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溪苑】【原创】 不负(父子 兄弟 君臣)

徐真被带走本就是借口,根本不用审问,直接就押到了大牢。
府尹自然得到了消息,“你们这是巡街去了?”
“周大人,我们今天巡街可是得到了好东西,特意拿给大人的。”
“什么好东西,让我看看。”周大人呷了一口茶。
说着二人将手中的宝剑递了上去,“大人就是这把宝剑。”
周大人反复看看也没看出这剑好在哪里,他本就不是习武之人,又没在金陵做过官,怎么会认识这把宝剑。但是,他虽然不认识宝剑,可是他认识蓝宝石,这么名贵的东西居然镶在这里,那肯定是个好东西,于是他捋了捋胡子,赞道,“好剑好剑,持剑之人呢。”
“我们看那人没什么本事,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而且还是一个人,应该不会有什么麻烦。现在在牢房关着呢。”
“什么罪名?”
“扰乱秩序。”
听到这里,周大人不禁点了点头,“办得不错,明天不用去巡街了,调到大堂来吧。”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正如他们所料,徐真被押到大牢后,果然发现了许多被关在这里的百姓,他们多数由于不小心得罪官员,或者被官员强行霸占什么而闹事,才会被关在这里。他们见来了新人,不止他们一个监牢,别的牢房里的人也在打听他又是怎么进来的。
“小兄弟,你是怎么得罪他们了。”一个年纪较大的人走到他身边坐下。
徐真打量他一下,那人面目和善,眉眼间全是关心,看来他对于这种事情是见怪不怪了,这里的人哪个不是本本分分,到头来不还是被抓了进来。
“这位大哥……”
“我姓赵,不介意的话就叫我老赵或者赵大哥都行。”
徐真想了一下,还是叫了赵大哥,“我路过新城,家中来信急需用钱,我就想将随身携带的一把剑卖掉,应该是违反了新城的规矩,所以就被带了过来。”
徐真刚讲完,一个冷冷的声音变传了过来,“新城的规矩都是他们定的。”
看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他,他又将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通,“我家里的田地被人霸占,我想来状告,可谁知他们他们居然是一伙儿的,我就这么被关了进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去。”
听完他的话,徐真眼前一亮,“你就是高远?”
“你怎么知道我?”
“我路过牧江县的时候听说了你的事情。”
“那……那你看到我的母亲了吗?”
“看到了。”
“她怎么样?”
“她……”徐真不知道该怎么对他说,难道要说他的母亲不好吗,这话他说不出口,想了半天,“你母亲很想你。”
听到这里高远的眼泪险些留下来,捂住脸,不让大家看到他的样子。
气氛有些凝重,好在徐真打破这沉默的环境,“新城府尹兴风作浪,难道没有人来管上一管吗?”
听到徐真这么问,赵大哥叹了一口气,“怎么管得了,要是能管早就有人管了。”
“此话怎讲?”
还没等赵大哥继续说,旁边的看守拿着佩刀敲了敲牢门,“闭嘴,吵死了。”
大家一看这架势,纷纷闭上了嘴,低下了头,只有徐真一人看着那人拿着刀人模狗样的在牢房里晃来晃去。只是徐真坐在角落里,再加上他身边有很多人将他挡住,那牢头并没有看到徐真憎恶的眼神。那牢头巡视一圈出去后,大家也没有了继续聊天的兴致。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0-21 22:29:00 +0800 CST  
茶棚里总是打探消息的好地方。
“听说今天周大人又得了一件宝物?”
“什么宝物?”
“听说是一把剑,光是上面的装饰就价值不菲。”
“是啊是啊,我今天还看到那把剑了。就在前面那条街上,一个外地来的小伙子卖的。”
“这么好的东西也敢往出拿,白白让别人夺取了,真是糟践了东西。”
“他又不会武功,要一把剑干什么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谁说要留下来了,自然是要送给该送的人。”说话这人看着脸生,可是谁也没有在意,脸生的话聊着聊着就不生了。
“送给谁啊?”果然有人好奇。
“送给谁不知道,不过每隔咱们这个周大人几个月都会派专门的人去上面走一趟。”那人说的神神秘秘,好像故意不说全一样。
经他这么一提醒,果然有人有些想法,顺着他的话继续往后说,“对啊对啊,我也看见过,有时候我卖早点,就会看到有人压着箱子从府衙后门出来,去的地方正是北面的方向。”
“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想到了,有一次他们让我打个柜子,要放进库房,我去量了尺寸,那库房比这个客栈都大。”
穆成翊徐真吃着饭,将旁边的话一丝不漏的全听到了,那脸生的人也是穆成翊派去的,就是看看大家一言一语能凑出什么消息。
“看来他们能力不小,不知道他们口中的‘上面’这人是谁?”穆成翊对于这个周大人不怎么感兴趣,但是对于身处“上面”的这个人倒是想查上一查。
“他上面的大小官员加在一起,怎么说也有上百,一级一级的,这怎么猜的出来。”
“等他慌乱的时候自会露出马脚,先生就不要担心了。”
经过半天的时间,徐真已经跟赵大哥他们熟悉起来,徐真跟他们说,他的家人会救大家出去,只是想让大家帮忙做证人,这样才能将永除后患。
一开始大家还对徐真的话有所质疑,大家虽然是被无故抓进来的,可是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出去。
“大家不要再犹豫了,大家就算能出去已经是幸运了,不把府尹推倒,难道要他反过来报复,到时候就不光是坐牢的问题,可能性命都会保不住。”
大家权衡了一下利弊,可还是无法决定,目光都望向赵大哥,赵大哥也犹豫不决。还是一旁的高远先想明白了,“我愿意做证人,只求能还我一个公正。”
“大家相信我,我的家人一定会给大家一个公道。”
赵大哥看眼前的孩子都同意了,他也下定了决心,“我也同意。”
赵大哥一开口,附和的人就多了,不大一会儿,几乎所有人都站到徐真这边,本来沉寂的心再次被点燃,既然有了出去的希望,自然不会放弃,大家的眼神中充满了光明。
噪杂的声音将牢头引了过来,“你们干什么呢,能不能安静一会儿。”
大家互相看了看对方,都将喜悦的心情暂时放了下来,又恢复到一言不发的状态。
徐真透过墙上的小窗户,看到圆月,现在已经是深夜,还有几个时辰就会天亮,自己这边已经按照计划完成好了,其他的就看明天一早了。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0-22 21:15:00 +0800 CST  
第四十八章
徐真不在,校尉谢忠作为穆成翊身边官职最高的人,暂代徐真的职责,直接随侍穆成翊左右。
穆成翊下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让所有人卯时集合。虽然每个人散在新城的各个角落,可是得到命令后没有人懈怠,都准时出现,没有一人迟到。
