时部队或民兵小组,充实次要方向上的防御,并在敌人可能进攻的道路上布置大量的障碍物和地雷;在海上,无数的水雷封锁了每一条通向列宁格勒的航道······经过紧张的备战工作后,列宁格勒被打造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10月中下旬,干涉军从各个方向上发起了对北方方面军的进攻,红军各兵团均陷于激战当中。自摩尔曼斯克南下的芬兰军封锁了拉多加湖,阻断了支援列宁格勒的道路,正面进攻的部队在付出重大伤亡后也突破了红军的外围防线,逼近了列宁格勒城区。北方方面军不得不动用最后一支预备队——完全由后备人员编成的步兵第十师投入反突击,在炮火掩护和其他部队的配合下,这支部队竟然奇迹般的打退了立足未稳的干涉军前锋,并穿插到突破口附近用燃丅烧瓶和磁性地雷摧毁了大量的干涉军车辆,瓦解了这次关键性的攻势。步兵第十师的英勇战斗成了后世苏联诸多电影、电视剧和其他文学作品描述的对象,如果不是干涉军快速反应部队将该部与红军防线分割开来加以围歼的话,这支部队本来有希望一跃成为红军内一流劲旅的。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5 01:37:00 +0800 CST  
   陆上攻击的失败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水面舰艇大部战沉,使得急于攻占列宁格勒的干涉军冒险发动了对城市的两栖突击作战。干涉军的海军陆战队乘坐气垫船和登陆舰,在清除了海上的水雷后快速向城市发动了突击。这一记“釜底抽薪”本来会给那些缺乏经验的城市守备部队带来很大麻烦,前提是这些运输船只没有碰到红军的阿库拉潜艇的话。白白损失了大批兵力的干涉军,只能在11月中旬的寒风中转入防御,迎接俄罗斯可怕的冬天。
   随着干涉军在全线转入防御,红军主力集中兵力开始消灭那些白军部队,重点打击那些控制区域与解放区犬牙交错的部队,同时也对正面的白军和干涉军发动了一系列规模不算太大的“冬季攻势”。这些战斗严重挫伤了白军的战斗力,并使红军新部队获得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加大了敌方后勤补给的困难。当这个可怕的、**涉军恐惧的称为“死亡寒冬”的冬天过去后,大部分白军,甚至是一部分冬季还很活跃的干涉军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在红军随后发动的声势浩大“春季攻势”中土崩瓦解。
   完成了整编和换装的红军主力在冬季作战中得到了实战经验,在春季攻势中又得到了中国大批的支援,士气和实力空前强大。而泥泞的道路则妨碍了干涉军的后勤补给和兵力调动,这让干涉军不得不开始战略收缩。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新共产国际不顾作战一春的战士们的疲劳与干涉军依然强大的兵力与火力,不切实际的命令红军在夏天依然发动攻势。然而,干涉军越来越密集的兵力使得红军遭遇的抵抗不断加强,整个5月都在进行艰苦而没有多大成效的作战。而到了6月上旬,集中了足够兵力与物资的干涉军决心发动一次致命的大攻势,消灭白俄罗斯那些过于突前而开始失去空中掩护的红军部队。
   6月中旬,艰难的抵达明斯克东郊的红军西方方面军在干涉军坚固的防线上没有取得丝毫战果,整连整营的红军战士牺牲在“雅典娜”和“平定者”的炮火之下,或倒在干涉军空军肆无忌惮的轰炸中。流尽了鲜血的西方方面军没能攻入明斯克一步,反而在干涉军的反攻之下连续溃退,大批部队陷入重围或开始溃散。而7月上旬西南方面军与南方方面军对基辅的联合进攻也以失败告终,紧接着干涉军在第聂伯河河曲运用新的重型两栖装备“突击驱逐舰”,出其不意的包围并在几天内歼灭了驻守在这里的西南方面军第16集团军,使正在专心对付从摩尔多瓦方向开来的5个干涉军精锐师的西南方面军主力暴露无遗。充分发挥了这种新式兵器的优势的干涉军将西南方面军一步步压缩回克里木半岛,并切断了正在后撤的南方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最后的联系通道——“西南走廊”。
