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粤语占主导地位,并非由英国扶持

香港的粤语占主导地位,并非由英国扶持



香港原来是粤语围头话,后来客家移民进入,两方是分开而居,直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租借,大量广州为主的珠三角人进入,从事商业贸易或打工,此后广州话已经成为香港的主导语言。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香港刚开始有有声电影,即已由大量的粤语电影为主。 香港上映的首两部有声电影也是首两部粤语电影,最先制成的是在1932年,由邵逸夫大哥邵醉翁的上海天一电影厂请到当地演出的著名粤剧名伶薜觉先及唐雪卿夫妇拍成, 名收《白金龙》。这部电影广受欢迎,票房极佳,是香港历史上首部票房过百万的电影。邵逸夫家族并非粤语人,为什么要拍这部片?无非就是因为香港当地和南洋的粤语人众多,邵家一向有在南洋从事影片放映的生意,看中了这个市场。 《白金龙》最早制成,却非最早播放。 更早播放的是, 在三藩市的大观声片制作的电影《歌侣情潮》, 大观声片的老板是赵树燊, 他爸是当地的侨领和中华会所的董事广东台山广府人赵俊尧,这部电影的主角是新靓就,也就是后来演第一代黄飞鸿电影而广为人知的广东开平广府人关德兴。《歌侣情潮》比起《白金龙》迟拍,但是先上映一点,票房也良好。 自此而后,本来只拍默片也就是无声电影的本地影人,也纷纷投拍粤语片,1934年, 广东新会广府人黎北海创了香港本地第一家有声电影制片厂------中华制造声默片公司,并导演了一部局部有声片《良心》(1933)及第一部有声片《傻仔洞房》(1934)。黎北海还有个更著名的弟弟,黎民伟被称为是香港电影之父,香港历史上第一部无声故事片,第一间拍无声故事片的华资本地电影公司民新公司都是由他创立,而他最为人熟知的,是其中一个孙女黎姿,就是古惑仔电影里陈浩南的女朋友小不点(广东话叫细细粒)。由此可见,无论是默片时代还是早期有声电影时代,香港的电影界从老板到主演还有导演都主要由说粤语的广府人为主流,最根本原因在于作为粤语标准音的广州话是香港社会的主要语言。正因为是这样,作为浙江人的邵家才会制作粤语片。 那么其他语言的电影呢?在下面会提及。


从1935年开始,香港本地的粤语片产量开始剧增,1935年制作32部,已彻底取代原来的默片,到1937年已有85部,以上面提到的大观声片的赵树燊为例,他就在1935年把公司搬到香港注册,头一年就制作了8部粤语片。到了抗战时,爱国片成了主流,在1937年出产的85部故事片之中,就有25部为粤语爱国片。当时,南来的内地著名左翼影人有司徒慧敏(广东开平广府人,后来的文化部副部长), 蔡楚生(上海人,祖籍广东潮阳潮汕人,拍摄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奖的故事片《渔光曲》,使中国电影开始走向世界,曾有中国电影界第一人的称号), 拍的也是粤语爱国片。而以白金龙一片尝到甜头的邵逸夫大哥邵醉翁,更把上海当地的业务交给二弟,在1934年领所属天一公司的制作主力南下,专门制作粤语片,至1941年,拍了91部粤语电影。而香港电影界从1935年直至香港沦陷的1941年,总共制作了585部有声电影,其中567部是粤语电影,只有18部是国语电影。自此到二战结束,香港电影界没有制作电影。 到了二战后,老蒋推行同化方言,不让香港和海外的粤语片入内地,令到制作商不敢投资。所以整个1946年,香港的电影院都只放旧片,其中多数是旧的粤语片。 直到该年底,大观公司将他们二战时在美国拍的几部粤语片拿到香港来放映,香港人才有新片看。而战后香港大华公司制作的本地第一部电影,演员是粤语演员,说的却是不咸不淡的国语。这种局面直到1947年,发生突然变化。 美州的纽约李荣公司在1947年出品了一部粤语电影《郎归晚》,该片由吴楚帆、白燕主演,本来公司预了是亏钱的,无奈下想到把电影拿到南洋和纽约放映以弥补失去国内市场的损失,没想到,电影在东南亚大卖,一举打开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市场。从此,制片商宁愿放弃内地,也要拍粤语片。粤语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自此至六十年代中,每年最多达两百部。