选在这个时辰也是有所考虑的,这个时间早上人少,不会有太多的人注意;其次,早上还未清醒的时候容易说错话,或许能从问话中得到蛛丝马迹。
将近一百人的队伍走过小巷没有发出一点声音,直到急促的敲门声响起,还在熟睡的周大人也不知道他将大祸来临。
大门只被开了一个小缝便被谢忠一脚踹开,大家鱼贯而入,而穆成翊被簇拥着最后走了进来。
穆成翊进来后直接走到正堂,毫不客气的坐在主位上。有人正将睡梦中的周大人拎起来直接带走,连外衣也没给他穿。这么多人闯进了进来,而自己的护院却不知道都在哪里,正当他想叫人的时候,他却看见,自己的护院正在别人的刀下瑟瑟发抖,平常装出的气势和那些持刀之人所散发出的狠厉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于是他便放弃了喊叫,只能在脑海里回忆自己得罪了谁。
穆成翊看到周大人的样子不禁笑出了声,只穿了里衣不算,居然连鞋子也没穿,头发在最开始挣扎的时候也有些散乱,要不是因为衣服是干净的,任谁都会认为眼前这个是监牢里的囚犯。
周大人打量着坐在主位上的人,没见过。
穆成翊好像知道对方在打量自己,也没介意,这时站在他旁边的谢忠说话了,“周立,济元元年参加科举,科举后便成为岭夷县县令,一年前便升为新城府尹。”
周立见对方知道自己的底细,而自己对对方却一无所知,这顿时让周立升起一种不安感,但是他还是定了定心神,他知道现在自己不能慌乱,“你是谁?”可谁知一开口,这三个字便如筛糠似的说了出来,抖得不像个样子。
穆成翊冷笑一下,“我是谁?告诉他我是谁。”
站在穆成翊身侧的人听到这句话,连忙将手上捧着的盒子拿到大家面前。只见那人双手捧着盒子,穆成翊走上前亲自将盒子打开,托起里面的印信,一只巨蟒盘桓于印信之上,威风凛凛。
“站在你面前的是瑾王爷,还不跪下。”谢忠在一旁喝到。
印信拿出来那一刹那,周立就吓得不知所措,连话都忘了说。听到谢忠的呵斥,他才如梦初醒的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可是当他跪在地上慢慢回神的之后,他也不明白王爷为什么会突然来到新城,自己似乎没有得罪过他,也没有得罪过与他有关的人啊。
正当周立胡思乱想的时候,又有两个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个人还穿着自己牢中的囚服,难道王爷要为他申冤?他将头悄悄抬起一点,想知道来人到底是谁,可是还没看清就听到上方传来的声音,吓得他连忙将头低下。
“没受伤吧?”穆成翊拍了拍来人的肩膀,声音柔和了下来,没有刚才的狠厉。
“没有。”
看对方果然没有明显的伤痕,穆成翊这才放心了下来,“周立,你好大的胆子,堂堂将军你都敢抓。”
将军?自己什么时候抓将军了,抓的那些人都打听好了,是平民百姓,怎么会突然出现一个将军?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0-28 00:24:00 +0800 CST  
这时,门外又来了两个人,双手托着东西快速走到周立前面,这回周立看见他们手中的东西才知道自己到底什么时候得罪了来人。他们托着的正是昨天刚到手的宝剑,自己还没把玩够,没有入库,原来是那位将军的宝剑。
穆成翊嘲讽这,“周大人,你胆子不小啊,连皇上御赐的宝剑都想占为己有。”
周立现在想死的心都有,可是自己却无从辩解。
这时,外面又进来两个人,一个人手里拿着昨天徐真穿过的衣服,那些衣服在他换上囚服后就被收走了,还没来得及扔掉就被翻了出来。另一个人手上拿着个小册子。
穆成翊拿过衣服,仔细打量了一下,指了指上面的鞋印,“这鞋印是怎么回事?”
“这……”
穆成翊明知故问,明明知道是被人踹的,可还是问了出来,他问的简单,可是让周立怎么回答,难道要实话实说?
“连堂堂将军都敢打,胆子确实不小。”这句话穆成翊说的肯定,还点了点头,“谢忠,给他讲讲咱们的规矩。”
谢忠领命走到周立的面前蹲了下来,随着他一起上前的还有四五个人,将周立围在了中间,那些人还活动了一下手脚,看的周立是心惊胆战,谢忠拍了拍周立的面颊,“我们的规矩……”还没等说完他便撤了出去,他这一走,周立顿时感觉到拳脚从四面八方的落到了自己的身上。
随穆成翊前来的都是练武的好手,而且多数都是从军队退下来的,拳脚自然狠厉,不大一会儿,周立便跪不住倒在了地上,可是落在他身上的拳脚却没有停止。不得不说他们下手还是有分寸的,虽然很疼,满身都是鞋印,可是周立却没有留半点血迹。
直到叫喊的声音减弱,谢忠才使了眼色让他们住手,周立趴在地上直哼哼起不来,可是谢忠却由不得他起不来,将他一把拎起,下面自然有人将他架住不至于滑下去。
等他们帮周立稍微整理好跪姿后,穆成翊才开口,“现在欠我的都还了,可以继续谈谈了。”
“你那个房间东西可不少。”穆成翊晃了晃手中的小册子,正是刚刚拿进来的那本,原来上面记录的是藏在卧房的宝物。穆成翊将那小册子扔到周立的脚边,继续说道,“那库房里的肯定更多,我正在派人清点,应该不久就会有结果了。”
此时天际已经大亮,府尹的大门被打开,门口有士兵模样的人在把守,而且这些人百姓们却不认识,应该不是新城的人。况且现在到了该巡街的时辰,可是却没有一队从府衙走出。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0-29 00:29:00 +0800 CST  
百姓都站在府衙前指指点点,但是没有人来赶他们走,这更加让他们断定里面出事了,而且不是小事,这件事顿时在新城传开了,好信儿的人都聚集在府衙门口,想要一探究竟。眼见百姓越来越多,守门的士兵盘算,要是这样下去,恐怕整条街都会堵起来。
那士兵连忙把这里的情况报了进去,穆成翊看时辰,已经在这里坐了一个多时辰了,自己请的几个账房先生都没清点完,看样子平时搜刮的民脂民膏已经数不过来了。
秦天和千凝进来后分别找了位置坐了下来,之后就没有说话,听到外面的情况,知道百姓好奇心重,赶是赶不走的,即使强行赶走了,一会儿肯定又会从他们嘴里传出什么捕风捉影的消息,千凝眼珠一转出了个主意,“要不然咱们在府衙旁设一个台子,专门让百姓来举报,看看还有什么是咱们查不到的。”
“好主意。”秦天在一旁附和。
穆成翊看了看这两人,既然他们都同意了,自己也没话说,“按夫人说的办。”
“是。”
千凝一句话便让百姓参与其中,可是百姓被这贪官欺负惯了,怎敢随意举报。果然,如穆成翊所料,事情进展的不顺利。这时,秦天拿起自己刚刚写好的告示,检查了一遍,没有问题后,交个了穆成翊,“用个印就可以了。”
不得不说秦天想的周到,他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刚刚附和完之后便悄悄走到桌前,写下了这个告示。
穆成翊简单看了一下,便将印拿了出来,在右下角的位置印了上去,然后将告示拿给来人,让他贴到台子旁边。
果然告示一贴上,大家便围了过去,一字一句的读着,读到最后,看到了属于瑾王的印信,顿时炸开了锅,
“瑾王来了?”