   明斯克战役的惨败和西南方面军在克里木陷入包围,终于让红军上下清醒了过来而重新部署自己的防御体系:命令南方方面军从陆上和海上接应西南方面军突围,中央方面军开始后撤并构筑莫斯科防御圈,北极方面军(由原先部署在北方对抗北约在北极的军事力量的北极军区改编而来)抽调兵力支援莫斯科的防御,补上中部与南部之间的兵力缺口。科研机构加快新技术装备的研发进程并将成品迅速配属到各前线部队,新动员的士兵大量补入守备部队和工程部队,做好了战略防御的准备。
   而摧毁西方方面军、挫败南方方面军进攻的大胜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狂热的战争情绪,因冬春时期的失利而有所抬头的反战情绪一下子无影无踪,在充满了因兴奋而带来的狂躁情绪的媒体的鼓动下,数不清的士兵和物资被源源不绝的送往前线,干涉军原本分裂的指挥与后勤系统也有了统一的苗头。在这个大好形势下,干涉军在2048年的7月加快了围丅攻西南方面军的步伐,在摧毁了大部分西南红军的空中部队后对克里木半岛上的一切展开了毁灭性的轰炸,并派遣两栖部队在突击驱逐舰和护卫舰的掩护下攻击红军的侧背。西南方面军顽强的抵抗虽然减慢了干涉军推进的步伐,但是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趋势,不得不在黑海舰队与南方方面军的掩护下于8月上旬退出克里木半岛退往东方。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5 01:37:00 +0800 CST  
   趁着南方方面军忙于援助西南方面军的时候,干涉军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方向发动了对库尔斯克的进攻。兵力集中在斯摩棱斯克方向的中央方面军无法阻挡干涉军的攻势,而库尔斯克的守备部队仅有三个步兵师和一个新编的装甲师,他们缺乏战斗经验、缺乏重型武器、缺乏空中掩护和炮火支援、缺乏掩护部队与后勤补给,缺乏足以坚守阵地的一切。他们要面对的,却是数十万士气高昂、训练有素、武装到牙齿的干涉军主力!
   苏联革命战争史上最悲壮的一幕在库尔斯克上演:苏维埃的战士们凭借着自己对信仰的忠诚与对祖国的热爱,在无险可守的阵地上默默忍受这似乎要把大地翻过来的、永不停歇的轰炸与炮击,运用自己一切智慧、勇气与不多的资源来对抗拥有绝对兵力和火力优势的敌人,直到战死,也决不后退一步。他们几乎是用血肉来阻挡敌人的进攻,靠着突击步丅枪、磁性地雷、单兵火箭筒和迫击炮来抗击敌人满山遍野的坦克、遮天蔽日的飞机与撼天动地的火炮······当这四个师的防线在三天后被突破后,来自北极军区的红军援兵抵达库尔斯克,他们不仅拥有对面的干涉军所拥有的一切,还拥有他们所没有的为战友复仇的怒火与保家卫国的决心,以及神秘而强大、注定要给干涉军留下永生难忘的印象的新式武器。
   很快,库尔斯克地区的红军阵地上出现了无数的神秘高塔与掩蔽良好的战术导弹发射阵地;中国志愿援苏航空队的“神龙”与苏联空军崭新的“米格”、“双刃”共同翱翔,捍卫着红色的天空;成百上千辆新式的“铁锤”坦克与“镰刀”战斗机甲,还有看上去就令人不寒而栗的“天启”坦克排成一条长龙开入这片注定要再次留名史册的战场。
   干涉军对库尔斯克的一次次猛烈进攻,就在这样的钢铁防线面前无功而返:此前所向披靡的装甲兵团在神秘高塔发射的耀眼电光中灰飞烟灭;横冲直撞的快速部队在V4战术导弹的子母弹头的“钢雨”下粉身碎骨;曾经一次次把干涉军带向胜利的空军与远程炮兵,要么在“神龙”和“米格”面前凌空爆炸,要么被“双刃”和它投放的突击部队炸成废铁······来自鄂木斯克研究部的摩斯克芬和指挥红色空军的夏娜成为了战场上的耀眼的新星,他们一个利用绵密复杂的磁暴线圈阵地接连不断的消耗干涉军的锋锐,轻松的将成群的干涉军部队湮灭在人工操纵的“雷暴”之下,把敌人投入无尽的恐惧之渊当中;一个发动了大胆的突袭,正面挑落了无数高傲自大的干涉军“空中骑士”,并带领突击部队和“双刃”武装直升机把干涉军远程炮兵打得魂飞魄散。辽阔的战场成了这对年轻人发挥自身指挥才华的舞台,也成了干涉军永不忘记的地狱。
   10月的秋风悄然吹拂着库尔斯克燃烧着的土地,带走了经久不散的硝烟与血腥,也带走了干涉军的胜利希望与斗志。难以计数的红军部队从各个方向不断出现,已经对精疲力竭的干涉军形成了包围之势。试图突围的干涉军惊恐的发现他们的装甲部队在“铁锤”坦克和“镰刀”机甲面前只能得出一个令人绝望的交换比,而巨大的“天启”坦克则完完全全成了干涉军的噩梦:发现它很容易,击中它也不难,但想击毁它——办不到!同时它还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任何一支干涉军部队毁灭在它无坚不摧的双联装巨炮和研磨履带下。2048年11月,不用凛冽的寒风终结侵略者的灵魂,红军的装甲部队就已经全歼了干涉军一度强大的兵团,让战争的天平归于平衡。