战后初期,电影制片厂的数目较战前为少,大中华是其中一个较有规模的,因为它拥有李丽华、周璇等上海明星,以及名导演朱石麟和吴祖光。1946年至1949年,大中华生产了34部国语片和8部粤语片,可惜到了1949年,产量却愈来愈少,被迫关门。内战时期至1949年,因战乱,都令国内的资金和人才大量涌入香港.华语电影中心也彻底南移至香港。另一方面,香港大量出口电影至东南亚国家和西方国家的唐人街,还有台湾,以供侨民和台湾的中国人观看。这里就有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议题,香港此后的国语片,并不只供本港的国语人士看,比如说黄梅戏电影,最重要的电影就是台湾, 特别是跑到当地的原国内富商及老蒋手下的高层。而粤语电影,除本港的粤语人士外,则主要面向的是东南亚和西方国家的粤语观众。 从50年代中期起,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电影势力看准了这一点,眼看着香港有着雄厚的制作力量,于是过江龙跑到香港,加上香港原有被美、日、欧电影文化所带来的冲击,遂令香港电影迈向成熟的雏型。从五十年代起至六十年代末,香港电影出现国语和粤语两雄并立,齐头发展的趋势,但总的来说这二十年间,粤语片产量高出国语片一截,但是不少制作粗劣,因为面向中低下层人士为多,所以一些甚至是七天完成制作的所谓七日鲜电影。那怕是粤语电影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的1967至1969年,其产量仍高于国语片,只是到了1969至1970年,情况才开始扭转。1950年后,左翼的电影人受令在港建三间公司------长城凤凰和新联,这就是老一代港人都听过的长凤新,其中长城和凤凰基本由南下的上海人组成,拍国语电影,新联由广东影人为主,则拍粤语电影,不知道在某些说粤语在港地位由英国扶持所得的有心人眼里,这是否也是国内方面在香港扶持粤语的所谓证据?呵呵。


新联之外,还有中联华侨光艺这三大商业粤语电影公司,合称粤语片四大公司。其中,光艺制片公司,简称光艺,由新加坡光艺院线何启荣家族投资於1955年8月成立,以出品粤语片为主, 由1955至1969年间摄制了近120部粤语片,推出了著名的粤语演员谢贤,也就是谢霆锋老爸,还有嘉玲,这个可不是现在那位刘嘉玲。当时号称也是排第三位的电影院商,拥有第三大的院线。需要指出的是,何氏家族祖籍广东大埔,有可能是客家人,为什么他们投拍最多的就是粤语片?当然是为了利润,因为香港的粤语使用者占了当地人品的多数。


事实上,1949年至1959年十年间,除了三十部新闻记录片外,香港一共出产了2100部电影,其中包括了粤语片1535部,国语片452部,厦语片137部,潮语片6部。而1960年至1964年,港产电影共1500部,其中粤语片近1000部,国语片超过220部。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香港出产了首部客家语片《风雨亭》。在放映电影的影院集团中,以1960年为例,共有粤语片院线四条,国语片则只有三条。从以上可看出,哪怕是在1949年后内地人特别是非广东省人士大量来港,而他们也最不可能学上粤语的那十五年间,粤语电影都是占了香港的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比例,基于香港首间免费电视是在1967年底开播,也就是说,在此前电影是香港人的主要视听媒体,所以 足以证明在五六十年代,无论是1949年至1959年,还是1960至1965年,粤语都是香港社会的主流语言。



在这里还要提提除国语和粤语外,香港电影史上两个主要地方语种的电影,即广东潮汕的潮语和福建闽南地区的厦语。


1955年,夏帆在香港成立鮀江公司,开创先河,出品香港首部潮语片《王金龙》,启发不少业界人士进军潮语片市场。到六十年代中,潮语电影大多以戏曲片形式涌现,十年间总数达一百六十多部,也就是说每年约十六部。当年潮语片除了在潮侨聚居的星马泰一带上映,在香港也有一定的市场。


厦语片,是在香港拍摄、制作的厦门语电影。其主要市场在台湾及东南亚等地使用闽南语的华人社会,极少在香港本地放映过。1947年,菲律宾华人伍鸿卜、戴佑敏在香港设立新光电影公司,专门拍摄厦语片。第一部片子是由鹭红和白云主演的《相逢恨晚》。1952年以后,厦语片的生产渐多,题材多翻版自粤语戏曲片或改编自民间故事,编导也多是粤语片班底,其间还有少数是直接将粤语片更改配音而制成厦语片。厦语片全盛时期为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期,主要由菲律宾、星加坡、马来西亚及台湾等地华商投资。早期作品多为古装片,其中多以香港为背景。厦语片制作环境虽然比同期的国语片及粤语片工业简陋,但仍有完整的生产架构,更有一批颇受欢迎的明星,如庄雪芳、鹭红,及后来改名为凌波的小娟等,在各地福建裔社区家传户晓。1950年代中期以后,时装片数量大增。1960年代末期,厦语片开始式微。历年香港发行的厦语片数目逾2百部,平均每年约十部,由於这批电影极少在香港本地上映,所以较少为香港电影研究者关注。