“瑾王居然来新城了。”
“是真是假?”
“那印信能是假的?”
……
坐在桌前已经等了好一会儿的,准备将百姓的举报记录下来的,穆成翊刚刚安排过来的人耐心的解释着,“瑾王爷确实来为大家讨回公道,现在正在清点周立的库房,等一会儿被冤枉的那些人也会呈上证词,相信大家一定对周立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慨,希望大家也可以出一份力。”
“早就听说瑾王是勤政为民的好王爷,今天真是见识到了。”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小个子挤到前面,“我来,我说说周立这几年对我们家做的伤天害理的事情。”
“我也说说。”
“还有我。”
有人做第一人,那自然会有第二人,想说的人渐渐多了,那人又不得不维持了一下秩序,“大家不要着急,排一下队,慢慢说,慢慢说。”
就这样,里面用了一个上午才将库房大致清点完毕,共呈上来三个册子,同时呈上来的还有大量的房契和地契,穆成翊只是大概翻了一下,就将他们扔到一旁,千凝走过去,拿起,只翻了一页便看不下去了,“这大多数都是从百姓手中搜刮来的,该怎么处理?”
“既然是搜刮来的,自然要物归原主。”
“属下这就去处理。”谢忠领命离开。
穆成翊将人手全都分走,一部分守在门口记录周立恶行,一部分在仍在清点库房,一部分由徐真带领去做昨天在牢中那些人的证供,刚刚谢忠又带走一部分人去做调查,看看那些物品都是谁的,好一件不落的送回去。
这样一来,大堂里便显得空荡荡的。可能是刚刚人多,这回人都走了,风透过大门钻了进来,周立狠狠地哆嗦了一下,可外面明显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大堂中的人明显少了,可周立却感觉到更压迫了,可是穆成翊连看都没看他,不知道他这压迫是从哪来的。
正当里面的人无所事事的时候,外面有人来报,城守求见。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0-30 00:07:00 +0800 CST  
来说点心里话吧,我不知道这文到底有多少人在看,但我感觉应该不多,也许是选错了地方,这文本不应该发到这里,与贴吧的主题一点也不相符,所以我在发的时候就做好了准备。我第一次写小说,不知道小说到底应该怎样去写,这篇小说架构很大,写到现在虽然平淡,但一直在埋伏笔,几乎是所有的情节都不会白白出现,现在我已经着手开始写结尾,结尾依旧在埋伏笔。至于写了那么多为什么不往上放,那是因为,每次写的时候前文总是要或多或少的修修。至于为什么还在这里坚持,那是因为,这里有我的执拗,有着不可分割的情感。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0-30 01:04:00 +0800 CST  
第四十九章
新城城守李显,一个小武将,新城不是什么重要的城池,所以驻扎在这的兵马仅仅只够守城,所以城守也不用官职太大,能将这些人安排明白就可以。
得到同意后,城守李显一路小跑来到大堂,“参见主帅。”
对于文官,穆成翊是王爷;对于武将,他当然是主帅。
“李显,你消息够灵通的,我早上刚亮明身份,你现在就赶过来了。”
李显眼皮一跳,这是在考验自己呢,千万不能说错话,“既是一城之守,自然要掌握城中的风吹草动。”
听到这里,秦天嘲笑了一下,可是依旧没有说话,李显不知道他在嘲笑什么,可也不敢询问。李显不知道,可穆成翊知道,“那这么说,周立做的这些你都是知道的?”
“……”李显有一瞬间是定住的,“下官冤枉啊,下官……”还没等他嚎开,穆成翊挥了挥手,“跟不跟你有关,我自会详查,用不着你多嘴。”
“是。”李显唯唯诺诺的应着。
“正好你来了,你去将我这边的人换下几个休息一下,忙活一早上了,该休息一下了。”
“是。”李显微微抬头,看穆成翊没有不高兴的样子,才出去安排人手。
穆成翊还是心疼自己人,这才忙活多长时间,就想让他们休息,可是心疼归心疼,他还是有原则的,这种事情自然不放心让外人做,他们只能在旁打打下手。
这时,秦天走到穆成翊的身边,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只见穆成翊神色变得紧张起来,连忙走出大堂,往徐真所在的偏殿走去。
徐真此时正在偏殿安抚着刚从牢中出来有些激动的百姓,看见穆成翊过来,他连忙走到穆成翊身边,他知道这是有什么要事要交待给自己,要不然主帅就不用亲自来了。
穆成翊将他领到角落的一颗树下,“这边的事情先放一放,你先去点几个人,人不够的话,找李显去调,将那些归新城管理的县令及大小官员全部监视起来,要是有想跑的,直接抓到我这里。”
“是。”
“记住,不能放跑一个。”穆成翊又强调道。
“明白。”徐真明白其中的厉害,自然不会马虎。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0-31 00:12:00 +0800 CST  
回到大堂的时候,穆成翊才注意到千凝的脸色有些不佳,仔细回忆了一下,大家已经在这里呆了一个上午了,许多人连口水都没喝上,更别提吃饭了,千凝自然和他们一样,穆成翊心想,照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这事急不得,于是大手一挥,休息。
除了千凝和秦天,大家都在军营中呆过,这些对于他们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可是对于有个体贴自己的人,心中还是很暖的。
“王爷,不用了,我们再坚持一下。”
“这些做完还有许多事要做,先休息一下,急不得。”
“是。”既然王爷坚持,别人违逆不得,于是大家得到了短暂的休息。
穆成翊也趁这个时候带着千凝和秦天出去为大家买点午饭。
门口的百姓都在台子那里诉说着自己的遭遇,穆成翊出来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看见,本以为会跟百姓解释一番,现在看来都省下了。
等再回到府衙的时候,大堂上跪着的人又多了一个,徐真坐在位子上喝着水,看到穆成翊回来,他赶紧起身。
“怎么回事?”穆成翊用下巴指了指跪着的那个人。
“王爷,说来还真是巧,我将大家安排好之后,就往牧江县赶去,生怕这小子跑了,可谁知我刚走一半,就听见他们说要给周立准备了一份大礼,不知道他会不会喜欢,我就顺便问了一下,原来牧江县县令亲自前来,肯定有大事要商量,我就直接将他带了回来。”
“做的好,去休息一下吧。”说着,将手中带回的饭菜交给了他,“还有这个,你们分了吧。”你们指的是大堂里这些人,穆成翊与酒店伙计一起回来的,至于没在大堂里的,那饭菜自然是让伙计送了过去,说不定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吃上了。
“将他们押到大牢。”穆成翊指了指跪在地上的两人,“看着他们恐怕吃不下去。”