   此前一直顺利进军的干涉军,突然之间就丧失了一支强大的突击兵团。这个噩耗成为了这场战争的转折点,西方各国内部的反战风丅潮再次出现,并且以无可抵挡的姿态横扫整个“自由世界”。无论是媒体怎样的花言巧语都掩盖不了库尔斯克平原上数十万冰冷僵硬的尸体,而残酷的屠丅杀与神经质的戒丅严也压制不住干涉军占领区风起云涌的抵抗运动。干涉军内部貌合神离的“统一指挥系统、统一后勤系统”出现了彻底的分裂,而尽管主战的鹰派们仍然希望用一场军事冒险来挽回颓势,但是战争的结局已经注定。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5 01:37:00 +0800 CST  
   2048年的冬天是十分反常的:大胜过后的红军部队并没有发扬他们冬季作战的长处,而是默默的积蓄自己的兵力、物资和技术兵器;甫遭重创的干涉军倒是积极活动,抢占要点和道路,为明年的进攻做好准备。在2048年11月下旬到2049年3月中旬,干涉军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方向出击一千余次,甚至占据了斯摩棱斯克,形成了“莫斯科”和“顿河”两大突出部。干涉军的计划是在2049年春就发动一场全面进攻,拿下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这两个“共产主义圣地”,歼灭保卫他们的红军主力。
   当2049年的春风悄然融化俄罗斯大地上的冰雪时,做好了一切准备的干涉军开始了赌上他们一切的总攻。不顾道路的泥泞,也不顾红军的炮火,干涉军发疯一般涌向红军的阵地,发誓不给对手把战事拖到冬季的机会,何况剩下的路程也确实不远了。
   不过挡在他们面前的红军也不是2047年的红军了,拥有强大的兵力、坚固的防线和先进的技术兵器,为了保卫祖国而不惜一切的红军战士们死死的把干涉军拖在防线前,消耗他们的物资、兵力、武器和斗志,让他们欲进不能欲退不甘。干涉军在磁暴线圈的辉光与密集的炮火下付出了无数的士兵与装备作为代价,却只推进了可怜的几十公里,面前依然是满怀仇恨的红军战士,还不得不担心身后那条贯穿不安定的占领区的漫长补给线的安全。尽管干涉军最后一点士气在慢慢的消磨掉,输红了眼的鹰派们仍然不愿放弃这个打垮苏维埃的最后机会,还在近乎疯狂的催促他们的部队继续进攻。
   2049年6月,养精蓄锐已久的北方方面军和矢志复仇的西南方面军突然发力,分别进攻干涉军空虚的白俄罗斯北部和乌克兰南部。这一行动完全摧毁了干涉军不多的后方守备队,截获了难以计数的补给物资,并在游击队的帮助下以令人头晕目眩的速度扩大战果:仅仅在进攻开始15天后,红军已经兵临明斯克城下,这个在2048年让红军损兵折将的城市仅仅一天就回到了人民手中;南线的红军则如同二战时朱可夫元帅麾下所向无敌的铁流一般横扫了整个南乌克兰,把干涉军的后勤补给线打了个粉碎。两条巨大的红色铁臂正缓缓的在顿兵“莫斯科”和“顿河”两大突出部中的干涉军背后合拢。
   意识到自己就要被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包围圈所吞噬的干涉军不顾一切的试图逃脱。他们开始从前线撤退自己的军队,但是中央、南方两大方面军及时的大反攻让这次秩序井然的撤退完全变成了毫无章法的大溃逃,无数的笨重物资与装备同伤兵一起被遗弃在战场上,成群的部队丧失了建制狼奔彘突。红军穿插部队和地方抵抗运动的活跃,让这些侵略者在溃逃中很难获得最基本的补给与喘息,就连吃上一口饭喝上一口水都成了奢望。虽然身处盛夏,但是干涉军的惨状丝毫不亚于当年拿破仑在寒风中逐渐土崩瓦解的大军。干涉军每次试图停下来组织抵抗或反击,都被红军迅猛的攻势毫不留情的粉碎,接下来仍然只能无望的溃逃。尽管干涉军在溃逃过程中也了解到,凭着北方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实力是不可能完成一个这么大的包围圈的,但是低迷的士气、混乱的指挥与后勤、配合的缺失和对红军新式武器的恐惧压倒了理智,让他们不可能停下奔逃的脚步。直到2049年10月,干涉军残部逃回西白俄罗斯与西乌克兰时,实在无力追击的红军才停下进攻的脚步,品尝胜利美好的果实。