为什么潮语电影和厦语电影会式微?除了因为它们本身就在香港的受众远小于国语和粤语,还因为在香港电影最重要的外销市场东南亚,1965年起新加坡成立,只准播国语电影,不准方言电影。其他如马来西亚印尼在六十年代中都有所谓的排华,可想而知华语电影在当地传播的可能性了。现在只知道1964年香港有首部客家电影,但从潮语和厦语的情况来看,估计有可能也是几十年间最后一部。相比起国语电影还能在新加坡放映,还有一个大市场台湾,方言电影失去最大的市场,这种情况同样对粤语电影造成影响,香港的粤语片从1965年开始衰落,当时两大片商之一的邵氏的粤语片组就在仅一年后的1966年关闭,但是,从1967至1969年,粤语片的产量仍高于国语片,仍显示顽强的生命力,但趋势已现。 1965年,著名粤语片演员曹达华演了二十多部电影,到了1967年至1970年间四年里,他只演了四部。


对于粤语电影的另一个威胁是大厂体制的型成,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五六十年代的华人首富陆运涛,祖籍广东江门鹤山广府人,老爸是二十世纪初新马著名富商陆佑,他自五十年代起投入重金在香港创立电懋后来又称国泰,一度成为香港电影商之首,后来邵逸夫到了香港,接替兄长的生意,成立邵氏电影,采用高薪挖角等方式跟电懋竞争,曾几度挫败对手,但总的来说市场上形成双方均势局面,电懋原本因为瞄准中产阶层,作品的时代气息浓厚,在行家的预期中略胜一筹。因为大家恶性竞争,为了避免做坏市场,经人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理性发展市场。1964年,陆运涛准备在台湾也大展拳脚,在当地意外空难。 陆走了后,电懋后继人能力远不如他,邵氏开始独大。而由于以拍国语片为主的电懋和邵氏都是以大片场甚至是大影城的方式制作,成本高质量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来就是以中下阶层为市场的粤语片商开始越来越吃力。以电懋为例,从1955年国际影片发行公司开始,到1971年国泰机构(香港)有限公司结束,共拍摄227部影片,其中有31部粤语片,其余是国语片。邵氏也是这样,跟他哥的天一电影不同,多拍国语片。而当时在华人电影人心中颇有地位的著名的亚太影展,小视方言电影,据说只有国语电影才能送展争取奖项。邵氏旗下著名导演胡金铨和张彻的崛起,国语武侠片风行一时,小片商也无法应对。那怕是以制作认真题材现实著称的四大粤语片商中的中联公司也在1967年倒闭。


更让粤语片商犯难的是,1965年,港府开始准备发放免费电视牌照,经过竞争,利孝和(广东新会广府人)、余经纬(三十年代新马首富余东璇之子,广东佛山广府人)还有邵逸夫等组成的财团无线电视胜出,利孝和是大股东,占公司股份40%,出任董事会主席。而余经纬则占20%,后任总经理,占10%股份的邵逸夫出任常务董事。 这个免费电视在试播时就是以粤语报新闻的,播出后当然也是粤语电视台,开始是黑白电视,到了1971年正式转成彩色电视,因为免费收看,大量电影艺员看中风潮也投身其中,天天都有欢闹的娱乐节目欢乐今宵,收视率迅速上升,很快就打败了原来老大的收费电视丽的映音,成为电视业霸主。粤语观众都跑去看不收钱的电视了,本来就制作手法较陈旧成本低的粤语电影就百上加斤。粤语片名制作人中,自秦剑因赌博去世,就要数龙刚最有影响力和有创新的手法,他在六十年代后期拍的英雄本色和飞女正传,后来都被吴宇森等导演在八九十年代翻拍。其中后者放映于1969年,这是第一部揭示社会边沿少女问题的电影,为当年的粤语片创造了八十五万元的最高纪录,令许多国语片膛乎其后。但同样在1969年,他动员二、三十位著名国粤演员演出的《昨天今天明天》公映,因题材太过前卫不讨喜,票房收入却只有十三万元,对龙刚可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此后也一度深寂。