整整五天,有关新城府尹的证词,账目才一应整理好,周立对于自己所作所为认罪伏法,可是穆成翊最开始所怀疑的是否与其他官员有牵扯,他却一口否认。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都没有办法得到有用的口供。
本来就是捕风捉影的事情,没有证据说周立一定与人有关系,那就只能这样结案。
即使是这样,也牵连出好多人,新城下属县的大小官员全部卷入其中,更准确的是,这些官员全都是周立提拔上来,逢年过节没给他送过礼的全都被他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撤掉,换上了自己人。
新城上下官员全部撤职,静等新官上任,百姓欢呼雀跃。穆成翊的折子已经写好,加急送往金陵,毕竟一下子缺少这么多官员不是件小事。看来穆成翊在新官上任前是不能离开新城了。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1-01 00:31:00 +0800 CST  
裴至拿着给皇上交给自己的信件日夜兼程赶往江南,本以为会耽误几天的时间才能打听到穆成翊的行踪,可谁知刚到江南,便听到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着大名鼎鼎的瑾王,再一打听,便打听出了新城,于是他便立即赶往新城。
穆成翊自然是认识裴至的,即使没怎么说过话,但是也打过照面,他的出现让穆成翊有些莫名其妙,可当裴至将怀中的信交到自己手中,他便知道他皇兄的良苦用心。裴至将信交出去后便离开了,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不用继续逗留。
信封上的笔迹一看就是云容的,穆成翊拆开,看到信中报的平安,心中有些轻松,他拿着信走到了千凝的身边,看到信封的一刹那,千凝有些恍惚,最近她仿佛已经忘掉这件事情,可怎么能真正忘掉,于是她一字一句读了起来,看到云容平安幸福的口吻,千凝的心也安稳了下来,也许这就是时间的力量,当初怎么也不肯同意的千凝现在也释怀了,没有当初那么抵触,甚至还从心中逐渐接纳了这件事。这也许是这几天最令穆成翊高兴的事情了。
夏季就要来临,天气越来越热,江南的水中鱼儿结伴嬉戏,鲜花倒影在水中,与水中的浮萍呼应。
江南最多的花便是白玉兰,洁白的花瓣配上江南的高贵,给这里天上一丝典雅,颇有傲然尊贵的一面。
穆成翊又在新城逗留了十天,这十天新城的白玉兰都以盛开,这十天皇上新派遣过来官员也已经上任,这十天他也准备好行囊准备悄悄离开。
他是想悄悄离开,可是新城那么多百姓都关注着这个传奇的人物,稍有点动静就会传遍大街小巷。这不穆成翊刚从府衙走出,百姓都已经聚集在街上,想要送送这个为他们做主的王爷。
面对这么多百姓相送,穆成翊还是有些感触,以往都是领命打仗,或是回京受赏才会有这么多百姓夹道欢迎,那还是打胜仗的时候,要是战败,被人指骂的感觉可不舒坦。
可那都是对别人而言,穆成翊一直都是常胜将军,登上战场十余年,没有战败的时候,即使当时战况不佳,最后也会化险为夷,得胜归来。
现在的场景虽然不是自己回京受封,可与那时的感觉颇为相似,百姓们念叨着自己的好,这让穆成翊十分受用,虽然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皇兄着想,可是受益的却是百姓。
百姓手捧白玉兰为穆成翊送行,白玉兰虽不是什么名花,可它却代表了高洁的品质,用它形容穆成翊再合适不过。穆成翊拿了一朵花,在千凝的发饰上比划了一下,挑好了位置插了进去,洁白的花配上千凝雪白的衣服,仙姿灵秀,气质如兰,穆成翊再一次被她的美所折服。
就在百姓的不舍与挽留中,穆成翊一行人离开了新城,巡视江南的第一站结束了,也就代表着回京的第一站结束了,他们会慢慢向北前行,直到回到金陵。
穆成翊在新城的事迹已经传遍江南,江南大小官员都打起精神,生怕穆成翊到他们的地界查到他们的头上,他们也就稍微收敛了一下,可是十天八天还好,再久的话,对于他们这些纸醉金迷的人来说可就是折磨了。
穆成翊成功的掩饰了行踪,从新城出来后也没有人打探到他的行程,穆成翊堂堂三军主帅,平常带兵打仗要隐藏成百上千人的行踪都不在话下,可况他们区区几十人呢。
穆成翊不露面,大家渐渐也就放松了警惕,毕竟该运作的还要运作,该巴结的还要巴结,不能因为这些而将好不容易打下的关系断了,这么做虽然是有很大风险,但是他们心中贪婪的欲望却让他们欲罢不能。
穆成翊许久没露面,他可不是故意隐藏身份的,而是有些……事情要做。
四月的江南已经开始插秧了,早稻已经结束了,现在是中稻。穆成翊从小就知道不能浪费粮食,知道百姓的辛苦,可是他却没有接触过,金陵寸土寸金的地方自然不能种粮食,而金陵郊外也住满了想要在金陵谋生的百姓,所以穆成翊对于田地还只是在行军打仗时远远的见过。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1-02 00:22:00 +0800 CST  
第五十章
离开新城的那天,穆成翊和千凝顺着小道往北走着,午时阳光正好,郊外虽然稍感荒凉,可空气清新,还有涓涓细流从身旁流过,一点也感觉不到江南的热气。
他们正有说有笑的时候,穆成翊就看见一对年迈的夫妇在田间忙碌。穆成翊停住了脚步,看向田地,田地占地很大,要是只靠他们两人老人来干可是十分吃力。
“大爷大娘。”
这两人听到有人与他们说话,停下了手中活,大娘转身问道,“老程,谁啊?”
老程摇了摇头,“不知道,兴许是问路的。”
就在二人猜测的时候,穆成翊又道,“这农活就你们自己干?”
老程二人看看日头,正午了,是该休息一下了,二人从田间走出,那位大爷上来后还伸手拉了一下大娘。
“就我们自己干。”
那大爷边回答问题还边到旁边的小溪中取了些水,给大娘饮下。
“那儿子呢?”穆成翊不解,这个时候正是家里用人的时候,儿子怎么可能不在。
提到儿子两位老人叹了一口气,“儿子从军呢。”
“从军是好事,怎么愁眉苦脸的呢?”
“从军是好事啊,县太爷给的银子也不少,可是这么大片地也不能荒了啊,再说等稻子熟了的时候还能换些银两。”
虽然说的是水稻,可穆成翊却感觉不仅如此,“您二老是想儿子了?”穆成翊拉着千凝坐在了老人的身边。千凝也不在乎白色的衣服是否会变脏,直接坐到了地上,挨着穆成翊一起听老人讲着心里话。
只见大爷听了这话,将手放在了大娘的手上,像是在给她力量,“怎么可能不想,一年才能见一次面。”
“您儿子也舍得你们独自在家?”
“不舍得又能怎么样,他的志向就是忠君报国。”
这话是大娘说的,穆成翊对于这样的爹娘还是十分敬佩的,一般家中都是父亲同意儿子参军,母亲却想让他安安稳稳,能考上秀才最好,考不上在家一生务农不失为一个办法,最起码能免受离别之苦。
“大娘,那这么多田地你们要干到什么时候?”
“我们俩身体没有以前好了,能干一点是一点,也不知道能干到什么时候。”
“那……你们要是信得过我的话,我来帮你们行不行?”
“你?”二人看穆成翊虽然身穿粗布,但还是能感觉到他不是常人,就凭刚刚那些对话,明显能看出来穆成翊没干过农活。
“我怎么了?”