   最后的大决战过后,干涉军已经彻底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而红军也是十分虚弱。看不到胜利希望的西方各国受到反战浪潮的不停冲击,已经无法继续战争;而新生的苏联也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就这样,战争停止了,干涉军完全退出苏联领土,而新共产国际也没能收复东欧,在被新共产国际称为“21世纪的《布列斯特和约》”的停战协定签订以后,波澜壮阔的苏联革命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未来等待着世界的,是短暂的和平,以及,更加惨烈残酷的新全球战争······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5 01:37:00 +0800 CST  
下面还是局部剧情:
2047年大革命爆发之前,俄罗斯实际上一直处于内忧外患重重地局面之中。北极能源争夺的失败使得严重依赖资源出口的俄罗斯经济始终在不景气的谷底徘徊,GDP停滞不前甚至屡次出现负增长,卢布持续走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降低导致了社会的不断动荡,国力极度虚弱,与此同时,金融寡头与腐败政客的组合垄断了大部分的财富,这又导致了不同阶层之间矛盾的激化;而在军事方面,由于经济的困难导致军事开支也难以支撑,大量的新式装备只能停留在纸面和一部分样品的阶段,拖欠军饷成为普遍现象,南方的分离主义分子在GLA和北约的支持下兴风作浪,北极地区和东欧地区盟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存在也迫使俄罗斯做出一定对应,这些军事上的威胁牵制了俄军大批精锐部队。总而言之,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21世纪40年代的俄罗斯都处于一个非常糟糕的状态。
   面对如此危急的局势,俄罗斯政丅府却始终拿不出什么有效地措施来应对。被不景气的经济和国家面临的威胁所激怒的人民群众在很多地区都进行了示丅威游丅行,政丅府却在垄断资产阶级的唆使下使用暴丅力进行镇丅压,甚至在此后开始执行高压的政策,严厉打击反对党的政治活动。这样一来,国内的矛盾被进一步激化了,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怀念苏联时期的强大与社会主义制度下福利保障的风丅潮
   在这样的情况下,俄共开始大规模发展自己的实力:在衣食无着的城乡民众中组织“互助社”,在企业工厂中利用工会这一合法机构动员广大的工人,并向“互助社”、工会这些机构内部派遣党员积极进行组织与教育的活动,甚至大规模渗透了俄罗斯的军队、警丅察、特务机构、政丅府部门。而且,俄共很清楚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在俄罗斯重建苏维埃大厦并抵御北约必然会发动的干涉行动的,因此俄共和东欧各国共丅产党都加入了新共产国际,依靠社会主义阵营最后堡垒——中国的力量,来保卫革命的火种不被扼杀。为此,俄共派出了大量的政工与军事干部前往中国接受训练,利用中国提供的资金与物资扩大自己的活动,并且帮助中国的很多企业进入俄罗斯的市场。
   21世纪40年代中期出现的全球气候异常造成了北极能源开采的大幅降低,由此产生的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这本来是俄罗斯经济复兴的绝好时机,但是金融寡头与政客的勾结使得大部分利益都被少数垄断企业获取,而广大的人民群众获利甚微。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对俄罗斯加大了压力的西方各国,也迫使俄罗斯政丅府对外出让了大量利益。俄罗斯政丅府这种对外卖国对内压迫的做法彻底引发了人民群众的怒火和对西方的敌视,由人民公投决定、被视为和平改革的最后希望的2046年提前大选爆出的舞弊丑闻成为了革命的导火索,俄罗斯的革命时机已经完全成熟了。
   2047年5月1日,随着新共产国际一声令下,革命的烈火在整个东欧和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土地上熊熊燃起!