受到几重打击的粤语电影,在1971年尚有22部作品,到1972年就只剩下一部。粤语片已到了最紧急的时刻。而就在1973年,著名导演楚原开拍了一部反映市民百态的粤语片喜剧七十二家房客,由邵氏和无线电视艺员主演,结果奇迹般的击败李小龙演的龙争虎斗,以创纪录的五百万元票房成为冠军。如果说这是个例,七十二家房客用的不过是上海滑稽戏经典曲目,高票房有碰运气的成分。那接下来的许冠文、许冠杰和许冠英这广州广府人三兄弟自编自导自演的粤语喜剧电影《鬼马双星》以较低的成本创下了1974年票房的纪录,以再创记录的六百万元,成为收入最高的电影,让出品的公司嘉禾电影大发了一笔,就让电影界彻底震惊了。



嘉禾电影乃是邵逸夫的几个前部下所创,为首者是邹文怀,广东大埔县客家人。邹创立新公司后不久,就遇上了因要求薪金较高而不受邵氏重用的广东顺德广府人李小龙,李小龙对于武打电影的意念与邹相同,结果两人合作,一举成功,为嘉禾电影赚下第一桶金。 虽然李小龙说的是粤语,不过在制作电影时,迎合70年代初的大势,他的电影都是国语制作,用的是配音。 所以李小龙突然急逝后的一段短时间,嘉禾电影仍然是以国语制作为多,与邵氏没大区别。但看到鬼马双星的成功后,邹文怀迅速调整方向,愿意让利与许氏兄弟合作,以低成本的粤语喜剧为制作方向,以充满自嘲的手法来表达现实生活中香港的中下阶层。反观邵氏,仍死守着70年代初一度极为成功的国语为主的路线,题材现实感差。再加上邹的电影喜欢实景,而邵氏电影因拥有自家影城的原因喜欢用场景,真实感差,在拍片机制上以大厂制又不够灵活和难以吸引有才华的制作人员加盟,弱点越来越显现。几年后,成龙又以粤语功夫喜剧崛起,到了七十年代末,邵氏就已经败象呈现,本来排第二位的弱厂嘉禾取代它成为票房排行榜中最多电影上榜的片商,不少独立的片商也乘势而起,比如说著名的导演广东中山广府人吴思远的思远影片公司。而在国语片外销方面,台湾本地的影业崛起加上琼瑶式文艺片的风行也抵消了部分香港国语片的影响。到了八十年代初,受欧美新式拍摄手法影响大的香港本地新浪潮导演大量涌现,他们拍出来的电影在艺术性上已超过国语片的质优者,香港的国语片就已经所剩无几。随着余经纬在1967年病逝,利孝和在1980年去世,眼看电视业发展正火,无线又已独大的邵逸夫乘机减资减产,转而投资到无线电视上。到了八十年代初,邵氏基本退出了电影行业。此后,香港电影基本上全为粤语电影的天下。


由此可见,香港的主流语言从19世纪中后期已是广州音为主的粤语。香港的媒体上占主导的也一直是粤语,粤语电影无论是在香港有声电影的开始,还是现在,八十年间,除了七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中的几年,都是占据了香港电影的主流。 包括1972年在内,那怕是在它最弱的这三四年里,它也是香港的第二大语种电影。而就算是在它最低潮的时候,也是因为观众转向了新兴的免费的粤语电视,而不是转向了国语电影。 如果真如某些人所说,1967年香港暴动后,英国有用政策扶持粤语,赶绝其他方言和国语,或者是扶粤语上高雅之位,粤语电影就不可能在此后的几年里一直走下坡,以至于在五年后的1972年只剩下一部,最后还是靠电影七十二家房客来起死回生。粤语也不是什么靠高雅而兴盛,无论是七十二家房客还是鬼马双星式的许氏喜剧,都是面对中下市民。由此至终,粤语电影都是靠市场起死回生,而这个市场就是包括了客语人潮语人沪语人在内的广大香港观众。正相反的是,回顾这个历史,大量的国语沪语潮语客语人,从老板到导演再到演员都投入到粤语电影的制作中,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粤语的受众就是大多数的港人,就是为了这个市场。光从外部市场来看,国语显然比起粤语大很多,但粤语仍然能靠本土观众生存下来并打败对手。

楼主 战争与和解  发布于 2015-08-29 13:02:00 +0800 CST  

楼主:战争与和解

字数:6635

发表时间:2015-08-29 21: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4-18 23:59:24 +0800 CST

评论数:3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