“这可苦着呢,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没事没事,我年轻力壮,最不怕的就是吃苦。”穆成翊见二人还有犹豫,连忙催到,“就当我学习一下,二老还要好好教我才好。”
二人本想推辞,可穆成翊实在是热情,二老招架不住,这才同意。他们没想到会有人来帮忙,务农的衣服没有多余的,穆成翊却满不在乎,直接跳进了田里,之后便向二人虚心请教。
千凝没有下田,而是跟身边的徐真说着话,“咱们去给王爷找个务农的衣服吧,也不能每天都穿这个。”
“每天?”徐真不解,难道不是这一天?
“王爷的兴致来了,看样子是想把稻子全插完才能走。”
“夫人怎会如此笃定?”
“刚刚那大娘说他儿子的志向是忠君报国,我看王爷的眼神有所触动,看样子当时就有帮忙的决定了。”
徐真点了点头,完全赞同千凝的说法,“王爷对军队有别样的情感,碰到这样的家庭自然想要关照一番。”
就在他们三人插秧的时候,徐真和千凝悄悄离开去寻衣服,穆成翊也丝毫没有察觉,专心的应对自己面前的水稻。看上去很简单的东西原来并不容易,不但拿秧苗的时候力度把握不好,就连插秧时插进去的深浅都把握不好。那握惯了刀枪剑戟的手,拿着如此娇小的秧苗有些不知所措,生怕一个不留神毁了嫩苗。好在穆成翊学得快,又练习了几遍就能应对自如了。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1-03 10:42:00 +0800 CST  
千凝和徐真走在路上,想看看附近的百姓有没有多余的衣服,这样就可以不用进城,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小路上的人家很少,走了好久看到一户。
千凝敲了敲房门,只见一个姑娘哼着歌,编着草帽,好不自在。千凝看到她手中精致的草帽,顿时有种买下的冲动,现在阳光虽然不是很炽热,可穆成翊马上就要长时间在外面干活,千凝还是有些心疼的。
那姑娘在千凝敲门的时候便停下了手中的活,千凝看对方示意可以进来,这才走到对方面前,“这位姑娘打扰了,我想问一下,这帽子卖吗?”
那人瞪着眼睛看着千凝没有说话,脸上写满了疑问。
千凝只当她没听清,又问了一遍,那姑娘这回回答了,“你不会编?这里的人都会编草帽啊。”
千凝一脸尴尬,自己哪会做这些东西,红着脸回答,“我……我不是这里的人……”
“那我送你一顶吧。”那姑娘也好说话,拿起一顶就要给千凝。
千凝连连摆手,虽然帽子不贵,可她从来就没随便拿过别人的东西。千凝看了看天,时辰还早,“这样吧,你教我如何?”
就这样,原本想要找衣服的千凝坐在小姑娘家的院中和她一起编着草帽,徐真一个大老爷们当然不能做这些事情,可是他现在却无事可做。
千凝看了他一眼,“要不你去找衣服?”
婶婶呐,我怎么敢将你一个人扔下去找衣服,你要是出点什么事,我叔不得杀了我啊。徐真这么想,可不能说出口,“我陪着婶婶一起,这里比较偏僻,婶婶一人我叔恐怕放心不下。”
“那你找个地方坐着吧。”说完之后,千凝就不再理他,专心学习编草帽。
那蒲草在小姑娘手中上下翻飞,不大一会儿一个草帽便编好了,可千凝却没那么熟练了,只能一点一点来。
等千凝编好之后,已经快要傍晚了,千凝拿着手中的帽子,高兴的手舞足蹈,连衣服也不想继续找了,就想赶快赶回去,将帽子亲手给穆成翊带上,千凝匆匆道了谢便往回赶,徐真也点点头表示感谢,马上跟在她的身后离开了。
千凝赶回去的时候,穆成翊他们已经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坐在地上准备休息一会儿便跟大爷大娘回家。
穆成翊喜欢这这种淳朴的民风,话也就多了起来,一个下午便和大爷大娘熟络了起来,穆成翊告诉他们自己与夫人是从北边而来,想感受一下江南的风貌,大爷也不疑有他,热情的讲着江南好看好玩的风景。
穆成翊只注意千凝,没注意千凝手中还拿着东西,直到千凝将帽子带在自己的头上,穆成翊才发现她手中原来多了一件东西。
穆成翊将帽子取下,打量了一番,“你做的?”
“你怎么知道?”千凝好奇,她可是一句话都没说,穆成翊就猜到了,心中还有一丝小骄傲。
“我当然知道。”穆成翊故作神秘,他怎么可能会说,这个帽子手工这么粗糙,编的人肯定是第一次做这个活,这个手艺要是拿到市面上去卖肯定没有人买。
程大爷程大娘看他们恩爱的样子,对视了一眼,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1-03 22:30:00 +0800 CST  
早上的时候穆成翊将马车给了秦天,并且分出一半的人手明里暗里的保护他,自己和千凝则是决定走路过去,而且定好要在前面最大的客栈相聚,但是没想到自己会碰到程大爷,也就忘了秦天此时早已在城中等着他,刚刚他是看到千凝从那个方向赶来,才想起还有这么件事,于是赶紧示意徐真派人向秦天打个招呼,以免他着急。
程大爷和大娘走在前面,穆成翊和千凝走在后面,踏着夕阳的余晖,不知走了多久,太阳已经下山,乡间小路变得漆黑一片时他们才走到一个简陋的小屋面前。
程大爷搓了搓手,“你不要嫌弃,房子不大,屋子更小。”
穆成翊摇摇手,“不嫌弃,怎么可能会嫌弃,不过是一个住的地方,只要身边住的是相爱的人,即是陋室又何妨。”
程大爷听到这话,眼中透出赞赏,只相处半天,对他的喜欢更进一步。眼前之人虽然年纪不大,可是却能有这样的思想,说出这样的言论。他身上的气质不是粗布所能掩盖的,一看便知道他不简单,可是他却不在乎财帛,夫人亲手做的帽子能让他高兴半天,可见他是重感情,知足常乐之人。
程大爷生活虽然不富足,可是他却安时处顺,没有丝毫抱怨。程大爷通过这半天的时间便能大概看出穆成翊的人品,不得不说老人走过的风雨确实比年轻人多,看过的人情世故也数不胜数,他们往往不在乎钱物,只是想要安稳与幸福。
穆成翊的确是个讲情讲义,而且是个懂得感恩之人,无论对是亲人还是朋友。穆成越当初只不过将他带在身边几年,他却用十几年的时间去回报,甚至牺牲自己的家人的幸福。
徐真悄悄走到穆成翊身边,轻声唤道,“叔叔。”
“嗯?”穆成翊听到这个称呼还有点不习惯,自己时常听到王爷或主帅,就连自己带大的徐真也很少叫自己叔叔。
徐真将手中新鲜的蔬菜和肉类拿给穆成翊,“这是我让他们去买的,老人家生活也很清贫,正好可以改善一下。”
还是徐真会说话,这本来就是给穆成翊买的,可是怕穆成翊不接受只能换个说法,穆成翊也没多想,老人家的灶台上是很干净,家中的粮食尚且能维持两个老人的生活,要是再多出两人,着实有些吃紧。
徐真送完菜后,便离开穆成翊的视线,在暗中保护着。穆成翊让千凝陪着老人说话,自己亲自去做些吃食。没多大一会儿,四盘小菜便端了上来,四个人伴着月光结束了晚餐。
天已经很晚了,穆成翊和千凝自然留宿下来,程大娘便将儿子的屋子整理出来,此时的程大爷正坐在院中四处张望。
“程大爷,你在看什么呢?”穆成翊十分好奇,以自己的警觉来看,附近并没有什么异常。
“你那个跟班呢?跟了你一小天,怎么吃饭的时候人不见,睡觉的时候还不见?”这个小跟班说的自然是徐真,原来程大爷并没有忘记他。
“他……”穆成翊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只知道他在附近,程大爷家只有两个屋子,就算把他叫出来他又不能和自己睡在一个屋中,而且说不定此时他和他的手下已经在某个角落里搭好帐篷,正等着入眠。
正如穆成翊所料,他们已经将帐篷搭好。徐真已经很久没有打仗,所以已经很久没有住过帐篷,此时的他躺在帐篷中,将帘子拉开,看着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心里一下子安了下来,看来自己还是怀念广宁军的日子。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1-05 01:30:00 +0800 CST  
第五十一章
江南的空气十分湿润,早上程大爷院中的石凳石桌,藤蔓都挂上了露珠。
千凝一大早便起来和程大娘一起做了早饭,粥和咸菜而已,可是在穆成翊看来却那么温馨。
程易,程大爷问穆成翊名字的时候,他就将这两个字告诉他了,程易,成翊,也不算骗人。而且程大爷听到他姓程之后格外热情。
“程易,你多吃点,要忙一天,中午只能在地里随便吃点,不能回来。”
“知道了。”穆成翊一边往嘴里送着粥,一边说着,一点也没嫌弃食物简陋。
程大娘看千凝在一旁看着也不吃,便招呼道,“千凝也别看着,都是你忙活做的,怎么不吃?”
