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百科20150830】满族猎鹰文化

视频来自:百度贴吧

楼主 公疼旧衣  发布于 2016-12-11 09:52:00 +0800 CST  
,我要做视频的搬运工

楼主 公疼旧衣  发布于 2016-12-11 09:54:00 +0800 CST  
茫茫的长白山老林,一个猎鹰村屯中,

世代传承的捕鹰人留下了一段又一段悲壮而传奇的故事⋯⋯

打猎归来的鹰屯猎鹰人,猎获了一只野鸡(图最右边人手中所提之物),个个喜笑颜开。位于吉林市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的打渔楼村又称为鹰屯,猎鹰习俗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而满族世代相传的萨满祭礼,又强化并传承着满族的崇鹰习俗。

猎鹰人平时的工作就是遛鹰,在他身后就是传承几百年鹰猎文化的鹰屯。当年努尔哈赤就在这里设立了专职的捕鹰机构,相当于皇家猎鹰专供站。

过去,猎鹰人架鹰出猎都是骑马;现在,则改成了乘坐汽车。虽然换了交通工作,但传承自祖先的猎鹰文化并没有改变。

熬鹰成功后,鹰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鹰把式就要给鹰喂食牛肉、老鼠、鸽子肉等。每次喂鹰,鹰把式喊“这”的口令,目的是为了给鹰建立条件反射。

捕鹰在鹰屯叫作“拉鹰”。依照满族人传统,拉鹰前要先拜祭满族的鹰神。布置好鹰网和诱捕鸽后,鹰把式就躲进窝棚里,手中牵着连接“拐子”的丝线,逗弄诱鸽,等待鹰落网。

在鹰屯,孩子很小就接触猎鹰,这也为他们继承祖辈的猎鹰习俗营造了强烈的氛围。很多孩子是从喂鹰开始驯养猎鹰的漫长征程。

驯鹰的头一个过程是“开称”,也就是给小鹰称份量。养鹰人需要经常称一称鹰的份量,知道自己的驯鹰工作进行到了什么程度。

在冬季,鹰屯的猎鹰人习惯来回串门,一边聊着家常,一边交流养鹰驯鹰的心得。平时,不管走到哪儿,猎鹰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架着鹰,以增加人与鹰之间的感情。到了晚上人睡觉时,就将鹰拴在鹰杆上。在野外需要巢穴的鹰,进了猎鹰人家就不需要巢,学会了站在鹰架上睡觉。

熬鹰就是几天几夜不让鹰睡觉,不能给鹰喂食,磨掉它的野性。但熬鹰的鹰把式同样会倍受煎熬。这样要连续熬五六天,直到最后困倦的猎鹰能够在人面前合眼睡觉,这一关才能过。

当捕住猎物后只给鹰吃点动物内脏,不让其吃饱,所谓“鹰饱不拿兔”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猎鹰人赶到的晚,鹰会很快将猎物吃光,导致猎人两手空空。

“跑绳”是训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鹰把式将一块鲜肉放在手臂上,在猎鹰10米以外的地方呼唤猎鹰,猎鹰听到鹰把式的指令,就会沿着连接鹰爪的长绳,飞来啄食。熟悉跑绳训练的鹰,基本就可以学会听从鹰把式的召唤。到了野外,即使追逐猎物飞到远处,鹰也能在听到召唤后飞回主人身边。

捕猎,鹰屯人称“放鹰”,一人架鹰一人拿长棍轰野鸡。野鸡受惊从草丛里飞起时,架鹰人瞬间把鹰撒出。鹰在空中以极快的速度在空中就把野鸡猎杀。

在鹰屯,很多家庭都是祖孙世代从事猎鹰活动。每年秋季,他们开始捕鹰驯鹰。待到来年冰消雪化,猎人就要放飞猎鹰,让鹰繁育后代。

在农历寒露快到时,64岁的赵明哲显得极为急躁和不安。他每天不断地数天上云彩的块数,观察云的厚度,分析风吹云走的速度。村里人知道,他是在盼着草开堂——草开堂就是下霜。

一进入这个季节,每天后半夜赵明哲都睡不实。他早早起来,蹲在院子的草垛前看天。东北的霜总是在后半夜下来。四野漆黑一片,只有他手上端着的烟锅里的火一红一亮。他的旁边,是一个空空的木架,那木架上曾经托着他的家族几百年的残梦⋯⋯

突然,他身后传来匆匆脚步声,是买豆腐的儿子回来了。儿子赵继锋端着豆腐盆站在爹身后,说:“爹,现在草开堂啦!”赵明哲故意问:“你咋知道?”儿子回答:“手端豆腐盆,冻手。”“是轧骨凉吗?”“是那种轧骨凉。”