   首先,起义在圣彼得堡、莫斯科、伏尔加格勒三个大城市爆发。在北方,波罗的海舰队和海军陆战队投向了革命者一方,与当地的起义市民一道攻占了圣彼得堡;在中部,莫斯科卫戍部队也向起义市民倒戈,不仅把红旗插上了克里姆林宫,而且还逮捕了俄罗斯反动政丅府的大部分首脑,极大延缓了反动势力对人民革命的反应;在南部,工人队伍夺占了兵工厂和武器仓库,与反动军警展开激战,最终也成功夺取了城市。俄罗斯共丅产党迅速在三地建立了政权机构,并将起义部队改编成红军,迅速联络全国各地的组织机构、尤其是三城周围的地区加入革命队伍,圣彼得堡和伏尔加格勒改回苏联时代的名称,以此向全国发出革命开始的信号。
   然而,资产阶级并不甘心就此认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混乱后,他们迅速组建了临时政丅府,一面调集附近地区的边防军和驻军准备反攻三城镇丅压革命,试图把革命扼杀在摇篮阶段;另一方面也做好了向北约请求干涉的准备,为此不惜进一步出卖本国利益。5月中旬,临时政丅府军队主力向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先后发动进攻,另有一部分部队在波罗的海三国的支援下进攻列宁格勒。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5 01:37:00 +0800 CST  
   当然,对于临时政丅府的行动,俄共也早有准备。在莫斯科方向,红军在图拉与白军展开了激烈战斗,新编入正规部队的工农赤卫队表现的异常英勇,抵挡住了白军一波又一波的猛攻;后援不继的白军试图用空降方式奇袭莫斯科国际机场,但该情报被红军内线获得,以至于突袭部队中伏而全军覆没,损失惨重的白军不得不放弃攻打莫斯科的计划。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白军则遭遇了红军第一支装甲部队——在斯大林格勒夺城战中因表现出色而被授予“红旗第十近卫坦克师”这一光荣番号的钢铁劲旅。尽管该部遭到了白军的空袭而损失不小,但工人出身的坦克兵们仍然勇敢地突破了白军的防线,一举摧毁了白军的后勤基地。受这一英勇行为的鼓舞,红军部队纷纷勇猛进攻,很快就把白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至于列宁格勒方向上的白军由于数目上的劣势和红海军陆战队的活跃,仅仅进行了几次小规模战斗后就被迫撤退了。红色政权抵抗住了资产阶级第一波的攻势。
   在三城保卫战先后胜利结束的时候,俄罗斯的国家机器也产生了分裂,很多政丅府机关、军警部队和其他机构投向了革命阵营。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此前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北极军区(俄罗斯为应对盟国在北极不断增加的军事存在而设立的)和高加索军区(对抗南方分离主义者的军区),这两个军区集中了俄军大批精锐主力部队,更控制着众多能源中心和工业基地,它们完整的投靠革命阵营无疑使得苏维埃政权的力量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俄共在这两个军区进行的长期工作终于显出了成效:对政丅府的软弱、国家的衰落以及自身实力不断削减而严重不满的俄罗斯军队看到了革命顺利发展后,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加入了革命队伍,极大加快了革命的进程。
   到了5月下旬,在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正在飞速扩张自己的实力的同时,为是否干涉东欧革命而争吵不休的北约终于艰难的做出了决定:以英美为首的主战派凭借极为微弱的优势战胜了以法国为首的观望派,决定出兵干涉革命。尽管在干涉部队的指挥权、后勤补给、各国出兵数量和军费负担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统一,但干涉军仍然开始进攻波兰、捷克、南斯拉夫等国的革命武装,同时为各国白军提供情报和远距火力上的支持。在北约开始进行地面攻势之后,中国也派出了大批志愿军对革命进行支援,并将援助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红军手中。