“哦哦,这就吃这就吃。”千凝这才回过神来。
早饭过后,大家便收拾收拾准备往田里出发。穆成翊扛着锄头,程大爷拿着秧苗,程大娘带着午饭要吃的馍馍,千凝随身背了一些水。徐真远远的跟在他们身后,看穆成翊穿着自己昨晚淘来的一身衣服和扛锄头的架子,别说还真像回事。
从昨天到今天,千凝就没下过田,一直在外面看着,不是她托大,而是她根本就不会,也不想去学,再说穆成翊怎么舍得让她受累。千凝像程大娘一样,将水放到大树下面,看着他们都去干活,自己在外面坐着,千凝想了半天这也不是回事,于是起身将徐真叫了过来,两人一合计,有了个想法,便悄悄走了。
穆成翊虽然在干活,可是他也一直关注着千凝的动向,知道她肯定不能老老实实坐着,好在她走之前还跟徐真商量了一下,要不自己真该担心了。
“徐真,咱们是不是应该快点,要不中午之前能赶回来吗?”
徐真看了看日头,“时间够用,不用着急。”
虽然千凝听到的是时间够用,可还是加快了脚步。这一走就是一个多时辰,直到走到兴城的城门外,千凝才舒了一口气,这回不用着急了。
二人在城里穿梭着,“婶婶,去不去看看秦先生。”
“你知道他现在在哪?”千凝问完这话便后悔了,这问的是什么问题,徐真作为穆成翊手下的第一副将,所有事情都是先报到徐真这里,再由徐真报给穆成翊,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事。
没等徐真回答,千凝就连忙说道,“去吧去吧,跟先生打声招呼,以免他担心。”
徐真领着千凝七拐八拐,走到一个小客栈,不是他们约定好的大客栈,这个客栈的位置不是城中心,而且还不好找,不知道徐真是怎么直接找到这里的。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1-07 23:31:00 +0800 CST  
千凝到的时候,秦天好像在等她一样,坐在楼下大堂,还点了几个小菜。这明明不是吃饭的时间,秦天也不是晚起之人,那桌子上这些只能是为千凝准备的。
“千凝,过来陪我吃点?”秦天看见千凝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个。说的千凝有些不好意思。
千凝虽然不嫌弃粗茶淡饭,可是那些毕竟吃不饱,况且自己还走了这么远的路,肚子早就咕噜咕噜叫了,可是她却什么也没说,一直忍着直到现在。
千凝走到秦天旁边坐下,却没有拿起碗筷,“不了,我就不吃了,早上刚吃过还不饿。”
对于这个说法,秦天有些意外,他哪知道千凝想的是穆成翊都没吃多少而且还在地里干活,她又怎么好意思吃呢。
千凝虽然没动碗筷,却喝了些茶水,任谁走这么长时间都会渴,况且她将水都放在大树下面,没给自己留下一丁点。
“对了,我来这儿就是想买些东西带回去,让他们中午吃,我看他们带着的那个馍那么硬,还要配凉水,这怎么行。”
看千凝关心的样子,秦天在旁打趣,“翊儿打仗的时候,连这些都吃不上。”
“那是战事胶着的时候,再说朝廷的物资可不是白给的。况且,我现在在他身边,怎么舍得让他吃那些东西。”
千凝看了看自己面前的菜色不错,看来也不用跑到别处去买了,就在这里买点东西带走。
千凝没问秦天这几天要做些什么,秦天也没有主动提,不过按照秦天的性格,他是不会老老实实等人的,看来在穆成翊来之后,又会有事情发生。
客栈不大,而且这个时间人也少,千凝点的东西一会儿就做好了,她也没多呆,毕竟能让她挂心的人不在这。
回去的路上路过了集市,千凝又买了些糕点,蜜饯,直到连徐真都没有多余的手去拿东西才作罢。
不得不说千凝的时间掌握的正好,匆匆赶回地里的时候刚好是正午,这回徐真没有回避,和他们一起享用了午饭。对于这个跟班,程大爷还是有些好奇的。
“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四。”
程大爷点了点头,“不小了,应该成婚了吧,你天天看着程易和他夫人恩恩爱爱,你不想你夫人?”说着还瞄了一眼千凝,千凝没有娇羞,反而大胆的看向了穆成翊,像是在证明他们一直如此恩爱。
“……我还没成婚。”
程大爷听到这里叹了口气,“这么大了都没成婚,我儿子也二十四岁了,他把军队当成他的家,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有个自己的家。”
穆成翊也不知道为什么聊天会聊到程大爷儿子身上,看样子是想的紧了,可是这是人家的家事,自己也插不了手。
“你们从北面来,是不是应该听说云容郡主联姻的事情。”
穆成翊和千凝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徐真在旁边干着急,还不能说话,心道,这人怎么什么都说,自家王爷和夫人的心情刚好点,现在又不好了。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1-07 23:36:00 +0800 CST  
程大爷不知道他们的来历,自然不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又自顾自的说着,“云容郡主是个好人,她和瑾王爷一样,都为百姓着想。”
穆成翊倒是没想到百姓也赞誉着云容,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语,对于目不识丁的他们,一个好人的评价足以表明他们的内心。
千凝不知什么时候挪到了穆成翊的旁边,靠着穆成翊的肩膀,十分好奇,“郡主怎么个好法儿了?”