老练的爹在黑暗里得意地笑了。其实他早已从烟袋锅的烟杆的凉度中判断出夜里子时,北方的霜已经来了。他从心里对儿子如今会掌握和判断时令和节气的本领佩服起来,但他不能当儿子面夸儿子。

草开堂是残酷的季节,往往一昼夜,寒霜就使万物凋零。此时,动物却到了捕食的黄金季节。霜落草死突然间使大地变得宽绰亮堂,荒原四野开阔,一切生灵可以目穷千里观察自然,追踪它要捕获的猎物以进食准备度过即将到来的严酷寒冬。

这时候,北方人也被寒霜激励起来,比如赵明哲。他要在万物大捕食的季节里去捕捉一种动物,因为捕捉它只能在这个季节。

眼看时候不早了,赵明哲在脚前的一块石头上磕磕烟锅里的烟灰,对儿子吩咐道:“快!让你妈烧火做饭,咱们俩准备网。吃了饭,咱们快上山,抢占头一片山场子。”

黎明前的黑暗中,爷俩在自家的仓房和院落里忙碌起来,准备着木杆和套网等狩猎工具。这时,这个屯子的其他人家也在这样忙碌着,他们都是在自觉不自觉地重复着一种习惯,一种古老而久远的习惯——猎鹰。

玩鹰世家

喂鹰是件最吓人的事,爷爷每天驯鹰回来,就从鹰食盆子里抠出一块肉,扔给时年五六岁的赵文周,说:“小子,喂它⋯⋯”

在鹰屯,人们见到又黑又瘦的赵明哲,老年人会发出一声惊奇的叹息:真是和他爷爷、父亲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鹰屯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的打渔楼村











楼主 公疼旧衣  发布于 2016-12-11 18:11:00 +0800 CST  






楼主 公疼旧衣  发布于 2016-12-11 18:12:00 +0800 CST  




楼主 公疼旧衣  发布于 2016-12-21 11:16:00 +0800 CST  
2月21日,第22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昌邑区活动启动仪式后,在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曾通村进行了鹰猎文化表演,让游客感受到古老的鹰猎文化。

10名当地俗称“鹰把式”的驯鹰人身着翻毛羊皮猎服,头戴老式帽子,脚蹬雪地鞋,手臂上架着鹰隼,一字排开,站在鹰猎场地与游客近距离接触。鹰把式右臂高高举起雄鹰,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原上,进行驯鹰、撒鹰捕猎等项目表演,为游客展现传统的鹰猎文化。



鹰猎表演正式开始,只见鹰把式手臂上架着目光犀利的猎鹰抖开羽翼,随时准备展翅腾空。当雪地上出现野鸡和野兔等猎物时,猎鹰瞬间腾空而起,在空中不断盘旋,寻找目标,而后俯冲而下,准确而迅捷地捕捉到猎物,锋利的爪子和喙深深插进猎物的身体中,面对疾如迅雷的猎鹰,猎物来不及反应就已束手就擒。

据一位“鹰把式”介绍:“现如今我们的鹰猎文化传承从未间断过,上到70岁的老鹰把头,下至10来岁正在学习鹰猎技能的娃娃,我们是要将老祖宗留下来的民俗持续传递下去,将传统的鹰猎文化以最真实的面貌展现给观众,让鹰猎文化被更多人所熟知。”

据了解,鹰猎文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鹰把式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鹰猎技能已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鹰猎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满族的女真先人,当时女真人以鹰为伴,把猎鹰称做“海东青”,意为“从大海之东飞来的青色之鸟”。祖先靠鹰捕捉猎物来维持生计,近千年的历史更迭,传统的鹰猎文化完整的保存下来,并作为活的文化展现给国内外游人实属不易。



近年来,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加大萨满鹰猎文化的挖掘与保护,鹰猎文化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楼村被命名为“鹰屯”,并注册成立了吉林市猎鹰文化传承协会。曾通村、渔楼村被列为省级少数民族保护村落,渔楼村被申报为特色旅游村。




楼主 公疼旧衣  发布于 2016-12-21 11:33:00 +0800 CST  




楼主 公疼旧衣  发布于 2016-12-22 13:06:00 +0800 CST  





楼主 公疼旧衣  发布于 2016-12-24 20:30:00 +0800 CST  
“鹰把式”为游人展示鹰猎文化



日前,在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鹰把式”为游人展示鹰猎文化。据了解,当地鹰猎文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鹰把式”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鹰猎技能已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楼主 公疼旧衣  发布于 2016-12-27 09:36:00 +0800 CST  

楼主:公疼旧衣

字数:2745

发表时间:2016-12-11 17:5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2-27 23:22:34 +0800 CST

评论数:1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