   受到北约开始干涉行动的鼓舞,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的白军开始了彻底的联合进程,并与北方的芬兰结盟共同发动对红军的攻势。出于对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方向上越来越多的红军主力的忌惮,以及清除在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境内日益壮大的红军力量的需要,白军第一个重点进攻的目标是相对孤立的列宁格勒,试图在红军战线的北方打开缺口,迫使红军分散兵力。于是在6月中旬,白军从北、西、西南三个方向上进军列宁格勒,动用了大批技术兵器。但是在作为主攻的北线,芬兰军队没能重演1939年苏芬战争的奇迹,遭到了红海军陆战队的顽强阻击,这一出乎白军意料之外的状况使得原本就不甚熟悉的各路军队在配合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被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海军航空兵和陆上的机械化部队各个击破。在这次短暂的战役中,欧列格·凡丁这个日后在欧洲战场上威震敌胆的红军新锐将领首次展现了他在装甲部队作战上的天赋:利用白军在抵达时间上的差异,欧列格指挥的一个机械化步兵营在红军空中力量的掩护下先后击退了三个白军正规团的进攻,为主力部队展开对白军的包围争取了时间。这一经典战斗不仅为红军奠定此次北方战役的胜局打下了基础,更作为使用装甲步兵的完美战例被载入了此后不久成丅立的斯大林军事学院的教科书。
   7月上旬,已经镇丅压了波兰革命的干涉军开始分多路入侵白俄罗斯,于稍后自北方发动了对乌克兰的进攻,并利用优势的海空兵力摧毁了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大部分水面舰只。但是由于东南欧各国红军的坚决抵抗和喀尔巴阡山脉复杂地形的阻挡,干涉军的进攻呈现北快南慢的态势,即相当一部分干涉军部队仍然在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这些国家进行激烈的战斗。这种倾斜的战线在干涉军原本就未能统一的指挥层里引发了巨大的分歧:一部分将领主张不顾侧翼可能出现的红军部队,投入全部机动兵力直插红军的心脏莫斯科。他们的理由是红军尚未完成正规化,不足以对干涉军构成大的威胁,莫斯科也没有足够的正规军队来保卫,占领了这个俄罗斯的心脏后共产主义革命会自行崩溃,如果战事拖延进入冬天,那么情况会复杂得多。而另外一部分将领则认为将脆弱的侧后暴露在红军面前绝不是什么好主意,更何况从高加索军区赶来的红军部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干涉军在大批兵力与物资被牵制在东南欧的此刻应当首先完全控制乌克兰,等待东南欧的部队前来一起击溃这支生力军,这样丧失了主力的红军即使在冬天也没有很大的威胁。高层的意见分歧导致了干涉军的动作在进占明斯克后停止了行动,因为指挥和后勤的不统一,任何一方都无法调动足够的兵力和物资来完成自己的计划,这个致命的停滞给了苏维埃政权足够的时间来加强自己的力量。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5 01:37:00 +0800 CST  

   俄共在击退了白军的第一波反攻后,一方面着手各地红色政权的建立、解放区的扩大、生产生活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建立,另一方面加紧消灭或驱赶那些比较分散的白军部队以巩固后方。北约干涉军的入侵激起了人民强烈的民族主义爱国热情,极大加快了俄共各项工作的进行速度并提高了支持率。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共丅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的紧急会议中决心重建苏联,以达到统一抗击北约干涉军的侵略和团结求存的目的。而在军事上,军队的迅速整编和换装(利用仓库中储存的大量武器装备和中国支援来的物资)也极大的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守卫列宁格勒地区的西北方面军、保卫莫斯科的中央方面军、集中于斯大林格勒-高加索地区的南方方面军等一系列方面军先后成丅立,全国总动员也彻底完成。