“我虽然不懂这些那些国家大事,可是我知道郡主嫁过去楚国和燕国的仗就打不起来了,广南军的将士就不会失去生命,我们这些住的离边疆近的百姓也就不会流离失所了。”
提到广南军,千凝这才想到,程大爷的儿子是在广南军当兵,广南军是戒备还是放松完全是根据楚国的态度来决定的。
千凝虽然没经历过战场,可是她知道,战场是血流成河的,但她还忍不住问道,“程大爷,那你想没想过,郡主后半生是否幸福呢?”
“嫁到楚国肯定不如在燕国好,所以我才说郡主是个好人。瑾王爷常年征战沙场,威名四方,可是他家中有个妻子,你说他惦不惦记?”程大爷问道。
千凝和穆成越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他惦记,可是他心中装的都是百姓,舍小家为大家啊。”
千凝将自己的手悄悄放进穆成翊的掌心。
“每次有战事的时候,他都在战场指挥大局,他倒是不在乎,你说他夫人在不在乎?”程大爷又问。
穆成翊握着千凝的手,寻思着,怎么刚刚还是在说我,现在又说道千凝身上了。
“他知道他夫人担心,可是他有什么办法,他肩上的责任在那儿。有时候虽然打了胜仗,可是面对尸横遍野的战场,王爷心中也不好受,他们毕竟是燕国的子民啊。”
“程大爷经历过战争?”穆成翊会有此一问是因为他知道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不会真正感受战场的残酷,也不会感受主帅的心情。
程大爷看了看程大娘,“经历过啊,我一个营帐的兄弟就死在我的面前,我心中难受啊,我面对的只是几个人,可是主帅面对的却是上万人啊,那么多条人命,您说他痛不痛心啊?”
程大爷回忆起战场的画面,还没忘问穆成翊,程大爷也不在乎穆成翊的回答,直接往下说,“就因为我经历过,才不会反对儿子去当兵啊。”
“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不是见过战场的无情,才不会让儿子去的当兵,想让他安稳一生?”对于这种心思千凝不理解。
“哪有什么安稳,我们住的地方离楚国这么近,哪天楚国来犯,首先受难的就是我们,更何况孩子心怀报国的志向,和我当年一样,我怎么会打消他这种想法呢。”说道这里,程大爷又将话题转到云容的身上,“郡主生活在将门家中,对于战场上的事情肯定耳濡目染,郡主与其他身在皇室的女子不同,她的父亲那么高大,哪有孩子不崇拜父母的。”
穆成翊听出他的言外之意了,和云容当初的想法一模一样,云容认为她既然身为瑾王的女儿,这些都是她的责任,而且她没有怨言。
“郡主嫁过去虽然王爷有些不舍,可是这却能避免楚燕两国的战争,这能让多少家免受流离之苦,又能保证多少将士的性命。”程大爷再一次重复道。
程大娘这时插了进来,“说句自私的话,不说别人,就说我们家,我们只有一个儿子,现在虽然见不到面,可是我们知道他平安。他只是个小兵,要是真打仗的话,他肯定就没命了。所以,我要谢谢云容郡主啊,不只是我,我知道所有广南军士兵的父母都跟我说一个心思。”
程大娘说着说着竟然流泪了,千凝就在一旁听着,原来云容嫁过去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广南军上万人,云容这是保住了多少家庭。千凝的生活都是安逸的,更没感受过家破人亡,程大娘这一哭让她动容了,她本就是心软之人,更是识大体之人,虽然心中也心疼云容,可是这背后关系到的毕竟是广南军以及边境百姓的生命。
这一刻千凝终于明白穆成翊当时心中是有多痛苦,他怎么会不心疼自己的女儿,他不止要面对女儿,还要面对他一直守护的百姓,他想的更多,才会有更多的束缚。
如果说之前千凝对于这件事情是渐渐理解的,现在已经慢慢开始赞同。穆成翊能感受到千凝心中的变化,心中的枷锁也变得越来越轻。
对于穆成翊来说,虽然巡访江南才刚刚开始,可是他却可以肯定,这是此次巡访中最有价值的一件事。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1-07 23:48:00 +0800 CST  
今晚把前两天没更的补回来了呦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1-08 00:14:00 +0800 CST  
第五十二章
距离穆成翊离开新城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再次消失匿迹不仅让江南的官员收敛起来,而且也让与之有关的金陵的官员紧张起来。他们不知道穆成翊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这是穆成翊的意思还是皇上的意思。
一座深宅大院中,不知道是时辰的问题,还是屋子的问题,明明是白天,明明是主厅,可是里面却有些昏暗,阳光直愣愣的照在屋中的一个角落,可是却怎么也照不到坐在主位上的人的脸。
“老爷,江南又有密信传来。”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了进来,没有敲门,看样子是亲信。
被唤作老爷的人急忙打开纸条,看完之后他又默默地将纸条焚毁,大白天烛台都点好,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等着这个密信。
“老周,你去拟信,让他们都安生点,穆成翊这会儿不知道在哪,要是被他抓到把柄,就连我都保不住他们,他就像个猛兽,抓住一个人就不松口,皇上也是任他肆意妄为,从不阻止。”那人的话语中有些憎恨又有些无奈。
“可是……按照计划,今年可以将常玉林提到按察使的位置。”
“先放一下吧,这事急不得,要不然连性命都保不住。”
“是。”老周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这事急不得,只得将老爷的命令传到江南各地。
在老周出去后,主位之人握紧了椅子上的把手,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老周来到后院,拿起鸽子,抚摸了一下它的羽毛,将事先准备好的纸条放进圆筒中,最后将它放飞。
那位“老爷”在主厅看见鸽子被放飞后,便起身离开,老周在后门口已经准备好,等“老爷”出门后,连忙将马车的帘子拉起,老爷上去后,他也跟着进去了。
马车是深蓝色的,没有任何装饰,毫不起眼,等里面的人都坐稳了,车夫才驾着马车晃晃悠悠的走了,不知走了多久,大街上才有喧闹的声音。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1-08 23:32:00 +0800 CST  
任宅,任杨的别院,穆成泺时常来这里散心,这里被任杨布置的典雅又不失奢华,而且总有新鲜的玩意儿送过来。穆成泺下马车的时候,他不曾注意到身后有一个深蓝色的马车缓缓走过。
任杨现在是任家的家主,说忙也忙,他手下的店铺可不少,每个账目都看绝对看不过来;要是说不忙还真不忙,那些店铺都经营的不错,手下又有专人打理,任杨只需时常查查就够了。所以,用穆成泺的话来说,任杨就是瞎忙。
穆成泺进去的时候任杨已经在池塘旁边喂鱼,看样子到了有一会儿了,满池的锦鲤都围在鱼食旁边争夺着,任杨就在池边看着,有些个头大的鱼能挤到中间抢到鱼食,那些个头小的就只能在外面争抢,一番下来,却什么也没有抢到。
任杨不知道在这喂了多久的鱼,也不知道再喂下去中间那个个头最大的鱼会不会撑死,可是他依旧往一个地方撒着鱼食。
任杨看着抢食抢的最欢的一条鱼,仿佛看见了自己,自己也是在众多商家中抢客源,抢名气,抢后台,抢来抢去将自己喂成最肥的那一条,他不知道自己有朝一日是否会成为刀俎下的鱼肉。
穆成泺远远的看着任杨潇洒的背影,或许心中有些羡慕,与他相识之时自己也是如此潇洒,可是现在有好多事情都身不由己了,他知道自己与之前不同,可是他却没有想到现在的任杨也不同于以往了。
初见面时,一个化装成世家公子,一个是任家少爷,两人表面上都不用操心太多的事情,而现在一个是王爷,一个是家主,表面上要解决的事情越来越多,暗中的事情更是不少,这二人能保持初心直到现在实属不易。
穆成泺走到任杨的身边,拿起鱼食,往旁边又撒了一些,这时候那些刚刚没吃到鱼食的鱼借着离鱼食近,一下子就游了过去,贪婪的享受着美食。
看到这个场景,穆成泺和任杨都暗暗舒了一口气,中间那条大鱼可算能休息一会儿了,不用再抢食,不用再护食。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1-08 23:38:00 +0800 CST  
任杨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来了,“好久没见你了,怎么平时游手好闲的怡王爷也忙起来了?”