   8月上旬,艰难的平定了东南欧的干涉军从西侧踏上了乌克兰的土地,时间的推移决定了干涉军丧失了直插莫斯科的机会,只能选择首先打击红军的有生力量。在乌克兰残存白军的帮助下,干涉军从西、北两个方向上进攻并占领了基辅,迫使西南方面军(乌克兰红军改编)南撤,这在西方的媒体上受到了大肆宣传,被视作共产革命覆灭的先兆。而被那些“自由的、公正的”西方记者们小心翼翼掩藏起来的消息,则指出了进攻斯摩棱斯克方向上干涉军受到的重大打击:红军以惊人的勇敢和韧性挫败了干涉军如同潮水一般的攻势,把城市变成了坚不可摧的要塞和干涉军不可逾越的障碍,西方军队一向赖以制胜的强大空中力量在中国志愿援苏航空队的突然打击下损失惨重。而负责保卫莫斯科的中央方面军在这场战役中甚至没有出动的事实,让干涉军下定决心先清扫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稍后歼灭北方方面军,最后再挑战中路的红军主力。
   因此,实力较弱的西方方面军(白俄罗斯红军改编)和西南方面军在9月和10月的战斗中遭受了重创,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牺牲在那些实力悬殊而又不得不打的战斗中。西方方面军有很多部队被打散,就地展开了游击战争,而主力则退至白俄罗斯东部;西南方面军也在干涉军越来越大的压力下一步步撤往克里木半岛,仅与南方方面军维持了一条脆弱的“西南走廊”。俄罗斯本土的白军也基本上完成了集结,他们大部分被调往北方参加对列宁格勒的围丅攻战;在卡累利阿地峡碰得头破血流的芬兰军队也在干涉军的援助下恢复了底气,开始入侵摩尔曼斯克,威胁了列宁格勒的后方。
   面对如此危急的局势,北方方面军加强了列宁格勒的防御,做好了长期被包围的准备:在列宁格勒市委的动员下,工厂的工人加班加点生产武器弹丅药和其他作战物资,妇女则帮助守备部队修筑防御工事,就连老弱也积极为重要地点布置伪装;政丅府部门收集了大量的食品、燃料并集中储存,莫斯科方面也源源不断的送来援兵和后勤物资;在本地,青壮市民们全部被组织起来,参加临时部队或民兵小组,充实次要方向上的防御,并在敌人可能进攻的道路上布置大量的障碍物和地雷;在海上,无数的水雷封锁了每一条通向列宁格勒的航道······经过紧张的备战工作后,列宁格勒被打造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10月中下旬,干涉军从各个方向上发起了对北方方面军的进攻,红军各兵团均陷于激战当中。自摩尔曼斯克南下的芬兰军封锁了拉多加湖,阻断了支援列宁格勒的道路,正面进攻的部队在付出重大伤亡后也突破了红军的外围防线,逼近了列宁格勒城区。北方方面军不得不动用最后一支预备队——完全由后备人员编成的步兵第十师投入反突击,在炮火掩护和其他部队的配合下,这支部队竟然奇迹般的打退了立足未稳的干涉军前锋,并穿插到突破口附近用燃丅烧瓶和磁性地雷摧毁了大量的干涉军车辆,瓦解了这次关键性的攻势。步兵第十师的英勇战斗成了后世苏联诸多电影、电视剧和其他文学作品描述的对象,如果不是干涉军快速反应部队将该部与红军防线分割开来加以围歼的话,这支部队本来有希望一跃成为红军内一流劲旅的。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5 01:37:00 +0800 CST  
   陆上攻击的失败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水面舰艇大部战沉,使得急于攻占列宁格勒的干涉军冒险发动了对城市的两栖突击作战。干涉军的海军陆战队乘坐气垫船和登陆舰,在清除了海上的水雷后快速向城市发动了突击。这一记“釜底抽薪”本来会给那些缺乏经验的城市守备部队带来很大麻烦,前提是这些运输船只没有碰到红军的阿库拉潜艇的话。白白损失了大批兵力的干涉军,只能在11月中旬的寒风中转入防御,迎接俄罗斯可怕的冬天。