说着任杨拿过穆成泺手中的鱼食,将它们全部洒向池中,鱼儿顿时四下游去,都去抢为数不多的吃食。
穆成泺白了他一眼,往凉亭处走去,边走还边说,“我跟你一样,瞎忙。”
金陵不像江南,现在天气虽然不冷,可是长时间在外面坐着还是有些凉意的,任杨吩咐管家将热茶准备好之后,便将他们打发下去了。
“四哥不在金陵,我的事情就开始多了,虽然没什么大事,可是天天身边有个孩子也是有些烦心。”
穆成泺不喜孩子,除了任杨无人知晓。穆成泺认为小孩子的嘴不牢靠,什么话都会往外说,容易惹来麻烦。
“孩子?”任杨不解,怎么穆成泺身边还有孩子了?
“二皇子云谦。”穆成泺颇为无奈,“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了,闲来无事就往我府上跑,来了也没什么大事,聊会儿天就走了。”
任杨开着玩笑,“那可能是想跟你这个皇叔套近乎呗。”
“跟我套什么近乎,要套去找四哥啊,我又不能帮他什么。”穆成泺饮了口茶。他说的是实话,他虽然是个王爷,可是手中没有权力,谁会找他套近乎。
“二皇子不小了,马上就能立府了吧。”
“是啊,马上就二十了,皇兄最近给他寻摸府邸呢。”
“小孩子以后就要自己了,现在不得为自己考虑考虑,瑾王爷威名在外,更何况家中还有世子;可你不同,与物无忤的性格,再加上你又没有家室,他自然亲近你。”任杨顿了顿又继续说着,“我认识你的时候你也刚立府不久吧,想想你那时候多想有个人陪,整天叫一帮人到府里作乐,我就天天陪着你走街串巷。”
任杨回忆着过去,可是他的话让穆成泺想到了另外一层意思。
穆成泺当时叫人来府里玩闹一方面是孤单,更多的是想表明自己不务正业的心态,那云谦来找自己是否想向皇兄表明什么,看来自己该找个机会试探一下了。如果真如自己所想,他可真是深藏不露,那这些年皇兄可小瞧他了。
穆成泺既然有了想法就要付诸于行动,还要做的不让云谦看出来,这就不容易了。他转头看了自己的好友,嘴角勾出一抹微笑。看来他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皇子要开衙立府自然不是小事,这个府邸怎么选,选在哪里有很多说法,皇上身边的亲信都出着主意。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1-09 21:56:00 +0800 CST  
穆成越看着呈上来各种各样的宅院也是毫无头绪,毕竟是自己儿子,毕竟要离开皇宫,即使对他没那么深的感情,那也要为他操点心。
看着兵部尚书推荐的前将军府,穆成越嗤之以鼻,这是什么地方,云谦怎么可能住到这里。
原来这个前将军府是前朝叛将留下的,虽然因为他的背叛才让燕国打下江山,可是任谁都看不起这种卖主求荣的人。
穆成越又拿起丞相推荐的前朝大儒的府邸,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宅子寓意倒是不错,倒是值得考虑。
被推荐上来的还有穆成翊之前住过的宅子,太傅住过的宅子,还有自己住过的宅子,穆成越一个一个的看着没有丝毫不耐烦的表现。
这是什么?白府?白府是什么,穆成越想了半天也没能想起哪个能如得了自己眼的人姓白。穆成越又看了看推荐的人——穆成泺,他怎么有闲心给他侄子找府邸了,穆成越虽然百思不得其解,可还是上心了,“李默,你去派人查查这个白府是怎么回事?”
李默不愧是皇上身边的人,办事果然很快,不大一会儿,白府的底细就查了出来。
白府,前金陵巨贾的府邸,可是任家后来居上,将白家的生意抢走了很多,白家另谋他处,将生意重心逐渐转向了江南,这府邸前一阵刚刚卖掉,被任家买了下来,虽然属于任家,可是任杨没做丝毫修整,也没去过,就这么放着。
商贾就是商贾,整座宅子占地不算小,看来白家也没少在这里下功夫,亭台楼阁,雕花护栏,假山花园,花园小路中还种着大量的竹子,颇有文人傲骨的意味。
整座宅子虽然没有铜臭气息,可是里面一丝一毫都价值不菲。如果说这座宅子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淡雅,那第二感觉就是奢华了,只是它奢华的毫不起眼。
这宅子虽然没有什么寓意,可是穆成越还是将他留下了,毕竟是弟弟的心意,怎么也不好直接推掉。等一切都整理好之后,穆成越吩咐李默将他挑好的这些拿给云谦,毕竟是他要住的地方,怎么也得让他选一下。
云谦看到送来的一摞有关府邸的介绍,也没说“全凭父皇做主”,而是让来人先不要走,他一个一个拿起仔细阅读,看到穆成泺推荐的宅子的时候,云谦也是一愣,他也不知道白府之前住的是什么人家,也没有询问,而是直接将它放到了满意的那摞里面,其他的又大致看了看,片刻功夫一共选出了三个,选好之后,便将他选出的结果告诉了那人。
那人本想回去复命,刚要走,云谦便改了主意,要和他一起去向父皇说明。只不过他要说明的不是自己怎么选的宅子,而是自己选的这么快,不是辜负父皇的好意,而是他知道父皇肯定将最好的拿给他让他选,表明自己的感激之情。

楼主 白纹_竹芋  发布于 2016-11-10 22:03:00 +0800 CST  

楼主:白纹_竹芋

字数:443673

发表时间:2016-05-26 04:1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8-20 23:02:28 +0800 CST

评论数:184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