   随着干涉军在全线转入防御,红军主力集中兵力开始消灭那些白军部队,重点打击那些控制区域与解放区犬牙交错的部队,同时也对正面的白军和干涉军发动了一系列规模不算太大的“冬季攻势”。这些战斗严重挫伤了白军的战斗力,并使红军新部队获得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加大了敌方后勤补给的困难。当这个可怕的、**涉军恐惧的称为“死亡寒冬”的冬天过去后,大部分白军,甚至是一部分冬季还很活跃的干涉军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在红军随后发动的声势浩大“春季攻势”中土崩瓦解。
   完成了整编和换装的红军主力在冬季作战中得到了实战经验,在春季攻势中又得到了中国大批的支援,士气和实力空前强大。而泥泞的道路则妨碍了干涉军的后勤补给和兵力调动,这让干涉军不得不开始战略收缩。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新共产国际不顾作战一春的战士们的疲劳与干涉军依然强大的兵力与火力,不切实际的命令红军在夏天依然发动攻势。然而,干涉军越来越密集的兵力使得红军遭遇的抵抗不断加强,整个5月都在进行艰苦而没有多大成效的作战。而到了6月上旬,集中了足够兵力与物资的干涉军决心发动一次致命的大攻势,消灭白俄罗斯那些过于突前而开始失去空中掩护的红军部队。
   6月中旬,艰难的抵达明斯克东郊的红军西方方面军在干涉军坚固的防线上没有取得丝毫战果,整连整营的红军战士牺牲在“雅典娜”和“平定者”的炮火之下,或倒在干涉军空军肆无忌惮的轰炸中。流尽了鲜血的西方方面军没能攻入明斯克一步,反而在干涉军的反攻之下连续溃退,大批部队陷入重围或开始溃散。而7月上旬西南方面军与南方方面军对基辅的联合进攻也以失败告终,紧接着干涉军在第聂伯河河曲运用新的重型两栖装备“突击驱逐舰”,出其不意的包围并在几天内歼灭了驻守在这里的西南方面军第16集团军,使正在专心对付从摩尔多瓦方向开来的5个干涉军精锐师的西南方面军主力暴露无遗。充分发挥了这种新式兵器的优势的干涉军将西南方面军一步步压缩回克里木半岛,并切断了正在后撤的南方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最后的联系通道——“西南走廊”。
   明斯克战役的惨败和西南方面军在克里木陷入包围,终于让红军上下清醒了过来而重新部署自己的防御体系:命令南方方面军从陆上和海上接应西南方面军突围,中央方面军开始后撤并构筑莫斯科防御圈,北极方面军(由原先部署在北方对抗北约在北极的军事力量的北极军区改编而来)抽调兵力支援莫斯科的防御,补上中部与南部之间的兵力缺口。科研机构加快新技术装备的研发进程并将成品迅速配属到各前线部队,新动员的士兵大量补入守备部队和工程部队,做好了战略防御的准备。
   而摧毁西方方面军、挫败南方方面军进攻的大胜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狂热的战争情绪,因冬春时期的失利而有所抬头的反战情绪一下子无影无踪,在充满了因兴奋而带来的狂躁情绪的媒体的鼓动下,数不清的士兵和物资被源源不绝的送往前线,干涉军原本分裂的指挥与后勤系统也有了统一的苗头。在这个大好形势下,干涉军在2048年的7月加快了围丅攻西南方面军的步伐,在摧毁了大部分西南红军的空中部队后对克里木半岛上的一切展开了毁灭性的轰炸,并派遣两栖部队在突击驱逐舰和护卫舰的掩护下攻击红军的侧背。西南方面军顽强的抵抗虽然减慢了干涉军推进的步伐,但是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趋势,不得不在黑海舰队与南方方面军的掩护下于8月上旬退出克里木半岛退往东方。


楼主 红色精英兵  发布于 2010-12-15 01:37:00 +0800 CST  

楼主:红色精英兵

字数:823821

发表时间:2010-12-15 06:4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08 08:29:21 +0800 CST

评论数:555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